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观点认为股骨头坏死一旦进入中期就不可逆转,最终都要换关节。所以很多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干脆放任不管,或者只吃中药或者其他药物维持,等到股骨头塌陷了就去做关节置换手术。其实股骨头坏死中期是有办法挽救的,只要及时进行减压和中空多孔钛网植入手术,有相当的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以逆转,延迟甚至终身不需要关节置换。特别对于年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一定不要放弃和放任不管,中期的股骨头坏死只要及时治疗还是有救的,一旦拖到股骨头塌陷,那就只能关节置换了。
武汉协和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开通了网上免费发热咨询门诊的服务,我们医生每天每人都要接诊上百名患者,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最常见的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甚至有相当患者纯属过度焦虑。由此可见目前老百姓的恐慌心态,不少朋友纷纷表示,吓死宝宝啦!吓死宝宝啦!这不仅仅是武汉人如此恐惧,更有外地的居民看见武汉人和鄂A牌照如见瘟神。面对瘟疫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不要早早就被病毒吓到。为了解除民众过于恐慌的情绪,医生哥哥(其实是大叔)来帮你分析分析。根据官方公布的死亡病人的简要病史,有医生做了一个简约的统计,由于病史资料不全面,所反映的信息的准确度也会有所限制,仅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性别方面来看,男性13人,女性4人。2.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48岁。60岁以下的病人2名,分别为48岁和53岁。80岁以上的8名,几乎占到死亡病例的50%。3.发病时间:发病时间最早的是2019年12月10日,此例病人为最年轻的死亡病例。其他死亡病例,发病集中在1月初到中旬期间。4.既往病史方面。17例死亡病例中,7例病人没有描述既往病史,10人存在既往病史,也就是说,本来已经患有某些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病史。5.病程:也就是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最长为41天,最短为7天,大部分集中在15天左右。6.症状。这些死亡病例发病时候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其中发热伴随呼吸道症状最常见。但5例病人发病的时候,并没有发热!7.是否有野生动物接触史,由于官方公布的病历,并没有提及,无法分析,虽然这个信息很重要。8.死亡病例,超过一半都出现了呼吸衰竭的情况,并给与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由此可见,病毒易感人群为40岁以上男性(17年前SARS易感青壮年,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中老年,看来冠状病毒追杀的是同一拨人),特别是高龄有系统性疾病的男性患者易形成重症。目前看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症状轻,绝大多数为轻症患者,重症相对较少,此病的死亡率为3%,低于SARS的10%。现在的情况:1.国家力量强势介入,大量军车护送的物质正在武汉街头驶过,物质问题大概率解决了。2.如果有发热症状,不建议马上去医院,目前人满为患(大量恐慌造成的),而且四天内不能缓解,今晚所有的基层社区干部在挨家挨户排查,有发热的会就近去社区医疗中心检查。3.总共20余家医院正在紧急腾空,估计明天下午到后天能启用感染治疗,而谣言说选址错误的火神和雷神医院会如期在六天后启用。4.全国的医疗队,特别是部队医疗队都在空运武汉中,人员最迟两天改善。5.湖北武汉政府各级机构人员全员24小时在拼命工作,纵追责也是以后,请停止对他们的谩骂,这时候需要的是同仇敌忾。6.随着封城和布网筛查的工作进行,医务工作者都非常有信心控制好疫情。武汉的宝宝们要充分相信我们的医护工作者们,他们一定会站在你们身前,挡住瘟疫的侵害;也一定要信任我们的党、国家和政府,他们拥有举世无双的力量,曾经战胜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SARS疫情、禽流感疫情,这次也将毫无例外的获得胜利。所以,对大多数的鄂A宝宝们(除了极少数的重症患者,会被筛查并收住院),坐在家中就可以战胜病毒了。在家休息,不动如山,爱与和平。正常无症状者、或轻症要求居家隔离者,如何调适自己的压力:1、休息:保持正常生活规律,制定作息时间表,适当休息、充足睡眠。2、运动:可酌情选择居家可做的锻炼,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可减轻焦虑、保持好的心态。3、音乐: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或轻音乐、唱歌。4、放松训练:深呼吸、瑜伽、冥想、太极等。5、倾诉:一吐为快,取得解脱、支持和指正。6、看电影、阅读、书法:可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增加知识乐趣。7、香薰、泡热水澡:放松肌肉神经。8、宣泄:大喊大叫大哭大笑,使情绪发泄,减轻压力。9、写作:可写下自己的压力体验,生理、心理上的烦恼。10、有节制地获取信息。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尽量控制不超过一个小时。目前很多文章也许只是在贩卖焦虑。多关注权威专业机构发布的客观信息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治疗方法等),以此来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11、正向思维、积极关注: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即使我真的生病,也会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总之,建议你吃吃喝喝,刷刷剧,睡睡觉,荣耀吃“鸡”,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好好地放松,好好地玩。偶尔关注一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湖北之声”就好了。那么在家隔离要注意什么事项呢?
这是一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男性52岁。经过多年正规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右膝关节还是出现了严重的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剧烈疼痛、不能行走。X线拍片显示膝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软骨和骨骼严重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内侧股骨和胫骨平台骨缺损,膝关节内翻畸形。这种病人药物治疗无效,只能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膝关节置换术后第三天,病人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行走不用扶拐没有明显跛行,上楼下楼比较自如。病人总共住院5天,术后三天自行步行出院。我们都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都是药物治疗,往往需要终身的检测和用药。目前临床上治疗类风湿的药物分为三大类——“治标药”即消炎止痛药、“治本药”即改变病情抗风湿药、“激素”即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可以延缓关节结构的破坏(即防止关节畸形的发生),又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化学药物。例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等,这类药物往往需要服用1到3个月才能起效,因此又被称作“慢作用抗风湿药物”;(2)生物制剂。例如益赛普、强克、类克、修美乐、雅美罗等人工合成的蛋白类药物,这类药物起效快、作用强,但价格与普通的药物比起来要昂贵的多。经过规范、系统化的治疗,约10%的类风湿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即断根),60~70%的患者坚持服用1到3种抗风湿药物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另有20%以上的患者在联用2到4种药物也只能达到低疾病活动度(即遗留1~2个关节肿胀,或多个关节轻微疼痛)。因多数患者属于后两种情况,在病情达到很低的疾病活动度或疾病缓解(可以简单理解为临床治愈)时,医生开始逐渐减少联合药物的品种,一般先减激素和消炎止痛药,最后以1~2种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维持治疗,对于绝大多数患者不能停用全部药物,如果停用全部药物,原来已达到疾病缓解的患者在6个月内绝大多数会复发。尤其那些类风湿因子(RF)滴度特别高或抗环胍氨酸肽(CCP)抗体滴度特别高的患者,需要终身至少服用一种“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然而,门诊经常可以遇到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这种病人多有长期的、多关节的、畸形的、关节僵硬和强直,导致病人出现残疾,特别是髋膝关节的破坏,导致患者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这些关节已经严重破坏的患者,单纯靠药物治疗是不能恢复患者的功能的,这时候采取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往往会获得十分满意的疗效,不仅可以纠正畸形,还可以缓解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完全恢复髋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这是一位65岁双侧髋内翻畸形的女性患者,双侧髋关节发育畸形。双侧的髋关节内翻,股骨颈与股骨干的夹角(颈干角:图中两条黑线夹角)明显变小,股骨颈缩短低平(图中红线所示),导致双侧股骨头较正常位置明显低矮,股骨头失去球状外形,变扁、变成椭球形。由于长期的髋关节畸形导致患者左侧股骨头坏死磨损严重,疼痛剧烈,长期跛行,病人需要做左侧的关节置换手术。但是问题来了:病人双侧都是发育性内翻畸形,双侧股骨头的位置都比正常人低,但是她只做左侧的全髋置换,如果只把手术侧髋关节恢复到正常高度,如何保证病人术后双下肢等长?很有可能术后左侧肢体会比未作手术侧延长。要知道我们所有使用的人工关节假体都是工业化产品,都是按照正常人的解剖结构设计生产的,而且还是跳码,目前还做不到私人定制。所以,那些双侧都跟正常人结构不一样的髋内翻、髋外翻畸形,或者骨骼尺寸刚好在两码之间的患者,如果只做一侧关节置换,手术侧髋关节恢复到正常结构,而未作手术侧髋关节仍然保持原来的畸形,很不容易做到术后双下肢完全等长。患者双侧髋内翻畸形,股骨颈与股骨干的夹角明显变小(颈干角:图中两条黑线夹角),股骨颈缩短低平,导致双侧股骨头较正常位置明显低矮(图中红线所示),股骨头失去球状外形,变扁、变成椭球形。左侧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左侧需要关节置换。正常人的髋关节颈干角较大(颈干角:图中两条黑线夹角),股骨颈比较长,股骨头位置比较高(图中红线所示),股骨头呈圆球形。在这种情况下,就充分考验手术医生的经验、技术,和责任心了。第一,术前需要仔细测量患者的骨骼尺寸,因为这种患者往往骨骼偏小,很有可能需要全国调货,使用最小尺寸的假体。第二,需要厂家准备高偏心距的股骨假体柄(只有少数厂家在国内有高偏心距假体),在不增加肢体长度的情况下,加大偏心距,维持关节的紧张度,防止关节过度松弛而导致术后脱位。第三,术中透视,反复确认假体的大小型号,和肢体的长短。第四,术中选择稍小一号的股骨假体柄,尽量打深一点,然后选择加长颈股骨头假体,争取在不增加肢体长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偏心距,维持关节的紧张度。只有在这些综合措施下才能做到术后下肢等长。股骨头变扁、变椭球形,股骨头坏死。这位患者术后三个月复查,走路、跑步、下蹲、跷二郎腿、穿鞋袜完全恢复正常。
这是一位58岁的老太太,40几岁因为股骨头坏死,在当地医院做了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手术以后一直疼痛不能正常行走,于是又在当地同一家医院做了髋关节翻修的手术。翻修手术以后功能尚可,但是5年以后又出现疼痛难忍、行走困难。翻修手术以后8年,患者终于不再信任当地医院,来我院进行第二次翻修手术。病人以前的X线片子据说被当地医院收藏,无法提供。从这次在我们医院拍的X线片上可以看到,病人在当地医院翻修采用的是并不常用的全骨水泥型假体,这种翻修假体因为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而且会对再次翻修造成很大障碍,所以仅仅主要用于80岁以上老年人。但是病人目前才58岁,所以我们这次需要取出原来的假体和骨水泥,并采取生物型假体翻修。病人由于已经经历了两次手术,而且长期不能负重行走,假体松动时间太久,造成了患侧骨质疏松非常严重,并伴有髋臼和股骨的大量骨缺损。为了弥补这些缺损我们需要使用大量的同种异体骨、金属补块,这些会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全髋置换的初次手术至关重要,有的患者做了可以用30-40年,有的患者做了只能用7-8年。病人应该选择靠谱的医院,治疗费用可能会贵2-3万,但是靠谱的医生、靠谱的助手、靠谱的护士、靠谱的器械,换来的是一辈子安全无忧。否则,可能每8-10年做一次翻修手术,这对于患者来说,不管是身体还是经济都是难以承受的。髋臼侧翻修我们采用的是钽金属垫块,同种异体松质骨移植,钽金属臼杯。股骨侧我们采用的是wagner SL远端固定柄,同种异体骨板移植,钛缆爪形钢板固定。摩擦界面是陶瓷对陶瓷。希望这次翻修可以让病人使用终身。我们翻修手术半年以后功能恢复满意,跑跳深蹲、穿鞋穿袜正常。这次我们来谈谈髋关节置换以后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翻修手术。一般来说关节置换手术以后每年需要来医院拍片复查,复查主要看患者有没有什么不适,假体有没有下沉和松动(关节假体和骨骼之间是不是紧密接触,有没有透亮线),聚乙烯内衬有没有磨损,患侧的骨质和健侧相比有没有明显的骨质疏松,患侧的肌肉和健侧相比有没有明显的萎缩。任何一种异常都有可能预示着关节假体出问题。如果连续复查情况在加重,那么就需要果断进行翻修手术。因为这是在非常早期就发现了问题,并不存在严重而广泛的骨缺损,所以往往只需要更换某一个部件,手术要小得多、费用要低得多、康复也要快得多。千万不能不理不问,想方设法的拖延,总抱着是不是可以不用做翻修的侥幸心理,但实际上到最后关节假体松动引起的疼痛病人是无法忍受的,病人在床上翻身都困难,迟早需要手术。然而长期的拖延会导致患侧严重的骨质疏松和广泛的骨缺损,大大增加手术的难度和费用,术后康复也要困难得多。所以,关节置换以后每年的复查很重要。
这是一位68岁老太太,患有双侧膝关节的老年骨性关节炎。其中右侧非常严重,膝关节的外侧磨损明显,关节软骨缺损,外侧关节间隙狭窄,已经出现膝关节外翻畸形,也就是X形腿。病人膝关节疼痛病史超过三年,近一年来膝关节外翻明显加重,保守治疗没有效果,严重影响日常的活动。这是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在我们团队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下,术后第一天就可以曲伸自如下地行走。这个毛病叫做骨性关节炎。老年人很常见,特别是老年妇女。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也就是关节的一种慢性老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关节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的根本原因就是关节软骨蜕变、剥脱。在两块骨头的接触面,有一层软骨起保护关节的作用。关节软骨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原因导致的损伤,退变和磨损程度逐渐加重。人体这台机器经过几十年的运转,关节内的部分软骨磨没了,软骨与骨头不同,软骨一旦磨损后很难再生,没有了软骨的保护,走路时骨头磨骨头,骨头最外面的骨膜及周围的滑膜上神经丰富,所以十分疼痛。长此以往膝关节会变形,成 O 形腿或 X 形腿。早期保守治疗: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情绪,避免落入抑郁状态。减少反复蹲起、爬楼梯、走远路、提重物、爬山等运动。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和肌肉锻炼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比如平躺在床上练习抬腿,坚持 10-15 秒后再放下,两腿交替进行。肌肉力量的增加可以缓冲外来的冲力,减少可能带来的损伤。药物治疗: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安康信、美洛昔康等。软骨保护剂:盐酸(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外用药物:膏药、扶他林乳剂等。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或者医用几丁糖关节内注射,每周一次,共4-5次。如果骨关节炎到了晚期,软骨磨损十分严重,对于上述方法无效,患者仍然主诉膝关节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关节间隙狭窄、或者出现严重的膝关节畸形等情况,那么就只有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方法彻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膝关节表面置换不是把骨头都拿掉,只是把关节表面不光滑的部位覆盖一层光滑的人工关节面,就像是装修墙面贴一层墙纸,或者化妆打的一层粉底。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也就是解除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彻底解除了骨性关节炎的困恼,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疼痛消除,再也不用口服药物,完全恢复到正常人的活动量和生活,出去旅游享受晚年。如果不做手术会怎么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本身并不是一个致死性疾病,最多也只是造成病人疼痛、残疾、不能行走。但是长期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会导致和加重一系列严重的疾病,如:抑郁症、骨质疏松、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等。而这些疾病不仅会大大缩短病人的寿命,而且更无生活质量可言。
这是一位49岁的男性,一年以前外伤以后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骨折部位靠近股骨头,是头下型骨折。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法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术后复位骨折和螺钉位置良好。但是术后患侧髋关节一直疼痛,不能负重。术后定期拍片复查,发现股骨颈不断缩短,骨折不愈合,螺钉逐渐向外退出。术后一年拍片发现股骨头坏死。最后在我们医院做了内固定螺钉取出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第一天下地行走。那么,为什么股骨颈骨折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什么情况下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几率比较大?股骨头和股骨颈的解剖和血液供应非常特殊。它们均处于髋关节囊内,它有一个特殊的形态叫做股骨颈颈干角。它就像一个吊车的吊塔一样,呈一定的斜形角度,通常为130度左右。正因为这个角度的存在,所以在受到剧烈暴力或者垂直的重力下,会导致出现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就像人的脖子,股骨颈和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旋股内侧动脉发出的支持带血管。他多处于这个脖子的背侧的左右两边。而这个血管供应股骨头至少2/3体积的血液。也就是说,一旦这个血管损伤,有2/3的骨头失去了血液供应,容易出现坏死。一般股骨头坏死发生于股骨颈骨折后一年到一年半的时候。一般而言,以下情况中,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几率较高。1.股骨颈骨折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早期手术干预,可一定程度降低坏死几率,推迟坏死时间,并减少坏死区域。2.骨折处越靠近股骨头,其坏死率也越高。3.股骨颈骨折原始移位严重,股骨头血管可能受到严重损害,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也较高。4.骨折后复位不良,如过度内收、屈曲或外翻旋转和分离移位等手法,均可增加坏死率,5.骨折后对位好,断端愈合好可以减少头坏死,但之后亦可发生股骨头坏死。6.年纪越大的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几率越高。所以,对于65岁以上的患者,靠近股骨头的股骨颈骨折,我们一般建议骨折以后直接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对于已经做了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患者,我们也建议口服预防股骨头坏死的药物6个月,同时骨折以后一年的时候做髋关节磁共振,便于早期发现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