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周洋洋 医师 郑州人民医院 儿科
作为临床一线医生,在急诊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急切的声音--“孩子发烧、抽了,怎么办?",特别是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们,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伟大的母亲会好不犹豫的把自己的手指塞进患儿口中、按压患儿人中、掐虎口,甚至是把宝宝放到浴缸里“物理降温”。。。。。下面几张图,你中招了几个?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热性惊厥的诊断及预防(各位看官,此处敲黑板哦) 1.定义 热性惊厥--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标准,该疾病为一次热程中(肛温≥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无无热惊厥史。通常惊厥发生于24h内,部分表现为惊厥起病,发作后或时立即出现发热,注意与癫痫鉴别。-----也就是说,热性惊厥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抽搐,如脑炎、癫痫、肿瘤等。 2.分类 单纯性和复杂性,此处作为简单了解内容,详情可咨询我哦(不是10086哦,哈哈),至于惊厥持续状态,属于超纲内容,后期有机会详聊哦。 3.病因 一句话--尚不明确(可见医学的发展还需咱们下一代的继续努力)。目前多认为与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鼻炎、肺炎等)、脑发育不成熟、遗传易感性(父母有类似病史)有关。因此,我们的宝宝们找对象记得多问问对方家人健康情况哦。。 4.诊断 目前多结合临床表现、家族史、必要时腰椎穿刺、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等,具体需要做哪项检查,需要医生的专业知识判断了。 5.治疗 一般热性惊厥持续1-3分钟可自行缓解,期间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参考下图(切勿出现片头出现的错误操作哦)。若大于5分钟,则需药物治疗,此时,我想大家应该记住的电话号码应该是120吧? 6.预后 单纯性热性惊厥预后良好,对于复杂性/惊厥持续状态的患儿,需要更专业的医生咨询。 最后,我们提醒各位宝爸宝妈,若出现下列情况,记得及时住院治疗: 有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 首次发作年龄<18月龄 感染重/感染原因不能明确 复杂性热性惊厥/惊厥持续状态(简单解释:反复抽搐不能自行缓解) 写到最后的话-----“女子本柔,为母则刚”,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大多数为母亲,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温暖与爱,现在我们需要把爱,毫无保留的传递给下一代,所以,作为新手父母,我们的面对疾病时候应该更加坚强、勇敢,避免焦虑与恐惧,因为我们传递爱的时候,也需要传递一些更积极的力量,相信我们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好孩子、一切也都会美好起来!!!!(比心)最后的最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我哦,必删
叶盛医生说科普系列之一孩子突然发热了,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小儿发热该怎么处理?小儿发烧要不要用退烧药?宝宝发热能否物理降温?部分家长甚至部分医生对孩子发热的处理有很多误区。本文介绍了小儿发热处理的新进展,以及国内外指南对小儿发热的处理原则。孩子发热往往持续3到5天,除了在专业儿科医生指导下,按需要选择是否用其他药物外(大多数情况无需其他用药),很重要的一点是合理地使用退热药物。大多数发达国家对儿童推荐的退热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原则上首选口服而不是塞肛,只有不耐受口服比如呕吐明显才考虑使用塞肛。如不得已选用了肛门栓剂,也请只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需间隔4小时、布洛芬需间隔6小时及以上可以重复使用。和之前不同,目前的新理念是不常规推荐两种退热药交错使用,尽量单药使用。有些家长担心发热会烧坏脑子引起脑炎;担心发热会烧坏肺引起肺炎。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确切的。一般情况下体温本身对人体是无害的(除外体温超过41℃等极端情况),真正造成肺炎、脑炎的凶手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而非发热本身。发热的处理还有两个重大的新进展:第一,不再是看体温数据来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而是根据小朋友的舒适度。退热药物不会缩短原发疾病时间,但会增加生病期间孩子的舒适度。如果孩子没有觉得特别不适,即使体温超过了38.5,甚至超过了39度也可以不使用退热药。如果孩子因为发热觉得很不舒服,即便体温没到38.5,也可以使用退热药。生活中的一个特例,就是在孩子熟睡时家长发现孩子体温窜高超过39度:这时只要孩子安稳睡觉,是不值得把孩子叫醒强行给药的。连续的睡眠可能对孩子利益更大。第二个进展是否定了物理降温的作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洗温水澡和额头用降温贴之类冷敷产品)在大多数时间只会增加孩子怕冷等不适感,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休息。所以再也不要刻意去给孩子物理降温了。特别提示:特别严重的疾病,比如:重症脑炎、休克、严重头部创伤、心搏骤停后等,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是否退热治疗。此外,各种国内国际指南都明确不推荐使用安乃近(俗称“退烧针”)、阿司匹林和尼美舒利等其他退热药,更不主张用激素(地塞米松、甲泼松龙等)退热。一些中药制剂,虽然在药名上有时会有“退热”字样(如小儿某某退热颗粒等等),但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退热药,更不是“低温时用的药”,都不推荐使用。如果因为细菌感染在医生指导下输液了,挂的盐水大多是抗生素,在细菌感染情况下起“杀菌”作用,没有直接退热效果,所以即使因为临床需要正在输液,也请视体温情况以及孩子的舒适情况正确使用退热药。现有的多个证据认为,对热性惊厥小朋友是否积极地使用退热药,没有预防再次抽搐的作用。这就是说,非常积极地使用退热药(比如有些热性惊厥小朋友的家长一到38℃给孩子用退热药),照样会有再次抽搐的可能性;按正常原则使用退热药也未必会有更多的抽搐发作。因此,对热性惊厥小朋友使用退热药的时机也请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就行,不用刻意过于积极,以免过度用药。对于穿衣多少、是否使用空调:请结合孩子自己的舒适度,酌情调节。如果孩子出现怕冷、寒颤等,需酌情增加衣物;如果孩子出现热、出汗等,需酌情减少衣物。均可使用空调来调节到孩子舒适的温度。饮食方面,无任何忌口可言,不需回避任何食物如鸡蛋、海鲜等(部分孩子家长认为需要禁食该类食物,其实并无科学依据);鼓励适当多喝水(果汁也可以)。避免发热引起孩子脱水现象。不推荐使用没有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法,比如:小儿推拿、捏脊、拔罐、针灸、中药灌肠等。小结一、只推荐两种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二、不推荐使用“退烧针”、不常规使用激素退热,不使用中成药来退热三、首选口服而不是塞肛四、首选单药使用,而再也不是首选交替用药五、根据孩子舒适度而不是根据孩子体温数据来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物;安睡时不值得打断睡眠给药六、物理降温方法已经不再推荐使用七、对热性惊厥孩子过度使用退热药并没有预防抽搐的作用,正常使用就可以。八、发热治疗护理:合理调节衣物,调节室温保持凉爽,鼓励适当饮水,无忌口食物。九、反对以下方法来退热包括:小儿推拿、捏脊、拔罐、针灸、中药灌肠等。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让更多的朋友远离误区,接受更科学的退热理念!联系方式:叶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副主任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半天和每周五全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新院区,发热呼吸道专家门诊。(可以通过浙大儿院APP、拨打电话114或12580或96365、登录浙江在线网、浙江生活365网可以免费预约7天内的号子。在出诊日前夜、出诊日当天早上07:30都还会有少量号源。)网上在线咨询方法:1.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和我保持联系,以减少跑医院减少交叉感染机会。2.“电话问诊”,由我本人接听电话,直接而高效。3.“视频问诊”也很方便,能更直观地互动,提供更完整孩子信息。4.“私人医生”:我还提供私人医生服务项目,提供无限次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服务。以上内容如有不清楚的细节,可点击“我”~“联系医助”给网站留言咨询个人简介:叶盛,浙江大学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副主任,急诊科副主任。加拿大BC儿童医院访问学者—知名儿科全科医生。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急诊/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灾害儿科学组委员,急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分会呼吸重症及机械通气专委会委员。200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参加“中国-加拿大儿科急诊高级医生培训合作项目”,其中2008年至2009年出国在加拿大温哥华BC儿童医院高级临床培训。参与《中国0-5岁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指南》外审修订。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省厅局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篇。从事本科教学、留学生教学及临床教学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