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阿姨有肝硬化病史,平时一直规范化治疗,病情控制稳定,近期儿女请梅阿姨外出旅游,劳累加上饮食不节制,肚子像吹气球一样,人也越来越乏力,胃口也变差了。一直以为自己是胃肠道不舒服,医院就诊B超检查却提示大量腹水,这下梅阿姨开始焦虑了。1.肝硬化为什么会产生腹水?肝硬化腹水即肝硬化腹腔积液,其形成原因包括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激素水平升高三个方面。(1)门静脉压力增高。当患者出现肝硬化时,会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进而使毛细血管压力及通透性增加,促进液体漏出并形成腹水。此外,肝硬化还会导致肝窦压力升高,从而增加肝脏淋巴液的生成,若淋巴液生成后无法被引流,就会从肝脏直接漏入腹腔,形成腹水。(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当患者出现肝硬化时,肝脏固有的蛋白质合成功能会不断降低,合成的白蛋白便会减少。由于血液的胶体渗透压大多来源于白蛋白,其合成减少便会使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液中的水分在受到吸引后源源不断地渗到腹腔中,从而形成腹水。(3)激素水平升高。当患者出现肝硬化时,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等激素增多,会导致水与钠离子的排出减少,不利于腹水的吸收,腹水就会越积越多。2.如何自我识别肝硬化腹水?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腹水一般不能通过症状来自行判定,要做肝胆彩超检查,针对少量的腹水可以做出早期诊断。如果想自己通过症状来判定是否有腹水,往往需要腹水的量达到中到大量才能够有所体现,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点:(1)腹胀:腹部明显膨隆,但需与相应的消化不良、腹腔积气、肠道积气来进行鉴别;(2)乏力、纳差:主要是大量的腹水压迫肠道,会引起相应的肠道水肿,从而导致消化功能下降,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纳差的情况;(3)肝硬化严重的标志:比如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面色晦暗、眼黄、尿黄等等情况;(4)双下肢的浮肿:主要是因为门脉高压、白蛋白低、激素代谢异常等等情况,会出现双下肢浮肿,往往这种情况下也会合并腹水;(5)少尿:有些患者会出现尿少的改变,这种情况下也要注意是否有腹水的可能,需要及早地去进行相应的检查。3.肝硬化腹水小妙招(1)慎饮食:肝硬化腹水患者饮食要低盐、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限盐是肝硬化腹水患者首先要注意的,1g盐可以为身体锁定100ml的水分,一般建议每日盐分的摄入不能超过6g,以便尽可能多地将体内多余的水经肾脏排出体外。摄入优质蛋白。如前文所说,肝硬化患者易低蛋白,因此,日常饮食应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的摄入,控制脂肪的摄入,一般通常我们认为应该保证每天2个鸡蛋的蛋白质的摄入,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有利于足使受损的肝细胞修复、生长、更新,缩短病程,加快病情的恢复。注意,肝硬化代谢障碍,过多的蛋白质摄入易引起血氨升高,引起肝昏迷。此外,还应该补充足够的糖分和维生素,促进肝细胞的能量代谢和修复。(2)调起居《黄帝内经》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在休息和运动的时候肝脏血流量是有明显差别的,前者比后者多40%以上。因此针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建议多休息,降低肝脏负荷,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促进肝细胞修复,适当的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度,逐步增加。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每日要保证10小时以上的休息时间,餐后可以卧床休息30分钟到1小时。(3)畅情志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肝藏血,又认为“怒伤肝、忧思伤脾”,不良的情绪容易导致肝脏主疏泄的功能异常,影响机体的气机升降异常,藏血功能受影响,从而会影响肝脾正常生理功能,加强肝硬化腹水的程度。而良好的心理环境则有利于腹水病情的恢复。所以既往有肝病的患者都应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心情愉快,以利于疾病好转。(4)中药外敷来帮忙皮硝,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作用,用于外治可治乳痈,痔疮肿痛。而其外敷治腹水主要取其可以通过吸收局部组织的水分来减轻肿胀的作用,还可配合大黄一起外敷,帮助减轻腹水。具体用法:用皮硝50克,清洁脐旁周围皮肤,将准备好的中药皮硝棉垫敷于脐旁周围皮肤,胶布固定,干毛巾二层放置上面,用腹带固定,松紧合适,敷贴4小时。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应该进行规范化的保肝、利水、促进肝细胞修复等治疗,还应针对病因诊治,如乙肝的需抗病毒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需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等等。中医药在防治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尤其是顽固性腹水,根据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辨证对因施治。总的宗旨以扶正为主,注重补气调中,以逐水为辅,兼以驱邪。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各种诱发因素,从而增强运化功能,减少腹水,使脏腑功能恢复,免疫功能提高。梅阿姨也听从医生建议,规范化的住院治疗,病情好转迅速,定期复查后腹水明显消退,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大米是大部分中国人每天要吃的主食,《药典》指出大米,又称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性甘味平,归脾胃经,功善补气健脾,除烦渴,止泻痢。主治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本草摘要纲目》则指出:粳有早中晚三收,以晚白米为第一,得天地中和之气,同造化生育之功,非他物可比。米粥作以大米为原材料,其养脾胃的功效早有记载。《内经》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自言:“粥既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都显示米粥对人体的益处,相对于其他补益剂,无滋腻碍胃之忧,简单来说就是容易消化,不会给脾胃增加负担。特别在大病之后,或术后,或体质偏弱时,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气血不能润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米粥可温中和胃气,长肌肉,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通五脏。张文潜《粥记》曰:”粥能畅胃气,生津液,每晨空腹食之,所补不细。昂按∶今人终日食粥,不知其妙。迨病中食之,觉与脏腑相宜,迥非他物之所能及也。”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均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引起慢性胃炎的发生。说到胃病的治疗,几乎所有人都听过一句话“三分治,七分养”,也就是说,平时饮食生活上的保养对胃病尤其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认为粥是流食有营养又易消化,喝一碗粥胃里暖暖的,“胃不舒服的话,喝点粥吧”,民间历来有“喝粥养胃”的说法,事实真的如此吗?如前文所言,米粥最善养胃,但是不要胡乱吃,要“对号入座”,即要按照自己的症状来选择,否则的话,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还有可能加倍伤害你的胃!粥属于流质食物,不需要经过大量咀嚼与胃部蠕动即可快速进入小肠,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利用,快速为人类提供能量支持。所以喝粥容易被消化,进而减轻胃肠负担。尤其是对于脾胃功能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孩子,以及术后或者胃动力不足的人而言,能减轻脾胃负担,是属于养胃的一种方法。正如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谓米,性味“甘平,宜煮粥食。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病人、产妇粥养最宜。”但是对于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的患者,大量的喝粥就不是那么友好了。粥通常未经充分咀嚼就被吞下,没有足够的唾液进行初步消化。较大量喝粥之后,水分稀释胃酸进而大幅度提高胃酸分泌量的同时,还会使胃容量增大,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负担。再者对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的患者,喝粥引起大量胃酸的分泌,会严重刺激胃部溃疡面或者胃黏膜,阻碍溃疡创面的愈合,甚至加重溃疡,过多的胃酸则会导致胃部更易反流,不利于缓解胃部疾病。所以,粥并不是能够长期、单一吃的食物,特别是对于有以上两种疾病的朋友。需要说明的是,喝粥虽然对体虚久病之人益处多多,但也不能太单一,毕竟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包括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这些营养素单纯的米粥不能提供,应该倡导饮食的多样性,更为的人体提供多样的营养元素。总之,想养胃,只要生活中不折腾胃,形成良好的用胃习惯,胃自然会健康。Tips:喝粥养胃的适用范围:适合人群:老人、孩子、术后以及脾胃虚弱、胃动力不足、胃酸分泌较少的人。禁忌人群:有诸如反酸、烧心等症状的消化道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以及高血糖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