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属于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如果早期发现还有治愈的可能,而晚期患者虽然还可以尝试化疗+靶向+免疫治疗,但治疗费用却显著增长,治疗效果也明显下降。事实上,有不少胆管癌患者在癌症早期是会出现一些信号的,如果能够发现这些信号及时就诊,就有望彻底治愈。但是如果忽视了这些早期信号,就会把肿瘤拖到晚期。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忽视了早期信号,又接连做了错误决定,将本该在早期得到诊治的胆管癌拖到了晚期的病例。第一个错误:忽视了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异常患者的孩子在2021年1月份初次在网上和我联系,当时患者因为胸腺癌术后复查发现了肝总管和右肝管存在肿瘤,患者并无明显不适,结合各项检查结果,考虑肝内胆管癌的诊断还是很明确的。但是,在这之前的2个月,患者体检的生化检查中已经出现了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明显升高,家属和患者都没有引起注意。从图片可以看到2个月前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已经显著升高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又称为“胆管酶”,因为在胆管癌、胆管结石等疾病导致胆管梗阻时,这两个酶会最早出现异常升高,而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升高要明显晚上一段时间。因此,它们也就成为了胆管癌早期的信号。第二个错误:因为没有病理,拒绝手术在临床诊断肝门部胆管癌以后,医生给出了联合右半肝切除的胆管癌手术建议,但是患者家属一直纠结于取不到病理无法确诊,寄希望于梗阻是结石和炎症导致的,拒绝了手术方案。第三个错误:病急乱投医在拒绝了手术建议后,患者和家属便开始四处寻医的治疗。先是找了号称治好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神医吃汤药,但是吃药以后化验指标并无好转。后来又找了香港的某机构,进行所谓最先进的肠道菌群植,增强免疫。某香港的机构给出的治疗方案但是,治疗了2个多月,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患者出现了皮肤黄、眼黄和尿黄,全身瘙痒,到医院一查发现胆红素已经长到了200多。正规治疗,让患者转危为安住院以后,介入科医生给患者放置了胆管外引流管,随着胆汁引出,患者的肝功能逐渐恢复到了接近正常的水平,食欲也显著改善。随后,患者接受了化疗+靶向+免疫的三联治疗,经过3个周期的治疗,肿瘤奇迹般的缩小了。按照计划,进行4个周期的治疗后,会再次对肿瘤进行评估,如果一切顺利,将会实施联合右半肝切除的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再进行4个周期的治疗预防复发。期待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化疗+靶向+免疫三联治疗3个周期后肿瘤明显缩小通过上面的案例,我想给大家三点建议:1、 体检发现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需要警惕胆管存在梗阻性疾病,尤其当影像检查提示存在胆管扩张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2、 胆管癌在手术前很难获得病理诊断,当化验和影像检查诊断胆管癌时,不要非要拿到病理再决定手术治疗3、 确诊恶性肿瘤后,建议找权威的医院和医生进行诊治,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神医和外来的先进技术
昨天下午在门诊遇到了术后1个月前来复诊的王女士,她见到我第一句话是:“太感谢您了高医生,切了胆囊,我又可以正常吃肉了”。王女士今年29岁,3年前哺乳期间发现了胆囊结石,自那以后只要吃的油大一点就发作胆绞痛。3年来经常在饭后或是半夜疼痛难忍,被迫来医院打针输液。不光王女士自己难受,丈夫和父母也都被折腾的苦不堪言。虽然医生多次劝她手术治疗,但是她和家属都担心切除胆囊对身体不好,一直下不了决心。平时为了避免胆绞痛发作,她坚持清淡饮食,家里人也都尽量不做有肉的菜。但是,即使是这么注意,胆绞痛还是时常发作。终于在今年7月初,她来看了我的门诊,并接受我的建议做了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手术后6小时就开始了下床活动和进食,3天后就恢复了正常饮食,吃了炒菜和肉以后也没有明显不适。医生建议: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应尽早手术切除胆囊,改善生活质量2、胆囊切除术后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小,绝大多数都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饮食方面也没有明显禁忌,并不存在“切除胆囊就不能吃肉了”的问题3、并无明确证据表明“切除胆囊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手术前不需要担心远期结直肠癌的发病问题。
胆囊腺肌症又称胆囊腺肌增生症或胆囊腺肌瘤,有文献将其归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其影像检查和病理形态具有非常特征性的表现,与其它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明显差别。发病情况胆囊腺肌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50岁以上的女性较为多见,文献报道的发病率为2.5-5% ,占全部胆囊切除术者的1–9%,我们回顾性分析6336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发现病理证实的胆囊腺肌症有205例,占全部患者的3.2%,平均发病年龄为57岁,女性患者占56.5%。分型根据病变的发现部位和范围,胆囊腺肌症可分为三型:局限型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局灶性增厚,多见于胆囊底部;节段型多位于胆囊体部,形成一个环形狭窄环,导致分隔胆囊的形成,近端囊腔内的胆汁易淤滞形成结石;弥漫型较少见,整个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发病病因胆囊腺肌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的病因包括:远端胆道狭窄或神经源性功能障碍,胚胎期胆囊芽发育不全,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胰胆管汇合异常,雌激素等。病理表现胆囊上皮和肌层过度增生,黏膜上皮陷入肌层形成胆囊壁内憩室,即罗-阿氏窦(RAS),胆汁可在RAS内淤积或经慢性炎症形成结石。临床表现胆囊腺肌症患者大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为体检时偶然发现,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胆囊肿块或胆囊壁增厚,并通常与胆囊炎、胆囊结石同时发现检查方法超声是诊断胆囊腺肌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局限型腺肌症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节段型形成节段性增厚,增厚部位囊腔变窄,呈“葫芦状”,近端囊腔常合并结石;弥漫型较少见,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内壁凹凸不平。明显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小囊状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或彗星尾状强回声是胆囊腺肌症的特征,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CT和MRI也用于表现不典型的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主要协助排除胆囊癌。化验检查对胆囊腺肌症的诊断价值不大,如果出现CEA或CA199等指标的异常升高,需警惕胆囊癌的可能。诊疗建议胆囊腺肌症属于良性病变,但有学者将其归位癌前病变。发现胆囊腺肌症以后,是否需要尽快手术尚存在一定争议。目前大多数专家给出的建议如下: 如果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腺肌症,怀疑可能为恶性者,建议进行切除胆囊; 60岁以上有胆囊结石和节段型腺肌症的女性,应该手术切除胆囊。 对于有症状者,无论是否合并胆囊结石,都是胆囊切除术的指征; 不存在以上情况的无症状的胆囊腺肌症患者建议观察,每半年复查一次超声,观察过程中发现病变范围进行性增大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是胆囊切除术后病理偶然发现胆囊腺肌症,则无需其他治疗
胰腺癌由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患者忽视,延误就诊,导致很多患者就诊时肿瘤已经侵犯重要血管或者出现了转移。随着近年来新的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一些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重新获得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并最终通过综合治疗痊愈。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初诊时即存在肝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的诊治情况。 患者男性,47岁,7个月前因为"左上腹痛伴发热"就诊,于外院查腹部增强CT提示:胰腺尾部占位,侵及脾动脉致脾梗死。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查体未见特殊异常,化验显示CA199显著升高(445U/ml),癌胚抗原轻度升高(9.47ng/ml);完善腹部增强MRI显示:胰腺体尾部癌并局部坏死、出血,病变侵及左侧肾上腺及脾门结构,脾动脉远端受累致脾下极梗死(图1);肝内多发转移瘤(图2)。 图1 胰尾肿瘤侵犯脾血管导致脾梗死 图2 肝转移瘤 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多学科讨论考虑胰腺癌伴肝转移诊断明确,手术无法彻底切除病灶,建议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后进行化疗。因患者及家属拒绝内镜超声下穿刺活检,遂于2020年9月28日开始化疗,化疗方案采用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第1和第8天各给药一次,每3周一个周期。 图3 化疗后CA199变化曲线 图4 化疗后CEA变化曲线 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了脱发,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多,逐渐出现了食欲减退和乏力症状,5个周期后,患者乏力、纳差等化疗反应日益加重,复查肿瘤标记物明显下降(图3,图4),复查增强MRI提示胰尾部病灶较前缩小,肝转移瘤明显坏死。 图5 化疗后胰尾部肿瘤明显缩小 图6 化疗后肝转移瘤明显坏死 多学科会诊考虑患者化疗效果良好,因化疗副反应较重需暂停化疗,遂决定行手术治疗,术后休养4周后继续化疗。2021年2月3日全身麻醉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回报:胰腺中分化腺癌,大小约4×3cm,侵犯胰腺周围脂肪组织,淋巴结未见转移。手术后肿瘤标记物恢复到正常水平(图6、图7)术后早期出现胰瘘经保守治疗好转。在围手术期暂停化疗后,患者的食欲和体力均显著恢复。术后4周患者恢复化疗,仍然采用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反应均在可耐受范围。目前术后已尽半年,未见复发转移征像。图6 患者CA199变化曲线(箭头所指为手术日期) 图7 患者CEA变化曲线(箭头所指为手术日期) 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早期肿瘤引起的症状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出现转移,失去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对于初诊时即存在肝转移的胰腺癌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饮食和体力状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饮食基本正常、体力状况好的患者,化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目前常用的晚期胰腺癌的化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Fu,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替吉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对消化道的刺激小,不影响患者进食,在患者能够良好耐受的同时,也具备优异的肿瘤控制效果,比较适合我国的胰腺癌患者。 在化疗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患者的药物毒性可能会逐渐加重并日益明显,而抗肿瘤效果可能会逐渐达到平台期,甚至会有耐药肿瘤的出现导致病情恶化。对成功转化为可手术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时机,需要多学科评估讨论决定。适时的手术治疗应尽可能彻底的切除病灶,并在术后患者身体允许时进行辅助化疗,巩固手术效果,预防复发和转移。 目前的临床指南都推荐胰腺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对于存在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靶向药物或免疫药物治疗。对于不适合应用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患者,也可以借助基因检测的结果进行化疗疗效的预测和化疗方案的筛选。
肝囊肿可以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囊肿,临床以非寄生虫性多见,非寄生虫性囊肿又可分为先天性囊肿、炎症性、创伤性以及肿瘤性囊肿。平时我们说的囊肿一般都是指先天性囊肿。这里我们说一下先天性囊肿的治疗建议。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肝囊肿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基本都是体检时查超声发现的,少数为因为其他疾病做检查时发现的。最初囊肿比较小,对周围组织和基本人体没有影响,不会有疼痛、腹胀等不适。 随着囊肿增大,部分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症状。巨大的囊肿占据腹部空间,可以引起上腹的胀痛,尤其进食后容易出现饱胀不适。极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囊肿内自发出血、继发感染或者在外力的作用下破裂等问题。 诊断 B超是诊断肝囊肿的简便有效方法,典型的肝囊肿在超声下为边界清楚的无回声。 当囊壁较厚或可疑存在分隔时,需警惕囊腺瘤、囊腺癌以及寄生虫性囊肿的可能,必要时可以做CT或核磁检查。 治疗 无症状的囊肿不需要治疗,到目前为止没有药物能够控制囊肿进展,因此,不要盲目用药调理。 无症状囊肿但体积超过10cm且增长迅速者,预期不可避免会出现压迫症状或其他问题,应择期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手术治疗。 巨大囊肿出现症状者,首选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术中可应用氩气刀等对残余囊壁进行破坏,最大程度的减少术后复发。 对于没有症状,但影像学检查不典型者,不能除外囊腺瘤或囊腺癌时,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宜采取囊肿切除的方式,避免开窗手术导致肿瘤播散转移。
胰腺癌是恶性度高、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对于胰腺癌的治疗需要根据发现时所处的疾病阶段采取最利于患者的方式进行治疗。 按照发现时的肿瘤状态以及相对通俗容易理解的角度,我在这里把胰腺癌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临床上需要不同的疾病阶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早期(肿瘤局现在胰腺,没有侵犯重要血管、没有转移)胰腺癌的治疗早期胰腺癌首选手术切除,具体的手术方式依据肿瘤部位决定:位于胰体尾的肿瘤首选腹腔镜下根治性胰体尾切除+脾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位于胰头和沟突部的肿瘤需要做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技术选择开腹或腹腔镜途径。 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癌者,建议术后进行预防性化疗。 中期(病灶侵犯重要血管,但无明确远处转移)胰腺癌的治疗对于胰头或沟突部肿瘤侵犯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者,手术切除肿瘤及受累的血管并行血管重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术后存在较高的肝转移的风险,具体是否手术还存在一定争议。推荐先做内镜下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后进行化疗,待肿瘤有明显缩小或肿瘤经化疗获得稳定后再实施手术;当然先手术也是一种选择,但术后一定要配合高强度的化疗。 对于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动脉及肝动脉受侵犯的患者,如果实施手术可能无法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标,即使做了手术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几率很高,因此不建议手术治疗。可以考虑化疗和放疗控制肿瘤,对于有明显效果的患者可以在条件许可后进行手术治疗。 晚期(存在明显的肝转移、腹腔种植转移等)胰腺癌的治疗对于存在转移的患者,可采取内镜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得病理后,在患者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化疗。也可以做基因检测,尝试有无可用的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药物。 另外晚期患者大多存在疼痛、食欲减退或消化不良、消瘦、血糖难以控制等问题,应给积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肝癌是发病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但是,只要我们积极面对肿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肝癌也是可控可治的,部分患者可以彻底治愈。 根据肿瘤发现时肿瘤的大小、数量、是否侵犯血管和有无转移、患者的肝脏功能以及全身情况不同,可以实施的治疗也存在很大差别。依据治疗的效果,可以分为根治性治疗、局部姑息性治疗和全身系统治疗三大类。 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肝移植和局部消融治疗都属于能够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早期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在实施手术切除时应基于彻底性和安全性两大原则。所谓彻底性即尽量完全切除肿瘤及可能转移的区域,安全性是指避免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对于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来说,手术后5年的复发率在50%左右,也就是说50%的患者有望彻底治愈。 按照切除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局部切除和解剖性切除。在病变病变相对局限、剩余肝组织充足的患者,应首选基于肝段或肝叶的解剖性切除,切除肿瘤的同时切除了最容易出现肝内转移的区域,术后复发率低,远期效果最好。 局部切除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肝组织,确定是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对于肿瘤体积大、肝硬化严重的患者宜选择局部切除,避免术后残余肝组织无法满足身体需要。 2、肝移植 肝移植在去除肿瘤的同时取出了肿瘤发生的土壤,理论上是最彻底的切除手术。但是由于肝移植术后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药物,降低机体免疫力,随血液循环离开肝脏的残余肿瘤细胞容易在身体其他部位和移植肝脏生长,导致肿瘤复发。因此,目前仅推荐符合一定标准的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较为公认的标准为米兰标准:单发肿瘤直径不大于5cm;多发肿瘤数量不超过3个且最大直径不超过3cm;不存在主要肝静脉或门静脉癌栓和肝外转移。符合米兰标准的患者肝移植术后5年的生存率可达70%左右。 3、局部消融治疗 射频、微波等治疗都是将治疗的针穿刺至肿瘤,局部引起分子或离子的振荡产生热量导致肿瘤凝固性坏死。对于小肝癌来说,消融治疗可以达到和手术切除相似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当肿瘤位于肝脏实质内、肝硬化较重肝功能较差的患者,手术切除难度和创伤大,更应该积极考虑消融治疗。 当然消融治疗也有一些缺陷,紧邻大血管的肿瘤容易消融不完全;肿瘤体积过大消融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大量坏死组织和炎性因子入血,诱发肺、肾等组织损伤;肝表面的肿瘤消融治疗时可能损伤附近肠道、膈肌等。因此,对于消融治疗应正确把握适应症。 肝癌的局部姑息治疗对于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的患者,可以应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和放疗等方法控制肿瘤发展。 1、经肝动脉栓塞化疗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是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在无法接受根治性治疗时,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成为主要的肿瘤控制措施。大多数患者的肿瘤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 大的肿瘤在栓塞后因肿瘤坏死可能出现发热、疼痛、肝功能恶化等反应,应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对于肝功能较差和存在门静脉癌栓的患者,应注意控制栓塞的剂量,避免栓塞后肝功能衰竭。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也是肝癌局部治疗的一种方法,用于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的患者。放疗后肝损伤是其主要的并发症。 肝癌的全身系统治疗方法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应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中医药等治疗方法。 1、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包括索拉非尼、乐伐替尼和阿帕替尼在内的多个药物都被批准用于肝癌的治疗。 靶向治疗一般需要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单纯靶向治疗在肝癌的治疗效果相对有限。腹泻、高血压和皮疹是靶向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副反应的程度调整治疗。 2、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最值得期待的治疗方法,尤其PD-1抑制剂在多种肿瘤治疗中都显示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肝癌领域的前景同样值得期待。 细胞治疗、胸腺肽、肿瘤疫苗等也都可用于治疗肝癌。 3、抗病毒治疗 由于绝大多数肝癌患者患有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有助于预防肝癌治疗后的复发。 4、支持治疗 对于存在明显症状的患者,应积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治疗 5、其他治疗 化疗、中医中药等也都可以用于肝癌的辅助治疗,但是效果相对有限。 总之,一旦发现肝癌,都应积极评估肿瘤状态和肝脏储备功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极处理,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早期肝癌经过手术切除、肝移植或消融等治疗是有望彻底治愈的。 中晚期肿瘤患者通过局部姑息治疗和全身系统治疗,也能显著控制肿瘤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因出现症状就诊时大多数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即使是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也不到10%。 针对这种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的肿瘤,预防的意义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减少酒精摄入长期大量饮酒除了容易诱发胰腺炎意外,对于胰腺癌的发生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嗜酒者戒酒,尽量减少酒精的摄入。 低脂饮食已有数据显示高脂饮食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提倡采取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具体来说就是少吃油腻食物,适当多吃蔬菜、粗粮。 戒烟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烟不仅肺癌的发生显著增加,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多种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 低糖低脂预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几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积极的低糖饮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也有利于预防胰腺癌。 积极治疗胰管结石胰管结石长期存在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或导致慢性胰腺炎,引起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胰管结石本身反复刺激胰管上皮也容易诱发癌变。因此,通过内镜或手术积极治疗胰管结石有助于预防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发生。 提高免疫力积极运动有助于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免疫系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免疫监视功能健全,能够及时发现并控制体内发生的癌变。 良好的心境和充足的睡眠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均衡膳食,避免偏食,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抗癌食品和保健品。 定期体检,积极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早期的肿瘤,从而获得积极治疗的机会,获得做好的治疗效果。 肿瘤标记物、腹部超声是筛查胰腺癌的最常用方法,建议普通人群每年检查一次;存在糖尿病、胰管结石和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最好每6个月检查一次。
胆囊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普通人群中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 随着体检的普及,体检时超声发现胆囊结石是很常见的事。对于这些体检发现的胆囊结石,并非都需要治疗,需要根据结石的数量、大小、胆囊壁的厚度、是否合并息肉或腺肌症以及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区别对待。 什么样的胆囊结石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存在下述情况的建议手术切除胆囊:因胆囊结石反复发作胆绞痛或胆囊炎;结石充满胆囊导致胆囊液性暗区消失,失去功能;胆囊结石伴胆囊壁增厚超过5mm;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合并息肉且息肉大于5mm;胆囊结石压迫肝总管或胆总管;有不明原因的急性胰腺炎病史合并胆囊结石等 不需要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可以用药物治疗吗?对于没有上述手术指征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如果有用药治疗的意愿,特别是结石小于1cm且没有钙化者,可以尝试服用熊去氧胆酸、复方啊嗪米特和利胆的中成药物,但是可能只有少数患者会获得明显的效果。 胆囊结石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什么?发现胆囊结石以后,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平时应注意一日三餐按时吃饭,避免经常不吃早餐或晚餐的情况;适当少吃高胆固醇和高脂饮食,但绝不是就不能吃了,平衡膳食对于满足身体需要是必须的,长期不摄入胆固醇和脂类食物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且饮食对于结石的发生发展以及诱发胆绞痛并非最主要的因素,因此不能盲目听信结石患者不能吃鸡蛋和肉等食物的错误言论。 特别要强调的是,结石患者需要每年复查超声,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出现胆绞痛或胆囊炎要及时就诊。 胆囊结石不处理会怎么样?通过前面的讲述,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大多数体检发现的胆囊结石都是不需要处理的,那么这些患者可能会怎么样呢? 1、终生没有任何症状,不需要治疗 2、间断出现右上腹隐痛、腹胀等不适,需要和消化道疾病鉴别,如果确认是胆囊结石引起的,应考虑手术治疗 3、随访观察过程中发现结石充满胆囊、胆囊壁增厚超过5mm、发生胆绞痛或胆囊炎、结石掉入胆管甚至引起胆管炎或胰腺炎等问题,具备了胆囊切除的手术指征,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鉴于胆囊具有浓缩、储存胆汁以及进食后将胆汁排入胆管进而进入肠道的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在体检发现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且胆囊有功能时,建议暂不急于处理,定期复查,观察过程中如果病情进展达到了胆囊切除的指征,应积极考虑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突起或隆起的一类病变。文献报道普通人群胆囊息肉的患病率为1-9%。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腹部超声时发现,少数可出现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不适。大多数胆囊息肉不需要治疗,少数癌变风险较高的需要手术治疗。 病因胆固醇代谢不良:胆固醇代谢缺陷被认为是胆囊息肉的可能原因之一。 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也会引起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形成,被称为炎症性息肉。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胆囊息肉的发病呈增加趋势。 其他因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情绪状况等因素都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病理学分类胆固醇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是最常见的胆囊息肉类型,占全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85%左右。常表现为多发性,也可单发,息肉一般较小且增长缓慢。目前认为胆固醇性息肉不会癌变或癌变风险非常小。 炎性息肉:相对少见,为胆囊粘膜慢性炎症增生所致,常合并胆囊结石。 腺瘤性息肉:相对少见,病变多为单发,增长较为迅速,存在癌变的可能。 恶性肿瘤性息肉:很少见,主要是早期的胆囊癌,因为病灶小,影像检查很难与良性息肉区别。 典型症状1、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腹部超声时发现。 2、上腹疼痛:少数患者可在进食后因息肉影响胆囊正常收缩出现胆绞痛。 3、消化不良:胆囊是存储和浓缩胆汁的主要场所,胆囊息肉会直接影响胆囊排空功能和浓缩胆汁的能力,继而影响消化道内脂肪组织的消化吸收,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表现。 4、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 检查方法B超:超声是检查胆囊息肉最便捷有效的检查方法,典型的胆囊息肉表现为胆囊壁向腔内凸起的高回声,后方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移动。 增强CT或核磁:CT和核磁不是胆囊息肉的常规检查手段,尤其对于小的胆固醇性息肉,这些检查不如超声准确。对于可以恶变的患者,增强CT或核磁有助于发现病灶的血供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周围侵犯和转移的信息。 肿瘤标记物:良性息肉肿瘤标记物不会存在异常,怀疑癌变时可检测CEA、CA199、CA125等协助鉴别。 需要鉴别的疾病胆囊结石:有时胆囊息肉可以和胆囊结石并存,且临床表现相仿,无法从临床表现进行鉴别,需要靠超声等影像检查进行鉴别。临床上见到少数自发消失的胆囊息肉多为附壁结石脱落后溶解或排出的结果。 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多合并胆囊结石,表现为胆囊壁的弥漫性增厚,通过超声等检查多可与胆囊息肉区分开。 胆囊癌:早期的胆囊癌和胆囊息肉很难鉴别,典型的胆囊癌肿块较大、基底较宽、与胆囊壁界限不清、黏膜中断、甚至侵犯胆囊壁、有血流信号等。 预示为恶性或存在恶变风险的信息胆囊息肉的大小、增长速度、基底部的表现、血供情况等与息肉的性质以及恶变风险相关。 息肉大小:胆固醇性息肉一般较小,超过1cm的息肉中腺瘤性息肉的比例明显增加,超过2cm的息肉多为恶性肿瘤。 增长速度:胆固醇息肉一般增长缓慢,间隔半年到1年复查多变化不大,增长较快的息肉样病变需警惕腺瘤性息肉或胆囊癌的可能。 基底部的表现:良性息肉一般通过细蒂与胆囊粘膜相连,腺瘤性息肉或胆囊癌的基底部一般较宽,病变与周围胆囊壁分界不清。 血供情况:胆固醇性息肉一般血供不明显,肿瘤性息肉血供比较丰富,如果检查发现存在明显血供者,需积极手术治疗。 治疗大多数胆囊息肉不需要治疗,每年复查超声观察变化即可,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对于胆囊息肉基本没有明显作用。 息肉超过1cm、合并胆囊结石、息肉基底较宽或存在明显血供者,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有手术指征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术中切除胆囊后可以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胆囊癌者应根据肿瘤侵犯深度决定是否扩大手术范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微,一般6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和恢复进食,治疗效果确切。 开腹胆囊切除术目前已经很少应用,对于胆囊息肉高度怀疑已经癌变者,尤其是病变侵犯周围肝组织者,可以实施开放性胆囊切除手术,术中需要同时切除胆囊周围的部分肝组织并进行淋巴结清扫。 就诊建议1、 初次发现胆囊息肉后,建议带检查结果到肝胆外科或普通外科就诊,征询医生的治疗建议。 2、 对于小于1cm的息肉,如果不存在预示可能为恶性或存在恶变风险的因素,建议初次发现后3个月复查超声,无明显变化者可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观察变化,出现明显增长者应及时就诊征询医生建议。 3、 息肉超过1cm以及存在预示可能为恶性或存在恶变高危因素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规律饮食,均衡膳食,适当少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品,如动物内脏、油炸食物、蛋黄等。 2、保持充足睡眠,多进行体育锻炼,注重规律作息。 3、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4、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医生,征询医生的治疗建议。 5、如果需要治疗,应按医生建议及时手术。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应注意饮食适当清淡,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出现明显消化不良者可适当服用药物治疗。 预防方法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目前缺乏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法,不建议口服药物或保健品治疗。可以规律作息,均衡膳食,保持良好心态,正常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