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我院率先开展微创腕关节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鼠标手)手术
我院率先开展微创腕关节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鼠标手)手术腕管综合征(CTS)又称鼠标手,1854年由James Paget首先描述,经常出现在用电脑、玩手机、做家务的人群中,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卡压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今日我院成功开展多例微创关节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松解治疗,标志着我院关节镜技术创新开展和临床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谈谈这个病,向大众普及知识、早预防、早治疗。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正中神经在手腕处受压,常致桡侧3~4个手指麻木、疼痛,夜间或清晨较明显,疼痛有时放射到前臂及肘部、肩部。早期症状主要是间歇性手、腕部感觉不适、迟钝,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逐渐加重,患者常诉甩手或屈伸活动后症状减轻。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手指及手掌出现持续性的疼痛、麻木,随后进展为感觉减退、丧失。最后出现大鱼肌萎缩、塌陷,拇指动作不灵活等。影响患者拧门把手、提裤子、系扣子、握水杯等日常生活活动,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多见于30~60岁女性,双侧发病者约占1/3~ 1/2,以前好发于木工、程序员、家庭主妇等长期过度使用腕部的人群,然而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很多,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久而久之出现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鼠标手”诊断依据:1)典型的临床表现:手掌桡侧3~4个手指麻木、疼痛。2)屈腕试验(Phalen试验)阳性:腕关节极度掌屈,一分钟后,自觉正中神经单一支配区麻木加重者为阳性。可双侧对比。也可在屈腕时,检查者拇指压迫腕部正中神经部位,一分钟后,麻木加重者为阳性。3)神经叩击实验(Tinel征)阳性::用手指轻叩腕部,如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异常感者为阳性。4)辅助检查:1、X线检查:腕管切线位,看是否有骨性压迫2、电生理检查显示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有变缓 。3、超声检查--超声测量正中神经的截面积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可靠方法大多数病人仅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则能作出明确诊断,但仍需与颈椎病及胸廓出口综合征等疾病鉴别。临床治疗:非手术治疗: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CTS是有效的,适合于症状轻、病程短、全身情况不允许手术的患者。1.支具固定:一般的建议是白天不固定,晚上用支具将腕关节固定在中立位,固定12周。2.腕管封闭:利多卡因和类固醇制剂作腕管内注射,每周一次,3-4次一疗程,但不建议常规使用。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急性的CTS,腕管内占位性病变的,症状较重的,大鱼肌萎缩的应及早行手术治疗。1.常规大切口及微创小切口:直视下切开腕横韧带,探查腕管有无解剖异常或占位性病变, 倘若发现神经鞘增厚则同时切除神经外膜。并发症主要有瘢痕压痛、握力下降, 支柱疼痛、影响美观等。2.内镜下腕管松解减压术(ECTR):单切口或双切口等多种术式,具有微创,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我院率先开展并采用的是腕横纹单切口,切口更加隐蔽,近端、远端松解更为彻底。目前已成功开展多例手术,Levine腕管综合症问卷、PRWE评分表明显降低,效果满意。术前切口设计 术后缝合术中切开腕横韧带术后石膏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3周,主动屈伸手指,防止肌腱粘连。术后配合应用弥可保等神经营养药物。预防措施:1.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而频繁活动的工作状态下,使用鼠标或打字时,每工作一小时就要起身活动活动肢体,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指的动作。2. 使用电脑时,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这样有利于减少操作电脑时对手腕的腱鞘等部位的损伤。3. 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减少手腕受力。4. 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用力轻松适中为好。5. 鼠标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有助力的分散。6. 使用鼠标时配合使用“鼠标腕垫”垫在手腕处。简历:沈明杰,男,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亚太腕关节镜协会(APWA)会员,山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优秀进修学员,擅长手足部骨折微创治疗,腕、踝关节运动伤镜下修复,先天多指(趾)畸形矫正,肌腱功能重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糖尿病足,拇外翻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