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腺体的不规则增殖,同时伴有腺体、间质比例增加病理改变的器质性疾病。这种器质性疾病又通常由于生殖内分泌疾病所导致,以长期雌激素无对抗性刺激密切相关。 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形成子宫内膜增生之后,虽经孕激素周期治疗,达到了止血目的,但因病因并未去除,停药后即复发,再次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包括由内膜反复过度增生至原位癌的一系列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其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高达25%~100%。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具有明显的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生物学行为,尤其是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对孕激素药物治疗反应较差、较慢,具有停药后可能复发的特点。本文就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1 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分类 1.1 临床表现 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是在原有子宫内膜增生基础上发病的,其症状仍是异常子宫出血,包括月经血量增多、月经期间出血、子宫不规则出血,或在应用无对抗性雌激素补充治疗中无规则的子宫出血,以及绝经后子宫出血。 1.2 组织学分类 子宫内膜增生根据组织学表现分为4种类型: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单纯型不典型增生和复杂型不典型增生。复杂型不典型性增生发生子宫内膜癌风险约为25%。2014年修订版的WHO分类,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2类: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与内膜增生的细胞有无不典型增生及其严重程度有关。据Kurman等的170例内膜活检情况并随访了2013、2014年的报告,发现1%的单纯型增生,3%的复杂型增生,8%的单纯型不典型增生和29%的复杂型不典型增生进展为子宫内膜癌。增生的恶变潜能受患者年龄、潜在的内分泌病变、卵巢病变、肥胖或外源性雌激素因素影响。 2 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诊断和监测方法 2.1 诊断与检测 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的确定诊断依靠再次内膜组织学检查,所需的组织学标本需要通过内膜活检获得。在用普通内膜活检标本未能获得标本或所取标本未能得到足够诊断证据时,用诊断性宫腔镜更有获得标本的优势。另外,若在检查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或有分散的病灶内存在内膜增生,也需要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内膜定位活检,使获得的组织学标本更有意义。 2.2 经阴道超声多普勒对子宫内膜增生具有诊断和监测意义 正常的子宫内膜厚薄呈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超声形态的标准分为A、B、C型。A型:呈三线型,外层和中央为强回声线,外层与宫腔中线之间为低回声区或暗区,见于增生早期,内膜厚度为4 mm以上;排卵前内膜厚度为8 mm左右。B型:为均一的中等强度回声,宫腔强回声中线断续不清,见于增生晚期和黄体早期,内膜厚度可达8~12 mm。C型:为均质强回声,无宫腔强中线回声,见于黄体期,内膜厚度为10~14 mm,“三线征”消失。月经期,内膜厚度为5 mm以下。女性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刚刚剥脱完全,内膜处在最薄阶段,超声表现为内膜呈“线状”。一般情况下,月经期间量最多阶段结束之后,内膜厚度应≤5 mm。如果生育期妇女月经接近结束之后,子宫内膜厚度仍然超过7 mm,说明子宫内膜剥脱不完全和有内膜增生,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厚度在4~9 mm,则需进一步确定诊断。由于子宫内膜增生导致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经阴道超声多普勒可作为子宫内膜增生的监测指标。在其他检查手段中,如CT、MRI、生物标志物等,由于诊断价值证据不充分,因此不常规推荐应用。 3 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的管理及治疗 3.1 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管理及治疗 3.1.1 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管理 由于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大多数病例均能在随访中自发缓解,其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在20年内低于5%。因此,对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尤其是那些存在有明确的、可逆的因素者,如肥胖、激素补充治疗(HRT),可以考虑只进行临床观察和定期的组织学随访,以确定子宫内膜增生状态是否得到了缓解。对无不典型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一经诊断,即可纳入组织学评估和随访,临床观察和组织学随访可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进行个体化的随访,随访间隔时间至少为6个月。在至少有连续2次间隔6个月的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阴性后,方可考虑终止随访。对于存在子宫内膜增生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尤其是体重指数>35或接受HRT治疗者,与单纯的临床观察和组织学随访相比,给予孕激素规范治疗能够获得更高的缓解率。同时,对于随访中没能自发缓解或存在异常子宫出血表现的患者,给予应用孕激素治疗。 3.1.2 孕激素治疗方法 3.1.2.1 孕激素作用机制 由于孕激素可以抵抗雌激素引起的有丝分裂效应,并诱导二次分化。因此,孕激素是能够使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状态获得有效缓解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连续口服孕激素或宫腔内局部应用孕激素[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 3.1.2.2 连续口服孕激素治疗方法 由于孕激素治疗能够使绝大多数患者获得组织学和症状上的缓解,并且同时避免了与手术相关性的不良事件。可选用醋酸甲羟孕酮10~30 mg/d,或炔诺酮10~15 mg/d,至少持续应用6个月。孕激素治疗方法,不推荐周期性口服孕激素的方法,因为与连续用药或持续LNG-IUS相比,周期用药法诱导缓解的效果不佳。 3.1.2.3 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 原理是其在宫腔内缓慢释放左炔诺孕酮,局部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萎缩,疗效肯定,安全性和耐受性好,避免了全身用药副反应大的危害。接受LNG-IUS治疗的患者,在应用6个月之后,若对副反应可以耐受且无生育要求,推荐继续应用LNG-IUS 5年,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的风险,同时可以减轻异常出血的症状。 3.1.3 手术治疗方法 实施子宫切除手术,应严格掌据手术适应证,不应将子宫切除手术作为无不典型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的首选治疗手段。 需要子宫切除的指征包括:(1)对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无论是单纯型还是复杂型,只要在随访中进展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都应手术切除子宫。(2)接受孕激素药物治疗12个月以上无组织学缓解。(3)孕激素持续治疗6个月完成后,再次出现内膜增生。(4)子宫不规则出血症状持续存在。(5)拒绝或不能坚持规范的孕激素药物治疗或不能坚持定期进行子宫内膜组织学随访者。(6)绝经后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切除手术以腹腔镜手术为首选,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出血少、康复快、术后疼痛轻的特点。对绝经后患者在子宫切除同时,给予切除双侧输卵管,以降低未来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是否同时切除卵巢应进行个体化选择。在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的手术治疗中,不推荐应用诺舒等子宫内膜消融术,因为这类治疗方法不能保证完全和持久的子宫内膜毁损,而且术后常因继发的宫腔粘连对未来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测造成障碍。 3.2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管理及治疗 3.2.1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管理 由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存在潜在的恶性变以及进展为内膜癌的风险,如果组织学分类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筋膜外子宫切除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如果临床情况允许,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无论在治疗癌前病变,还是在进行病情明确评估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 3.2.2 手术治疗 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切除术,可选择经腹、经阴道或者腹腔镜手术等方式的子宫切除手术。手术同时切除双侧附件没有必要,尤其是绝经期女性。有研究表明,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患有妇科恶性肿瘤,而对绝经前或围绝经期女性行双附件切除,反而会增加女性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3.2.3 保守性治疗 一部分希望保留生育和不适于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需要非手术方法的保守性治疗。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保守性治疗,目标是彻底清除病变、逆转器质性病变的子宫内膜变为正常的子宫内膜,并预防癌灶出现。对于因合并症等其他原因,而无法手术切除子宫者,治疗目标为:稳定病变,尽量去除危险因素,转变为慢性病治疗模式。目前,保守性治疗方法仅限于孕激素治疗,保守性治疗方法应首选LNG-IUS。有研究表明,患子宫内膜增生者(包括33%的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67%的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女性)应用LNG-IUS,治疗有效率90%;其次为持续口服孕激素。 3.2.4 保守性治疗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保守性方法治疗前,应充分告知患者,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存在潜在恶性变和可能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并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排除是否存在子宫内膜浸润癌和可能合并存在的卵巢癌。其次,应请多学科会诊,结合组织学、影像学特征和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制定个体化定期的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的随访方案。再次,常规方案为每隔3个月随访1次,直至连续2次获得子宫内膜阴性组织学结果,方可将随访间隔延长至6~12个月,直到可以手术切除子宫为止。因此,虽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可因特殊原因选择保守治疗,但鉴于保守治疗有较高复发率,一旦患者能放弃生育力的保留,应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子宫,以防后患。 4 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的相关问题 4.1 HRT与子宫内膜增生 对于接受HRT治疗期间有异常子宫出血,应及时复诊,并重新评估治疗方式。在口服药和LNG-IUS之间的选择上,英国《子宫内膜增生管理指南》认为,LNG-IUS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口服孕激素替代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高于口服药物。 4.2 生育要求与子宫内膜增生 对以往有子宫内膜增生要求再次生育者,在开始尝试受孕之前,至少应该有一次子宫内膜的组织学评价,有病理证据证实内膜病变已得到缓解,再由生殖医学专家会诊指导,了解尝试受孕的相关事项、孕期的评估内容以及必要的治疗措施等。对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推荐根据个体化情况选择辅助生殖技术受孕,不但可以提高胚胎着床率、妊娠率、活产率,还可以避免子宫内膜增生的复发。 4.3 其他治疗药物最新进展 国内最新进展中还包含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米非司酮、雷洛昔酚、促排卵药物和二甲双胍等。 4.3.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这是一类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GnRH-a的作用原理是以外源性GnRH-a,占据垂体的GnRH受体,使垂体不对正常GnRH起反应,从而阻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卵巢激素分泌大幅减少至绝经后水平,常用药物有:戈舌瑞林、曲谱瑞林、亮丙瑞林等。GnRH-ant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快速竞争性结合GnRH受体来阻断GnRH与其受体结合,阻断二聚体复合物的形成和信号的传递从而抑制黄体生成激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的释放。常用药物有:西曲瑞克,加尼瑞克等。有研究报道,GnRH-a有直接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作用,用于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良好的效果,对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有效率达100%,中度不典型增生有效率87.5%,与孕激素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对于重度不典型增生治疗效果低于孕激素组。用GnRH-a,可每个月1次注射,避免了孕激素需要每天服用的缺点,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对肝肾功能损伤小,缺点是价格相对较高。 4.3.2 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是19-去甲睾丸酮的衍生物,为孕激素拮抗剂,可在受体水平拮抗孕激素,从而发挥内膜萎缩作用。作用原理是米非司酮作用于人体的下丘脑,抑制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卵细胞的雌二醇等分泌,使子宫内膜萎缩,同时可直接对子宫内膜中的血管产生干扰作用,降低子宫内膜雌激素的受体敏感性,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细胞的凋亡。 4.3.3 雷洛昔芬 系第二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SERMs,Rloxifene),对不同靶器管有雌激素和(或)抗雌激素样双重作用,第一代药物他莫昔芬仍广泛用于治疗乳腺癌。雷洛昔芬在乳腺和子宫内膜细胞中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而在骨组织、心血管系统中,为雌激素受体激动剂。虽然目前应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病例尚少,但理想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在骨、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雌激素样作用,而在乳腺及生殖器官发挥抗雌激素样作用,故SERMs仍不失为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较好的药物。 4.3.4 促排卵药 由于促排卵药在使人体卵巢排卵后产生内源性黄体酮,从而对抗雌激素的内膜增生作用,适用于青春期及育龄期患者,只用于无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者,而不适应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且不宜长期应用,常用药物有氯米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尿促性腺激素(HMG)、FSH等。 4.3.5 二甲双胍 由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紊乱等不仅与子宫内膜癌有关,而且也与子宫内膜增生和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关,因此,葡萄糖和胰岛素代谢在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数据尚少,以二甲双胍为治疗药,为进一步研究影响患者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之间的联系,包括肥胖、糖尿病和久坐不动,并专注于内源性性激素、胰岛素和炎症反应增加的调节机制,此类研究前景广阔。(参考文献略) 摘自: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复发性子宫内膜增生症处理原则》 原创:张建青
一般在受精后第6天,滋养细胞开始分泌微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最早在受孕后10天,可以查母体血HCG,这是诊断早孕的最敏感的方法。15-20天左右可以晨尿行验孕试纸或验孕棒来检测早孕。如果平常月经规律,停经40天B超就能查出来有孕囊。大致来说,在同房后,最早的1个星期,最晚的大约3个星期,便能通过血或尿HCG测出来是否怀孕。 一般来说,在怀孕初期,女性会出现头晕、恶心、嗜睡、乳房胀大等一系列早孕反应,一般到了怀孕之后的10-14天才开始比较明显,过了3个月后会自行消失。所以,如果女性出现以上症状可以采用查血、早孕试纸、验孕棒来验孕。最后需要妇科B超检查确诊宫内妊娠,以排除宫外孕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以月经稀发、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全世界的专家学者们,随着对PCOS的发病规律和机制的了解逐渐深入,更加关注PCOS的分型,以及对未来健康问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PCOS伴发脂质代谢紊乱,正是引起我们重视的重要亚型。 脂代谢异常已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PCOS最凶险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更是我们的重大健康问题之首。 PCOS伴脂质代谢紊乱的主要表现 根据国际国内对PCOS的诊断标准,月经稀发或闭经是PCOS的首要症状,原因是稀发排卵或持续性无排卵,由此而导致不孕;其次的表现和雄激素高有关,如多毛、痤疮,特别是上唇、下腹部、大腿的毛发分布浓密。 学者们早就观察到,在PCOS患者中超过50%合并超重(BMI大于25)或肥胖(BMI大于30)。有些患者,特别多见于亚裔女孩,骨骼纤细,身材娇小,虽然BMI在正常范围,但是腹部的脂肪明显堆积,患者也意识到自己“小肚子”增大了,过去我们也称其为“苗条型PCOS”。 PCOS伴脂质代谢异常的检查指标 人体内的脂类包括脂肪(即甘油三酯)和类脂(包括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和鞘脂),脂类在血液中以血浆脂蛋白(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形式存在,来源有两种途径,①外源性(食物中摄取)和②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 近期国际上对PCOS的诊断,在既往的标准基础上,更多地关注PCOS的分型。这类伴发脂质代谢紊乱的PCOS,就更需要在临床上有所识别。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自查或实验室检查来评估机体脂质代谢状态,这在所有的医院一般都能进行。 1 超重或肥胖: 全球女性超重发生率40%,肥胖15%,中国女性超重发生率32.3%,肥胖为8%,而PCOS患者中,35%~68%合并超重或肥胖,且多为中央型肥胖;因此需常规测量腰围,正常范围:欧洲人
生理性卵巢囊肿还是病理性卵巢囊肿?有什么区别? 卵巢囊肿是什么? 卵巢位于女性的子宫两侧,左右各一个。生育期小主的卵巢大小约4㎝×3㎝×1㎝,重约5~6g,表面灰白色。绝经后卵巢功成身退,逐渐萎缩变硬,医生妇科检查时不易触到。 不要小看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家伙”,正所谓“浓缩的都是精华”。卵巢小姐是产生排除卵子,并分泌甾体激素的性器官。 卵巢上一旦发现囊肿,很多小主都会怕怕。但是要告诉大家,卵巢囊肿也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 因卵巢肿瘤以囊性居多,故有了俗称“卵巢囊肿”,临床上常将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随着月经周期的更替可自行消失的称之为生理性囊肿,3个月经周期后仍持续存在的常被称为病理性囊肿。 卵巢生理性囊肿又包括哪些? 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最常见,前者是由于卵泡没有排卵,或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多而形成;后者是因排卵后形成的黄体持续存在或伴有出血,吸收不良而成。这种卵巢囊肿多为单侧,壁薄,直径≤8cm,观察或口服避孕药2~3个月后,可自行消失。 如果囊肿持续存在或增大怎么办?一般就不考虑卵巢生理性囊肿了,而是卵巢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卵巢囊肿有什么症状? 大多数的卵巢囊肿通常无明显症状,有时也可伴发某些不适。若短期内生长迅速可有下腹胀痛感或妇科检查时扪及肿块;黄体囊肿可伴有月经紊乱。 需要警惕的是:约3%卵巢肿瘤会发生破裂,有自发性破裂和外伤性破裂。小的囊肿破裂时,患者仅有轻度腹痛,大囊肿或畸胎瘤破裂后,患者常有剧烈剧痛伴恶心呕吐,破裂也可导致腹腔内出血、腹膜炎及休克。 肿瘤破裂一旦诊断成立,需要立即手术,术中医生会尽量吸净囊液,并涂片行细胞学检查,彻底清洗盆、腹腔。切除的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约10%卵巢肿瘤可发生蒂扭转,好发于瘤蒂较长、中等大、活动度良好、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如成熟畸胎瘤。蒂扭转常在患者体位突然改变,或妊娠期、产褥期子宫大小、位置改变时发生蒂扭转。蒂扭转的典型症状是患者体位改变后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治疗原则就是一经确诊,尽快手术。 B超发现囊肿,该怎么办? 初次发现卵巢囊肿,怎么办? 对于初次发现的卵巢囊肿,如果B超提示为囊性且未见乳头等实性成分,小主们不必惊慌,建议在下次月经或者3个月月经干净后立即复查B超。如果随访三个月经周期囊肿仍然存在,在完善肿瘤标志物等化验检查后,您可以和医生讨论是否需要手术。 观察期间如果您出现下腹剧痛等不适,也需要及时就医。排除有无出现卵巢囊肿的并发症卵巢囊肿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绝经后,查B超等检查发现卵巢囊肿怎么办? 2016年7月RCOG发布了绝经后女性卵巢囊肿管理指南,该指南推荐绝经后女性卵巢囊肿通过测定血清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 CA125)水平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进行初步评估。 详细病史的采集,特别注意提示卵巢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和症状,以及卵巢癌、肠癌或乳腺癌的家族史。对最近12个月内出现提示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所有绝经后女性,应进行相应的检查,特别是对那些年龄超过50岁或有严重卵巢癌、肠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至关重要,应包括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发现腹水和可触及的肿块特征描述的腹部检查以及阴道检查。 如果从临床特征、超声检查发现和肿瘤标志物方面怀疑为恶性疾病,应安排行腹部和盆腔CT扫描。当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时,MRI可作为不确定性卵巢囊肿特征描述的二线影像学方法。 如何治疗绝经后女性的卵巢囊肿? 直径小于5cm的无症状单纯性单侧单房性卵巢囊肿恶性风险较低。在血清CA125水平正常的情况下,囊肿可进行保守治疗,4-6个月再次评估。 可疑或持续存在复杂性附件肿块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评估。 摘自:生殖医学空间 《生理性卵巢囊肿还是病理性卵巢囊肿?怎么分清楚?》 作者:彩虹猫66
外阴白斑并不少见,它给女性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外阴白斑一般会引起局部皮肤瘙痒,有时甚至是剧烈的瘙痒,这会让女性特别痛苦。外阴白斑到底是怎么回事? 外阴白斑的诱因 1、遗传因素:外阴白斑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遗传会引发外阴白斑,有家族遗传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外阴白斑。 2、阴部感染及炎症刺激:外阴部位受到感染会引发外阴白斑,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状况,也会出现红肿溃疡的现象,最终会发展为外阴白斑。 3、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容易导致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皮肤会出现异常瘙痒的情况,最终会发展为外阴白斑,会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 4、其他的疾病:如糖尿病、外阴瘙痒、外阴湿疹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皮肤反复造成刺激,皮肤长时间受到刺激很容易形成外阴白斑。 外阴白斑的预防 1、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爽,减少分泌物对外阴的刺激,能有效预防外阴白斑的形成。如果出现外阴瘙痒的情况更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缓解,不要用手抓挠,长时间用手抓挠容易形成外阴白斑,做好外阴清洁工作可以预防外阴白斑。 2、不要经常使用卫生护垫,女性经常使用卫生护垫会导致私处不透气,容易滋生细菌,会对皮肤造成刺激,最终会引发外阴白斑。女性需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爽,避免外阴长时间受到污染和刺激。 3、尽量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天然材质的内衣裤,最好以纯棉制品为主,避免穿太紧的内裤,纯棉的内裤有利于私处健康,可有效预防外阴白斑疾病。如果有外阴瘙痒的情况,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坐浴,能够缓解外阴瘙痒,避免外阴皮肤出现破损。 外阴白斑的治疗 外阴白斑的病史较长,因此需要规范、长期的治疗。我院目前采取口服、局部封闭及外涂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可安全有效的控制外阴白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