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我这张脸是不是比较干净,没有啥痣?那是因为有些痣它长的位置不对呀,完全可以给我胸口上来一颗嘛!是不是马上就胸有大志啦?曾经的我也是一名有“痣”青年。当初我纵观身边同学老师,发现你我皆有痣,我乃平平无奇痣中人。我走在马路牙上,电线杆子的小广告仿佛对我招手说:“点痣吗?包去除,不留疤。”我沉思一会,摸了摸口袋,想着课堂里学习到的医学知识,此种点痣危害甚笃啊!工作后,有时我遇到这样的患者,手指或者足底痣,我告诉他需要下一步检查或者处理,他会淡定地告诉我,医生,我这颗痣是祖传的,不可以动的。此痣重于生命,壮“痣”凌云。也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他快步来到我的面前,指着一颗痣对我说:“医生我这颗痣是不是坏的?是不是黑色素瘤?”就谈痣色变。所以这里呀蒲医生就要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判断痣的好坏。我们有五大法则叫A、B、C、D、E法则。A:痣的两半不对称,明明是一对双胞胎,长得不一样;B:看痣的边缘,正常的痣形状像鸡蛋像汤团,规规矩矩的。而黑素瘤呢,边缘像那九九十八弯或者像德州电锯。C:看颜色,正常痣通常为单色的,而黑色素瘤可以有褐色、棕色、黑色、蓝色、粉色等等,甚至还有白色等,像我们一不留心打翻了染料盘;D:痣的大小,正常痣一般都在5mm以内,若>5mm或者6mm或者是在短期内明显长大的痣就要注意。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的痣大,任何直径>10mm的痣都需要进行活检诊断,;那什么是活检呢?就是我们切一块皮疹下来,请病理医生协助我们判断这颗痣的好坏。E: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整体会有轻微的隆起,宛如沉睡的巨龙苏醒了,任何一处色素沉着的斑片如果有迅速抬起或者表面不平、不整齐就需要注意了。还有特殊部位的痣如手掌足底,生殖器等摩擦部位的痣要定期随访,如果发生变化就需要及时去除了。文学有三部曲,痣发展到黑色素瘤也有三部曲,小痣萌出,痣变成交界痣,再变成黑色素瘤。需要多少的时间呢?一般来说十年育人,十年育痣,一颗小痣变成大痣,所以,发现身上有痣,并有不适感、溃烂、增大,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解决,让我们专科医生判定是否需要手术。好发部位在足底,如农田里辛苦劳作,泥巴、农药药水反复刺激,会引起反复溃烂、长期不愈合,所以,很多病人来诊时已经是很晚期,因此,有黑痣的病人,如出现反复溃烂、反复溃疡的黑痣,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来医院就诊,以免有痣误人!蒲医生期待您志向远大,而非色痣变化!
秋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天气转凉后,很多原本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容易出现症状加重。过敏性鼻炎作为耳鼻咽喉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全球范围内患者超过5亿,主要表现为打喷嚏、眼鼻痒、鼻塞、流清水涕等症状,儿童则易表现为高频率揉鼻、下眼睑肿胀、经口呼吸等症状。 诊断明辨鼻炎区别 过敏性鼻炎通常与季节交替、尘螨或职业性变应原有关,但需与血管运动性或感染性鼻炎相区分。 一周发病超过四次且影响到正常生活的鼻炎患者,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首先需要进行鼻内镜检查,判断是否有伴发息肉,鉴别鼻腔黏膜情况,其次需要进行血液IgE与嗜酸粒细胞检测,并进行过敏原检测以查明变应原。 尽早接受规范治疗 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要尽早接受规范的治疗。第一要回避变应原,清洗床单、进行室内通风或阻隔花粉。第二要进行相关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药物等。现今皮下注射法和舌下含服法等脱敏治疗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疗程持续3年左右,主要目的为诱导机体免疫耐受,减轻接触变应原时的症状。 鼻用激素无依赖性 在医院中医生一般一提起“激素”,患者便会有较大的畏惧心理。但与口服激素不同,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的含量以微克计,几乎全部作用于鼻腔,很少进入血液循环,不存在依赖性。 鼻用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总体无影响,且治疗中的安全性有保障,疗程时间为2-4周,但是不建议无规律地间断用药或随意加量,而这主要是由于持续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治疗。 减充血剂切勿长用 与作用相对温和的鼻用激素相比,减充血剂对于缓解鼻塞十分有效,故常被许多患者当作“灵药”,其主要成分为羟甲唑啉、麻黄碱与萘甲唑啉。通常减充血剂的使用周期不应超过7天,用药过频可导致反跳性鼻黏膜充血,进而引发药物性鼻炎。通常宣称“根治鼻炎”的祖传秘方或喷鼻剂,其中的有效成分多为减充血剂,所以患者最好使用正规药厂生产的药物。 过敏性鼻炎虽无法斩草除根,但通过规范的治疗、良好的作息,亦可得到临床控制,提升生活质量。
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黑痣,那么黑痣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它是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或黑色素细胞所分泌的黑色素颗粒异常增多、积聚而形成的。比如常见的黑痣,是由于增多的黑色素细胞聚积成巢状或团状而形成的;而太田痣、雀斑样痣中,增多的黑色素细胞散在分布,由于其分布深浅不同可呈现不同颜色。痣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局限性黑痣(根据深浅又分成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此外还有巨型黑痣(面积巨大的先天性黑色素痣)、晕痣(伴有周围圈状皮肤色素减退的黑色素痣)、单纯性雀斑样痣(痦子)、雀斑(出现于面部等暴露部位,呈棕色,日晒后颜色加深)、咖啡牛奶斑(出生即出现的淡棕色斑块)、 黄褐斑(健康妇女出现于两颊和额部的淡褐色的斑块)、太田痣(眼上颌青褐色痣)、伊藤痣(躯干四肢青褐色痣)、蓝痣(蓝色斑丘诊或结节)等。哪些痣可能发生恶性变呢?痣的恶变和痣的类型、创伤、慢性刺激、不恰当的治疗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是不是因为痣有恶变的可能,就都把它全部切除呢?那倒大可不必。那么,什么样的黑痣才应该治疗呢?凡是生长在手掌、足跖、红唇、外生殖器的痣,或在颈部及男性口唇等常受衣领或刮胡须的反复摩擦刺激部位的黑痣,久之易发生恶变,且临床证实,黏膜、生殖器、掌、跖部位的痣多为交界痣,恶变率较高。因此,对这些部位黑痣治疗是相当有必要的,不管在临床上是否已确定性质或出现异常,一般都应及早作预防性切除,并常规作病理检查,以免带来后患。其他部位的黑痣,如果发现其范围扩大、颜色加深、由平变凸、表面变粗糙、血管扩张、四周出现炎症反应、破溃出血、继发感染、黑痣周长出大小不等的卫星痣、出现痛痒症状等异常情况时,则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就诊,争取尽早治疗,并将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是否恶变。
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敏感性肌肤可以说是一 种不安定的肌肤,是一种随时处在高度警戒中的皮肤。其护理要特别留意。 皮肤过敏的发病原因 皮肤过敏的发病原因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两大方面: 内在因素就是本身具有过敏体质,这在皮肤过敏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及早彻底脱敏是治疗皮肤过敏防止复发的关键。 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因素等。其中海鲜、蛋白质,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尘螨、寒冷天气、接触化学物品、肥皂、洗涤剂等是皮肤过敏最常见的诱因。由于如此复杂的原因,使得皮肤过敏因众多的发病 原因和诱发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反复发作。 1、要远离过敏原。因为过敏症状会永远存在,不可能根治,只能随时小心防范,避免接触有可能导致过敏的过敏原。 2、要清楚了解你所使用的护肤品和它们的用法。避免使用疗效强、过于活性和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的物质。过度不当的使用强效清洁用品会破坏皮肤表层天然的保护组织;过于活性,会使血液循环加速的化妆品也会刺激皮肤造成伤害。洗脸不要用药皂等皂性洗剂,因界面活性剂使分解角质的高手,要极力避免。最好使用乳剂,或非皂性的肥皂,可以调节酸碱度,适应肌肤。磨沙膏去角质剂等产品更应该敬而远之。采用简单的洁肤爽肤润肤程序。 3、注意使用防晒产品。敏感性肌肤的皮层较薄,对紫外线比较没有防御能力,容易老化,所以在擦上基础保养品作为隔离之后,再用防晒品会比较好,但防晒品的成分也是易造成刺激的因素之一,因此最好不要直接涂抹在皮表上。近来有些厂商推出含较少化学成分,具有物理成分的防晒品,对皮肤的刺激相对要少。同时避免过度曝晒,因为紫外线穿透力特别强,经常曝晒会使皮肤变薄,更容易受到刺激。 4、谨慎使用化妆品。对于肌肤容易敏感的人而言,用惯了的化妆品最好不要随便更换,若要使用新的化妆品,应先做皮肤试验,方法是将要使用的化妆品涂抹在手腕内侧皮肤比较细嫩的地方,留置一晚或2-3天,以观察其反应,若是出现异常反应,如发炎、泛红、起斑疹等,就必须避免使用该化妆品。尽量选择无防腐剂,香精敏感肌肤选用的药妆品牌。 5、“敏感性”皮肤的人,平时应多用温水清洗皮肤,在春季花粉飞扬的地区,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引起花粉皮炎,可于早晚使用润肤霜、以保持皮肤的滋润,防止皮肤干燥、脱屑。 6、在饮食上,要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饮食要均衡,最好包括大量含丰富维他命C的生果蔬菜,任何含维他命B的食物。饮用大量清水,除了各种好处外,它更能在体内滋润皮肤。 7、随身衣物要冲洗干净,残余在衣物毛巾中的洗洁精可能刺激皮肤。 8、睡眠具美容功效,每天八小时的充分睡眠,是任何护肤品都不能代替。 9、运动能增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抵抗力,进入最佳状态。 皮肤的修复是一个是漫长的过程,急切不可心急,烦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有可能使颜面皮炎不再那么容易反复。
慢性荨麻疹是十分常见的疾病,严重困扰着患者的健康。正确认识疾病的本质,寻找合理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问题是很多患者甚至医生对本病的认识缺乏足够的了解,解释纷纭,苦苦寻求各种治愈手段,结果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精神、经济负担甚至身体的损害。1.慢性荨麻疹追求断根治疗是很难的很多患者跑到大医院,寻找大专家,多数是想寻找“断根治疗”的方法,希望治疗后再也不复发,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治愈”。但要知道,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而模糊,很多因素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多数情况下很难找到明确的病因或诱因,这样也就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显然就不能“断根”。很多医院开展过敏原等检查,这些检查结果仅仅为排除过敏因素有一定的意义,但检查出的阳性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阳性结果与发病的关系是否密切,其实,绝大多数是没有关联性的。国外的研究和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显然很难用过敏原来解释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原因。其他如感染、药物等也缺乏十分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一定与某一个患者的发病有关联。事实上,如果一个慢性荨麻疹患者十分肯定其发病的原因,常常不是荨麻疹。因此,至少目前缺乏明确有效地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因此追求“断根”治疗也就是治愈疗法是很难的。2.慢性荨麻疹病程是有自限性的没有可靠的“断根”治疗,不等于一辈子被疾病困扰。国外和我们的大样本研究证实,慢性荨麻疹可以自行缓解,甚至不再复发,也就是自愈。不同类型的荨麻疹,以及荨麻疹的不同病情,其自行消失的时间(也就是我们医学说的病程)是不一样的。如皮肤划痕症、自体血清试验阳性(一种特殊的用于检测慢性荨麻疹的自身免疫方法,很多医院包括西南医院都在开展)、病情较重等患者,通常病程较长,多数在1-2年,甚至2-10年,大约1%的患者可能发作持续10年以上。因此,很多患者经过1-2年后就会自己好,这种情况并非药物能改变。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一定能缩短病程。3.慢性荨麻疹使用抗组胺药是现实的治疗方法慢性荨麻疹病因治疗十分困难,基本上以对症治疗为主。那些所谓的“脱敏”治疗或免疫治疗并非明确有效,治疗以抗组胺药为基本治疗。患者常常会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其实第二代抗组胺药(临床医生通常选择的药物)是十分安全的,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比起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等副作用小得多,而且通常只需要服用3-6个月,很少服用更长的时间。抗高血压药或抗糖尿病药通常服用终身,甚至药物越吃越多,而抗组胺药通常起效后就可以减少品种或减量维持,为什么很多患者顾忌抗组胺药的副作用呢?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患者应该与医生想到一起,目前治疗的现状就是选择抗组胺药作为慢性荨麻疹现实的治疗方法,遵照医嘱,坚持规则服药。顺便说一句,慢性荨麻疹不要轻易使用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更容易复发并更难治。总之,慢性荨麻疹是可以自愈的,但不是可以治愈的。不要盲目到处求医,合理规则的使用抗组胺药是现实的治疗。本文系郝飞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