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会癌变的“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得的“不治之症”让黑色素瘤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不少人开始担心自己身上的“痣”或者黑色斑块会不会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接下来的几期公众号,顾建英MDT团队会围绕黑色素瘤这一主题,向大家推出一系列的科普短文,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这种疾病。 Q1:什么是黑色素瘤?A1: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皮肤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呈黑色斑片或斑块状,部分可隆起于皮肤表面,且很容易转移到其他器官,因此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Q2:黑色素瘤在我们身边常见吗?A2:黑色素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根据世界肿瘤数据统计显示,近几十年来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全球每年约有232,000新发病例,导致约55,500患者死亡,目前黑色素瘤已经引起医生与科学家的广泛的关注。 Q3:黑色素瘤分类及其特点A3:临床上将恶性黑色素瘤分成肢端型、黏膜型、慢性日光损伤型和非慢性日光损伤型四种亚型。肢端型黑色素瘤是指发生在脚底、脚趾、手掌和手指的黑色素瘤,是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亚型。黏膜型黑色素瘤主要发生在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慢性日光损伤型主要发生在头颈、四肢等暴露日光较多的部位,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黑色素瘤亚型。非慢性日光损伤型即病因与日光损坏无关,也包括原发部位不明的黑色素瘤。Q4:黑色素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A4:虽然黑色素瘤的具体病因还不明确,但目前的研究已证实一些因素在黑色素瘤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白种人中,以日光因素最为常见;而在我国人群中,以原有色素痣恶变成黑色素瘤常见。例如摩擦和外伤或者其他的反复物理刺激均可能会导致原本的良性色素痣出现恶变,因此位于肢端、会阴等经常摩擦部位的色素痣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同时,通过反复冷冻或者化学药物等方法进行点痣也存在着一定的恶变风险。先天性巨痣和交界痣也具有一定的恶变概率,因此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早期切除。另一方面黑色素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超过65%的病例是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诊断出来的,这可能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有关。同时,在艾滋病、器官移植或者其他需要经常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中,新发或者复发黑色素瘤的风险也更高。 这一期科普短文到这里就先告一段落了,下一期,顾建英MDT团队会围绕黑色素瘤的早期症状、诊断方法和遗传特性与大家作进一步的分享,让我们不见不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