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
宫颈筛查是确定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发现和治疗。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建议成年妇女每年做一次宫颈筛查。那么,做宫颈筛查前需要注意什么呢?筛查后又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做宫颈筛查要注意什么 宫颈筛查前需要注意的有很多,建议做宫颈筛查的女性仔细阅读一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宫颈癌筛查前要做的准备有 1. 检查当日清晨排空大便,检查前10分钟排空小便。 2. 若是正在进行妇科阴道上药治疗的妇女应至少停药2天再接受检查。 3. 避开月经期,如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是尽经后出血,必须进行检查的,要告诉医生情况,医生严格消毒后可以进行检查。 4. 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前48小时,不要同房,避免阴道冲洗,否则不能真实反映宫颈的情况。 5. 若没有过夫妻生活的女士原则上无需做宫颈癌筛查,不做妇科内诊,若因他因素必须要做,须请提前告知医生。 6. 检查时一定要放松心情、以平常心对待,因紧张感会让阴道和宫颈的肌肉会收缩变小,这样医生取样的时候就会变困难,而且受检者也会有不适感。 宫颈癌筛查一般情况有以上的几个步骤的,女性朋友在做宫颈癌筛查前要注意相关的事项。 做宫颈筛查后要注意什么 1.避免同房 在做完宫颈检查后两个星期内最好都不要进行性行为,因为虽然宫颈检查虽然是一项很常见的检查,对身体也没什么危害,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也有极个别女性在做完检查后出现出血的情况,这时候同房就很容易诱发炎症感染,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最好是两星期内都不要同房。 2. 注意卫生 每天清洗 做完检查后要多注意卫生,每天清洗阴部,先洗前阴,再洗后阴,并用专用毛巾。 不要坐浴 做完检查后可能会有出血的情况,所以洗澡时一定不要坐浴,这样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导致感染,最好是淋浴。保持内裤清洁内裤应每日更换及曝晒,内裤材质以采棉质,柔软无刺激性。 3. 注意休息做完检查后需要多多休息 切记不可熬夜,也不要进行太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游泳、爬山等。 4. 饮食注意 (1).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做完检查后不要吃太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冷饮等等。 (2).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做完检查后可以多吃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样有助于恢复。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 ①奶制品,如牛奶、羊奶、马奶等; ②肉类,如牛、羊、猪肉等; ③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驼鸟等; ④蛋类,如鸡蛋、鸭蛋、鹌鹑蛋等及鱼、虾、蟹等; ⑤大豆类,包括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 ⑥螺旋藻; ⑦干果类:芝麻、瓜子、核桃、 杏仁、松子等。 总结: 以上为大家总结了宫颈筛查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广大女性朋友可以仔细看一下,宫颈筛查在我国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其实对于成年妇女而言,每年做一次宫颈筛查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有效预防女性的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绝大多数宫颈癌的致病元凶,然而却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消灭它。不过自从人类发明了HPV疫苗用于预防HPV感染,最终可以达到预防宫颈癌的作用。 HPV疫苗除了预防宫颈癌,还能预防外阴癌、阴道癌、肛门癌、口腔癌、阴茎癌等恶性肿瘤及其癌前病变,以及生殖器湿疣等皮肤病。 2价、4价和9价疫苗介绍: 二价HPV疫苗(含有HPV16、18型) 二价预防宫颈癌的效力达到了84%,如果只是预防宫颈癌,它已经能满足基本需求。 除此之外,二价还有一个优点,就是9岁起就能接种了,在早接种早保护这点上,它是最优秀的一个。 四价HPV疫苗(含有HPV16、18、6、11型) 在预防宫颈癌上,四价和二价一致,都是针对高危HPV16和18型,能预防84%的宫颈癌。而多出的两价是低危HPV6和11型,能预防近90%的生殖疣。 九价HPV疫苗(含有HPV16、18、6、11、31、33、45、52、58型) 和二、四价对比,九价多预防了5个高危型HPV(分别为31、33、45、52、58型),预防宫颈癌的能力提升至约92%,同时也能预防90%的生殖疣。 国产二价与进口二价的比较,预防宫颈癌,哪支效果更好? 两支HPV疫苗都是针对HPV16和18型。国外的研究表明能预防70%的宫颈癌,而在我国,这两种HPV的感染率更高,所以,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二价疫苗,都能达到84%的预防效力。 两种疫苗,分别怎么打? 进口二价总共需要接种3针,在第0,1,6个月各打1针,半年内接种完。国产二价在接种程序上有了一些小变化,15-45岁接种程序和进口二价一致,但是9-14岁仅需在0,6个月接种2针。 哪些地方可以打? 既然是疫苗,那么就是和小朋友打疫苗一样,要去社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还有一些妇产科专科医院也可以。 当然,由于HPV疫苗还不是国家免疫规划任务,不是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必然有,所以,想要打之前最好关注当地的新闻,提前电话咨询清楚。 最好几岁打? 我国的规定2价可以打的年龄:9-25岁,4价20-45岁。9价没有,所以也没有规定。当然,理论上最佳的打疫苗年龄是在没有发生性生活之前的9-15岁。 疫苗打的间隔时间 国外对于9-14岁儿童推荐打2针就可以,15岁以上打三针。 2价HPV疫苗推荐接种时间:0、1、6月; 4价HPV疫苗推荐接种时间:0、2、6月; 后面的1、2、6月都是和第一针的间隔时间,当然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和医生沟通后适当调整,但是所有三针都应该在12月内完成。 2价4价打好,以后还能补打9价吗? 理论上再补打是可以的,但是免疫效果就没有那么好,疫苗的使用说明书和指南也不推荐这么做。 男性不会宫颈癌,还要打吗? 男性是不会宫颈癌,但是会有阴茎癌、口腔癌、肛门癌等,这些肿瘤也证明和HPV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推荐男性符合条件的也打HPV疫苗。 然而,2价疫苗适用人群没有男性,4价倒是可以,只是我们国内没有开放男性的适应症,就是不给男的打。 孕妇可以打吗? 动物实验没有发现对怀孕的影响,但是孕妇的使用数据有限,所以,目前建议孕妇不能打HPV疫苗。 如果在备孕阶段,或者打了1-2针之后发现怀孕了,也没有必要因此去做流产手术,建议推迟或者中断疫苗接种,等生好宝宝再来。 哺乳期的研究数据也不多,所以建议慎用。 已经HPV阳性了,还有必要打吗? 已经感染了HPV,对于疫苗的免疫反应就没有那么好了,但还是有作用的。 疫苗总能覆盖一部分HPV。所以,也没必要提前去检测是否有HPV感染。 打了疫苗,是否终身有效? 疫苗上市大概刚有10年时间,目前的检测数据提示,最早一批打HPV疫苗的人群,体内抗体滴度还是足够有保护作用。 打了疫苗,还宫颈癌筛查吗? HPV疫苗不是100%预防宫颈癌。有一些宫颈癌也不是HPV引起的。所以,打了疫苗,宫颈癌筛查还是需要按时做。 HPV疫苗有哪些不良反应? 常见有:头痛、发热、疲劳、肌痛;腹泻、超敏反应、恶心、呕吐、咳嗽; 偶见:皮疹、荨麻疹;局部不良反应,常见:红斑、疼痛、肿胀;瘙痒、硬结 不良反应多数能自行消失,严重的话,就需要去看医生。 总结 HPV疫苗利远大于弊,如果符合条件,尽量挑更多价的接种!
CA125是1981年由Bast等从上皮性卵巢癌抗原检测出可被单克隆抗体OC125结合的一种糖蛋白,来源于胚胎发育期体腔上皮,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因此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浆液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其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黏液性卵巢肿瘤中不存在。80%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升高,但近半数的早期病例并不升高,故不单独用于卵巢上皮性癌的早期诊断。90%患者血清CA125与病程进展有关,故多用于病情检测和疗效评估。95%的健康成年妇女CA125的水平≤40U/ml,若升高至正常值的2倍以上应引起重视。 另外CA125也可见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血清检查中,且CA125水平呈数十倍升高,在卵巢癌术前应明确排除结核性腹膜炎、盆腔炎可能。 CA125性质糖蛋白特点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 1、概述:CA125不仅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输卵管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CA125的水平也会升高。 2、CA125的生物学特性 CA125是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免疫小鼠并与骨髓瘤细胞杂交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取名为OC125)所能识别的抗原,是一种位于染色体19p13.2区域,并含有5797个碱基对的跨膜糖蛋白,属于IgG1。由于其氨基酸序列具有一些黏蛋白分子的特性,故将其命名为CA125(基因为MUC16),而且通过转染技术已经证实MUC16就是CA125。CA125相对分子质量为20万~100万,为高分子糖蛋白,外形呈环行结构,含24%的糖类,是一种类似黏蛋白的糖蛋白复合物,属于IgG。健康成人CA125的浓度小于35U/mL。 3、临床症状 临床正常参考范围:血清<35kU/L。 临床意义: ①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化疗和手术有效者CA125水平很快下降。若有复发时,CA125升高可先于临床症状之前。 ②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结肠直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对于肺癌患者,CA125的阳性率随肺癌分期进展而明显升高,临床研究表明:肺癌I期阳性率为7.8%,II期阳性率为18.6%,III期为32.5%,IV期为53.9%,总体阳性率为26.9%. [1] ③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较低。 ④在胸腹水中发现有CA125升高,羊水中也能检出较高浓度的CA125。 ⑤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也有CA125升高的可能。 ⑥盆腹腔结核CA125也会呈数十倍升高。 存在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病人的血清中,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恶性浆液性卵巢癌,上皮性卵巢癌,同时也是卵巢癌术后、化疗后疗效观察的指标。可以持续动态的观察。
妊娠药物安全性分级(共分五级:A\B\C\D\X级)(现转载如下): 由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全球药物审查最严格的机构之一)最新颁布的妊娠药物分级(共分五级:A、B、C、D、X级),供临床选择孕期安全用药参考。 A、B级药物,对胎儿无危害或无副作用,孕期一般可安全使用,如多种维生素类,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族、头孢类)等。 C、D级药物,对胎儿有危害(致畸或流产)但对孕妇有益,需权衡利弊后慎用。如一些抗生素、激素类药物。 X级,对胎儿有危害,对孕妇无益,此类为孕期禁用药,如抗癌药物,性激素(雌激素、合成孕激素)等。 更具体点: A级 :在设对照组的药物研究中,在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未见到药物对胎儿产生危害的迹象(并且也没有在其后6个月具有危害性的证据),该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甚微。 B级 :在动物繁殖研究中(并未进行孕妇的对照研究),未见到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或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发现药物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并未在设对照的、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中得到证实(也没有在其后6个月具有危害性的证据)。 C级 :动物研究证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性(致畸或胚胎死亡等),或尚无设对照的妊娠妇女研究,或尚未对妊娠妇女及动物进行研究。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使用。 D级 :有明确证据显示,药物对人类胎儿有危害性,但尽管如此,孕妇用药后绝对有益(例如用该药物来挽救孕妇的生命,或治疗用其他较安全的药物无效的严重疾病)。 X级 :对动物和人类的药物研究或人类用药的经验表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而且孕妇应用这类药物无益,因此禁用于妊娠或可能怀孕的患者。
名称相似的药物,临床使用中稍有不慎极易产生混淆造成严重的后果,现转载如下:凝血酶与血凝酶凝血酶与血凝酶二者均能起到显著的止血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虽二者名称相似,但用法迥异,临床使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凝血酶是局部止血药。可喷雾或喷洒于创面;或口服、灌注用于消化道止血。严禁血管内、肌肉或皮下注射,否则可能导致广泛性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血凝酶(又名立止血、巴曲酶)是一种速效、长效、安全的止血药。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也可局部用药。利血生VS利血平利血生是促进白细胞增生药,为半胱氨酸衍化物,主要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该药在临床上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利血平又叫蛇根碱,为降血压药,该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此外,因其有安定作用,还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狂躁型精神病的治疗。他巴唑VS地巴唑他巴唑又叫甲疏咪唑,为抗甲状腺药,该药在临床上用于甲状原机能亢进症、甲状腺危象及毒性甲状腺肿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地巴唑则为降血压药,该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此外,因其有解痉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轻度兴奋作用,还用于治疗胃肠绞痛、面神经瘫痪和小儿麻痹后遗症等。氟哌酸VS氟哌醇氟哌酸是家中常备的治疗细菌性腹泻第三代喹诺酮抗菌药,临床中用于泌尿系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和其他感染。氟哌醇也叫氟哌啶醇属于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和狂躁症,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综合症也有一定疗效。优降糖VS优降宁优降糖,格列苯脲是其通用名,属于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对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优降宁是一种降血压药,通用名为帕吉林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主要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但现在已不常用。呋喃唑酮VS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该药口服不易吸收,主要在肠道内发挥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肠炎、霍乱等肠道感染性疾病。呋喃妥因口服吸收迅速,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也可用于尿路感染的预防。两药虽为同一类药品,但不像其他抗菌药物,用途完全不一样。安定VS安坦 安定用于神经衰弱和失眠的病人;安坦用于各种震颤麻痹的病人。鱼油VS鱼肝油 鱼油用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人,鱼肝油则用于夜盲症及软骨病的病人。
宫颈癌、卵巢癌常用化疗方案:紫杉醇加卡铂:用法是紫杉醇135-175mg/m2+卡铂300-400mg/m2×3周,4或6个周期化疗副反应有:过敏反应;血液学毒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卡铂:肾脏的毒性;脱发。以下为纠正血液中毒的常用药物用法与用量,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益比奥):促进红系细胞增殖、分化与成熟。10000iu/支,每周三次皮下注射;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vol%或血红蛋白达到100-110克/升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特比奥),刺激巨核细胞生长及分化。15000U/1ml;每日一次,×14天;血小板计数至100×109/L以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瑞白):调节粒系造血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100ug/m2 ;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