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除坚持服药治疗外,平时亦可自制一些美味汤饮用,既是生活享受,亦有辅助疗效。 紫菜降压五味汤:紫菜1块,芹菜2棵,番茄1个,马蹄10个,洋葱半个。芹菜切段,番茄切片,马蹄切块,洋葱切丝。以上同煮为汤,调味食用。 海带决明汤:海带30克,草决明15克。海带入砂锅煎1小时后,再入草决明煎1小时。饮汤食海带。 海带燕窝降压汤:海带25克(切丝),燕窝25克,紫菜25克,豆腐3块。以上煮汤入葱姜盐调味,最后放豆腐小块稍煮即成。 参贝汤:海参2条,干贝2个,海带20克,夏枯草20克。海参干贝浸泡一夜,海参放姜葱煮软。将干贝海带切细炖汤,7碗水炖至3碗半,再将夏枯草煎取汁倒入参贝汤调味即成。 海蜇钩藤汤:海蜇250克,嫩钩藤20克,同煮为汤,每日早晚服食。 海蜇牛膝降压汤:海蜇250克,淡菜50克,怀牛膝50克,以上同煎服用。 双耳汤: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以上同做为汤,食木耳饮汤,1日3次。 猪腰安眩汤:卤猪腰2个,海带25克,一起煮汤食用。可治高血压头眩头痛。 服用以上8款药膳,切不可擅自停药,要经常检测血压,找出药膳与药物合用的恒定值来。
不一样的“护士节”!即使是在没有疫情的平常时期,护士节也只是自嗨的节日。该上班的还得上班,从来没有过两倍、三倍的工资。好不容易增加半天假期,说不定还被拉去搞什么“演讲”、“大比武”等活动。疫情期间,最苦的又是护士,连续多天凌晨2、3点起床,不敢多吃、不敢多喝,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看到那些满身淌汗、就地睡觉、突然晕倒的图片或视频,评论区一片感谢和赞扬,心里会有一丝安慰。作为同仁,我想说这种付出是她们的职责,但请一如既往地善待她们,不要在危难时捧为天使,而平常时却被骂成魔鬼。
https://mp.weixin.qq.com/s/aTJNEJ_CwMK58YkIXB4sew
反酸烧心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人们大多认为这是饮食不当造成的,不太在意.但当这些症状频繁出现,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就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了,临床上称为“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可以有许多原因引起,如: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出现障碍;胃排空延缓;食管本身蠕动功能下降,不能迅速清除反流物;胃的一部分异常地突入胸腔,形成裂孔疝,天然的抗反流屏障遭受破坏等,在上述情况下均易发生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能造成食管黏膜组织损害,严重者可形成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或食管狭窄甚至癌变.当反流物进入呼吸道时,还可导致吸入性肺炎,哮喘等疾病。除胃食管反流病外,反酸烧心症状可出现在正常人身上,也可出现在溃疡病人身上.但正常人出现该症状时,每次持续时间大多不超过5分钟,全天不会超过1小时.溃疡病的反酸烧心症状多在空腹时出现,进食后可缓解.而胃食管反流病的反酸,烧心,反胃,嗳气及胸骨后疼痛,症状多在饱食,饭后出现.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出现如咽部异常感觉,胸闷憋气等不典型症状,有时容易造成误诊。胃食管反流性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可采用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胃酸及促动力治疗等,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有时与病情程度不相对应,且不恰当的停药后症状极易复发,所以患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并定期复查.当药物控制不满意的时可在胃镜下行食管黏膜缝合术或手术治疗。溃疡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反酸,那么有反酸者是否就一定意味着得了溃疡病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定之根据何在?这得先从胃酸说起。食物的消化离不开胃酸的帮助,胃内存在制造胃酸的“微型化工厂”——壁细胞.正常人的壁细胞总数,男性约10亿个,女性约8亿个.正常情况下,每5000万个壁细胞每小时分泌1毫当量胃酸,故正常人最大胃酸分泌率为每小时21毫当量。正常情况下,当我们看到食物或闻到食物香味时,壁细胞就开始制造胃酸;当食物进入胃后,壁细胞会进一步增加胃酸分泌;当胃将食物消化后食糜进入十二指肠时,壁细胞第三次增加胃酸分泌.空腹时胃酸分泌是很少的.当胃酸分泌太多时就会刺激胃黏膜,产生烧心等反酸症状.长期反酸者并非都有溃疡病,因为溃疡病的形成还有细菌——幽门螺杆菌的参与,只有在胃黏膜防御机制减弱的情况下才会发病.那么除了溃疡病外,哪些情况下会发生胃酸过多,经常反酸呢?当人们心情忧虑,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时,大脑皮层不能很好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胃酸分泌就会增加。有些常应用刺激胃酸分泌药物的人,也会经常有反酸症状.这些药物有利血平,糖皮质激素,毛果芸香碱,胰岛素以及阿司匹林,消炎痛等。中老年人存在胃贲门功能不全,如贲门口松弛或胃逆蠕动,使酸性胃液返流至食道和口腔,这时即使胃酸不多,也会出现反酸.男性中老年人常反酸还与其前列腺素合成障碍有关.前列腺素减少可导致胃酸增多,出现反酸.另外,老年人味觉敏感度降低,往往偏爱甜食,过多食用甜食会使胃酸分泌增加,出现反酸。经常进食不易被胃消化的粗糙食物或过酸,辛辣的食物可使胃黏膜受损,常喝浓茶,饮烈酒,吸烟,喝咖啡等,会促进胃酸分泌,出现反酸症状。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科学家观察发现,O型血者胃酸过多的现象高出其他血型人群40%左右,亲属中有十二指肠溃疡者也较易发生高胃酸而有反酸症状发生。有些年轻女性的反酸则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即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有关。
一般老百姓把口舌生疮、口腔糜烂都成为上火,而一些医书也多认为是上火或湿热,如《素问-气厥论》:“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口舌证》指出:”口舌生疮糜烂,名曰口糜,乃心脾二经蒸热深也“。《医方考-口病方论》:”口糜本于湿热“。临床上确实有为上热者,以法治之当然有效,但有不少患者为上热下寒,如囿于上热,必医有不周,使不少人含冤受苦。 经方大师胡希恕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临床治疗口舌生疮,思路开阔,不囿于一条路径,往往收到神效。比如有的小儿,缘因上热下寒,饮食不进而致营养不良。此时如若投药再错,胃气大败则危及生命。还有的因为里热上热明显,不但要清热,而且不能忽视生津,投以三物黄芩汤三剂而愈。 口腔糜烂病人多见,开始往往不太重视,但很多是反反复复,导致慢性难愈才心急。有的到处使用所谓的偏方秘方,不但口糜没好,还伴生其他病症。还有乱吃补药,如冬虫夏草之类,钱花了不少,收效甚微。所以发现口糜要及时就医,当然要找到明医(不是名医!)才是你的福分。
一位老糖尿病患者,今天突然晕厥,幸好送医及时而未酿成大祸。该患者很早就在我这里诊治,当时血糖不是很高,当然更没有太大的症状,所以他很是不以为然,所以根本没按医嘱用药,导致今天这种局面。 有许多人对糖尿病不重视,一是觉得没有什么不适,甚至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二是怕一旦服药,特别是用上胰岛素,担心以后就停不下来。 糖尿病平时是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不代表疾病无所谓,平时不好好控制,到了出现不可逆的并发症,后悔就来不及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为了避免发生大病,都会争取年年体检。然而“年年体检正常,却还是得了癌”的事件依旧时有发生,让大家对体检的作用开始生疑。那到底为什么年年体检还会得癌症呢?真相原来是在这里。 为什么年年体检正常,还是会得癌症? 首先要清楚,大部分人所参加的体检,如公司一年一度安排的健康体检,属于常规体检。 常规体检可以帮助了解身体基本情况,发现慢性病或慢性病早期,及时干预身体异常的指标,防止不良后果发生。但常规体检一般不含癌症筛查项目,且体检设备往往难以发现早期肿瘤,检测率低。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年年体检,却依旧没法发现癌症的原因。 做什么体检才能及时发现癌症? 常规体检无法准确查出癌的蛛丝马迹,很多人肯定很好奇该怎么做才能及时发现癌症。答案就是——防癌体检。比如对于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宫颈癌等高发癌症,我国已具备较成熟的防癌体检技术。 那么,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进行防癌体检? 一般来说,健康的普通人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每年都可做防癌体检。而如果是年龄在40岁以上或者癌症发生的高危人群,则更要有针对性、定期地进行防癌体检。 年龄大于40岁:根据2017年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组织专家撰写的《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如果年龄大于40岁,就可以进入防癌体检的范畴。但有两项除外,乳腺癌在我国有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上就是高危人群了;而女性超过21岁就要提防宫颈癌。 特定癌症的高危人群:例如,有20年烟龄、20岁前开始吸烟、每天吸烟20支以上、肿瘤家族史、从事煤炭、铁矿、化工相关职业等是患肺癌高危人群;长期有消化道疼痛或不适、以及家族中有食道癌、胃癌家人的人则往往是食道癌或胃癌的高危人群......癌症高危人群都需定期做防癌检查。 对于防癌体检,还需要有哪些正确认知? 做一次防癌体检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做一次防癌体检没有测出肿瘤,只是反映目前的身体状况,并不代表以后不得癌。 不同类型的肿瘤,隔多久筛查一次也有讲究,需根据自身情况做个性化选择。如乙肝患者建议每半年做一次防肝癌检查;21-29岁的女性,推荐每3年做一次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或TCT检查);而有癌前病变症状的人则应更频繁,三个月查一次。具体以专业医生建议为准。 除了定期体检以外,还需做好保险保障 定期体检只是做好预防作用,有的时候疾病的发生是非常突然的,受到外界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即使刚体检没多久,也有可能发生疾病。 因此,除了要定期体检以外,最好在自己身体还健康的时候,提早给自己买一份保险保障,因为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买保险,不会被保险公司加保费,也不怕被保险公司拒保,还可以省去体检的流程,手续简单。最重要的是,有多家保险公司可以选择。 重疾险跟医疗险都是可以保障疾病的,重疾险最大的特点是确诊即给付——只要确诊患有合同上的某种疾病,保险公司将会根据合同上的保额来赔偿保险金;而医疗险则是实报实销型,花多少报多少。两者可以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无论是事前预防还是事后保障,都非常重要,因此,定期体检以及保险保障都不可少,也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降低患病几率。
原本正常的肤色,近几天突然觉得越来越黄,很多人不大在意,而有的人又过于恐慌,生怕得了什么不治之症,追着医生问个不停。 脸色突然变化,大多数是身体出了故障,最常见的就是肝炎了。那么是不是脸黄就说明患了肝炎呢?这个还是要具体分析。 脸黄的原因有多种,肝炎比较常见,但也可能是日晒、贫血、休息不够、药物作用等。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再贵的显示屏也存在偏色,所以这类问题最好还是去门诊,让医生当面判断,不要轻易在网上求治。
现在都流行以瘦为美,惹得不少办公室人群和爱美人士争相减肥,看见身材好的简直是羡慕死了。有些人则宣称自己怎么吃都不胖,令那些减肥人士“恨之入骨”。但是正常生活中如果你的身体突然暴瘦,那可要打起十二万分的注意哦,因为很有可能是它们干的好事哦! 甲亢 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常见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颈部血管杂音等。 很多病人发病症状不典型。由于体内分解代谢旺盛,甲亢病人表面上看来食欲大增,但是体内的营养成分消耗过多,因而很容易引起体重明显下降。所以当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时,则应考虑是否得了甲亢。 肺结核 一直以来,咳嗽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发低烧被认为是肺结核典型症状,但也有一些病人“无症状”。他们并不咳嗽或发烧,很难第一时间被确诊。 有被确诊肺结核的无症状患者表示,以前自己体型较为肥胖,突然间饭量骤减,体重下降,他们本以为自己变‘苗条’,谁知在体检过程中,发现肺部出现钙化,才到医院检查。 心衰严重 一般来说,心力衰竭严重或长期患有心脏瓣膜病可导致身体能量消耗大,才有可能出现暴瘦,普通的心血管疾病不会引起暴瘦。经常熬夜可能会暴瘦,熬夜会影响肠胃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时间久了就可能因肠胃功能减弱变得瘦弱不堪。
夏天到了,各种虫子纷纷出动,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常见的蚊子等还好,最多痒几个小时,慢慢就消退了。最怕的是那些不知名的虫类,个头下大,毒性不小。 还有的因为天热而图凉快,穿个人字拖就出门了,不料回来后发现脚背破了,也不知道是鞋子磕破的还是虫蛇咬伤的。 所以大家如果发现身上皮肤有破损的,即使破的再小,也不要掉以轻心,及早就医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