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著名医学家Willian Osler(1849-1919)曾说过,“人类只有三大敌人:发热、饥荒和战争,其中迄今为止最大、最可怕的敌人是发热。”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发热”在人类发展进程的重要地位,更揭示了人们对发热的恐惧。 如果一个孩子有点咳嗽,或者流鼻涕、拉肚子,家长不一定会带去医院看(很多时候会自己根据经验先给点药吃)。但是只要出现发热,多数家长都会带去医院看病。 在儿科门急诊,发热绝对是最常见的主诉,没有之一。因此,对于儿科医生而言,如何掌握发热的诊治策略,尤为重要。 有点长,先看提要! 一、是不是发热? 二、发热如何分类? 三、为什么会发热? 四、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五、发热的常见原因包括哪些? 六、发热的危险预警信号 一、是不是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中国儿童急性发热指南定义为体温升高超过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 以某个固定体温定义发热过于绝对,但大多数医学研究采用肛温≥38℃为发热;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 但是,发热受到性别、年龄、种族、昼夜、季节等变化的影响,而且不同的测量方法,所测量的体温也不尽相同。此外,衣被过厚、喂奶后、饭后或者哭闹,也会引起体温过高。 不同测量方法,温度也不尽相同,判别标准也有区别 二、发热如何分类? (一)按体温高低分类 1.低热:< 38℃ 2.中度热:38~38.9℃ 3.高热:39~41℃ 4.超高热:≥ 41℃ (二)按病程分类 1.急性发热:发热时间≤7天; 2.短期发热:发热时间≤2周; 3.不明原因发热(FUO):发热时间≥1周,经彻底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初步实验室检查后病因暂时不明确者; 4.慢性发热:发热时间超过1个月。 三、为什么会发热? (一)致热原性发热 发热最常见的机制为:致热原性发热,包括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原包括各种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疫苗等; 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宿主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进而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体温上调。 非感染性致热原包括肿瘤、创伤、手术、免疫性疾病等导致损伤的、异常的细胞及组织的坏死,刺激机体内源性致热原,从而产生发热。 致热原性发热,临床最为常见,包括各种感染、免疫及肿瘤所致的发热,占发热的绝大多数情况。 (二)机体产热过多(多为低热) 1.剧烈运动、惊厥、哭闹等; 2.摄入蛋白质过高、高热能饮食; 3.甲亢等高代谢病人。 临床场景 在刚哭闹不久、抽搐后或进食后测量体温,往往体温稍高于正常水平,多为低热。 (三)散热障碍 1.汗腺缺乏:广泛皮炎、烧伤、外胚层发育不良; 2.环境温度、湿度过高; 3.衣被过多、过厚:焐热综合征。 临床场景 夏天的时候,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家长包裹得严严实实,测量体温发现高于正常。 匆匆忙忙抱到医院看急诊,医生检查发现衣被过厚,予适当减少衣被,体温就自行恢复正常了。 (四)体温调节功能异常 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累:大脑发育不全、颅脑损伤、颅脑肿瘤术后、脑瘫等; 2.高钠血症; 3.新生儿脱水; 4.药物中毒:安眠药等; 5.暑热症。 临床场景 笔者曾遇到一例Prader-Willi综合征,发热1年就诊,经过国内多三甲医院就诊,最终都没有查到明确病因。 查阅相关文献,本病患儿可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缺陷,疑诊为中枢性发热。 这种发热,患儿通常体温很高,但是一般情况良好,常规的退热药无效,抗生素治疗无效。 四、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影响和可能有害的影响。 1.发热有利于增强免疫反应和抑制病原。 导致发热的内生致热原能增强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趋化性,促进中性粒细胞、B/T淋巴细胞功能的发挥。此外,体温过高可以减少体内病毒负载、抑制病原体的增值。 2.发热也会引起儿童身体不适,这也是家长带孩子就诊的主要原因。 发热使得机体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水分丧失增加;可导致脱水、心率增快、心脏负荷加重和呼吸急促。 ■ 发热会影响神经系统,使得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常表现为精神疲倦、激惹、哭闹不安、烦躁等。部分儿童可因高热或体温变化引起惊厥发作,这可能与小儿中枢性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家长怕“发烧会烧坏脑子”,这也是照护者碰到发热就无比紧张的原因。 虽有研究表明,如果体温持续超过42℃将导致患儿神经系统受损。但是临床上,较少出现超高热的情况,绝大多数为低热、中度发热和高热。这种情况多数不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更不会“烧坏脑子”。 只有中枢性疾病所致的发热,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所致的发热,才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但是,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都是化脓性脑膜炎导致的,而不是发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 发热还会导致心率增快(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5次/分),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心力衰竭; ■ 发热导致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增加,呼吸加快,增加呼吸系统负担; ■ 发热还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所以患儿经常会胃口不好、腹胀、便秘等。 五、发热的常见原因包括哪些? 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发热的原因前3位依次为: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身炎症性疾病、血液肿瘤性疾病。 2011年有荟萃分析,对18个研究,包含1338例不明原因发热(FUO)儿童的研究表明: 51%为感染性疾病(细菌性占59%),高收入国家常见病原体为巴尔通体病和尿路感染,低收入国家多为布鲁氏菌病、肺结核和伤寒等; 23%无明确诊断; 9%为免疫风湿病; 6%为血液恶性肿瘤。 六、发热的危险预警信号 多数情况下,发热症状多为轻微的、自限性疾病的表现,但也有部分发热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临床上,需要通过综合评估,早期识别出高危患儿,以便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一)发热程度 不作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但是
来源:医脉通 导读 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对于小于2.5 cm的甲状腺结节不需要活检,因为这些小结节对患者生存没有显著影响。 甲状腺肿瘤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占头颈部肿瘤的首位。临床上大多数为良性肿瘤,少数为癌,肉瘤罕见。不过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过度诊断或过度治疗的问题逐渐凸显。为此,来自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诊断时甲状腺肿瘤大小及组织学情况进行了分析以评估肿瘤转移和患者死亡风险。 确定各种癌症的风险已成为最近激烈争论的话题。诸如行乳腺X线摄影的频率、何时开始行结肠镜检查及较小的甲状腺肿瘤何时行活体组织检查等问题仍然没有确定。不久前发表于Thyroid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甲状腺肿瘤超过2.5 cm的大小阈值时才会影响患者死亡风险。 结节大小对甲状腺癌的影响 对于甲状腺癌,利用超声特征及结节大小进行危险分层已经成为活检与否的最新策略。推荐肿瘤活检的最低界限一般为1cm,因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有一个缓慢的临床进展过程。低度可疑甲状腺结节的大小阈值可能更大,范围在1.5 cm-2.5 cm。 尽管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确定甲状腺癌T分期的大小阈值为2 cm-4 cm,但一些研究已经探究肿瘤大小评估疾病预后的准确性。 研究人员利用肿瘤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局(SEER)18数据库数据对2004-2014年间甲状腺癌案例进行了分析。共有11212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研究人员利用肿瘤疾病国际分类第三版通过组织学检查分为乳头状癌(89%)、滤泡状腺癌(8%),其余大多为髓样和未分化甲状腺癌。 大多数情况下,肿瘤大小来自手术病理报告,少数基于影像学或非侵入性临床证据。区域淋巴结病(N1状态)、远处转移(M1状态)及晚期肿瘤分期(T4)等情况也被记录。 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晚期局部浸润性癌的T4风险随着原发肿瘤大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且无阈值效应。在滤泡性甲状腺癌(FTC)中,一旦肿瘤大小为4厘米T4的可能性几乎呈线性增加。 研究人员表示,当肿瘤小于2.5 cm时,PTC局部侵袭的风险低于5%,而FTC局部侵袭的风险低于1%。这意味着T4期风险对于这两种癌症都较低。 对于N1状态风险,原发肿瘤大小在0-2cm时PTC和非DTC癌风险呈线性增加。而大于这一范围时呈现高原效应,PTC和非DTC癌风险降低。 对于M1状态的风险无阈值效应,相关风险随肿瘤大小逐渐增加。对于非DTC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风险随肿瘤大小的增加迅速增加。 研究人员利用多元Cox回归模型对肿瘤大小和患者特征对生存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当肿瘤大小不超过2.5 cm时,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并不显著增加。当超过这一阈值时,风险开始明显增加。这表明活检界限值增加至2.5厘米并不会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突然增加。 研究人员同时强调,对于小于2.5 cm的甲状腺结节不需要活检,因为这些小结节对患者生存没有显著影响。一些甲状腺协会建议低度可疑的甲状腺结节活检阈值为1.5cm,这可能并不合适。
最近有朋友很惆怅地问我,“体检B超报告单提示胆囊有块5mm×6mm大的息肉,会不会是肿瘤,要不要做手术,吃药可不以消掉……”,有同样困扰的,我猜不止她一个。今天界哥就针对胆囊息肉,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如果你也同样困扰,别客气,坐下吃瓜。 一 胆囊息肉,有真假之分 胆囊息肉,全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因此也称为胆囊隆起性病变。 临床上大多数息肉是体检时,通过B超检查发现,少部分患者因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胆囊息肉的总体发病率约为4.5%~8.7%。 胆囊息肉可根据病理特点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类。 肿瘤性息肉,也称为真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和息肉型胆囊腺癌,其他少见的还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 非肿瘤性息肉,也称为假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病、腺肌增生等,其他少见的还有腺瘤样增生、黄色肉芽肿等。 二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这个无疑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以下就常见的几种类型息肉进行阐述。 (1)胆固醇息肉,最为常见,约占60%,实际上是胆汁中胆固醇过饱而析出的胆固醇结晶,常为多发,直径多4mm;印第安族裔。 对于暂不适合手术的胆囊息肉患者,需定期超声检查,动态观察。具体随访可参考《2017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胆囊息肉管理和随访》: 如果患者没有上述恶变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6~9 mm,或有恶变风险因素但胆囊息肉≤5 mm,建议在6个月、1年,然后每年直至5年进行随访超声检查。 无恶变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5 mm者,建议在第1、3、5年做随访。 (《2017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胆囊息肉管理和随访》摘译) 一 存在的争议,过度治疗 or 治疗不足? 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远比胆囊癌高,当前手术治疗的目标是预防胆囊癌,因此对于明确哪些息肉已经恶变或正在发生恶变,进而决定哪些患者需要切除胆囊,给目前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以上所述关于胆囊息肉的治疗和随访,是根据当前回顾性研究而达成的一些指南共识,目前仍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等高质量的证据。因此,按照目前治疗指南也难免存在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过度治疗,即指做了不必要的胆囊切除术,损伤了胆囊正常生理功能;而治疗不足,主要指延误手术,造成病情加重与手术风险增大。 争议一:以10mm作为胆囊息肉手术治疗的临界值 临床上以息肉直径≥10mm为标准切除胆囊是国内外的主流共识,是基于当前一些回顾性的研究结果而制定的。 从国内外文献看,胆囊息肉的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胆固醇性息肉所占比例最高,而这种类型的息肉并无恶变可能,只有25%的病例发生了恶变,由此可知道目前以10mm作为手术治疗的临界值,会错杀一部分功能良好、无恶变潜能的“无辜胆囊”,对这部分患者来说是一种双重打击,既要承担了因失去胆囊而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又要承担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同时也是一种医疗资源浪费。 以此标准是否避免胆囊癌漏诊,这也是一个争议问题。有学者对10篇文献1958例胆囊息肉病例的Meta分析显示,在43例肿瘤性息肉中,有20例为恶性,其中7例(35%)息肉直径<10mm,说明了直径<10mm胆囊息肉也有恶性可能。因此,以此标准也难以避免胆囊癌漏诊。 胆囊息肉越大,胆囊癌的发生率越高,但究竟以多大的息肉作为手术治疗的临界值仍需更高质量的研究证据。胆囊癌有一个由小逐渐长大的生长过程,单纯以息肉大小作为手术指征是不够科学的,还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息肉的增长速度和血供及合并症等情况,综合考虑后方确定手术,应抛弃以息肉的大小来筛查胆囊癌的根深蒂固观念。 争议二:胆囊切除术,还是保胆取息肉术? 在微创时代之前,胆囊手术大多选用胆囊切除术。随着腹腔镜、胆道镜等微创技术的成熟,保胆息肉摘除术是一个理想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创伤小,既切除息肉又留存胆囊,对全身影响小; 若术中诊断为恶性息肉,则行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然而,保胆取息肉术,也难免会面临息肉复发,以及术后局部粘连对胆囊功能影响等问题,对其长期治疗效果的评价还需时间的考证。 保胆取息肉术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微创技术发展的产物,不应排斥,但也不能滥用,应该对病人进行选择性应用。 上海东方医院的学者认为对胆囊功能良好患者,且年龄在 60岁以下,如果息肉符合以下条件可考虑行息肉摘除术:单发的腺瘤、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异位组织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未提示中度及以上异型增生情况下可考虑行息肉摘除术; 单发胆固醇性息肉,如果患者全身情况良好且无严重代谢疾病,可考虑行息肉摘除术; 多发胆固醇性息肉(特别是有症状者),由于目前尚无可靠预防复发方法,仍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不必人人自危;息肉也有真假之分,大多息肉是良性病变,只少数“不良分子”会癌变;定期观察是基本,手术治疗是根本,但要避免过度治疗,保留胆囊功能,同时避免治疗不足,争取在癌前病变阶段及时清除。
现实生活中有些朋友在平时本来身体很好,但是只要做回检查,就能检查出很多毛病,病名还比较吓人,其实有些疾病看似很吓人,但对身体健康其实不会有什么影响,是不需要治疗的。譬如以下这5种看似吓人的疾病,其实不治也能好,别再被忽悠了。 1、宫颈糜烂 很多女性朋友一听到宫颈糜烂这四个字的时候都会吓一跳,认为是自己里面大面积腐烂,甚至觉得会患上宫颈癌,殊不知所说的宫颈糜烂是一种生理性改变现象,是受到激素水平的影响而出现的上皮异位,等激素水平稳定后宫颈糜烂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所以当女性朋友出现宫颈糜烂的现象时,是不需要治疗的。 2、乳腺增生 相信很多女性在体检的时候都发现自己有乳腺增生的情况,就担心会发展成乳腺癌,其实,乳腺增生就是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乳房胀痛的现象,这是一种生理性的乳腺增生,根本不需要治疗。 3、子宫肌瘤 一听到子宫肌瘤,是不是都会直接想到癌症,这是因为其中带了一个瘤字,其实,多数子宫肌瘤都是良性的,而且都比较小,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这种情况是不用治疗的,就算是想要治疗患者也要选择较为保守的药物治疗方式,而对于就要绝经的女性来说,子宫肌瘤已经开始萎缩,如果没有恶化的话就没有治疗的必要了。 4、早期单纯性脂肪肝 它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患者在平时大鱼大肉的吃出来的,对于轻度或者中度脂肪肝患者来说,只需要通过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习惯来进行调理就好,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对于重度脂肪肝患者来说,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5、浅表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但是只要患者的身体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的话,就说明这是正常的,是不需要治疗的,不过要尽量避免有刺激性的食物,而且饮食要定时定量,并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保证胃部的健康。
人到中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开始注重养生,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了弯路。五位院士集体发声,振聋发聩,为了健康一定要好好看看。 误区一:多吃补药能长寿、防癌?有人被骗得人财两空 郝希山院士:早在2012年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中,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临床肿瘤学家孙燕和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就痛批:“补药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骗的”,“坚决反对用营养品来防癌”。 孙燕院士:孙燕指出,市场上很多所谓的“抗癌中药”或“防癌食品”是未经实验和临床证实的。“不止一次,我们非常痛心地看到病人被骗得人财两空,到了晚期甚至终末期才来找我们,而我们又非神仙,后果令人痛惜。” 对策:吃不如做 给大家推荐3个比吃补药都好的小方子,不伤肝、无副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坚持。 1、指腹梳头 以指腹代梳梳头是较好的头部按摩法。操作时,双手指腹分别从发际线两侧,从前往脑后轻梳,边梳边适度按压,至头皮微微发热即可。 每天早中晚可各做1次,每次双手各梳100下左右。 2、适当健走 走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不少国家的心脏协会和专家都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不论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这项运动都不晚。 3、泡脚 中医讲究“上病下治”。连接人体脏腑的十二经脉有一半起止于被称为人体“第二心脏”的脚上,还有至少60多个穴位汇集在这里。泡脚能刺激我们的足部,可促进全身气血顺畅,经脉调和。 晚上9点前后泡脚效果比较好。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水温40℃左右,泡脚水盖过脚踝,在膝盖上搭一条毛巾盖住腿。 误区二:钙补得越多越好?当心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 补钙的观念在我国可谓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钙片。 1、过量补钙容易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并发症 补钙要注意适度,并非钙补得越多越好。我国营养协会推荐,体重在50~7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需钙量约为1000毫克,除了在饮食中获得外,额外补充的钙量为300~700毫克。过量补钙会影响到人体对铁和锌的吸收,还容易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并发症。 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 2、大部分人不需要服用钙补充剂 一位英国卫生部的发言人说,”健康均衡的饮食可提供足够的营养,包括所需的钙。好的钙源包括牛奶,乳制品,强化乳品的替代物,比如豆浆,绿叶蔬菜。” 对策:服免费钙 有补钙的观念是好的,但不一定要吃钙片,有一些免费的补钙小方法,快来看看。 1、晒太阳 晒太阳可以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钙。提醒一下,隔着玻璃晒没用。 2、做运动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高达5%-25%。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骨质量,预防骨质疏松。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打太极拳、快走、慢跑等。 3、吃蔬菜 一些深绿色的蔬菜,如菠菜、芥兰、西兰花等,富含钙,而且富含钾、镁、维生素C等营养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误区三:晨练越早越好?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王陇德院士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认为,晨练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特别在寒冷时节。 清晨锻炼可以说是“健康杀手”,很容易诱发血管痉挛,进而引发脑中风等。“从人体而言,一夜不进水米,血液黏稠度高,清晨时血压也处于一天当中的峰值,这个时候锻炼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美国一份研究表明,脑中风集中在8时至12时,日均达139例,占全天总数的37%,而晚8时至12时,脑中风的发生率仅5%。“我自己现在每晚10时做运动,一般1个半小时。效果好得很!”王陇德指出,每天下午的4~5时是最佳锻炼时间,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 此外,雾天空气中含很多有害物,不适合锻炼。 对策:傍晚锻炼 人体体力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因此,傍晚锻炼效果较好。刚开始可在晚上进行一些舒缓不流汗的运动,如拉伸为主的瑜伽、散步、太极等。 到达一定程度后可选跳舞、做操、练剑、打太极拳、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此外,晚上锻炼与睡觉的时间间隔应在2小时左右,至少不低于1小时。 当然,如果确实有晨练的习惯,也可以,但是不要太早。等太阳出来后,大约9点到10点再去活动才是最明智的。因为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即便是森林空气质量也较差。 误区四:老了不需要体检?错,每年一次的体检很必要 钟南山院士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每年一次的体检很有必要。 很多病刚开始是无症状的,如很多慢性阻塞性肺病,刚开始都不知道的,到发作时已经晚了。肾、肺、心脏损耗30%-50%以上才表现出症状,到那时再看病已经晚了,过了最佳治疗期,为了能健康长寿点,体检很有必要。 总的来说,通过体检等早期诊断的方式方法,对于很多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对策:每年体检 不要觉得体检是在浪费钱,有病治病,没病也放心。50岁后的体检关键点都给您总结好了,体检的时候可别漏查。 1、50+岁关注肠道和骨密度 从50岁开始,结肠、骨密度检查应该成为扩展关注的对象。 女性:50岁以后女性有一半会发生骨质疏松、卵巢癌50岁后高发、心脏病50岁以上女性第一死因、脑卒中25%的脑卒中发生在65岁之前 建议加检: 骨密度检查(每3年一次)、结肠癌筛查(每5年一次)、卵巢检查(每3年一次)、心脏检查(每年一次)、盆腔检查(每年一次)、宫颈检查(每年一次)、乳腺检查(每年一次) 血糖检查(每3年一次,高危者每年检查) 男性:心脏病是60岁以上男性重要死因、脑卒中55岁后卒中风险每10年增加一倍、前列腺癌50岁以上高发,发生率达1/38 建议加检: 前列腺检查(每3年一次)、结肠癌筛查(每3年一次)、睾丸检查(每3年一次) 2、60+岁全面关注身体健康 从60岁开始,除了之前关注的项目,身体不适的地方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 女性:骨质疏松60岁以后女性有一半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结直肠癌大多发生在60岁后、心脏病60岁以上女性重要死因、脑卒中75%的脑卒中发生在65岁后 建议加检:骨密度检查(每3年一次)、结肠癌筛查(每3年一次)、结肠镜检查(每5年一次)、心脏检查(每年一次)、盆腔检查(每年一次)、乳腺检查(每年一次) 65岁后没有必要做子宫颈图片检查、70岁后没有必要做乳房X光检查 男性:前列腺癌发生率达1/15、结肠癌44%发生在60~70岁、脑卒中75%发生在65岁后 建议加检:心脏检查(每年一次)、前列腺检查(每年一次)、结肠癌筛查(每3年一次) 此外,60岁以上无论男女,每年都应当进行眼部检查、耳部听力损伤测试。如出现感染应马上去医院。 误区五:治疗高血压,只吃降压药就够了?当然不是 石学敏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石学敏指出,不少人认为治疗高血压就是要吃降压药,这是一个误区。“长期吃降压药是科学控压方法,应该坚持,但并不能起到根本的治疗效果——心、脑、肾靶器官损伤仍在。” 石学敏建议,不妨多试试中医针灸按摩。他就经常用自创的“指针法”为自己按摩。 方法如下:首先坐在椅子上,靠背,头稍后仰,双目微闭,消除杂念,双手向后做护住后脑勺状,用两个大拇指在后颈部及耳垂后,找到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凹陷处)、翳风穴(位于耳垂与下颚侧边骨头交接处,见组图中的右图),依次按压这三对穴位,不要求穴位精准,按压穴位周围同样有效。每次按压3分钟,每天坚持10分钟即可。 对策:降压有法 通过控制饮食就可以降血压,如果太迷信药物然后饮食放开了吃,你吃再多的药,也可能达不到效果。 1、食盐最多一小瓶盖 饮食降血压的第一点就是要少吃盐。食盐中的“钠”能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血压升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群每日食盐量为6克左右,也就是一小啤酒瓶盖。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在4克以下。 2、一天不超过三勺油 第二步是控制吃油,不管是油的类型还是油的数量都要控制。油脂摄入过多就会引发心血管的病变,最后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因为心血管出了问题。 建议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不要超过25克,即一天不超过三勺油,高血压患者更应减少。 3、注重补钾 高血压患者要补钾,这么重要的一点却被很多人忽视。钾有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日常最安全的补钾方法就是食补,平时可多吃香蕉、蘑菇、菠菜、松子、黄豆制品等食物。
导 语 体检报告上的“异常”二字,是不是让你很惊慌?结节、钙化、功能亢进或减退……你对甲状腺疾病了解多少? 先来认识一下甲状腺↓ 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器官,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由中央的峡部和左右两侧叶组成,峡部上方有小锥形突起称为锥状叶。甲状腺主要功能是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有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两种。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受脑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TSH)调控。 让人纠结的甲状腺结节…… 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结节就是肿块,一般将小的肿块称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存在一个或多个结构异常的团块,是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增生、肿瘤、炎症都可以造成甲状腺结节,肿瘤还要分良性和恶性。 引起甲状腺结节常见疾病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增生性病变)、甲状腺腺瘤(良性肿瘤)、甲状腺癌(恶性肿瘤)、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炎症)、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毒感染)。 正确认识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 ★体检可触及5%,高频超声检查可诊断出19~67%,其中恶性结节比例5~10%; ★女性和男性的发病比例为4:1; ★从年龄来看,儿童较少,随年龄增长结节发病率逐步增高,50岁以上发病率达到50%。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发展缓慢,又无临床表现,不需要处理。恶性结节大多数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后无需放化疗,部分病人辅以碘-131治疗,预后较好。 甲状腺结节有哪些症状? ①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因咽喉不适或颈部不适去医院检查才发现甲状腺结节。 ②甲状腺区疼痛并伴有压痛性肿块,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 ③甲状腺区见肿块突然增大且局部疼痛不适,有甲状腺肿块内出血可能。 ④甲状腺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并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障碍或颈淋巴结明显肿大者,结节有恶性可能。 ⑤甲状腺结节伴腹泻、面部潮红者,要警惕甲状腺髓样癌的可能。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怎么办? 1.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2.验血。确认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以及桥本氏甲状腺炎。 3.明确结节的情况和特点。①B超是甲状腺检查的首选方法,迅速、正确;②CT和MRI检查用于评估甲状腺巨大肿块或恶性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③同位素扫描适合有甲状腺结节伴甲亢患者;④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安全、有效及可靠的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方法,但有一定的失败率。 4.根据引起甲状腺结节的疾病做相应的处理。 其他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导致血液中甲状腺素增多,引起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有:心慌、怕热、多汗、易激动、焦虑不安、食欲好、消瘦、排便次数增多等。血液检测表现为T3、T4升高,TSH降低。 甲亢的原因:①原发性甲亢,如Graves病最常见,占所有甲亢的85%左右;②继发性甲亢,如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③甲状腺高功能腺瘤。 甲亢不是一种疾病,治疗方法根据病因有所不同,主要分三种:①抗甲状腺药物治疗;②碘-131治疗;③外科手术治疗,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适应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指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引起血液中甲状腺素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全身代谢减低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有:怕冷、少言、淡漠、乏力、便秘、腹胀、浮肿、皮肤干燥、记忆力差、食欲不佳等。血液检测表现为T3、T4降低,TSH升高。 甲减的原因:①原发性甲减,占95%,原因有甲状腺自身免疫炎症、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碘-131治疗等;②中枢性甲减:下丘脑、垂体病变,常见诱因有垂体大腺瘤、颅咽管瘤、产后大出血;③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目前甲减的治疗就是补充左旋甲状腺素(L-T4)。以临床甲减症状和体征消失,TSH、TT4(总T4)、FT4(游离T4)维持在正常范围为目标。 桥本氏甲状腺炎 “桥本氏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种类型。患者血清中出现针对甲状腺组织的特异性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导致炎症发生。这种慢性炎症会造成甲状腺组织逐步损伤,最终甲状腺素合成能力下降,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诊断方法: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临床表现常不明显或不典型。若检查发现有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较韧,特别是有峡部椎状叶肿大,则有可能是桥本氏甲状腺炎。若验血检查显示血清TPO-Ab、TG-Ab明显升高,则诊断成立。另外,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也有确诊价值。 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提倡低碘饮食。①患者若甲状腺功能正常,那么每半年到一年需要随访1次。随访主要检测甲状腺功能(即验血查T3、T4、TSH指标),必要时做B超检查(因桥本常伴有结节,有时并存其他疾病,所以要通过B超检查了解结节的变化情况)。②如有甲减和亚临床甲减,可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③桥本伴甲亢一般需要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由于症状常较轻,甲亢较易控制,治疗中易发生甲减。 甲状腺疾病患者饮食指南 很多网友关心饮食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能不能吃碘盐。对此,专家表示: 1.甲亢病人饮食忌碘;甲状腺癌、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人提倡低碘饮食;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良性肿瘤病人饮食应避免高碘或适当限碘。 2.含碘量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其中海带、紫菜、裙带菜、海苔等含碘量很高;鸡精的含碘量也较高。海鲜含碘量远低于海带,如不严格限碘可适当食用,其中海鱼含碘量较低,贝壳类、蟹和虾较高。河鲜、家禽、豆制品、蔬菜等总体含碘量低,不受限制。 3.原则上食用加碘盐可满足人体碘的需要,吃碘盐的同时摄入含碘高的食物则可能造成碘过量。 甲状腺疾病与妊娠的关系 甲亢与妊娠 1.已患甲亢的妇女最好在甲状腺功能控制正常后再考虑妊娠。 2.接受碘-131治疗的甲亢患者,至少在治疗结束6个月后考虑妊娠。 3.控制妊娠期甲亢,妊娠早期优先选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妊娠中期和后期优先选择甲巯咪唑(MMI)。但PTU、MMI对母亲和胎儿都有风险,MMI可能导致胎儿畸形,PTU肝脏毒性比较明显。 甲减与妊娠 1.甲减女性患者需通过L-T4替代治疗将甲状腺素水平恢复正常,血清TSH控制到小于2.5mIU/L后,再考虑妊娠。 2.有甲减的女性妊娠后L-T4的剂量需要增加25%-30%,并根据血清TSH治疗目标及时调整剂量。 3.可对妊娠妇女做TSH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也可对甲减的高危人群做妊娠前的筛查。 4.临床甲减患者生育能力减低,妊娠期母体甲减可能导致妊娠高血压、流产、早产等,同时对胎儿神经智力发育也有不良影响。 5、妊娠后可能患甲减的高危人群:①有甲状腺疾病个人史、家族史;②有甲状腺肿、手术、碘-131治疗史;③TSH升高或者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个人史、家族史,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I型糖尿病。 检查报告中的其他常见问题 1.甲状腺弥漫性病变:B超检查报告常有“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描述,顾名思义也就是整个或大部分甲状腺有病变累及,最常见是甲状腺炎症,其次是结节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结节伴钙化:B超检查常发现甲状腺结节伴钙化是什么意思?钙化是钙盐在甲状腺组织中的沉积。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中的钙化有各自特点,可通过钙化的特点来帮助判断病变的良恶性,但恶性病变也可以没有钙化。甲状腺癌钙化的主要特点是簇状细沙样钙化。所以既不能说有钙化就是恶性,也不能说没有钙化就是良性。 3.甲状腺萎缩:萎缩性甲状腺炎也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种类型,除体格检查和B超检查甲状腺无肿大或萎缩外,血清TPO-Ab、TG-Ab明显升高,即可诊断。 研究发现在富碘环境下,甲状腺多种疾病并存明显增多,如何处理还要综合分析并存各种甲状腺疾病情况,提出处理措施。
导读:善终既是生命的最高追求,也是生命的基本权利。尊重生命,就是要尊重患者对生命的自主权利,将无痛、无惧、无憾地离世作为目标。 近日,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发表一封公开信,表达了选择“尊严死”的意愿。她嘱咐儿子和儿媳,自己无论生什么重病,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绝不能插鼻胃管、不需要急救措施,只要没痛苦地死去就好。“你们无论多么不舍,不论面对什么压力,都不能勉强留住我的躯壳,让我变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卧床老人!”琼瑶的生死观,引发了网上网下热议。 生命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是一场无人陪伴的旅行。当生命临近终点时,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安排”进医院的,全身插满管子,手脚无法动弹,身边只有监护仪和陌生的白大褂。有的病人痛苦不堪,希望早日回家,但家属坚持抢救到底。他们认为,无论花多大代价,一定要让亲人活着。即便医生已经宣布没有抢救价值,家属依然不肯放弃,其理由就是:“如果他死了,我就没有这个亲人了。”家属把抢救生命视为“孝道”,医生把救死扶伤视为天职。但是,两者都忽视了病人的自主权利。事实上,徒劳的过度抢救,往往只是增加病人的痛苦。即便生命在延续,也是没有尊严的。这种做法,无异于对亲人的“凌迟”。著名文学家巴金曾插着呼吸机,在病床上熬了整整6年。巴金想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可是他没有选择的权利。因为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哪怕是昏迷着,哪怕是靠机器,只要活着就好。他说:“长寿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 书法初级讲堂 广告 关注公众号 面对生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有人追求长度,有人追求品质。但是,每个人对于生命的自主选择权都应得到尊重。对临终亲人的最好关怀,就是把死亡的权利还给亲人,使其按照自己的愿望度过最后时光。我国著名外科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吴蔚然在临终前留下遗愿,恳请医院尊重自然规律,不必采用插管、透析、起搏器等创伤性治疗拖延生命。最后,家人尊重他的自主选择,陪伴他平静地走到生命的尽头。 近年来,不少医学界人士致力于推广“生前预嘱”,鼓励“尊严死”,提倡“我的死亡我做主”。“尊严死”不同于安乐死,是指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放弃抢救和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让死亡既不提前,也不拖后,而是自然来临。在这个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尊重本人意愿,尽量使其有尊严地告别人生。“尊严死”不把挽救生命作为首选,而是将无痛、无惧、无憾地离世作为目标,让“生死两相憾”变成“生死两相安”。 人生最无奈的事是既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善终既是生命的最高追求,也是生命的基本权利。尊重生命,就是要尊重患者对生命的自主权利。2016年台湾通过《病人自主权利法》,并将于2019年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强调尊重病人的医疗自主,保障病人的善终权益,确保病人有知情、选择或拒绝医疗的权利。根据规定,病人可以预立医疗决定,选择接受或拒绝医疗;医生履行告知义务的对象是患者本人,医生必须以适当方式将病情告知病人;医生执行患者善终指示,可以免除法律责任。这部法律为“尊严死”提供了有力保障,维护了每个人本该拥有的“善终权”。 死亡也许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但与疾病共存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尊重患者的生命自主权,并不是鼓励放弃治疗,而是要让临终者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开人世。遗憾的是,全国开展舒缓治疗的医疗机构极少,很多晚期癌症病人无处可去,疼痛难忍,有的甚至绝望自杀。目前,大多数医院更倾向于选择有治疗价值的患者,对于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往往予以拒绝,这使得不少临终者得不到医疗机构的专业照护,身心煎熬,抱憾而终。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如果说生命是一条航船,每个人都是这条航船的掌舵者。让生命完美地谢幕,不应成为一种奢望。
导语 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大家都知道不吃早餐危害大。殊不知早餐吃不好竟会引发胃炎、肥胖、胆结石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甚至有研究表明,不注重吃早餐的人寿命平均缩短了2.5岁!对于早餐,我们有哪些易忽视的坏习惯呢? 一、七种早餐习惯易伤身 1、豆浆+油条 豆浆配油条或者大饼卷油条,应该是很多人喜欢的早餐之一。但油条的油脂、热量都偏高,而且营养素会在高温油炸的过程中受到破坏。 2、牛奶+鸡蛋 牛奶和鸡蛋,都是重要的优质蛋白来源,但仅是这两者搭配,缺乏碳水和果蔬,从营养成分来说略显单一,无法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撑,会间接影响工作、学习效率。 专家建议:早餐吃牛奶、鸡蛋的同时,应该搭配稀粥、面包、馒头等主食以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还有新鲜蔬菜或水果,可帮助牛奶更好的吸收。 3、牛奶+水果 很多减肥人士的早餐都会选择一杯牛奶加些水果。要注意,如果水果选择不当会引起腹胀腹痛。 常见的酸性水果如橘子、苹果、桃、杏干、李子、樱桃、猕猴桃、柑、柚、葡萄、梨、杨梅等。喝牛奶后最好间隔半小时以上再食用这些水果。 4、饮料+零食 零食和饮料的搭配是最不科学的早餐搭配。零食多数属于干粮,早上食用不利于肠胃的消化,而且零食只能暂时提供能量,很容易再引起饥饿感,甚至很容易导致人体营养不足。 5、早饭吃太早或太晚 有人习惯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后就吃早餐,认为这样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但这种想法是错的。 专家指出,夜晚器官需要休息,但消化器官因为需要消化吸收晚餐食物,通常到凌晨才真正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早餐吃得过早,就会影响胃肠道的休息。 但早饭吃太晚又容易诱发低血糖、胆结石等问题。 早餐最好在早上醒来1小时内吃,时间最好安排在6:30-8:30之间,用15-20分钟的时间吃完。 6、“回锅”早餐 不少妈妈都喜欢晚上多煮些饭菜,第二天早上用来炒饭,或者直接加热当早饭。殊不知剩菜隔夜后,处理不当可能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7、边走边吃 不少年轻上班族习惯在路边摊点购买早餐,边走边吃,这实际上是为“病从口入”提供了机会。 路边摊的早餐可能会掺杂各种灰尘、汽车尾气以及塑料袋中的有害成分,卫生难以保证。 二、“挑三减四”,选出好早餐 一份健康的早餐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一挑粗粮 只吃大米、白面营养不太够,饱腹感也不是很强。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粗粮,如杂粮粥、杂豆粥、燕麦片、全麦面包、红薯、鲜玉米等。 2、二挑蛋白质 除了粗粮,蛋白质也是不可缺少的。建议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水煮蛋、牛奶、酸奶、豆浆、豆腐、牛肉、瘦猪肉等。 3、三挑蔬果 保证足量的新鲜蔬果的摄入,也有利于控制体重。 4、一减油脂 油条、油饼、煎培根、汉堡等食物,脂肪含量太高,经常食用不利于健康,应该少吃。而且早上油脂类食物摄入过多,可能引发胆结石等病症。 5、二减精致谷物 尽量不要拿饼干、蛋糕、起酥面包、蛋黄派等当早餐。 6、三减盐 早上喝粥时很多人搭配的都是腌制的小菜。它们的营养价值低,仅能起到刺激味蕾的作用,无益于营养均衡,而且大量的钠也不利于控制血压。 7、四减饮料 像果蔬饮料、牛奶饮料、酸奶饮料等饮品中,真正蔬菜、水果和牛奶的含量很少,多是糖、香精和其他食品添加剂调制出来的。 专家建议:早餐的搭配应该有适当的果蔬、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三类营养素,营养均衡才能活力每一天。 三、“对号入座”吃早餐 不同人对营养需求,稍有差异。因此,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来说,早餐也应该有不同的搭配。 1、学生:全面丰富 营养专家的建议是学生早餐有三要:一有主食,二有高蛋白,三要有水果和蔬菜,且蛋白质的量要稍微多点。 相较于只吃主食,“三要”早餐搭配的原则实际上是让食物能量缓慢释放,从而支持孩子一个上午的脑力和体力活动。 2、办公族:低脂护眼 办公室白领活动量少,很容易囤积脂肪,所以早餐要尽量低脂,可以选择杂粮粥搭配鸡蛋。 另外,由于办公室一族需要经常面对电脑,可在早餐中加些护眼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等橙黄色的蔬果,喝杯枸杞豆浆也不错。 3、体力劳动者:高蛋白肉类 体力劳动较多的人,比如装修工、搬运工等,一定要在早餐中有足够的主食,也可以在早餐中适当多加一些肉类,摄入足够蛋白质,延长饱腹的时间,增加肌肉。 不过要注意少吃肥腻的猪排、少喝甜饮料,避免脂肪和糖分超标。 4、中老年人:低脂高纤 许多老年人活动量低,消化功能较差,还容易出现便秘问题。所以,老年人的早餐应该要达到少肉、低脂、高纤、容易消化这四个指标。 另外,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需要强化补钙。建议早餐可以摄入低脂高钙奶、鸡蛋、豆腐等以补充优质蛋白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所以,早饭要吃饱吃好。
秋分已过,天气渐冷,感冒发热,咳嗽气喘,呕吐腹泻的患儿也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日渐增多,很多家长无奈之余总是慨叹: “为什么我们家的孩子免疫力差,总是爱生病呢?” “医生说我们免疫力差,给开了好多增强免疫力的药,可为什么我们都吃了这些增强免疫力的药,还是不断地生病呢?” “为什么我们吃了这么多的药,还住院点滴了,这病怎么还是反反复复地不好呢?医院化验结果说我们免疫力低下,难道免疫力差就没有办法了吗!” 以上的这些问题和困惑,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但是其中的原因却远非很多家长或是很多医生口中所说的那句“免疫力差”所能解释和解决的。这其中深藏了许多“骇”人不浅的“坑”!这些隐形的“坑”,中饱了某些无良之人的私囊,伤害了众多无辜的儿童,却就是唤不醒那些整天只知道为了孩子疾病担惊受怕,可怜而无助的家长! 那么,有哪些隐形的“坑”,使我们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免疫力低下”: 壹 自己给自己挖的坑:无奈而盲目地给自己的孩子贴上了免疫力低下的标签 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并没有那么多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在大生每年看诊的5000多名儿童当中,有将近1/4的孩子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免疫力差”,但其实,真正免疫力低下的儿童不足1%,而其中的绝大多数是孩子是因为脾胃不和或是滥用药物所致,并不是孩子免疫系统本身的问题! 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本身从心态上就存在着对于儿童疾病很多错误的认识,不能够理解孩子生病其实也如同吃饭、睡觉一般,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一种体质的磨练。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哪怕是打个喷嚏,流个鼻涕,不爱吃饭,也会使其产生过激的反应,从而导致异常的紧张和焦虑。 不是在家滥用药物,就是不管孩子的状态如何,盲目地、反复地去医院看病,采血,吃药,甚至因为一些感冒咳嗽的小病而默许给孩子静脉输液,然后在多种不能治病却可“致”病的药物的作用下,在充斥着各种病原体的环境里,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无法磨灭的伤害! 其结果呢,往往是越看病而病的越频繁,越住院而住得越麻烦!于是乎,你脑海中的那个让你倍感焦虑,无奈和心酸的念头又浮现了出来:孩子的免疫力的确是太差了,要不然我给孩子买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吧!这样,掉进“坑“里的你,却在转眼间又成为乱用药物,伤害孩子的帮凶! 贰 医院给你挖的坑:医院的化验单证明你家的孩子免疫力低下! 经常在工作当中看到各种各样的,出自三甲医院的化验结果,这些结果貌似合理,但却是坑人不浅,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年幼的儿童,更是变本加厉,毫不手软!记得,我们以前的文章中就曾经痛批过微量元素检查的弊端和危害! 但是,依然有那么多家长非常无知地让自己的孩子白白地去献血!依然有那么多的医疗机构和个人为了百十块钱的医疗效益, 时刻惦记着别忘了多去采点孩子的血! 嗜血的微量元素检查如此,过敏原检查亦如此,还有就是给幼小的,没有免疫缺陷疾病的婴幼儿去做什么免疫球蛋白检测,然后就可以通过化验单的检测结果堂而皇之地判定你的孩子就是免疫力低下。 可是,各位做过此类检查的家长你们可曾明白,这些检查结果的参考值并不是儿童,而是成人啊!你拿一个尚在发育之中,免疫系统本来就不成熟的儿童去和成人相比,如何能不低下!如何能够正常呢! 健康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g/L) (注:括号内为均数) 年龄组 IgG IgA IgM 新生儿 5.190-10.790(8.490) 0.001-0.018(0.009) 0.018-0.120(0.069) 4月- 3.050-6.870(4.970) 0.110-0.450(0.280) 0.310-0.850(0.580) 7月- 4.090-7.030(5.560) 0.210-0.470(0.340) 0.330-0.730(0.530) 1岁- 5.090-10.090(7.590) 0.310-0.670(0.490) 0.980-1.780(1.380) 3岁- 6.600-10.39(8.240) 0.580-1.000(0.790) 1.100-1.800(1.450) 7岁- 7.910-13.070(10.720) 0.850-1.710(1.280) 1.200-2.260(1.730) 12岁- 8.270-14.170(11.220) 0.860-1.920(1.390) 1.220-2.560(1.890) 况且,人的体质和内在的生理活动也在不断地变化,尤其是儿童,又怎么能凭借一次的化验就对一个复杂的人体妄加评判呢!此外,你又怎么能保证做检查的机器和你的检验结果百分之百地真实可信,而没有系统性地误差呢! 记得一位医学泰斗曾经讲过,“没有详细的问诊和仔细地查体,单凭一张化验单就得出的诊断,就是误诊。 ”除了艾滋病等严重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是一些肿瘤和诸如肾病综合征之类的疾病外,免疫球蛋白检测是没有意义的,宽泛地使用在婴幼儿常规测当中,就是一种过度医疗!而依据其结果盲目地地使用那些所谓“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更是错上加错! 叁 大家互相挖的坑:儿童赖以生存的饮食和环境不断的变化导致的儿童过敏性疾病日趋严重的重要因素!而这些过敏性疾病的根源并不是免疫力低下,而是免疫系统的紊乱!而主导这些改变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很多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周边罹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一直在明显地增多,这就说明一定有一些共性的因素在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体质,尤其是对于脏腑功能尚未成熟的儿童!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食物,似乎没有其他的因素会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 从餐桌上含有多种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食品,到我们天天都会在毫不知情地摄入体内的转基因的物质;从每个家庭里到处可见的洗涤剂、化妆品,到每年冬季准时而来的,防不胜防的雾霾,都会在你无知无觉中改变着你的体质,让你为了排除掉这些有害物质而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 而这些有害物质的创造者恰恰就是我们自己,受害者却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所以,诸如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日渐增多,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可悲的是,许多医生却将这些过敏性疾病简单地说成是“免疫力低下”,不但严重地误导了众多不愿意探求事物本质和真相的群众,进而诱使他们成为服用所谓增强免疫力药物的信徒! 笔者曾经和一位孩子家长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家长:XX教授说我们家孩子是过敏性咳嗽,免疫力低下,要我们长期吃XX宁和XX肽,可是我觉得医生让我吃3个月的药时间太长了,所以我没吃,而是带孩子去三亚,不到一周,孩子的咳嗽和流鼻涕就都好了,可是一回来就又犯了,大夫你说,我们孩子的免疫力咋会这么奇怪,怎么到了南方就正常,回到北方就低下呢? 笔者:冬季的北方,气候干冷,时有雾霾,孩子的呼吸系统经常受到这些因素的刺激就会反复地出现咳嗽、流涕等过敏性的表现,而换到南方,这些刺激因素就消失了,所引发的病症也就自然消失了。孩子的免疫力一直都很正常,而不正常的是你现在所处环境,还有告诉你免疫力低下,让孩子长期服药的那个医生。 以上的三个大“坑”,是将很多本来就很正常的儿童标记为“免疫力低下”的三大陷阱,而掉到陷阱中的孩子和家长,绝大多数就成为了某些人或是某些医疗机构谋取利益的受害者,而且是贻害无穷!前些日子被曝光的增强免疫力的神药“匹多莫德”就是一个让无数个家庭和不计其数的孩子深受其害的典型案例。 我希望看到这里的家长,能够认真地去思考,而后去改变。如果您觉得我们说的有道理,或是您还有更深刻地见解,请将您的感受和卓见写在文后的留言里,并将其转发,以帮助更多孩子少受其苦,不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