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发病率近年来日益增多,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于第四位。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表现,发现时候,大部分都是胃癌晚期,尤其以腺癌居多,治疗效果差,预后欠佳。前几日收住一老奶奶,年龄为82岁,主要饮食欠佳入院,经过相关检查,尤其是血清学肿瘤标记物明显升高,考虑为胃癌。由于患者心脏功能较差,未能行胃镜检查,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可以采取哪些检查方法,即可明确诊断,又让老人少遭罪呢?上消化道钡透检查。这主要是患者口服硫酸钡(和牛奶一样的物质),通过硫酸钡在食管、胃、十二指肠内流动,利用X线进行拍摄,查看有无食管和胃十二指肠疾病,对于消化性溃疡、贲门失弛缓征、胃癌及食管癌有一定诊断价值。上消化道造影。主要以碘油造影为主,和做钡透差不多,主要是口服碘剂,大约200ml左右,口服后通过多次拍摄X片来反映食管、胃十二指肠情况,尤其对于不能做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透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可行方法。其实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主要的金标准就是电子胃镜,胃镜通过口腔进入,经过食管、胃、十二指肠降段,可以明确查看整个上消化道,尤其是怀疑局部病变时,可行内镜下局部病理,尤其对于考虑上消化道肿瘤病人诊断最有价值,通过胃镜还可以指导手术方案。
42岁的小王,最近3个月间断出现黑便,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法检查,加之黑便症状有时不太明显,就未曾在意,一直拖到五一。 一般来说,40左右出现黑便,大多数就是消化性溃疡出血或者糜烂出血性胃炎出血多见,很少就在如此年轻情况下出现胃癌出血,小王也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所以迟迟不愿意做胃镜检查。 这次五一呢,小王鼓足了勇气去做了胃镜,结果医生告知在小张胃窦处见2.0*1.5cm隆起性息肉,后来病理证实胃癌。这下可给小王吓蒙了,自己平时身体一直都还可以,就是有点黑便,怎么就是胃癌呢?后来行腹部CT也进一步证实胃窦确实有病变。 为什么小王年级轻轻就得胃癌呢?其实胃癌的形成,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过程,形成胃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第一:不良饮食习惯。例如经常喜欢吃腌制食品、腊肉、泡菜等,里面的硝酸盐含量很高,硝酸盐就是很强的致癌物质。还有年轻人经常抽烟、喝酒、熬夜通宵,经常透支身体,日积月累,铁打身体也会吃不消的。小王就是吃饭不规律,熬夜加班,抽烟喝酒,所以良好生活习惯很重要。 第二: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以长期定居在胃内,对胃黏膜造成长久持续性损伤,胃黏膜反复修复增生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粘膜细胞癌变。所有有胃部不适症状,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第三:遗传因素。胃癌和肝癌、食管癌一样,都有很强的家族遗传性,并不是说有家族遗传的一定会出现肿瘤,只是说相比其他人群,发生肿瘤可能性要高,所以有家族肿瘤病史的,及时健康体检非常重要。
急性酒精中毒是各大医院常见的急症之一,尤其是气候寒冷地区,且就诊时间多为深夜或凌晨。喝酒一般是死不了人的,极少数的患者是真正“醉”死的,而多与当时的医疗和护理处置失当有关。只有掌握喝酒有多少种死法,才能避免发生意外死亡。1误吸误吸是醉酒患者发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饮酒者胃内往往存有大量的食物,呕吐时胃内容物容易进入气道,导致患者窒息及诱发吸入性肺炎;也可刺激气管,通过迷走神经反射,造成反射性心脏停搏。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防止误吸的发生,是“重中之重”。因此,醉酒患者一定不能仰卧位;头一定要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2双硫仑样反应一些抗生素如头孢哌酮的分子结构中,含有N —甲基硫代四唑等基团, 后者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从而使乙醛无法降解,蓄积在体内,造成乙醛中毒现象—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双硫醒反应。患者出现面部潮红、诉头痛、眩晕、腹痛、胃痛、恶心、呕吐、心跳、气急、心率加速、血压降低以及嗜睡幻觉等,严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惊厥及死亡。在临床上,双硫仑样反应很容易误诊为药物过敏或心脏病发作。3急性胰腺炎饮酒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后者可产生心肌抑制因子,使心脏骤停。据国外统计,在酗酒中约0.9-9.5%发生临床型胰腺炎,有17-45%在病理上有胰腺炎证据。国内酒精性胰腺炎较少见,可能与饮酒量少,习惯慢酌和酒菜同进有关。酒精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引起急性胰腺炎:(1)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或直接毒害作用;(2)十二指肠内压升高,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3)Oddi氏括约肌痉挛,乳头炎,水肿,导致胰管内压升高;(4)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激发胰腺分泌;(5)从胃吸收,刺激胃壁细胞分泌盐酸,继而引起十二指肠内胰泌素和促胰酶素分泌,最终导致胰腺分泌亢进等。4低体温由于酒精可造成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且减少判断力或导致迟缓;尤其是在寒冷的环境中,易造成低体温。后者可使机体出现高凝血症、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造成患者的意外死亡。有统计表明,在某些乡村地区,90%以上低温引起的死亡与血中酒精浓度升高有关。因此,处理急性酒精中毒时,无论在院外,还是在急诊科,保温是必要的措施。但是,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因低温造成的冻结性冷伤,即完全“冻僵”而死亡的并不多见,由于其体温散失较快,往往是先于完全“冻僵”之前,就可出现心律失常而死亡。5横纹肌溶解醉酒患者常昏睡很长时间,如肢体不活动,长时间压迫部位,也会出现肌肉的缺血坏死,后者可导致横纹肌溶解。当肢体解除压迫时,发生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肌肉溶解释放出来的大量坏死物质入血,会造成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发生猝死。其中大量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常造成肾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因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一定要定期翻身,防止肢体长时间受压。6洗胃后低渗在酒精中毒的急救中,催吐、洗胃、导泻对清除胃肠道内残留乙醇可有一定作用;但是不主张积极的洗胃。主要理由是酒精吸收很快,洗胃意义不大,有增加误吸的风险,而且洗胃对胃粘膜的刺激可能比酒精还要大。但是在一些需要胃排空的特殊情况下,如饱餐,同时服用其它毒物等,还是要进行洗胃的。目前多数医院用低渗的清水洗胃,后者可大量入血,从而造成体内的低渗状态,可发生低渗性脑水肿。由于患者处于昏睡状态,脑水肿的体征等临床征象易于忽略,一旦发生脑疝,可发生猝死。故大量洗胃后,预防性应用一些防止发生低渗状态的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甘露醇等,有可能防止这类猝死的发生。7心脏急症饮酒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工作中,酒精中毒患者需做一份心电图,尤其是老年和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变的患者,昏睡的饮酒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是比较隐匿的,可以无任何症状。另外,急性酒精中毒本身也可引起心脏损害。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部分病例存在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学改变的,且急性酒精对心脏损害程度与中毒的时间和程度呈正比。8脑出血某患者因深度酒精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医生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在数小时给予相应的积极治疗,但是患者仍然处于昏迷状态,此时医生才怀疑是否同时存在其它问题,后颅脑CT显示脑出血。据估计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引起脑出血,占总死亡率的1.3%。9甲醇中毒甲醇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造成中毒的原因多是饮用了含有甲醇的工业酒精或用其勾兑成的“散装白酒”。摄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甲醇对人体的毒作用是由甲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的,主要特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一般于口服后8-36小时发病,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步态不稳、嗜睡等。重者有意识朦胧、瞻妄、癫痫样抽搐、昏迷、死亡等。10低血糖症酒精性低血糖症是一种因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综合征,是饮酒后酒精在体内代谢,增加细胞内氧化型辅酶Ⅰ的消耗而造成的。酒后如出现心悸、多汗、低体温、脉快有力、神志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时,应警惕酒精性低血糖症的可能,需及早就医,检测血糖浓度。预防酒精性低血糖症的关键是饮酒应适量,避免空腹或饥饿时饮酒过多过快。可选用低酒精、低含糖量的葡萄酒,一天内摄入酒精不宜超过30克,每周不超过3次。肝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饮酒,尤其使用磺脲类药物和晚上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更不能空腹饮酒。饮酒时一定要适当吃些主食,晚餐饮酒者睡前还应测血糖,若血糖低于4mmol/L,应为自己加餐,以防在睡眠中因低血糖而昏迷,面包、馒头、饼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11韦尼克脑病硫胺(维生素B1)主要从饮食摄取,嗜酒者常以酒代餐,甚至数天不进食;长期嗜酒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小肠黏膜病变使吸收不良,慢性肝病的发生率增加使硫胺贮存、硫胺转化成活性焦磷酸硫胺素的能力下降,导致硫胺摄人不足。进而产生代谢障碍引起脑组织乳酸堆积和酸中毒,干扰神经递质合成、释放和摄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产生韦尼克脑病。韦尼克脑病是一种急性的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综合征,组成症状有意识障碍(如谵妄)、情感淡漠、迟钝、谵妄、眼肌瘫痪和凝视、眼球震颤及平衡紊乱(前庭核受损)、共济失调(小脑皮质受损),和严重的顺行性及逆行性遗忘,有时发生虚构。12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DS),也称渗透性髓鞘溶解综合征(OMS),是一种少见的急性非炎性中枢脱髓鞘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慢性低钠血症时脑细胞已经适应了一种低渗状态,此时一旦给予迅速补钠,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造成脑组织脱水而继发脱髓鞘。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是ODS的第二大病因,约占21.5%。13醉酒后意外酒驾引起的车祸是急诊科外伤病人的“祸首”,外科患者占急诊病人的三到五成左右。以往外科患者多是酒驾引起的车祸伤者,也有醉酒后摔到出现颅脑硬膜外出血,主动脉夹层的病例。
这几年,熬夜猝死事件越来越多的出现,但是,依然有无数人奋战在熬夜的阵线上很多人戏称“熬夜:现在用命换钱,以后用钱换命”。是啊,熬夜的危害很多,种种危害让很多习惯晚睡和熬夜的朋友陷入深深的恐慌。突然想发问:到底几点睡,才算熬夜啊! 目前有两个公认的调节睡眠的影响因子,一个是生物钟,另一个是睡眠自我平衡。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睡眠的一个重点是要规律,另一个是要睡够。如果生物钟不规律,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而醒的时间越长,就越感到疲倦,越需要睡觉。前面提到的熬夜危害,包括睡眠不规律、睡眠不足以及整夜不睡。 但如果一直都是凌晨 4 点睡、中午 12 点起,你会发现:前面说的两个因子好像都满足了呢。没错,如果你已经习惯了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惯了 12 点之后才睡,确实都不算熬夜,是晚睡,或者说是睡眠时相推迟。如果睡眠时间长度和睡眠质量都没问题,晚睡真心没什么问题。最多就是不能和社会大多数人同步工作嘛。 长期的慢性睡眠不足,比急性的通宵熬夜更严重。连续两星期每天减少2小时睡眠和连续48小时不睡觉,其影响都是一样的,因为都会降低大脑的认知功能,而慢性睡眠不足,其需要恢复的时间比通宵更多。所以,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每天睡够8小时,但如果长期睡眠不足,看起来是节省了时间,但结果却是得不偿失。 偶尔熬夜的话,能补觉肯定会比完全不补好。偶尔一两次晚上没睡觉,虽然可能会引起记忆力、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白天的休息得到恢复的。但如果经常熬夜,只能说,这个真补不回来。因为经常夜晚熬夜,总靠白天补觉来恢复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这样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体内激素分泌出现紊乱,这样就可能会引起失眠和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