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有这样的一群臀部疾患的患者,生活和工作忍受着无时不刻的痛苦,又不好意思就医,甚至隐瞒家人,关键还有就医无门,这就是臀部大汗腺炎!!!那么什么是大汗腺炎呢?它的定义是皮内和皮下组织感染后在反复发作,广泛蔓延,形成范围较广的慢性炎症、小脓肿、复杂性窦道和瘘管。发病部位多在大汗腺分布区,如腑下、肛门、生殖器、臀部、股部、腹股沟、乳晕、脐部和外耳道,发生于肛门周围者称为肛周化脓性汗腺炎。在中医学中属蜂窝漏、串臀瘘的范畴。20~40岁身体肥胖多汗的人,易患此病,女多于男。本病长期不愈有恶变可能,大多发生在病后 10~20年。国外Jackman报道,125例肛周化脓性汗腺炎中有4例恶变为鳞癌,发生率为3.2%。看到这些患者,想想是很痛苦的,舒服的坐坐变成的奢侈的行为,因为每天分泌物太多,还要在内裤里垫东西... 手术是拯救他们的希望,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看看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患者出院后,摆脱了每日的臀部胀痛和流脓,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糖尿病足溃疡总体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神经病变引起的溃疡,这种溃疡通过及时的专业的换药治疗,口服及外用中药,配合蚕食清创的手法,以及口服药物和输液,一般能够愈合。第二种是合并血管堵塞的糖尿病足溃疡,这种溃疡不愈合是因为血液供给不够,如果不改善血管的供血,即使是再好的外用药,伤口也长不上,这时必须首先想办法让新鲜的血液运输到足部,约有一半的病人可以通过中药、干细胞移植等保守的方法缓慢改善血供,再配合前面所说的清创手法和外用药使患足得以保全,还有一半的病人由于血管堵塞严重,保守方法来不及开通血管,就需要用微创手术直接打通血管,才能使溃疡愈合和保住肢体。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这种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周期都比较长,费用也比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足部发生了溃疡,当务之急是赶快到血管科来查一下血管情况,看看是属于哪一种情况,是属于血管堵塞的还是血管通畅的,这种无创伤检查当天即可完成并出报告,非常方便,费用也低廉。如果是外地患者,当地没有条件做这种专业的血管检查,也要尽快去做一个下肢动脉的彩超,看看血管情况,明确后才能决定治疗方案。没有了解血管情况的治疗,是盲目的治疗,让患者多花钱还是小事,关键是延误了病情。糖尿病病人平时应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发现足部溃疡应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糖尿病足是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的足部感染、溃疡和坏疽,是糖尿病的后期严重(糖尿病10史年以上风险明显提高)并发症之一。危害:该病发病隐匿,多数病人自我症状不明显,但进展极快,截肢致残率高,重者危及生命;多系统已出现并发症,治疗难度大,疗程漫长,治疗费用高。预防:严格监测控制血糖,注意足部保护,鞋袜宽松,防止磨压外伤,避免烫伤、冻伤(由于神经受损感觉异常,应有正常人试温),小心修剪趾甲。治疗:1.发现病变,及时就诊于专科门诊,以便准确评估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如果需入院治疗,建议选择具备介入、手术及专业换药条件的大专科,而不要去内分泌(糖尿病)科、普通外科、骨科等。(这个很重要,不怕不会治,就怕瞎治!)2.神经性糖尿病足(疼痛不重,感染严重,病人相对年轻):建议积极抗感染及手术切开清创引流,不要拖延,多数保肢希望较大;缺血性糖尿病足(疼痛重,感染轻,病人相对高龄):建议控制疼痛、稳定创面不向上蔓延,改善循环,如经济条件允许,病情适合可考虑介入手术改善供血,后期清创保肢;如经济条件有限,能耐受手术,建议直接截肢。希望以上内容对广大病友有所帮助!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法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因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静脉扩张,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是由于久站过劳,受寒涉水所致,并用一定遗传倾向,孕期及腹部肥胖时明显加重。该病早期曲张不显,后期逐渐加重,迂曲成团如蚯蚓,病人感觉下肢酸胀,沉重、乏力,并伴有肿胀,站立加重,抬高缓解。晚期小腿和踝部皮肤发生营养性改变,出现瘙痒、疼痛、色素沉着,并发湿疹及血栓性静脉炎,甚至全小腿变黑,溃烂经久不愈,严重者恶变,病人极其痛苦。针对网友的常见问题,简答作答。得了静脉曲张是否需要治疗?答:早期的轻度静脉曲张,没有症状,完全可以观察和保健康复,避免久坐、久站,腰带勿紧,避免肥胖,适当锻炼,保持大便通畅,可配合简单的气功;除非年轻女孩,追求美丽,可以选择积极治疗。中后期的静脉曲张明显加重,尽量在伴有肢体沉乏肿胀、瘙痒或局部变色疼痛等症状之前及时治疗,否则会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即使治疗,术后恢复也不好。年龄偏大,或伴有明显内科疾病的患者,如无严重症状,可以简单治疗,因为麻醉、手术风险明显提高。还有一些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静脉曲张,如深静脉血栓、髂静脉狭窄、肿物压迫所引起的静脉曲张千万不要随意治疗,以免加重原有病情。(明确诊断很重要,而不是见到曲张就治疗)哪种治疗方式最好?答: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1.传统手术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切除;2.激光、射频等腔内闭合术;3.硬化剂闭合术;4.透光直视旋切术、内膜下交通支离断术。其实每种方式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及适应症,不能相互替代,但可相互配合应用。简单的说曲张越重越适合传统手术切除,相对轻的可选择2、3条的微创治疗,但会有一定的复发率。如何才能不复发?答:国内患者非常重视复不复发,其实国外早就把静脉曲张定义为复发性疾病,由于工作性质和血管功能变化或微创闭合后再通,个别患者小小的分支复发都是正常的,处理起来也很简单,各位亲,不必太在意!去什么医院治疗好?答:虽然手术不复杂,一般的外科医生都在做,但多年的临床统计来看,建议去综合医院有血管外专科的医院,手术精细、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综合救治能力强。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有关“深静脉血栓”这个疾病咨询越来越多,多数病人和家属左右为难,求亲属找专家,上百度、搜狐,最后也不知听谁的,今天和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近年发病率越来越高,好发于下肢,通俗的讲是下肢深部静脉血管内长血栓了,而静脉是把周身毛细血管消耗掉氧气的血重新送回肺部动脉进行充氧,再送到心脏泵到周身动脉。下肢深静脉是静脉血回流到肺部动脉的主干道,如果它堵了,血液回流明显受阻,就回渗到组织间隙,引起下肢突然肿胀(多为单侧肢体)、皮色发暗、浅表静脉代偿性扩张等一系列症状。因为国内病人看病多不重视肿胀,尤其是非严重性肿胀,初起往往不重视,拖了几天,不好,就诊当地诊所或小医院,这些医院对血管外科疾病认识不够,容易失治误治,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因为血栓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形成静脉血栓有哪些原因:常见的有手术、外伤、卧床、旅行久坐、肿瘤、免疫系统、及静脉曲张或炎性病变,当然,高血糖、高血脂、口服某些药物也会增加血栓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两大危害:1.血栓脱落漂移至肺部动脉,大块的可引起猝死,抢救成活率不高;2.血栓后期,静脉回流受阻不能改善,肢体出现肿胀、沉重、变色、浅静脉曲张,甚至溃烂,长期折磨,病人痛苦不堪。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办:确诊后,急性期建议到有血管外科的专科医院积极治疗,争取溶解已经形成血栓,控制血栓蔓延,更主要的是防止其脱落;病情稳定出院后建议规范的治疗养护一段时间,让血栓逐渐缩小,侧枝循环逐渐建立,大约1年-1年半(要坚持哟)。大夫让我下滤器(网),我该怎办:静脉滤器是一个金属的网,放置在下腔静脉(平腹部肚脐位置的主干大静脉)中,是下肢血栓脱落后漂流至肺部动脉的必经之路,如果有大块的话,就被捕捉到了。但是谁的能脱落,谁的不能脱落,医生也无法准确判断,所以只能告诉你急性期都存在脱落风险。但是血管专科对滤器的放置越来越谨慎,必经有一定的手术风险与并发症,而且还是个异物,对患者来说可能既花钱又遭罪。但是国内、国际指南对一些高风险的病人形成了共识,建议放置滤器。直接上条款:绝对适应症:1.已经发生肺动脉栓塞或下腔、髂股腘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有下述情况之一者:①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者;②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等并发症;③充分的抗凝治疗后仍复发肺动脉栓塞和各种原因不能达到充分抗凝者。2.肺动脉栓塞,同时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3.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游离血栓或大量血栓。4.诊断为易栓症且反复发生肺动脉栓塞者。5.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欲行经导管溶栓和血栓清除者。相对适应证:主要为预防性滤器置入,选择需谨慎。1.严重创伤,伴有或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①闭合性颅脑损伤;②脊髓损伤;③下肢多发性长骨骨折或骨盆骨折等。2.临界性心肺功能储备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慢性肺动脉高压伴高凝血状态。4.高危险因素患者,如肢体长期制动、重症监护患者。5.高龄、长期卧床伴高凝血状态。如何吃西药:急性期住院2周左右根据病情即可出院,但烦恼刚刚开始,西医专科医生会建议你口服抗凝药,目前常用两种,一种是华法林钠片,很便宜,起效慢,但初起需频繁抽血化验,争取达到良好的抗凝指标,受饮食和药物影响较大,出血风险较高,但调好了效果也不错(目前大医院大夫基本不会主动推荐)。另一种是利伐沙班片(拜瑞妥),起效快,出血风险小,无需监测凝血指标,但比较贵。一般根据不同病情,需要口服3个月至1年。还有一类药是改善静脉回流的,如威利坦缓释片、迈之灵等。中药疗效独特:单用中药即可取效,短期配合西药效果更佳,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花费,上千例病人的治疗证明,中医中药的个体化治疗,无论是在急性期,稳定血栓,还是溶解血栓,疗效肯定;慢性期在促进血管再通,改善静脉功能,促进侧枝循环建立方面优势明显,明显减少了血栓后期综合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饮食:急性期:饮食清淡,心情放松,保持二便通畅,患肢抬高,避免挤压按摩及热疗;慢性期:适当运动,安心调气,马步功。以上为个人见解,希望对患友有所帮助,祝早日康复,如有疑问,欢迎指正!本文系李世征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当前国际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外科抽剥手术,静脉内激光治疗,硬化疗法。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美容要求的不断增高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硬化治疗是将化学药物注射入血管腔,由于化学炎症而使血管内膜相互粘连,借以闭塞管腔,产生组织纤维化,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泡沫硬化疗法是在传统硬化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传统硬化剂的缺点,将并发症和复发率降至最低,并拓宽了适应症,利用其泡沫进入曲张静脉后,将其中血液推挤开,使药物与血管壁直接接触,通过阻断血流、产生炎症、损伤内皮细胞,使血管内血栓形成,经过2周后机化形成条索状纤维,从而达到完全闭塞血管,通过梯度压力弹力袜使曲张静脉平复,达到治愈静脉曲张的目的,使患肢变得线条美观。并不是所有的静脉曲张病人均适合硬化剂治疗!!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为保证治疗的安全和远期效果,我们目前仍推荐微创激光手术为下肢静脉曲张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术后少量曲张静脉复发或不耐受手术或是对切口极度恐惧的病人,我们采用泡沫硬化剂注射疗法。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致病因素为:血流瘀滞、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高发人群为:手术后长期卧床或不活动;创伤、肥胖、高血脂或年龄在40岁以上;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肾病综合症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有口服避孕药、妊娠、静脉曲张或以往有血栓形成史,等等。手术和创伤病人尤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胸腹部大型手术及髋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有髋部骨折、严重创伤和急性脊柱损伤等患者,是血栓栓塞的极高危人群。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是下肢DVT的三大症状,疼痛多为坠痛或钝痛,浅静脉曲张多为慢性期侧支循环建立的表现。部分患者首发症状和唯一的临床表现为猝死,而原因即为“肺栓塞”:在70-90%的肺栓塞患者中能检查到深静脉血栓。资料统计:肺栓塞死亡率仅次于癌症、冠心病,位居第三,故而深静脉血栓被称为“沉寂的杀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目前治疗方式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此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应采取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等措施。卧床时间一般为14天以上,当全身症状和局部压痛缓解后即可进行轻便活动。起床活动时,需穿循序梯度减压弹力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大危险在于: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可致猝死,而下腔静脉滤器就像一个保护伞,可将部分脱落栓子捕捉截住。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明显降低肺栓塞的发生。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适应症:①抗凝禁忌:下肢静脉血栓病人存在颅内出血或大手术后等;②抗凝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病人出血,需要终止抗凝治疗);③抗凝无效:尽管抗凝足够,依然反复出现急性或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反复发作;④抗凝治疗时仍然有大面积肺动脉栓塞发生;⑤髂股静脉血栓近心段大的(超过125px以上)游离漂浮的DVT;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取栓或溶栓前;⑦服用药物抗凝或制动卧床的依从性差,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的风险较大。
颈动脉是大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颈动脉狭窄或者闭塞是 “中风”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以及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运动量减少、情绪紧张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血管也在不断的老化,以致于在血管腔内形成象“水垢”一样的赘生物贴附在血管壁上(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动脉粥样硬化),阻碍血流的通过,造成血管的狭窄。当“水垢”出现在颈动脉上时就造成了颈动脉狭窄。当颈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时,大脑也就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主要的表现为:耳鸣、视物模糊、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乏力、嗜睡、失眠以及多梦等。也可以出现眩晕、眼前发黑(黑矒),重者可以出现反复的晕厥,甚至偏瘫、失语、昏迷,少数人可以有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甚至突发性失明。最严重的后果则为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堵塞颅内颈动脉,引起脑梗死(中风),出现偏瘫,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丧失生命。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有三种: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①药物治疗。基本方法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对于超过75%狭窄的患者一般建议进一步治疗。②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基本方法是内膜切除,解除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恢复大脑血供,消除脑梗塞栓子来源。该手术比较成熟,开展有50多年了。③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即在脑保护装置下,在狭窄的颈动脉里应用球囊扩张再安置支架的方法。何时需要治疗?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进行手术或支架治疗:①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5%;②颈动脉狭窄程度小于75%,但头晕、黑矒等脑缺血症状典型,或者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脱落;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有中风发作史,或脑梗塞后仍有小中风发作。
血管介入或人工血管移植手术:是缺血性糖尿病足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肢体供血,缓解静息痛,创面的发展得以控制。切开引流扩创手术:能够有效减轻脓肿对创面的不良刺激,使病人的局部和全身感染情况得以有效控制,必要时可结合截趾、咬骨、清创手术。截肢手术:创面溃烂、坏疽、感染严重,伴有严重静息痛,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病情,威胁患者的生命时,可通过截肢手术获得生命的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