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中医主张“春季养肝”,但究竟应该怎么养肝,你未必很清楚。中医里所指的肝并不单指“肝脏”这一器官,而是指一个系统,并不是什么东西在春天多吃一点就算是养肝,无论是食疗、药疗都是吃对了才有用;运动、调整生活节律和情绪,做对了才见效。同时,春天是人体抵抗力较弱的时候,也是多种细菌、病毒活跃的时候,此时养好肝,对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的增强作用很大。 受访专家——张晋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 肝出问题会有先兆 肝并不是单指“肝脏”这个器官,肝与胆相表里,它是一个功能系统,与消化、解毒、造血、生殖、情绪等都有关系。由于肝功能很多,所以肝病的症状非常繁杂。“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干涩和肝有一定的关系。“肝主筋”,所以通过指甲可以看出肝脏的充足与不充足,比如指甲断裂等都与肝有关系。“面露青色”通过肝的颜色表现与肝相关。口苦,说明可能是肝胆火旺的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表现只能说明与肝有关系,但不能绝对说就是肝的问题。所以当身体不适时,不要轻易自我诊断,到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诊断对身体健康才有保障。 食物养肝吃对了才有用 “春季养肝”,但针对肝血不足和肝阳亢盛两种不同体质的人也有不同的养肝方法。每天闷闷不乐的人肝气郁结,属于肝血不足体质,对很多事都着急上火的人肝阳上亢,属于肝阳亢盛体质。 对于肝血不足的人,可以用玫瑰花、玳玳花、合欢花泡水,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吃大枣或桂圆可以养肝血。中医向来要取类比象,所以“吃肝补肝”对肝血不足也有一定的养血作用,除了直接吃猪肝、鸡肝或者鸭肝这些熟食外,偶尔吃些北京的炒肝也是很好的。对于肝阳亢盛体质的人,除了避免吃过于辛辣的食物外,还需要清肝火,比如用菊花泡菊花茶,吃薄荷以及用决明子通便秘都有助于去火清肝。 中医讲“酸入肝”,对于肝火过旺者可适当吃些酸味食物,防止肝气过度发散。而肝阴虚者,应少吃或者不吃酸味食物,“减酸增甘以养脾”,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可以吃一些像红枣之类的甜味食物,以及有助于肝阳生发的食物比如韭菜、豆芽菜和香椿等,对肝很有好处。 去肝火可按揉“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是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是找到最痛的点,在这两个部位之间反复推揉,有助于发泄肝火。 养肝同时要养情绪 中医讲“气伤肝”,所以肝与人的情绪和心志有着很大关系,肝血不足和肝血亢盛的人都是不健康的。经常调节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对养肝作用很大,比如多与家人朋友谈心聊天,通过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释放压力,周末可以去户外旅游来调节情绪等。中医讲“春三月广步于庭”,适当的户外运动也对养肝大有裨益。此外,对于养肝来说,平时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中医讲“子午觉”,经常午睡以及保证在晚上十一点前睡觉有助于养肝血,保证阴阳平衡。在生活中常做眼保健操、浴目和梳头等都对养肝有一定作用。 养肝与抵抗力相互作用 由于肝脏具有解毒和破坏外来有害物质的功能,所以,春季养好肝,对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作用很大。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即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和抗病能力,邪气则为一切致病因素的总称。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人体的这种防御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抵抗力。免疫系统区别于抵抗力,它是抵抗力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人体抵御外界病毒的能力。 春季温差较大,人的抵抗力易降低,同时也是麻疹、猩红热、肺炎、流感等疾病的高发期,面对多种病毒侵入,肝脏的解毒任务繁重,增强自身抵抗力可减轻肝脏防御病毒的压力。 对于提高抵抗力的食疗方法,并没有一种或几种食材绝对可以提高抵抗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质,并使得身体趋于阴阳平衡的食物就是提高抵抗力最好的食物。比如阳虚的人可以吃羊肉,薄荷和菊花茶偏凉就不能喝。提高抵抗力,不同体质的人需要不同的食疗方法,完全适合所有人的食疗方法并不存在,但无论吃什么,都要吃烹饪过且易消化的熟食来保护脾胃,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抵抗力的提高也是如此。 现在,很多人因为H7N9禽流感少吃肉或者不吃肉,这其实会对抵抗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拥有正常抵抗力的人身体里不可缺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肉类属于蛋白质的一部分,蛋白质缺乏的人容易得低蛋白血症,从而使人的抵抗力下降。 药物疗法需遵循医嘱 通过药物来提高抵抗力也因人而异。虽然像金银花这样的解表药对所有体质的人都有一定的作用,但阳虚外感的人还需服用黄芪等温阳的药,阴虚的人还需服用玄参等养阴的中药,会更有针对性。同时还需注意药量,比如黄芪补气,但补过了就会上火,抵抗力并没有提高。不同年龄段的人气血不一样,所以给老人和孩子的药量和药效要明显轻于成年人。 维生素对于提高抵抗力也有一定的作用。通过食物来摄取维生素是最好的,但维生素复合片也可作为食物的补充来提高抵抗力,切忌代替食物。 对于平时没有健康问题,但是想预防疾病的人并不需要通过药物来提高抵抗力,中医所说的“气有余便是火”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确实需要吃药来提高抵抗力的人,自己配伍中药并不安全,需要遵循医嘱,由医生针对不同症状来开药方保证身体健康。 短期内提高抵抗力不可能 人不发病就是阴阳平衡,所以从最基础来讲就是调整阴阳。熬夜不睡觉是在作息上打破阴阳平衡,过食饮冷是在饮食上打破阴阳平衡。过度忧思、抑郁、生气是在情绪上打破阴阳平衡。在作息、饮食和情绪上保持阴阳平衡,人的抵抗力就会增加。 短期内提高抵抗力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养生都是日积月累的。要从平时生活做起,除了正常的饮食规律和作息规律外,还需注意生活细节来提高抵抗力。“入药三分毒”,是药都有寒热温凉的偏性,食物与药物有很多同源,所以,食疗方法好于中药疗法。但在饮食细节上要避免吃饭太快,咀嚼越细,对食物的消化越有帮助,食物到胃里就不会增加脾胃负担,以此增加抵抗力。 如何运动对提高抵抗力有益?中医主张“小劳”,即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对于体质弱的人,出微汗就可以了。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版文/吕昭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5/1226/c21471-27979598.html跟老中医学“膏方养生”,四季皆宜单祺雯张杰2015年12月26日10:11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手机看新闻原标题:跟老中医学“膏方养生” ,四季皆宜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张 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董 瑞 膏,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方,就是中医的处方。膏方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拟定的个体化处方,将药物煎煮取汁、掺入辅料浓缩制成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具有营养滋补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冬季是服用膏方的最佳时节。其实,吃膏方并不仅仅拘泥于冬天。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依照人体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点,一年四季皆可服用膏方。本期,《生命时报》特邀中医专家为您详解膏方养生。 春季通肝气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肝也属木,故有“春气通肝”之说。在这个季节,膏方应以疏肝理气为主。对于肝气郁结所致的情绪波动大、易怒之人,要疏肝气,可在膏方中加入玫瑰花;对于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之人,可适当用些当归、川芎;对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昏目眩、失眠多梦之人,宜用点菊花来清肝;对于肝血虚的人,则可以用一些补肝的中药,如枸杞、何首乌等。此外,日常饮食中,要适当多吃些洋葱、芹菜、海带、香菇等补肝食物。▲ 夏季清心火 夏季气候炎热,故“火”为夏季主气。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因此易扰乱心神,常有体倦乏力、口燥咽干、心烦失眠、情绪急躁等不适。因此,夏季膏方应以清热养心、益气养阴为主,多选用山药、连翘、黄芪、党参、柏子仁等中药。同时,中医认为,心主血脉,除了养心还要养血,可在膏方中加入生脉散(由人参、麦门冬、五味子构成),心血足才能抵抗夏天对于心气的耗损。此外,中医提倡夏天吃点“苦”,日常饮食中不妨多吃一些苦瓜、黄瓜、冬瓜、绿豆、玉米须等有点苦味的甘凉食物,以清火生津。▲ 秋季润肺燥 秋季阳气敛收,阴气渐长,天气由热转凉且气候干燥。秋季燥邪最易损伤人体肺脏。肺作为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主呼吸,与大肠相表里。当空气中的湿度下降,燥邪伤肺就会出现口干舌燥、咳嗽痰黏、大便干结、皮肤皲裂等症状。秋季膏方应以清肺润燥、滋阴生津为主,多在膏方中加入沙参、麦冬、百合、川贝、杏仁等中药。对于经常咳嗽、嗓子痒的人,膏方中可加些陈皮、丝瓜络。同时,饮食要“减辛增酸”,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苹果、石榴、葡萄等,还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蜂蜜、莲藕、乳制品等益胃生津的食物。▲ 冬季填肾精 寒为冬季主气,寒主收引,易伤阳气。中医认为,肾对应于冬季。肾精充沛者精力旺盛、脚步轻快、食欲好、睡眠佳;而当经常出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腰膝酸软、乏力易疲、肤色晦暗无光泽时,则要警惕或是肾虚的信号,应适时进补。临床上,不同体质者的肾虚,进补的药物也不同。气虚体质者神疲倦怠、动则气喘,可选以人参、黄芪、白术等为主的膏方;血虚体质者面色苍白、头晕健忘,可选以阿胶、当归、白芍等为主的膏方;阴虚体质者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可选以生地、麦冬、沙参、龟板、枸杞等为主的膏方;阳虚体质者畏寒肢冷、尿频遗尿,可选以鹿角胶、杜仲、核桃仁等为主的膏方。日常饮食中,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的阳虚体质者不妨多吃些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比如羊肉、狗肉、大虾、鹿茸等,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膏方能养也能治 膏方始于汉唐,盛于明清。《黄帝内经》中就有古代达官贵族用膏方养生的记载,清代慈禧太后更是每年服用一些膏方,以抵御疾病、延年益寿。可见,膏方自古就有“补益”的长处,但同时也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理念。 随着现在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更多地把膏方当成了滋补品,其实,这只是膏方为人熟知的一个方面。除了养生保健,膏方更是治疗多种慢性疾患的最佳剂型,正所谓“亦补亦治、治养结合”。张晋介绍,临床上,膏方主要用于以下四大类人群:一是使用膏方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人群;二是平时体质虚弱之人和亚健康人群,尤以40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虽无明确的疾病诊断,但时常感冒、体倦、头晕;三是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四是大病初愈、术后、创伤后康复期的人群。从这四类人群来看,前两类属于“未雨绸缪”的防病,后两类则是“对症下药”的治病。 关于膏方的治疗价值,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董瑞特别提出了运用膏方治疗雾霾所致肺系病的优势。“我出门诊时,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几十个出现鼻咽干燥、咽痛干咳、胸闷气短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经过总结发现,这些症状都与雾霾有关,并首次提出了‘雾霾呼吸道综合征’这一概念。” 董瑞介绍,“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经络之间相互关联。雾霾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继而影响全身,而中医肺系的调理注重‘治肺不独肺’,因此膏方调理由肺系入手,重在全身各脏腑机能的调整,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对雾霾损伤的膏方首先以肺、脾、肾三脏的调理为主,使用具有补脾、益肾、宣肺功效的中药,使三脏机能旺盛,有力抵御雾霾等外邪。方中还可针对性地加入某些药物,如桔梗、苦杏仁、前胡等,有助减轻雾霾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服用禁忌 中医界素有“宁看十人病,不开一膏方”的说法,意指膏方只有对症下药、量身定制,有效成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服用得当,才能事半功倍。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服用时间有讲究。一般膏方需空腹服用。如果脾胃功能较弱,可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以固护脾胃。养心安神的膏方在睡前服效果最好。 温水化膏口服。膏方在形态上有软膏和硬膏两种。软膏需用温水化开后服用,切不可使用热水,因为大部分膏方中都含有蜂蜜,过热会损伤其营养。如果是从市面上买回的硬膏,如固元膏、桂圆膏等,在食用时要充分咀嚼,否则会增加胃的负担。 服膏方时要忌口。膏方里多为滋补类中药,服用期间忌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以及海鲜一类所谓“发”的食物,烹调时少放姜、蒜、葱之类的调味品。服用含有人参的补气膏方时应忌食萝卜;服用含有首乌的膏方时忌服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类膏方时尽量减少喝茶,茶叶中的茶多酚有解药的作用,影响膏方功效。 三类人要慎服。膏方多滋腻,易影响消化功能,因此,肠胃功能弱的人不容易吸收和耐受,尤其不可擅自服用,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调理好本身疾病后再服膏方。服用含有活血化瘀成分膏方的女性经期最好停用膏方,月经结束后可恢复服用。此外,患咽痛、感冒、发烧等急性病期间要暂停服用。 阴凉储存。膏方均需低温保存,宜储存在陶瓷、玻璃制品中。现在各大医院膏方多采用真空包装,一次一小包,方便携带服用,但须存放在通风低温处。如果是大罐包装膏方,服用时须使用干净的汤勺取用,防止发霉变质。▲(单祺雯 张杰)
今日头条:名中医推荐:一家老小都用得上的小药方健康时报2016-01-22 09:25(健康时报记者 董 蕊 黄兰君 吕 霖 间蓉蓉)一到冬季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小麻烦,上火、体寒、皮肤干痒……健康时报记者走访各地名中医,为大家搜罗了解决冬季常见问题的小药方。保健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推荐药:四逆散四逆汤缩在羽绒服里,抱着热水袋、暖宝宝,厚被子一床叠一床,冰凉的手脚依然无法暖起。不少女性一进入秋冬就变为“冰美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是最常见的事。怎么让自己暖起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大夫推荐了两个古方:四逆散和四逆汤。四逆散源于《伤寒论》,组方为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6g,用水煎服即可。张晋解释说,很多人手脚冰凉但到胳膊就不凉了,往往是因为肝气不舒,情绪不佳导致的,这种情况下需要舒肝理气而不是简单温阳,四逆散就是临床上最实用、效果最好的古方。还有些人不仅四肢冰冷而且面色苍白,甚至还伴随食欲不振,张晋推荐可以配合四逆汤调理。同样出自《伤寒论》的四逆汤,主要由6g甘草、6g干姜,还有15g的附子组成,煮水服用后能治疗心肾阳衰寒厥的症状。冬季怕冷是人的本能反应,很多人并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但张晋提醒,如果手脚冰凉特别严重,甚至连半个胳膊都发凉,很有可能是心冠心病或是其它心血管疾病的信号,中老年人要注意这点。
中医对汗的认识在《素问·阴阳别论》就有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人体阳气蒸腾了属阴的津液而汗出,汗的发生取决于阴阳的合和。《素问·评热病论》:“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产生于水谷精微,是由人体的精气所化生,汗的产生与脾胃功能关系密切,故长期出汗过多对身体定有影响。人体的津液代谢是由多脏腑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津液的疏布与代谢离不开脾的运化,肺的宣降,肝的疏泄,肾的气化等,且依赖阳气的推动及阴液做为汗液物质基础,才能够维持正常生理的津液活动。汗液直接来源于津液,汗虽属于心液,但出汗则与各个脏腑都有密切的联系。如《素问·经脉别论》中:“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及清王燕昌《王氏医存即汗处知其虚处》曰:“五脏皆有汗,不独心也。汗皆为虚。心虚则头汗、肝虚则脊汗、肾虚则囊汗、肺虚则胸汗、脾虚则手足汗。人弱而专出一处之汗,久而不愈,即此经虚也”提出的五脏虚损致汗出过多。
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亦有部分患者大便不干,且每日一次,但感排便不畅,或有便不尽的感觉,中医属“便闭”范畴。必要的饮食调理,合理搭配的膳食结构是治疗便秘的关键。饮食合理可协调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保持大便通畅。 合理的膳食结构1.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菜蔬:粪便是由食物残渣和水分组成,因此,便秘的形成与饮食成分密切相关。植物纤维素或果胶,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很多,如麦麸、鲜豆荚、嫩玉米、花生、菠菜、蒜苗、马铃薯、南瓜、胡萝卜、地瓜、海带等,肉类中以牛肉,尤其是红牛肉含有较多肌纤维。 2.少吃或者不吃刺激和辛辣的食物:辛辣刺激食物对直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之充血水肿,令病人排便时肛门口灼痛。 3.适量饮食:若进食过少,不能产生有效的胃肠道刺激,使肠蠕动减慢;同时肠道得不到适度的充盈,不能引发大脑皮层和神经中枢的调节发射,粪便不能及时排出,水分不断吸收致粪便干结而排出困难。 4.供给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缺乏可以导致肠肌无力从而引发便秘。多食用含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粗粮、酵母、甘薯、马铃薯、豆类及豆制品等,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管蠕动,有利于排便。生活规律: 1.起居有节,生活规律。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可经常强忍便意,以免形成习惯性便秘。 2.产妇和年老体弱者,应坚持做提肛锻炼:吸气时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一吸一呼为一提,每日做3次,每次10~15分钟。身体条件尚好者也可做仰卧起坐,以增强腹肌和其他排便肌肉的力量。 3.每日晨起空腹饮一杯盐开水或用蜂蜜冲茶代饮,以润肠通便,同时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适当的中药调理:应用饮食调理仍不能缓解,可以用中药调理。高干科老年便秘专题门诊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调整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大肠的功能,或滋润、或和降、或活血、或祛湿、或补气、或行气、或宣升等,治病求本,以求药到功至之效。
2013年中医药十大新闻揭晓 本报讯(记者马骏)2014年1月2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和中国中医药报社共同揭晓2013年中医药十大新闻,分别是: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反映了中央将中医药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为中医药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2.全面发展中医医疗保健服务,成为国家发展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列为八大主要任务之一,制定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推广科学规范的中医保健知识及产品,鼓励和扶持优秀的中医药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等,培育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品牌和服务机构。 甘肃省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5年建起较为完善的中医药产业链,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3.中医药在国家外交战略中的地位提升 8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提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3次会议上讲话中提出“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中方愿意同各成员国合作建设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资源为成员国人民健康服务”。 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卫生部关于中医药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乌克兰卫生部关于中医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分别于9月和12月签署。 4.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发现一批珍贵医简 12月,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考古队在清理一处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时,出土920支竹简,初步分析为9部医书,除《五色脉诊》之外都没有书名,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侯》、《脉数》等。另有184支(含残简)组成的内容为《医马书》,以及一个完整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用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 5.中医药参与深化医改取得新进展 中医药健康管理首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覆盖目标人群30%,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藏、蒙、维等民族药首次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要求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出调整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在取消药品加成时区别对待中药饮片, 在医保中鼓励使用中医药等措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农村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已在全国18个省(区、市)实施。 6.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深入基层惠及群众 “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是中医药行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包含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和“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三项工程。各地以此为主要内容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建设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等形式,推动中医药更加深入基层,惠及百姓。 7.首批134名中医药传承博士后进站 12月,134名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正式进站,为期两年。此举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与国家博士后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师承教育的传承优势和博士后教育的平台优势,成为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的新方法,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的又一创新。 8.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目前已发布中医药国家标准27项,行业及行业组织标准470多项,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初步构建。政府主导、行业参与、统筹规划、分工负责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荣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突出贡献奖。 9.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医药科技取得新成果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立了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临床科研新模式,初步验证了14种疾病中医药治疗的相对优势,显著带动了基地建设单位中医服务能力总体提升。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果德安教授带领完成的“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在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果德安教授还获得2013年度美国植物药委员会最高荣誉奖NormanFarnsworth卓越研究奖,是获得该奖的唯一亚洲和华人学者。此外,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完成的“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0.中医药积极参与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 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过程中,中医药系统迅速参与救治,及时发布中医诊疗方案并根据疫情及时修订。专家系统总结中医药参与治疗的所有病例,达成中医药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疗效确切的共识。 禽流感来袭,盲目购买板蓝根冲剂服用现象,折射出社会对中医药的期待,中医药知识的科学普及仍待加强。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体检的高峰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检中检查出来尿酸异常的人越来越多。尿酸高是怎么回事?很多人没有任何症状,是否应该治疗? 尿酸是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废物,人体内2/3的尿酸经尿排泄,而剩下的1/3由肠道排出,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尿酸产生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有的可导致痛风。 尿酸的两种检测方法 血尿酸的测定(多用)抽取静脉血测定尿酸。血尿酸的正常值男性为0.15~0.38mmol/L(毫摩尔/升),女性为0.1~0.3mmol/L,女性更年期后其检验值接近男性。血尿酸值高于0.42mmol/L则为高尿酸血症。由于血尿酸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波动性,应反复测定。 尿尿酸的测定(少用)低嘌呤饮食5天后,留取24小时尿检测。尿尿酸大于3.6mmol为尿酸生成过多型,仅占少数;小于3.6mmol为尿酸排泄减少型。通过尿尿酸测定,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分型,有助于降尿酸药物的选择及鉴别尿路结石的性质。 严格饮食控制 很多血尿酸异常者都喜欢进食含嘌呤较多的食物,以及有酗酒的恶习。因此,饮食控制的首要就是禁高嘌呤饮食和禁酒。 避免高嘌呤饮食禁用高嘌呤食物,限制嘌呤食物,减少外源性核蛋白,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 根据每100克食品含嘌呤的毫克数,大致将常用食品分为4类。 高嘌呤类: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以及浓鸡汤、肉汤、啤酒等,每100克含嘌呤超过100毫克,属于富含嘌呤食品。 多嘌呤类:大部分鱼类、贝类、肉食及禽类,每100克食品中所含嘌呤在50~100毫克之间,属于多含嘌呤的食品。 较多嘌呤类:青鱼、鲑鱼等,牛、羊、鸡肉类,虾、蟹及芦笋、菜花、四季豆、菜豆、菠菜、蘑菇、花生等蔬菜,每100克食品中所含嘌呤在25~50毫克之间,属于较多含嘌呤的食品。 低嘌呤类:奶、蛋、米及面制品和大部分蔬菜,每100克食品中所含嘌呤低于25毫克,属于少含或不含嘌呤的食品。 禁酒高尿酸血症患者应严格戒饮各种酒类,这是因为,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尿酸增高和血乳酸增高,刺激嘌呤增加。此外,饮酒时常进食高嘌呤食物,酒可加快嘌呤的代谢,导致体内血尿酸水平增高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除了饮食控制外,还应多饮水(肾功能不全者除外),以利尿酸排出。肥胖患者必须减少热卡的摄取,降低体重。应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特别是高钾、低钠的碱性蔬菜,既有利尿作用,又能促进尿酸盐溶解和排泄。 药物的选用 一般认为,血尿酸的浓度在0.416~0.476mmol/L以下的无症状者,不需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即可。 经饮食控制而血尿酸浓度仍在0.416~0.476mmol/L以上者,每年急性发作在2次以上者,有痛风石或尿酸盐沉积者,以及有肾结石或肾功能损害者,均应该使用降血尿酸药物。降血尿酸药物包括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2类, 前者常用的药物如羧苯磺胺(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龙(立加利仙)等;后者常用的药物为别嘌呤醇。 长期控制时用药选择哪一组药物,常根据患者肾脏功能及24小时尿酸排出量决定。每日排出尿酸量低于600毫克及肾功能良好者,可用排尿酸药;肾功能减退及每日排出尿酸量高于600毫克者,应选用抑制尿酸合成药;血尿酸增高明显及痛风石大量沉积时,亦可两者合用,以加快血尿酸下降及痛风石消退。 急性发作时用药降血尿酸药物均有诱发转移性痛风发作的可能,因此在急性期不宜应用。急性发作时首选秋水仙碱(目前更多用的方法是小剂量秋水仙碱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应用,疗效明确,不良反应也要少一些);也可用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和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等)。若病情严重而秋水仙碱等治疗无效,可考虑用强的松。不过,强的松虽然显效迅速,但停药后容易复发,且长期服用易致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因此尽量不用。(此文章发表于《家庭医药》2009年第04期) 高尿酸血症专题门诊出诊时间:张晋副主任医师 周四上午 Email: jin_zhang2000@hotmail.com联系电话:01062835397
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成员名单的通知2013-12-20 15:49:15 出处:新闻办 作者:国中医药办新发〔2013〕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局各直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向人民群众传播科学的中医药健康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的需求,我局于2013年9月组织举办了第四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培训班。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局相关直属单位高度重视,共推荐89名专家参加此次培训。经过专家培训、现场考核、网上公示等规定程序,共确定48位专家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的专家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管理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新发〔2013〕38号)的要求,热心中医药文化科普公益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需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013年12月2日第四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成员名单专业姓名工作单位备注中医基础理论张雪亮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朱桂祯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方朝义河北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朱辉辽宁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中医内科张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秦绍林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罗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李树茂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赵振发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任慧雅保定市第一医院冯明山西省中医院张晓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汤军浙江省中医院薛西林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宽裕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及风湿病张群济南市中医院魏陵博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马献军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徐学功郑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病朱翠玲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金劲松湖北省中医院肖长江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病李洪波南宁市中医院夏殷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汤小虎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龚谨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老年病宋国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肿瘤病中医急诊苏和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重症监护中医骨伤科见国繁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朱保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刘波四川省骨科医院中医儿科尹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立新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养生姬文君延安市中医医院中医心理学杨秋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针灸赵钧沈阳市中医院邝慧玲广州中医药大学周建伟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赵耀东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药杨柏灿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贾丽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蒙医纳顺达来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咏梅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曹建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隋博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文霞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袁勇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戴海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院
正常汗液的分泌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的下部区,经由通过脑干和脊束后终止于侧角,再经由交感神经节后神经纤维而调控人体的汗出。神经节后的传递物质主要为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支配汗腺分泌的胸交感神经中枢位于第2~6个节段,其节前纤维主要在T2、T3交感神经节支配手部汗腺,少数的人自T1有主要的分支支配手部;另外有少数人自T2、T3直接通过Kuntz束抵达上肢;腋部汗腺则由由T4、T5支配[2]。原发性多汗症主要是由于胸交感神经功能异常亢进引起。涂远荣等人[3]曾经对23例手汗症患者经胸腔镜切除的胸交感神经组织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认为胸交感神经的髓神经纤维数目增多及髓鞘增厚是多汗症发病原因之一。除交感神经外亦有其它因素:1、情绪因素 如由焦虑、恐惧、窘迫、发怒、兴奋和精神受到打击等情绪因素引起。2、发热性疾病 因细菌的胞膜或是从人体降解的蛋白分解产物所释放出的致热原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阈值提高造成体温升高而导致汗出。3、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因机体代谢增加植物神经对于肾上腺素的敏感性提高所致。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而导致血糖波动较大或是长期处于较高的血糖浓度,对出现微血管病变,从而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引起汗腺调节的功能紊乱,而多汗主要见于面颈部,糖尿病患者有时因低血糖也可导致出汗过多;嗜铬细胞瘤,此为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而导致汗出的结果。4、心血管疾病 心衰时,汗出增多和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加有关,出汗主要见于头部、颈部,这在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的患者中常见。5、胸腔内增生物或损伤 胸腔内增生物或损伤能引起同侧多汗,是因为胸交感神经或节后纤维因压力增加后造成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的结果、糖尿病造成的植物神经病变。6、嗅觉性多汗 由于嗅觉的刺激造成多汗。7、代偿性多汗 当身体其它部位无汗时,可发生限局性多汗,这种情况可见于交感神经的损伤(如胸交感神经切除手术后)、脊髓或交感神经干损害、糖尿病造成的植物神经病变等。本文系张晋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中国卒中杂志》 文章血管源性眩晕是指主要由脑血管疾病引发的一类眩晕,占各种眩晕的50%以上。血管源性眩晕可来自前循环,但大多数来自于后循环即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主要分支有:①大脑后动脉;②小脑上动脉;③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④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⑤内听动脉,大多起源于AICA (85%),少数起源于 基底动脉(15%),个别起源于PICA (2%~4%)。其中发生眩晕频率最高的为内听动脉、AICA、 PICA。经典的血管源性眩晕,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诊断一般不难。而非经典的血管源性眩晕多不伴神经系统体征,这类患者大多就诊于眩晕门诊,作出诊断较为困难。如何在早期抓住先机,及时识别这类血管源性眩晕,降低恶性眩晕的严重后果,近年来引起了眩晕界学者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如下。血管源性眩晕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vertebrobasilar artery-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VA-TIA)①TIA性单纯眩晕发作。单纯孤立的眩晕发作可以是VA-TIA的唯一症状,62%就诊于眩晕门诊的患者表现为单纯眩晕发作且不伴其他体征,其中19%患者是TIA的首发形式。TIA性单纯眩晕发作,可非常短暂,一分钟到数分钟不等,一天可有数次发作。 若伴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不难作出诊断,但不伴体征时,是很难区分中枢源性与外周源性眩晕。频繁TIA性单纯眩晕发作的影像学研究发现,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未见异常的患者中,7例患者脑血管造影显示基底动脉的病变(6例动脉硬化性狭窄闭塞,1例梭形血管瘤样管壁改变),6例同时伴有椎动脉硬化形成的狭窄,导致基底动脉血流很少或没有,靠侧支循环供血。该研究认为虽然MRI未见梗死灶,但血管壁硬化狭窄造成低灌注,高凝状态促进栓子生成,使闭塞血管的灌注压进一步降低,呈典型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状态。在某些诱因下(如过度转颈), 最终导致迷路、脑干、小脑等眩晕敏感结构的缺血,引起短暂眩晕发作。内听动脉受累的缺血性发作也是导致眩晕的原因之一。②TIA性单纯眩晕发作是脑梗死发作的先兆。Braun等报告了12例误诊为外周性前庭疾患的脑梗死,这些患者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诉,没有神经系统体征,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无异常,仅9例有自发性眼震,初诊考虑外周性疾患,发病后1~10 d逐渐出现神经系统体征,1~7 d颅脑MRI检查可见梗死灶。类似研究发现,42%反复发作的VA-TIA性单纯眩晕发作最终发生脑梗死,但时间不等,短者1~10 d后出现脑梗死,长者2年后发生脑梗死。因此,TIA性单纯眩晕发作是脑梗死的预警,若能在这段时间及时诊治,可有效减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无体征卒中(silent brain stroke)约79%无体征卒中为缺血性卒中,约4%为小量出血。无体征卒中大多发生在椎基底动脉分支的远端或末梢,以眩晕发作为主,没有明显神经系统缺损体征。很像外周性前庭疾患,常见以下表现形式:①位置性眩晕可以是椎基底动脉卒中的唯一症状,可见于四脑室背外侧急性梗死、小脑绒球小结叶梗死、小脑蚓部少量出血患者。症状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类似,表现为与体位有关的反复性短暂眩晕发作,Dix-Hallpike检测时出现位置性眼震。区别在于,BPPV是由于脱落的耳石对某半规管形成刺激,其眼震方向须与受刺激半规管所支配的眼肌一致。而中枢源性的位置性眼震则不同,可诱发出不能由某个特定半规管支配的眼震,如旋转性眼震或垂直性眼震。② 单纯孤立性眩晕以单纯眩晕发作为特征,缺乏明确的体征,称其为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发作。近年来,临床有大量相关报告,引起关注。病源不明确的单纯孤立性眩晕患者中,大约52%有后循环异常情况,持续存在超过24 h,成为急性眩晕综合征。梗死后缺乏其他体征,临床表现与前庭神经元炎或者迷路炎类似,常见于小脑梗死、脑干梗死、AICA梗死、PICA梗死,需要注意鉴别诊断。③迷路缺血性梗死。迷路的血液供应来自内听动脉,由于内听动脉是终末动脉,缺乏侧支循环,一旦有缺血发作极易受累。迷路缺血性梗死多引发良性外周性眩晕或突发性听力障碍,颅脑MRI检查无异常发现,无神经系统缺损体征。但很多时候缺血发作并不仅限于内听动脉,常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其他分支,数天后,MRI检查可发现梗死灶。因此,内听动脉缺血性发作或迷路梗死,可能是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的前兆或预警。当迷路缺血作为后循环缺血的先兆出现时,很难靠MRI确诊。病理研究发现,内耳梗死后迷路和耳蜗发生坏死,纤维化后导致有时仅表现为单纯眩晕发作。1例典型病例的尸检病理报告发现:椎基底动脉结合部有显著的动脉硬化,导致两侧的内听动脉分支苍白,右侧的前庭迷路支有纤维化瘢痕及多发性退变区,右侧耳蜗和前庭迷路有明显退行性变。这类患者在急性期后的恢复期,常出现典型的BPPV式位置性眩晕发作,达数月或数年不等。这种位置性眩晕,源自椭圆囊囊斑的缺血性坏死,导致耳石脱落后释放,进人后半规管的长臂中。 因此,血管病变造成的内耳终末器官缺血坏死,是引发BPPV的常见病因之一。微小血管病变(microangiopathies)脑白质病(white matter disease,WMD)是由高血压、糖尿病和老化等过程引发的微小动脉病变,因主要累及白质而得其名。微小动脉的玻璃样变使其内径变小,组织缺血,轴突和髓鞘大量脱失而致胶质化。由此造成血脑屏障破坏,导致血清蛋白进入细胞外液,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释放内皮素和其他血管活性肽,引起微小血管收缩,导致微梗死 (microinfarcts)和血脑屏障进一步破坏。脑组织深部大多由直径很小的微小动脉灌注,这些小直径动脉深穿支是微梗死最先发生的地方,即WMD发生在微小动脉灌流区的边界。WMD呈局灶性或弥散性分布,主要发生侧脑室周边区域,皮层下和脑干的白质。临床表现除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障碍外,还表现为平衡功能障碍,有较高跌倒风险,引起临床极大关注。由于累及运动系统,步速明显迟缓,协调能力降低,应变能力减退。由于累及脑干,导致明显的平衡失调,步态不稳。这可能与脑干WMD累及了在脑干穿行的前庭脊髓束、皮层脊髓束、脊髓小脑束、内侧纵束以及前庭小脑和小脑前庭之间的传导通路有关。特别是当累及前庭功能时,患者跌倒风险较没有前庭功能障碍者增加约8倍。WMD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多发生在高血压高风险人群及小血管卒中的人群,是卒中复发预测指标之一,随着无跌倒联盟国家行动计划(National Action Plan of The Fall Free Coalition) 大力推行跌倒风险筛查,WMD也成了防跌倒门诊的主要就诊原因之一。诊断治疗眩晕面临两大诊治任务:①及时识别恶性眩晕挽救生命;②诊治良性眩晕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大多数恶性眩晕为中枢性疾患,而大多数良性眩晕为外周性疾患,如何区别中枢源性与外周源性眩晕成为诊疗的的关键。早期诊断 眩晕病史-眩晕常规查体-眩晕筛查手段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流程。对体征不明显或没有体征的血管源性眩晕,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注意:①识别某些不易察觉的中枢性体征。例如,眼侧倾(ocular lateropulsion)征、眼偏斜(skew deviation)征以及一些中枢源性眼震的特征。②缺乏规范的眩晕查体常规。某些眩晕相关性特殊查体没有包括在现有查体常规中,不能在查体时及时发现某些异常体征,例如头脉冲-眼震-眼偏斜(head impulse 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床边检查法和床边前庭功能检查法。③血管源性眩晕风险因素筛查。没有临床体征,病因不明确,但疑似血管源性眩晕的患者常有较高血管源性病变风险因素,及时筛查风险因素作为辅助诊断依据是一个实用办法。风险因素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年龄、TIA、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凝状态、高血脂、高体重指数、吸烟、不健康生活方式、情绪压力、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等。研究发现,85.7%的单纯孤立性血管源性眩晕发作 患者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其阳性预测值达62%。④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al test, VAT)筛查。神经反射弧的完整性和中枢抑制性是区别中枢与外周损害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临床常用的腱反射。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ar ocular reflex, VOR)与腱反射一样,也具有这种特性。VAT筛查简单方便,可定量测定VOR完整性和中枢抑制性:反射弧环路本身的损害造成反射低下是外周性损害指征;反射弧环路本身完整,但中枢抑制性减弱造成反射亢进,是中枢性损害指征。VAT是查体之外,可区别中枢与外周性损害的筛查方法之一。60%~70%的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在VAT检测中呈中枢性异常。⑤影像学检查。对没有明显体征或病源不明确患者都进行影像学检查,显然没有必要,也不实用。但对TIA频繁发作且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无缓解者;对疑似血管源性眩晕且伴有>3个危险因素者;对48h后症状无缓解的急性眩晕综合征者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硬化造成的狭窄,脑血管造影仍是金标准,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angiography,MRA)敏感性较高,达94%,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敏感性相对较低,为70%。MRI有助于在症状持续存在时,及时检出梗死灶。治疗措施①建立筛查常规,及时识别高风险人群。对于疑似血管源性眩晕者,应实行常规危险因素筛查。②早期防治危险因素和TIA。像治疗卒中一样,治疗TIA和危险因素。例如,及时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节制饮食,调节情绪,及时去除引发动脉硬化、心血管和脑血管的因素,降低血管源性眩晕的发生率。③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病,例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④频繁TIA发作性眩晕者应及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或其他抗栓、抗凝药物治疗,有助于减少或终止频繁发作。研究发现,存在症状的颅内动脉狭窄,在2个月和12个月内发生卒中的可能性分别为21%和16%,其中40%是由VBI引发。未经治疗的TIA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高于接受治疗的患者。⑤病因不明的单纯孤立性眩晕,危险因素超过3个以上者,即使没有脑干和小脑体征,也应该按后循环缺血给予相应处理。⑥血管源性眩晕造成的前庭 平衡功能障碍,应在上述危险因素治疗和病因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前庭康复治疗。⑦有症状的动脉狭窄者可根据狭窄程度,权衡风险和效益比的情况下,考虑手术的可能性。血管病变是眩晕发作的常见病因之一。经典性血管源性眩晕诊断一般不难。非经典性血管源性眩晕主要有3种形式:VA-TIA、无体征卒中、微小血管病变。由于非经典性血管源性眩晕诊断多不伴神经系统体征,因此诊断较为困难。认识这类血管源性眩晕的主要特点及其机制,掌握早期检诊的方法,有助于作出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率,给予针对性治疗,降低恶性眩晕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