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过程中,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生,多数病人或家属会常常问到一个问题“大夫大夫,我们这个烫伤或烧伤到底严重不?”,关于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关于烫伤、烧伤的面积、深度以及复合伤,可能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不太懂这些到底对疾病有多大的关联,下面我就通俗的给大家讲讲。唐都医院烧伤整形科郭波 首先关于面积,将人体的体表面积分成100份,每一份称之为1%的面积,而每1%就相当于患者本人手掌大小的面积,人体每个部分都有;此法称之为手掌法。主流国内用中国九分法为多。 其次关于深度,目前的主流仍为三度四分法,包括I度、浅II度、深II度、III度;具体判断仍需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来判断; 再次关于复合伤,如果一个患者除了烧伤还带有其他疾病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时候,这种情况治疗难度会叫单纯的烧伤要大的多,需特别予以重视。
根据目前的研究,造成皮肤烫伤的阈值温度为45℃,如44℃,约需要6小时才能引起表皮基底细胞的不可逆性损伤,但如果温度高于70℃及以上,1秒钟就可以引起表皮的坏死。 “关键”温度与相关年龄“关键”温度与相关年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年龄差异性,同样的致伤温度,小孩与成人所导致的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愿偶然“粗心”的家长,莫让自认为“安全”的水温度,造成孩子不可逆的童年阴影!????
科普大作战# 关于烧烫伤后“渗水”、“起疱”、“消肿”的简答 首先,通俗所说的“渗水”指烧烫伤后创面的局部渗出,此“水”其实为经毛细血管渗出来的血浆,专业称之为浆液性渗出。 然后呢,当有些渗出来的“水”遇到烧烫伤后完整的坏死表皮后不能留至外界,故形成局部水疱。 最后,毛细血管经一定时间后张力、通透性恢复正常,那些没流到外界的“水”将又回到血管内,称为回吸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消肿。不同程度烧烫伤每个时期持续长短不一,通常,“渗水”最严重的时间为伤后6-12小时,持续24-36小时,严重者延至48小时以上,部分小的水疱可在回吸收期自行消除。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持续走高,人们穿得衣服少,皮肤外露,是烧烫伤的高发季节。特别是2~4岁的儿童,这些孩子刚刚会走路,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对大人的模仿力又很强,好奇心也很强,如果家长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危险。5月以来,我科平均每天都会收到烧烫伤患者,其中有一半是孩子,多数都是开水或热汤烫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应给以特别关照,让孩子远离各种危险品,如煤气、热水瓶、饭锅等。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时,一定要先放凉水,然后再加热水,等水温合适后再给孩子洗澡。儿童的烧烫伤大多数都发生在家庭,很多家长不懂得如何进行早期家庭急救,一看孩子烫伤,当时就吓蒙了。其实烧烫伤的早期处理非常简单,而且也是很有效的。 首先要保持镇定,家长不要乱了分寸。烧烫伤后,立即起了水疱并明显感觉疼痛,属于浅度的,可立刻取冷水或冰水浸泡或冲洗伤处30分钟到一小时,感觉到不很疼了,把衣物慢慢脱掉,用干净的布覆盖创面,包扎好,再送往医院。早期的冷水处理对创面的愈合有很大的好处,即能减轻疼痛,又可减轻水肿、余热造成的深部组织损伤。初期的烫伤会引起血管改变,好多血浆样的物质会从血管流出来,经过冷水处理后,水肿减轻,渗出减少。还可使创面附着的一些毒性物质减少,对创面的继发性损伤也就减轻了。所以早期及时正确的处理,患者愈合比较快,后期的瘢痕也比较轻。有一些烧烫伤面积小,深度也浅,经过冷水浸泡冲洗处理后,涂一些防治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过几天就会自行好转、愈合,甚至不会留下瘢痕。当然如果烧烫伤面积大,程度也比较深,用冷水处理可能会加重全身反应,应该立即送医院抢救。如果烧烫伤部位在颜面、头颈部、会阴部等,由于部位特殊,即使伤处面积不大,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时除用冷水紧急处理外,为防止发生休克,可以给患者喝些淡盐水,补充血容量,减轻休克程度。特别强调,烧烫伤后,千万不要给伤处涂抹酱油、醋、碱、牙膏或紫药水之类的东西,这样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而且会继续剌激创面,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的机会,到医院后也给医生的诊治造成了困难,掩盖病情,在冲洗这些涂抹物时还会加重病人的痛苦。
烧烫伤后留下瘢痕,在面部等暴露部位会影响到自己的容貌外观,在关节部位还有可能会导致功能残疾,造成终身遗憾。所以人们在烧烫伤后总会担心伤愈后是否留下瘢痕,这个也是烧伤科医生经常给病人回答的问题。 那么,皮肤受伤后是否会留有瘢痕呢?若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皮肤的正常构造。 皮肤从重量和面积上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包裹全身表面。皮肤的厚度因部位不同而不同。正常皮肤分为两层,即表皮和真皮,同时伴生有大量的附件包括毛囊、汗腺、皮脂腺等。 表面的表皮层主要由各类细胞构成,代谢旺盛,细胞新老更替频繁,皮肤脱屑就是此层衰老的细胞脱落形成。单纯涉及此层的损伤很容易修复,而且在修复后质量很好,一般不会造成明显的外观改变。 真皮层的深面即是真皮层,此层富含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等,形成了皮肤抗牵拉的韧性和弹性。内有许多细胞如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在增加皮肤的抗感染及免疫方面提供帮助。真皮层富有毛细血管和神经感受器,有助于调节温度感受外界剌激。 烧烫伤如果损害到真皮层,甚至达到真皮以下的脂肪、肌肉等更深层次的组织,在临床上诊断为二度或是三度甚至四度烧伤。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工程。烧伤坏死的组织迟早要脱离人体,当这些坏死组织脱离以后,人体试图通过合成胶原来填充坏死的组织脱落后形成的皮肤缺损,以期恢复伤前的形态。但遗憾的是,新形成的胶原纤维排列方式并不能尽如人意的完美如初,有的甚至过度产生高出皮肤,这也造就了瘢痕与正常皮肤差异。瘢痕组织在外形、颜色、质地、组织结构、抗拉力等诸方面都与正常皮肤有差异。在临床上深度烧伤愈后肯定会留有瘢痕,这是人类本身的生理所决定。对于深度烧伤,自始至终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如何减轻瘢痕,而不是消除瘢痕。 因此,烫伤后是否会留有瘢痕,主要决定因素就是烫伤的深度。烫伤深度越浅,愈合时间越短,愈后瘢痕越轻,甚至不明显。在此建议患者,发生烧烫伤后要及时去看专科医生,正确的治疗可以让愈后瘢痕最轻,尽早采取抗瘢干预措施亦可以有效的降低瘢痕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