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57岁,因“口腔、外阴溃疡8+年,十二指肠穿孔术后2+年,引流管流出黄白脓性液1月”于2020年6月19日入院。2012年开始反复出现口腔粘膜溃疡,龟头周围溃疡。2017年出现呕血、便血行胃镜:十二指肠降段多发溃疡、周围粘膜结节样增生,病变累及肠道约1/3,病理:十二指肠降段慢性溃疡性质待定。入住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考虑诊断“白塞氏病”。予沙利度胺50mg/日治疗。症状有所好转。同年,患者因“腹痛、腹泻、便血”行肠镜:距肛约70cm见肠壁肿胀增厚、表覆大量脓液,距肛门约60cm以下结直肠但在点状充血糜烂。活检:结肠粘膜慢性炎。逐渐出现肠梗阻。“剖腹探查术+右半结肠切除术+十二指肠修补术+十二指肠造瘘术+肠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右半结肠)多发溃疡,黏膜下层血管增生及血管炎,神经节细胞增生,肠壁淋巴细胞浸润,透壁性淋巴细胞炎,倾向“白塞氏病”,请结合临床,需排除“克罗恩病”。术后继续口服沙利度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院外继续口服沙力度胺50mg1/日,大便基本成型,1-2次/日,间断口服安素行肠内营养,仍有间断发作外阴溃疡、口腔溃疡复发。2020年出现发热,伴腹痛再次入院。全消化道碘水造影:十二指肠降部穿孔可能。予胃肠减压、泰能+万古霉素抗感染,腹痛、发热稍有好转,但患者腹痛逐渐加重,腹膜刺激征较前加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剖腹探查+十二指肠修补术+十二指肠造瘘术+肠切除肠吻合术+肠吻合外置术+胆道探查+T管引流+胆囊切除术。术后1周发现右下腹引流管有黄白色脓性液引出,考虑肠瘘,予以对症治疗后仍有黄白色脓性液引出,高档抗生素不能控制感染……2020-06-19转我院治疗。入院后治疗:禁食抗感染营养-全肠外奥曲肽抑制消化液保持各引流管引流通畅体能锻炼,激素维持量1周后停药(醋酸泼尼松龙10mgqd)引流管低负压引流,能从引流管引流出少许黄白色脓性液体右下腹引流管更换为10号尿管,并逐渐扩张到18号尿管后更换为双套管冲洗引流行瘘道造影检查,并调整位置,将双套管远端调整到十二指肠瘘口附近。右上腹十二指肠造瘘管更换为双套管引流。将原来引流管更换为双套管,并在造影下调整双套管位置,让被动引流变成主动引流。2020年7月31日开始肠内营养,体重逐渐增加,逐渐拔除空肠造瘘管,双套管,T管。体重逐渐增加,治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