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指的是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最新儿科指南指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是导致湿疹出现的主要原因。家长可按照以下几点来护理改善: 1.加强皮肤保湿。大多数患湿疹的宝宝,皮肤都非常干燥,干燥会加重痒感,使宝宝总是忍不住去抓挠。而抓挠又会使湿疹和皮炎加重,导致皮肤更痒,形成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的恶性循环,所以保持皮肤湿润对控制湿疹非常重要。一天七八次的涂,让皮肤保湿。 2.不要过于频繁地给宝宝洗澡。隔天一次清水给宝宝洗澡即可,洗澡水的温度不要过热,以37℃为适宜,洗澡时间也不要过长,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洗完澡后,要用柔软的毛巾将宝宝的皮肤轻轻擦干,趁皮肤潮湿时,尽快将护肤品涂抹全身皮肤,并且用手揉一揉,让护肤品能被皮肤充分吸收。洗澡时,浴液、香皂千万不要多用,每周用1~2次即可,否则会加重皮肤干燥。 3.避免皮肤刺激 热和摩擦都会加重,给宝宝穿衣以保暖不出汗为原则,出汗会使宝宝增加痒感,所以宝宝的衣服要穿着适当,不要捂得过厚,室内温度以25℃左右为宜,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宝宝的指甲要剪短,以防抓伤皮肤。 5. 外用药 如果单纯的保湿护理不能缓解湿疹的情况,建议可以使用一些弱效激素药膏如力言卓(地奈德乳膏),这是非常安全的,合理的使用激素药膏并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家长不用担心。刚开始一天涂两次 好转后逐渐减量至一天一次直到完全停药。 6.临床有一部分孩子会对螨虫过敏,表现在白天可能比较轻,晚上一上床立刻加重,那么建议条件允许最好能更换睡眠环境包括换房间,换床,新的床上用品等,换洗后开水烫洗太阳暴晒或者烘干机烘干
众所周知,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效方法。研究证实,儿童运动比不运动的平均高2~3厘米。 运动可以促进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食欲增强。儿童青少年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促进骨的生长,使骨骼变长、变粗,骨密度增大。经常运动,也使肌纤维变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运动还可以消耗多余脂肪,在快速生长期预防肥胖。 每天从事户外体育活动1个小时是很必要的。那么怎样的运动才更有利于长高呢?下面我们慢慢道来: 首先是跳绳,跳绳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完美的运动项目,不受场地限制,也不受年龄局限,都可以运动。尤其是对于儿童增高有着促进作用。跳绳是一种跳跃运动,双腿不停地跳跃,双臂也不停地摆动,特别适合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它不仅能够增高,同时还有利于骨骼的发育,并且可以提高儿童的灵敏性。 如何跳绳才能长高?方法和时间决定了长高的因素,坚持每天跳绳30分钟以上。建议空腹,尤其是下午3~6点进行,此时宝宝的肚子基本上已经没有未消化的食物了,在相对低糖的状态下,可以直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使之形成一个生长的小高峰,同时跳的越高越好。跳绳增高的最佳时期是在青春期之前。一旦骨骺闭合了,再跳也不会长高了。 其次还有慢跑、篮球、足球、羽毛球、摸高等等,都是适合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项目。 当然,部分运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长高。例如举重、负重运动,还有孩子每天背的沉重的书包等,都会把处于向上生长的势头压下来,使孩子不能快速长高。我们也需要引起重视。
【鼻塞、流鼻涕、鼻炎用盐水洗鼻子,你真的做对了吗?】目前认为,用盐水冲洗鼻腔是一种安全、方便的治疗手段,通常用于鼻炎和鼻窦炎的辅助治疗,国内和国外的鼻炎鼻窦炎诊疗指南均推荐。 盐水洗鼻子有三方面作用 1、把鼻腔内过多的分泌物和过敏原从鼻腔清洗出去; 2、保持鼻腔湿润; 3、促进鼻粘膜内纤毛摆动,加速粘液和炎性物质的清除,以减轻粘膜水肿。 冲洗时的八项注意 1、冲洗鼻腔时使用的是成品盐包配置的缓冲盐溶液,而不是单纯用水,因为水和鼻腔内环境在生理上不等渗,不利于维持鼻腔内环境稳定; 2、要用烧开煮沸过的水去溶解盐包,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美国曾经有直接用自来水而感染阿米巴虫的病例报道; 3、避免用过冷或过热的盐水冲洗液洗鼻子,过冷或过热都会对鼻粘膜产生刺激,损伤鼻粘膜。目前对温度的要求尚无定论,一般认为以接近体温为宜,最高不要超过40摄氏度; 4、冲洗之前切记要轻柔地擤鼻涕以清除鼻痂,防止把鼻痂冲进鼻腔更深处; 5、过大的压力容易对鼻腔和耳朵造成伤害,因此,如果鼻腔完全堵住了,不适合冲洗,如果耳部有感染,也不适合冲洗; 6、冲洗时不要用大力气挤压冲洗瓶,动作应轻柔,以避免过大压力对鼻粘膜或耳朵造成伤害。同时,冲洗的时候记得通过嘴进行呼吸,不要憋气不呼吸; 7、至少出门前或者睡前的一小时冲洗,不要冲洗完就出门或睡觉,滞留在鼻腔的盐水常常会倒流进咽喉,影响睡眠和工作,因此,冲洗结束后一定要多做几次弯腰低头到膝盖的动作,以尽量控出鼻腔残存的盐水; 8、每天的冲洗次数根据自身具体的情况而定,常规建议每天1-2次。每次冲洗盐水用量不宜超过300ml,过度冲洗鼻腔也会导致鼻粘膜受损。 * 特别提醒 由于婴幼儿鼻腔粘膜娇嫩以及不能很好配合冲洗操作,因此整个鼻腔腔道的冲洗方式仅适用于成人和四岁以上儿童,四岁以下儿童建议使用的是生理性海水盐鼻腔喷雾器,而不用冲洗器。更小的宝宝如果喷雾器都不能很好配合,建议把棉签用盐水浸透后再去轻柔湿润鼻腔。 清洗盐该如何选择 清洗盐种类繁多,除了我们最常用的生理盐水,还有成人使用的等渗和高渗的海盐水,以及儿童用的等渗和高渗海盐水,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盐水,该如何选择呢? 一、等渗盐水 vs 高渗盐水 等渗是指溶液的渗透压和正常人体内血液、组织液是一样的,高渗溶液的渗透压高于等渗溶液。我们常用的生理盐水就是等渗溶液,它的学名叫0.9%的氯化钠。生理盐水曾被认为是既符合鼻粘膜生理要求,又不会对粘膜产生刺激的最佳冲洗液。近来又有研究表明3%左右的高渗盐水更有利于鼻内纤毛的运动,高渗盐水还有轻微脱水的作用,更有利于缓解鼻塞,减轻鼻粘膜的水肿等症状。但不是渗透压越高越好,7%的高渗盐水则可导致暂时性的纤毛停滞,14% 的高渗盐水则会导致不可逆的纤毛停滞。所以在鼻腔处于病理状态,鼻塞等症状严重的急性发作期,可以短期(5-10天)优先考虑高渗盐水。 二、海盐水 vs 生理盐水 vs 自制生理性海盐水 海盐水是天然海水提取液,一般取自国外生态保护区的海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有研究表明海盐水比生理盐水可以更好地修复鼻粘膜的损伤、抑制局部炎症反应。通常价格会比生理盐水贵些,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选用。 输液用的生理盐水可以用来洗鼻,就是购买和存储不太方便。因为输液用的生理盐水都是大包装液体了,不如生理性海水盐包现配方便。 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因海盐水取自海水,有极少数患者会对海盐水中的成分过敏,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鼻塞症状加重,应停用; 2、因目前海盐水的购买渠道多,在一些不规范的电商上有买到假的海盐水的可能性,因此应选择可靠商家购买。 自制生理性海盐水并不是指自己用家用食用盐配置的盐水,家用食用盐中含碘,碘会破坏鼻粘膜,不适合洗鼻子,而且用家用盐配置也不好掌握配置的浓度。建议购买预先分装好的成品洗鼻盐包,按说明书上的比例进行配置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配置盐的水应该是蒸馏水或者凉开水,不能使用不洁净的自来水代替,以防发生细菌或者寄生虫感染。 三、国产 vs 进口 经常有人问是国产品牌好还是进口品牌好,个人经验,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洗鼻盐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必盲目追求进口品牌。 怎么区分国产和进口的产品呢?我们需要仔细看下产品的包装,找到“产品的注册证号”,标注“进”字的即为进口产品。 因为不同产品的成份稍有不同、生产工艺也不同,所以每个产品的开封后效期都会不同。因此,使用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开封后在产品瓶体上标注开封日期,过期后及时丢弃。 结束语:无论是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冲洗还是鼻腔喷雾,都只是辅助治疗手段,对于是否需要其他药物治疗,还需遵医嘱
孩子在发热过程中会有两个阶段容易出现手脚冰凉: 一 、在发热初期 手脚冰凉(可能还会伴寒战)往往预示着体温即将快速升高。人体被感染后,出于保护机制,体温调节中枢会把恒定温度点调高来杀灭病菌,但由于实际体温没达到调节中枢指定温度,于是给身体一种寒冷的错觉,使得外周毛细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少)、肌肉收缩(寒战)让体温快速上升,而外周毛细血管收缩就会造成手脚冰凉。 二 体温下降期 当通过退烧药或其他方式重新将升高的体温点降低后,人体需要通过散热来消耗掉多余的热量,散热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出汗,而手脚的汗腺分布最为密集,汗液的蒸发会带走大量体表热量,所以孩子因为出汗而手脚冰凉
张某,男,57岁,因“口腔、外阴溃疡8+年,十二指肠穿孔术后2+年,引流管流出黄白脓性液1月”于2020年6月19日入院。2012年开始反复出现口腔粘膜溃疡,龟头周围溃疡。2017年出现呕血、便血行胃镜:十二指肠降段多发溃疡、周围粘膜结节样增生,病变累及肠道约1/3,病理:十二指肠降段慢性溃疡性质待定。入住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考虑诊断“白塞氏病”。予沙利度胺50mg/日治疗。症状有所好转。同年,患者因“腹痛、腹泻、便血”行肠镜:距肛约70cm见肠壁肿胀增厚、表覆大量脓液,距肛门约60cm以下结直肠但在点状充血糜烂。活检:结肠粘膜慢性炎。逐渐出现肠梗阻。“剖腹探查术+右半结肠切除术+十二指肠修补术+十二指肠造瘘术+肠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右半结肠)多发溃疡,黏膜下层血管增生及血管炎,神经节细胞增生,肠壁淋巴细胞浸润,透壁性淋巴细胞炎,倾向“白塞氏病”,请结合临床,需排除“克罗恩病”。术后继续口服沙利度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院外继续口服沙力度胺50mg1/日,大便基本成型,1-2次/日,间断口服安素行肠内营养,仍有间断发作外阴溃疡、口腔溃疡复发。2020年出现发热,伴腹痛再次入院。全消化道碘水造影:十二指肠降部穿孔可能。予胃肠减压、泰能+万古霉素抗感染,腹痛、发热稍有好转,但患者腹痛逐渐加重,腹膜刺激征较前加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剖腹探查+十二指肠修补术+十二指肠造瘘术+肠切除肠吻合术+肠吻合外置术+胆道探查+T管引流+胆囊切除术。术后1周发现右下腹引流管有黄白色脓性液引出,考虑肠瘘,予以对症治疗后仍有黄白色脓性液引出,高档抗生素不能控制感染……2020-06-19转我院治疗。入院后治疗:禁食抗感染营养-全肠外奥曲肽抑制消化液保持各引流管引流通畅体能锻炼,激素维持量1周后停药(醋酸泼尼松龙10mgqd)引流管低负压引流,能从引流管引流出少许黄白色脓性液体右下腹引流管更换为10号尿管,并逐渐扩张到18号尿管后更换为双套管冲洗引流行瘘道造影检查,并调整位置,将双套管远端调整到十二指肠瘘口附近。右上腹十二指肠造瘘管更换为双套管引流。将原来引流管更换为双套管,并在造影下调整双套管位置,让被动引流变成主动引流。2020年7月31日开始肠内营养,体重逐渐增加,逐渐拔除空肠造瘘管,双套管,T管。体重逐渐增加,治愈出院!
关于性早熟,家长一般都会从饮食方面找原因,但是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环境中经常接触的塑料制品,有研究显示婴儿粪便中微塑料含量是成年人20倍,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 塑料制品充满我们的生活,已经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了。如果说塑料微粒会进入人体、肺,我们生活中、空气中的其他微粒,也会进入我们的肺、身体。做我们能做的,接受我们改变不了的。 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塑料制品挑选和使用法则】 1)为孩子购买玩具或其他儿童用品时,尽量挑选不含邻苯二甲酸酯和聚氯乙烯(PVC)的。PVC的塑料标识为3。如果产品的塑料质地柔软,有弹性,同时有刺鼻气味,通常标志着邻苯二甲酸酯和PVC的存在。 2) 避免使用了双酚A或类似化合物的塑料制品。双酚A较常见于硬的、透明的塑料杯,包括部分塑料标识为7-PC的产品。如果产品上找不到塑料标识,而塑料质地硬(用手挤压时不会变形)且透明,最好不要选。 3) 不要用任何塑料制品加热食物。 4) 如果我们要使用塑料,1号塑料总体安全,但注意不要置于高温环境,也不要反复使用。 5) 2、4、5号塑料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就算有“微波炉适用”的标志,也最好不要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假如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容易使得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析出,所以,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前,应先取下保鲜膜。 6) 3、6、7号塑料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尤其用于盛装食物、饮料时,应谨慎选择。 7)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或饮料时,不要用任何塑料产品装盛和覆盖食物。 8)如果要使用保鲜膜和保鲜袋,选择聚乙烯的(PE, 塑料标识:4),或者选择聚偏二氯乙烯(PVDC),不要选择PVC材质。 9)尽量购买不含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个人护理品和化妆品。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期疫情再次反弹,家中有小于14岁的儿童,他们的发病其实都是居家发病的,所以在预防里头首先要做好居家防护工作。 看护小朋友的家长,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手卫生,尽量地保护好孩子,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咳嗽或者喘气,如果这些家长出现了发热、咳嗽症状,马上要戴上口罩,然后避免接触孩子,做好自我隔离,要到别处去核酸检测。如果家长确实有可疑新冠接触史的话,马上就要避免接触孩子,同时要到社区或者单位进行报备。 孩子也要做好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家里要做好洗手,不要随便老是东摸西摸或者揉鼻子揉眼睛,抠鼻子等等,这些习惯希望要做好了,另外如果这个孩子他出去的时候,摸到了公共物品,我们讲小朋友出去不要触摸公共物品,如果触摸了马上就要洗手,家长也要带手消毒液,马上进行手卫生消毒。 小朋友的房间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每天都有新鲜空气进去,小朋友不要长期在空调房间里面,经常要出去,同时在这期间,要注意营养均衡,保护好他的机体的抵抗力。 本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幼儿急疹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人类疱疹病毒-7型导致的婴幼儿出疹性传染病,又称婴儿玫瑰疹,以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为临床特点。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并且早期症状跟上呼吸道感染极其相似,故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且持续高热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恐慌,医生往往有滥用抗生素、过度治疗等现象,所以本病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幼儿急疹多发生于4~18个月婴幼儿,其中以 6~12个月者居多,可能与此年龄段体内Ig类抗 体的合成能力不成熟、自身免疫功能发育不健全、潜伏于体内的 HHV-6易激活有关。6个月以内者很少发病,因其尚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年长儿更少发病。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无性别、环境优劣的差别。 临床症状:均以发热为主诉,且为骤起发热,前驱症状很少。多数为出生后首次发热,热程以3~4d居 多,最长者可达到10d。一般情况下,多数时间精神及食欲良好,仅高热时精神略差、嗜睡,约50%患儿会伴有轻度的恶心或腹泻症状,且一般为发热第2天开始出现稀便, 而很少伴有咳嗽、流涕、呕吐、喷嚏等症状。 临床体征:大多伴有耳后、颈后或枕骨后淋巴结肿大,其中以枕部淋巴结肿大多见。淋巴直径2~6mm,质软,活动,无压 痛,多在发热后期扪及,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增大。少数患儿伴有前囟饱满,多出现于发热时,热退后恢复正常,此为良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其颅内压升高,可能是由于患儿出现神经细胞中毒或过敏而导致间质性脑水肿,脑 脊液产生过多并且吸收减少,脑脊液循环障碍。 约70%患儿伴有轻度咽部充血,同时不少患儿咽颊 部有病理性改变,如软腭及悬雍垂根部两侧对称性淡红色针尖样凸出点(淋巴组织增生)或对称性小疱 疹及小溃疡,以及咽颊部或软腭散在浅红色小斑丘疹,这些体征均出现在发热期(出疹前),出疹后消失。
直播时间:2021年04月27日19:06主讲人:刘琳砚副主任医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