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糖友问我:得了糖尿病还能吃水果吗?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友是有益的。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体内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加,对血液中葡萄糖的影响也较小,而且果糖的血糖生成指数比较低,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吃些水果。但是糖尿病的病情不尽相同,水果中含糖量多寡不一,所以,不可等同对待,要分情况而定:1、什么样的糖友可以吃水果?不是所有的糖友都能吃甜的水果,只有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友才可以吃。一般说来,空腹血糖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7%以下,病情稳定,不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患者,可以选用含糖量低的水果。对于一些血糖高、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只能选用含糖量在5%以下的蔬菜、水果,像西红柿、黄瓜等。建议不要榨汁食用,一次吃的量也不能过多。2、糖友可以吃哪些水果?糖友选择水果主要根据水果中含糖量及淀粉含量的高低,以及各种不同种类水果的血糖指数而定。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如黄瓜、西红柿等,它们每百克的含糖量在5克以下,又富含维生素,完全可以代替水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推荐食用含糖量低升糖指数也低的水果。这样的水果包括苹果、梨、桃、杏、菠萝、芒果、柚子等。此类水果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于10克,每100克提供20-40千卡的能量。不宜食用:红枣、香蕉、山楂、石榴、甜瓜、荔枝、哈密瓜,特别是干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干果,以及果脯应禁止食用。西瓜含糖量约为5%,属于含糖量较低的水果,糖友在食用西瓜时每次吃半两-1两,对血糖影响不大,但是西瓜升糖指数较高,不宜多吃,一般每日不超过3两。如果一天中食用西瓜500克,应相应减少主食量半两。3、糖友什么时间吃水果好?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在两餐之间,饥饿时或者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和营养素补充。水果宜作为“加餐”吃。通常可选在上午9-10时,下午3-4时,或睡前1小时。不提倡餐前或饭后立即吃水果,尤其不能在公众场合聚餐、饭后上果盘时大肆进食,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致使餐后血糖过高,加重胰腺的负担。4、糖友水果每天吃多少?水果是糖尿病食谱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天可以吃200克左右含糖量低的新鲜水果,同时需要从全天的主食中减掉25克(半两大米或面粉),以免全天总能量超标,这样才能保证全天饮食热量平衡。对于糖尿病患者,大前提是水果要少吃,不宜大量吃。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续时间长的话,则会加重胰腺负担。5、糖友吃水果还要注意什么?虽然糖分高低有公论,但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很大,有的人也可能吃了含糖量低的水果反而血糖升高速度很快,所以含糖低水果只能是推荐,仍然要自己检测、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水果。提倡患者在控制血糖情况下进食,在吃水果前后两小时测血糖波动大小,这样可以把握自己能否适合进食某类水果。假如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可以多点选择水果范围,但假如血糖波动大或出现异常,还是要暂时忌口,必须先控制好血糖再考虑享受水果。详细的可以拿着检查的血糖表去咨询一下医生。所以,掌握好原则,变着花样吃,糖友的生活一样可以五颜六色,丰富多彩!
一、糖尿病认识上的常见误区 误区1:只有富人才会得糖尿病 说生活优裕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大这并不错,但生活条件差并非是糖尿病的“保护” 因素。事实:如果不注意自我保健,染上诸多不良嗜好与习惯,特别是嗜酒、抽烟、偏食、不讲究卫生,同样会患糖尿病。如北京郊区农民比城市居民收入低,可是糖尿病患病率却更高。误区2:消瘦者不会患糖尿病事实:有许多人虽然消瘦,但因为饮酒、营养不良(如铬、锌摄入不足)和病毒感染等因素,同样会患糖尿病。尤其是在消瘦的老年人中,并不乏糖尿病患者,人到老年即使消瘦,也要作糖尿病有关检查。 误区3:少吃糖便可不得糖尿病事实:糖尿病是机体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的结果,与糖摄入并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胰岛功能好,摄入再多的糖也可利用、分解、处理,血糖会在正常范围。另外,不只是摄入高“糖” 会使血糖上升,其他含能量高的食物如脂肪、精米、白面同样有此类作用。所以糖尿病高危人群不只是要限糖,还要限制肉类、水果、米面等主副食。误区4:只有成人才会得糖尿病事实: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以1型居多。如今,他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也增加了。预防措施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少看电视、多参加体育运动、少吃垃圾食品等。误区5:糖尿病人必短寿由于目前糖尿病尚无根治办法,晚期并发症多,所以许多人患了糖尿病便等于患上癌症,担心自己短寿。事实: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因为糖尿病虽是终身性疾病,但现在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越来越多,只要认真治疗,特别是控制好饮食,坚持适宜的运动,保持稳定、愉快的情绪,就会把血糖控制在“平安” 水平,和健康人一样享有高寿。二、糖尿病饮食上的常见误区 误区1:糖尿病人吃得越少越好(饥饿疗法)事实:糖尿病需要节制饮食,但并非越少越好。恰恰相反,有时候摄入能量、营养不足,还会加重病情,使机体更虚弱,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影响大脑功能。正确的作法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工作量、活动量决定总热量,在不超过总热量的前提下可尽量使食物多样化。糖尿病患者应保证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足量摄入,特别是适当多服用一点维生素和铬、锌等微量元素,多吃蔬菜、粗粮,这对恢复胰岛功能会大有裨益。 误区2: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据搜狐网消息,专家认为,水果中的果胶等物质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果糖的代谢也无需胰岛素参与,因此,适当吃水果对血糖不会有明显影响,还对减轻糖尿病并发症十分有益。糖尿病患者吃水果需注意以下几点:控制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50克为限。适当减少主食摄入量(换算两者热量)。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柑橘、草莓、苹果、山楂、猕猴桃等误区3:不甜的食物就可以多吃事实:食物的甜味是因为其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单糖或双糖,这些糖的摄入会引起血糖升高。有些多糖类食物如淀粉,虽然没有甜味,消化之后却会分解成葡萄糖,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在调节饮食中,不仅要限制含糖量高的甜食,而且对米饭、馒头、饼干等不甜的食物也要加以限制,总的原则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包括单糖、双糖、多糖(主要指淀粉),而并不仅仅是甜食。换而言之,只要保证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甜食也可以适量吃一点。三、糖尿病运动上的常见误区误区1:糖尿病人运动量越大越好事实:适宜的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对糖的利用和糖原的合成而降低血糖,故称运动疗法为糖尿病的三大疗法之一。但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和多大运动量,以及每天运动多长时间,要因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和体质强弱综合而定。一般说,病人病情较稳定的,体质较好的,可以采取运动强度较小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拳、跳舞等,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即可。误区2:晨间运动优于暮间运动事实:晨间血液粘稠度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且晨间活动易诱发低血糖的发生。黄昏是体育锻炼的理想时间,因黄昏时人的心率、血压最平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黄昏时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平所以暮间运动更适合糖尿病患者。误区3:已经服用降糖药了,就不必再运动了事实:体育锻炼能够消耗热量、降低血糖、减轻体重,而减轻体重也能降低血糖。所以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降糖疗法,尤其是餐后的运动更能使血糖下降。通过运动能协助降糖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四、糖尿病治疗上的常见误区误区1:治疗糖尿病主要依靠降糖药 事实:治疗糖尿病必须采取综合疗法,不可单纯依赖降糖药。综合疗法包括:调节饮食,合理应用降糖药,坚持适当的运动和讲究心理卫生,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这4个方面,缺一不可。 误区2:治疗糖尿病主要靠医生事实:当然治任何病都要靠医生,糖尿病也不例外。但这种病有个特点:一是病程长要终生用药;二是要采取综合疗法,包括饮食调节和坚持运动,这些都要求病人参与,不是医生所能做到的。因此,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自己及其家属。 误区3:尽量不用和少用胰岛素事实:胰岛素才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只不过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以用其他降糖药,能不用胰岛素就先不用,而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一定要应用胰岛素。而且也不是一旦用上胰岛素就不能再停此药。 误区4:血糖降得越快越好事实:血糖升高是一点点变化的,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当病症被觉察时,血糖其实已发生变化很久了。如果此时血糖迅速恢复正常,就像拉着重物艰难行走的人突然断了绳子会摔倒一样,人体对突然降低血糖是无法马上适应的。因此一定要遵照医嘱,不要相信所谓“广告”,随意添加一些疗效不清、剂量不详的保健品,使血糖过快下降。误区5:血糖控制马上停药事实: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此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维持,需要长期坚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但许多患者往往看到自己的血糖达到正常后马上就放松了饮食控制,甚至停药。血糖达标后一般应维持原有的治疗。如果疑有低血糖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服药剂量。但对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明显的心、脑、肝、肾并发症的患者,血糖水平不宜控制得太低。每位患者都应向专科医师咨询,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血糖控制目标。五、糖尿病监测上的常见误区误区1:只监测空腹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重视不够,认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可以,但是餐后 2 小时血糖十分重要。事实:在糖尿病发病之初往往是先餐后血糖升高,而后才出现空腹血糖升高,监测餐后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另外,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更为密切,危害更加严重,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误区2:餐后2小时血糖=饭后2小时的血糖 餐后 2 小时血糖,能够反映患者胰岛的功能以及当餐进食、用药量是否合适,所以餐后 2 小时血糖的准确性十分重要。事实:餐后 2 小时血糖指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到 2 小时采血所测的血糖值,但不少患者认为是从进餐结束后才开始计时,需要格外的注意。误区3:自我感觉代替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中有很多喜欢用一些症状说明他的血糖高低(例如:小便多、眼睛视物模糊、口干等症状),只有出现了这些症状,他才会测血糖。这样做对吗?事实:由于个体差异的关系,每个人对血糖变化的敏感性是有差别的,血糖高低有时与自我感觉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自觉症状轻重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的真实水平。有些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尽管血糖很高,但症状却不明显,倘若这种高血糖状态一直得不到发现和有效控制,则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误区4:血糖高低仅用家用仪器事实:家用血糖仪是在指尖采血,测的是毛细血糖。这种监测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当血糖超过13.3或低于1.1时,这种血糖仪就不能显示数字了,而是显示代表过高(“HIGH”)或过低(“LOW”),这个时候就不能用血糖仪测血糖了。尤其是当患者的血糖值过高甚至(家用)血糖仪不能读数时,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因此要尽快到医院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必要时还要查酮体,及时进行治疗。在血糖仪的使用上,首先要学会如何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浪费试纸。误区5:早起测空腹血糖吃药事实;有的糖尿病患者平常坚持每天早起后在早餐前服用降糖药物,因此即使要测空腹血糖,也习惯了早起按时吃药。然而这会影响血糖值,因此空腹测血糖前千万不要吃药。希望糖尿病患者走出误区,医患携手科学控糖,减少并发症!
1、外出应酬:饮食:告诉服务员,菜里不要放糖,少放油和盐。注射胰岛素或服用口服药的病人要注意定时定量进餐,注意用药时间。应尽量选择蒸、煮、炖、烩、汆、煲、凉拌等菜式,不宜煎、炸、红烧。避免各类酱汁,如海鲜酱、茄汁、果酱等。避免含油多的食物,必要时可以将菜在清水中过滤再食用。主食粗细粮搭配,根茎类如红薯、山药、土豆也是主食。不宜餐后吃水果及甜点,水果可于两餐之间食用。饮酒:饮酒会让血糖难以控制,空腹饮酒还会引起低血糖,最好不要饮酒。血糖控制良好,每次饮酒白酒小于30ml,葡萄酒小于100ml,啤酒小于285ml.避免应用甜葡萄酒和烈性酒。切忌以酒代饭。饮酒后低血糖可于饮酒后数小时发生,应测睡前及次日空腹血糖,若血糖偏低要加餐。吸烟: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吸烟(动脉硬化),甚至是二手烟也应尽量避免。戒烟可采取逐步减少的方法,坚持就会成功。开车:开车前不可饮酒,血糖在正常或稍高范围。准备好含糖食物或正餐,如心慌、饥饿、哆嗦、头晕立即停车进餐制定行车计划,不要长时间行驶和疲劳驾驶。定期检查身体,确保行车安全。旅行:旅行前确认身体良好。物品准备:医疗小药箱:常用药品、应急药品、消毒用品、血糖仪、病历等。食品:苏打饼干、糖块、葡萄糖等应急食品。注意胰岛素的储存条件。合理安排进餐及休息时间,劳逸结合。注意当地气候和饮食习惯。2、如何识别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低血糖的典型表现:心慌、出汗、颤抖、饥饿感、乏力、头晕、视物模糊、焦虑不安、甚至昏迷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腹痛、呼吸深大、心率增快、四肢冷凉、皮肤干燥脱水、烦躁、嗜睡、甚至昏迷。糖尿病高渗综合征:极度口渴多饮,皮肤黏膜干燥、视物模糊、烦躁、嗜睡、甚至昏迷。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尤其服用双胍类药物、饮酒患者。原因不明的缺氧伴有紫绀、烦躁、嗜睡、甚至昏迷。3、糖尿病饮食、合理运动、日常血糖监测、定期慢性并发症的检查、定期体检。
1.糖尿病是什么特征:慢性高血糖特点: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危害: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或衰竭;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痛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症。2.糖尿病有哪些表现典型症状:●不明原因的口干。多饮/多尿/食欲增加。●体重下降非典型表现:●皮肤干燥瘙痒,用止痒药无明显好转者,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经抗炎、抗真菌治疗无效者。 ●经常有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者或常有空腹感。●近期视力迅速下降或有雾状感,白内障进展迅速者。●经常疲倦、乏力、虚弱、头晕者。3.糖尿病怎么诊断?空腹血糖FPG≥7.0mmol/L;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11.1mmol/L;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4.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肥胖(BMI≥25kg/m2)●有糖尿病家族史●中年以上(≥45岁)●多食、平日活动量少●有妊娠糖尿病史或生产超过4kg婴儿的妇女●高血脂、高血压●多发性卵巢囊肿症候群●曾有血管疾病病史5.糖尿病患者什么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初发糖尿病患者应及时就诊明确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以及其他代谢紊乱;●出现以明显乏力、恶心呕吐、嗜睡、腹痛等糖尿病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严重高血糖、极度烦渴、烦躁为主的高渗高血糖综合症;心悸、出汗、饥饿、无力、四肢冰凉等低血糖症状;不明原因的深大呼吸、神智淡漠、低血压、嗜睡等乳酸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胸闷气短、四肢麻凉、局部皮肤感染不愈、夜间小便次数频繁、视物模糊或重影等慢性并发症表现;6.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查什么?●无糖尿病并发症且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至少也应2~3月看一次门诊,看是否需要调整降糖药或胰岛素剂量。●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至少查一次眼底、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每3个月~半年复查一次眼底! ●糖尿病肾病患者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让我们携手,一起改变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甜蜜的危害!为何血糖高?怎么诊断?如何分型?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