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概况 慢性胃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主要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临床上,多以胃粘膜的病变情况作为判断慢性胃炎变化、发展的依据。以反复或持续上腹部不适、疼痛、餐后饱胀或饥饿感,嗳气、反酸,甚则伴有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 慢性胃炎的发病部位以胃窦为主,亦可有胃底胃体炎,甚至全胃炎。部分患者后期可出现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化生,甚至异型增生,被称之为胃癌前病变。慢性胃炎的形成,一般认为是有害因素反复刺激、长期作用的结果。同时,慢性胃炎的发生与患者本身体质的易感性密切相关。目前认为,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胃酸和/或胆汁反流、药物损伤、饮食结构、免疫因素、基因遗传等有较强的相关性。 二、养生要点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痞”、“痞满”、“胃脘痛”等范畴。饮食不节、过于劳倦、情志不调,四时气候等均能造成脾胃运化功能的障碍,导致脾胃之中气的升降运动失常。久而久之,气不行则血液的运行亦可随之不畅,以致于瘀血阻滞络脉。 (二)药食忌宜 1.食物忌宜 慢性胃炎患者总体上应尽量避免进食粗糙的食物,以减轻胃粘膜在消化食物过程中的损伤和负担,有利于胃粘膜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使病变得以加速修复,特别是在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阶段,更宜如此。 若胃痛等症状持续不已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为主,如粥、煮烂的面条、藕粉等。当然,看待饮食宜软而消化也应有一个“度”,除了必要时可暂时几日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外,其他时间里的饮食就应该能保证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如除了竹笋等难以嚼晬的食品之外,其他新鲜的蔬菜、水果,易消化的肉蛋类食物等,只要合理地加工,多加咀嚼,是完全有必要食用的。 (1)宜饮食清淡 慢性胃炎患者的食谱需以清淡为原则,对于油腻、难以磨碎消化的食物不宜多食。大鱼大肉、生猛海鲜(如蚌、蛤、鱿鱼、鲍鱼等)、糯米制品等,不仅其中某些食物富含胆固醇、热量较高而易致肥胖,同时,这些东西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较长,常可诱发或加剧某些患者的胃脘作胀、“早饱”等消化不良征象。所以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应在主食中强调以柔软易消化的五谷杂粮为主,副食则应适当增加蔬菜、植物油脂的比重。当然食宜清淡,并不等于食物谱的简单化、单一化,那些瘦肉、鸡蛋、鱼、虾等,只要加工上注意煮烂,适量饮食,也是完全必要的。对于某些辛辣食品,如花椒、生姜、蒜、葱等,其性偏温,少量进食能起到祛寒暖肚、开胃悦脾、促进胃肠动力等作用。但过食辛辣,常常可扰乱胃肠动力,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加剧胃脘隐痛、嘈杂之象。对于那些体质偏于阳盛阴亏,容易“上火”的患者,这些辛辣食品也不宜多食。另外,年糕、粽子、各式甜点、糕饼、油炸食物,进食过多常会导致胃动力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应留意选择。 (2)忌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对胃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于胃粘膜有慢性损伤,同时又存在胃脘饱胀、疼痛、恶心、食欲不振等胃动力障碍的患者来讲,应保持餐次需多、每餐量宜少的“少食多餐”的原则,这样既能保证一定的进食量,又不使胃肠负担过重。在一天热量的安排上,一般来讲,热量应集中在午餐前后的一段时间里,而晚餐则应强调要热量稍低、宜以蔬菜为主,食量也宜少,尤其不能过饱和临卧多食。 (3)忌沸汤冷饮浓茶之品 过度的冷热物理刺激是引起胃粘膜炎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平时喜欢高温烫食热饮的患者来讲, 应改变这一不良的生活习惯,沸汤热茶应待温而饮。对于夏秋之季,应注意不贪食冷饮以及生冷果瓜,以避免加重和诱发胃黏膜损伤。浓茶和咖啡都是中枢兴奋剂,能通过神经反射以及直接的影响,使胃粘膜发生充血、分泌功能失调、粘膜屏障破坏,引发胃黏膜炎症或溃疡形成。 (4)戒烟限酒 研究证明,酒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不仅是肝、胰、食管等部位,更能直接造成胃粘膜的损伤。同时酒精可扰乱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由于脑与胃肠的紧密联系,因此也可间接引起胃肠动力和分泌功能的损害。对于吸烟,常常只把它与“肺癌”、“支气管炎”联系起来,但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讲,吸烟较之酗酒在某种程度更为有害。因为烟中的有害物质,如烟碱等,可改变胃中酸碱的分泌平衡,扰乱幽门活动,影响胃肠运动,增加胃肠的反流,常可使患者出现食欲不振、饱胀、胃脘隐痛、嘈杂泛酸等。而其中的致癌物质可减少胃中维生素C等抗癌物质的含量,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和致突变机会,长期大量的嗜烟也同时对治疗药物的效用发挥起到阻碍作用。因此,戒烟是慢性胃炎患者在防治中的重要一环。 2.药物忌口 不少药物久服都会损伤胃粘膜,导致糜烂性胃炎和出血性胃炎以及胃溃疡发生。因此应用这类药物时,要严格遵医嘱慎而用之,以避免对胃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三)情绪调节 如果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或焦虑状态,这种不良刺激就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胃功能紊乱,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导致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临床所见长期紧张焦虑和精神抑郁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中医自古以来就十分强调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如《黄帝内经》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论述。所以,无论是大喜大怒、还是过于悲忧,亦或是收到惊恐,都能累及到脾胃的正常功能,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情志上的变化可以使胃肠神经和内分泌发生变化,不仅可以引起胃蠕动的紊乱,也能引起胃肠血管的异常收缩、胃肠道微循环的缺血、瘀血等,导致胃上皮细胞更新变慢、胃粘膜修复和免疫力的下降、胃粘膜的出血坏死等,进一步可导致抗癌变的能力受到削弱。 对于患病时间久长、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常常会因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后,就无端地认为自己离患“胃癌”的日子不远了,一遇到胃部不适就怀疑自己疾病已进展。时间一长,常常会变得紧张、多虑、失眠、精抻不振,继而会有胃部不适更趋顽固之感,由此互相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除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注意对思维意识方面的调摄外,对于自身的疾病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并不是所有的胃炎都有癌变倾向,就是有了癌变的髙危因子,只要经过及时的中西医治疗,绝大多数是可能逆转的。 (四)起居劳逸 中医学很早就提出了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相合的原理,因为过度的劳作,对人的气血阴阳等正气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如中医传统的五劳七伤(久视伤血、久坐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等),讲的就是这些道理。无论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要掌握好“度”,若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就会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粘膜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种种胃病发生。与此同时,慢性胃炎患者大多数存在脾胃气血亏虚和阴阳失衡、气机逆乱等病理因素,更应该注意生活调养,以保护正气。所以,慢性胃炎的患者应保持一个合理的起居规律,要尽量避免熬夜工作。顺应睡眠、清醒的自然规律,使人体通过合理的睡眠在体能上得到补充,有利于对胃肠免疫和动力等功能的恢复。 三. 膳食调养 (一)药膳 1.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可选用的食疗方: (1)菜汁炖峰蜜: 选鲜芹菜120克,鲜车前草30克,鲜白萝卜100克,将三者去泥沙、洗净,然后捣烂榨汁。将汁放置炖盅内,再加入适量上等蜂蜜,炖沸后服用。 (2)佛手汤: 佛手片12克,猪瘦肉(或去皮鸡肉)50克,切件,然后煮汤饮用。注意不宜久煎。 (3)金橘猪肚汤: 金橘根30克,洗净切碎;鲜猪肚1个,洗净切碎,二者同时放沙锅内,加清水1000毫升煲汤,煲至350毫升左右,调味,饮汤食猪肚。 2.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可选用的食疗方: (1)白胡椒猪肚汤: 选白胡椒15克,稍打碎;鲜猪肚1个,洗净。将白胡椒放进洗净的猪肚内,加清水20毫升,然后用线将猪肚上下口扎紧。用文火煲1小时,调味后分次服食。 (2)参米粥: 选用党参25克,洗净切碎;大米50克,洗净,在铁锅内炒至黄色。然后将二者与清水1000毫升一起放入沙锅内,煮至350毫升左右,分次食用。 (3)生姜羊肉粥: 选新鲜瘦羊肉250克,切成薄小块;大米100克洗净;生姜15克,去皮,切成姜丝。先将羊肉加清水放入沙锅内煮烂,再放入大米,以中火煮成粥,待好时放入姜丝再煮片刻,即可分次食用。 3.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患者可选用的食疗方: (1)藿山石斛粉: 选用上等的藿山石斛研成粉末,以干燥的瓶子装好待用。每次以白开水冲服粉末约1.5克,早晚各服一次。 (2)沙参玉竹汤: 选用北沙参12克,玉竹9克,淮山门克,枸杞子10克,野水鸭肉150克,切件。将上述五物共放于沙锅内,煮汤,分次饮用。 (3)石斛玉竹粥: 选用大米100克,石斛12克,玉竹9克,大枣5个(去核)。先将石斛、玉竹放入沙锅内煮水600毫升,后去渣,加入大枣、大米以文火煮粥食用。 4.瘀血阻胃型慢性胃炎患者可选用的食疗方: (1)生韭菜汁: 选用新鲜韭菜500克,洗净捣汁温服,每次50毫升,每日2次。 (2)豆花鱼: 赤小豆500克,玫瑰花15克,鲜活鲤鱼1条(约500-600克)。先将鲤鱼剖杀去内脏,待用。然后,洗净赤小豆、玫瑰花,三物同放瓦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烂,去掉玫瑰花,调味,分次食用。 (二)适宜水果 中医学很早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养生观点。适宜的水果对养生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现就日常生活中有益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水果举例如下: 李凯
各位患友好,周三下午龙华医院浦东分院(每周)、周四上午龙华医院总院(每周),周日下午固生堂同保康门诊部的门诊(隔周)已全面恢复。建议大家安排好时间,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按照医院要求(具体要求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龙华医院服务号)有序就诊。
汤药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其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和用药安全。中药在煎煮过程中要发生两种变化:一是药物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份进行化合反应。因此,汤剂的煎制方法有许多特殊的讲究。李时珍明确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可见合理煎煮方能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中药的煎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清洗: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必要的加工(称之为饮片),煎煮之前通常没有必要淘洗。少数中药饮片可能还有泥沙等,可在浸泡前迅速用冷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糖、苷类成分水解流失,还有炮炙添加的酒、醋、蜂蜜等有效成份大量丢失,从而影响疗效。二、煎药器具:煎药器具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份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好,水分蒸发小,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但砂锅孔隙较多,易“串味”,且易破碎。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可以避免与中药成份发生反应,大量制备时多选用。铜、铁、铝质煎器虽传热快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中多种成份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质量,不是理想的煎药用具。三、浸泡时间与水温中药饮片一般都是干燥品,煎前适当用水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节省能源,还能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有效成份散失或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不能直接加热水浸泡中药或冷水煎熬,这种方法极不可取。浸泡中药绝对不能用沸水浸泡,因为中药大多是干品,是含有淀粉、蛋白质的植物类,有效成份以结晶、无定型沉淀存在于药物细胞内,生物的外层组织细胞,如果骤然受热,会立即皱缩、凝固,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阻碍了水分透入到药材的组织细胞中去,蛋白质在细胞壁上形成一层不可逆的变性层,使组织内部的药物成分难以析出,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出、溶解。—些具有硬壳的果实或种子类药物,如荔枝核、桔核、带壳苡仁、金樱子、栀子、莱菔子等,煎前应打碎,以便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中药入煎前一般浸泡30~60分钟左右,时间长短应视配方中的药物组成而定。若以花、叶、细茎类质地疏松和轻浮的植物药为主的,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入煎;而以生长多年的植物块根、根茎、种子、果实为主,质地坚硬的,应浸泡60分钟左右方可入煎;凡是矿物、动物、蚧壳类药材,浸泡时间需更长一些,这样可湿润药材,能使其充分澎胀,药材变湿变软,更多的有效成份才会煎出。夏秋炎热季节,中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酵变质;而在冬春寒冷季节,多数中药浸泡时间则可长一些。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破坏过多。至于用水温度,一般含挥发油、苷类药物及维生素类的药物如薄荷、羌活、解表药等,以冷浸短煎为宜,以免长时间煎煮有效成份会随着水蒸汽而挥发;含淀粉、蛋白质等一些成份丰富的药物如天花粉、山药、茯苓等则宜用温水(40℃左右)浸泡,使水分缓缓渗入药材组织内部疏松膨胀,形成良好的溶出环境,有效成份易于煎出。对于复杂的中药处方来说,宜着重考虑绝大多数药物的性质,采用冷浸的方式。四、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水中钙、镁等离子与药材成份发生沉淀反应、不过夜的凉开水最好,因为自来水市经过氯处理过的,含有氯,经过沸腾后氯离子减少,降低了毒性。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头煎)时为药材量的 5~8 倍,或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摊平后)约2厘米为宜。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最好不冷水,用热水,因为加冷水会使原来已经膨胀疏松的药材组织发生皱缩,降低了有效成分的煎出,降低了疗效)。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二煎)。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份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一般如果方中草、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可以多放一点水。五、方法 1、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份蒸发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2、煎煮次数与方法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通常应煎两次。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夫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可再煎第三遍,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份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份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份才能继续溶出。一般先用急火煮沸,水沸后计算煎煮时间,一般为头煎20~30分钟,二煎10~20分钟。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10~20分钟即可,并趁热服用。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以3次为宜,头煎为40~50分钟,二煎为20~30分钟,三煎为10~20分钟。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份充分溶出。以上煎煮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煎煮好的中药要趁热滤出,免得有效成份沉淀在药渣上;如果不小心把药物煮干煮焦了,则此药不能服用,因为此时产生很多有毒物质,服用对身体有害。3、滤取药液,煎煮榨渣取汁汤剂煎完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份可能被药渣再吸附。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份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份容易损失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份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一般在最后一次煎煮时,趁热将药液滤出后,要将药渣用双层纱布包好,绞取药渣内剩余药液。有研究表明绞取药渣内的药液可增加药液成份的15%~25%。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一般成人每剂中药煎取200~300毫升,学龄期儿童200毫升,婴幼儿100毫升为宜。一般按一日2次服用,也就是说,成人每次服100~150毫升,学龄期儿童 100 毫升,婴幼儿50毫升为宜。特殊情况应遵医嘱。六、特殊中药的处理一般饮片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医师会在处方中注明,药房在配药时会另包并加以说明。煎制汤剂应予注意。 1、先煎:(1)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骨类、化石类药物的质地坚硬,这些药物的有效成份在短时间内很难煎煮出来,因此要单独先煎。包括:矿物类药物,如石膏、代赭石、赤石脂等;贝壳类药物,如牡蛎、石决明、生龙骨;甲壳类药物,如龟板、鳌甲、穿山甲等; (2)还有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川乌、附子、草乌等,通过长时间的煎煮可以降低毒性作用,久煎后的水解产物才能起到治疗作用,使其应用更为安全。 (3)有些植物类药,虽然质地柔软,但因有效成份及组织结构的关系,却需先煎才有效,如麻黄、石斛、绞股蓝等,皆应先煮沸,吹去浮沫,然后纳入他药。绞股蓝只有久煎或高温煎煮才有效,而不少使用者常常泡茶饮,是不能将其有效成分泡出的。 2、后下:在其它药煎煮以后,停火前的5~10分钟时再将其纳入(煎沸 5~10 分钟即可),叫后下。花、叶类以及一些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份多的药材,如薄荷、香薷、青蒿、肉桂、荆芥、细辛、豆蔻、草豆蔻、木香、砂仁、沉香等久煮会致香气挥发,药性损失,故宜后下。部分根茎类有效成份煎煮时中药成份对热不稳定,久煎可破坏有效成分的药物亦应后下,如藏红花、生大黄、番泻叶、钩藤等,入药宜后下,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3、包煎:有些中药需用纱布包起来煎,将某种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它药一起煎。需要包煎的主要有以下几类:(1)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煎药时特别粘腻,如不包煎,容易粘锅,药汁也不容易滤除。(2)有些细粉性或质地较轻的药物,如蒲黄、青黛、海金沙、灶心土、滑石、五灵脂等,煎时容易漂浮于药液表面或沉淀锅底,不易充分和水接触,须包起来煎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3)有些有绒毛的药物,如辛夷、旋覆花、枇杷叶等,如不包煎,煎煮后不易滤除,服后绒毛会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4、另煎兑入:有些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海马、海龙、虫草、三七、羚羊角等可以另行煎煮,汁液直接兑入其它煎好的药液服用,以免同煎时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的药渣吸附,造成浪费。5、烊化:是指有些胶质性中药如阿胶、鹿角胶、龟胶等,或黏性易溶的药物如饴糖、蜂蜜,煎煮时容易与其它药物粘结成团块,或造成溶液胶体渗透压提高,不利于药物有效成份作用的溶出,影响整个药物的煎煮效果,或粘附锅底,容易熬焦,且浪费药材,不宜与其它一般药共煎,需要另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或以少量水煮化,注意要勤搅拌,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或直接用煎好的药液溶化后服用。 6、泡服:一些用量少,而且药物中的有效成份易溶出的中药如番泻叶、胖大海等,不须煎煮,直接用开水浸泡后即可服用。7、冲服:一些难溶于水的药,某些粉末样的药物如琥珀粉、朱砂不宜煎煮,或某些较贵重的中药如三七粉、人参粉、羚羊角粉,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可直接冲入煎取的药液中混匀服用,或直接用温水冲服,以避免药物损失。一些药物较为贵重而且用量又小,如牛黄、麝香、珍珠粉、琥珀、冬虫夏草、三七粉等,如果与其它药物一同煎煮,其药汁就会被别的药物吸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如川贝母粉、三七粉,虽然不是贵重药,但研成细粉冲服,比加入其它药物一同煎煮后服用效果要好些。
烧心和反流是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其他常见症状还有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等,此外还可伴随食管外症状,包括咳嗽、咽喉 症状、哮喘和牙蚀症等。这些常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是患者就诊主要原因。现已证实一些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对减轻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有一定效果。一些饮食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诱发反流性食管炎或加重症状,如巧克力、咖啡(含或不含咖啡因)、茶、碳酸饮料、番茄类食品、柑橘(橘子、橙子、柚子)、洋葱、薄荷、醋酸,以及高脂、高糖饮食等,应注意避免食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食物并非对每一个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都有影响,如果进食后无明显加重,仍可以继续食用。改变生活方式是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一部分,目前临床常用的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议包括:减轻体重对超重和肥胖的患者有价值;抬高床头15厘米(而不是垫高枕头)对夜间出现的反流可能有效,但可能会影响睡眠;其他还包括戒烟、停止过量饮酒、避免睡前(2~3小时)进食(可以饮水),也应该避免餐后平卧。另外一些药物可以通过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或者引起黏膜损伤诱发反流性食管炎,较常见的如治疗哮喘、高血压病的一些药物,安眠药、黄体酮(部分避孕药)、部分安眠药、阿仑膦酸钠、阿司匹林、铁剂、部分止痛药、氯化钾片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使用时应告知医生,是否停服上述药物应有医生权衡后决定。
有些人容易拉肚子、腹痛、消化不良,我们认为与饮食还是有关系的。在此,我们推荐低FODMAPs饮食。 那么什么叫FODMAPs呢? —Fermentable发酵 —Oligosaccharides低聚糖 —Disaccharides二糖 —Monosaccharides单糖 —Polyols多元醇 我们以二糖举例。著名的乳糖不耐症,即喝了牛奶容易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就是因为牛奶中的乳糖——一种二糖在作怪。 常见的高FODMAP食物和低FODMAP食物大家可以参考: 一、蔬菜: 高FODMAP食物:芦笋,洋葱,韭菜,大蒜,豆类,豌豆,大白菜,芹菜,甜玉米 低FODMAP食物:豆芽,辣椒,小白菜,葱,黄瓜,胡萝卜,莴苣,西红柿,西葫芦 二、水果: 高FODMAP食物:苹果,芒果,西瓜,油桃,李子,梨 低FODMAP食物:香蕉,橙子,柑橘,葡萄 三、乳制品: 高FODMAP食物:牛奶,酸奶,奶油,冰淇淋 低FODMAP食物:无乳糖牛奶,无乳糖酸奶 四、蛋白质: 高FODMAP食物:豆类 低FODMAP食物:肉,鱼,鸡,豆腐 五、谷物: 高FODMAP食物:小麦,小麦面食 低FODMAP食物:无麸质面食,米饭,燕麦 六、零食: 高FODMAP食物:开心果 低FODMAP食物:杏仁,南瓜子 当然,这些知识只是用来参考。您可以试一下,不要过分教条。
“柔软”是慢性胃炎饮食原则的第二条。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油炸、烧烤的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所以尽量避免。而应该食用米、面等柔软的食物,必要时甚至可以用粥、面条等半流质替代。 那么是不是永远不可以吃粗糙的食物了呢?那也不是。胃需要一定的粗糙食物来维持它的消化功能,换言之,一定的粗糙食物是能够维持胃的健康的。但一定要循序渐进,也就是在胃炎急性期间柔软饮食,恢复后再慢慢增加粗糙食物的种类。
很多患者被便秘所苦。我们认为如果肠镜检查下来没有异常的话就属于功能不良。治疗上面首要是改变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几点:1、每日摄入蔬果大于5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大于5个拳头的量。不要认为太多,人家地中海饮食可是需要9份的。水果这里我比较推荐的是火龙果和猕猴桃。2、运动。你运动起来了肠子就动起来了,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很多朋友在响应我的建议即每日快走30分钟之后有明显的排气和便意。3、定时排便。生物钟要培养。如果每天在同一时间做一样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自然。不要害怕拉不出,每天坚持同一时间坐马桶,慢慢会有效果的。
脂肪肝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肝病目前,脂肪肝已经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在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人脂肪肝的患病率超过了30%,高达75%的血清转氨酶(我们常说的肝功能)异常与脂肪肝有关。不良生活方式是主因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高脂、高热量的饮食结构等不良生活方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吃得过多、过好,而动的越来越少,多坐多卧、少动懒惰,导致体内过剩的养分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沉积于肝脏就表现为脂肪肝。脂肪肝的危害常被忽视不少患者经常规体检做肝脏B超时才偶然发现脂肪肝,脂肪肝常症状轻微,很多人根本不重视,甚至压根不把它当作是病。实际上,我们常说的脂肪肝很多时候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全身疾病累及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在欧美,酒精是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我国,脂肪肝与肥胖的关系更为密切,绝大多数患者并不饮酒,属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等常相伴出现。临床发现脂肪肝,也预示即将发生这些疾病。千万别忽视了脂肪肝的危害,和病毒性肝炎一样,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合理的治疗,一样会走上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不归路。单纯性脂肪肝进展缓慢,发生肝硬化的比例只有0.6%~3%;但若不及时治疗,肝细胞可逐渐发生肿胀、炎症浸润、变性坏死,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后者10~1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可高达25%;近一半的老年患者发生肝硬化后5~7年出现并发症,包括肝癌!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患者风险更高!事实上,脂肪肝患者主要死因不是肝病,而是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如结肠癌、胆囊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此外,我们的研究表明,脂肪变的肝脏对肝毒性损伤更加敏感,并可能增加日常用药的风险。不能以症状判断脂肪肝轻重大多数脂肪肝症状轻微,即使发生了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都可以无明显症状,因此,患者不能单凭症状判断脂肪肝病情的轻重,一旦发现脂肪肝,应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及可能并存的其他疾病,及时治疗。儿童脂肪肝的危害比成人脂肪肝更大,应更加重视。脂肪肝的治疗建议不少患者,片面追求转氨酶正常,服用一些降酶药物,而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是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石,除了按照医嘱治疗外,根本上是要靠自己“管住嘴,迈开腿”。治疗或预防脂肪肝需要合理饮食,控制食物摄入总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加强有氧运动,持之以恒,循行渐进。门诊常有一些患者,过分限制荤食或运动过度,导致营养障碍、关节肌肉劳损、精神不济,不仅不利于健康,也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推荐脂肪肝患者,特别是伴有肥胖和糖尿病的患者到脂肪肝专病门诊就诊,以获得包括合理的饮食及运动处方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有症状的患者,也可以适当服用中药治疗。本文系柳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