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狂犬疫苗和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狂犬病毒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只要有神经纤维细胞分布的地方,接触病毒,就有感染狂犬病的风险。是否发病及其潜伏期的长短,除了接触了病毒之外,还会因为接触病毒的数量、个体免疫功能的差异、病毒的毒力、咬伤部位、咬伤的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狂犬病到目前为止,都是临床难以攻克的绝症,死亡率百分之百。主要是以预防为主。目前预防的药物主要是主动免疫制剂-狂犬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狂犬免疫球蛋白。 临床中常常会碰到病人有疑惑,“医生,我的伤口都没有出血,真的要打疫苗吗?”“医生,我的伤口都看不见了,只是有点疼,需要打疫苗吗?”“医生,狗舔了一下我的伤口还需要打血清?”很多人仍旧对狂犬疫苗的接种及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到底什么样的伤口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什么样的伤口需要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呢? 这两种预防药物的接种是根据伤口的深度和部位来确定的。皮肤分为两层,表皮和真皮层,真皮层富含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只要出了血,损伤就达到了真皮层,损伤了神经纤维,假定接触的是患病的犬只,这时需要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中和伤口局部的病毒,注射狂犬疫苗产生足够量的狂犬抗体,中和体内剩余的病毒,以期达到百分之百预防的目的。即使伤口没有出血,只是表皮轻微的受损,也有可能接触了神经末梢而未损伤血管,但这只是可能,这种风险相对较低,为了安全,仍旧需要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疫苗是起主要作用的预防药物。只要存在伤口,不管伤口的大小、程度、出血量,也不管是抓伤还是咬伤,甚至是本身的伤口被动物的唾液污染,狂犬疫苗都有必要接种。 狂犬病毒感染后开始在周围神经增殖,并逐渐向中枢神经蔓延,当病毒侵入大脑,狂犬病症状便开始显现,因此损伤越接近大脑的位置,神经越丰富的地方,比如头面部,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越短。因此这些部位即使损伤很轻微,也是建议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的。 狂犬疫苗开始接种后,一周后体内出现低滴度的抗体。狂犬免疫球蛋白接种时间需要在狂犬疫苗注射后一周内,越早越好,如果超过了一周,体内已经出现了抗体,再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意义就不大了。
狂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是犬、猫和蝙蝠;猪、牛、羊等家畜也有感染狂犬病的风险,但是发病率相对较低;兔子和老鼠理论上也是会感染狂犬病毒的,但非常罕见,临床上也没有报道因为兔子和老鼠伤导致感染狂犬病的病例;家禽比如鸡、鸭等,鱼类,昆虫和爬行类咬伤是绝对不会感染狂犬病毒的;综上,鉴于狂犬病死亡率极高,犬、猫、蝙蝠、猪、牛、羊、鼠、兔等咬伤都是建议注射狂犬疫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