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白雪公主’的故事—一种少见的睡病白雪公主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她是被毒皇后施以魔法后昏睡过去,成为“睡美人”。那么现实之中有没有睡下不能醒来的病人呢?答案是有,并且近几年这样的患者在增加。比如这几年笔者所见到的其中一个病人就很特别。她是一位19岁的少女,2019年2月11来诊,在4年前2015年的1月,感冒发热38度,热退后出现5天多的睡眠,并且每隔1个月出现一次,之后服用中药有效,8个月没有发作。之后又出现睡眠5天以上,服用中枢神经兴奋药利他林有效,但开始失眠,停药后2017年开始反复过度睡眠,每次20多天,每次间隔3个月左右,并在高考期间进入睡眠,痛失高考机会。近半年多每3个月至4个月出现30-34天过度天睡眠,最近是2018年12月31入睡至2月3日醒来。睡眠期间父母强行叫醒吃饭如厕,但很少能记忆清晰,并且最近醒后出现头晕头昏不清晰。在北京某医院住院一周,多方检查诊断为发作性意识障碍,怀疑病毒性脑炎后遗症及自身免疫性脑炎抑郁状态,有鼻窦炎病史多年,反复感冒。 病人平时表现头晕不清晰,额头口周痤疮,大便小便可,纳少, 舌苔白薄黄,脉左沉细弦略数,右关尺弦滑,诊断:疑似反复发作性过度睡眠,辨证痰热蒙窍,卫不出营,予以醒脑开窍调和营卫 以桂枝汤 加醒脑开窍治疗。服药7剂,患者头晕明显减轻,精神好转,面色好转,座疮好转,头脑较前清醒,但仍然头昏,多梦,纳呆,手凉汗多,舌质红苔黄,左弦滑细,右侧滑,再加附子温阳化湿,再服14剂后,诸症好转,痤疮无,手脚凉,有时冷汗出,脉弦滑细,舌苔薄白腻,将此方加阿胶5块 鹿角胶84g及辅料加工成膏剂,连续服用3个月。2019-05-20 09:20:53来诊,患者没有出现过度睡眠,精神好,面部痤疮消失。患者再服膏剂1料,于近期2019-9-20日来诊;睡眠正常,每天晚11点左右入睡,6点起床,精神精力均正常,已经复学,开始准备明年高考。近40年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饮食结构改变,食用肉食油腻食品以及海鲜、反季食品较多,造成很多新的疾病出现。睡眠方面疾病就出现很多,比如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失眠等等,还有这种少见反复发作性过度睡眠。近10年笔者治疗过4例这样的患者,睡眠连续7天至34天,其他3例是男性,其中2例青年,1例65岁,应用中医药都已经治愈多年无复发。其他的睡眠疾病,像打鼾、失眠、发作性睡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反复发作性过度睡眠,(recurrent hypersomnia),是指表现为周期性过度睡眠、快速大量进食及精神紊乱等症状的综合征,也称为克莱恩-莱文(Kleine-levin)综合征、青少年周期性嗜睡贪食症。青春期多见,也见于成年人,男女比3:1。患者可突发或缓慢起病,有的在感冒或脑部外伤后出现。典型患者每次发作持续1天至数周,通常5-7天,1年中最多发作12次,患者在发作期每昼夜睡眠时间18-20多个小时,觉醒时间仅用于进食和排泄,无尿便失禁,进食及排泄后即进入睡眠。部分患者有性欲亢进。笔者发现治疗的4例患者无性欲亢进出现。但有焦虑烦躁。目前睡病较多的是发作性睡病,病人在白天坐位会很快入睡,一般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肥胖人士容易出现,但有些学生也会出现,严重者在骑自行车过红绿灯时会睡眠,更有甚者在高速公路开车时也会入睡,从而出现严重车祸。目前睡眠疾病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它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必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且睡眠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已经是很普遍的社会问题,提醒大家出现睡眠障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
咖啡与茶,都是人们普遍喜欢的饮料,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饭店,或是工作场合,请人饮茶或咖啡是一件很友好的事情,独自一人,静静的饮茶,或者咖啡,然后听一首美妙的乐曲,是何等惬意的事情。但是,饮茶过多或饮咖啡过多,可能就是另一回事情。近几年遇到一些精神萎靡混混欲睡的患者,自述每天都要饮用大量的茶或者咖啡,否则就会提不起神,无法正常工作或生活,有的患者每周可以喝500克茶叶。仔细分析后,做一般检查没有异常,但是在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时候出现明显的甲状腺功能降低,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这些患者往往是女性,往往伴有肥胖,关节疼痛,睡眠增多,食欲减退等等,有的会伴有粘液性水肿。应用补充甲状腺激素的办法可以改善,但是对于甲状腺功能轻度减退的患者,还是少用或不用激素为好。对于这类患者,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全身代谢放慢,出现明显的精神萎靡不振,而饮用咖啡或茶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所以,患者会本能的多喝兴奋性的饮料,而茶和咖啡就是最为常见的兴奋性饮料。中医认为这类患者存在阳气不足,不能化水,水聚为湿,湿浊内臃,就可以出现肥胖臃肿,湿蒙清窍,就会头晕萎靡等等。治疗方法很多,可以从脾阳虚治疗,可以用太阳病辨证,可以补肾治疗等等。曾经治疗很多这样的患者,有的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一例患者,57岁,嗜饮茶叶2年多,每周一斤茶叶,天天泡茶,身体肥胖,无力,家务活懒得做,有时心慌胸闷,检查甲状腺功能减退,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明显增高,诊断桥本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口服优甲乐,并用中药化湿温阳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减轻,精神好转,饮茶减少。因此,一般饮茶或咖啡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过量应用这些饮品,需要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问题。
油脂的危害说起影响人体的负面因素,一般人会想到烟酒嗜好,一般不会想到油脂。但有些妇女往往会提出这个疑问,说男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等疾病,是因为吸烟喝酒,那么女性为什么也患有这些疾病?实际上,据笔者了解合临证观察,油脂对人的危害是蛮大的,它是造成很多女性健康的因素之一。首先我们看看油脂的特点---油腻,油渍渍,浸淫弥漫,很难去除,看看家里的卫生,那一块最难清理,都知道是厨房,而厨房最难清理的部分就是沾油的部位,油烟机和灶台。体外如此,那么油脂进入人体后,容易吸收消化吗?目前没有相关实验可以证明,但是有生活经验可以提供证据。比如我们吃饭,饥饿状态,我们吃什么食品会很快感到饱,有经验的厨师会告诉你,先吃油炸食品,很快就会把肚子撑起。最明显的社会现象是:贫穷地区的农民工进城初期,饭量都大的惊人,一人能吃1斤多馒头外加炒菜,但是一个月后或几个月后他们的饭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变得与城里人的饭量差不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们戏称为“肠子给油塞住了”。城里人的饭菜比农村的好,首先就是“油水大”。消化能力的下降,不仅出现饭量的减少,还可以出现食欲的下降,许多的城里人抱怨现在的饭菜不香,不知道吃什么好,实际上很多时候不是饭菜不香,而是食欲不旺,湿浊阻碍脾胃导致食欲不振不想吃饭,所以同样的饭菜,却闻者吃着不香。现代人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富裕起来的人们,对于油脂的摄取是长期的习惯。油脂中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必须靠食物摄入来提供,吃得不够影响健康,吃得多了,又会导致肥胖等结果。 油脂类物质易沉积在血管壁中,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的危害。油脂容易被氧化,产生自由基。特别是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会使过氧化值升高,产生脂溶性毒素。 一位著名科学家认为,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主要原因就是油脂的摄取。油脂,在中医看来是湿腻之物,其本身是湿滑而甘润,但是其恋湿之性太强,具有很强的浸润性和侵入性、粘附性。大家都知道,油迹浸泽的地方潮湿而很难干燥,这是因为油脂漂浮或包裹着物体或肌体,水气很难自由的发散,明显影响水湿的自然升华。油迹附着的地方很难清洗,比如抽油烟机。因此多食油脂可以导致湿气停留滞塞。脾主运化水湿,吸取食物中精微物质,当油脂导致湿气停留滞塞,那么脾之运化功能受损,而湿气的停滞可以成为“湿浊”,湿浊是内生之邪,是常见的致病因素。从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分析,会出现以下情况:1湿邪留滞湿邪留滞脾胃,导致脾胃气机失调,运化失司,传输受阻。脾胃留滞湿邪,运化失司,出现消化能力下降,食欲下降,饭量下降;胃的传输受阻可以出现矢气减少、大便不爽(不痛快很费劲)、大便干结等等。可以看出,油脂过多可以明显的阻碍脾胃的消化功能。湿浊阻滞脾胃是现代人的常见病理改变之一。2 肥胖湿邪留滞于脏腑经络,久而为痰,痰湿导致气机阻滞,留驻于全身的脉络,很明显的状态变化就是肥胖。肥胖人群在逐渐增多,国外的研究表明,是因为“垃圾食品”吃得太多。“垃圾食品”就是指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炸食品。3湿郁化热—口臭痰湿郁久可以化热,湿热形成,痰热生成。湿热不化加油腻物质的不断摄入,容易出现腐化,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口臭,现代人没有口臭的人越来越少,有口臭的人逐渐增多。口臭的表现,集中反映了现代人的体质有湿热化腐的病理机制。4痰热伤阴引起疾病痰热还可以伤及阴液,出现阴虚发热,消瘅、消渴等等症状,比如糖尿病、甲亢、中风、冠心病等现代疾病的发生无不与痰热伤阴有关。因此,健康饮食很重要,油炸食品要远离,油脂的用量一定要少。这是我多年临证必须嘱咐患者的事情之一。其实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个美国化学家就曾经告诫人们,影响地球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不是烟酒,而是油脂的摄入。想健康,少吃油吧!
有些人酒量大有些人酒量小,有些人原来酒量大现在一喝酒醉,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般人认为是个人体质不同,那么到底体质有什么不同呢?本人认为,一沾酒就会脸红脖子红心跳不止的人,属于酒精过敏,喝酒不多即有头晕头痛心慌汗出面色苍白者,属于低血糖发作。原来饮酒较多,近期沾酒就醉者,往往预示身体有疾病发生。哪几类疾病会使酒精耐受性下降呢?一、肝病:肝脏病后肝功能下降,肝脏解毒功能下降,一方面酒精不能被肝脏分解的酶及时降解,酒精对神经的抑制作用相对加强;另一方面肝脏糖原异生作用减弱,肝脏对胰岛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容易出现低血糖昏迷,所以表现为酒量减小,一喝就醉。二、肾病:肾功能下降,胰岛素排泄缓慢使血糖容易下降,酒精使小肠对葡萄糖吸收受阻,使低血糖发生,脑中枢代谢紊乱;肾功能的不足同样使酒精的排泄缓慢,酒精对大脑的抑制加强,“两力”相加,容易醉酒。三、胰腺疾病:胰腺是分泌胰岛素(降血糖)、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及其他消化酶的器官,当胰腺有病变时,会影响到激素的分泌。如果胰腺本来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饮酒阻止了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葡萄糖在血液中减少,脑代谢能量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走路不稳兴奋等醉酒状态。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肿瘤等病也可使人不能耐受酒精作用,容易醉酒。对于医生来讲,饮酒也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折射出个人的身体状况。同时,饮酒量突然改变的人应及时就医,请这方面有经验的专家仔细分析检查,尽早发现疾病尽早治疗。
2016.10.21初诊患者任某某,男21,农民。主诉:异常睡眠5年现病史:每隔3-4个月出现睡眠,短则10天,长则18天,睡眠期间不能说话,不能交流,睡眠十小时后可以起床吃饭、如厕。他人如果交流则暴打他人,觉醒后如常人,但发病时期记忆不能再现。发作前有头晕头痛的先兆。在山东省立医院、齐鲁医院检查脑核磁、脑CT、血管成像、脑电图、多导睡眠图、脑地形图等等,均未见异常,排除了癫痫、脑瘤、血管畸形等等。应用脑神经营养剂及神经阻滞剂无效。刻下见:神志清,语音自如,形体正常,五官端正,但头晕头痛,面色蕴赤,距离上次发作近3个月,舌质红绛苔薄黄少,脉象弦数。中医诊断:多寐西医诊断:阵发睡眠觉醒障碍?辨证:弦数在肝经,舌质红绛乃热在内耗阴,睡眠中可以暴怒打人,肝火炽,不能完全醒来,与魂之游有关,而睡眠又与营卫之气有关,故也需和营卫。治则:清热凉血 息风和营仿羚羊钩藤汤意,处方水牛角6克(研粉加药冲) 丹皮12克 钩藤30克 竹茹10克 葛根30克柴胡15克白芷12克川芎6克 升麻6克 甘草6克 浙贝母12克 生牡蛎30克 生龙骨30克 桂枝12克 白芍30克 生姜三片 大枣4枚 14剂2017.5.4家人微信我,患者服药后旧病一直没有发作,生活工作正常。
陈某女 广东潮州 6岁 【脱髓鞘证】初诊:16.01.1815年10月7日开始发热,低于38.5℃,在医院输液无效后昏睡,诊断支原体感染,考虑脑炎,之后在广州潮州医院做磁共振诊断病毒性脑炎,经检查排除乙脑和结核性脑炎,住院一月发热消失,16年1月5日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脱髓鞘疾病,刻下见神清,精神可,眼圈黑,面有紫气,口唇干赤,大小便正常,时有头痛和气短,舌尖红,苔薄腻,脉浮滑。诊断:脑部脱髓鞘病辩证:水热互结,太阳中风处方:①五苓散加味桂枝6g茯苓20g猪苓10g白术10g白芍10g薏米15g牡蛎20g泽泻20g青蒿10g玄参10g生地10g②夏枯草颗粒4.5g 每日1包③维胺颗粒 每日1包3付复诊:16.01.21服药明显好转,眼圈黑,面色紫气消除殆尽,口唇干赤减轻,头痛消失,仍有气短,口腔痰液增多易吐,追诉下肢肌肉有疼痛(生长痛?),舌质红绛,苔腻少,脉细数处方:上方去牡蛎加石膏30g7付
邓某某 男 67岁 【太阳和少阳合病】初诊:15.12.312011年11月24日,晨练时,突然眩晕不能行走,在医院检查,无阳性结果。自此,体力明显下降,畏寒,怕冷,怕风(营卫不合),纳呆,便溏(厥阴,少阳),耳聋(少阳),腰及膝外侧酸痛(太阳经),体重逐步下降8公斤,舌质红,苔腻而干,右脉弦略滑,左脉沉细,肾脉浮。中医诊断:太阳和少阳合病处方:治疗当用①柴胡桂枝汤调节营卫,少阳柴胡12g白芍30g黄芩12g半夏9g桂枝12g生姜10大枣10炙甘草10党参10②维胺颗粒2g,每晚一次。上药各五付复诊:16.01.05服药后大便成形,畏寒怕冷改善。处方:上方继服7付再诊:16.01.13症状好转,因喝酒过量,致头晕,巅顶痛,站立时头痛,全身酸冷,睡眠不佳。少阳有疾,又因喝酒,致使胆经湿热。处方:乌梅丸3付。四诊:16.01.18头痛头晕酸痛好转,舌苔黄厚腻,脉弦滑虚。处方:继续用乌梅丸。
服药有效,耳鸣变远变轻,睡眠明显好转,中午能睡,晚上8点即有睡意,每日睡眠8h以上,怕冷,噩梦减少,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脉细较前有力,查尿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尿路有炎症。处方:上方加瞿麦10g7付患者服药后耳鸣基安某某女57岁淄川【肾虚外寒血管性耳鸣?】初诊:16.01.14一月前因外感风寒出现耳鸣,住院治疗后好转,之后出现波动感耳鸣,耳内“咚咚”声,精神病医院诊断为抑郁性精神病,夜间噩梦连连,夜尿3-4次,五更溏泄,口苦怕冷,右侧头痛,40岁子宫切除,舌质淡红,有瘀斑,苔润,脉细。诊断:血管性耳鸣?辩证:肾虚外寒治疗:补肾化湿为主处方:桂枝加附子汤桂枝12g茯苓30g生姜10g白芍30g大枣10g炙甘草12g淡附片10g补骨脂12g牛膝20g干姜10g益母草30g7付复诊:16.01.21本消失。按语本患者属于耳鸣病,此病的患者甚多,但临床疗效不佳。一般认为耳鸣病是肝肾不足,或阴虚或阳虚,治疗往往是耳鸣左慈丸、六味地黄丸、右归丸、左归丸、杞菊地黄丸等等,而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本人认为,现代的耳鸣脑鸣患者有其特殊的一面。首先我们要从内经找到理论根据。《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这里提到九窍,指的是眼耳鼻舌口及二阴。而肠胃是水谷之海,通过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分布至全身经络脏腑,而九窍是水注之气,在《内经生气通天论》中讲:“阴者藏精而起亟也”,就是说的阴之精注于九窍而而窍聪伶俐,耳能听,目能视,口能食,魄门排。当阴之精水不利,比如象上面的患者,少阴寒化不能起亟,心火独亢,而出现耳鸣咚咚如心跳。故用桂枝加附子汤温肾化水,肾水上交于心,故耳鸣声音剪除。
田某某 男 49岁 【肾虚痰热 不寐】初诊:15.12.13糖尿病9年,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自2013年起出现早醒,凌晨3-4点,醒后不能入睡,汗出,心慌,多虑,诊断为抑郁症之后在北京安定医院诊治,长期服用艾司唑仑,佐匹克隆,西政普兰,杜罗西丁等,目前仍入睡困难,靠药物入睡,视物模糊,口干,拒绝上班,头痛,语言不流利,反应迟钝,胆怯,语声低怯,便秘,头晕,头枕部头痛,舌淡,舌苔薄白,舌体震颤,脉象沉细,从事管理工作20年,饮酒吸烟20年。辨证要点:口干,入睡难,思虑多,心慌,汗出,胆怯,舌颤,脉沉细。辩证:肾虚痰热象(饮酒吸烟)中医诊断:不寐西医诊断:抑郁症,糖尿病处方:①交泰丸加味黄连6肉桂3牡蛎20赤芍10葛根30生地20阿胶6珍珠母40茯苓20白术20薏米30猪苓10②安神补脑颗粒(补肾阳)1g 每日2次上药各七付复诊:15.12.30睡眠好转,烦躁汗出心慌多虑均好转,舌颤仍明显,处方:上方继服7付再诊:16.01.13睡眠达到6小时,正常起床,震颤,着急,胸闷(气上不能散),气短,舌颤,手凉,便干,口渴,脉象沉细,舌红,苔白有沫(脾不化湿,左肝,右胃肠)处方:从厥阴入手,乌梅丸加减附子6g干姜6g茯苓20g白术10g黄连3g黄芩10g白头翁10g白芍20g党参20g花椒6g乌梅30g细辛3g服七付再诊:16.01.20震颤明显好转,上方继续7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