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口腔黏膜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要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
口腔黏膜病中有一大类疾病是慢性疾病,需要较长时间或者反复使用激素或者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口腔扁平苔藓为代表。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口腔扁平苔藓表现为非糜烂型和糜烂型,非糜烂型通常无明显症状,偶有粗糙感及轻微刺激痛,糜烂型表现为明显的自发痛或进食刺激痛,经久不愈的糜烂型扁平苔藓有转化为口腔癌的潜能,因此,对糜烂型扁平苔藓的规范治疗至关重要。肾上腺皮质激素、火把花根、羟氯喹、沙利度胺、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糜烂型扁平苔藓可选择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局部制剂(如曲安奈德、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更是临床最常使用的一线药物,它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渗透压,减少体液外渗,减轻充血,阻止炎性细胞向炎性部位迁移,发挥抗炎作用。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治疗扁平苔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操作方法简单,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可减少口服和局部封闭给药带来的副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中我们也发现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会继发口腔真菌感染,引起病情加重、反复、或产生一些新的症状。因此,对需要长期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我们需要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如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使用的时间、剂量及次数,避免过度使用;注意局部制剂涂抹的方法,尽量涂抹在病损严重的区域,有的放矢,不要随意到处涂抹;伴有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积极控制血糖并严格控制药物使用的剂量;老年患者要作为药物监测的重点人群;可以配合辅助使用预防真菌感染的药物如碳酸氢钠(小苏打)和西吡氯铵(开刻立)等。西吡氯铵是一种季铵盐化合物,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它的主要作用是穿透细胞膜,导致细胞内的成分外漏,破坏细菌的新陈代谢,抑制细胞生长,最后导致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杀灭细菌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西吡氯铵含片能够抑制甚至杀死白色念珠菌,预防念珠菌病的发生,且具有辅助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作用。西吡氯铵含片内含有薄荷脑,味道清甜,对口腔黏膜无刺激,不着色,安全性较高,患者易于接受。每次使用1片,每天3-4次,徐徐含化,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