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张海迪 医师 广医一院 儿科
呼吸道合胞病毒每年冬春季节流行,2岁以下的幼儿为易感人群,患病后易引起咳喘甚至肺炎。每年冬天来临,各大医院儿科病区满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家属心疼,小孩遭罪。在欧美国家,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救治不及时导致死亡患儿占比高达20%。经过长达60多年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终于被研制出来了,就是图中所说的一种单克隆抗体疫苗,在欧美国家已经正式上市,为自费疫苗,3500元一针。现在我国药监局批准这款疫苗进入到国内,目前在各大医院进行试点。试点期间仅为少量的人进行免费接种,观察临床效果。建议有机会接触疫苗的家属尽量带宝宝去接种疫苗。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疫苗仍是目前预防疾病最好的措施。
孩子睡觉磨牙并不少见,很多时候,父母都认为是孩子肚子里长虫子了。其实,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孩子在睡觉时把牙齿咬得咯咯响。宝宝睡觉磨牙的6大原因1、肠道寄生虫肚子里有蛔虫。蛔虫寄生在孩子的小肠内,不仅掠夺营养物质,还会刺激肠壁,分泌毒素,引起消化不良。孩子的肚子经常隐隐作痛,就会造成失眠、烦躁和睡觉磨牙。另外,蛲虫也会引起磨牙。蛲虫平时寄生在人体的大肠内,孩子入睡以后,蛲虫会悄悄地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瘙痒,使孩子睡得不安稳,出现磨牙。应对策略:给孩子驱虫。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晚餐吃得过饱晚餐吃得过饱,或者临睡前加餐,不仅影响营养素吸收、利用,而且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因为入睡时,胃肠道里还积存着大量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整个消化系统就不得不“加夜班”,连续工作,甚至连咀嚼肌也被动员起来,不由自主地收缩,引起磨牙。应对策略:不要在临睡前让孩子吃得过饱,吃饱后稍微待上一会儿再让孩子上床睡觉。3、缺乏维生素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睡觉磨牙。应对策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钙片,平时多晒太阳,夜间磨牙情况会逐渐减少。4、睡眠姿势不好如果孩子睡觉时头经常偏向一侧,会造成咀嚼肌不协调,使受压的一侧咀嚼肌发生异常收缩,因而出现磨牙。孩子晚上蒙着头睡觉,由于二氧化碳过度积聚,氧气供应不足,也会引起磨牙。应对策略:如果发现孩子睡姿不好,帮助他及时调整。平时不要让孩子养成蒙头睡觉的习惯。5、牙齿排列不齐咀嚼肌用力过大或长期用一侧牙咀嚼,以及牙齿咬合关系不好,发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也会引起夜间磨牙。而且,牙齿排列不整齐的孩子,他的咀嚼肌的位置也往往不正常,晚上睡眠时,咀嚼肌常常会无意识地收缩,引起夜间磨牙。应对策略:定期带孩子去看牙科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牙齿矫正和治疗。6、精神因素有少数孩子平时晚上并不磨牙,但如果临睡前听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或刚看完恐怖、紧张的电视或动画片后,由于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也会出现夜间磨牙。另一个原因是压力大(通常表现为神经紧张或愤怒),如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害怕班里的某个小朋友、与父母或者家人争吵等,都会令孩子的精神紧张,导致孩子晚上睡觉磨牙。此外,一些过度活跃的孩子也会发生夜间磨牙。应对策略:睡前不要让孩子看那些过于刺激的电视。经常和老师、孩子沟通,如果孩子有心结,及时帮他解决,解除他的心理压力。* 如果经常磨牙的话,应该去口腔科检查一下,因有些口腔疾病也会引起夜间磨牙。* 有些孩子的磨牙症与其成长和发育关系密切;另一些孩子磨牙实际上是他们对疼痛(如耳痛或牙痛)的一种反应。和搓揉酸痛肌肉一样,孩子磨牙也是缓解疼痛的一种本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动消失。* 对于顽固的磨牙症,可使用牙垫,以保护牙齿,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临睡前服小剂量镇静剂,以降低大脑某区域的兴奋性,抑制磨牙。* 夜间磨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只有排除上述各种原因,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宝宝磨牙才会逐渐好转。
上次文章中讲解了小儿钙剂的补充,那么只补钙就行了吗,我们这篇文章讲一下与钙离子相辅相成的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 D 为固醇类衍生物,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D 通过与维生素 D 受体综合,调节机体骨和钙磷代谢。 维生素 D 的来源有哪些? (1)母亲给予: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婴儿可以通过母乳获得; (2)外源性主要是动物性食物中的胆骨化醇以及植物性十五中的麦角骨化醇; (3)内源性是皮肤中的 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 β 射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 D 的活性形式维生素 D3,紫外线照射(即日光照射)为机体吸收维生素 D 的主要途径,这也是为什么医生经常推荐孩子适当晒太阳的原因。日光照射是获取维生素 D 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 1 cm? 皮肤,中等强度阳光照射 10 min,可产生 1U 的维生素 D。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周户外活动 2 h,仅暴露面部和手部,即可维持婴儿血清 25-(OH)D 浓度在正常范围的低值。 小孩儿的皮肤这么娇嫩,太阳要怎么晒呢? < 6 个月的婴儿应避开正午时间,避免日光直射,应尽量选择夏季早晨或午后晒太阳,这个时段的紫外线不仅仅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 D,而且对皮肤的伤害较小,避免 10:00~14:00 的太阳照射。
孩子补钙是新手爸妈比较头疼的问题,也是儿科医生被咨询最多的问题之一,那么你家的宝宝要不要补钙呢,什么时候补钙,补多少钙呢?首先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钙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阶段需要摄入钙的剂量如下: 0~6 个月:200 mg/d 7~12 个月:250 mg/d 1~3 岁:600 mg/d 4~6 岁:800 mg/d 7~10 岁:1000 mg/d 11~ 12 岁:1200 mg/d 其次要看需求:比如,在孩子 1 岁之前,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在奶量充足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钙。但是1岁以内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最快速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奶量跟不上,以及各种原因晒太阳时间不足,也容易缺钙,缺钙会导致喉软骨发育不全,气管软化,也是很多气道困难宝宝就医的原因,因此,1岁以内的宝宝也需要注重钙的补充。1 岁以后,孩子对钙的需求量增加,主要来源是牛奶或奶制品。因此建议 1~3 岁的幼儿每天补充 600mg的钙量,3~6 岁的学龄前儿童每天补充800mg 的钙,6~12 岁的学龄儿童每天补充 1000mg的钙。如果日常膳食不能满足对钙的需求,可以考虑选择钙含量多、胃肠易吸收、安全性高、口感好、服用方便的钙剂。 同事,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补钙的同时也要补 VD 补充维生素 D 可促进钙的吸收,若 VD 缺乏将降低机体对钙的吸收率和储存率。而VD 的食物来源非常有限,日常的摄入量也不多。晒太阳能补 VD,但对皮肤娇嫩的孩子来说不太现实。建议孩子通过维生素 D 补充剂来摄入 VD,会比较安全和便利。 2. 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 植酸、草酸、鞣酸可与钙结合为难溶性复合物,减少钙的吸收,草酸含量较高的蔬菜(如芹菜、韭菜、茼蒿、小白菜、青菜等)可以先焯水后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