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康复:教你给宝宝做口肌训练一个宝妈问,宝宝2岁半了还流口水,医生说要做口肌训练,宝妈听了一头雾水,什么是口肌训练呢?这跟宝宝流口水有什么关系呢?宝宝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开始流口水,特别是长牙的时候,更是口水特别的多。但是绝大部分宝宝到了一周岁之后就能够不再流口水,如果宝宝到了两岁半还是有很多口水就不正常了,就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常见可能导致宝宝流口水的原因:(1)身体原因:肌张力低,口唇闭合不拢。(2)合唇能力较弱:唇部肌力不够,无法正常完成“吞口水”的动作。(3)感知觉异常:一种情况是感觉不到口水在口腔里,另一种情况是能够感觉到口水,但不喜欢口水在口腔里的感觉,要把口水吐出来。(4)舌后缩能力较弱:舌头一直向前伸,不能向后缩。(5)下颌关闭不全:吞咽过程是在下颌关闭状态下进行的,下颌关闭不好也会导致口水外流。(6)智力低下:智力低下(尤其是中重度)的宝宝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差,会流口水。宝妈听了心里很着急,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原因!这下可怎么办呢?别急!宝宝流口水,可以通过口肌训练来改善。口部肌肉训练(简称口肌训练)是由美国言语及语言病理学家莎拉-罗森菲德独创的一种口部肌肉治疗法。它是主要针对说话和喂食的物理运动,治疗中使用的训练工具主要是提供触觉提示、改善发音和喂食中本体感觉的回馈,达到提高说话清晰度及喂食技巧的目的。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宝妈可以在家这样进行口肌训练。1、肌张力低的改善:外脸颊按摩训练:家长尽量带好一次性手套,一只手托着宝宝右后颈防止晃动,左手中指及食指按住耳后根,从耳后根沿着下颌缘一直按到唇角处,再从唇角处按回耳后根。按摩的过程中力度适中哦,整套动作可做三个循环。左边脸颊按完后,同样的方法按右边脸颊。可提高口周围肌张力哦!2、合唇(抿唇)训练:(1)调羹训练,调羹放置宝宝两嘴唇的中间,保持闭唇维持5秒,循序渐进,慢慢地延长到25秒。(2)硬纸拉力训练,把稍微硬一点的纸放置于牙齿和嘴唇之间,保持闭唇状态,家长用持续稳定的力向外拉硬纸,嘱宝宝闭唇坚持5秒,循序渐进,至宝宝能坚持更长时间。(3)让宝宝发字母音“”m、b”等。3、口腔感知觉的改善:用海绵棒在内脸颊、舌边、舌面、舌尖、上唇、下唇及上颚进行转动摩擦,来改善口腔感知觉。4、舌后缩、圆唇训练:用吸管吸食水状液体及酸奶状、布丁状的物体来增加唇舌后缩及圆唇能力。5、下颌力量及稳定性训练: 食物是训练宝宝口肌的好工具,特别是训练一些未能跟从复杂指令的宝宝。有些家长习惯剪碎食物方便宝宝进食,但其实反而会阻碍了口肌发展。家长除了可逐渐减少把食物剪碎,亦可把较硬的食物如菜茎、苹果条等,切成手指大小的条状,放在宝宝的大牙中间让宝宝练习咀嚼。家长亦可叫宝宝用大牙咬住小木棒,然后跟宝宝斗力,这可以训练宝宝下颌的稳定性和力度。
居家康复:教你简易判断儿童口肌发展水平乐乐已经三岁了,上幼儿园了,可还是流口水,而且流得很多,感觉像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般,每天都需要数不清的口水巾和卫生纸,这可愁坏了妈妈,每次出门这两样东西可少不了。流口水不仅是给妈妈带来困扰,还给乐乐带来了苦恼,幼儿园小朋友总是笑他“这么大了,还流口水,戴兜兜,真是羞羞脸啊”。渐渐地,乐乐变得没有以前开心,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看着现在的乐乐,妈妈很着急,也很伤心,在这个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不敢去医院看医生,由朋友介绍到网上去咨询了儿童康复科医生,医师初步考虑乐乐唇部感觉和力量较差,下颌力量和分级控制能力不足,口肌发展水平在18-24月之间,相当于1岁半-2岁的儿童水平。妈妈听了,一头雾水,连忙问医生,什么是儿童口肌发展,会经历哪些阶段呢,我家乐乐这么低的口肌水平,该怎么办啊?众所周知,人的口部结构包括了下颌、舌头、唇以及周围的肌肉。口腔参与了进食以及发声的复杂运动,通过下颌、舌头、唇和周围肌肉的搭配运动,帮助人们发出声音,变化音调,组成音节,形成语言。简单的口腔功能训练涉及对口部构音器官的运动训 炼,刺激口腔内结构的感知觉,增进儿童发声的兴趣。一般来说,儿童口肌的发展大体经历如下阶段:0-3月:下颌唇舌组成一个整体单位,还没有出现明显分离运动,舌头成前后运动模式,原始反射还未消失。3-6月:口腔内感觉统合能力得到发展,唇舌开始进行分离运动,慢慢能用力进行上下咬合运动,手口协调运动也得到一定发展。6-9月:下颌唇舌有少量的分离运动,唇部活动明显增多,舌头开始出现搅拌运动。9-12月:唇部力量得到较大发展,可以紧闭双唇,用杯子喝水、咬断饼干,并出现咀嚼、咬合、吞咽,呼吸的协调增强,减少呛咳的次数。12-15月:舌头和嘴唇能做分离运动;用杯子进食时,会咬住杯缘;能咀嚼磨牙饼干;咀嚼时能保持合唇;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力良好。15-18月:下颌骨稳定性增强;经常出现舌头往上顶的动作;吞咽时舌头向外伸的情况减少;咬食物时不会转移头部做辅助;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力更平稳。18-24月:能用舌头舔去嘴唇四周的食物;能持续一口一口地进食;能用吸管吸吮;吞咽时舌头会向后缩;能咀嚼肉类。24-27月:下颌骨稳定性良好;咬食物时能随着不同的食物质地及大小而调整下颌骨的开合幅度及力度;控制舌头活动幅度及力度的能力增强;不会流口水;可以吹泡泡。36月以后儿童的吸吮、咀嚼能力大幅度提高,下颌、唇、舌的分离运动得到强化,控制能力加强。听了医生的介绍,乐乐妈妈明白了,决定待疫情过后来医院配合医生积极给乐乐进行口肌训练,尽快提升其口肌发展水平,改善流口水这个闹心表现。
在早期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家长对宝宝的成长发育十分关注,会去听许多的育儿讲座,关注很多的育儿知识。一回头,是不是家里就成了这样:房间、地板、沙发、茶几躺着五花八门的儿童绘本,希望宝宝能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但是同时是不是也发现,宝宝根本不爱看,甚至一看到绘本就拒绝,吵闹......这是为什么呢,且听慢慢道来。首先,多大年龄可以看绘本?有的觉得越早越好,也有的会认为1岁以后会更好一些。一般认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宝宝感兴趣的才是最好的。其实9-10个月也是可以的,但此时还是以卡片为主,意在培养宝宝的注意观察能力,卡片简单就好。其次,儿童绘本如何选择?是不是被五花八门的绘本纠结到无从购买?什么样的是适合自己宝宝的?1~2岁的宝宝对自己周围的生活最感兴趣,逻辑关系概念也比较简单,家长选一些日常生活相关的绘本即可。此时的绘本还是以图绘为主,不要有太多的文字说明。3~4岁的宝宝会对小剧情或者小探险之类的故事感兴趣,家长可以从此处下手挑选绘本。5~6岁的宝宝想象力十分丰富,对周围实物的观察逐渐细腻,可以选择图画中有丰富的可以观察内容的绘本。宝宝一般到了7岁大多都已进入小学,对这个社会的认知越来越丰富,也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所阅读的书籍就比较丰富了,科学的、艺术的、音乐的等等都可以涉猎了。挑好了就可以读起来啦!挑选合适的时间、安静的环境后,就可以读起来啦!家长讲读绘本时要带着感情,增加互动,多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引导宝宝读图,不要否定宝宝的天马行空。不要把早期的绘本阅读当做教科书,作为小学教育的提前开始。就0~6岁这个年龄阶段而言,主要是情感的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审美品味的形成,这些远比掌握知识重要得多。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经常会做一些提问。一定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如果问题与故事内容没有关联性就没有价值;提问一定以不打乱故事的节奏为准,不要在不合适停顿的地方停下来提问;提问的问题不一定要有正确答案,要允许五花八门的答案,不管是什么样的答案都是宝宝建立在自己思想认知基础上思考后的结果。要注意绘本选择的多元化。给宝宝选择不同主题、不同绘画风格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的绘本,也不要刻意地同宝宝一起做阅读计划,一般宝宝都是不愿意参与这种计划的,会让他们有阅读压力,从而产生逃避。最后,阅读最重要的是享受阅读的快乐,快和宝宝一起打开金色的童年吧。
居家康复:教你给宝宝做语言训练4很多家长因孩子的说话问题来到康复科看诊,家长的问题大致是如下几类。“医生,我孩子还不会说话,怎么办?”“医生,我孩子什么都懂,就是不会说,这是怎么啦?”“医生,这孩子是怎么啦,只会叫爸爸妈妈,其他都不会说。”“医生,我孩子说话说不清楚,他说话,我像是听天书”。。。。。。那么,语言发育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首先应该是认知储备,孩子的认知应跟上他的生理年龄,例如15月时应该说出6个词,并且能认识部分五官。然后就是听懂指令,如10个月时就可以听懂拜拜、欢迎的指令。再然后是肢体语言的交流,能够指认物品摇头、点头等等。最后就是开口说话。开口说话的必要条件是口腔功能发育正常。那么,疫情期间,家长如何在家帮助孩子说话呢?1、吹气训练 如吹纸巾、吹羽毛、吹蜡烛、吹哨子、吹水瓶当中的水、吹泡泡来练习发音,增加小肌肉的力量。2、鼓腮训练 做音节发声训练,元音a/o/i/u/e反复四声,促进口面部肌肉运动。3、吸管训练 细到粗、短到长吸水/吹水,可以锻炼鼓腮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圆唇活动。4、发音训练 持续发a音,越长越好,有助于孩子说长句。5、咀嚼训练 咀嚼红薯干、鱿鱼丝等不易嚼碎的零食,训练口腔整体的协调性。6、舌运动训练 利用酸奶或海苔来锻炼舌头的灵活性,把酸奶或者海苔弄到上唇、下唇、左右嘴角让孩子舔食,促进舌头各个方向的运动,增强舌体力量和稳定性。7、照镜子游戏 让孩子模仿发音,通过镜子视觉反馈,有利于孩子找到正确的发音方式。8、呼吸训练 吹乒乓球,将杯子竖位排放,依次按1、2、3、4的顺序将球吹到杯子中,越远越好,帮助孩子增进呼气力量。9、唇部训练 嘴唇画画,首先画一个简单的图案,家长在上面滴上染料,让孩子通过吸管吹散染料,有利于加强孩子嘴唇力量和下颌稳定性。10、分离运动训练 让孩子张大嘴巴做舌运动,促进下颌、唇、舌的分离。这些训练简单、有趣,孩子容易接受,做好这些,假期帮助宝宝说好话。
居家康复:教你给宝宝做语言训练3童童已经2岁5月啦,在家无事的妈妈通过视频和年龄差不多的欣欣妈妈聊天,欣欣在视频里可以和自己打招呼,会说很多话了,跑来跑去的,要玩这个要吃那个,还知道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和鞋子......视频后,童童妈妈有些不安,童童只会说简单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要什么东西只会用手指,不会说出要什么。常见水果、蔬菜、动物好像也都不认识,更别说颜色、大小了,而且特别依赖妈妈,只要看不见妈妈就会大哭。是不是发育有点落后了?现在又处在疫情期,不能出门,童童妈妈可急坏了,通过介绍,童童妈妈通过在线问诊,得知了童童的情况是语言发育迟缓,并且教授了一些家里训练的方法。1、先从认知着手,教孩子认识常见事物,比如认识家人:准备家庭成员的照片,拿照片让孩子分别认识,然后把相应照片给相应的成员或放在指定位置,也可以把照片都放在一起,让孩子听指令拿出相应的照片。水果、蔬菜、动物,也可以以类似的方法训练。2、跟孩子一起玩搭积木的游戏,发指令让孩子把积木放在...的上面、...的下面、..的左边、..的右边。教孩子把积木搭高,家长与孩子比赛谁搭得高,谁搭得快,增加趣味性,让孩子开心地融入其中。也可以把积木搭成长长的火车,教孩子开火车,并发出呜...的声音,让他模仿你发“wu”音。不同颜色的积木还可以训练他对颜色的识别,先从两种简单常见颜色(红、绿)开始,让孩子听指令拿出来,后面再进行扩展,如草莓是红色,树叶是绿色。3、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教孩子比较大与小,吹出泡泡,让他主动说要大泡泡还是小泡泡,可以让他认识大小,诱导孩子主动说要泡泡或谁吹泡泡的要求。4、增加词汇量,当孩子掌握一些词汇时,常常会用这个词表示不同的意思,如孩子会说“爸爸”时,除了叫爸爸外,看到爸爸的其他物品(如杯子)也会指着说“爸爸”。这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对,是爸爸的杯子,把新的词汇告诉他。其他也采用同样的方法。5、增加孩子模仿意识,家长发出口令“请你跟我这样做”,然后做一个动作比如拍手,孩子看完之后模仿你的动作做一遍。在家闲着没运动,那么家长带动孩子动起来吧!家长也可以模仿一些声音,让孩子说出来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比如家长模仿狗“汪汪”叫,你就问孩子“刚刚是谁在叫呀?”,孩子如果不知道就教他。告诉他之后,你也可以反问“狗是怎么叫的?”,然后让孩子模仿狗“汪汪”的叫声。6、提升动作指令执行能力,拿、放、捡、穿、插、捏、拧、摆、写、画、撕、拔及使用剪刀、锤子、启子等简单工具的使用。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玩彩泥、穿珠子、贴粘贴画、用筷子夹豆子等这些方法来提升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同时也可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和动作的执行能力。7、多教孩子一些图形,画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孩子认识这些图形,并让他表达出来。可以问他“你看看家里有哪些物品是圆形呀”,然后让孩子去指家里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形的。
居家康复:教你给宝宝做语言训练2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许多线下语言训练课程暂停,放假这么久,许多家长不知道在家里应该给孩子怎么做一些家庭训练而苦恼。语言训练时间与训练效果是成正比的,因此,持续、连贯的语言训练非常重要,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语言老师。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干预方法,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语言发育情况,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方法。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简单的家庭训练方法。1、语言理解训练语言前阶段的儿童,训练其注意外界事物与人的存在的能力及进行事物匹配、选择的能力。如梳子梳头发、牙刷刷牙、帽子戴头上、鞋子穿脚上等。已获得语言的儿童从概念形成-言语理解-言语表达扩展至词汇量学习,内容从名词到动词、形容词、量词、时间词、介词等,并把已学过的词组成词句,从不完整句到主谓句、谓宾句、主谓宾句、简单修饰句、词序(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等形式进行训练。要循序渐进。 选用不同的卡片(彩色、无文字):如水果、动物、生活用品等,向其出示2张卡片,家长说出名称,让其指认,卡片数量根据能力由少到多,内容由熟悉到陌生。从不同类物品到同类物品的指认,从名词、动词、再到两词句、三词句、简单句、复杂句、语法的训练等。如果卡片不会指认,先从实物开始练起。2、操作性课题的训练利用镶嵌板从少到多,简单到复杂,可用形状、人物、食物,交通工具等进行训练。3、注意力训练穿珠子、走迷宫、拼图、听故事回答问题等。4、认知能力的训练根据儿童发育里程碑来进行训练。如颜色、形状的区分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学习顺序为:配对、理解、表达。如颜色配对,可以让孩子先将外表完全相同的物品颜色一样的放在一起进行配对,然后再将外表完全不同的物品颜色一样的放在一起进行配对,一般先从红色开始教起,学会一种颜色的配对、理解、表达后再教下一种颜色,以免混淆。5、表达的训练随时随地地进行,充分引导儿童与人主动交流。从手势语、象声词(如喵喵、汪汪)到叠声词(如猫猫、狗狗)再到成人语,从容易发音的双唇音(b/p/m)开始,从名词、动词的表达再到两词句、三词句、简单句、复杂句、语法的表达训练等。6、语言训练要诱发沟通动机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提高孩子的模仿能力,一些口舌面部运动模仿、语音模仿、词语短句模仿等;多与孩子玩轮流等待游戏,如轮流吹泡泡、轮流搭积木、轮流踢球等;提高孩子想象能力,玩一些假想游戏。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要在玩中教,玩中学,让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多鼓励、表扬。
居家康复:教你给宝宝做语言训练1安安是一名2岁男孩,还不会喊爸爸妈妈,家长害怕安安有什么问题想去医院检查,但是这个特殊时期也不敢出门,家长通过关注唯嘉儿科公众号在唯嘉儿科的康复科咨询了线上医生,经过线上咨询了解了安安基本情况,咨询结果显示安安存在语言轻度发育迟缓,建议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但这个疫情流行特殊时期,不宜前往医院接受专业的语言康复训练,那么,在家应该怎样给孩子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呢?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如1岁了对自己的名字没反应,2岁了不认识简单物品,还不会喊爸爸妈妈,3岁了不会表达需求,4-5岁不懂得简单对话。下面是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各位家长可以参考了解自家孩子有没有语言发育迟缓。 0-1岁:寻找声音的来源,对自己的名字作出反应,有意识地发声来与人沟通。 1-2岁:说出以物件、人物及动作名称为主的单词,例如包、妈、抱;明白物件的名称,例如包、狗、鞋;明白环境性指令,例如将纸巾掉入垃圾筒内;明白与物件功能相关的动作的名称,例如用梳子梳头发、牙刷刷牙等物品直接的匹配。 2-3岁:说出形容词,例如大小、颜色;明白二步指令,例如摆苹果在这里、拍手摸鼻;明白简单问句,例如有无、是不是;说出双词或三词短句,例如喝橙汁、妈妈切苹果。居家语言训练方法: 1、多跟儿童说话,给予儿童充足的语言环境。新生儿时期:对婴儿自言自语,虽然不会回应,但是婴儿有在认真听。如“喝奶奶咯”、“你尿尿了耶”,说话时加入不同的情绪。 2、不同的语言学习阶段,教的内容不同。6个月以前的宝宝:可以多从视觉、听觉、触觉这几方面去诱导小儿语言发育,如看不同颜色的卡片,听不同频率的声光电玩具的刺激,咯咯咯、挠痒痒等逗笑。6个月以后的宝宝:观察儿童的学习状况,可进行叠词教学,如“换布布”、“喝水水”、“睡觉觉”,不要自创太多无意义的字词,让儿童日后学习造成对词汇有混淆的状况。 3、静下心来,多听儿童说话。满1周岁以后:耐心听儿童说话很重要,儿童表达不清楚时,家长可以从该时间内所接触的事物来猜测,尽量不要完全忽略或中途打断儿童当下想表达的情绪,这么做要儿童觉得自己有听众,从而更加愿意表达。如儿童想要喝水的时候鼓励孩子用手指“杯杯”,吃饭时教儿童指“碗碗”等。 4、利用情景引导,加深语言使用时机的学习。1岁半以后:引导刚会说话的儿童,尽量通过相关的情景及场景,让关键字产生更多的连结,加深学习印象,如去公园看到花可以教儿童“花”,看到叶子可以教“叶子”等。下次看到花时,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提问:这是花吗?这是花还是叶子呢?这是什么呀? 5、多给予儿童鼓励,并制造更多的机会让儿童多开口。2岁可教儿童指认五官。无论儿童的发音标准与否、词汇使用正确与否,都要先给予肯定式的回应,这是鼓励儿童再次尝试很重要的动力。疫情流行时期,在家多与儿童沟通,增强感情,培育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Bobath球是促通正常儿童发育,提高感统效能,辅助儿童康复训练的有效器材,球上运动项目是运动训练与游戏结合的理想途径,不仅儿童愿意接受,正确应用效果也非常不错。专业的Bobath球,一般生活中难以获得,也没必要,可以用平时容易获得的瑜伽球来代替,它也能达到类似的训练效果,首先建议家长准备一个直径为90厘米的瑜伽球,这个大小,普通成人易于操作,儿童的承重范围较大,安全性较高,适合家庭使用。下面介绍一些在儿童家庭康复中Bobath球的操作训练方法。1.球上头部及上肢背部的伸展训练(1)儿童俯卧在球上,双手环抱在胸前作肘支撑,家长握持其髋关节,保持儿童躯干稳定,然后在球的前方放上一些能够吸引儿童的玩具,吸引儿童抬头,这样能促通儿童头部的伸展,帮助竖头。(2)方法同上,但是儿童俯卧的同时,家长握住肘关节,使其双上肢伸展,手支撑起上半身,这样可以促通整个上肢及背部的伸展,加强儿童的手支撑能力。注意,儿童的手掌要打开。(3)如果儿童可以自主手支撑,家长可以握持其髋关节,待儿童放松后,使球左右前后轻轻地摇动,这样可以促通儿童整个上半身的伸展,进一步加强儿童手支撑的能力。2.球上坐位训练(1)儿童双膝自然伸直打开坐于球上,双手支撑于双腿中间维持上半身的平衡,家长双手扶住儿童的腰部,使球前后左右地摇动,让儿童在手支撑坐位时保持平衡,加强坐位稳定性。(2)如果儿童能够松开双手独坐片刻,可以让儿童双手玩一些小玩具,家长同样扶住儿童腰部,使球前后左右地摇动,让儿童在动态中,加强独坐能力,提高坐位躯干的稳定性,加强儿童的独坐能力。(3)如果儿童已经能够独坐,家长可以抓握儿童大腿,保证儿童下半身稳定,使球前后左右地摇动,进一步加强儿童坐位下整个上半身的平衡训练,促通坐位平衡。3.球上拉起训练(1)儿童自然放松地仰卧于球上,家长用双腋夹压儿童的大腿,双手拉儿童的双手从仰卧位到坐位,此动作可以反复10到15次为一组,每天可以完成2-3组训练,加强儿童的腰腹部肌肉力量。(2)方法同上,当儿童能较轻松地完成拉起训练时,家长可以拉一只手,使儿童另一只手侧撑在球上,完成仰卧到坐位的体位转换。(3)在上述方法上,当儿童已经能轻松完成的条件下,家长可以扶住儿童的双髋,轻轻使球做小幅度的左右移动,利用重力带动儿童自主完成仰卧到坐位的体位转换。4.球上四肢抗重力伸展训练儿童四肢伸展俯卧于球上,家长扶住其腰盆部,使球前后左右的摇动,加强儿童的四点位伸展,加强儿童四点位的平衡。提醒一下,球上运动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前提是保证儿童的安全,可以先重复做一些简单、儿童能容易完成的运动,在儿童具备足够能力后,再进一步做一些有难度的训练。疫情期间,宅在家里不出门,利用这个时期好好给儿童在球上训练一下吧,既让儿童享受愉悦的球上活动,也能促通儿童的运动发育。
感统训练器材也就是感统训练教具,是专业感统老师为了给儿童提供足量的、针对性的感觉刺激而设计的辅助训练工具。很多家属带着儿童上感统训练课程,每次都看见训练师带着儿童在各种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感统训练器材上游戏,却不清楚这些器材到底对儿童有什么作用?今天就简单介绍几种常用感统训练教具及其作用。1.滑梯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下滑,滑下时双臂朝前伸展,双腿并拢,头抬高。这样可强烈刺激前庭系统,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2.滑车调节前庭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信息、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促使整体感觉统合功能积极发展。3.独脚凳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4.蹦蹦床让儿童站在蹦蹦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踢至臀部。可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信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平衡不足。5.海洋球池海洋球池可以改善儿童触觉敏感或不足,帮助儿童强化前庭平衡、身体协调能力及脑干部位的技能。儿童可以跳入球池内,将全身藏在球池中,接受球的挤压,也可以在球中间翻动或摆动手脚、身体,调整身体的重力感信息。6.刺球刺球可以丰富儿童的前庭觉,促进前庭系统的发展,强化身体肌肉的伸展能力。促进本体感觉和平衡反应的发展,对触觉反应过分敏感或迟钝的儿童也有很大的改善。另外,刺球还是测试儿童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的重要工具。7.平衡脚踏车平衡脚踏车可以促进儿童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展,训练动作的控制能力,能够刺激前庭平衡发展,建立本体感觉和增强身体平衡能力。8.袋鼠跳袋通过在跳袋内向前后左右跳跃,可帮助儿童克服本体感不足及触觉敏感或不足。9.羊角球让儿童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可改善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难度的运动。10.攀爬架让儿童往上爬,可促进儿童的双脚双手的协调,还可以做手臂和腿部的力量训练,并且让儿童有自我保护意识产生。有趣的感统训练教具还有很多。感统训练教具是为感统训练产生并服务的,在使用方法和刺激的强度等方面都有专业的要求,因此感统训练教具一般都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感统训练师操作,需要针对每个儿童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课程。它们在儿童的感统训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儿童的感统训练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帮助。借助它们,感统训练才能变得丰富多彩,在玩耍中提高,在提高中收获。
今年的寒假很特殊,也很漫长,全家老小“赋闲在家”,为了打发时间都各显神通,有做凉皮的,有在家里钓鱼的,有给宠物上课的。不过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怎么照顾家里的宝宝了,既要在家里有限的空间保障安全又要玩得有趣,宝宝在家哄不住,该怎么办呢?父母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既有助于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能帮助孩子更多地接受环境信息的刺激,并主动积极地探索环境,从而让身体和大脑的相互协调得到锻炼,使感觉统合功能发展得更加完善。那如何根据宝宝的情况设计适合他的游戏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感觉统合发育的过程。0-3月时,墙上可贴色彩对比鲜明的卡片、床上悬挂旋转的玩具等,吸引他追视,同时选用发出不同声音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同时父母要多对视宝宝,也给宝宝看父母脸孔的机会。经常把宝宝抱起来,看看多姿多采的外面世界。4-6月时,父母可以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宝宝翻身、坐等动作。同时在家可以将宝宝俯卧位放在大笼球(瑜伽球也可以)上,抓住宝宝的脚,让宝宝从上至下完成向前俯冲动作,可以增强宝宝的兴奋性及本体觉的训练。7-9月时,父母需加强训练他爬行,既能让宝宝的肌肉和关节得到锻炼,还能让他学会转移重心,为行走打下基础。把宝宝最喜欢玩的一个玩具,放在他刚好拿不到的地方,他的身体就会往前倾,手使劲地往前伸,向着前面的目标慢慢挪动。等宝宝较好地掌握爬行后,父母可以作为“障碍物”躺在地上,将宝宝放到一侧,将宝宝喜欢的玩具放至另一侧,让宝宝爬过“障碍物”去拿他喜欢的玩具。10-12月时,父母需训练他扶站、扶走,探索环境,这对宝宝视知觉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父母可以在家利用沙发、地毯等家具设计障碍物,让宝宝不断地爬、扶站、扶走等,加强他对躯体的控制能力。宝宝出生后至1岁前,可引导宝宝对周遭的事物多观察多接触,增加触觉的体验,例如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或者选择不同材质玩具与宝宝进行互动,比如黏土、木制玩具、沙子等。需及时添加辅食,帮助宝宝增加口腔触觉体验,也可从小让宝宝品尝多样食物,对接受不同味觉有帮助,避免长大后养成偏食的恶习,对健康不利。在宝宝清醒时,可抱着他旋转或将他举高高,在保护下提供前庭刺激。父母要多跟宝宝说话,培养他的听觉注意与听觉理解。总之,家长可以参考如上方法,因地制宜,制定一套符合宝宝情况的训练方案,并坚持训练。如若训练期间宝宝出现任何情况,都应该及时咨询专业的感统训练师。良好的家庭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