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一种常见的呼吸支持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和提高呼吸道功能。CPAP通过在呼吸过程中持续提供正压气流来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性,防止塌陷或阻塞。它主要通过一个面罩或是一个鼻咽管与气流装置相连。装置提供的气流通过调节,使得呼吸道内的压力保持正压状态,使呼吸道保持打开,以便空气能够自由流通。CPAP治疗鼾症的原理是通过空气泵将空气泵出、滤过,湿化器湿化后经鼻面罩通入患者鼻腔,在吸气和呼气期给予气道持续性有效正压,从而起到类似气性夹板的作用,支撑腭、咽部软组织,防止气道塌陷,从而维持正常呼吸功能。CPAP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金标准,它通过维持呼吸道的压力,使患者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有效消除打鼾现象。CPAP治疗鼾症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气道通畅:CPAP通过提供持续的正压,防止上气道阻塞和塌陷,维持上气道的肌张力和增大咽腔侧壁的宽度。2.改善氧合:CPAP可以改善氧合、改善通气、减少呼吸作功。3.减少心血管问题:CPAP还可以减少呼吸暂停引起的心血管问题,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总的来说,CPAP通过提供一个持续的正压环境,帮助患者在睡眠中保持呼吸道的开放,从而有效治疗鼾症和相关的睡眠呼吸问题。
捏鼻鼓气法能够缓解耳闷堵症状的原因在于它能够改善咽鼓管的功能,促进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通道,当咽鼓管因为各种原因(如鼻炎、过敏性鼻炎、鼻咽炎等)发生堵塞时,会导致耳内气压不足,产生耳闷胀、耳闷堵、低音调耳鸣的感觉或症状。捏鼻鼓气法通过捏住鼻翼,闭紧嘴巴,同时鼓腮用力吹气,让双耳鼓膜震动、向外耳道口方向膨隆,从而促使咽鼓管开放,帮助调节中耳内的气压,缓解闷堵感。捏鼻鼓气法和咽鼓管吹张有着直接的关联。实际上,捏鼻鼓气法是咽鼓管吹张法中的一种自行操作方法。咽鼓管吹张法包括瓦尔萨尔法、捏鼻吞咽法和导管吹张法等,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开放和改善咽鼓管功能状态、促进鼓室内的压力与外界空气压力平衡。捏鼻鼓气法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我治疗方法,通过轻轻捏住鼻翼,然后闭嘴,用力鼓气,使空气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以达到通气的目的,并可反复多次。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的耳朵闷堵感。捏鼻鼓气法缓解耳闷堵的注意事项包括:•不要过于用力:在进行捏鼻鼓气时,需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鼓膜穿孔。•上呼吸道感染时避免尝试:当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等疾病时,不建议进行捏鼻子鼓气法,因为可能会通过气流将病原菌带到中耳腔,引起中耳腔感染。•鼻腔、鼻窦急性炎症时不宜吹张:在鼻腔、鼻窦有急性炎症的情况下,不宜进行捏鼻鼓气法,以防炎症扩散、鼻腔分泌物逆行进入鼓室。•鼻咽部有新生物不宜吹张:如果鼻咽部有新生物,也不宜进行捏鼻鼓气法。•吹入气体要酌情逐步增加:以防吹破鼓膜。捏鼻鼓气法的禁忌症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原因见上文。•鼻腔或鼻咽部有肿瘤:如果鼻腔或鼻咽部有肿瘤,也不宜进行捏鼻鼓气法。肿瘤或者肿物的机械性阻塞导致该方法效果不佳。•鼻出血:在鼻出血的情况下,不宜进行捏鼻鼓气法。儿童可以通过捏鼻鼓气法缓解耳闷堵症状,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适用情况:儿童耳朵闷堵不舒服可能是由于咽鼓管堵塞等因素导致,经过体检或者辅助检查明确该原因后,捏鼻鼓气法可以帮助平衡耳朵压力和引流,改善症状。•操作指导:儿童在进行捏鼻鼓气法时,应在成人监护下进行,以确保操作正确,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鼓膜损伤。•注意事项:对于有上呼吸道感染、鼻部有明显炎症的患者,尤其是有鼻涕的患者,绝对禁止做这个动作,以免引起中耳炎,导致鼻涕等分泌物逆行吹入鼓室。•禁忌症:儿童如果存在鼻咽部腺样体肥大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咽鼓管机械性阻塞,这种情况下使用捏鼻鼓气法可能效果不佳,需要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治疗。•专业建议:如果儿童耳朵堵闷感持续不减或加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检查与治疗,而不是单纯依赖捏鼻鼓气法。总之,儿童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通过捏鼻鼓气法缓解耳闷堵症状,但必须在成人监督下谨慎进行,并在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有。当捏鼻鼓气法不适用的症状或情况存在时,可以采用多次小口喝水(多做吞咽动作)、大口打哈欠或者"捏鼻吞咽法"来缓解耳闷堵。上述动作同样可以用来缓解乘坐飞机、搭乘电梯、乘坐高铁等情况下发生的耳闷堵不适。
耳鸣,这一主观感觉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个体感觉到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存在。它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是耳聋的先兆。为了深入研究耳鸣的发病机制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建立了耳鸣动物模型。耳鸣动物模型的基本概念耳鸣动物模型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旨在通过模拟人类耳鸣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为耳鸣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对象。由于耳鸣是一种主观感觉,动物无法直接表达其感受,因此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或生理反应来推断它们是否经历了耳鸣。耳鸣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构建耳鸣动物模型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条件反射模型:利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通过训练动物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例如,在特定的背景声音中断时给予电刺激,使动物学会预测这个声音中断伴随的不适感。当背景声音被移除时,动物会因为预期到不适感而表现出特定的行为反应,如减少饮水行为,从而间接判断动物是否经历了耳鸣。化学诱导模型:使用某些化学物质来诱发动物耳鸣。例如,水杨酸钠可以导致耳鸣及听力下降,这种现象是可逆的,停药后耳鸣消失,听力也恢复。因此,水杨酸钠常被用于构建耳鸣动物模型。噪声暴露模型:通过暴露动物于高分贝的噪声中,造成听力损伤,进而可能诱发耳鸣。这种模型模拟了人类因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而发展成耳鸣的情况。遗传模型:选择特定的小鼠品系,这些品系天然易患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并可能更容易发展成耳鸣。通过对这些小鼠进行特定的听觉和行为测试,可以评估耳鸣的发生。耳鸣动物模型的重要性耳鸣动物模型在耳鸣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验证耳鸣的产生:通过构建耳鸣动物模型,科学家们可以验证特定因素(如化学物质、噪声等)是否能诱发耳鸣,从而揭示耳鸣的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方法:耳鸣动物模型还可用于评估潜在的治疗方法。通过给予模型动物不同的治疗药物或干预措施,观察其耳鸣症状是否得到缓解或消失,从而筛选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推动耳鸣研究的发展:耳鸣动物模型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实验平台,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耳鸣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推动耳鸣研究的发展。哪种耳鸣动物模型最能模拟人类耳鸣目前,有多种耳鸣动物模型被用于科学研究,其中一些模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例如,大鼠和小鼠是常用的耳鸣动物模型,它们可以通过注射耳毒性药物(如水杨酸钠)或暴露于噪声中来诱发耳鸣。这些模型的行为反应,如饮水抑制法、跳台反射和听觉惊跳反射等,可以被用来评估动物是否感受到了耳鸣。然而,在这些模型中,哪一种最能模拟人类耳鸣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同的模型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例如,大鼠和小鼠模型在操作上相对简单,且易于繁殖和饲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耳鸣的基础研究中。然而,由于它们与人类在生理和解剖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可能无法完全模拟人类耳鸣的所有症状。近年来,一些新的耳鸣动物模型正在被开发和应用,其中一些模型可能更能模拟人类耳鸣。例如,猕猴作为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在解剖学和行为上与人类更为接近,因此可能是一个更理想的耳鸣动物模型。有研究表明,猕猴可以通过特殊的眨眼范式来验证由水杨酸诱发的耳鸣,这种方法在人类耳鸣患者中也具有相当大的可移植性。实验动物模拟人类耳鸣时,我们需要考虑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其对人类耳鸣症状的模拟程度。虽然目前没有一个耳鸣动物模型能够完全模拟人类耳鸣的所有症状,但猕猴等新的动物模型可能为我们提供了更接近人类耳鸣的模拟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我们有望在未来找到更能准确模拟人类耳鸣的动物模型,从而为耳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耳鸣动物模型的未来应用趋势随着社会对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未来的耳鸣动物模型研究将更加注重减少动物使用量、提高实验道德性和科学性。例如,通过优化实验设计、采用替代实验手段等方法,来降低对动物的伤害和痛苦精准医疗与个性化治疗: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进步,耳鸣动物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模拟特定人群的耳鸣症状,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神经机制深入研究:未来的耳鸣动物模型可能会结合更先进的神经影像技术(如fMRI、PET等),来实时监测和记录动物在耳鸣发生过程中的神经活动变化。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耳鸣的神经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耳鸣的研究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领域,而是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耳鸣动物模型将结合心理学、生理学、神经科学、药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来全面解析耳鸣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临床应用与转化研究:耳鸣动物模型的研究成果有望更快地转化为临床应用。通过临床试验和验证,一些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疗效的治疗方法可能会被应用于人类耳鸣患者,为耳鸣治疗带来新突破。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参考文献:1.RogenmoserL,KuśmierekP,ArchakovD,RauscheckerJP.Theblinkingeyeasawindowintotinnitus:Anewanimalmodeloftinnitusinthemacaque.HearRes.2022Jul;420:108517.doi:10.1016/j.heares.2022.108517.Epub2022May11.PMID:35609446.2.LiZC,FangBX,YuanLX,ZhengK,WuSX,ZhongN,ZengXL.AnalysisofStudiesinTinnitus-RelatedGeneResearch.NoiseHealth.2021Oct-Dec;23(111):95-107.doi:10.4103/nah.nah_57_21.PMID:34975125;PMCID:PMC8772442.3.BarthSW,LehnerMD,DietzGPH,SchulzeH.PharmacologictreatmentsinpreclinicaltinnitusmodelswithspecialfocusonGinkgobilobaleafextractEGb761®.MolCellNeurosci.2021Oct;116:103669.doi:10.1016/j.mcn.2021.103669.Epub2021Sep22.PMID:34560255.4.ZhengY,McTavishJ,SmithPF.PharmacologicalEvaluationofDrugsinAnimalModelsofTinnitus.CurrTopBehavNeurosci.2021;51:51-82.doi:10.1007/7854_2020_212.PMID:33590458.5.KleinjungT,LangguthB.AvenueforFutureTinnitusTreatments.OtolaryngolClinNorthAm.2020Aug;53(4):667-683.doi:10.1016/j.otc.2020.03.013.Epub2020May4.PMID:32381341.6.陈宇辰.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耳鸣神经机制的临床及动物模型研究[D].东南大学,2015.DOI:10.7666/d.Y3089785.7.ParkSY,KimMJ,ParkJM,ParkSN.AMouseModelofTinnitusUsingGapPrepulseInhibitionoftheAcousticStartleinanAcceleratedHearingLossStrain.OtolNeurotol.2020Apr;41(4):e516-e525.doi:10.1097/MAO.0000000000002573.PMID:32176148. 8.[武汉协和医院内耳病理研究]耳鸣:模型和机制——《武汉协和医院内耳病理研究》第26期9.GalazyukA,BrozoskiTJ.AnimalModelsofTinnitus:AReview.OtolaryngolClinNorthAm.2020Aug;53(4):469-480.doi:10.1016/j.otc.2020.03.001.Epub2020Apr21.PMID:32327193;PMCID:PMC7329603.
人类感知外界的各种声音,有两种方式。声波除了通过鼓膜和听骨链传入人的内耳之外,还可通过颅骨振动传导至内耳,前者称空气传导(简称气导),后者称骨传导(简称骨导)。正常听力以“气导”为主,“骨导”为辅。“骨导”这种感音方式,是当前穿戴设备市场上广泛销售的骨传导耳机的理论基础。对于听障人士,不同类别的听力损失都有其适合的干预方案。某些致聋疾病,如反复发作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耳硬化症等,导致外耳、和/或中耳结构及功能受损,使声音无法通过正常的“气导”途径进入内耳,则使上述听障人士主要依赖“骨导”听力,表现为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下降。而他们的骨导听力存在声音衰减、失真、声源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因此骨导助听器能够弥补以上不足、是更为理想的听力重建设备。但是,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人士与上述传导性、混合性耳聋不同,需通过人工耳蜗重建听力。目前常见的植入式骨导助听设备包括人工中耳振动声桥(vibrantsoundbridge,VSB)、骨锚式助听器(boneanchoredhearingaids,BAHA)、骨桥(bonebridge)等。骨桥因其独有优势,是针对传导性、混合性耳聋的听障人士重建自然听力的成功方案。骨桥(左)及其植入后示意图(右)[7]骨桥是一种主动经皮植入式骨导助听器,包括内置的植入体及外置的音频处理器两部分,工作原理主要由音频处理器接收声音信号后,通过磁电感应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使植入体产生主动振动,振动传递到颅骨,绕过外耳道和中耳部分,直接作用于内耳从而实现听力重建[1,2]。其主要适应证为:听力测试显示为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者,常见于外耳道闭锁(伴或不伴有外、中耳畸形)、鼓室硬化症、耳硬化症、鼻咽癌放疗后中耳炎、中耳炎术后听力恢复不佳等,患耳在500Hz、1KHz、2KHz和4KHz的骨导听力阈值均不超过45dBHL;对于突发性耳聋、听神经瘤等导致单侧极重度感音经性耳聋,对侧耳在所有频率上的气导阈值均不超过20dBHL;无蜗后或者中枢听觉障碍者。骨桥植入手术:植入体放置及固定[8]骨桥已在临床应用十余年,其植入手术的安全性及长期稳定的听力学改善得到了多项研究证实。医师只要依照模具尺寸在颅骨合适位置磨取骨槽后让植入体嵌入并固定,即可将植入体埋藏于皮瓣下并完成手术,耗时少、创伤小,甚至可以局麻下完成。从治疗效果方面看,患者的言语识别率的改善会随时间推移有明显提升[3,4]。并且,它与其他骨传导设备相比在听力学治疗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皮肤并发症更少[5]。因为骨桥的外部设备和植入部分的连接不需要类似铆钉式结构直接穿过皮肤,而是通过磁吸形式将外部设备与植入部分跨皮肤间接相连,所以连接处的皮肤感染及损伤等问题很少发生,也减轻了护理负担。并且,骨桥不需要耗费过长时间等待植入部分产生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所以术后可以更早激活其功能使患者尽快实现听力恢复。而且其佩戴舒适、安全、隐蔽、美观。骨桥的缺点和局限性比较少,比如低频增益较差、影响磁共振检查。外、中耳畸形患者多数表现为传导性或者混合性听力减退,因此以骨桥为代表的植入式人工听觉技术逐渐成为了小耳畸形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耳再造与听觉植入手术联合治疗小耳畸形也逐渐受到人们关注。2023年4月,我院整形科团队首次开展了国内第二代骨桥植入与全耳郭再造二期立耳联合手术,成功为两位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植入了最新的第二代骨桥,实现了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美学修复与功能重建的联合治疗目标[6]。参考文献及图片来源:[1]JonesS,SpielmannP.DeviceprofileoftheBonebridgeboneconductionimplantsysteminhearingloss:anoverviewofitssafetyandefficacy.ExpertRevMedDevices.2020Oct;17(10):983-992.[2]MillerME.OsseointegratedAuditoryDevices:Bonebridge.OtolaryngolClinNorthAm.2019Apr;52(2):265-272.[3]王琴,郭玉芬,徐百成.骨桥植入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Sep;36(9):726-730.[4]VolggerV,Schie?lerIT,MüllerJ,Schr?tzlmairF,PollotzekM,HempelJM.Audiologicalresultsandsubjectivebenefitofanactivetranscutaneousbone-conductiondeviceinpatientswithcongenitalauralatresia.EurArchOtorhinolaryngol.2022May;279(5):2345-2352.[5]SouzaMA,VallejosRiartSL,SouzaSR,deBritoR,BentoRF.ComplicationsofTranscutaneousProtheses-ASystematicReviewofPublicationsOverthePast10Years.IntArchOtorhinolaryngol.2022Feb4;26(3):e505-e512.[6]张天宇,李辰龙,傅窈窈,谢友舟,郭英.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22,22(4):335-339.[7]图片取自网络(https://www.medel.com/hearing-solutions/bonebridge)[8]图片取自我院医师手术视频截图
在耳鼻喉科领域,鼻腔外科手术是一类常见的手术,其中包括鼻腔止血术。这些手术往往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止血,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冬季气温降低,门急诊工作中鼻出血患者日渐增多。作为一名耳鼻喉科医生,我经常被问及关于鼻腔止血术中使用的麻醉方法。甘美达凝胶,作为一种局部麻醉剂,因其独特的成分和作用机制,在鼻腔外科手术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甘美达凝胶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一、甘美达凝胶的成分与作用机制甘美达凝胶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盐酸利多卡因和甘菊提取物。盐酸利多卡因是一种经典的局部麻醉药,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发挥局部麻醉效果[1]。甘菊提取物具有抗炎和舒缓作用,它可以抑制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白三烯的形成,有助于减轻术后的不适和炎症反应。甘美达凝胶中还包含有麝香草酚和苯扎氯铵,二者分别对真菌、放线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二、甘美达凝胶在鼻腔止血术中的应用在鼻腔止血术中,甘美达凝胶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局部麻醉:甘美达凝胶能够有效地对鼻粘膜进行局部麻醉,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手术或者止血操作的舒适度[2]。既往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医师习惯用浸渍了液体表麻药的棉片覆盖操作区域,或者喷入适量的麻醉气雾剂起到麻醉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以涂布甘美达凝胶的棉片预先填塞术区,往往可以起到更加理想的麻醉效果。这一点在疼痛耐受度较低的患者中,体现的尤为明显。2.止血效果:甘美达凝胶中的利多卡因成分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有助于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优化手术视野。此外,凝胶对出血区域有初步的封堵效果,便于医师在较清晰的视野下观察病变并做进一步的处理。3.术后恢复:研究表明,在全身麻醉中,使用甘美达凝胶的患者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和疼痛严重程度显著降低,且减少了喉罩插入的尝试次数和成功所需时间,显示出良好的润滑性能。对于耳鼻喉科医师而言,甘美达能够针对填塞法鼻腔止血过程中,填塞物与鼻腔粘膜之间的摩擦起到良好的润滑性。在多次询问患者填塞物取出之后的感受中,均反馈不适感和疼痛感明显降低。甘美达有利于提高止血术后患者的舒适度。三、甘美达凝胶的优势1.减少并发症:甘美达凝胶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鼻腔黏膜炎和黏膜干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2.提高手术效率:甘美达凝胶的良好润滑性能有助于减少与手术操作相关的机械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3.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支持: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的研究为甘美达凝胶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涉及320名计划接受多种手术的患者,结果支持甘美达凝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鼻腔黏膜与气道黏膜同为呼吸道黏膜组成部分,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和甘美达在鼻腔黏膜麻醉中的实际应用反馈,我们有理由推测其在鼻腔止血术中同样具备理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概括而言,甘美达凝胶在鼻腔外科手术尤其是鼻腔止血术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舒适度和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甘美达凝胶有望在耳鼻喉科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参考文献:[1]陈铭燕,宦泓,梅幼敏,等.甘美达凝胶牙周袋内麻醉在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中的疗效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0(6):2.DOI:10.16424/j.cnki.cn32-1807/r.2020.06.027.[2]胡晓琳,朱越,衡伟伟.甘美达凝胶对成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疗效[J].江苏医药,2020(2):3.DOI:CNKI:SUN:YIYA.0.2020-02-020.[3]WangHJ,WangSS,WangGY.Effectofcompoundchamomileandlidocainehydrochloridegelonoropharyngealcomplicationsaftertheuseoflaryngealmaskairwaywith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ZhonghuaYiXueZaZhi.2023Aug22;103(31):2420-2426.Chinese.DOI:10.3760/cma.j.cn112137-20230504-00720.PMID:3759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