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锻炼的目的是增加肌肉力量,稳定脊柱,减轻“驼背”和缓解疼痛,这对于腰椎术后病人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很容易学会,但必须有恒心和毅力。 简单易学,应用广泛的有“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四点支撑法”和“飞腾试”(燕飞法)。“五点支撑法”是让病人仰卧于床上,双肘和双膝屈曲,以双肘关节、双足部及头后枕部五个点支撑,使肩、背、腰、臀部和下肢抬离床面,成为拱形,然后放下,这样重复操作。每次锻炼的次数需按病人年龄、伤情、体质等情况循序渐进。 在“五点支撑法”(图1)锻炼一段时间后,可以转为“三点支撑法”(图2)或“四点支撑法”(图3),即将双肘部支撑点去除,只靠双足部及头后枕部三个或四个点支撑锻炼。 病人还可根据病情采用“燕飞”锻炼法(图4):①病人俯卧于床上,双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手掌朝上,同时抬头、挺胸、上肢后伸;②双下肢伸直并尽量使其向上抬起,也可同时抬起;③头颈、胸部及双下肢同时离开床面,仅腹部和床面接触,身体呈燕飞姿势,形状似燕飞。这些简易的锻炼方法,对腰背肌的功能恢复十分有效,是腰椎手术术后恢复治疗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系于海龙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临床症状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典型症状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且疼痛会放射至下肢出现下肢疼痛,伴有麻木、无力;而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卧床休息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除了以上症状以外,还可伴随有间接性跛行的现象。(即行走数百米后出现症状、稍微下蹲休息即可缓解,又可继续行走,行走数百米后又出现同样症状,休息后又可缓解)2、病理表现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是在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因长期弯腰活动或者不小心扭伤腰部,导致突出的髓核刺激、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而腰椎管狭窄主要是因为腰椎管或者椎间孔出现狭窄的症状,压迫到马尾神经或者神经根而导致。腰椎管包括中央椎管和侧方椎管,前者主要指硬膜囊占据的部分,后者为神经根通道,即神经根管,其中侧隐窝又是神经根管的最狭窄的一部分。腰椎管的大小、宽窄就像人的身高一样,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椎管发育就比正常人小,但腰椎管狭窄症的人通常是在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基础上合并关节突关节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等因素而出现的一种病症。3、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时,可能会出现椎间隙变窄的现象;而腰椎管狭窄的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时,可表现为局部有明显的骨质增生,或者伴随有纵韧带肥厚的症状。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MRI都有椎间盘突出,但突出的腰椎间盘在这两个疾病当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是,具有典型的间歇性破行(而且骑自行车没有症状,另外就是神经系统查体往往没有明显的定位体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是典型的根性症状,即疼痛从臀部到小腿,呈放射性,查体有明显的神经定位体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