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呼吸衰竭、休克、肺部感染 2009.05.19 突然晕倒,20日出现痉挛、呼吸衰竭 采用呼吸机维持呼吸,肾上腺素维持血压,输液维持,病人一直在昏迷状态至今,当地医生表示无自主呼吸不能手术。 确诊能否手术?如能,如何联系手术医生?术后康复程度?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HH分级5级,现在没法进行手术治疗.只有等到患者以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了,才能考虑手术治疗.
患者:全身肌肉跳动频繁要做些什么检查呢?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肌阵挛分为特发性、症状性、癫痫性三类,可发生于急性或慢性肌炎、脱髓鞘病变、脑膜炎、脑血管病等多种情况,病变部位相当于脑脊髓轴的三个水平,即癫痫性肌阵挛、脑干性肌阵挛、脊髓性肌阵挛,你是否为肌阵挛需要医师当面检查鉴别,可以做脑电图、肌电图等检查,另外还要化验有无低钙血症等。
患者:我妈妈是在无意间做磁共振时检查出有颅内动脉瘤,是否一定要进行手术,风险大不大,如不采取手术是否也有可能动脉瘤不破。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需要做DSA造影看动脉瘤部位\\形态\\大小,判断其破裂出血的风险,再决定是否手术或栓塞治疗.
患者:家人脑干梗塞病发至今13天了,成天靠输液供氧,现在背部有褥疮发生和肺部发炎并发症,现在血压、体温和心跳比较稳定,瞳孔对光反射迟钝,一直睁眼,眼皮、眼球会动,不知能否见到和听到,也不能说话,疼痛刺激肢体无任何反应(手脚没有疆梗),意识不清卧床,不能进食给予鼻饲。 1.请问这是脑干梗塞引起闭锁综合征吗? 2.请建议医治方案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脑干梗塞预后差,从你的描述看不能判断是否为闭锁综合症还是浅昏迷,治疗以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为主,具体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针对性制订,不能单从你的简单描述就制订出来.患者: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病人发病当天是早上8:30分,起初觉得头晕、说话不清、四肢无力,去恩平市中医院路上回复正常。病人可以步行上四楼看症(看症时间大约9时),当时医生说他血压很高,即时开药单叫家属先到药房拿药吃。但药还未拿到,家人又开始说话不清、四肢无力,医生即时叫急救室医生来,到急救室家人就开始吐白泡,经一轮抢救后,家人可以清醒回复正常,医生说可以吃些希粥,至后11:40分才做CT。 诊断为:血压高(发病时血压202)引起中风,建议留院 。 14:00分家人又开始说话不清、四肢无力、吐白泡。经抢救无果昏迷后15:30分转到恩平市人民医院ICU,ICU医生与家属了解情况后,初步诊断:脑血栓,但还要等到次日早上做CT后再作明确诊断。 次日早上9:40分,家人从ICU出来去做CT,病人当时清醒,见到亲人情绪激动,大叫、流泪,但不能说不能动。 结果出来后诊断为:脑干梗塞,面积达7成,叫家属要有心理准备。 所以就形成今天这样。恩平市人民医院没有条件可以用介入的方法去溶栓和做MRI。 请问: 1.这样诊断是不是错过溶栓的最佳时机? 2.这过程有没有存在技术条件问题?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急性脑梗死如果在发病早期时间窗内可以进行溶栓治疗,但本例患者已经超过了静脉溶栓的时间窗,同时你也说明了当地医院没有动脉介入溶栓的客观条件。患者:这是发病当天与次日的CT片,发病到现在20多天,还有生命危险吗?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影像不是很清晰,但可以确定梗塞发生在脑桥,结合你给出的部分临床信息,目前患者状态有可能是闭锁综合征。现在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是各种感染、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另外,可能出现再次中风的风险。请注意给予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防止肢体的废用性萎缩及关节僵硬,治疗需要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及神经营养等措施。
患者:27岁,女,于去年12月18突发脑出血病危,进地方医院进行脑室外引流,进一步造影确诊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病情等级定为4级,后转至天津环湖医院,医生说手术做不了,进行的神经介入,说是手术当时挺成功,大部分已栓塞掉,但当日晚些时候再次出血,并发脑出水,再次病危并进行脑室外引流,至今已20天,生命体征稳定,但左侧肢体活动受限(第一次出血时四肢无影响),我想问黄大夫病人再次出血是否跟介入手术有关,还能否恢复,今后左肢受限是否为后遗症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脑血管畸形本身就容易并发出血,大的血管畸形神经介入栓塞只能治疗部分病灶,残留的病灶仍可能出血,所以,对于大的血管畸形可能进行多次栓塞,如果可能,也可以栓塞+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在北京地区你可以带上全部影像资料到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详细咨询,看有无手术切除的可能。左侧肢体受限可能为脑出血神经损伤后遗症。患者:因为现在所有的病例资料都在天津环湖医院那里,我只知道畸形团如鸡蛋黄大小,位于脑功能区;医院给我们的治疗方案是介入+伽马刀,我想问这个治疗方案是否最好;如果有必要转院治疗的话,对于这个个体病例来说,是天坛好还是宣武好,您说的“左侧肢体受限可能为脑出血神经损伤后遗症”是否还有办法短期(一年左右)康复可能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必须在研究DSA片及MRI片后才能确定,目前从您的叙述看病灶在功能区,手术可能带来明显的神经功能损伤,所以,考虑给予介入栓塞+放射治疗,畸形团如果为鸡蛋黄大小可能为3CM左右,可以考虑多次栓塞。我个人对于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比较了解,那里的栓塞和手术,以及神经康复都有较高水平,天坛医院也是国内顶尖医院,您可以自行选择。肢体功能的恢复是一个综合治疗,宣武医院康复科实力很强。以上仅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患者:再次感谢患者:黄主任,还得麻烦您我看了您的简历,知道您还擅长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我想问问中医角度有什么治疗手段,再如针灸,中药,食疗的类似有什么能够辅助康复的办法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指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但该患者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病灶还存在,随时可能再次出血,所以,现在首先应该先将病灶消除,再给予包括针灸、中药、西药、肢体功能康复在内的神经功能综合康复治疗,而且中医治疗也是辅助治疗,最主要的是靠患者自身的恢复,如果现在以中西药物治疗为主,而不处理病灶,随时可能出现的脑出血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前面的所有治疗也就前功尽弃了。患者:黄主任,您好又来咨询您了不知还记得吗还是那个病人,脑血管畸形术后(介入+Y刀),现恢复情况良好,肢体活动上基本不受影响,就是蹲起的时候稍显费力;思维及表达能力正常,短期记忆差点。现在的问题是自脑出血发病后至今快3个月,一直没有月经,这里大夫说还需时日再作观察。现在病人脑里已经没有淤血,那是哪里影响的呢,应该作什么相关检查和治疗盼回复!!!!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请查脑垂体及垂体激素水平患者: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会遗传吗,我想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这对于我及我的家庭很重要,希望黄主任能够给予解答,谢谢了患者:忘了说了患者是女性,27岁,他的弟弟有先天性高血压,她家的两个孩子都有先天性疾病,这之间有必然联系吗,(他父母很健康,还是有隔代遗传或是隐性致病基因啊),我整天都在胡乱猜,压力挺重的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先天性疾病不等于遗传性疾病。AVM是先天性疾病,但该病是否遗传目前尚没有明确定论,有报道家族性AVM病例,但非常罕见,出现家族性病例的几个报告研究显示:AVM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小部分病例中,AVM与其他遗传病有关,如Osler-Weber-Rendu综合征,Sturge-Weber病,神经纤维瘤病和von Hippel Lindau病等,而大多数AVM未发现明确的家族遗传证据。
患者:27岁,女,于去年12月18突发脑出血病危,进地方医院进行脑室外引流,进一步造影确诊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病情等级定为4级,后转至天津环湖医院,医生说手术做不了,进行的神经介入,说是手术当时挺成功,大部分已栓塞掉,但当日晚些时候再次出血,并发脑出水,再次病危并进行脑室外引流,至今已20天,生命体征稳定,但左侧肢体活动受限(第一次出血时四肢无影响),我想问黄大夫病人再次出血是否跟介入手术有关,还能否恢复,今后左肢受限是否为后遗症?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脑血管畸形本身就容易并发出血,大的血管畸形神经介入栓塞只能治疗部分病灶,残留的病灶仍可能出血,所以,对于大的血管畸形可能进行多次栓塞,如果可能,也可以栓塞+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在北京地区你可以带上全部影像资料到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详细咨询,看有无手术切除的可能。左侧肢体受限可能为脑出血神经损伤后遗症。患者:我只知道畸形团如鸡蛋黄大小,位于脑功能区;医院给我们的治疗方案是介入+伽马刀,我想问这个治疗方案是否最好;如果有必要转院治疗的话,对于这个个体病例来说,是天坛好还是宣武好,您说的“左侧肢体受限可能为脑出血神经损伤后遗症”是否还有办法短期(一年左右)康复可能?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必须在研究DSA片及MRI片后才能确定,目前从您的叙述看病灶在功能区,手术可能带来明显的神经功能损伤,所以,考虑给予介入栓塞+放射治疗,畸形团如果为鸡蛋黄大小可能为3CM左右,可以考虑多次栓塞。我个人对于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比较了解,那里的栓塞和手术,以及神经康复都有较高水平,天坛医院也是国内顶尖医院,您可以自行选择。肢体功能的恢复是一个综合治疗,宣武医院康复科实力很强。以上仅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患者:我看了您的简历,知道您还擅长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我想问问中医角度有什么治疗手段,再如针灸,中药,食疗的类似有什么能够辅助康复的办法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指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但该患者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病灶还存在,随时可能再次出血,所以,现在首先应该先将病灶消除,再给予包括针灸、中药、西药、肢体功能康复在内的神经功能综合康复治疗,而且中医治疗也是辅助治疗,最主要的是靠患者自身的恢复,如果现在以中西药物治疗为主,而不处理病灶,随时可能出现的脑出血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前面的所有治疗也就前功尽弃了。患者:脑血管畸形术后(介入+Y刀),现恢复情况良好,肢体活动上基本不受影响,就是蹲起的时候稍显费力;思维及表达能力正常,短期记忆差点。现在的问题是自脑出血发病后至今快3个月,一直没有月经,这里大夫说还需时日再作观察。现在病人脑里已经没有淤血,那是哪里影响的呢,应该作什么相关检查和治疗盼回复!!!!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请查脑垂体及垂体激素水平
患者:每次来月经就会出现头痛,有十多年,加重有二年,最近半年来睡眠很差,月经正常, 每次都吃一止痛药,或者感冒药之内的药物,当时症状可以反解,如:654-2、元胡止痛片、芬必得、速效伤风胶囊、维生素B1、能得到好治疗 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可参考我网页上的科普文章<<哪些因素可激发或加重偏头痛>>,可尝试给予西比灵口服治疗。头痛-->患者:我现在并不是偏头痛,而是整个头都痛得受不了,已经影响了我的生活与工作。北京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黄庆:偏头痛不一定为单侧头痛,临床上主要为阵发性单侧剧烈头痛,但严重时可累及整个头部,多伴恶心,呕吐,是一种发作性颅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其症状包括:头痛前有先兆症状,如视物模糊、畏光、眼前见于闪光或火花、眼胀、偏盲等,持续数分钟。反复出现一侧或双侧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也可扩展为全头痛。头痛呈跳动性痛、钝痛或现刺痛。可伴恶心呕吐,常畏光闭目流泪,喜静卧暗室。部分患者面部潮红,出汗,血压升高或降低。一次发作持续数小时到数日。在发作先兆时,使用麦角胺咖啡因能缓解症状。间歇期一切正常。在发作期,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你可以到当地正规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
黄庆* 李铁林** 凌锋***摘 要: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瘤(PCoA.AN)介入治疗特点,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可脱性弹簧圈经Mag 3F/2F或Tracker -10微导管对107例111个PCoA.AN行栓塞治疗。结果 104例痊愈,3例死亡。100%栓塞95个,95%栓塞12个,90%栓塞4个。24例病人通过脑血管造影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5个月,1例复发后经二次栓塞治愈。结论 多数PCoA.AN可经血管内栓塞治愈,其远期效果需长期随访观察。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 介入; 治疗分类号:R743.35 文献标识码:A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107 cases analysisHuang Qing, Li Tielin, Ling Feng.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haracters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PCoA.AN) and improv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Methods Detachable microcoils were used to embolize 107 cases with 111 PCoA.ANs through 3F/2F or Tracker-10 microcatheter. Results 104 cases were cured, 3 dead. 95 were achieved 100% occlusion, 12 with 95% occlusion, 4 with 90% occlusion. 24 cases were followed by cerebral angiography with 14.5 months of average time and only one recurred which was successfully embolized by second time. Conclusions Most of the PCoA.ANs can be cured by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s.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treatment should be followed-up for a long time. Key words: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病因之一。本组病例为广东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1997年至2002年收治的107例PCoA.AN,全部病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占同期全部脑动脉瘤病例的29.56%,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7例,男性42例43个,年龄25~76岁,平均44.62岁;女性65例68个,年龄17~73岁,平均51.58岁;男:女为1:1.55。1.2 临床表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4例,自发性脑内血肿5例,3例直接破入脑室,39例曾出现患侧动眼神经麻痹,5例反复出现头痛。Hunt-Hess分级,I级28例,II级39例,III级36例,IV级4例,全部患者均在非急性期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及栓塞治疗。1.3 影像学检查:本组107例共有动脉瘤118个,其中PCoA.AN 111个。左侧49个(占44.14%,男性20个,女性29个),右侧62个(占55.86%,男性23个,女性39个)。7例为2个动脉瘤,合并前交通动脉瘤2个,同侧临近颈内动脉瘤1个,同侧临近脉络膜前动脉瘤1个,同侧PCoA.AN 1个,对侧PCoA.AN 2个。2例为3个动脉瘤,1例48岁女性左侧PCoA.AN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个,同侧临近颈内动脉C2段动脉瘤1个;另1例31岁女性,同时存在双侧PCoA.AN和右侧颈内动脉C2末段小动脉瘤。占同期全部颅内动脉瘤病例的29.56%。本组PCoA.AN最大径均在15mm以下,62个最大径≤5mm,41个最大径在5mm~10mm之间,8个最大径在10mm~15mm之间,其中最小 2.1mm×1.89mm×2mm,最大13.96mm×5.46mm×10.12mm。PCoA.AN瘤顶指向有后方、后上方、后下方、后外方、后外上方、后外下方六种。本组111个后交通动脉瘤,后方9个、后上方4个、后下方32个、后外方7个、后外上方5个、后外下方54个。1.4 导管及栓塞材料 本组采用Mag 3F/2F或Tracker-10双标记微导管,Dasher-10、Seeker-10等微导丝,栓塞材料为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法国Balt公司)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美国Boston-Target公司)。1.5 血管内栓塞操作方法 本组采用MDS栓塞治疗29例,用GDC栓塞82例。在神经安定麻醉及全身肝素化下,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先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动脉瘤大小、形态、位置,并测量瘤颈、瘤体直径、载瘤动脉状态,同时显示脑血液循环情况。置5F或6F导引导管于患侧颈内动脉,用Mag 3F/2F或Tracker-10微导管,配合Dasher-10、Seeker-10、Terumo 0.014微导丝,沿导引导管小心将微导管前端送入动脉瘤内。选择合适大小和数量的微弹簧圈实施栓塞。栓塞后造影,证实栓塞效果,术毕不中和肝素,6h后拔导管鞘,穿刺点压迫,加压包扎。1.6 DSA影像的动脉瘤栓塞程度判断标准为[1]:DSA造影在两个投照角度以上动态观察,动脉瘤均未显影为100%栓塞;动脉瘤颈少许残留为95%栓塞;动脉瘤颈残留为90%栓塞。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Yasargil的研究则发现有右侧PCoA.AN居多(占57.8%)的现象,其机理是否与右侧局部血管出现更大的变异有关尚不能肯定。本研究中,全部最大径均在15mm以下,且主要在最大径10mm以内,提示此部位动脉瘤以中小型为主,其原因可能为该处的神经血管结构较为固定,并且与同侧动眼神经临近,动脉瘤早期即可通过占位效应压迫动眼神经或通过动脉瘤壁渗血刺激动眼神经,导致患侧动眼神经麻痹,出现临床症状,从而检出。从临床表现分析,病例主要表现为SAH(占87.9%),部位可以是整个蛛网膜下腔,也可集中在患侧的侧裂区域,或直接出现硬膜下血肿。而侧裂区血肿对临床的定位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组39例出现动眼神经完全或不完全麻痹,占全部后交通动脉瘤病例的36.45%。栓塞治疗后均在1年半之内恢复,最短的病例在1周内恢复。考虑该症状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动脉瘤的占位效应压迫患侧动眼神经、动脉瘤壁缓慢渗血或SAH刺激患侧动眼神经、动脉瘤搏动引起的动眼神经反复被“锤击”变性。从解剖上看,后交通动脉与动眼神经非常临近,后交通动脉发自颈内动脉C1段起始部的下外侧壁,从颈动脉池前部几毫米之内发出,通过颈动脉池进入脚间池。而动眼神经自中脑动眼神经外侧核发出后,向腹侧面行走,经过红核和黑质,由脚间窝穿出中脑,进入脚间池,位于后交通动脉下外侧。此区蛛网膜较厚,牢固地包绕着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及动眼神经,从而使动脉和神经位置相对固定。当PCoA.AN不断生长时,如向后外下或向后下生长,可直接压迫动眼神经的背内侧,而动眼神经支配瞳孔收缩的副交感缩瞳神经纤维恰好位于动眼神经背中线靠内侧的浅层(背内浅层),因此后交通动脉瘤可直接压迫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导致患侧瞳孔逐渐散大以及该侧瞳孔的直接对光反射迟钝、甚至消失[4~6]。而本组病例中,大多数后PCoA.AN(86例,占本组病例的80.37%)为指向后下或后外下,而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的病例(39例)均为该指向,从而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的推断。但栓塞治疗以后仍然存在占位效应,而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却逐渐好转,说明占位效应发生作用的同时,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发挥作用。我们考虑不能排除动脉瘤搏动引起的动眼神经反复被“锤击”变性这一因素,在未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时,PCoA.AN随着载瘤动脉的搏动也出现规律性搏动,这当然也会对临近的动眼神经起到反复“锤击”敲打的作用,长期在这种情况作用下,动眼神经局部有可能出现微循环障碍,引起动眼神经的缓慢变性,从而出现神经麻痹的表现。而栓塞治疗以后,动脉瘤局部的搏动减弱,“锤击”敲打的作用减轻,使动眼神经局部微循环障碍逐渐改善,从而使临床症状缓解。另外,PCoA.AN瘤壁薄弱,有可能在无明显破口的情况下,经瘤壁向蛛网膜下腔缓慢渗血,也有许多病例直接出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动脉瘤壁缓慢渗血或SAH均可直接刺激动眼神经表面和内部的微血管,使微血管发生血管痉挛,从而导致动眼神经局部微循环障碍;血液也可渗入到神经束内刺激轴索,导致神经纤维变性,引起患侧动眼神经的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是同侧后交通动脉瘤较为特异的定位体征,而PCoA.AN引发的动眼神经麻痹多数是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的,本组病例最短的1周即完全恢复,最长的在1年半也完全恢复,说明积极地栓塞治疗对改善动眼神经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非常有益。提示临床医生在对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的病例进行诊断时,应高度重视后交通动脉瘤的可能性;在治疗时,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尽早栓塞或手术治疗,促进动眼神经功能的早日恢复。从治疗结果看,本组病例Hunt-Hess分级主要为I级~III级(占96.3%),IV级以上的病例很少。而本组死亡的3例病例均为老年患者及Hunt-Hess分级高的病例(年龄分别为71岁、68岁、59岁,Hunt-Hess分级均为IV级),因此,患者Hunt-Hess分级、年龄与预后的关系非常密切,年龄越大、Hunt-Hess分级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本研究中,应用MDS平均2.93个/例,GDC平均3.41个/例,说明多数后交通动脉瘤在直径较小的情况下就诊,可应用较少的弹簧圈(平均3~4个)即可达到临床治愈。本组主要并发症为脑血管痉挛和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前者发生2例,其原因为本组操作较为规范,同时采取了一套可行的术前及术中预防脑血管痉挛的措施,比如:在术前、术中常规使用尼莫通静脉给药,同时注意操作的轻柔和规范化,栓塞术中行妥善的神经安定镇痛麻醉等;另外,后交通动脉瘤较前交通动脉瘤位置相对较低,导管较容易到达,减少了导管在到位过程中对血管壁的刺激作用;同时,PCoA.AN多数体积较小,使整个栓塞治疗过程时间缩短。以上多种因素促成了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而动脉瘤栓塞术中破裂2例,1例为67岁女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5天后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当放置第一个弹簧圈时出现动脉瘤破裂,考虑为弹簧圈顶端刺破动脉瘤壁引起,立即静注镇静剂、中和肝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继续填塞5个弹簧圈后,出血征象消失,病人情况稳定;另1个44岁男性,在造影时即发现动脉瘤呈不规则形,栓塞过程中也出现动脉瘤破裂,经继续填塞后出血也完全停止。术后患者被常规给予罂粟碱、尼莫地平等扩血管药物解除血管痉挛等治疗,在短期内均痊愈出院,无任何神经系并发症。本组24例病人通过脑血管造影随访,随访时间1~30个月,平均14.5个月。23例未见动脉瘤复发,1例66岁男性,曾行4个MDS100%栓塞治疗,12个月后随访发现病灶复发,予再次6个GDC栓塞治疗后痊愈。由于目前动脉瘤栓塞治疗的远期疗效尚不肯定,因此,临床应对每一病例进行长期随访,防止动脉瘤的复发。参 考 文 献1 王大明,凌锋,李萌等. 颅内动脉瘤的致密栓塞、过度栓塞和不全栓塞.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 34:621-624.2 Suzuki J, Shigeaki, Sakurai Y.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the neurosurgical clinics in Japan. J Neurosurg, 1971, 35:34~39.3 Yasargil MG. Microneurosurgery[M]. Vol I stutzgat, New York: Georg Thieme Verlag, 1984, 274~296.4 Lubicz B, Leclerc X, Gauvrit JY, et al. Selectiv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sapphire coils. AJNR, 2004, 25(8):1368-1372. 5 Brilstra EH, Rinkel GJ.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by embolization with coils: a systematic review. Stroke, 1999, 30(2):470~476.6 Nishio A, Hara M, Otsuka Y, 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erebral aneurysm associated with Moyamoya disease. J Neuroradiol, 2004, 31(1):60-62.作者简介:* 黄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主任医师**李铁林,广东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凌锋,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发表于实用医学杂志04-12-30
多发性神经炎全称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叫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损害多数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对称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可能与某些感染和自体免疫有关,好发于夏秋两季,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较多见。本病以四肢麻木、软瘫为主要特征。(1)临床表现起病可急可缓。通常始自下肢的肌力减退.并向躯干、上肢、颜面发展。同时,常有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自发性酸痛等感觉异常。多数患者在起病3-15天内达最高峰,四肢呈现程度不等的弛缓性瘫痪和远端肌肉萎缩。严重者可有声嘶、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起病后10-25天内病情稳定,并开始恢复,患者常表现出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四肢末梢发凉、发红、发绀,少汗或多汗,皮肤变薄嫩或粗糙,指(趾)甲变厚变脆,失去光泽,或有白色横痕;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减退或消失,或感觉过敏;四肢肌张力下降,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2)理化检查脑脊液检查:第二周起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即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检查:显示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征象及运动传导速度减慢。(3)治疗西医治疗①针对各种可能存在的病因,如感染,重金属或其他毒物、药物中毒,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感染,可用抗生素及中药;药物中毒需多进饮料,保持大便通畅,严重者需补液、洗胃;毒物中毒用解毒剂等。②服用大量维生素B1、B2,改善神经营养。③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一般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以期抑制炎症发展,减轻症状。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有时发病极为凶猛,一开始就可出现四肢瘫痪和呼吸肌麻痹,伴有青紫、呼吸困难、因此需立即给氧。进行人工辅助呼吸,并送医院抢救,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中医治疗可口服中成药大活络丸,每次1丸,日服2次。虎潜丸,每次1丸,日服2次。针灸上肢取肩、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三阴交。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宜平补平泻法,或加灸。物理疗法:红外线、超短波、离子透入、电冲击等。体育疗法:加强功能锻炼,强壮萎废的肢体。(4)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儿童患者补液应严格控制,防止发生心衰。卧床患者注意翻身、拍背,瘫痪严重者防止足下垂及褥疮。对瘫痪肢体早期即进行被动活动。(5)预防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及其它感染性疾病。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防止疾病流行。本文系黄庆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很多外部或内部环境的变化可激发或加重偏头痛发作。1. 激素变化: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偏头痛发作的频度;月经是偏头痛常见的触发或加重因素(“周期性头痛”);妊娠、性交也可能触发偏头痛发作。2. 药物:某些易感个体服用心痛定、消心痛或硝酸甘油后可出现偏头痛发作。3. 气候变化:特别是天气转热、多云或天气潮湿。4. 食物和饮料:最常见的是酒精性饮料(如某些红葡萄酒)、奶制品(如奶酪,特别是硬奶酪)、咖啡、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汤、热狗)、某些水果(如柑橘类水果)、巧克力、酵母、人工甜食、发酵的腌制品(如泡菜)、味精。5. 运动:头部的微小运动可诱发偏头痛发作或使之加重,有些病人因惧怕乘车引起偏头痛发作而不敢乘车;踢足球的人以头顶球可诱发头痛。6. 睡眠不规律:睡眠过多或过少。7. 饮食不规律:一顿饭漏吃或后延。8. 吸烟或置身于烟中。9. 光线:闪光、灯光过强。10. 情绪:紧张、生气、情绪低落、哭泣等情绪波动;有的女性逛商场或到人多的场合也可致偏头痛发作。在激发因素中,剂量、联合作用及个体差异尚应考虑。如对于敏感个体,吃一片橘子可能不致引起头痛,而吃数枚橘子则可引起头痛。有些情况下,吃数枚橘子也不引起头痛发作,但如同时有月经的影响,这种联合作用就可引起偏头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