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大家就诊看病或咨询,也为了提高诊后随访效率,现将我目前的主要工作安排介绍如下,请各位病友务必在就诊前阅读知悉:一、我的日常固定心理门诊(焦虑门诊)【1】适宜人群:任何16岁—65岁成年人有心理服务需求者【2】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8:30-12:00)限号5个,需预约每周四上午(8:30-12:00)限号5个,需预约【3】就诊说明:每个号约有30分钟,通常用于首诊病人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或开展心理治疗,价格按医院规定。【4】预约挂号:请通过以下途径预约挂号:1)就医160网站我的主页预约;2)深圳市康宁医院预约电话预约;3)医生诊室就诊当时的诊间预约方式预约;4)通过深圳市康宁医院挂号窗口现场挂号。【5】注意事项:由于病人较多,除偶尔因预约者失约或取消预约临时有号外,不预约直接来就诊很难挂到号,请首次就诊者留意。二、关于我的日常心理门诊加号【1】适合对象: 已经过我的系统评估(包括线下面诊、电话远程就诊咨询)并事先和我约定加号的老病友,不对首诊病友开放(首诊系指第一次来、未经我面诊或电话评估的病友);【2】看诊时间: 5-15分钟;【3】加号限制: 需等预约者就诊完,不做心理治疗;【4】就诊内容: 调整药物方案、开药、评估药物副作用、简短问题咨询;【5】加号上限: 最多5个。三、我的节假日和周末值班心理门诊(全天)【1】适宜人群: 任何16岁-65岁成年人有心理服务需求者【2】出诊日期: 每月1-2天,日期不固定,会提前公告【3】出诊时间段: 上午 8:10-12:00限号5个;下午 14:00-17:00 限号4个【4】出诊说明:由于为不固定值班门诊,无法预约,只能在深圳市康宁医院现场窗口挂号,具体请提前向医院门诊部电话咨询,门诊问询电话0755-25603094。四、我的线上网络复诊咨询和长期定制随访计划【1】咨询方式: 通过好大夫在线文字留言和测验问卷评估,首次注册成功后前3次图文互动免费,除特殊情况外,3次互动后付费咨询,具体请咨询好大夫在线平台客服;【2】咨询内容: 患者可以向我咨询一些简单问题,如就诊过程,病情症状,诊断疑问,治疗计划,康复治疗,心理辅助调节,心理测验结果解释等;【3】咨询要求: 患者通过文字描述自身病情,上传病历以及检查结果,按照要求填写我发送的心理测验问卷(免费)并提交结果,我将每周定期集中回复,数量不限;【4】长期定制随访计划: 为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疗效,我限量提供定制为期6个月的网络随访复诊服务,6个月内我将根据患者情况定制每天或每周推送针对性的心理评估或测验问卷(免费)来监测患者的实时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文字建议以及复诊提醒,必要时我会主动电话联络患者进行随访。五、我的电话远程就诊咨询【1】适合对象: 任何16岁—65岁成年人有心理服务需求者;【2】就诊形式:好大夫在线电话远程语音通话;【3】就诊内容: 通过电话进行医学问题简单咨询、或者简短心理辅导、或者预约加号面诊;【4】咨询时间: 通话时长有两种,10分钟/次,20分钟/次,如有需要更长时间通话,可以预约多个10分钟选择;【5】咨询申请: 需向好大夫在线平台申请并预约号通话时间,详情请咨询好大夫在线平台客服。【6】工作时限: 每日电话咨询上限为5个或1.5小时。六、我的线下面对面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治疗【1】适合对象:准备进行系统心理咨询与治疗者;年龄在16-65岁者;有一定经济基础;不适宜只想看病服药治疗者;【2】就诊形式:一对一面诊治疗,请通过深圳市公立医院就医160挂号平台我的主页预约;【3】服务内容:一次系统专业心理面对面咨询与治疗(时长约1-1.5小时);一月内服务上限为10例次。七、我的线下面对面医学门诊:VIP专家医学门诊【1】适合对象:年龄在16-65岁,希望进行明确诊断和或系统治疗;患者本人能自行来就诊。【2】就诊形式:一对一面诊,请通过深圳市公立医院就医160挂号平台我的主页预约;【3】服务内容:一次单独VIP专家医学门诊(时长约30-40分钟);不进行专业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就诊时务必在康宁医院先挂一普通号以建档开处方;一月内服务上限为10例次。位照国医生于 2017年2月
患者报到,上传拍照的病历患者提问: 微信体检结果上传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设置为隐私患者提问:这是服药开始第二天的体检报告。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你好,XXX,你的甲状腺功能和心电图均显示有些轻微异常,不过没有多少临床意义,你2个月后再去做一次复查监测即可。其他的都没有问题。此外,为了能及时了解你的病情变化,及时给出提醒或建议,我定制了一套心理健康状态的心理测验和问卷,系统会定时发送给你,你按时完成并提交后,我可以直接看到结果,我会不定时地根据你的状态给出一些医学建议或复诊提醒,你觉得有需要也可以通过文字回复或电话咨询完成复诊,这样可以避免排队或者不必要的医院往返节约时间和体力。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一计划,请回复“我愿意”。患者提问:我愿意患者提问:好的,谢谢位医生。没想到这么晚了您还在回复我们的咨询。太辛苦了,您也早点休息,保重身体。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谢谢。定制的问卷会每周发送一到两次,注意及时填写提交,提交后我就能看到结果适时给出建议。患者提问:位医生,您好。连续服用您开的药一周后,情况给您说下:现在白天精神比以前好了,精力和体力也充沛了一些。但夜晚睡眠好像比以前差了一些,表现为睡眠更浅了。最近几晚睡前我把阿普挫仑加到一片了。再看下情况吧。还有就是我的来士普药量只能维持到下周二了。您看下我什么时间过去复诊比较合适?谢谢。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好的,你的情绪有些提升,但是你的睡眠变浅需要注意,你可以通过自身的生活活动调整增加睡眠,此外也可以按你说的先加点阿普唑仑观察几天。关于药物不足问题,建议你到医院挂普通号开药取药即可,关于复诊你可以就医160或12580预约我的门诊,或者选我周末值班门诊来复诊,也或者通过好大夫在线平台完成网络复诊均可。患者提问:位医生,您好。由于距离医院有些远,我想通过这个平台开药配送,继续服药一段时间再观察下情况。请您告诉我如何通过平台开药配送,谢谢。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你好,XXX,我刚刚问了客服目前好大夫在线还在准备中,只是刚刚开发了这个功能,目前药店和网络的手续还需要等一段时间,你可以暂时通过一些药店或者附近大医院来取药,如港大医院,二院,北大医院,中医院,南山医院,各区的慢病院,如果平台可以了我会公告给大家。患者提问:那我去附近的医院取药吧。继续按照您要求的药量来服药。但是阿普挫仑我有点担心时间长了会有依赖性。您怎么看?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阿普唑仑的使用以病情稳定为前提,逐渐加逐渐减,在指导下使用不会那么容易成瘾的,至少目前我的病人中合理规范使用阿普唑仑的病人还没有成瘾的。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发送心理状态随访测验问卷。患者提问:填写完成提交随访测验。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你的测验结果显示你仍然存在着有一些焦虑残留问题,我猜测可能与你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性做法有所恢复有关,建议你注意自己对待身体和健康有关问题的评价方式,减少评价关注,增加顺其自然的习惯和做法,每天做两次呼吸放松练习。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发送心理状态随访测验问卷。患者提问:填写完成提交随访测验。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好的,从测验结果看你的状态有进一步好转,继续保持。患者提问:谢谢您,位医生,使我的病情在逐步的恢复。身体和心理上的症状也在好起来了。但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的很容易着急忙慌,您上次提到的呼吸训练法可能我还不是很理解。另外本周27号你值班,我想去做个复诊,正好我的药也快没有了。再次感谢您!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好的。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发送心理状态随访测验问卷。患者提问:填写完成提交随访测验。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你的测验结果显示你的已恢复正常水平,你自己的感觉如何?患者提问:最近经常还是感觉自己做事时候会有些急躁,可能跟自己一惯的做事方式有关,我会试着去调节改变。另外最近几晚的睡眠又不是太好了,睡眠浅。是不是病情治疗过程中会有波动?还是自身对药物产生耐受性?请位医生指导。谢谢。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你的情况需要进行面诊评估,你近期该复诊了。患者提问:11月27号也就是上周日刚去你那里复诊过一次,其实就最近五六天睡眠不太好。关于焦虑上次复诊时候也跟您提起过感觉还有部分焦虑症状残留。谢谢。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好的。下文供你参考。 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文章 《睡眠那些事。。。》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文章 《辗转反侧睡不着的秘密》患者提问:位医生,您好。最近两周以来,自己状态又出现下滑。白天上班时候容易急躁焦虑,心不在焉,思维也变慢了一些。晚上睡眠比前一段时间也差了很多,入睡困难,睡眠很浅。这种状态的波动该如何处理,请位医生指导。谢谢。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最近遇到些什么压力的事情吗?你可能需要有意识调节你的生活活动内容,增加一些能让你愉悦的事情。患者提问:位医生,您好。最近工作是比较忙,有时候也会有厌烦上班的情绪,尤其是早上和中午休息时候。但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原因引起的状态下滑。因为工作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压力,但服药前期的状态却比较好。从上次11月27复诊一直到现在,不知怎么的,睡眠就差了,白天状态也不是特别好。是不是身体产生了耐药性,还是其他可能。您上次说的调节生活活动内容,我也在尝试去做,但效果并不明显。该如何让自己状态尽快好起来?烦请位医生给予指导,谢谢。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你好,XXX,你的测验结果显示你的状态处于轻度抑郁状态, 你目前服用的药物方案和剂量告诉我一下,可以把病历拍照传上来我看。你的药物有无漏服呢?患者提问:微信 上传患者提问:位医生,您好。前段时间病情有些波动,12月18号刚去过您那里复诊。药量做了调整:来士普由1.5片/天加量为2片/天。阿普挫仑改为氯硝西泮片,睡前吃0.5片。德巴金没变还是1片/天。近几天感觉状态慢慢有所恢复。谢谢位医生关心。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好的,记得增加生活内容。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发送心理状态随访测验问卷。患者提问:填写完成提交随访测验。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你的测验结果显示你仍然存在着有一些残留的抑郁,可能与你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性做法有所恢复有关,建议你调整自己对待身体和健康有关问题的评价方式,少评价多关注当下。患者提问:位医生,您好。最近还是感觉和前面有段时间最好的状态有差异,感觉兴奋度还是有些低,做事情没有很好的热情度。虽然平时上班生活可以正常做事,睡眠还算可以。另外平时做事还是会有些急躁。烦请位医生给予指导。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你好,XXX,你最近几个月的随访心理监测测验结果都提示一个问题就是从症状上讲你目前已经属于基本稳定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状态,但是从生活质量上看你的状态并不理想,依然存在着压力和可能的诸多问题,需要你尝试着改善自己的生活内容和方式,增加生活愉悦度。患者提问:位医生,你好。最近一段时间感觉病情还算稳定,自己对生活也在进行一些调整,会增加一些顺其自然的想,做事情也试着不再那么追求细节和完美。感觉状态或者睡眠比前段时间稍微好一些。但感觉距离痊愈还有不小距离。现在还是在按照您的方案服药,来士普每早2片,德巴金每天1粒,氯硝西泮睡前半片。后面还是要继续按此剂量服药吗?烦请位医生给予指导。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新年好!目前宜稳定,治疗方案暂时不变,足够稳定了再考虑调整药量。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发送心理状态随访测验问卷。患者提问:填写完成提交随访测验。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你好,XXX,你的状态从测验结果看似乎相对尚可,但是生活质量不高,这提示你需要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调整来提高你的基础心理质量,包括生活内容的调整,包括新的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养成等等。(后续咨询略)
抑郁症治疗: 药疗心疗都重要---深圳特区报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是目前抑郁症治疗的一个国际通用原则。深圳市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位照国指出,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能在短期内让患者尽快摆脱痛苦、恢复正常功能;心理治疗则从更长远的角度,逐渐调节、改变让人患病的土壤,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一平 通讯员 邵春晓1 抑郁症药物足够安全,出现严重副作用的几率很小位照国分析,人们比较抵触药物,有两个常见原因。一是对疾病的认知误区。如认为不用吃药,过几天自己就会好,其实这是心存侥幸,毕竟抑郁症自愈的是少数。还有的听说有人吃了药没治好反而加重了,于是认为药物无效,位照国指出,这是不了解一个基本事实:治疗过程并非一马平川。“在治疗初期,病情本身还在发展,药物起效也需要时间,所以有时服用药物后病情似乎仍在加重,很容易会被误以为治疗无效、或是药物加重了症状,于是中断治疗;在恢复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病情常会有一定程度的起伏波动,并非都是直线好转的,这也容易让人们陷入治疗无效的认知误区。”另一个,是关于药物的观念误区,“是药三分毒”。位照国认为,当今人们对于药物有着普遍的抵触和警惕,这种“三分毒”的过度解读源自两个层面:一是服药行为本身对于人们意味着不健康,于是潜意识地回避;二是外部环境日益增加的生存压力让人们对与健康有关的东西尤为警惕,集中的表现就是对药物“七分治”的忽视而强调“三分毒”,尤其是缺乏专业常识和对医院信任不足的情况下,许多人借助于“药物说明书”、“度娘医生”等“自助医疗”,一旦看到药物可能的药物反应,就会非常恐惧,排斥药物是必然之事。“药物当然有一定毒副作用,但临床药物都是经过严格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确定其足够的安全性才能使用。”位照国认为,大多数药物的副作用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三分毒”,各种抗抑郁药物是足够安全的,出现严重副作用的几率常常是以万分比计算,即便是常见的副作用,在人群中也是百分之几的少数,可能连“一分毒”都达不到。事实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多数患者不会受到副作用的影响,或根本感觉不到有副作用;即便出现常见的不良反应,多数也仅在用药初期出现,随着继续用药或对症处理后减弱或消失,而不会持久。反而不规范的用药容易出现副作用。2 大脑修复慢,足疗程充分治疗是国际通用对策对于首次发作的抑郁患者,专业医生通常建议要服用抗抑郁药物至少半年。位照国指出,有些患者对此不太能接受,觉得吃药时间太长,殊不知这是目前已被大量循证证据证明的、能最大限度将抑郁症“除根”的国际通用治疗策略,即“足疗程充分治疗原则”。之所以不容易接受,是由于多数民众对于疾病有一种朴素的药物治疗观念。如肠胃炎,用药往往三五天就好,停了药也很少再犯,于是人们自然地认为抑郁症也应该和其他身体病一样吃几天药就好,好了也不会再犯。“但是,对于大脑的各种疾病,尤其是精神或心理疾病,这种观念并不适用。”位照国解释,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大多数精神疾病,其病因并非如肠炎等大多数躯体疾病一样单纯、明确,它们往往是多种原因长期累积演进的结果。此外,胃、肠、肝、皮肤等身体器官的抵抗力、再生能力都非常强大,大脑则不同,一旦出现问题,大脑的修复非常缓慢,常常以月、年来计,这从中风患者的恢复过程就可以看出。所以抑郁症等大脑疾病的治疗和恢复,不能以人们对一般躯体疾病的印象来推论。3自觉好转而过早停药,复发风险很大药物治疗容易给患者一个假象:抗抑郁药吃了两三周,对生活开始恢复了兴趣,心情也好了起来,患者很自然就认为是病好了。“实际上不然。”位照国指出,在药物的帮助下,大脑的紊乱状态暂时得以纠正,但只是表面上好了,药物一停,原有的问题很容易再现。好比手上有了伤口,包扎后能继续干活,但并不代表伤口已经痊愈,只有等伤口真正愈合结痂了,才能去掉纱布,否则很容易感染。“这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个伤口是在大脑里,治疗起效慢,大脑恢复也慢。”他说,多数抗抑郁药需要持续用药2-4周才能见效,少数快的也要一周,如果吃了几天或一个月后,患者自己觉得好了就自己停了药,等于伤口还没长好就去掉纱布,这时,稍遇到哪怕是无甚压力的小问题,也很容易刺激到整个人的状态下滑,表面上似乎抑郁症又复发了,其实是根本还没有完全好。因此,一些患者的抑郁症治了几次老是再犯,没有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是一大主因。位照国强调:“抗抑郁治疗,首要的就是要规范,即足够的治疗剂量,同时一定要吃足疗程,让大脑有足够的修复时间。只有当大脑状态稳定下来、并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再把药物逐渐撤掉,这样才不大容易复发。”一些数据可作佐证:抑郁症患者服药治疗一个月症状消失就停药的,停药后一年内复发的几率高达九成以上;两三个月后停药的,复发概率仍然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如果在症状消失后继续坚持服药六个月或以上的,复发的风险会下降到30%以下。4 仅用药还不够,需同时心理治疗改变易感素质抑郁症容易复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不像躯体疾病那样有非常明确的病因,可能会有多种致病因素,所以治疗不容易一下子去“根”。位照国说,现在比较明确的是,遗传因素、个人素质、环境压力等都会影响到抑郁症的发病。“尤其早期的成长经历,如童年期的创伤、挫折经历、家庭关系等对个人素质有着显著的塑形,往往会给抑郁症埋下长远的病根,我们称之为易感素质,也就是说这些因素造成个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抑郁症。如果说病根的话,易感素质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病根。”“所以,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患者虽然好了,但药物只能提升情绪基调,并不能消除或改变个性人格上的这些易感素质特点。”位照国说,好比一棵树生病了,用药或剪掉病枝后,表面上好了,可它的病因主要在生长的土壤里,如果土壤里的有害因素不去掉,它们会慢慢而持续地发生作用,因此过段时间以后,树又生病了。很多患者在用药物的同时,由于不注重个人心理上的调节,既有的个性、人格等素质方面的不良因素(如不健康的思维方式、不成熟的解决问题方法等易感素质)没有减少或消除,因此即使药物治好了当时的症状,日后他仍然容易再犯。这也就不难理解,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策略,为何会成为抑郁症的国际通用治疗原则。“药物就像人受伤后阶段性使用的一支拐棍,能让我们很快地从痛苦中摆脱,暂时恢复正常的功能;心理治疗则是从更长远的角度,逐渐调节、改变既有的不利的易感素质,减少复发风险,从根源上获得持久的心理健康。”(本文已正式发表于2014年8月2日深圳特区报健康周刊)
抑郁症即使自愈也易复发---深圳特区报编者按 现代人对“抑郁症”这一词汇并不陌生,同时对它也有不少似是而非的误解。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如何才是规范的治疗?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健康周刊》从本周起推出系列报道,带您科学认识抑郁症。 “抑郁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一般民众对此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它不是病;有的认为它很平常,不需就医服药;有的则对药物治疗非常排斥。 记者日前采访了深圳市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位照国,他明确指出,作为一种疾病,抑郁症有着严谨的诊断标准,以及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与身心健康。◎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一平 通讯员 邵春晓▼疾病的诊断——至少持续两周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明显情绪低落或兴趣减退 普通人所说的抑郁症,其实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包括了一系列的问题,也就是说,所谓的“抑郁症”有很多种类型。位照国介绍,在这个泛化的概念里,除了专业诊断的抑郁症之外,还包括了双相抑郁、产后抑郁、重大生活事件后的应激性抑郁,以及普通人不大能区分的各种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症、躯体化、神经衰弱、失眠症,甚至更年期症状、短暂的情绪反应、伴有情绪低潮体验的高压力状态等,也很容易被人们当成“抑郁症”。 此外,许多非专科医生也开始关注抑郁症,有时也会作出抑郁症的诊断,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训练和了解,非专科医生很容易将抑郁症的诊断宽泛化。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对此,位照国直言:“从国际研究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抑郁症诊断的一致性并不是很高。”也就是说,不同的精神科医生对同一名患者进行诊断,有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诊断结果。 “但这并不否定抑郁症的独立性,客观地讲,精神科对抑郁症的诊断,目前还是比较严格和谨慎的。”位照国强调。首先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简单的一般性心情不好。虽说目前也将抑郁症称为抑郁“障碍”,但那多是出于社会接受和人们理解上的考虑而采用的。也就是说,尽管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病因,但作为一种“疾病”,抑郁症有着自己独立的发展规律,有非常明确的临床表现特点,有独立的预后变化,一旦发生就会按照抑郁症自身的规律演进,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典型的抑郁症,或者精神科医生所说的抑郁症是指:至少持续两周,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突出地出现情绪的低落,或是兴趣的减退、丧失,这是核心基础;同时还需有饮食差、失眠、疲乏、自卑、注意力困难、绝望自杀等表现中的至少三到四项,患者整个心境的状态是非常低落的。这样的一种状态,才构成抑郁发作或者抑郁症。”位照国认为,固然还有许多不典型的抑郁症,但其核心特征是不变的。 按照这样的诊断标准,不难发现,很多人觉得好几天心情不太好就是抑郁症,其实那只能说是一种抑郁的情绪、有些抑郁的体验而已。这种情况绝大多数人都曾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但并不能称为是抑郁症。▼疾病的治疗——药物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能在短期内缓解病情 “目前抑郁症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药物治疗。”位照国认为,当然也离不开心理治疗,国际上通用的治疗原则,就是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不过,由于目前心理治疗的社会普及还不够,药物治疗就成为主要治疗方式,而且,它对大多数抑郁症是非常有效的、能够在短期内很快缓解病情的一个主要途径。 现在社会上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抑郁症不用就医吃药,而是看看中医、自己调养、或用个什么仪器等。位照国认为,这种声调大多来自于第一种情况(即自愈的类型),但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大多数抑郁症并不能完全自愈,需要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才能获得缓解。目前中药虽然并非对抑郁症完全无效,但仅限于少数方剂、针对病情较轻的情况能起部分作用,对于中重度抑郁症,中药疗效证据不足。 尽管病因仍不明,但目前的医学研究已经非常明确,抑郁症实际上是大脑内部运行出现了问题。但照国说,我们的大脑是由神经细胞构成的一个大网络,抑郁症实际上就是大脑这个网络状态发生了改变,运行的状态出现了故障,“好比电脑运行系统出了问题,如果你不去处理,它就会持久地存在,而不会自己消失。目前的药物(西药)就是针对大脑这种情况而发生作用的。”▼疾病的发展规律——无论是自愈还是勉强维持 状态得不到恢复是潜在问题 位照国指出,抑郁症的病情发展有自身规律,由于原因不同,抑郁症的变化发展也会不一样。这里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抑郁症病人当中,有一小部分属于自愈型。患者症状并不是很严重,也没有就医,随着外部环境的有利调整,或者一些帮助与支持系统的加强,最后自己好起来了。与此对应的,生活中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我的抑郁症不用吃药,我自己好了。 对此,位照国强调,确实有自愈的抑郁症患者,但这只是小部分,而且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患上抑郁症。可能是他自身的个性基础,或者环境、支持等各方面的外在条件比较好,让他能够自愈;然而,自愈并不说明他的抑郁症以后不会再出现,而且与普通人群相比,他们以后更容易再次患病。 第二种情况有所不同。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不去治疗,只是完全靠自己或家庭去调整、改善,却往往始终没有恢复过来,或者只是出现部分好转,并不能达到原有的健康、正常的能力状态。存留的病情会持久地造成工作、生活上的一些损害,如职业发展受阻,家庭和人际社交关系不良等。 位照国指出,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注。“他们稍微调整后也能勉强支撑、维持下去,但整个人已经不再是原来健康的样子,生活质量和职业功能均处于比较低下的状态。这就是没有经过治疗的后果。” 还有第三种情况。患者没有去治疗,加上原有的支持系统不够,环境压力没有办法解决,又缺乏一些自我调节的能力,导致症状持续、明显地加重。当症状严重时,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失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如社会功能丧失、无法工作、消瘦失眠、什么都不能做,甚至不能照顾自己,患者自己也很痛苦,自卑自责,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杀。 相对而言,这部分患者更容易就医。因为随着病情的发展,不仅自身感受到极大的痛苦,周围的人也看得出来,因此容易进入关注的视野。不过,从病情发展过程来说,还在前两种情况的时候,人们就应重视起来,及时治疗。“因为这两种情况、尤其是第二种,实际上都有一个问题,就是看似表面上还在维持正常的生活,但实际上情绪、功能仍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整个人的状态就得不到恢复,进而成为一个持久影响的潜在的问题。如果社会压力再大一些、自身又无法化解,他就很容易情绪波动、状态下滑、症状加重,继而演变成第三种状况。”(本文发表于2014年7月26日深圳特区报健康周刊)
对付抑郁,理疗度娘医生都不靠谱——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一平 通讯员 邵春晓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如何面对它?如何完善自身远离抑郁?深圳市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位照国给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1 看中医或理疗? 难触及抑郁症内核 如何治疗抑郁症,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声音,中医是其中一种,认为做个针灸或吃些中药,就能解决问题。位照国则谨慎地认为:“中医中药之中,确有少数国手的治疗和某些方剂,对于轻度抑郁情绪、部分抑郁症状的改善是有效果的;但从现代科学证据角度看,中医中药远不如抗抑郁的西药有效和持久。”人在抑郁状态下,可能会出现一些躯体不适症状(如乏力、失眠等),中医的方法或中药的确可以起到一些调理作用,但对于抑郁症的核心问题,目前的中医药技术水平还是鞭长莫及,因此,“不建议在抑郁病情较重的情况下单纯用中医药去治疗”。 有些抑郁患者因各种原因不愿接受专业治疗,而是花大量时间、金钱到处求助中医,对此位照国一针见血地指出,多数情况下这些起不到多少效果,“更多的只是安慰剂的效用而已”。 针灸、推拿等各种理疗手段,位照国认为可以使用,但“因为它们并不触及抑郁症的核心,也解决不了抑郁症的诸多病因根源”,所以对抑郁症的治疗只能起到一些辅助效果,切忌把治愈的希望放在这些辅助手段上。有的患者理疗后自感身体轻松、不适症状有好转,于是认为理疗能治疗抑郁症,对此,位照国认为,理疗带来的效果除了其物理效应外,更有着显著的安慰效应和注意干扰作用,这些作用并不持久,相较于药物和心理治疗,单独的理疗对抑郁症疗效微乎其微。 他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治疗手段:药物,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比较快地帮助患者,但不能消除深层的抑郁易感因素;心理治疗则非常深刻,恰当的治疗能提高心理素质,能更根本地治疗患者,但治疗效果最慢;中医药理疗作用非常表浅,根本触及不到抑郁症的内核。2 问度娘医生?当心受错误信息误导 出现抑郁,有些人不去就医,而是默默地问“度娘医生”,位照国强调,对此一定要谨慎。“度娘医生”的内容其实谬误诸多,而且非专业人员往往以通俗的含义去理解那些有着复杂专业内涵的术语,易引起误解,网络上也很容易以讹传讹、将患者带入误区。门诊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对“度娘医生”或非专业的网上传言深信不疑,对专业医生的话却不相信。 位照国有些无奈:“现在医生面对抑郁患者,很多时候所做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医学工作,而是不断纠正患者和家属的各种夹杂着大量似是而非的错误的基本医学常识。因为如果不去纠正,患者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患者服药2周就停了药,1个月后复诊时告诉医生,他查了百度,认为自己当时疑心很重、可能有精神分裂,认为医生诊断有误,所以就停药了,结果病情加重。”他不建议患者跟着“度娘医生”自行治疗,有疑问一定咨询专业医生,否则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3 建议科学评估,客观分析,配合治疗 出现抑郁后怎么办?位照国的建议是: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并没有千篇一律的做法,一定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状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通常,可以去找正规的心理专科机构,先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规范的评估,听从专业医生或心理医生的建议,作出有针对性的治疗选择。医生可能会告诉你一些心理学的方法加以调适,或者建议服药治疗,或者药物治疗联合心理辅导。 “无论是心理医生还是精神科医生,都遵循着一个基本模式:评估—治疗、再评估—再治疗。由于对病情和症状反复评估,治疗方案也会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 医生常用的评估手段有两种,一是面谈评估,一是心理测验。“规范科学的评估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基础,因此患者对待抑郁症的治疗应保持客观态度,而不是道听途说或跟着自己感觉走。”比如,由于乏力、没有兴趣,抑郁患者很容易独处少动,医生评估后,认为独处会加重抑郁,提出增加户外活动,这时,患者就不能凭着自己感觉行动,而是按照医生嘱咐外出散步或爬山,一旦真的去做了,就会发现自己的状态变好,而不是感觉更加疲劳。4 深度心理调节,学会接纳,长存正念 抑郁症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更需要持久深刻的心理调节,尤其是了解和学会促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学会减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位照国指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或者曾经有过促进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比如四五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孩,他们大部分时间都非常快乐,就算刚挨了批评,也会很快就快乐地投入到玩乐中去。“小孩子对待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方式,与大多数成人不同。比如成人会觉得看蚂蚁窝实在没什么意义,但孩子却可以兴致勃勃地玩半天。在这过程中,孩子并未做什么,只是在观察、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经验,所以不会评判,也无所谓目的,仅是沉浸其中,接纳他所观察到的存在。恰恰是这样的做法,让孩子们充满了快乐。” 位照国指出,观察、体验、接纳,这其实是人天生就会的取乐方式;但随着成长,人开始积累各种经验,有了越来越多的标准,为了生存,开始学会另外的方式——按照已掌握的经验、有目的地做事,学习要好、要做个成功的人、工作要体面等。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结果,实现目标的过程反而不再重要。这样的方式在推动个人有利的生存发展的同时,也产生压力,如果生活的所有方面都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人要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现代人总是抱怨生活压力过大,因为他们不仅在工作中追求一定的目标,在家庭生活中也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经验,给自己和家人设立了这样那样的目标和要求,比如觉得老婆懒不打扫卫生、儿子不听话、和同学比自己不够成功等。这样的方式,也就决定了生活中不会有多少快乐,久而久之,快乐越来越少,压力越垒越高,最终影响情绪,出现问题。 “即便如此,人们仍在自觉不自觉地尝试着快乐的方式。”位照国说,比如品尝美食时沉浸于舌尖上的味道,旅游中沉浸流连于或美或不美的景色里,“这时,人们几乎在用与孩童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获取快乐:不带目的地去体验和经历,不带评价地去观察和接纳。一旦这种方式被打破,如享用美食想到脂肪会让你变胖,沿街的一堆垃圾让你觉得景点门票不值,快乐必然随之溜走。” 位照国说,上述所说的方法,即是“正念”:放下个人标准,观察体验此时此刻,关注当下,接纳现在。这既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技术,也是个人心理保养、预防抑郁的方法,在佛教坐禅、西方冥想、瑜伽太极等许多健身健心的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方式的踪影。 观察体验此时此刻,关注当下,放下自我,接纳现在。当你经常意识到、并尝试在你的生活中以这样的方式存在时,会发现生活到处都充满了快乐,抑郁还会再来吗?(本文已正式发表于2014年8月9日深圳特区报健康周刊)
患者提问:疾病:抑郁病情描述:1999年起病,起初为疑病,后被人辱骂抑郁直至2004年开始接受治疗,现服用药物为利培酮每天3毫克,舍曲林每天100毫克,治疗效果比较好,家属现担心这两种药物能否终身服用,是否有潜在风险?希望提供的帮助:按照现剂量终身服用药物会否引起肝肾损伤是否有出现损伤的概率。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位照国回复:你好,关于利培酮、舍曲林的药物副作用以及普通人群的肝肾功能损伤概率的内容在药品说明书中有说明,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不同厂家生产的药物由于工艺技术的差异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同,通常讲工艺技术越精良、药物成份和辅料成份越纯杂质越少副作用就相对越少。此外药物副作用也与服用的剂量有关,说明书中的内容都是根据标准治疗剂量研究得出的,如果低于治疗剂量,逻辑上讲副作用也就越少。第三,药物副作用也与个体体质、同期进食的其他饮食或药物等有关,不同的人服用可能有很大差异,因此目前无法就个人而言来预测他是否会有副作用。即便如此,药物还是安全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有明显问题,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定期进行肝肾功能以及常规的血液心电图等项目的监测即可,比如每个季度检查一次。
对于心理或精神障碍,是否进行科学的诊治,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患者是否能够痊愈,将来是否容易复发,决定了疾病对生活造成损害的大小。但患者往往基于某些考虑不愿来医院寻求帮助,或不愿坚持治疗,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的有以下17个原因和误区:常见误区一:得心理疾病的人是心眼小,是自己想不开,是软弱的表现。真相:人人都避免不了疾病,心理疾病也一样。约五分之一的人经历过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困扰,是否患病取决于先天素质(比如小时候对同样的刺激会产生比别人更强烈的情绪反应)、成长经历和后天环境变化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导致的。抑郁的人很多都是有才智的人,并不是小心眼、想不开的人,更绝非软弱。很多名人得过抑郁症,比如:美国总统林肯、克林顿,英国首相丘吉尔,王妃黛安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川端康成,主持人崔永元等等,这些人都有着杰出的头脑和强大的人格魅力。而焦虑障碍更为常见,由于焦虑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本能,有时焦虑过多就会发展为疾病,容易焦虑的人往往有着更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人做事更为认真。常见误区二:去看心理医生会遭到别人的嘲笑。真相:医生护士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患者,即便面对患者难以启齿的问题,也不会嘲笑患者(但患者可能由于自己的人格特质倾向于认为别人的笑像是嘲笑)。而就诊的患者都在想着自己各自的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别人,更不要说嘲笑了。很多人因为害怕嘲笑或羞辱选择默默忍受疾病的折磨,不求助于医生,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大损害,给人生发展带来很大限制,而前来就医,接受规范的诊断,进行基于科学研究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问题往往可以得到解决。常见误区三:抑郁症就是有心结解不开,心结解开就好了。真相:这种观点常常存在于患者家属心中,家属往往向医生表示,患者一定是有什么心结,你跟他唠唠,帮他把心结解开,病就好了。这种观点我倒希望它是真的,我希望我们医生有那么神奇的手段,像变魔术一样一次性就把患者变好。这种误区的本质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精神疾病不是病,也不需要治。对正常人来说,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心情不好,有点“心结”,几天之后慢慢就会调整过来,因为人是有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的。超过两周持续不缓解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同时伴有疲劳、食欲下降、失眠、自杀的观念等等,就属于疾病了,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才行。并不是一个人心情不好就需要吃药,一定同时符合多条其它的症状,超过两周,才会被诊断为抑郁症,才会用药。很多患者在吃药的同时是有必要配合心理治疗的,但心理治疗的工作并不是做思想工作,不是说教讲道理,不是“解心结”劝人想开,而是一种基于支持、理解和陪伴的沟通过程、是患者与治疗师的互动和合作、而不是治疗师单方面将疗效给予患者。心理治疗是一门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但和药物治疗一样见效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通常要在每个星期固定的时间规律地开展,每次45-60分钟,才能逐渐产生疗效,遗憾的是出于对心理治疗的种种认识误区,可以坚持全程治疗并从中充分获益的患者很少(见我的文章《对心理治疗的10个误解与真相》)。常见误区四:吃药是抑制神经,对大脑有刺激,长期吃药能把人吃傻。真相:抗抑郁焦虑药物的机理是调节大脑内负责情绪的物质比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并不会刺激大脑,更不会让人变傻。恰恰相反,长期的抑郁、焦虑或强迫可以直接引起大脑海马区体积的缩小,导致记忆力注意力的下降,所以说对大脑有“刺激”的是疾病而非药物,药物反而可能会改善和逆转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下降,增加海马区的体积,恢复由于疾病原因受损的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常见误区五:我吃了几天药,感觉很不舒服,网上说的太吓人了,还是别吃了。真相:有些抗抑郁药服用初期会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头晕、头痛、心悸、震颤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一到二周内减轻乃至消失。如副作用显著无法忍受,可相对医生建议的药量再进一步减半或减到四分之一,缓慢逐渐加量,一般都可规避明显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在网上看到别人吃药后出现的各种副作用以及一些对精神心理类药物的负面评价,之后对吃药更加望而生畏。其实这很像网上对一件商品的评价,再好的商品也会有1-2%的差评,药物也一样,再好的药,也会有少数人吃了不舒服、效果不好,但一件好的商品同时有90%多的好评,可对于药物,吃药之后副作用不明显而且效果良好的人通常不会上网发表观点,所以就导致我们只看到了那少数的差评,而往往看不到更多的那些好评,但是医生很清楚所有患者吃药后的反应,无疑多数都是好评。常见误区六:我吃了几天药,感觉症状加重了,看来我得的不是这种病,医生诊断错了。真相:尤其对于焦虑的患者,由于他们的体质比较敏感,更容易感觉到不适,服药初期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是正常的,比如心悸、震颤、焦虑、惊恐的感觉变得更加突出,一般缓慢加量可避免这类反应出现,药物一般见效需要两周,等到两周后往往效果开始出现,而加重焦虑的副作用通常会消失不见。常见误区七:我吃了一段时间药,感觉已经好了,没有必要再治疗了,也不愿意去医院。真相:无论对于抑郁、焦虑、强迫,或是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必须经过维持治疗才能巩固疗效并预防复发,刚刚好转就停药往往很快症状就会再次出现,将来复发的几率同样会升高。感觉变好往往是在药物的帮助下变好的,所以这个时候离开药物很可能再次变得不好,这时有人会问,那这么说是不是要永远吃药呢?其实多数疾病不需要终身服药。我有时会给患者打个比方,药物的维持治疗的原理很像是用棍子支撑一棵要倒下的树,如果支撑的时间过短就拿开这个棍子,树还是会倒下,而如果连续支撑几个月的时间,再慢慢移开这个棍子,我们会发现这棵树没有支撑也不会倒下。长期服药会重新塑造大脑神经的功能,所以维持治疗后复发率会明显下降,并不像兴奋剂那样只是吃的时候有效停掉就失效。常见误区八:吃药就好,不吃就犯,药有依赖性,不能靠药,要靠自己。真相:目前的主流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都是没有依赖性的,并不会“上瘾”。痊愈后足量维持治疗可以预防复发,维持的时间因病情而异,有的需要3个月、6个月,有的需要12个月、24个月或更久,达到疗程后方可逐渐减药停药,到了疗程后再停药就不容易再犯了。只有安定类药物长期服用存在依赖性,由于能快速缓解焦虑,患者也容易在心理上依赖这些药,此类药包括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可用于治疗初期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由于有成瘾倾向,不推荐应用一个月以上。“靠自己”很多时候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患者往往受症状的折磨被不良情绪淹没而难以自救,就像掉在井底,自己爬不上来,而药物就像放在井里的绳子,会帮助患者爬出来。“靠自己”这种误区的本质就是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是自己想的,不需要治疗(患者家属常有这样的认识)。而无论是抑郁、焦虑、强迫还是精神类疾病也好已经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属于疾病,也有相应的科学治疗手段。常见误区九:西药都是伤肝肾的。真相:心理精神领域的大多数药物都没有伤肝肾的作用。西药伤肝肾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国人心中,很大程度是由于这些年电视广告的灌输,一些卖中药或保健品的广告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无根据无底线地毁谤西药,这都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最终损害的就是大众的利益。人们花了很多钱去买这些产品,最终钱花了很多,病不但没有好,而且耽误了应有的治疗。类似降压药、降血脂药、降糖药在医生的指导下都是可以长期服用的,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也是一样。对于一些敏感人群,某些抗抑郁抗焦虑药引起一过性的肝功异常是有可能的,但停药减药后是可以恢复的。而某些中药,由于含有重金属成分,尤其是长期服用明确对肝脏肾脏具有毒性,可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大家不要忽视一点,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人就在吃中药,那时的中药比现在的好,无农药纯天然,但是古人寿命并不长,得了结核和肺炎就会致命,相反,人类的寿命是随着近几十年来众多至关重要的西药的问世得以延长,让很多过去治不了的病得到了治疗,生命质量得以提高。常见误区十:西药不去根。真相:很多患者害怕疾病复发,想要将疾病“去根”,这样的心情很让人理解。可除了像阑尾炎这样的病可以将阑尾切除“去根”,很遗憾大多数疾病还是存在复发的可能。不过好的消息是大量研究表明对于心理和精神疾病进行维持治疗可以把复发几率降到最低,维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减药最终实现停药,而且即便真的复发,我们还是有办法再一次把病治好、控制住,这比很多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要乐观多了。但中药,据我所知,也许对轻度的抑郁焦虑失眠是有效的,但对很多心理精神疾病并无显著效果,更不要提“去根”了,门诊常常见到喝了几十副汤药没有效果的患者,治疗了一年没有好转,还是认为中药“见效慢”。中药“去病根”的说法,其实完全属于误传,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先不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就感冒这个小病来说,中药能否将感冒去根让人永远不再感冒?人都是避免不了要得病的,但经过科学的治疗,可以使疾病变得可控,减少发作次数。中药去根西药不去根的说法,属于伪科学。我们期待有一天会有像青蒿素这样基于我国传统医药的伟大发现可以有效治疗心理和精神障碍,而且优于西药,但至今尚无这样的药物问世。常见误区十一:西药说明书上写着一大堆副作用,副作用太大了,吃中药没有副作用。真相:西药基于科学研究,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发现的副作用都会被罗列在说明书中,而每一种副作用的发生率都有相应的具体百分比。精神心理科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多数集中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以下,很多副作用属于罕见,而且对于每种副作用医生都会有相应的处理对策。相比而言,中药并非没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说的恰恰是中药,这句话出自明代太医刘纯,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西药这种东西。中药说明书中副作用通常写着“尚不明确”,因为并没有做过相应的科学研究,所以并不知道患者吃了之后会出现怎样的副作用,也不知道对哪些患者不适合应用,我想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可以掌控的药物。有些西药的说明书中写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其实并不是说吃这些药会导致这些病,打个比方来说,一座年久失修的危房,会怕风吹,但是好的房子并不怕风吹,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差的人,做医生的会像维护危房一样,用药会很小心,因为在严重疾病状态下身体失去了正常的调控功能,稍有刺激这些疾病就可能加重,但对于健康人来说服药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常见误区十二:药物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真相:并没有这样的作用,药物不会作用于人体负责生长发育的部分。但不可否认,国内基本没有批准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因为药厂没有在国内申请相应的适应症,没有经过相应的研究,但同种药物在欧美常被批准用于青少年,因为进行过的研究比国内充分。青少年得了病,我们国内的医生并不会放任不管,会经常给18岁以下的患者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因为安全性通常没有问题。医生治病,其实在为每一位患者权衡治疗的利弊,通常利远大于弊我们才会给患者用药,如果可能出现的损害多于疗效,医生绝不会给患者使用。很多家长会很担心给孩子用药,觉得能不用药尽量不用,事实上如果达到了用药的程度,相比药物副作用来说抓紧把病治好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疾病本身带来的“副作用”,要远远多于药物可能的副作用。长期的抑郁焦虑会给生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损害,而药物的副作用,通常有限而且可控。常见误区十三:吃药后病情好转了,尽早减少药量。真相:为预防复发,多数疾病是需要足量维持治疗的,也就是说初期吃哪个药量有效,就在维持期(无症状的状态下)继续服这个药量。尽早减少药量的想法多是出于上述提到的种种误区,出于对服药的顾虑。常见误区十四:吃药后体重增加了,药里面有激素。真相:激素一般用于抗炎,对所有的心理精神障碍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引起抑郁和焦虑,所以医生不可能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但是不可否认,有些药物因为其药理特性对一些患者是会引起体重的增加,一旦出现显著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在复诊时将情况反馈给医生,我们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控制患者增重或设法使体重下降。常见误区十五:我感觉好多了,没必要再治疗了。真相:“好多了”往往并不意味着痊愈,部分缓解的状态不等于痊愈,定期复诊,医生的目的是关注那些残存的尚未消失的症状,积极去调整药物(加量、合并其他药物、换药)以使患者达到痊愈。以抑郁症为例,容易残留一些认知症状,具体说就是疾病导致的记忆力注意力损害没有完全恢复,这时如果现有的药物不能起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我们会尝试换一种有改善认知作用的抗抑郁药物。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经过维持治疗,复发的风险会非常显著地降低。而部分缓解,过早停药,直接预示着复发的可能。总之,治疗一般都分为两步:第一步,积极调整药物,达到痊愈,而非只是缓解;第二步,足量药物的足疗程巩固治疗。二者缺一不可。很多患者第一步都没有完成,这时就一定要定期找医生复诊,这直接决定了将来的治疗结果。常见误区十六:吃抗抑郁药能把人变成抑郁症,吃抗精神病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真相:这种观念我听很多患者说起过,可见民众对精神类药物误解颇深。如果我们吃降压药能否把我们变成高血压患者?吃降糖药之后能否变成糖尿病?答案是不可能。抗抑郁药也不会使人变成抑郁症,因为这类药物是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不会压抑人的情绪。对一些抑郁焦虑的患者,我们还可能会小剂量用一些抗精神病药,来改善睡眠、食欲、缓解焦虑、或用来缓解冲动行为,或者有时作为强迫症治疗的增效剂,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普遍具有抗抑郁作用,规范应用这类药物安全性通常是没有问题的,更不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常见误区十七:吃了一段时间的药,感觉没有任何好转,看来吃药解决不了问题。真相: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平均需要两周,有时还会延迟到二到三个月,而且抗抑郁抗焦虑药的有效率在三分之二左右,总会有患者对某种药物不敏感,但这并不代表所患的疾病是无法治疗的,如果一种药物在最高剂量仍然无效,我们常常会合用另外一种药物或直接更换其他药物,近年来陆续有新型的药物问世,有时可以达到过去药物达不到的效果。有时我们还会在服药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等,之后往往会出现效果。切勿轻易就放弃治疗,因为心理精神障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医生虽然不是万能的、也同样有很多局限,但仍然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述的种种误区,就是一些常见的阻碍患者疾病康复的原因。只有相信科学,全程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才会有更好的疗效,获得更多痊愈的机会。可惜很多患者拒绝就医,不相信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生的帮助得到解决,或是在就诊一次之后不再复诊,无形中错过了康复的机会,最终让疾病迁延不愈,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如果路途遥远不便前往专业的医院就诊或不便经常复诊,可申请好大夫在线的电话咨询定期(治疗初期2-4周,治疗后期2-3个月)联系医生,医生会在访谈中详细评估病情、疗效和副作用,然后指导下一步治疗,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医学界公认,患者的“依从性”决定了疾病的预后,就是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只要患者愿意去相信,愿意去坚持配合治疗,就可能会从中受益。感谢阅读,祝您早日康复!作者:陈伟医生哈医大一院心理科欢迎您阅读我的其他文章:《心理科常用药的优缺点及副作用处理》,《失眠患者的20个必读事项》,《强迫症的16个科学知识》,《躯体化障碍:身体不适的心理疾病》,《焦虑障碍是什么病?如何治疗》,《人格障碍: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障碍》,《惊恐障碍:貌似心脏病,实为焦虑症》。
睡眠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人们对睡眠非常在意,许多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常常是因为失眠才去看医生的。尽管睡眠如此重要如此平常,可人们却常常有着许多不健康甚至错误的习惯,今天就和大家说说睡眠那些不良习惯的事以及如何尽量减少这些不良问题。首先是睡眠节律的问题。许多人认为只要睡觉时间够了就没问题,常常见到的就是夜猫子现象,晚上不睡,夜生活到凌晨,早晨不起,午餐早餐合二为一。殊不知这种睡眠表面上貌似睡够了,但是对身体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近几年脑白金卖的非常火,一瓶好几百,其实脑白金里面所含的核心成份褪黑素人脑本身就生产。正常亮光状态下,这种内分泌激素只会少量的分泌,体内所需的大部分褪黑激素是靠夜间高峰分泌的,而这个分泌高峰在凌晨2、3点钟达到最大而且只会在黑暗状态下发生,一旦过了时间点或者处于光照下,这个高峰就不会出现,长期缺乏褪黑激素,人体会容易出现睡眠紊乱、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这样看来,熬夜纵情笙歌和工作到凌晨的人们每个晚上损失的就不止几百块了。所以睡眠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保证正常的睡眠作息节律,那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合适呢?古人云“日出而嬉,日落而息”,人体生物钟主要受光照也就是太阳运动的影响,因此睡眠的最佳时间应保持和太阳光照变化规律一致,在大多数地区,太阳落山后2-4个小时后入睡,清晨地平线上第一道阳光照耀的2-3小时以内起床,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其次,睡眠时间的问题。正如之前文章提到过的,人们常常会用补觉的方式来弥补失眠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睡眠不足,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恰当的做法,除非彻夜不眠,白天非睡眠时间的卧床对睡眠的恢复并没有好处。因为大多数的睡眠不足都可以在以后的夜间睡眠中弥补过来,非睡眠时间的卧床反而降低了人身体的疲劳程度减少了夜间的睡眠需要,从而导致第二天的睡眠问题。因此,失眠者头一天失眠后,第二天可以比平时稍早些上床睡觉,第三天早晨可以稍晚些起床,但不建议在白天补觉,更不建议卧床。有个顺口溜可以参考失眠后的非睡眠时间里“能坐着不躺下,能站着不坐下,能在室外不在室内,能参加活动不独处”。第三,对待睡眠的心态问题。没有失眠的时候,人们从来不会想睡眠是怎么回事,闻鸡而起、倒头就睡,可一旦失眠了,人们对睡眠则会时时警惕,关注睡眠时间够不够,担心睡眠不足身体生病,白天处处为睡眠开绿灯、事事为睡眠让路、一切为了睡眠,结果是睡眠反而每况愈下,久而成病。睡眠其实是人的本能活动,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睡眠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需要我们刻意做什么,唯一需要的就是闭上眼睛不再集中注意力,身体会随着放松,意识会逐渐模糊而进入睡眠。然而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做的恰恰相反,一上床就开始担心自己睡不着,认为枕头太软或太硬(其实一直使用同一个枕头)影响睡眠而更换枕头,认为马路上声音太吵(其实以前也吵)而戴上耳塞,开始数绵羊,从一数到一千还睡不着,不时看看表一看都凌晨两点了,“这下完了,要是今晚一夜睡不着,明天见客户肯定谈不成生意”,“必须赶紧睡着”,结果真的一夜无眠。恰恰是人们对本来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强加了这许多要求,让大脑始终处于任务状态而保持了兴奋清醒,试想一个人处在兴奋任务状态下,他怎么可能很快入睡呢?所以恰当的做法是,放下对自己睡眠的要求,丢下对睡眠好坏的期待,睡不着就睡不着,不要要求自己立刻睡着,大不了一夜不睡,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不要采取任何额外的措施(除非医生的医嘱)来试图让自己入睡,可以做做呼吸放松练习,但呼吸练习绝不要抱着是让自己尽快入睡的目的,意识到自己思考睡眠有关的事情了,就停下来随意想点别的。不要数绵羊,如果习惯了数绵羊千万不要一直数下去,可以从一数到一百然后再从头数。夜间不要看表,醒来更不要计算睡了多长时间(除非医生要你做睡眠作业记录睡眠情况)。白天不要为了晚上的睡眠而刻意减少或者回避正常的活动,也不要为了改善睡眠而刻意过度运动。再者,睡眠前习惯的问题。许多朋友都会在睡前习惯性的做些事情,有些习惯对睡眠有帮助,比如睡前洗个热水澡,睡前泡泡脚,睡前喝杯热牛奶,睡前听听轻音乐或者坐着读一页非常简单易懂或晦涩难懂的书。也有些习惯,可能会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比如睡前看电影,睡前玩游戏或者躺着看手机玩IPAD,睡前听小说或者评论性的电台节目等。睡觉前的这些习惯有时会有催化睡眠作用,比如一个不爱看书的人睡前看一本很晦涩难懂的书可能一会就会睡觉了,比如有人喜欢看书时用一只眼睛半闭着看书就很容易入睡,有人则在听着某些音乐时能很快入睡,有些患者在入睡前做呼吸放松练习做着做着就睡着了等。其实这些能有助于入睡的习惯做法本身并不能让人入睡,只是这些活动让人的大脑容易进入思维松懈、注意力发散的状态,而后者更容易使人萌发困意而进入睡眠。比如睡前泡个热水澡,由于全身血管扩张进入大脑的血流减少让人容易产生倦怠,而且热水澡后身体体温的自然下降也令大脑温度轻微下降,这都有有助于睡眠的到来。再比如睡前看些闲散或晦涩难懂的文章会令到大脑思维速率下降而注意力容易分散。总之睡前习惯各种各样因人而异,但是否有助于睡眠要看这种活动能否以及多大程度上让大脑的注意力发散,能否以及让大脑在多大程度上自主地而非按照我们主观的意愿来运转活动,那些凡是让大脑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大脑皮层兴奋血运增加的做法都很可能会影响睡眠。睡眠是人最平常最普通的事情,但也是迄今为止最为神秘的事情,睡眠占据着大脑三分之一的运转时间,在我们没有完全搞懂睡眠是怎么回事之前,我们还是尽量让大脑自主运转这一过程吧,减少人为的干扰,把睡眠还给大脑,把清醒留给我们自己。 位照国医生
“梦是自然的,不能刻意曲解它所表达的意义,就像植物生长和动物觅食一样。。。”西方心理学大师容格如是说。睡眠就像吃饭一样,是自然的过程,大部分人在24小时内都至少要睡上一会儿,从不睡觉的人至今还没有出现过,睡眠是人疲劳的一种自然反应,尽管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仍然没有研究清楚人的睡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人们都知道睡眠的重要性。然而睡不着觉却是相当多人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说人群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会失眠,而在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那里,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患者或求助者都会遭遇夜里辗转反侧不能顺利入眠的情况,如此多的人失眠,原因何在呢?今天我们就失眠的问题聊一聊。首先,绝大多数的失眠都是能找得到原因的,没有无缘无故的失眠,失眠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在水面之下肯定有着我们暂时看不见但是又客观存在的冰体。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失眠者看不到或认识不到这些造成失眠的原因,所以失眠者往往非常苦恼和恐慌,往往会认为失眠是凭空出现的,也或者会随意地猜测。睡眠的外在环境是最常被猜测影响睡眠的原因之一。许多就医的人们会抱怨是窗外马路的汽车声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确,睡眠的环境会影响人的睡眠,例如新到一个地方,夜眠会受影响;旅行中的同房间的新同伴的鼾声;床的软硬;睡觉前的光线强弱;空气味道等等,因此人们往往会第一时间想到睡眠环境的原因并且会由此做出很多尝试来改善睡眠,例如要求环境绝对安静或听着舒缓的轻音乐睡觉,加厚床垫增加床的舒适度,开灯睡觉或换上厚实遮光的窗帘等等。条件的改善有时的确能带来一些睡眠的改善,然而大多数非暂时环境原因的持久的失眠,这些条件的改善往往效果不大,因为睡眠的外在物理环境往往并非失眠的主要原因。身体疾病病痛是比较容易被察觉到的失眠的原因。这不难理解,伤口的疼痛,身体的不适,疾病造成的姿势限制等很容易影响到入睡过程。多数身体患病者常会伴随着夜间睡眠的干扰,但大多数这种失眠会随着病痛的减轻好转而恢复,除了少数伴随有心理问题者外,大多不会持续太久。某些特殊的躯体状况如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等也会导致睡眠问题,比如人们常常用“鼾声如雷”形容一个睡得很熟,其实打鼾本身是人睡眠中通气不畅通的表现,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常常会有明显的鼾声,气道不畅通或者呼吸暂停常常会导致暂时的大脑低氧,这时的睡眠本身是有问题的。睡觉前的身体状态有时会影响入睡。有人会在睡前做运动,比如在睡前跑步,有人会在睡前看激动人心的电影,比如夜间看恐怖片,有人会在晚间喝咖啡或茶或高糖饮料,有人会睡觉前吸上两支烟解解乏,有人会在睡前做需要高度用脑的思考,比如躺在床上思考重大的决策问题,有人会晚餐大吃一顿或者夜间饱食宵夜等等。这些睡前活动或者物质往往会改变人身体的生理状态,尤其是改变了人大脑的状态,让人不容易进入平静松弛的状态,而睡眠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处于平静松弛状态。睡眠的需要自然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人在疲倦时比较容易入睡,那些辛勤工作的建筑工人在嘈杂颠簸的公共汽车上都可以睡着,巨大的体力消耗和或脑力消耗会让睡眠变得非常容易而且不容易中断。不少失眠者却容易忽视这一点,一旦失眠,失眠者常常会在白天“补觉”试图恢复睡眠的损失,有的会因为继发的疲乏倦怠而白天整日卧床“休息”,殊不知这种“休息”和“补觉”会大大减少睡眠的需要量而导致晚上更不容易入睡或睡眠变浅变短。有些失眠者也恰恰因为这种不恰当的方式让短暂的失眠变得持续或蔓延而成为严重问题。因此,无论失眠如何,第二天非睡眠时间不要卧床,更不要“补觉”,你“失去的睡眠”会在第二天晚上自动“补”回来的。睡眠的节律紊乱也是很容易造成失眠。有不少朋友特别爱熬夜,不到一两点钟不睡觉,第二天不睡到十点钟不起床,有的甚至根本不过上午,直接起床吃中午饭了。有的则睡觉时间不固定,有时早早就上床,有时纵情笙歌一夜无眠。还有的则长期夜间工作,白天睡觉。睡眠节律是人身体重要的生物节律之一,紊乱的睡眠节律会扰乱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规律,造成诸多潜在的健康问题。比如长期倒夜班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生病,更容易抑郁等。因此养成规律而合理的作息节律习惯是长期身心保健的重要的内容。各种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是失眠的重要原因。各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常出现失眠问题,这时的失眠本身就是精神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常常会在疾病潜伏期或初期就表现出来失眠,而失眠有时也会成为这些疾病治疗效果的一个风向标,一旦治疗有效,失眠常常会随之好转。不过也恰恰因为失眠本身的普遍性,人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常常会忽视失眠背后的疾病因而只关注失眠症状,因此延误精神疾病的治疗。对睡眠的过度关注和无效干预是失眠常见的最直接的原因。睡眠本身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躺在床上,脑子里随意的冒出一些星星点点而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我们的意识象撒开了线的风筝一般随意的没有方向的自然飘荡,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我们很少会关注睡眠本身。而一旦因为某些原因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还没有睡着或者要求自己很快入睡时,我们的大脑皮层就会变得兴奋起来,我们清晰的察觉到我们身体的感觉、环境的声音、空气的温度等等,头脑变得清晰而富于思考,这时候想入睡会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大多数心理性的失眠都常常会由于对睡眠本身的过度关注而导致入睡的延迟或困难,睡眠就像一只蹦起来的皮球,如果你想让它尽快平静下来,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再用力击打它而是任它自己弹蹦,它很快就会停下来静止不动了。对睡眠的过度关注会导致各种不理性的无效应对行为,比如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表,然后心里计算昨天睡了几个小时,白天会有意减少一些活动而增加主动的休息时间,晚上会比平时过早地爬上床准备睡觉等等。这些刻意的“调整”会让失眠者更加关注调整后睡眠的情况,从而加重了对睡眠这个本身自然而然的过程的干扰而加重了失眠。心理压力是最不容易被察觉但却常常是最为基础的失眠原因。许多失眠者常常不觉得自己有压力,不少人甚至比较起来比许多其他人的条件都要优越的多。心理压力有许多种,比较容易意识的到是那些压力性的生活事件,比如人际关系矛盾、家庭冲突、感情婚姻不合、经济压力、职业工作负荷、有影响的挫折创伤等等,这些压力事件给人造成的压力直接的体现为个人情绪的紧张(即焦虑),而这些焦虑紧张会通过直接的间接的多个途径造成睡眠的干扰。除此之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内心深处未解决的心理冲突也是形成压力的重要来源。例如长期规律而单调的工作生活节奏,过窄的生活圈子,过于强调责任和个人原则的行为方式等。这些无形的压力常常非常隐蔽但是持久的累积作用于人,间接通过人的情绪而影响着睡眠。梦有时也会成为睡眠问题的原因,比如有人就认为自己睡觉做梦不正常希望能通过治疗而“一夜无梦”,有人总是做噩梦,醒来后会对梦境感到紧张等。梦作为睡眠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是必然会出现的,估计除了神仙之外,人类没有不做梦的,所以上述所说因为梦造成睡眠问题的,大多都有着思维认识或者心理层面的问题,只不过睡眠是这些问题的一个体现而已。人一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寿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于人来讲还有太多的未知内容,睡眠是人的本能之一,但很明显睡眠象吃饭一样会受到许多内在外在方面的干扰,人有必要了解睡眠的秘密,更有必要知道这些对睡眠的干扰,当然只是知道了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帮助,你要行动起来减少这些干扰才能得到一个更好的睡眠。————————位照国医生
要说世界上什么最痛苦,莫过于突然出现又找不到原因的恐慌焦虑了,恐慌紧张本身就是痛苦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审讯过程中应用最多的也莫过于利用各种手段造就内心巨大的恐慌而屈服人了,而突然出现又极度强烈的惶恐紧张焦虑其痛苦程度是无法想象的。有过这种经历的绝大多数朋友对这些情景都会终生难忘,甚至有人说宁可去死也不要再来经历一次了。出现这种恐慌时,有时似乎毫无缘由,其实大多都有一些导火索,可能是某个地点,可能是某个想法,可能是身体的某个感觉,甚至可能是别人某句话。一旦出现,恐慌会像雪崩般一发不可收拾,紧张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大,有人描述像世界末日一般。发作来临时,大多会感到心跳加快,会有胸闷,呼吸急促,会有窒息的感觉,有人会有头晕,有人会有头皮或手指发麻,感到心里像猫抓一般令人坐立不安,惶惶然如大难临头。不少人这时会认为自己心脏病发作了或者感到自己要发疯快死了,紧急打120救护车急救,各大医院的急诊是有这种情况的朋友常常光顾之地。不过,这种发作如潮水般来得快,去得也快,常常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过去了,长的也不过半个小时或个把小时,有的朋友打了120,等救护车拉着他到了急诊时他已经没事了。在医学上,这种极度恐慌的急性发作被称之为“惊恐”,实质上这是一种急性的焦虑发作,像广泛性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怖症,惊恐障碍,伴焦虑的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惊恐”,当然最为常见的就是惊恐障碍了,人在极端环境下遇到危险或受到惊吓时也可以出现类似的情形。另外,这种“惊恐”也常常表现的没那么典型,或者发作持续的时间非常长,或者发作时只有一两种不适症状。当然,出现惊恐发作后是一定要去看医生正规治疗的,但即便是看了医生,也并不代表惊恐发作就彻底消失了,它还会再来,这时医生不在身边,惊恐发作者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减缓或阻止这种极度的痛苦经历吗?这里我们就此给惊恐发作的朋友支支招。首先,惊恐发作者要了解这种急性焦虑发作的过程机制。惊恐发作初始大多是由某个线索引发的,比如一位朋友听到有朋友心脏病去世,昨天刚例行体检做了心电图但结果未知,不由地想到他自己也有得心脏病的可能,想到这就开始感到紧张,心跳开始加快,而感觉心跳加快又让他头脑中更怀疑自己也有心脏病,呼吸不由自主地变急促,开始感到出汗,手脚发凉,心里认为这很可能就是心脏病发的征兆,由此出现更加剧烈的焦虑惊惧反应。这一过程中,关键的是身体感觉与患者头脑中对身体感觉不恰当的推断想法之间的交互放大效应,即危险想法-主观实现-躯体反应-放大的危险想法-主观实现-更剧烈的躯体反应的连锁过程,这其中不恰当的压倒性的危险推测和想法起到了核心作用。因此任何可以打断这一过程的做法都可以有效减轻或阻止惊恐的发作。在理解了上述过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在惊恐发作前或发作时自助治疗。1纸袋呼吸法在惊恐发作时,尤其是伴有呼吸急促大口喘气或感到气短手脚发麻的情况下,找一个纸袋子(比如像麦当劳的食品纸袋),撕去纸袋子底端的一角,用纸袋子开口一侧双手套在嘴巴鼻子上呼吸,直到感觉发作结束或手脚发麻消失。如果手头没有纸袋,材质较硬的塑料袋也可以。如果手头找不到任何袋子,也可以用双手紧紧并拢,捂住口鼻呼吸也能稍稍起些作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就在于这种呼吸法可以减少或阻断由于不自主的快速呼吸导致的躯体反应。因为人在快速呼吸时,由于肺部氧气二氧化碳的交换增加,导致人体血液中的氧气增加和二氧化碳减少,后者导致人血液暂时碱性化从而导致大脑血流减少心跳加快呼吸肌疲劳以及血液电解质紊乱等短暂生化效应,这些生化过程就导致了头昏眼花胸闷心慌手脚发麻冰凉等不适症状,而人感觉到这些不舒服症状又会激发更多的关于危险的推断想法,从而循环进入交互效应过程。因此纸袋呼吸法增加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从一定程度上就阻断了躯体反应的发生。2慢速呼吸放松法惊恐发作时,也可以采用慢速呼吸放松法减缓或减轻惊恐痛苦程度,具体方法参见健康心生活2014年10月1日推送的《心里紧张心烦怎么办?-和我一起呼吸吧》。呼吸放松练习的作用一部分原理和纸袋呼吸法类似。3自我心理矫正我们上面提到了惊恐发作过程中危险想法的核心作用,如果能有效改变这些不恰当的想法,惊恐发作也会减轻或消退。不过,理论上改变不合理想法的方法很完美,但身处惊恐中的人是很难对当时的想法做调整的,因此通常需要在惊恐发作后或发作前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练习养成自我纠正的习惯。这里我们稍作讨论,惊恐焦虑反应其实是人对危险的本能性反应,本能性的反应本身是没有问题,出现这些反应反而说明人体机能是很灵敏的,关键是是什么激发了这种本能反应呢?是危险,可惊恐发作时真的没有什么现实的危险,既不是真的患上了心脏病,也不是真的马上就会死去,那么是什么呢?很显然,是人头脑中认为的危险,也就是说在那一刻发作者头脑中想到什么危险,几乎毫不犹豫地就被发作者当成了百分百会发生的现实危险,所以这种不加过滤不加区别的想法与现实的混淆是造就本能恐惧反应的直接原因。比如我告诉你你现在所在的大楼十分钟之后就会坍塌掉,你现在会紧张吗?肯定不会,因为你不相信这是真的,换句话讲你很清楚的知道你头脑中出现的楼会坍塌的想法在这一刻它只是一个说法观点而不是现实,尽管它有很小几率会发生;而一旦你相信了呢,你肯定会惊慌万分立刻逃走。因此,学会有意识的过滤头脑中的想法,学会区分想法与事实,一旦日常练习形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在惊恐发作之初就能有效的对自己头脑中不自主出现的不合理想法进行纠正,从而阻断焦虑反应的发生。当然,这种练习不是一除而就的,需要经常停下来跳出来反观自己刚刚发生的想法和情绪过程,反思想法的依据,观察自己是否未经证据思考就把想法等同于事实了,意识到了就要反问自己想法是事实的证据在哪儿。4行为暴露法在惊恐发作时,由于惊恐的痛苦,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采取保护性行为,或回避某些场所,或要人陪同,或准备某些急救药物,殊不知恰恰这些保护措施让惊恐反应得以长久保持下来。这时恰当的做法是在向医生了解自身实际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放弃任何保护性措施,主动面对惊恐反应,主动去经历那惊而无险的焦虑情绪动荡过程并且随时用打分形式记录当时的体验,直到惊恐反应结束,这样的情况反复几次之后你会发现惊恐反应的严重程度会逐次减轻甚至可以完全消失。这种方法称之为暴露,当然如果有可能,这种方法应尽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但也有患者准确掌握后自己实行而获得明显疗效的。暴露的方法最好能与前述的自我心理矫正联合进行为最佳。当然,惊恐发作的干预方法还有许多,包括各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减压管理等,惊恐发作常常有着深层的心理成因和可能的生理原因,有惊恐发作的朋友需要与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密切合作系统的进行治疗才能真正获得治愈,切忌只依靠一两点掌握的方法和知识就忽视其他系统治疗。当然如果能掌握上述方法自助治疗,这无疑会让你的治疗效果更佳。————————位照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