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的足部感染、溃疡和坏疽,是糖尿病的后期严重(糖尿病10史年以上风险明显提高)并发症之一。危害:该病发病隐匿,多数病人自我症状不明显,但进展极快,截肢致残率高,重者危及生命;多系统已出现并发症,治疗难度大,疗程漫长,治疗费用高。预防:严格监测控制血糖,注意足部保护,鞋袜宽松,防止磨压外伤,避免烫伤、冻伤(由于神经受损感觉异常,应有正常人试温),小心修剪趾甲。治疗:1.发现病变,及时就诊于专科门诊,以便准确评估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如果需入院治疗,建议选择具备介入、手术及专业换药条件的大专科,而不要去内分泌(糖尿病)科、普通外科、骨科等。(这个很重要,不怕不会治,就怕瞎治!)2.神经性糖尿病足(疼痛不重,感染严重,病人相对年轻):建议积极抗感染及手术切开清创引流,不要拖延,多数保肢希望较大;缺血性糖尿病足(疼痛重,感染轻,病人相对高龄):建议控制疼痛、稳定创面不向上蔓延,改善循环,如经济条件允许,病情适合可考虑介入手术改善供血,后期清创保肢;如经济条件有限,能耐受手术,建议直接截肢。希望以上内容对广大病友有所帮助!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法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因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静脉扩张,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是由于久站过劳,受寒涉水所致,并用一定遗传倾向,孕期及腹部肥胖时明显加重。该病早期曲张不显,后期逐渐加重,迂曲成团如蚯蚓,病人感觉下肢酸胀,沉重、乏力,并伴有肿胀,站立加重,抬高缓解。晚期小腿和踝部皮肤发生营养性改变,出现瘙痒、疼痛、色素沉着,并发湿疹及血栓性静脉炎,甚至全小腿变黑,溃烂经久不愈,严重者恶变,病人极其痛苦。针对网友的常见问题,简答作答。得了静脉曲张是否需要治疗?答:早期的轻度静脉曲张,没有症状,完全可以观察和保健康复,避免久坐、久站,腰带勿紧,避免肥胖,适当锻炼,保持大便通畅,可配合简单的气功;除非年轻女孩,追求美丽,可以选择积极治疗。中后期的静脉曲张明显加重,尽量在伴有肢体沉乏肿胀、瘙痒或局部变色疼痛等症状之前及时治疗,否则会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即使治疗,术后恢复也不好。年龄偏大,或伴有明显内科疾病的患者,如无严重症状,可以简单治疗,因为麻醉、手术风险明显提高。还有一些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静脉曲张,如深静脉血栓、髂静脉狭窄、肿物压迫所引起的静脉曲张千万不要随意治疗,以免加重原有病情。(明确诊断很重要,而不是见到曲张就治疗)哪种治疗方式最好?答: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1.传统手术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切除;2.激光、射频等腔内闭合术;3.硬化剂闭合术;4.透光直视旋切术、内膜下交通支离断术。其实每种方式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及适应症,不能相互替代,但可相互配合应用。简单的说曲张越重越适合传统手术切除,相对轻的可选择2、3条的微创治疗,但会有一定的复发率。如何才能不复发?答:国内患者非常重视复不复发,其实国外早就把静脉曲张定义为复发性疾病,由于工作性质和血管功能变化或微创闭合后再通,个别患者小小的分支复发都是正常的,处理起来也很简单,各位亲,不必太在意!去什么医院治疗好?答:虽然手术不复杂,一般的外科医生都在做,但多年的临床统计来看,建议去综合医院有血管外专科的医院,手术精细、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综合救治能力强。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有关“深静脉血栓”这个疾病咨询越来越多,多数病人和家属左右为难,求亲属找专家,上百度、搜狐,最后也不知听谁的,今天和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近年发病率越来越高,好发于下肢,通俗的讲是下肢深部静脉血管内长血栓了,而静脉是把周身毛细血管消耗掉氧气的血重新送回肺部动脉进行充氧,再送到心脏泵到周身动脉。下肢深静脉是静脉血回流到肺部动脉的主干道,如果它堵了,血液回流明显受阻,就回渗到组织间隙,引起下肢突然肿胀(多为单侧肢体)、皮色发暗、浅表静脉代偿性扩张等一系列症状。因为国内病人看病多不重视肿胀,尤其是非严重性肿胀,初起往往不重视,拖了几天,不好,就诊当地诊所或小医院,这些医院对血管外科疾病认识不够,容易失治误治,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因为血栓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形成静脉血栓有哪些原因:常见的有手术、外伤、卧床、旅行久坐、肿瘤、免疫系统、及静脉曲张或炎性病变,当然,高血糖、高血脂、口服某些药物也会增加血栓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两大危害:1.血栓脱落漂移至肺部动脉,大块的可引起猝死,抢救成活率不高;2.血栓后期,静脉回流受阻不能改善,肢体出现肿胀、沉重、变色、浅静脉曲张,甚至溃烂,长期折磨,病人痛苦不堪。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办:确诊后,急性期建议到有血管外科的专科医院积极治疗,争取溶解已经形成血栓,控制血栓蔓延,更主要的是防止其脱落;病情稳定出院后建议规范的治疗养护一段时间,让血栓逐渐缩小,侧枝循环逐渐建立,大约1年-1年半(要坚持哟)。大夫让我下滤器(网),我该怎办:静脉滤器是一个金属的网,放置在下腔静脉(平腹部肚脐位置的主干大静脉)中,是下肢血栓脱落后漂流至肺部动脉的必经之路,如果有大块的话,就被捕捉到了。但是谁的能脱落,谁的不能脱落,医生也无法准确判断,所以只能告诉你急性期都存在脱落风险。但是血管专科对滤器的放置越来越谨慎,必经有一定的手术风险与并发症,而且还是个异物,对患者来说可能既花钱又遭罪。但是国内、国际指南对一些高风险的病人形成了共识,建议放置滤器。直接上条款:绝对适应症:1.已经发生肺动脉栓塞或下腔、髂股腘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有下述情况之一者:①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者;②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等并发症;③充分的抗凝治疗后仍复发肺动脉栓塞和各种原因不能达到充分抗凝者。2.肺动脉栓塞,同时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3.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游离血栓或大量血栓。4.诊断为易栓症且反复发生肺动脉栓塞者。5.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欲行经导管溶栓和血栓清除者。相对适应证:主要为预防性滤器置入,选择需谨慎。1.严重创伤,伴有或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①闭合性颅脑损伤;②脊髓损伤;③下肢多发性长骨骨折或骨盆骨折等。2.临界性心肺功能储备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慢性肺动脉高压伴高凝血状态。4.高危险因素患者,如肢体长期制动、重症监护患者。5.高龄、长期卧床伴高凝血状态。如何吃西药:急性期住院2周左右根据病情即可出院,但烦恼刚刚开始,西医专科医生会建议你口服抗凝药,目前常用两种,一种是华法林钠片,很便宜,起效慢,但初起需频繁抽血化验,争取达到良好的抗凝指标,受饮食和药物影响较大,出血风险较高,但调好了效果也不错(目前大医院大夫基本不会主动推荐)。另一种是利伐沙班片(拜瑞妥),起效快,出血风险小,无需监测凝血指标,但比较贵。一般根据不同病情,需要口服3个月至1年。还有一类药是改善静脉回流的,如威利坦缓释片、迈之灵等。中药疗效独特:单用中药即可取效,短期配合西药效果更佳,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花费,上千例病人的治疗证明,中医中药的个体化治疗,无论是在急性期,稳定血栓,还是溶解血栓,疗效肯定;慢性期在促进血管再通,改善静脉功能,促进侧枝循环建立方面优势明显,明显减少了血栓后期综合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饮食:急性期:饮食清淡,心情放松,保持二便通畅,患肢抬高,避免挤压按摩及热疗;慢性期:适当运动,安心调气,马步功。以上为个人见解,希望对患友有所帮助,祝早日康复,如有疑问,欢迎指正!本文系李世征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