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刘彦彬一 临床表现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1静止性震颤震颤为患者的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典型的表现是频率为4~6Hz的“搓丸样”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2肌强直检查者活动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躯干时可觉察到有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呈现各方向均匀一致的特点,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为“铅管样强直”。患者合并有肢体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转动齿轮,故称“齿轮样强直”。3运动迟缓运动迟缓指动作变慢,启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患者的运动幅度会减少,尤其是重复运动时。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在多个方面。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4姿势步态障碍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PD患者行走时常常会越走越快,不易至步,称为慌张步态。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冻结现象,表现为行走时突然出现短暂的不能迈步,双足似乎粘在地上,须停顿数秒钟后才能再继续前行或无法再次启动。二 普拉提技术放松与伸展普拉提技术是一种能够锻炼人体深层的小肌肉群,维持和改善外观正常活动姿势、达到身体平衡、创建躯干和肢体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强调对核心肌群的控制、加强人脑对肢体及骨骼肌肉组织的神经感应及支配,再配合正确的呼吸方法所进行的一项全身协调运动。那么这篇文章主要分享的是,在帕金森患者的治疗中运用普拉提伸展与放松技术对躯体的疗效改善。普拉提技术的伸展与放松技术能够很好的治疗躯体的僵硬与肢体的震颤,同时能够改善运动时的迟缓与姿势步态的问题。1伸展通过伸展的练习可以提高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活动范围,增加肌肉的柔韧度,平衡肌肉的紧张压力﹐拓展关节的有效活动范围。无论何种伸展方法,其共同点都是将目标肌肉拉伸到一定的长度,克服它的牵张反射,以最终放松肌肉纤维。对帕金森患者而言,保持肌肉的力量、弹性和柔韧度,对于躯体运动灵活性,运动时的姿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1)脊柱旋转伸展脊柱旋转可以打开肩膀和胸廓,伸展胸椎和颈部,同时可以对僵硬得躯干起到牵伸松解的作用。首先来看一下这个动作的注意要点①在脊椎旋转时,注意核心的引领;②骨盆保持相对稳定;③肩颈放松,脊椎保持中立,避免肋骨外凸;让患者屈膝侧卧位,双手在身体前方手掌合拢;呼气时不动,吸气时,以脊柱旋转、核心的引领下向上打开上面的手臂;下面的手臂保持不动;呼气,加大脊椎旋转,手臂尽量向后打开;吸气停留在这个位置,在伸展的位置停留3到5个呼吸;吸气时,身体转动带动手臂回到原位。动作要求舒展延长,肢体向远处无限延伸,动作流畅准确。这个动作是动态静态结合伸展,每一个动作周期15~20秒,每次训练3—5次。2)背部伸展动作起始位让患者保持长坐位,继而让患者把双下肢屈髋屈膝,两腿分开,把手放到足背上,吸气,患者躯干颈部伸展延伸。呼气,让患者从骶尾部逐节屈曲脊椎,弯曲背部,头部低垂,将头埋在两膝盖之间。放松背部、颈部、肩膀,在此位置保持3—5个呼吸,可以回到起始位。这个动作是静态伸展,每一个动作周期15~20秒,每次训练3—5次。3)提腰伸展让患者仰卧位双手握在一起;吸气,双臂伸过头顶,想象你就像在伸一个大懒腰一样,带动躯干尽力向后伸展,同时双腿伸直尽力向反方向伸展;可以设想两股力量把你拉向相反的方向。在此位置保持3—5个呼吸,呼气回到起始位置。这个动作是静态伸展,每一个动作周期15~20秒,每次训练3—5次。2放松通过放松技术可以对帕金森患者躯体僵硬的肌肉得到有效的舒展,让身、心得以放松。放松技术能改善身体的柔韧性,缓解僵硬,与此同时能改善身体姿势的控制,提高运动时的速度。1)颈部放松让患者采取端坐位坐位,保持脊柱的延伸感,保持颈椎的中立位,将头从一边慢慢转到另一边,幅度由小到大,来回重复3~5次为一组。在做这个运动时,我们可以想象,从我们的太阳穴到肩井处有一根蚕丝,当我们在转动头部时,尽力拉长这根蚕丝,但是还不能拉断。也可以让患者做颈部绕圈运动:保持颈椎的中立位,感受脊柱的延伸感,颈部放松,用鼻尖划小圈。转动3~5圈为一组。做这个动作时可以让患者想象:想象鼻尖上有一根粉笔,用这根粉笔在前面的墙上画直线和画圆圈。2)“望远镜”动作让患者屈膝侧卧,两手臂在身体前面伸直;吸气时不动,呼气时以前锯肌核心带动下,让上面的手臂往前方滑出超过下面的手臂,身体顺着往前旋转;吸气时,身体往后旋转,以核心带动;带动上臂沿着下臂、锁骨滑回来,直到滑过身体往后打开;呼气时不动,吸气收腹,在核心带动随着身体旋转收拢上臂,回到起始位置。动作要求的是全身放松,尽量慵懒的完成全过程,手臂拂过身体时一定要轻揉注意在运动中,手臂放松,以核心带动肩臂,尽可能使动作流畅和协调。3)“休息式”这个姿势来源于瑜伽中的一个放松体式,在普拉提中它也被称为“婴儿式”。顾名思义,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全身非常的放松,放松心境、放空心绪。在训练时让患者采取跪姿,脚背落地,重心向后落在脚跟, 吸气时躯干保持中立位,颈部延伸,呼气时,从腰骶部逐节屈曲脊椎,弯曲背部,双臂放松放在身体前侧,头部低垂以前额着地,背部及腰椎区域完全放松。如果患者有肩痛就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和肩膀不要紧绷、尽可能让整个身体放松,保持深长的呼吸。可以保持2—3个呼吸,可以回到起始位.
Pusher综合征(Pusher syndrome),也称瘫痪侧倾斜综合征,是指一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特殊行为模式,即患者在任何姿势下均向偏瘫侧倾斜,并对所有的被动姿势矫正均具有抵抗。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躯干向后方倾斜。国外报道倾斜综合征的发生率是10%-40%,与国内报道一致。典型征象:①头转向非患侧,非患侧肩到颈的距离缩短;②患者多伴有单侧空间忽略;③坐位时,患侧臀部负重,非患侧躯干明显缩短;④站立时,整个重心偏向患侧,姿势歪斜;⑤行走时,重心不易向非患侧转移,患腿屈肌占优势,伸肌支持不充分,健腿迈步困难。在常规治疗中,大多采用躯干控制训练,来增加患者平衡控制能力;加强视觉反馈训练和任务导向性训练等等。由于,此种症状病因不是十分明确,治疗效果普遍不太理想。难道对于倾斜综合症就没有别的方法治疗了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发现通过对身体“体侧线”的治疗,可以很好的解决倾斜综合症。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体侧线,“体侧线”位于身体左右两侧,分别起自足内侧与外侧的中点(腓骨长短肌的止点),从踝外侧上行,经小腿和大腿的外侧面,以“篮纹编织状”方式上至躯干,由肩部下方上行至头颅的耳部区域(头夹肌、颈夹肌、胸锁乳突肌的止点)。体侧线的姿势功能是调整身体左右平衡乃至前后平衡;还能对其他表层(前表线、后表线、所有臂线、螺旋线)之间的力量进行调节。体侧线通常以协调的方式来固定躯干和下肢,防止身体向一侧倾斜。同时运动功能体侧线参与身体侧弯的形成,即躯干侧弯、髋部外展及足外翻;对躯干侧向和旋转运动还有可调性“刹车”的作用。体侧线行走的弹簧偏瘫患者在行走中之所以出现身体的倾斜,就是因为“体侧线”这个压力感受器官出现了问题。在步行过程中,体侧线是一个三维的动态稳定器和弹性能量发射器,在躯干核心区域中可以发挥内置的“弹簧”机制。肋骨之间许多小的肌肉,就像一个个弹簧一样拧紧和放松我们的身体。在步行时,胸阔向右旋转时,右侧的肋骨外肌和左侧的肋间肌内肌施加了弹性负荷。在最大负荷点时,它们产生回弹,胸腔向左旋转,使相反的肋间肌紧绷。在产生躯干旋转的同时,同时维持了患侧躯干的伸展,就是这种“弹簧”机制,维持了躯体的正常运动力线。患者在步行时之所以出现身体的倾斜,就是因为体侧线的动能机制出现了问题。那在在我们的治疗中是怎样运用“体侧线”进行治疗呢,针对倾斜综合症的患者,我们一般通过S-E-T(悬吊)对“体侧线”进行治疗。首先让患者采取患侧卧位;卧治疗床上,患侧肩胛前伸,患侧上肢前屈70°-90°,健侧上肢放在胸前的枕头上,让患者找到一个相对舒服的姿势。在患侧膝关节下放宽悬吊带,用吊钩挂起宽带,下放悬吊床,髋关节外侧与床面成30°左右的夹角,这时在口令的指导下,抬高臀部,先从等张肌力训练开始练起,经过训练慢慢的过渡到等长肌力训练。在训练时注意调节患者的呼吸,不能让患者出现憋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把悬吊带放到脚踝位置,增加难度。同样为了逐节增加难度,可以在脚踝处夹球,用弹力绳悬吊非患侧下肢,以及患侧单腿支撑,非患侧下肢外展空中停留等等。 如果在没有悬吊的工作场所,以及出院回家康复,可以用“花生球”代替S-E-T,同样让患者侧卧,取一个舒适的侧卧姿势,把双下肢放到花生球上,以S-E-T同样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人来说,水是仅次于氧气的重要物质。在成人体内,60~70%的质量是水。儿童体内水的比重更大,可达近80%。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人不吃饭,仅依靠自己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或消耗自体组织,可以活上一个月;但是如果不喝水,连一周时间也很难度过,体内失水10%就威胁健康,如失水20%,就有生命危险,足可见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水的生理功能:水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它参与体内各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同时又是体内进行生化反应的良好场所,因为各种营养物质必须先溶解于水,然后才能通过各种液体运往全身各种组织器官和细胞中,以发挥自身的作用。水对人体的作用有:1、代谢作用:水不仅是体内营养和代谢产物的溶剂,同时也将各种物质通过循环带到的目的地。水参与体内一切物质的新陈代谢。没有水新陈代谢将无法进行。2、运输作用:人体血液中90%是水,血液奔流不息,能量交换和物质转运才得以进行。血液之所以能循环,要靠水的载体作用和流通作用。3、润滑作用:水具有润滑作用,如泪液、唾液的分泌。水可以减少关节、脏器及组织细胞的磨擦,保持运动协调的状态。4、消化作用:水的最大功能是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人体内的消化液比如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等主要是由水构成,而食物的消化主要依靠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来完成。6、调节作用:水能吸收代谢产生的多余热量,从而调节体温,使人体温不发生明显波动。如汗液的蒸发,能带走大量热量,维持正常体温。那么,您是否补充了足够的水分?维持身体中所需的水分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1500~2500ml的水分。补充水分的禁忌:有些人会通过喝大量的饮料来补充水分。然而,并不是所有含有水分的饮料,对身体而言都是有益的。例如:含酒精的饮料与咖啡、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都会造成身体失去更多的水分,器官反而会消耗更多的水分来处理这些饮料。另外,果汁与运动饮料虽然能解渴,但也同时增加热量与卡路里的摄取。因此,记得多喝白开水,而不是果汁、咖啡等饮料,才能保持健康!人体皮肤每天蒸发的水分约在600毫升以上,从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少于300毫升。到了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方可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补水之法也很关键,要少量频饮。喝水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因为口渴时表明人体已缺水,应每隔一小时就喝一杯水。对于老年人而言,更要随时喝水;夜间老人尿频,床头最好放一杯水,起夜后可以及时补充水分;夜晚入眠前及早晨起床后,各饮用2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喝茶: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及多种芳香物质可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多喝点茶。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健康饮水。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误认为人体躯干是一个整体,其实不然。躯干分为上胸段与下腰段,上胸段是指胸8以上的位置,胸8以下的的位置叫下腰段。上胸段主要是负躯干的节段性运动,而下腰段是负责躯干的动态稳定。下腰段也是我们常说的核心区域,膈肌以下,骨盆以上的位置,是人体的中间环节,连接上下肢的纽带,影响着人体的整体行动,也是肢体的发力源。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下腰段的稳定性是躯干控制能力的基础,也是平衡、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关键。1、下腰段训练的重要性下腰段的稳定对整个身体起着平衡与协调、承上启下和上传下达的作用。下腰段的稳定可以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并为力量传递创造条件,从而使人体在运动中可以保持稳定的力量传导。下腰段的稳定在静止状态中起到保持身体姿势、维持姿势稳定与平衡。下腰段的稳定在运动过程中,虽然姿势不断改变,重心不断变化,但是始终在调整姿势和维持躯干稳定。2、治疗室训练方法训练原则:宣教让患者知道发力部位,动作以质量为主,不求数量。1)患者仰卧,在患者臀部放宽悬吊带,用50Kg弹力绳辅助悬吊。用短悬吊带悬挂脚踝,脚踝处高于臀部30°左右,降低床面,让患者抬高臀部,然后保持下腰部不动,让患者同时分开双腿,然后再并起来。 2)患者仰卧,在患者臀部放宽悬吊带,用50Kg弹力绳辅助悬吊。用短悬吊带悬挂脚踝,脚踝处高于臀部15°左右,降低床面,让患者抬高臀部,然后双腿并拢保持不动,并把整个下腰段旋转到对侧30°左右,然后在转回到同侧30°左右,如此反复训练。 3)患者仰卧,在患者臀部放宽悬吊带,用50Kg弹力绳辅助悬吊。用滑轮绳索悬挂短悬吊带,短悬吊带悬挂脚踝,脚踝处高于臀部30°左右,降低床面,让患者抬高臀部,然后保持下腰部不动,这时双下肢交替上下运动。 3、家庭自主训练方法1)患者仰卧,把患者的双下肢放在Bobath球上并保持不动,把臀部抬高,让患者左右移动下腰段。 2)患者仰卧,把患者的双下肢放在Bobath球上并保持不动,把臀部抬高,并把整个下腰段旋转到对侧20°左右,然后在转回到同侧20°左右,如此反复训练。 3)患者仰卧,把患者的双下肢放在Bobath球上,把臀部抬高并保持不动,然后让一条腿支撑另一条腿抬高,交替进行。
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如上尿路损害及肾衰竭等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人体的膀胱、尿道和盆底肌是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膀胱是储尿、排尿的球形肌性器官,就像收集、储存尿液的“水库”,而尿道和盆底肌就是控制“水库”的“闸门”。“闸门”在“中央控制系统”一一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完成储尿、排尿的功能。当支配膀胱功能的神经受损或者发生病变,“中央控制系统”失去控制能力,“闸门”不受控制,“水库”就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膀胱功能障碍的根源是神经功能受损,因此便称之为神经源性膀胱。一、病因所有可能影响储尿和排尿神经调控的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1.中枢神经系统因素包括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压力正常的脑积水、脑瘫、智力障碍、基底节病变、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脊髓病变、椎间盘病变及椎管狭窄等。2.外周神经系统因素糖尿病、酗酒、药物滥用,其他不常见的神经病变:卟啉病,结节病。3.感染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机型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带状疱疹、人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莱姆病、脊髓灰质炎、梅毒及结核病等。4.医源性因素脊柱手术、根治性盆腔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区域脊髓麻醉等。5.其他因素Hinman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等。二、临床表现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及尿痛等。三、并发症尿路感染是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并发症,10%~15%的患者可发生尿路结石,膀胱输尿管反流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发生率为10%~40%,通常为可逆性,当排尿情况改善,剩余尿减少,膀胱压力减低时有自行好转的可能,还可并发肾盂肾炎,肾衰竭,肾积水等。四、治疗(一)膀胱训练和扩张,对尿频、尿急症状严重,无残余尿或残余量很少者可采用此法治疗。嘱患者白天定时饮水。将排尿间隔时间尽力延长,使膀胱容易逐步扩大。膀胱功能训练是根据学习理论和条件反射原理,通过患者的主观意识活动或功能锻炼来改善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包括行为技巧、排尿意识训练、反射性排尿训练、代偿性排尿训练、肛门牵张训练和盆底肌训练等。1、在临床治疗中诱发“触发点”,促进反射性排尿。(1)常用“触发点”:叩击/触摸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阴茎龟头等。(2)听流水声、热饮、洗温水浴等均为辅助性措施。叩击时宜轻而快,避免重叩。击频率50~100次/min,扣击次数100~500次。2、高位SCI患者一般都可以恢复反射性排尿Valsalva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体前倾,屏住呼吸10~12s,用力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和骨盆底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使大腿贴近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压力。Crede手法: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膀胱顶部(脐下方),逐渐施力向内下方压,也可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骨方向滚动。加压时须缓慢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和耻骨上直接加压。过高的膀胱压力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流到肾脏。常用盆底肌练习法:主动收缩耻骨尾骨肌(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持续10s,重复10次,每日3~5次。注意:(1)膀胱反射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因此训练时注意循序渐进。(2)合并痉挛时需要注意排尿和解除肌肉痉挛的关系对膀胱输尿管返流、肾积水、肾盂肾炎患者禁用;泌尿系统感染、结石、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慎用。制定饮水-排尿-导尿时间表是膀胱训练的基础。(二)饮水计划饮水计划是患者进行间断式导尿法前的准备工作及当实行间断式导尿期间要遵从的,以避免膀胱因不能排尿而过度膨胀,损害其功能。饮水计划中每日饮水量约1500--2000ML,要求逐步做到均匀摄入,睡前3小时尽量不饮水,避免膀胱夜间过度膨胀。饮水量的安排如下:8:00 400ml 14:00 200ml10:00 200ml 16:00 400ml12:00 400ml 18:00 400ml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制度是各种膀胱训练的基础措施。膀胱安全生理容量400ml,每次饮水量以450~500ml为宜,以使其后排尿时的膀胱容量达到400ml左右。每日总尿量1000ml左右。饮水和排尿的间隔一般在1~2h,与体位和气温有关。卧位和气温低时排尿间隔缩短,反之延长。注意:(1)开始训练时必须加强膀胱残余尿量的监测,避免发生尿潴留。(2)避免由于膀胱过度充盈或者手法加压过分,导致尿液返流到肾脏。饮水包括所有流质,如粥、汤、果汁等,如饮了以上的流质,要减去饮开水的分量。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含巧克力的甜食和橘子等加重膀胱刺激症状的食物,避免利尿饮品,如茶、汽水、含酒精饮品、糖水、西瓜等。饮水计划并非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饮水时间及量,以保证患者间歇导尿时间安排在晨起、餐前、睡前。既不影响患者的功能锻炼,也不影响患者的睡眠,还要保证患者每次尿量保持在300-500ML,避免膀胱的过度充盈。
多系统萎缩(MSA)是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等症状。由于在起病时累及这三个系统的先后不同,所以造成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随着疾病的发展,最终出现这三个系统全部损害的病理表现和临床表现。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MSA的年发病率约为3/10万,中国尚无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中年起病,男性多见,缓慢起病,逐渐进展。主要表现进行性肌强直、运动迟缓和步态障碍,病情发展到后期可导致自主神经损害、锥体束损害及(或)小脑损害。开始多为一侧肢体僵硬、少动,病情逐渐发展至对侧,导致动作缓慢、步态前冲、转变姿势困难、上肢固定、少摆动、讲话慢及语音低沉等,但震颤很轻或缺如,可有位置性震颤。少数患者也有以肌萎缩起病的。不论以何种神经系统的症状群起病,当疾病进一步进展都会出现两个或多个系统的神经症状群。一、临床表现1、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autonomicdysfunction)往往是首发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尿失禁、尿频、尿急和尿潴留、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吞咽困难、瞳孔大小不等和Horner综合征、哮喘、呼吸暂停和呼吸困难,严重时需气管切开。斑纹和手凉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所致,有特征性。男性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勃起功能障碍,女性为尿失禁。2、帕金森综合征MSA的帕金森综合征的特点是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伴肌强直和震颤,双侧同时受累,但可轻重不同。抗胆碱能药物可缓解部分症状,多数对左旋多巴(L-dopa)治疗反应不佳,1/3患者有效,但维持时间不长,且易出现异动症(dyskinesias)等不良反应。3、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从下肢开始,以下肢的表现为突出,并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和眼球震颤等小脑性共济失调。检查可发现下肢受累较重的小脑病损体征。当合并皮质脊髓束和锥体外系症状时常掩盖小脑体征的发现。4、其他(1)20%的患者出现轻度认知功能损害。(2)常见吞咽困难、发音障碍等症状。(3)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睡眠结构异常和REM睡眠行为异常等。(4)其他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障碍、腭阵挛和肌阵挛皆可见,手和面部刺激敏感的肌阵挛是MSA的特征性表现。(5)部分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后期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宾斯基征,视神经萎缩。少数有眼肌麻痹、眼球向上或向下凝视麻痹。二康复治疗1体位性低血压首选直立床,由于患者早期长期卧床,而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时,由于体位的改变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这是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突然变为直立体位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对于此症状,在治疗时,将患者转移到直立床上躺下,调整躯干、骨盆中立位,不要出现身体的偏移,在双侧膝关节下面垫毛巾卷,防止膝关节过伸,两脚掌贴紧脚踏板,并纠正足掌于功能位,踏板调到背屈15°,以充分牵伸小腿三头肌,用固定带在患者双膝关节、髂前上棘连线、胸部3处固定(松紧合适)。安装扶手桌面把患者上肢固定在桌面上。一切准备就绪后,治疗师操控控制器,一边观察患者的状况,一边调节起立床的升降角度,患者从30°~35°开始,视情况每日增加5°~10°,2次/d、30min/次,可持续治疗数周。在训练过程中,一旦患者感到不适,治疗人员通过控制器快速把直立床降至15°左右,并呼叫医生来处理。而如果平时在病房里,可以穿弹力袜或者平时可以抬高床头预防及治疗直立性低血压。2督灸治疗·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不足时,会导致人体出现许多得疾病。它是与阴气相对,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阳气指功能;就脏腑机能来说,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的决定因素。“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而多发性系统萎缩导致人体精神不振,萎靡懒动,与人体阳气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1)脉象沉细。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2)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身体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3)腹泻、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4)舌淡而胖,或有齿痕。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胖大舌,是阳虚的典型舌像。上述所说的症状是多发性萎缩患者普遍存在得现象。那在治疗时,我们采用督灸得方法,我们人体得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阳经,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督脉为“阳经之海”,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有关。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上,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刺激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经气、振奋阳气、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由此可见,人体的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通过督灸治疗,对多发性系统萎缩患者人体的,各个系统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达到阴阳平衡。3后表线治疗后表线是连接并保护整个身体后面,就像一个从头顶到足底的盔甲,大体可分为脚趾到膝盖,膝盖到头顶两部分。在人体直立位下,后表线成为了身体后面整个肌筋膜上的一条连续的线路。后表线主要的整体姿势功能是;在我们人体正常站立时支撑身体,在多发性系统萎缩患者的治疗中,我们发现多发性系统萎缩患者的,身体后表线是失去了应有的功能,他们出现弯腰驼背的体态。身体背部肌肉属于核心肌群,如果核心肌群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四肢在运动时,就很难做到平稳协调的运动。在治疗时常使用悬吊技术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在肩下部、臀部、足踝处放悬吊带,肩部、足踝用非弹力带悬挂,臀部用50kg的弹力带悬挂,然后降低治疗床,让患者身体悬空,在治疗师口令的指导下,慢慢的抬高躯干,再慢慢的放下,练习躯干后表线的训练。随着患者后表线功能的进步,可以减轻臀部弹力带的辅助。4导引术多发性系统萎缩导致的动作缓慢、转变姿势困难等,可以用导引术进行治疗。导引术起源于上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流行,为当时仙家与医家所重视。后为道教承袭作为修炼方法之一,并使之更为精密,使“真气”按照一定的循行途径和次序进行周流。道教将其继承发展,以导引为炼身的重要方法,认为它有调营卫、消水谷、除风邪、益血气、疗百病以至延年益寿的功效。”1.平衡阴阳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人的机体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保持阴阳能动的平衡来维持的,如果人体内阴阳调和,则人的生命活动旺盛,不会生病;反之,则会减弱人的生命活动,生病乃至死亡。导引的作用就是以运动来调节人体阴阳,使之达到平衡。盛则泄之,虚则补之。2.调和气血中医学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而活血必须首先顺气。导引主要是通过运动肢体和呼吸吐纳等手段,来促进体内新旧气血的交换,调和气血。3.疏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又是五脏六腑各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的通道,内外环境交联的信息通道。经络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络成一个有机整体,若经络顺畅,则人体的各种通道畅通,生命活动正常;若经络出现异常,人体的机能就会发生障碍,产生疾病。导引术的功法就是根据经络的作用疏通该经络,使多发性系统萎缩患者经络运行通畅。4.培育真气真气是天气和谷气(饮食水谷所化生之气)相合而成,也即人体的营养志气,用以进行生命活动。导引的各种功法都有促消化,育真气的作用,使患者的消化吸收更加完善。5.扶正祛邪人体内存在着一种抵御外界邪魔入侵的力量,叫“正气”,而体内存在的致病因素叫“邪气”。这正邪二气相搏的胜负,决定这疾病的产生和转化。若正气占上风,疾病就难以产生或已经产生的病向痊愈的方面转化,反之则染病或恶化。因此导引术加以练习可以,扶正祛邪,治愈疾病。6.强筋健骨通过一定的伸展扭曲拉伸动作,可以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四疾病预防目前尚未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家族史者可以进行遗传咨询和必要检测,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饮食指导多吃一些热性食物,如羊肉,辛辣食物,如辣椒、蒜、葱、姜等,可以振奋阳气。不要熬夜有句古话说得好“早上不起封杀阳气,晚上不睡耗伤阳气”,意思大概就是说熬夜对于阳气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但是工作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熬夜。不良习惯的排行榜中,熬夜对阳气的伤害是最大的,因为根据以前的知识,天地运转到子时,阴气开始减退,与此同时,阳气开始慢慢的壮大,最适合睡觉。但是熬夜,就意味着不给阳气壮大的机会,再加上白天的消耗,更加的会让体内的阳气的缺失。长久的熬夜会让体内的阳气消耗的非常快,所以熬夜真的会损伤阳气。
平衡功能是由于突然受到外力的干扰,使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四肢、躯干通过反射性的或随意的运动以恢复稳定的能力。为更好的掌握恢复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必须了解一些与平衡有关的生物力学、生理学知识及机体应付失衡时所采取的基本对策。一、与平衡功能有关的生物力学和生理学因素:1、支撑基底面是指人站立时两足之间的表面面积。此表面面积大、平整、与足底接触良好均有助于平衡,反之则不利于平衡。2、平衡的条件经过人体重心所作的垂线,必须落在支撑基底面之上才有可能保持平衡,否则将不利于平衡。平衡状态的优劣,可用重心与支撑基底面中心的连线与经过支撑基底面中心所作的垂线所成的夹角的大小来评定,此夹角越小,平衡越佳,反之则越差。3、稳定极限稳定极限是指在不失衡的条件下,重心在支撑点上方摆动时所容许的最大的角度,其大小取决于支撑基底的大小和性质。大、硬、平整时稳定极限大;小、软、不平时稳定极限则小。4、摆动的频率此频率越高则越易失衡。5、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主要有牵张反射,不随意运动和随意运动三个系统。6、机体应对姿势变化的对策当姿势变化危及平衡时,机体应对的对策有一定的规律。1)踝对策反应:当人站在地毯上时,如突然有人向后拉地毯,则其身体将向前倾倒。此时站在地毯上将通过腓肠肌、腘绳肌和骶棘肌的收缩使身体向后以免失衡,此时头、躯干成为板结的整体,人以踝为轴而向后摆动,这种对付失衡的对策是为踝对策反应。2)髋对策反应:若让受试者站在一根窄的横梁上,其支撑基底面即变小;而且不与全足底接触,因而平衡不佳。此时若后移横梁,为免失衡,受试者将伸直下肢,屈髋、前倾躯干以免失衡,这种依靠髋活动的对策称为髋对策反应。3)迈步对策反应:仍以站在地毯上的人为例,如有人向后拉地毯的幅度过大,站立者将向前扑倒时,此时踝对策已不能克服,只得主动迈出一步以免失衡。二.恢复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1、三级平衡训练方法:(1)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取坐位,手置于身体两侧或大腿部,保持心情放松。I级平衡训练: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独立坐位姿势的训练,患者通过协调躯干肌肉以保持身体直立。开始时需要有人在身旁保护,逐步过渡到无保护独立坐位。II级平衡训练:指患者可以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转运动,并保持坐位平衡的训练。可以采用拾取身体周围物品、或坐位作业治疗的方式进行。III级平衡训练:指可以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患者在胸前双手抱肘,由治疗者施加外力破坏患者坐位的稳定,诱发头部及躯干向正中线的调正反应。(2)站立位平衡训练I级平衡训练: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独立站立姿势的训练,患者用下肢支撑体重保持站立位,必要时治疗师可用双膝控制患者下肢,或使用支架帮助固定膝关节。开始时两足间距较大,以提高稳定性;在能够独立站立后逐步缩小两足间距,以减小支撑面,增加难度。II级平衡训练:指患者可以在站立姿势下,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转运动,并保持平衡的训练。开始时由治疗师双手固定患者髋部,协助完成重心转移和躯体活动,逐步过渡到由患者独立完成动作。III级平衡训练:指在站立姿势下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患者可以采用平衡板训练、站立作业训练等。2、增加复杂性的训练为增加难度,可在1的基础上遮断视线,罩住头部,在训练中加上肢体和躯干的扭动,让患者在软的或移动的支撑基底上训练(如摇板、大球、滚筒上等)。3、利用仪器提供视反馈的训练让患者两足分放于仪器的两块压力传感台上,正常人每足将各分担体重的50%,仪器在屏幕上用左右两个方柱的高低显示两足所承担的体重。失衡者两侧负重不相等,仪器两方柱即不同高,此时再训练患者以仪器指示调整自身的平衡。4、训练应对姿势变化的对策前庭功能缺失的患者常不能采用髋对策,躯体感觉障碍的患者常难以采取踝对策,因此都要进行训练。(1)踝对策的训练:开始可在坚实而又宽阔的基底上分别练习将体重向左和右下肢转移。起初速度慢而幅度小,下肢髋、膝伸直,向左、右、前后而主要是前后移动。以后再施加外界干扰平衡而引出踝对策的反应,如引出的是髋而不是踝反应,应固定髋再进行。蹲坐位前后摆动和在斜面上站立均可抑制髋对策,因在前一种体位时应用髋对策十分困难,后一种体位则有助于促进踝对策的运用。在宽而硬的基底上练习成功后再改在松软的或窄的基底上训练。(2)髋对策的训练:横站在平衡木上可以很好地抑制踝对策的应用而有利于促进髋对策。
在偏瘫早期,由于长期卧床及肌张力低下等原因,很多患者在坐位时都采取了骨盆后倾、脊柱弯曲的姿势。对此,应及早通过训练来矫正,使患者躯干直立,为以后的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1躯干旋转训练:患者取坐位,双脚与髋、肩等宽,健手握患侧手腕或双手交叉。让患者眼睛注视手,一边伸展、旋转躯干,一边向健侧斜上方(对角线方向)上抬上肢。然后再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屈曲、旋转躯干,回到初始位置,直至手够向脚。 2膝手位训练:让患者保持膝手位,如果患侧肘关节不稳定时,治疗人员可扶持肘关节;手指伸展、腕关节背屈不充分时,手掌可放在手巾上,在这种姿位下训练躯干和骨盆的伸展、屈曲及侧屈的控制能力。① 先令患者躯干屈曲、骨盆后倾、腹肌收缩使脊柱弯曲,形成圆背,再放松腹肌、竖脊肌稍收缩,使脊柱呈伸展位,然后在头部向左转的同时骨盆向左侧屈(可令患者眼看着左臂做侧屈)。训练时,先做健侧,后做患侧。②膝手位重心移动与平衡训练 患者取膝手位,治疗者指导患者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移动重心,同时要保持住平衡。当上、下肢支撑能力改善后,可令患者抬起健侧上肢或健侧下肢以增大难度。训练中,治疗者注意患侧的负重情况并注意保护。3双膝跪位训练:①患者双膝跪位,头、颈、躯干应保持于伸展位,患侧要充分承重。治疗者位于患者的患侧,支持住患侧上肢,诱导患者向两侧转移重心,尽量让患侧多负重,同时保持平衡。此项训练可为以后的步行训练做准备。②诱发骨盆与躯干的相反运动 患者取双膝跪位,治疗者从患者前方用双手扶住其骨盆两侧,缓慢的使骨盆向一个方向旋转,而躯干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由此获得骨盆与躯干的反方向运动。此项训练可为诱导出正常的步行模式做准备。4单膝跪位训练:①患侧负重的单膝跪位训练训练时,头、颈、躯干部要保持一个直立位,重点在于改变患侧负重,加强躯干、骨盆与髋关节的控制能力。②从双膝跪位到单膝跪位的转换训练当患者在双膝跪位下可独立的控制髋关节和骨盆,令患者将重心移至患侧下肢,在患侧下肢负重的同时,向前迈出健侧下肢成单膝跪位,再由患侧下肢负重,将健侧下肢收回,返回成双膝跪位。5.下肢负重训练:患者取坐位,双脚平行放于地面,双手交叉放在前方的小凳子上,治疗者站于患者的患侧,一手固定患膝,另一手于臀部,辅助患者重心向前转移。当肩超过膝的位置后,让患者以抬臀伸膝的姿势站起,双手成伸展位。然后,将双手分开、五指张开,使双上肢支撑部分体重,并将双膝继续伸展。此项训练可改善上肢重心转移及患肢的负重能力。 6.立位平衡训练: 立位平衡训练初期要进行静态站立训练,令患者双脚平行,双下肢均等负重,治疗者在患者患侧加以保护静态站立稳定后,可由治疗者一手握住患者患手,另一手扶于对侧腰部,诱导患者重心向左.右方向移动,并要求患者保持平衡。训练的重点是向患侧移动重心及患侧负重,可在平衡杠内进行。7.立位下迈步训练:①立位下患脚向前迈步训练 患者取立位,用健手扶住栏杆,健脚在前,然后将重心移至健脚,患侧膝关节轻度屈曲。治疗者用双手扶住患者骨盆,协助患侧骨盆向前下方运动,患脚向前方迈出。②立位下健脚向前迈步训练 患者取立位,用健手扶助栏杆,患脚在前。治疗者站在患者患侧后方,一手放在患侧骨盆后方,改善骨盆后撤,另一手放在患侧膝部,协助患膝固定,防止健脚迈步时膝反张及膝突然弯曲,然后令患者重心前移,健脚向前迈出. 8.步行诱发训练:通过对关键部位的控制,如控制肩胛、骨盆等身体部位,引出主动运动,并尽可能使其形成正常的步行模式。控制骨盆带的步行 正常步行中骨盆运动有水平旋转、侧方旋转和前后旋转,并且,重心上下移动与骨盆前后运动是自然产生的,而重心向左右移动及骨盆的水平旋转、侧方旋转则必须予以诱导。训练方法为:患者取立位,治疗者站于患者后方,手放在患者骨盆的两侧。当左脚摆动时,使骨盆缓慢的向右前方移动,产生左脚的迈步反应,在次瞬间将左侧骨盆稍向上抬起,可是其向右侧旋转而有助于摆出左脚。为引出右脚摆出,应立即将骨盆向左斜前方移动,在产生右脚迈步反应瞬间右侧骨盆稍向上提,使其向左水平旋转。开始几步应以较慢速度进行诱导,以后逐渐加速,通过训练诱导出缓着躯干与骨盆带相反方向的运动。上肢的运动方向与摆出脚正相反,即与躯干的旋转方向相同治疗者与患者迈出脚同步,通过骨盆带运动,使重心向左右的移动自然传递给患者。骨盆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对刚开始进行行走训练的患者,应在平行杠内以健手扶杠,在治疗师辅助下开始早期姿势正确的行走。如果在步行训练中,患者的患足出现明显的内翻尖足,影响行走时,可用弹力绷带的8字缠法,将踝关节相对固定,以改善步态和行走的稳定性。
偏盲(hemianopia)指一侧或双侧眼睛正常视野中一半的缺失(通常是左侧或右侧)。如果双眼的视野缺失为同侧,但每侧眼睛视野的缺损小于一半(不完全同侧偏盲),损伤也许位于枕叶,否则有可能是顶叶及颞叶的损伤。偏盲是由影响视交叉、视束或视辐射的损害所引起。治疗应查找引起偏盲的原发疾病,针对病因治疗。一、评估检测患者是否有视野缺损时常用传统方法就是面对面检查。当患者感觉不到别人从侧面的接近或看不见放在正前方的物体时,应怀疑患者存在视野的缺损。为确定缺损的类型,可进行检查者与患者视野的比较,假定检查者的视野是正常的。首先,让患者遮盖右眼,同时检查者遮盖自己左眼。从未被遮盖眼睛侧的外围向内移动一根钢笔或相似的物体,让患者看见物体时立即向检查者报告。观察患者是否与检查者于同一时间或晚于检查者看见物体,于两侧眼睛的四个象限重复上述检查。然后,标记出每侧眼睛视野缺损的区域。二、传统治疗方法:1、感觉输入:对于偏盲患者的偏盲侧,外部感觉的输入对偏盲有着很好的疗效。在治疗时我们可以用毛刷或者几根棉棒在患者的面部,从前往后擦刷,对面部进行感觉的输入,同时让患者通过每一次感知把头转向偏盲侧。对于有些感觉特别差的患者,我们也可以用冰冻棉棒及温热棉棒反复交替刺激患者偏盲侧面部,让患者转动颈部看向偏盲侧。2、标记删除训练:标记删除训练是一种注意力训练,如删除作业,用文字、字母,数字或图形做为删除目标,使患者双眼在视野范围内不断地交换视注点,删除给他的指定目标,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寻找并追踪目标的能力。3、过中线训练:我们在患者的面前放置一长排的木钉棒,或者五子棋等等,让患者从相对健侧把物体一个一个的捡拾到过中线的容器里,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健侧上肢越过中线在患侧进行作业训练时。每次记录患者过中线的捡拾数量,并作记录,然后反复训练。4.遮蔽训练:在治疗偏盲患者时,我们可以通过遮盖相对健侧的眼睛,通过标记删除训练或者过中线训练可以提高患者对相对健侧物体的注意力。5.旋转训练:为了提高相对健侧向偏盲侧的注意,我们在早期仰卧位治疗时,就要通过感觉输入的训练让患者的相对健侧头部向偏盲侧转动,带动颈部的旋转。到了恢复期患者能独立自主端坐位后,通过感觉的输入训练,练习颈部向偏盲侧旋转,同时还可以练习躯干向偏盲侧的旋转。对于偏盲患者的治疗,使用上述治疗非常重要,它能扩大病人“寻找”视野,可以使病人找到“不能看见”的另一半视野。是促使病人的CNS从周围环境获信息的基本手段,在治疗中应鼓励患者进行积极的用眼观察,不主张依靠触摸来发现周围事物,此外,还可以运用视觉跟踪的方法,如球类运动,来达到康复治疗。
偏瘫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良好的步行能力,也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偏瘫患者中发生率最高的后遗症就是步态异常,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转移及步行,而步态异常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足下垂、足内翻。患者在行走时步态为跨越状或划圈状,生活能力明显下降,所以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纠正足内翻,促进患者步行能力恢复是主要目标。康复训练方法:1、站立位牵拉跟腱跟腱是小腿三头肌,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腹下端移行的腱性结构,止于跟骨结节,是人体最粗最大的肌腱之一,对人体行走、站立和维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风患者中,由于患者早期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这种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跟腱,会出现挛缩;跟腱的挛缩会导致足背屈受限。继而在偏瘫患者的步行中会出现足的内翻、下垂。在对患者的治疗从一开始就要介入对跟腱的牵拉治疗。根据资料记载中风病人跟腱挛缩在发病后7—10之内就开始出现,3周之内的挛缩是可逆的,40天之内挛缩通过治疗手段可以缓慢恢复的,而超过180天是不可逆的。在给患者早期治疗时,可以通过直立床,调整直立床脚踏板角度,对跟腱做牵拉治疗。通过早期牵拉跟腱,能预防跟腱的挛缩,为接下来诱发足背屈打下基础。 2、强化背屈肌肌力--胫骨前肌训练除了上述跟腱挛缩导致了偏瘫患者的内翻、下垂,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足背屈肌无力也会导致足下垂、内翻。偏瘫患者的动作诱发,在早期就要及时对各个部位开始诱发,当然脚踝的背屈也不例外,患者病情稳定后在第一次治疗开始就要对足的背屈诱发。足背屈动作的诱发方法很多,在这里我选取了两种比较好操作,见效比较明显的方法,跟大家分享。1) Rood技术皮肤刺激促进法促进技术主要用于早期迟缓性瘫痪,肌肉收缩无力。治疗者位于患者患侧下肢处,让患者取仰卧位屈髋屈膝,治疗者一手把持患侧下肢立位,另一只手在患足外侧边缘做从脚的前方向后方的快速擦刷每秒2-3次,通过擦刷可以诱发出脚踝的背屈。在以后每次的治疗中通过反复的巩固治疗,患者就可以出现自主的足背屈。2) 肌腱弹拨治疗者位于患者患侧下肢处,让患者取仰卧位屈髋屈膝,治疗者用双手拇指按压腓骨头外侧面的腓骨长肌起始点,做肌肉起始处的弹拨,通过治疗者的弹拨病人会感觉到有酸疼的感觉,病人会出现腓骨肌的收缩,引起足背屈外翻。在以后每次的治疗中通过反复的巩固治疗,患者就可以出现自主的足背屈。3、注重运动链的训练--练习直腿抬高训练人体的运动,可以归纳为肌肉组成的运动链机制。运动链理论认为,人体是由若干可独立运动的肌肉及其连接组织共同构成的链系集合,而每个关节都可被视为人体运动链中的一个链接。当进行运动时;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人体按照运动顺序所进行的多关节、多肌肉活动的复杂整合。从生物力学特征来说,直腿抬高踝背屈,表现出髋关节从近端到远端,各环节按照一定顺序依次传递动能,使踝关节产生背屈。在直腿抬高训练中,屈髋、伸膝肌的动能传递效率直接影响着末端环节获得力量的大小。所以在训练踝背屈时,不能忽略直腿抬高所参与的肌肉,因为这些肌肉构成的运动链,在步行足廓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4强化整体运动功能--行走上述三点的治疗,最终的目标就是运动整合,只有运动的整合才能实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在进行整合训练时可以练习上斜坡、下斜坡,直行、侧行、倒退行走。 居家康复训练:1、放松:用按摩器,在小腿后面放松,足底放松,把紧张的肌肉组织、足底筋膜尽量放松开,一次10—20分钟。2、脚踝的训练操:做脚踝的勾脚(背屈)下踩(趾屈)内翻外翻内环转外环转六个动作,练习5分钟。3、抗阻训练:在足背上放沙袋,练习足背屈,(阻力要小于动力)一组10个,歇10秒,练习10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