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多指(趾)? 多指(趾),简而言之,就是比正常人手指或脚趾多出一个甚至多个。在手部以大拇指多指最常见,在脚上是以小趾多趾常见。发病率约为1/1000,男孩多于女孩,右手多于左手。2.多指(趾)的病因? 遗传,多指(趾)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部分病例为遗传因素导致且有隔代遗传现象。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如某些药物、病毒性感染外伤、放射性物质的刺激等,特别是近代工业的污染都可成为致畸因素。3.多指(趾)的分类 多指(趾)按有无骨骼相连,分为赘生指(趾)(也就是肉赘)和复杂多指(趾)。有骨骼相连的复杂多指(趾)又分为以下7型,其中以4型最常见。4.手术最佳治疗时间赘生指(趾)的患儿,生后任何时间都可以手术,不受年龄限制,益早不益晚,因为大部分赘生指(趾)只有蒂与正常手指连接,容易造成扭转坏死。而有骨骼连接的多指,最佳治疗时间窗口是1—3岁,因为3岁左右是拇指捏持功能和对掌功能发育的关键时间,选择该时期进行手术较为适宜,能够实现患儿拇指的外形矫正与功能重建。过早的话,患儿手指发育较细小,骨骼发育不成熟,分不清正常骨骼与异常骨骼,不利于术者手术操作,而异常骨骼切除不彻底的话容易复发。5.手术的最佳治疗方案 多指手术,我们不仅要考虑到美观问题,还更应该兼顾到手指功能问题。所以,复杂性多指,关节的连结或者存在偏斜的患儿,一般主张手术最佳年龄为1-3岁,手术不是简单的切除,外观满意,而是解剖结构及功能的重建。下面给大家展示术后外观照片。具体手术原则:术前根据详细的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设计手术方案,明确主副指,决定手指及掌骨的去留,术中纠正拇指轴线,稳定关节,紧缩、调整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指屈伸肌腱止点及力线的调整,重建肌腱动态稳定,术中根据需要单平面或多平面截骨,从而使拇指的力线恢复正常并使指间关节的稳定及拇指外展功能得到重建,加上术后正规换药、坚持手功能训练和随访,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下面给大家展示术前术后对比照。
治疗前后对比视频。
做完手术后,弯曲的拇指立即改善。
什么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很多患儿在胎儿期,通过B超检查发现马蹄内翻足畸形,它是一种发育性畸形,在出生后畸形更加明显,表现为前足内收,中足高弓,跟骨内翻,踝关节过度屈曲,拍片距骨严重的跖屈位,并向内、向跖屈方向偏移,头部呈楔状,舟骨向内侧移位,靠近内踝,与距骨头内侧面形成关节。跟骨在距骨下内收、内翻。马蹄内翻足需要哪些检查? 主要是足部的体格检查,通常不需要进行X线检查,还要进行全身体检明确马蹄内翻足是否继发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应该怎样治疗? 患儿出生后既应开始行Ponseti方法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Ponseti方法包括了四个组成部分:足部系列石膏矫正、经皮跟腱切断、合理规范穿戴矫正鞋以及马蹄内翻足部分复发后的胫前肌腱转移术。 具体治疗方法 Ponseti方法是治疗马蹄内翻足的最主要的方法。1.所有患儿就诊后先采用Ponseti方法进行系列石膏治疗,以股足角达到50°~60°、距舟关节复位作为石膏治疗终点;通过一系列的手法矫形和石膏固定,将畸形逐步纠正获得的正常的足的外观。每周对患足进行轻柔的手法矫形并进行从足趾开始上至近端大腿的管形石膏固定,从而使得足部畸形逐步好转。这个治疗过程通常需要6到8周;2.经皮跟腱切断的微创手术治疗,在手法矫形石膏固定治疗的最后,绝大多数患儿需要进行一个小的手术操作来延长紧张的跟腱以便纠正残留的足跖屈畸形。经皮跟腱切断术的有效范围在35°左右,且与月龄密切相关;1月龄组在40°左右,7月龄及以上组在30°以下;随月龄增加,手术矫正范围下降。这个操作仅需要非常小的切口,手术时患儿平卧,静脉或吸入全身麻醉,碘伏消毒皮肤后铺单,髋关节外旋位,膝关节伸直位,使踝关节处于应力背屈位,维持跟腱紧张度,以11号尖刀片在跟腱止点(跟骨结节)上方1~1.5cm处经皮横行切断跟腱。随后需要再进行一次为期3周的石膏固定,最终使踝关节背屈能达到15°以上。在学习推广中的最大顾虑是跟腱切断能行吗?但随着在实践中的体会不断加深,认识到了跟腱切断后,跟腱的连续性仍然存在。3.穿戴矫正鞋:拆除最后一次长腿石膏后,虽然足畸形获得了完全的矫正且恢复了到了中立的足部外观。然而此时完全矫形的足依然有很强的复发倾向,所以需要佩带支具维持已获得的矫形。Ponseti方法需要采用特殊的带有连杆的足外展支具。最初需要全天佩戴该支具(每天佩戴不少于23小时),在此之后的数月内需要夜晚和白天睡觉的时候佩戴,随后几年只需要夜晚睡觉时佩戴即可,至3~4岁,这是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如果按要求穿戴复发率仅为6%,否则复发率可达80%;4.胫前肌腱转移术:胫前肌外移则只针对有复发趋势的一小部分病人,用肌力平衡的方法来治疗动力性足内翻。当足不能外展或背伸,或跗骨关节出现内收时即为复发的征象,此时,应开始石膏疗法,经1~3次后考虑行胫前肌外移术,术前所有固定畸形都应已矫正。最佳手术年龄为3~5岁,严重者尚可再次行跟腱切断术。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通过上述的规范化治疗,绝大多数马蹄内翻足都可以获得矫形并且最终获得很好的足踝功能。即使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患足通常也会比较短小,同时患侧腓肠肌也发育较差。
经常在小儿骨科门诊遇见,宝妈们无意间发现宝宝拇指不能伸直或者被动伸直时哭闹过来就诊,以为是外伤导致,观察一段时间后,伸直受限反而加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给大家聊聊这个病。1.什么是狭窄性腱鞘炎?腱鞘炎,全称为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或“扳机指”,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屈指肌腱位于掌指关节远端,受腱鞘狭窄性纤维软骨性病变的束窄,使近侧肌腱增粗或呈结节状,使指间关节呈屈曲位,不能主动伸直,被动伸展时引起疼痛或弹响,好发于拇指,多为单侧,可双侧拇指同时发生。2.发病原因胎儿发育时期,胎儿拇指过度屈曲,长时间就会引起腱鞘及韧带的增厚。从而导致肌腱近端膨大,形成卡压,造成拇指屈肌腱通过受阻,影响拇指的指间关节活动,往往是伸直受限。3.临床表现一般出生时并不出现症状,常见于6个月到两岁才表现为拇指末节指间关节不能伸直,于掌指关节处可触及膨大结节,轻压痛或者无任何症状,被动伸直受限或者有弹跳感,患儿疼痛感,部分轻微的患儿随着生长发育可自行缓解,病情较重的患儿未经及时治疗会随着患儿生长发育逐渐加重,影响拇指功能。4.治疗方案部分轻微的患儿,可以先保守治疗,手法按摩加支具固定,在1岁以内有超过30%的患儿了治愈,1岁以后效果不好就得及时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狭窄性腱鞘炎患儿,自愈的可能性很小,一单发现,应尽早积极手术治疗。尽早积极手术治疗的好处? 手术时间过晚会影响手指发育和手指功能的建立,肌腱长时间卡压导致进行性挛缩,即使手术治疗后,手指仍无法完全伸直,影响患儿手部精细动作,给患儿带来心里负担。我院儿外科开展腱鞘炎微创手术治疗,在宝宝掌指关节掌横纹处开一个0.5cm微创切口,手术切口和指纹重合,不会留下明显瘢痕,术后,受限的拇指马上可以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