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退行性变,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 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在中年以后多发。有性别倾向。45岁以下,男多于女,45岁以上,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国内的初步调查显示,骨性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 60岁以上则达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性关节炎。该病的最终致残率为53%。临床上以关节肿痛、骨质增生及活动受限最为常见。骨性关 节炎的发病无地域及种族差异。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手的骨关节炎是OA中最常见的,以多关节病变为主,其特征表现有以下几种:通常在手指远端指尖间关节背侧出现骨性增生的结节,称为赫伯登结节(Heberden结节);继而在近端指间关节出现类似结节, 称为布夏尔结节(Bouchard结节)。由于结节性增生,手指各节可向尺侧或桡侧偏斜、构成蛇样手指。由于大鱼际萎缩,第一掌骨内收,第一掌腕关节半脱位而呈方形手畸形(square hand)。骨性结节一般无疼痛,先为 单个,尔后逐渐增多。手部操劳或下凉水,可诱发疼痛或伴发结节周围软组织红、肿、疼痛或压痛,经休息或抗炎药物短期治疗后可消失。手部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关节积液及骨性肥大,可伴有活动时的骨擦音、功能障碍或畸形。其还有一个特征性表现,就是粘液囊肿(mucous cysts),发生率可占手部AO的80%~100%。其原因不明。当患者有难以忍受的关节疼痛,关节功能严重受限,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主要有:1.囊肿、游离体、骨赘切除术;2.关节融合术;3.关节成形术;4.关节置换术;5.关节移植术。
1、 人工全髋关节是由什么制成的? 人工全髋关节一般是由对人体无毒的金属(钴铬钼合金或钛合金制成)及超高分子聚乙烯(塑料)根据人体关节的解剖特点,仿照关节的功能设计制造。植入到人体内,起到原来髋关节的作用。2 、哪些疾病需要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髋关节严重疼痛及活动受限,影响生活及工作的人,均可考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常见的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股骨头无菌坏死、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及继发引起的髋关节炎。3 、怎样进行全髋关节置换? 经过术前的各项检查,确定病人可以进行手术。病人在麻醉状态下,医生将病损的关节打开,切除病变的股骨头,选择一个适合病人股骨髓腔大小的金属柄嵌入股骨内。同时修整、打磨坏损的臼窝,用专用工具将臼窝重建后,嵌入人工臼。再选择合适的人工头嵌入颈内,将头复位后就能得到一个无痛的、活动好的人工全髋关节。4 、人工全髋关节是怎样固定在体内的? 一种固定是应用对身体无毒的粘合剂(骨水泥),将人工关节的假体粘在骨质中,适于老年人及骨质疏松的病人。优点:术后病人即可下床扶拐活动。缺点:若干年后,有些病人出现骨质破坏,引起假体松动,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另一种固定是生物固定,目前较提倡的方式。将人工假体表面经特殊处理与骨质接触使骨组织与假体长在一起,达到一个稳定长期的固定。优点:骨质破坏少,再次手术方便。缺点:负重时间晚,约6周以后,适于年轻病人。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一般病人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活动。麻醉苏醒6小时后即可做踝泵及踝部旋转运动,踝泵:即脚大幅度上下活动,每日数次,可持续到完全康复。踝部旋转:让踝关节来回旋转,每次5周,每日数次,可持续到完全康复。术后第一天可以下床扶拐活动。6周内应注意避免手术侧髋关节内收外旋(盘腿)、健侧卧时双腿间应夹软枕、禁止屈髋过90度、禁止直腿抬高、下地时非骨水泥固定者避免患肢完全负重以防止髋关节脱位或松动,2-3个月就可以去拐恢复正常行走。术后病人提倡的活动:骑车、游泳、散步等;不提倡的活动:重体力劳动、剧烈活动等。6、 髋关节置换术后肌肉的锻炼: (1) 股四头肌训练:病人取平卧,绷紧大腿肌肉,保持10秒,连续10次。(2) 臀大肌的训练:病人取平卧位,夹臀绷紧臀部肌肉,保持10秒,连续10次。(3) 内收肌训练:患肢紧贴床面,直腿内收。往返10次,每日至少2次。(4) 外展肌训练:患肢紧贴床面,直腿外展。往返10次,每日至少2次。(5) 蹬车训练:脚后跟紧贴床面,大腿向腹部靠拢(大腿与腹壁夹角小于90度)。往返10次,每日2次。7 、人工全髋关节术后并发症 (1) 神经的损伤 坐骨神经及腓总神经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最易损伤的神经,多出现术后1-3天。原因:术后下肢安放不当、下肢延长、臀下血肿引起。 处理:解除所有敷料,屈膝20-30度,踝关节中立位,进行踝关节被动背屈练习,避免发生足下垂。(2) 血肿 多发生于老年人及术后48-72小时关节活动较多的病人。处理:如血肿持续增大、皮肤张力增高、局部剧痛,应及时制动,以缓解症状,必要时须切开引流或行血管结扎。(3) 疼痛 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早期有止痛泵,去掉止痛泵后,可口服止痛药。(4) 下肢不等长 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现象较常见,主要表现术侧延长,允许误差1cm。不需特殊处理,时间可以让病人适应,必要是可调节鞋跟高度。8、 影响术后假体使用年限的因素? 假体的年限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是手术技术,要通过一个专业熟练的医生将适合病人骨髓腔大小的人工假体准确装入人体内,第二是选择一种适合病人骨质所能接受及合适的人工假体。第三是术后病人要学会使用、保护好关节。9 、关于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感染? 术后晚期的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最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需取出假体,导致人工关节置换的彻底失败。表现:患侧关节周围有红肿,硬结或有脓包。处理:立即静点抗生素,并来我中心找专业的医师咨询。预防:遇有肺炎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遇有拔牙或身体其他部位手术,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10 、术后复查从手术后第一天开始计算,6周、3个月、6个月、1年复查,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武城县人民医院 外二科 赵书辉
膝关节镜小常识1 什么是关节镜? 关节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来观察关节内的病变。外形如同一支铅笔,直径4mm,在皮肤上做一个不到25px的小口,就可以把关节镜放入关节。通过后方连接的微型摄象机,可以把关节内的情况清晰的显示在屏幕上,以此准确的发现病变。2 弹力绷带的作用? 术后用弹力绷带包裹下肢,是为了减少浅静脉的淤血,防止静脉炎和血栓。通常弹力绷带在拆线后还要绑一周。3 术后早期冷敷有什么好处? 冷敷可以减轻关节疼痛和减少关节内出血。一般需要2—3天。4 为什么术后当天要把腿抬高,康复训练后也要把腿抬高 ? 把腿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5 为什么会出现关节响声? 关节手术后出现关节响声,是恢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一般由关节面的摩擦引起,也可能是有小的粘连,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响声就会减轻。6 术后什么时间拆线?一般术后10-14天拆线。7 术后如何练习? 首先是股四头肌的训练(等长、等张、内侧头)其次是屈曲训练(即弯腿)8 术后为什么不能过早负重? 半月板手术和关节软骨修整术,不宜过早负重。负重过早不利于创面的愈合。9 如何掌握运动的量? 因人而异。一般要求在质量,不在数量。在锻炼时要尽量的伸直关节和屈曲关节。锻炼过多易引起关节肿胀。10 如何保护膝关节?首先了解关节面的损害情况。例:如果髌骨关节有损害,那么爬山、上下楼、蹲、半蹲半站的体育活动象太极拳等尽量少做。如果胫股关节有损害,那么要注意减轻体重,避免长距离步行。 武城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赵书辉:1315349298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小常识1、 人工全髋关节是由什么制成的? 人工全髋关节一般是由对人体无毒的金属(钴铬钼合金或钛合金制成)及超高分子聚乙烯(塑料)根据人体关节的解剖特点,仿照关节的功能设计制造。植入到人体内,起到原来髋关节的作用。2 、哪些疾病需要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髋关节严重疼痛及活动受限,影响生活及工作的人,均可考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常见的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股骨头无菌坏死、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及继发引起的髋关节炎。3 、怎样进行全髋关节置换? 经过术前的各项检查,确定病人可以进行手术。病人在麻醉状态下,医生将病损的关节打开,切除病变的股骨头,选择一个适合病人股骨髓腔大小的金属柄嵌入股骨内。同时修整、打磨坏损的臼窝,用专用工具将臼窝重建后,嵌入人工臼。再选择合适的人工头嵌入颈内,将头复位后就能得到一个无痛的、活动好的人工全髋关节。4 、人工全髋关节是怎样固定在体内的? 一种固定是应用对身体无毒的粘合剂(骨水泥),将人工关节的假体粘在骨质中,适于老年人及骨质疏松的病人。优点:术后病人即可下床扶拐活动。缺点:若干年后,有些病人出现骨质破坏,引起假体松动,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另一种固定是生物固定,目前较提倡的方式。将人工假体表面经特殊处理与骨质接触使骨组织与假体长在一起,达到一个稳定长期的固定。优点:骨质破坏少,再次手术方便。缺点:负重时间晚,约6周以后,适于年轻病人。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一般病人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活动。麻醉苏醒6小时后即可做踝泵及踝部旋转运动,踝泵:即脚大幅度上下活动,每日数次,可持续到完全康复。踝部旋转:让踝关节来回旋转,每次5周,每日数次,可持续到完全康复。术后第一天可以下床扶拐活动。6周内应注意避免手术侧髋关节内收外旋(盘腿)、健侧卧时双腿间应夹软枕、禁止屈髋过90度、禁止直腿抬高、下地时非骨水泥固定者避免患肢完全负重以防止髋关节脱位或松动,2-3个月就可以去拐恢复正常行走。术后病人提倡的活动:骑车、游泳、散步等;不提倡的活动:重体力劳动、剧烈活动等。6、 髋关节置换术后肌肉的锻炼: (1) 股四头肌训练:病人取平卧,绷紧大腿肌肉,保持10秒,连续10次。(2) 臀大肌的训练:病人取平卧位,夹臀绷紧臀部肌肉,保持10秒,连续10次。(3) 内收肌训练:患肢紧贴床面,直腿内收。往返10次,每日至少2次。(4) 外展肌训练:患肢紧贴床面,直腿外展。往返10次,每日至少2次。(5) 蹬车训练:脚后跟紧贴床面,大腿向腹部靠拢(大腿与腹壁夹角小于90度)。往返10次,每日2次。7 、人工全髋关节术后并发症 (1) 神经的损伤 坐骨神经及腓总神经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最易损伤的神经,多出现术后1-3天。原因:术后下肢安放不当、下肢延长、臀下血肿引起。 处理:解除所有敷料,屈膝20-30度,踝关节中立位,进行踝关节被动背屈练习,避免发生足下垂。(2) 血肿 多发生于老年人及术后48-72小时关节活动较多的病人。处理:如血肿持续增大、皮肤张力增高、局部剧痛,应及时制动,以缓解症状,必要时须切开引流或行血管结扎。(3) 疼痛 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早期有止痛泵,去掉止痛泵后,可口服止痛药。(4) 下肢不等长 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现象较常见,主要表现术侧延长,允许误差25px。不需特殊处理,时间可以让病人适应,必要是可调节鞋跟高度。8、 影响术后假体使用年限的因素? 假体的年限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是手术技术,要通过一个专业熟练的医生将适合病人骨髓腔大小的人工假体准确装入人体内,第二是选择一种适合病人骨质所能接受及合适的人工假体。第三是术后病人要学会使用、保护好关节。9 、关于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感染? 术后晚期的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最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需取出假体,导致人工关节置换的彻底失败。表现:患侧关节周围有红肿,硬结或有脓包。处理:立即静点抗生素,并来我中心找专业的医师咨询。预防:遇有肺炎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遇有拔牙或身体其他部位手术,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10 、术后复查从手术后第一天开始计算,6周、3个月、6个月、1年复查,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武城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赵书辉:13153492985
膝关节镜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直径5mm左右的棒状光学器械,是用于医师诊治关节疾患的内窥镜。关节镜在一根细管的端部装有一个透镜,将细管插入关节内部,关节内部的结构便会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因此,可以直接观察到关节内部的结构。关节镜手术是通过切开皮肤数个“筷子”大小或更小的孔(5一10毫米),将摄像头、手术器具伸人关节内,在显示器监视下,由医生操作,诊断和治疗各种关节疾病。治疗范围 关节镜手术可治疗关节内各种炎症.如骨性关节炎滑膜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剥脱性骨软骨炎等,以及滑膜软骨瘤病;髌骨软化症;骨赘(骨刺),游离体,滑膜皱壁,关节紊乱症,半月板损伤,关节囊粘连,各种关节内骨折,各部关节粘连及关节活动受限,各种不明原因的关节痛。相关优势 (1)切口小不感染、皮肤瘢痕极小。 (2)手术创伤小,手术安全,可重复手术,不影响关节以后做其它手术。 (3)一次关节镜术可同时治疗多种疾病,如膝关节手术可同时进行关节清理术、滑膜皱壁切除术等。 (4)适应症宽,它适用于关节内的各种各样病变。禁忌症少,如身体条件差不能行常规手术,但不一定禁忌关节镜手术。 适应症 1.膝关节诊断性检查术:包括对临床诊断不明确的膝关节紊乱的检查、关节内病变的活检、开放手术前的诊断证实、全膝关节置换或单腔室骨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术前评价等,以获取直观的病情资料; 2.半月板或盘状软骨损伤和退变的全切除、次全切除、部分切除、缝合和盘状软骨成形; 3.各种不同类型滑膜炎,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滑膜病变的滑膜活检与滑膜切除; 4.化脓性关节炎的关节清创与冲洗引流; 5.膝关节结核的病灶清除; 6.滑膜绞综合征的皱劈切除, 7.增生肥厚的脂肪垫切除; 8.滑膜软骨瘤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关节内游离体或关节内异物摘除; 9.老年骨关节炎的关节冲洗和关节清理及软骨搔刮、钻孔成形术; 10.剥脱性骨软骨炎或关节内骨折的复位与内固定; 11.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修复或重建手术; 12.因髌骨脱位或半脱位引起的髌股关节病变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支持带紧缩缝合术; 13.膝关节痛风的结晶体冲洗、清除。 我院引进进口施乐辉膝关节镜已经两年多时间,开展关节镜手术数十例,临床效果良好。 联系人:武城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赵书辉
37cases of distal tibal fracture treated with Anatomicalexterior(表面 外表) plate Fixation37cases of distal tib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anatomicallateral(侧面) plate fixation(正确)赵书辉 郁风爱 宋兵 勾文庆Zhao Shuhui,Yu Fengai,Song Bing,Gou Wenqing【关键词】 胫骨骨折;腓侧解剖型钢板骨折固定术;内【Key words】 distal tibal fracture; anatomical exterior plate fixation ;internal【中图分类号】R683.42;R687.32 2000年~2004年,我科应用胫骨腓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37例,获得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18~62岁。左侧20例,右侧17例。骨折类型:横形19例,螺旋形8例,粉碎性10例。合并腓骨骨折18例,外踝骨折9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8例,重物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3例。开放性骨折12例,合并有身体其他部位或脏器损伤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h~3d,平均9.5h。1.2 治疗方法 胫骨骨折者均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胫骨腓侧解剖型钢板固定。合并腓骨骨折或外踝骨折者,以斯氏针或钢板固2004-01-19收稿,2004-07-05修回 (3~1)作者单位:武城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武城 253300作者简介:赵书辉,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脊柱,关节定。术后常规借助于架勃郎式架将患肢抬高。待消肿后应用CPM机早期行踝关节功能锻炼。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7~10d,如肿胀可静脉滴注β-七叶皂甙钠20mg ,每天1次。2 结果 除2例粉碎性骨折因术后肿胀严重,皮缘发生坏死外,余例伤口均一期愈合。2例经清创换药,分别于术后32d\\41d创面愈合,并遗留有轻度的踝关节功能受限。经8个月~2.5年随访,全部患者骨折均在7个月内愈合。无钢板螺钉松动及骨不连发生。(如图)3 体会应用胫骨腓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疗效满意。体会如下:① 胫骨干为三菱形管状皮质骨,胫骨下1/3略呈四方形。中下1/3交界处是三菱形和四方形的移形部,较细弱。此段好发骨折,向下至胫骨下端逐渐膨大。普通加压钢板难以塑成螺旋形附贴骨面,而且勉强放置钢板后,下端往往偏至切口后方,难以钻孔及安放螺钉。解剖型钢板与胫骨下段外形相匹配,从而使骨折达到良好的复位与固定。②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较多见,伤口多位于内前方,使得适宜内前方固定的AO三叶型钢板无法应用。外固定架易导致针眼感染,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发生率较高﹙1﹚。因此外侧解剖型钢板更有利于此类损伤的固定。而且较外固定架更利于对患者的护理。③ 胫腓骨下段骨折由于继发创伤或手术损伤的肿胀常使伤口难以闭合或出现皮肤坏死,利用腓侧解剖钢板较薄,对软组织刺激小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创口容积,减小钢板对软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有利于切口皮肤闭合及消肿。( 3~2)参考文献1 刘庆军,郭林新,林斌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T].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9﹚:639~641(3~3)
膝关节镜小常识1 什么是关节镜? 关节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来观察关节内的病变。外形如同一支铅笔,直径4mm,在皮肤上做一个不到1cm的小口,就可以把关节镜放入关节。通过后方连接的微型摄象机,可以把关节内的情况清晰的显示在屏幕上,以此准确的发现病变。2 弹力绷带的作用? 术后用弹力绷带包裹下肢,是为了减少浅静脉的淤血,防止静脉炎和血栓。通常弹力绷带在拆线后还要绑一周。3 术后早期冷敷有什么好处? 冷敷可以减轻关节疼痛和减少关节内出血。一般需要2—3天。4 为什么术后当天要把腿抬高,康复训练后也要把腿抬高 ? 把腿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5 为什么会出现关节响声? 关节手术后出现关节响声,是恢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一般由关节面的摩擦引起,也可能是有小的粘连,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响声就会减轻。6 术后什么时间拆线?一般术后10-14天拆线。7 术后如何练习? 首先是股四头肌的训练(等长、等张、内侧头)其次是屈曲训练(即弯腿)8 术后为什么不能过早负重? 半月板手术和关节软骨修整术,不宜过早负重。负重过早不利于创面的愈合。9 如何掌握运动的量? 因人而异。一般要求在质量,不在数量。在锻炼时要尽量的伸直关节和屈曲关节。锻炼过多易引起关节肿胀。10 如何保护膝关节?首先了解关节面的损害情况。例:如果髌骨关节有损害,那么爬山、上下楼、蹲、半蹲半站的体育活动象太极拳等尽量少做。如果胫股关节有损害,那么要注意减轻体重,避免长距离步行。 武城县人民医院 外二科 赵书辉 13153492985
下腔静脉滤器安放1.选取穿刺部位:对一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取对侧(即健侧)股静脉穿刺;对双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经右侧颈静脉或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2.麻醉:以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麻。3.在股动脉内侧Seildinger法穿刺置股静脉,置入导丝,透视证实导丝位于脊柱右侧,置血管鞘(一般采用6F)。4.定位肾静脉:用导丝带右冠或眼镜蛇导管入下腔,在腰1-2椎体间盘附近钩取肾静脉,并造影证实,定位最低的肾静脉下缘的位置,其下方1-2cm就是滤器上缘应当到达的位置,标记此位点。5.定位肾静脉后不要动床,以免定位点偏移!6.撤除右冠导管,保留导丝,撤除血管鞘,沿导丝放入滤器套装内的长鞘,长鞘顶端有标记,在透视下将长鞘送至标记点或标记点上方,固定长鞘,拔除长鞘内的扩张导管和导丝,长鞘接注射器,回抽有血,推注肝素水以防鞘内血栓形成。7.将滤器推入鞘内(滤器容器有方向标记,注意正确连接),用推送杆推送滤器,至滤器上缘到达标记点,固定推送杆,回撤长鞘至滤器完全释放,将长鞘退至滤器下方约3~4cm的位置,拔除推送杆,经长鞘快速推注约20ml造影剂,证实滤器放置位置无误。8.拔除长鞘,局部压迫后,加压包扎(如股动脉未受损伤无须压沙袋)24hr。术后低分子肝素钙肌注50000u Qd生理盐水250尿激酶10u /静脉点滴 Bid保持:国际标准化值:1.5`~2.0之间
饮食指导:科学合理的调配饮食,经常变换花样,少吃肉食和其他高胆固醇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纤维素摄入。注意饮食卫生以增强机体素质。生活调理:1、卧硬板床,房间内应清理多余物品,保证室内宽敞,地面无杂物,便于用助行器完成功能锻炼,出院后生活可以自理,。伤口拆线3天后可以淋浴,但应坐在有扶手的座椅上进行,,洗澡后擦干地面后再行走,防止脚下打滑扭伤膝部软组织。平时不要穿拖鞋或系带鞋,防止走路不便或绊倒。最好穿厚底鞋,座便器的两边最好有扶手便于起坐。夜间起床打开灯再起床,床头最好放一小桌,将随受用的物品放于桌上,便于拿取。可根据个人爱好进行娱乐活动,如:看书、下棋、看电视、但坐的时间不能太长,要经常站起来活动,或休息一会儿。逐渐增加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可不借助于助行器,可用拐或扶楼梯栏杆,上楼时健侧先迈上,然后利用扶手保持平衡,这样体重就不会落到患肢上,下楼时相反,患肢先迈出。2、如果坐办公室工作,术后8~12周可以上班。如果一侧(左侧)膝关节置换,可以开车,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上班。但一定要得到医生的允许才可以进行。不能做与负重有关的重体力劳动。在以后的日子里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篮球、打排球、登山跑步、可以散步、游泳、打保龄球、可以完成家务,购物等。特殊护理:1、注意肢体体位,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卧床时,要将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患肢下防止一枕头,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卧床时保持膝关节伸直位,防止屈曲畸形。要防止患肢外旋,因为外旋时假体压迫膝部外侧,易造成腓走神经受压损伤,特别是老年人反应迟缓,要注意患肢感觉,运动情况的变化,如拇指不能上翘,下肢无力麻木时要及时就诊,去除引起损伤的原因,可用促进神经恢复的药物。只要及时处理完全可以治愈。2、并发症的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人体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易发生多种局部或全身并发症。①腓走神经损伤:常见原因有术中牵拉,下肢过度牵拉或延长,术后局部血肿压迫,术后镇痛药物镇痛,肢体感觉减弱,肢体过度外旋压迫时间过长,无法感知神经受压。只要注意采取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腓走神经损伤,能完成某些日常活动动作,如上下楼梯,从椅子上起立等能力受限,可视为关节僵硬。引起的主要原因有:术后疼痛、感染、下肢肿胀、假体选择不当。术后对功能锻炼热情不高,对疼痛耐受性差,术后早期出现关节僵硬,多为正常现象,通过正确的积极地功能锻炼在6~8周可得到缓解,术后3个月可基本恢复正常。关节僵硬按摩不能恢复者,可以行关节镜清理术。②、术后感染是一个灾难性的并发症,可造成手术失败。发生感染的原因有术前患有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应用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再次手术者。对有以上情况者,术后要应用抗生素至体温、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后再停药。功能锻炼: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一段时间里,主要任务就是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重返工作或能生活自理。做好锻炼前准备工作,衣服要穿宽松些,厚底鞋,以免滑倒。老年人应先排便,排尿后再行锻炼,选择安静无干扰的地方,最好有家人监督下进行。每天锻炼3次以上,每次30-45分钟,不间断。以锻炼过程中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在几小时内缓解,这是正常现象,如持续到第2天不能缓解时可调整锻炼方法或暂时减少训练次数,待缓解后继续训练,但不能停止训练。训练方法主要以主动活动为主。1、踝关节上下左右旋转活动:每日3次,每次30——50下。2、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平卧位 ,患肢充分伸直,对侧肢体屈曲,收缩伸直肢体的股部肌肉,并使髌骨轻微向上移动。然后数5下,再放松收缩的股部肌肉,既为1次。重复30次,每天训练3辩遍。3、直腿抬高练习,平卧 ,需练习的肢体充分伸直,对侧屈膝,慢慢的抬高下肢约30度,此时股四头肌用力最大,然后数5下,慢慢向下至床上,既为一次,重复30遍,每天训练3遍。4、膝关节枕上伸直练习法:平卧,在练习侧的膝关节下放置一圆形枕,提中伸膝,足尖指向屋顶,足背屈曲运动。然后数5下,恢复起始位,既为一次。重复30次,每次训练3遍。5、屈膝练习,俯卧位,两腿伸直,将需练习的膝关节尽可能的屈曲。6、椅上屈膝练习 ,坐直两足着地,屈曲膝关节,向前移动椅子,但足不能移动,保证屈曲最大角度。重复30次,每天训练3遍。7、利用床边屈膝练习,仰卧于床边,将患肢悬于床沿下,通过髋关节的外展角度来逐渐增加膝关节屈曲度。8、借助行器具屈曲膝关节练习,膝关节屈曲,患侧足放于椅子边缘,双手支撑身体,身体向前倾斜,达到膝关节屈曲达到最大角度,重复30次,每日训练3遍。术后复查:复查要定期,长期坚持持,这样可以正确的进行功能锻炼,及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对人工关节做严密的观察,以便长期保持人工关节良好的功能。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2、复查时拍摄膝关节X线片,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 武城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赵书辉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历史1839年,德国化学家Schonbein(1799~1868)在巴塞尔发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的气味”,将这种刺激性的气体命名为臭氧(Ozone§ 1988年,意大利医生Verga开始应用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间隙治疗腰腿痛§ 1998年,Muto等报道将臭氧注入椎间盘及椎旁间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为78%§ 2000年,南方医院何晓峰将该技术引入国内,至2004年6月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0多例,有效率75.9%§ 理化性质§ O3是一种淡蓝色有浓烈特殊臭味的气体,极不稳定,在空气和人体组织中易分解为O2+ O-。与氧气相比,臭氧具有比重大、有味、有色、易溶于水、易分解等特点,常温下半衰期约20min。由于O-原子非常活跃,因而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该作用在瞬间完成,无长期残留。原理§ 氧化髓核内蛋白多糖:髓核内的主要成分之一蛋白多糖带有负电荷,可吸引正电荷至髓核基质内,即具有固定电荷密度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髓核基质内离子的分布,使髓核基质产生高渗透压,是髓核含水量高达85%的主要原因§ O 3注入椎间盘后能迅速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髓核细胞膜和细胞内结构破坏,造成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多糖的功能下降或丧失,使髓核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水份丢失,髓核体积缩小。因此,有人将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这一方法称为臭氧溶核术§ 抗炎作用: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压迫硬脊膜、神经根及周围静脉,引起回流障碍,出现渗出和组织水肿。纤维环断裂后释放的糖蛋白和β蛋白等作为抗原物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无菌性炎症。臭氧可刺激氧化酶过度表达,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产生的反应性氧化产物,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回流,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 镇痛作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神经根,刺激椎间小关节突、邻近韧带和椎间盘表面存在的神经末梢释放致痛物质(如P物质、磷脂梅A2等)产生疼痛。§ O3注射后可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捎,并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这是O3治疗软组织痛的依据。§ 适应症§ 1、椎间盘突出症。§ 2、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 3、软组织痛:各种软组织痛,如:肩周炎、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等。§ 4、关节炎:注射臭氧可以治疗各种风湿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膝关节炎等并发的骶髂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腔的无菌性炎症。§ 5、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对于肋间神经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局麻、射频后注射臭氧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禁忌症§ 1、臭氧过敏。§ 2、穿刺部位感染。§ 3、体温升高。§ 4、严重心理障碍。§ 5、月经期、哺乳期患者。§ 6、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致脊髓水肿变性者。§ 7、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 8、腰椎间盘突出钙化、合并骨性椎管狭窄或马尾神经综合征者操作§ 腰椎间盘穿刺臭氧浓度:30~40μg/ml。容积:腰椎盘内注射6~10ml;退针至盘外,注射2%利多卡因2ml,观察15min,无腰麻征象后于椎间管外口或椎管内注射10ml体会臭氧注射是治疗多种慢性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确保进针到达病变组织——靶点注射 发挥多种技术的优势——综合治疗 各种治疗技术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一种方法不可能治疗各种疼痛疾患,一种疾病在不同的病例有不同的特点,一个病例也可能有多种病变或一种病变的多种类型。所以,应根据患者的病种、类型和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技术和最佳的技术组合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和FBSS患者,术后卧床1天,下床后活动应循序渐进,注意应用颈领或腰围保护。1个月内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颈椎或腰椎剧烈运动;术后2~3个月,逐渐锻炼颈、腰部肌肉,逐渐增加脊柱的活动度;3个月后,达臭氧治疗最佳恢复状态,疗效优、 良者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疗效欠佳者回医院复查臭氧治疗慢性疼痛性疾病的可能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括:过敏反应、神经损伤、感染、出血、头痛、头晕、腹胀、硬膜囊损伤、肢体无力及肌萎缩等。迄今为止,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报道,严格掌握适应证、控制禁忌症、谨慎操作、加强术后监护是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