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担心钼靶射片会造成辐射危害,实际上一次检查的射线剂量
目前大多数医院可检查的项目如下: (1) CEA 属于细胞表面糖蛋白的一个大家族,该家族已鉴定的有36种之多,可见于多种肿瘤,但升高不一定就是癌,如各型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肝胆疾病、直肠息肉、肺部感染、肠上皮化生性及乳腺疾病,正常人吸烟也可能会有一时性中度升高。CEA缺少特异性,一般不作为肿瘤的筛选指标,但可用于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疗效及病情的监测指标。 (2) AFP 正常成人血清中AFP含量很低。血清AFP含量的测定是诊断原发性肝癌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也可作为肝癌治疗的预后观察指标,但是生理情况下也会有AFP含量升高,如妊娠,一般在胎儿第6周的未分化的肝细胞、卵黄囊和胃肠道开始合成AFP,第13周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出生后不久即降至成人水平。 (3) CA125 糖类抗原125(CA125)是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首选标志物,但是卵巢良性囊肿也可见CA125的升高,可达到30%左右。肺癌可有30%~60%的阳性率。还可见于乳腺癌、胃癌、肠癌等。 (4) CA153 糖类抗原153(CA153)存在于乳腺、肺、卵巢、胰腺等恶性或正常的上皮细胞膜上。其他少数消化道疾病也会增高。 (5) CA199 消化道腺癌,特别是胰腺癌阳性率大于80%,但是只能以血清或血浆为检测标本。因为含黏蛋白的体液,如唾液、精液、胃液、羊水、尿、卵巢囊肿液以及胰腺、胆囊和十二指肠的分泌物种,CA199的含量都很高。 (6) CA724 对胃癌、乳腺癌、结肠癌及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对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正常成人也有0.6%的检出率。且胃肠道炎性疾病,或饮食如香菇等也可能引起CA724升高。 (7) CA242 通常作为胰腺癌和直肠癌的肿瘤标志物,并用来与良性的肝、胆、胰及肠道疾病相区别,但是正常人也有4%的阳性率。 (8) SCC(鳞癌抗原) 对肺癌的检出率约28.6%,但对肺鳞癌的检出率可达44.4%。在食堂、肺、宫颈、皮肤鳞状上皮癌有较高的阳性率。 (9) PSA(前列腺特异抗原) 是一种与前列腺癌相关的抗原,主要由前列腺导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入精浆,微量进入血循环。PSA也并非前列腺特异的,甲状腺也可分泌PSA。女性乳腺、卵巢、子宫内膜等组织以及血清、乳汁和胎儿羊水中都可以检测到微量PSA,与女性体内的类固醇激素尤其是孕激素和雄激素水平的调节有关。PSA还有另外一种存在的形式,即游离PSA。 (10)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大多数小细胞性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升高,对其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NSE水平也显著升高。 (11) AFU(α-L-岩藻糖苷酶) 血清AFU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癌。和AFP相比,敏感性更高,特异性较差。女性妊娠时AFU水平也会增高,并且随妊娠周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分娩或终止妊娠后迅速下降,5天后降至正常水平。 *****用我的专业,呵护您的乳房,如您喜欢我的科普文章,记得点赞、关注*****
针对放疗对皮肤损伤较大的特点,患者应该保持放疗区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并注意以下对乳腺癌放疗引起皮肤反应的护理方法: 1. 湿性皮肤反应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有水泡时应涂硼酸软膏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待渗液吸收后再暴露。 2. 外出时尽量避免太阳直射皮肤,尤其是夏天应尽量避免出汗。 3. 洗澡时不要用力搓皮肤,不要用肥皂、酒精等刺激性强的洗涤品,勿用过冷、过热的水,可用软毛巾轻轻沾洗。 4. 勿擅自在照射区皮肤使用刺激性油膏或其他药物,也不可以贴胶布,应为胶布内的氧化锌为重金属,可产生二次射线加重皮肤放疗反应,更不可使用热水袋。 5. 干性皮肤反应可使用无刺激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D软膏或羊毛脂涂擦,或涂1%氢化可的松霜剂保护皮肤及止痒。干性脱皮不要用力撕脱。 6. 要保持乳房、腋窝处皮肤干燥,注意通风;皮肤瘙痒时可轻拍局部,勿搔抓皮肤;如局部发生感染,应停止放疗,进行抗感染治疗。 7. 穿纯棉、柔软、宽松的一福,避免穿着化纤及衣领较硬的衣服,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防止皮肤擦伤。 *****用我的专业,呵护您的乳房,如您喜欢我的科普文章,记得点赞、关注*****
怎么会想到要聊一聊乳腺癌术后骨疼痛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近日我的一位2年前手术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因骨痛来就诊,被确诊为骨转移。其实,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骨疼痛比例还是很高的,如何能快速、准确地判断是转移疼痛还是骨质疏松、椎间盘突出症等普通骨病引起的疼痛?我的这位乳腺癌患者确诊骨转移的经过其实很有代表性。 乳腺癌骨转移其实就是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了骨骼里面了,并且在骨骼局部生长,造成了骨破坏,肿瘤侵犯骨膜或者是形成病理性骨折的时候会出现了剧烈疼痛的症状,脊椎转移的时候癌肿可以突入髓腔或者是形成了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症状,最终压迫脊髓而出现了截瘫症状。 骨转移的诊断,问诊是第一步,也特别关键。其实,此位患者就诊时我只问了3个问题: 1.疼痛的部位是哪里?能不能明确指出来? 2.疼痛持续了有多久?有没有一点点加重? 3.一天里什么时候最痛?平躺会不会减轻?这三个问题包含了乳腺癌骨转移疼痛与普通骨病疼痛的3个鉴别要点: 1. 疼痛部位相对固定:骨转移好发于脊椎骨、盆骨和股骨,而四肢远端近手足掌跖骨以及肘部和膝盖部位就很少会出现骨转移。骨转移疼痛部位一般比较固定,就是骨转移灶的部位。询问患者,往往都能明确指出疼痛部位。而普通疼痛有时痛点并不是病变的地方,比如腰椎间盘突出有时表现为下肢疼痛,腰椎局部反而不痛。而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往往无明确固定点,患者常主诉“浑身疼痛”。 2. 疼痛逐渐加重:由于癌症病情的进展,骨转移疼痛会逐渐加重,按照疼痛评分,刚开始可能2-3分,随着时间推移,一般1-2个月后,疼痛会逐渐增加到5-6分,甚至10分持续存在。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往往比较剧烈,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物无法缓解,需要强阿片类药物,比如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等麻醉药物才能止痛。而普通疼痛不会再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这么明显的疼痛加重,而且疼痛可以是间断性,不会这么持续不断的存在,一般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即可减轻。 3. 疼痛夜间更重:骨转移性疼痛白天由于注意力分散可能疼痛相对较轻,而夜深人静的时候疼痛比较重。很多患者主诉“越睡越痛”,所以有些住院病人临睡前需要肌注吗啡或者口服吗啡来控制夜间这种爆发疼痛。而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往往是活动性疼痛,夜晚休息后疼痛会明显减轻。 再回到我的这位患者,她已经疼痛持续2个多月了,起初以为是做家务劳累引起的,未于重视,自行使用止痛膏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特别是夜晚平卧时疼痛最明显,影像睡眠,明确指出第5-6胸椎部位为疼痛点。临床诊断高度怀疑乳腺癌骨转移。于是,我给予患者骨ECT扫描检查,提示:胸椎、骨盆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加做胸椎及骨盆增强MRI后,提示:第5、6、7胸椎、骨盆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疼痛与普通骨病疼痛临床常有混淆,癌症病史患者,一旦出现大腿骨、腰部或者后背部疼痛,需要仔细询问临床症状,并及时做骨扫描或者局部的磁共振检查明确。好在,我的这位患者很快就确诊了骨转移,并及时进行了相关抗肿瘤治疗,疼痛得以缓解。
化疗的那几天,一日三餐什么时间吃才不会加重胃肠道反应呢?有以下3点建议: 1.化疗前:在化疗前4小时进食早餐,当化疗药物引起呕吐时,胃内容物已排空,可防止呕吐。 2.化疗中:少吃或不吃午餐,这样可以达到少吃少吐、不吃不吐的目的。 3.化疗后:化疗结束后晚餐可以晚些吃,等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弱到几乎没有恶心、呕吐感的时候再进食即可。
吸烟与乳腺癌生存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的乳腺癌患者死于乳腺癌的风险高2倍,死于非乳腺癌的风险高4倍。吸烟者死于乳腺癌的风险还与吸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有研究提示,被动吸烟与女性乳腺癌死亡、全死因死亡有关,还会增加绝经后或肥胖的乳腺癌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 大量饮酒不但产生健康危害,而且增加癌症患病风险,如口腔癌、肝癌、咽癌、喉癌、乳腺癌、食管癌和大肠癌等。酒精能够增加外周血中雌激素浓度,大量饮酒会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特别是在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期间,更应避免酒精摄入,即使是漱口液中的少量酒精,也会导致口腔溃疡。 推荐意见 乳腺癌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被动吸烟和酒精摄入,有吸烟和饮酒习惯的乳腺癌患者应及早戒烟戒酒。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膳食结构和食物选择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复发危险、总体生存率有联系。与富含精制谷物、红肉和加工肉、甜点、高脂奶类制品和油炸薯类的膳食结构相比,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禽肉和鱼的膳食结构可以使乳腺癌患者的总体死亡率降低43%。食物摄入与生活方式有协同作用,每天摄入5份蔬菜水果(每份约150克)、每周6天坚持30分钟以上步行运动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最高。 不少研究发现,脂肪摄入与乳腺癌有关。著名的WINS研究(女性营养干预研究)发现,脂肪占总热量15%以下的低脂饮食与乳腺癌的无复发生存有关;平均降低20%的膳食能量,就能降低24%的乳腺癌复发风险。有研究提示,n-3脂肪酸可能使癌症患者受益,富含n-3脂肪酸的食物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总体死亡率。 豆类制品富含大豆异黄酮,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可以降低人体血雌激素水平,具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以上海5 000名乳腺癌患者为对象的乳腺癌生存队列研究发现,大豆蛋白质最高摄入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29%,复发风险降低32%。最近发布的中美联合研究结果显示,大豆摄入能降低25% 的乳腺癌复发风险,对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的保护作用更明显。基于以上研究,乳腺癌患者适量摄入大豆制品是安全的。 推荐意见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合理安排饮食。尽量选择植物性食物;每天至少吃5种以上蔬菜水果,尽量吃全谷类(非精制类)粮食,每餐包含豆类食品;少吃红肉、加工肉类,适当摄入鱼类、禽类;多选低脂奶类而非全脂奶类;挑选低盐食品,烹调少用油盐。
什么是乳腺钼靶检查?这是一种利用X线来检查乳腺组织的方法。因此,除了纸质版报告外,它像胸片一样会有胶片图像。一般每侧乳房拍2个视角,双侧乳房会有4张胶片图像。 乳腺钼靶X线摄片的优点是擅长发现乳房内的肿块、钙化影,主要用于筛查发现乳腺异常改变、随诊良性病变和诊断恶性疾病等。是欧美女性首选的检查方法,但对于亚洲女性而言,尤其是年轻女性,乳房的腺体成分多,脂肪成分少,也就是密度较大,X线不易穿透,检查效果可能不好。因此,亚洲女性钼靶X线筛查起始年龄定为40岁。 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1) 穿戴合适的衣裤; (2) 检查时必须完全脱去上衣及装饰物; (3) 优质的摄片效果离不开良好的乳腺组织压迫。为了能清楚呈现深部组织的影像,减少辐射剂量,技术人员会尽量压扁乳房。压迫会导致压力感或疼痛,但每次压迫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绝大多数人都可忍受),这能及早发现病灶,甚至挽救生命。因此,请消除紧张情绪; (4) 完全放松的身体可以缓解压迫带来的不适感; (5) 摄片时请保持身体静止,直至压迫解除; (6) 乳腺增生的患者,建议避开月经前3~5天乳房最疼痛的时间。 *****用我的专业,呵护您的乳房,如您喜欢我的科普文章,记得点赞、关注*****
正在哺乳期的妈妈,常常因为小小的乳头而引起许多疾病,今天就来讲讲母乳妈妈乳头的那些糟心事。 1. 为什么乳头上有“白点”? 乳头上出现“白点”一般因为: (1)宝宝衔乳不当,吮吸力在乳头局部造成负压过大,导致损伤,形成白点(白色的水疱); (2)乳汁淤积,哺乳过程中淤积变稠厚甚至如“老酸奶”状的乳汁堵塞于乳管开口处,即形成乳头部白点。建议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纠正宝宝的含乳姿势。已形成的白点,尽量让宝宝吸通。 2. 乳头皲裂该如何处理? 乳头部末梢神经丰富,乳头皲裂痛彻心扉。乳头皲裂的主要原因是宝宝衔乳不正确,舌头不能很好地裹住更多地乳房,在宝宝吃奶地时候,舌头及上颚会反复摩擦没有到达口腔深部的乳头,这样就容易造成皲裂。正确的哺乳姿势和让宝宝更好地衔住乳头是最好地预防。另外,哺乳结束撤离乳头时不要硬拽,用手轻压宝宝下巴,使他的嘴巴张开解除负压,乳头就可以轻松撤离,这也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如果乳头皲裂已经发生,建议暂停亲喂,可用手或吸奶器按哺乳的频率挤出乳汁,在皲裂的乳头表面涂抹羊脂膏、乳头修复霜、青石软膏、蛋黄油、麻油、橄榄油等帮助修复,待乳头恢复正常后再亲喂。 乳头皲裂同时还合并感染者,可以再医生指导下涂抹含抗生素的药膏,但是注意排乳时要将乳头局部清洁,内衣要干净、全棉、透气,避免局部皲裂后因不洁因素引起感染。 *****用我的专业,呵护您的乳房,如您喜欢我的科普文章,记得点赞、关注*****
虽然没有大样本的数据,但是门诊所见浆细胞(肉芽肿)性乳腺炎确有增多之势,莫非真的和残乳有关?我们请教了多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一致认为没有必要特意排残乳,相反,排残乳过程中,过度的挤压按摩反而是一种损伤。 (1)“排残乳”可能是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诱因 浆细胞性乳腺炎并非细菌性炎症,而是由于一定的原因引起导管内分泌物的产生过多或排泄不畅,造成堆积过多,再某些诱因下乳腺导管破裂,分泌物外泄至周围乳腺组织而引起的炎性反应。回乳后,尤其是强制性回乳后,乳腺导管内会存积一部分乳汁,随着时间的推移,乳汁的水分先被吸收,因而所谓的残乳实际上是未被吸收但量较少的稠厚乳汁,若强行按摩挤压,可能导致乳腺导管破裂,从而使得导管内的“残乳”外泄,引起炎性反应,即浆细胞性乳腺炎。 (2)强行排残乳的危害 目前,具体操作“排残乳”的人水平良莠不齐,很多人并没有乳房解剖相关知识,知识通过简单培训,操作时候往往使用蛮力,造成皮下水肿、血肿等。 (3)影响回乳 乳汁的产生到排出,包括一系列的神经反馈过程。如果按摩刺激过多,会诱导乳汁产生,反而不利回乳。此外,有些妈妈回乳后数年仍时有乳汁溢出,追问病史往往有小孩抓玩乳房的习惯。 因此,“残乳”没有必要刻意排之。 *****用我的专业,呵护您的乳房,如您喜欢我的科普文章,记得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