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以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显著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社会功能缺陷。该病通常在青、壮年发病,多数为慢性迁延病程,并具有易复发、易致残的特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群中终身患病率约1%,随着亲缘关系的接近,患病率逐渐增高。患者的同卵双生子(MZ)或夫妻共患精神分裂症者的子女同病率达40-50%。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该病的遗传度约为80%。大量研究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模式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并非单基因遗传疾病,而是多因素复杂疾病(complex disease),即由多个微效基因协同并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有关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研究主要关注经典神经递质相关受体、限速酶及转运体等,如有关多巴胺受体DRD2, DRD3, DRD4;多巴胺转运体DAT;五羟色胺受体5-HTR1B, 5-HTR3A, 5-HTR2A, 5-HTR2C;五羟色胺转运体5-HTT;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红藻氨酸盐 GRIK1, GRIK3;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GRM2, GRM3, GRM4等基因的报道较多。近年来基于神经发育假说的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高度连锁区内存在多个疾病易感基因,如DTNBP1(6p22), NRG1(8p12-p21), DISC1(1q42), RGS4(1q21-22), PRODH2(22q11), COMT(22q11.21), DAO(12q24), DAOA(13q32-q34)等。功能研究表明,上述易感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NMDA受体介导谷氨酸能或多巴胺能神经突触传递功能及其它神经发育过程,并位于全基因组扫描所示精神分裂症的高度连锁染色体区内。目前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治疗药物也主要是针对上述各经典神经递质系统,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揭示精神分裂症的其它发病机制假说,也许能为该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