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病、多发病,什么时候保守治疗就可以,到了什么阶段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该怎样选择,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患者最担心的是不是会复发,怎样有效的降低复发率?通过这个一小时的讲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想知道的问题都会得到解答,希望您看完视频会有所收获。
治疗前 CHIVA手术是超声定位的血流改道,超声定位功能失常闭合不全的异常瓣膜,进行关闭,然后让血流改变方向,从自身有的穿通支静脉回流,治疗功能破坏的瓣膜和改道新回流血管是同时进行的 治疗后 治疗后30天 术后血管萎缩变平,外观恢复正常
治疗前 右下肢静脉曲张10余年,伴肿胀、瘙痒。 查体:右下肢大隐静脉走行区可见迂曲扩张浅静脉,小腿呈可凹性浮肿,足靴区可见直径约2.5cm湿疹色素沉淀。 诊断,右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完善站立位超声检查评估,为shunt type1,SFJ返流时间超过2秒,GSV直径12mm,大腿下段N3返流,膝下内侧N3返流,大隐静脉主干可见有效RP点,行CHIVA1 。 治疗后 治疗后90天 术后三个月复查,曲张血管消失,外观恢复正常
血栓是一个令大家谈“栓”色变的话题,轻则致残,重则夺命。大家印象中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容易得,但有一个年轻的群体,也时时刻刻受到血栓的威胁,这就是年轻的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妊娠期间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随着城市化进展,晚婚晚育现象越来越明显,30岁以上的孕产妇越来越多。高龄孕产妇是血栓的高危因素之一。1.为什么孕产妇容易得血栓? 孕产妇的血液比较容易凝固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我们管这种医学现象叫妊娠的高凝状态,有利于正常分娩或流产过程中有效止血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失血过多,但同时也增加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这种高凝状态一直持续整个妊娠期直到分娩后8周,导致妊娠期血栓的发生率比其他育龄妇女增加4~5倍,并且产后8周内出现血栓的风险甚至高达20倍。(见图)另外剖宫术中使用麻醉剂可以导致静脉平滑肌松弛,而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和长时间卧床又使肌肉处于长期松弛状态,血流缓慢,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增加了剖宫产产妇的血栓患病率。80%以上的血栓部位发生在下肢,也就是双腿的部位,其他部位包括颈部、颅内、锁骨下、肺栓塞等。 2. 保胎儿和治血栓是不是矛盾?门诊就诊的很多患者特别是怀孕早期发现血栓的女性,因为发现得了血栓,认为治血栓的药物对胎儿有影响,为了彻底治疗而做了流产。是不是保胎儿就没法治血栓,治血栓就不能保胎儿?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些女性听说得了血栓治疗不及时就会造成一辈子的残疾,忍痛打掉胎儿,放滤网,溶栓,等恢复好了再考虑怀孕。对于二十几岁年轻的女性未尝不可,但对于超过30岁,甚至35岁的孕妇来讲(35岁是一个分水岭,超过35岁医学上叫高龄初产,孕妇的风险和胎儿出现并发症及畸形的概率会几十倍的增加),很多是通过试管婴儿,生殖技术辅助怀上孩子,非常不容易,胎儿尤显珍贵。这个时候怎样保住胎儿,又不妨碍治疗血栓?答案是有方法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规律、足量、足疗程的抗凝治疗,既能有效控制治疗血栓,又不影响胎儿发育、分娩。3. 深静脉血栓应该怎样规范治疗?对于深静脉血栓,国际上推荐的首选方案是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预防血栓进展,促进血栓再通。非孕产妇的一般抗凝治疗首先使用肝素静脉注射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重叠使用口服的抗凝药物,通常为华法林。在抗凝治疗期间,特别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要定期复查,另一个是不要中途自行停药。4. 抗凝治疗会不会引起胎儿畸形?妊娠期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这种药物不透过胎盘,因而避免了华法林的致畸风险。在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发布的第九版抗栓与血栓预防实践指南(ACCP-9)中,推荐低分子肝素作为妊娠和围生期血栓治疗的标准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的优势包括良好的生物利用度、长血浆半衰期、可预测的剂量反应以及较少发生骨质疏松症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因而低分子肝素对孕产妇血栓患者是首选治疗药物。低分子肝素可更方便地给药,并且不需要行实验室凝血监测。系统性综述和观察性研究均已证明了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 VTE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华法林是治疗血栓最常用的抗凝药物,但因其能透过胎盘屏障,易导致自发性流产、先天性心脏病、生长发育迟缓以及胎儿华法林综合征,且受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妊娠6~12周,故在妊娠期抗凝的使用应慎重。华法林的胚胎致畸常表现为面中部发育不全、点状软骨发育不全、脊柱侧凸、近段肢体及指( 趾) 骨变短。孕 6~9周时给予华法林可影响到 5%的胎儿,孕第 2 个三个月和第 3 个三个月的早期使用华法林有可能使胎儿发生脑出血和脑裂。5.治疗血栓药物会不会引起出血?理论上讲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凝药物一般不会发生出血。低分子肝素根据患者的体重可以进行测算,选用合适的剂型非常重要。服用华法林需要定期抽血化验凝血指标,在达标范围INR2~3之间一般不会有出血反应。在抗凝治疗过程中,须密切观察孕产妇全身皮肤及黏膜有无出血点、紫斑、恶露的多少、剖宫产伤口有无渗出血,若出现片状红斑、恶露增多、伤口明显渗血,穿刺、注射部位皮下瘀血、鼻腔、牙龈异常出血,血尿、黑便,特别是有无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瞳孔变化等颅内出血情况,应立即停止用药,到医院就诊。6. 进行血栓治疗的孕妇应该怎样分娩?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孕妇,其分娩方式最好由多学科包括产科、儿科、NICU、血管外科医师共同决定。为了避免妊娠 VTE 患者在分娩时由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风险,应在诱导分娩或剖宫产术前 24 h 停用每日 2 次皮下注射的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而给予每日 1 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在分娩日早晨可给予 50%的剂量。分娩后 12 h 如无持续性出血可重新启动低分子肝素治疗,如果采用的是全麻,则低分子肝素的重新给药时间不应早于术后 24 h。分娩后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治疗的持续时间至少为 6周。7. 哺乳期的用药?理论上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均不分泌进乳汁,因而治疗期间的母乳喂养对婴儿是安全的。正常的哺乳有利于婴儿发育,同时保持乳腺的正常泌乳,减少乳腺炎的发生几率。所以血栓的产妇患者可以抗凝治疗的同时哺乳。8. 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能不能放滤网?滤网医学上叫下腔静脉滤器,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需要在放射线透视指导下进行,而放射线对胎儿发育有有致畸可能。对于希望保胎的孕妇不建议放滤网。妊娠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经验非常有限,而且有可能增加滤器移位和下腔静脉穿孔的风险,故该方法应仅用于有抗凝治疗禁忌证或尽管已给予充分抗凝治疗但仍有再发肺栓塞的妊娠患者。9. 孕产妇深静脉血栓能不能进行溶栓治疗?溶栓包括静脉溶栓和导管溶栓,导管溶栓需要在放射线透视指导下进行,而放射线对胎儿发育有影响,有致畸可能。所以尽量避免对孕妇进行导管溶栓。静脉溶栓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有影响,所以尽量避免使用。在妊娠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给予溶栓治疗的经验非常有限,但对大块肺栓塞和血流动力学严重受损的妊娠血栓患者给予溶栓治疗很可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尽管溶栓治疗有可能导致胎盘突然分离,但此并发症从未见报道。剖宫产和分娩后 10天内被认为是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但已经有经阴道分娩后 1小时和剖宫产后 12小时溶栓治疗成功的报道。10. 孕产妇怎样预防血栓?为了预防怀孕分娩期间血栓形成我们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预防 ①通过产前检查对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②体位及运动:孕妇应经常变换体位,保持适当运动,如散步,适当直腿抬高练习等,促使下肢静脉回流。③饮食:宜清淡高热量、高膳食纤维、低盐低脂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④衣着:穿宽松的内衣。产褥期健康管理 ①正常分娩的产妇:抬高下肢,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剖宫产的产妇:除药物止痛外,术后6小时在床上行自主活动;通过早期活动、合适体位、加强饮食积极预防血栓发生,从而更好地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对既往有血栓病史或有高危血栓形成倾向的妊娠患者应给予预防性剂量的低分子肝素。 媒体报道影视明星徐若瑄怀孕期间要打三百针,其原因就是有血栓高危因素需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通过有效预防最终安全分娩。11. 深静脉血栓康复期的治疗①坚持规律、足量、足疗程的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华法林达标剂量PT 20-30秒,INR2-3,国际上推荐疗程的是半年至一年。是否需长期服用抗凝剂需要结合疾病综合考虑,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血栓,如果是单纯因为怀孕、分娩和手术引起的,诱因解除后一般半年至一年的抗凝足够。部分患者需要做全面的血栓指标筛查,看是否有易栓症因素,比如抗磷脂抗体综合症,蛋白C/S缺乏,狼疮抗体阳性,有这些情况则需长期服用。中间注意检查凝血指标,注意有无黑便、牙龈出血等。②坚持穿医用二级压力弹力袜:弹力袜因为能够明显改善下肢静脉血流淤积状况,促进静脉血回流,因此,能够缓解和减轻下肢肿胀,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复发,降低血栓后综合征的可能性。③建议平时多注意休息,适当的运动,半小时以内活动量为佳。④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喝水,多吃一些绿色蔬菜与水果,忌辛辣刺激食物。12. 怎样预防血栓后综合征?大家所担心的怕血栓落下后遗症,说的就是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继发于血栓后深静脉瓣膜功能受损导致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栓后综合征通常发生于深静脉血栓后1~2年,典型的症状包括受累肢体疼痛、发沉、肿胀、痉挛、痒感及肢体水肿、足踝部或更大范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瘀滞性皮炎,严重者可出现慢性久治不愈的静脉性溃疡。此外,还可出现继发性静脉曲张。约50%的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2年内可发生血栓后综合征,5%~10%的患者可发生严重的血栓后综合征如静脉性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腿及以上的血栓、肥胖、高龄是发生PTS的高危因素。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后1个月内下肢症状仍不完全缓解的患者容易得血栓后综合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如INR未达治疗标准可可以增加血栓后综合征风险。具有二级压力梯度的弹力医疗袜可降低静脉高压、减轻水肿并改善组织微循环。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长期使用医用二级压力弹力袜对于预防血栓后综合征的有效性。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指南中推荐对于急性症状性近端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穿二级压力的弹力袜至少2年,如果患者已经出现PTS症状,则需延长穿弹力袜时间。有证据显示静脉活性药物,如迈之灵、消脱止、地奥司明片可减轻PTS的症状。总而言之,孕产妇得了深静脉血栓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及时发现,治疗得当是可以同时保住胎儿,又能治愈血栓,不落下后遗症的。对于血栓高危的孕妇朋友,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血栓形成。本文系尹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慢性期要怎么治疗?慢性期不光要用抗凝药物溶解血栓,还要用一些其他的辅助治疗,主要分为两部分:压力治疗和改善静脉血管活性的治疗。压力治疗就是穿弹力袜,选择长达大腿的医用二级压力弹力袜,能有效治疗腿肿的问题。还能减少后遗症发生概率。由于血栓对静脉瓣膜有影响,改善静脉血管活性就是通过药物增强静脉血管的弹性,减轻瓣膜的损伤,增加静脉的血液回流。常用的有迈之灵、地奥斯明、羟苯磺酸钙、消脱止-M等。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通血栓的中成药,对于恢复静脉的回流功能,减少后遗症有一定疗效。● 吃抗凝药会不会反倒使得血栓脱落?吃抗凝药来溶栓,老百姓担心血栓被“融开”了,不是更容易脱落了吗?其实所谓的溶栓,指药物作用到血栓的分子水平,让血栓从内部逐渐瓦解,并不是一大块一大块的脱落下来。只要平安度过了急性期,血栓就不会再有脱落的风险了,因此不必担心。● 慢性期会影响日常活动吗,会不会出现后遗症?大家都很关心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会不会有后遗症,其实有一个名词——血栓后综合征,这类似脑梗塞,脑血管被堵住了,就会有偏瘫、言语不清等后遗症。那么下肢深静脉堵住了,就形成了血栓后综合征。由于下肢深静脉被血栓堵住了,下肢的代谢废物、毒素就会积累在腿上,日积月累,刺激下肢肿胀、发痒、皮肤发黑,容易破溃,最终形成“老烂腿”。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血栓后综合征,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治疗一定要规范、彻底。● 腿肿疼 痛消退之后可以停药吗?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足量、足疗程治疗最低期限是三个月。国外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延长抗凝治疗对于血栓的康复,防止复发有很大作用。因此,并不是症状消失就能立即停药的。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停药呢?三个月是一个最低期限,如果病人配合延长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的复查结果——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血管彩超,如果静脉血栓已经通开了,那么治疗满3~6个月之后就可以减少药量或者停药了。由于抗凝药物减量就起不到作用了,因此,抗凝药物要么继续吃,要么停药。改善静脉活性的药物可以适当考虑减量,直至停药。● 慢性期的体位活动有哪些要求,和急性期有什么不一样?急性期血栓可能脱落,引发肺栓塞,因此要绝对卧床7~10天。慢性期血栓基本比较稳定,就可以下地活动,日常的散步、慢跑这些都是可以的。患者进入慢性期,要根据D-二聚体的水平来决定活动的强度,比如D-二聚体已经降到正常了,血栓也稳定了,彩超显示深静脉已经部分再通了,这时候可以穿着弹力袜进行日常生活、运动锻炼。● 弹力袜要穿多长时间?弹力袜要穿多久,没有明确规定,根据临床经验,一般至少穿一年以上,对于防止后遗症和预防复发有比较好的效果。● 长时间站立会不会加重病情,可以站多久?长时间站立会加重腿的肿胀,但一般连续站立半个小时以内没问题。特别是教师、商店售货员这类人群,一般站半个小时,就要坐下来休息或者做踢腿动作。● 慢性期再次发生腿肿疼 痛是不是复发了,复发之后是不是再次去医院?慢性期再次腿肿并不一定是复发了,在血栓完全通开之前,站太久、走路太多,都会导致腿肿。但是突发疼痛就是不太好的现象了,如果又疼又肿,就要尽快去医院查查是不是复发了。只需要做两个检查就能判断血栓是不是复发了:凝血六项中看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深静脉彩超。● 下肢深静 脉血栓患者要注意什么?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种疾病,它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每个阶段治疗方案、处理原则是不一样的。针对急性期我们要严格卧床制动、尽早抗凝药物治疗稳定血栓;慢性期要坚持规范的抗凝治疗,同时可以结合静脉活性药物、医用弹力袜治疗及中医药的通栓治疗,让血栓最大程度上通开,不留任何后遗症。治疗血栓是一场持久战,起码三个月以上,因此患者要记住三点:治疗需要尽早、足量、足疗程。● 尹杰大夫出诊信息每周五上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门诊楼二层9诊室。>>>点击查看系列文章:★突然腿肿疼痛,当心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 塞,真的会要命!★长了下肢静脉血栓,就要立马治疗吗?★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期要注意什么?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 一旦查出深静 脉血栓是不是就要马上治疗?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可是有些人觉得肿胀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或者活动活动就好了,不用治疗,其实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病情进展就比较快,加上急性期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肺栓塞,所以,不建议自己忍着不去治疗。而且活动活动不但不会好,反倒增加血栓脱落的几率。● 感觉平时对生活没太大影响,可以先不治,等有症状的时候再治吗?如果患者这么认为,就非常危险了,随着血栓越长越大,脱落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还会堵塞血管。等到有症状了,很有可能就已经比较严重了,因此,查出下肢深静脉血栓,不管症状是否严重,都要尽快治疗。● 刚发现下肢深静 脉血栓,怎么治?急性期最大的危险是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因此要稳定血栓、不让血栓长大和脱落。国际上公认的急性期标准治疗是抗凝治疗。大家知道很多安装心脏支架的病人术后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的药物,防止动脉血栓形成。而对于静脉的血栓,更多的是凝血因子在起作用,因此就要用一些拮抗凝血因子的药物,来治疗深静脉血栓。一般口服的抗凝药物有这么几类:比较经典的是华法林,一种维生素K的拮抗剂;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另外还有皮下注射药物——低分子肝素。急性期一般选择能够迅速起效的抗凝药物,因为华法林一般需要3~5天才能起效,适合慢性期使用,同时还要监测抗凝的效果(INR值),INR值控制在2~3之间,华法林作用才最佳。如果华法林过量,就容易导致出血;华法林太少,就达不到抗凝效果了。所以,急性期一般要用低分子肝素这类起效快的抗凝药。当然,随着医学的发展,新型的抗凝药物——利伐沙班相对华法林起效迅速,也不需要监测NIR值,但价格比较贵。不管选择哪类抗凝药物,要谨记三点:尽早、足量、足疗程。尽早意味着一旦发现血栓,就要积极治疗。足量意味着使用抗凝药物过程中,只有达到标准剂量才能起到治疗效果,且不会引起出血等副反应。比如利伐沙班预防血栓需要每天吃1片,但是急性期每天要吃三片,大概21天之后,就要改成每天2片,持续三个月以上。足疗程意味着不要擅自停药或者减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要持续三个月以上,才能完全溶解血栓,不再复发。● 急性期为什么要完全躺在床上?小腿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急性期血栓还没稳定时,若贸然下地活动,小腿肌肉就可能挤压血管,导致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因此急性期要绝对卧床7~10天,当血栓稳定了,才能尝试下床活动。后续就可以按照慢性期进行治疗了。● 急性期治疗之后就不会腿肿、疼痛了吗?急性期治疗后,腿肿、疼痛的现象一般不会立马消失,抗凝药物只是稳定血栓,减少脱落的风险,但是下肢静脉血栓还是存在的,深静脉血液回流不通畅的问题还是存在的。而且由于深静脉堵塞,浅表的静脉会代替一部分深静脉的功能,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这种代偿性的功能就会继发出现静脉曲张。因此,腿肿疼痛的症状并不会立即消失。● 有的患者腿肿、疼痛,过了好几天才查出来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这时候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对治疗有影响吗?急性期慢性期到底从哪天开始算,很多人比较迷惑。临床上一般认为是从肿胀、疼痛那天开始算的。其实还有一个指标——D-二聚体,能够反映血栓的活动情况。如果血栓稳定,这个指标就会降低,并且随着血栓逐渐溶解消失,这个字逐渐接近0,此时算作慢性期。如果血栓不稳定,栓子比较大,D-二聚体的值就会比较高,就认为是急性期。● 如果症状加重该怎么治疗?症状减轻要不要治?症状加重说明血栓没有控制好,规范治疗的同时,还要排查患者是不是先天性的高凝血状态,导致对肝素不敏感,此时就得换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这类药。还有一种可能是患者可能合并其他的疾病,如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等,虽然抗凝药物能控制血栓,但这些合并症会影响溶栓的效果。此时就要排查是否有其他合并症了。如果症状减轻,由急性期转为慢性期后,还要继续治疗至少三个月以上。>>>点击查看系列文章:★突然腿肿疼痛,当心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 塞,真的会要命!★长了下肢静脉血栓,就要立马治疗吗?★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期要注意什么?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 下肢深静 脉血栓忍下去会有什么变化?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一般从感到腿疼、肿胀开始到14天之内都叫做急性期;14天~30天称为亚急性期,发病30天以后就是慢性期了。为什么要这么分期呢?这是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很危险,容易发生一种很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最终会要命的!那么腿上的栓子为什么会导致肺栓塞呢?首先认识一下人体的血液是怎么循环的。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分为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动脉系统是心脏射出来的动脉血,通过主动脉到达全身各处,参与新陈代谢;静脉系统是全身的静脉血通过上、下腔静脉最终到达肺部血管,最终回到心脏。下肢深静脉血管里的血栓,不会只是乖乖的待在那里,它们很有可能脱落,顺着血流去溜达,最后堵到肺部的血管。比如病人下地活动的时候,血栓就容易脱落,一旦肺部血管被大面积的血栓堵住了,病人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的紧急症状,严重的导致死亡。有的病人疼了几天,没怎么处理,却发现不怎么疼了,以为这是自己好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下肢深静脉有血栓,血栓每天都在蔓延的,医学上称作“正反馈”——血管壁长着血栓,会刺激更多的凝血因子在该处聚集,形成更多的血栓。可能今天做B超,血栓才一点点,过几天就长到10厘米、20厘米了,当血栓完全把血管堵死了,反倒不会特别疼了。此时已经过了急性期,在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的症状是不太一样的。● 为什么这个病泡脚、捶腿也不见好呢?其实,每天泡脚、揉腿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但是一旦长了血栓,按摩、捶腿不光不顶用,还容易引起血栓脱落呢。泡脚的时候下肢血管也会热胀冷缩,下肢静脉“淤血”的情况反而更严重。因此,急性期不要泡脚、捶腿、按摩;慢性期可以泡脚,但水温不要超过40℃,水温太高,容易加重病情。● 既然这么危险,那么一旦腿肿疼痛就要立即上医院吗?还是发现哪些具体的信号时再去医院?首先,腿肿、疼痛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并不是一有风吹草动就要上医院,患者可以根据上面的2个小窍门(直腿伸踝试验和腓肠肌压痛)在家自己先看看,怀疑是血栓引起的就要尽快去医院了。其次,有一个Wells评分表,相应的症状如果有就积1分,没有就是0分,根据总分来判断下肢长血栓的可能性。近期有没有以下表现分数肿瘤1瘫痪或近期下肢石膏固定1近期卧床>3天或近4周内大手术1沿深静脉走行的局部压痛1全下肢水肿1与健侧相比,小腿周径(小腿最粗的地方)增大>75px1深静脉血栓(DVT)病史1凹陷性水肿(症状侧下肢)1浅静脉侧支循环(非静脉曲张)1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相近或类似的诊断-2一般来说总分低于0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总分1~2分,说明有可能长血栓;如果总分≥3分,就比较危险了,要尽快去医院查血栓了。>>>点击查看系列文章:★突然腿肿疼痛,当心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 塞,真的会要命!★长了下肢静脉血栓,就要立马治疗吗?★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期要注意什么?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老张的故事】老张当了十几年司机,今年已经46岁了。老张平日里除了开车,就爱好点烟、酒;像多数中年大叔一样,也不怎么爱运动。为了避免老是找地方上厕所,老张还很少喝水,基本上在车里一坐就是一整天。然而,最近老张总感觉小腿肚子又酸又疼,一阵一阵的,还有些肿,不光坐着难受,站着也难受。老张以为是“淤血”了,想着泡泡脚、捶捶腿会好些吧,结果也不见好转。老伴说还是去医院看看吧,老张想着先忍忍,结果没两天实在忍不住了,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诊断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是让老张疑惑的是,拖了这么多天后,刚到医院看病检查还没开始治,腿疼居然轻一些了,那这个时候还要不要治疗呢?血栓会不会自己就“化掉”了呢?● 喝水少、久坐 为什么容易得下肢深静脉血栓?很多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都有类似老张的经历。先看看医生为什么怀疑老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第一,这是个46岁的中年男性,职业是司机,为了避免频繁上厕所,采取了少喝水的办法。那么,喝水少就会导致身体缺水,血液浓缩,血液就有聚集成血栓的倾向,也就是所谓的高凝状态。第二,老张平日里嗜好抽烟、喝酒,不怎么运动,血脂水平就比较高,而且烟酒特别是烟碱对血管都有刺激,常年累月下来,血管内壁就容易滋生血栓。第三,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程度评分表中,有一项评估是“是否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也就是说,如果患者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而且位置比较狭窄,腿上就容易长血栓。比较常见的如经济舱综合征,连续坐好几个小时(一般≥6小时)的飞机经济舱,位置狭小,也不便于走动,下肢的血液无法顺畅回到心脏,就容易在小腿聚集,形成血栓。老张虽然不是坐飞机,但是他整天开车,同样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第四,老张的症状比较特别——肿胀、酸痛,一阵一阵的,坐下、站立都不见好,泡脚、捶腿也没有缓解,这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症状。综合这四点,就能高度怀疑老张得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疼痛有何特点?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疼痛非常有特点,大概50%~6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都会腿疼,而且不管血栓长在小腿还是蔓延至大腿甚至是大腿根,一般疼痛都集中在小腿深处。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疼痛与浅静脉炎不太一样,浅静脉炎的患者可以看到下肢皮肤顺着血管的方向,有一条红线,通常在腿部内侧,大腿、小腿都会疼,而且主要是浅表血管周围疼。小腿肌肉或韧带拉伤也会导致腿疼,跟下肢静脉血栓怎么区分呢?教您2个在家就能用的小方法——Homans征(直腿伸踝试验)和Neuhof征(腓肠肌压痛)。直腿伸踝试验:患者躺在床上,伸直双腿,脚尖尽可能往上勾,如果小腿肚子疼,表示Homans征阳性,这说明疼痛百分之八九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腓肠肌压痛:患者仰卧在床上,放松下肢,让别人把手放在小腿下面,按压小腿肚子(腓肠肌),如果感到小腿肚子特别紧实有韧劲儿,或者有硬疙瘩,患者感到痛,表示Neuhof征阳性,进一步提示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腿肿有何特点?下肢深静脉中的血液是从下往上流的,要克服重力回到心脏,依赖于以下原理:①下肢静脉有个特殊的结构——静脉瓣膜,相当于一个单项的阀门,让下肢静脉的血液只能往上流,而不能倒流。②人体呼吸过程中,形成负压,对下肢静脉血液有一定负压吸引的力量。③人每走一步,小腿肌肉都会把下肢的血液往上挤压,因此小腿肌肉又称作“第二心脏”。久坐会让“第二心脏”的功力大大减退,血液浓缩,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还会破坏静脉瓣膜,导致血液不能正常回到心脏,瘀滞在腿部,小腿就容易肿。大约8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都会有腿肿,往往是一条腿肿,很少出现两条腿都肿的。有些高血压的病人吃了钙离子拮抗剂之类的降压药后,会出现药物性腿肿,都是双侧对称的肿胀。肾病综合征、肾炎也会腿肿,往往全身其他各处也会肿胀,特别是脸和眼皮,水肿明显。有些人夏天容易受到脚气、灰指甲等真菌病的侵袭,堵塞下肢淋巴管导致下肢水肿,一般局限在小腿下部、接近足踝的地方,而且没有疼痛感。这些肿胀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肿胀往往有很大区别。● 疼痛、腿肿会不会站着就出现,躺下就消失呢?不会。只要血栓在下肢深静脉里扎了根,很难自己就缓解,更不会因为多休息、躺下就缓解。血栓不光不会自己消失,还会继续长的更多。>>>点击查看系列文章:★突然腿肿疼痛,当心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栓 塞,真的会要命!★长了下肢静脉血栓,就要立马治疗吗?★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期要注意什么?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1.CHIVA手术长什么样?先让我们看看意大利的Stefano Ermini教授20余年的手术经验(http://www.veneinforma.com/)一定会有人说外观上看不出新奇之处,很多地方的微创手术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但要告诉你的是:这是一个局麻、不住院、当天回家,不影响工作,又保留大隐静脉,二三十分钟就能完成的手术,你一定会好奇这是怎样做到的。2.谁发明的CHIVA?CHIVA 技术的发明者是Claude Franceschi,他1942年10月12日生于法国的马里兰州。他是超声多普勒血管研究的先驱。他的作品被世界认可,使血流动力学对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和病理生理学研究有重大贡献,在上世纪80年代,他彻底改变了静脉疾病的治疗概念,新的动力学方法保留大隐静脉(CHIVA)。1977年,他出版的第一本书,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管,翻译成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描述了血流动力学原理及其在多普勒信号的表达。这个数据仍然是狭窄的量化和质量诊断无可争议的参考。1988年,他出版了CHIVA的专著,翻译成英语和意大利语。他提供了深、浅静脉循环的生理学的一种新方法,引入新的概念,如动静压分流,体外静脉-静脉分流和静脉曲张的改道手术。这些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静脉曲张、溃疡和静脉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这一理论,静脉曲张不是水肿和溃疡、静脉功能不全的原因,而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结果。CHIVA方法移除过载流量和压力,促进溃疡愈合和恢复正常的静脉口径,曲张静脉恢复正常。它仅仅是精确地分离静脉柱的重力静水压力和闭合分流的断开(取决于每个病人的特殊结构)。采用局部麻醉和无需住院(门诊)进行。此外,大隐静脉得到保留,这是相当大的优势,因为这些静脉是最好的移植材料,可以作为外周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这一点越来越必要。一些随机对照试验和Cochrane复习了CHIVA的比传统的剥脱手术优势明显。CHIVA对比激光治疗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3.CHIVA手术在哪个国家做的最多?这项技术是法国人发明的,是不是法国做CHIVA手术做的最多?今年九月底我到法国里昂参加第31届欧洲血管外科年会,跟很多法国医生交流了一下,答案是否定的,在法国CHIVA手术的比例只有10%左右。做的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和西班牙能占到50%。美国的比例就更少了。为什么?这项技术这么好为什么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保留大隐静脉策略仍然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普及和接受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三个不同的原因:超声诊断、循证医学基础和健康经济学问题。通过比较证明,准确的超声评估是CHIVA手术成功的关键。为了进行血流动力学的修复静脉回流网络,先进的超声技术是必需的,而超声诊断血管对于外科医生学习曲线相当长,必须准确识别多种可能的回流模式,这种精准识别需要相当的经验。“循证”问题成为这项技术的阿基里斯之踵(致命弱点),和不同的返流模式的命名方法,因为语言上的误解导致了在全世界范围不能被完全理解。医保政策对这项技术的支持与否决定了在某个国家是否可以大规模推广。4.CHIVA手术的原理是什么?简单的说,CHIVA手术一反过去的破坏性、废弃性手术原理,通过术前超声评估对静脉血流动力分析,进行血流改道手术。是通过:小切口结扎大隐静脉及曲张静脉反流源头,保留并充分利用回流的穿通支,减轻浅静脉系统的负担,利用其正常血流动力,恢复其正常的引流功能,将血液重新送回深静脉,进入体循环。复杂了说呢,需要一整本书来描述,我在本文后会将最精华的技术细节部分图文并茂的列出。5.看看美国血管外科指南是如何评价CHIVA手术的。保留大隐静脉的静脉曲张治疗手段。Francesci主张利用CHIVA(法文缩写,意为非卧床曲张静脉血流动力学重塑治疗)手段行保留隐静脉的曲张静脉切除术186-189,以及Pittaluga所主张的ASVAL技术(法文缩写,意为局部麻醉下选择性曲张静脉消融术)126。CHIVA技术。CHIVA技术主要通过改变曲张静脉的血流动力学以达到治疗目的,而保留了隐静脉等下肢深静脉的主要属支186,190。CHIVA技术主要通过降低隐静脉及其属支中静脉血液的静水压,改变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从而缓解和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技术主要依靠对体表浅静脉的特定区域进行结扎,同时体表浅静脉可通过正常回流而保留流动能力,从而改善静脉压力,缓解曲张症状。可见,对比传统外科手术而言,此项技术是一种更加系统化的针对性治疗方案。近年来,由于下肢静脉彩超的显示效果更加清晰,可以于术后更好地判断静脉返流情况,使得下肢静脉返流的解剖学模型更加完善188。Carandina S等191,通过长期随机对照试验阐述了传统隐静脉剥脱与CHIVA技术的差异。其所采用的CHIVA技术标准为:近端结扎无功能的隐静脉;结扎,撕脱无功能曲张静脉团;同时保留隐静脉主干,功能尚可的隐静脉属支,以及通过再入射孔器打通并维持隐静脉深部回流191。而更为具体的细节已经在最新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加以阐述192。保留隐静脉的术后效果。CHIVA技术的结果讨论。两项独立的随机对照试验188,191对比了传统治疗技术(压迫治疗或高位结扎剥脱结合曲张静脉切除术)与CHIVA技术(对Ⅰ型及Ⅲ型分流患者行特定解剖位点结扎,改变血流动力学)的手术效果。结果显示,此类技术在预防溃疡复发方面优于保守压迫治疗188,与隐静脉剥脱手术的效果大体相当。在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Zamboni等188利用CHIVA技术对比压迫治疗对总体47例静脉溃疡患肢行对照试验。3年随访后结果显示,CHIVA组治癒率为100%(康复时间中位数为31天)对比单纯压迫治疗组治愈率96%(中位时间63天)(P < 0.02)。CHIVA组复发率为9%对比压迫组复发率38%(P < 0.05)。此试验不包含患血栓后遗症,深静脉返流以及溃疡面积较大(>12cm)的患者。在最近一次非盲性的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Pares等192将501例早期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三组:CHIVA技术治疗组,根据临床经验标记剥脱组和根据彩超标记剥脱组。最基本的终点事件被定义为经独立诊断5年内下肢静脉曲张出现复发。结果显示,CHIVA组临床效果较好(44.3%的治癒率,24.6%的缓解率,31.1%手术不成功),相对应根据临床经验标即剥脱组(21.0%治癒率,26.3%缓解率,52.7%手术不成功)以及彩超标记剥脱组(29.3%治癒率,22.8%缓解率,47.9%手术不成功)。对比根据临床经验标记剥脱组与CHIVA组5年随访期复发率,OR值为2.64(95% CI, 1.76-3.97; P < 0.001),另一组对比根据彩超标记剥脱组与CHIVA组复发率,OR值为2.01(95% CI, 1.34-3.00; P < 0.001)。对比前述两组小规模的静脉曲张对照试验,Pares等192的试验由于患者覆盖率较好等优势而更加具有可信性。总之,CHIVA技术改变了我们的传统外科观念,使术者更加注重考虑患者的静脉解剖与功能特点,并基于此类特点细化手术步骤。但需要指出,CHIVA技术相对复杂,若要达到如Pares等试验中的手术效果需要执行者经过高水平的培训并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正因如此,经少量杰出的外科医生之手得出的CHIVA技术优异的结论并不足以证明此项技术具有向全行业推广的必要。有意愿学习此项技术的临床医生必须经过长期的基础学习与专业训练。6.敲黑板,划重点,CHIVA手术的所有细节,想深入了解这项技术可以收藏了分流的概念由于沿着浅静脉系统可以产生几个回流路径,基于 “分流” 概念的命名方式,这些异常模式的具体分类方法已经被提出。分流是指既有生理引流又有病理分流的静脉通道。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它开始在返流(或逃离)点(EP a refluxing (or escaping) point (EP))和终止于所谓的重回点(RP re-entry point)。例如,功能不全的隐股交界处可以是一个EP点,返流涉及大隐静脉主干,扩张并使其功能不全。同时,连接于大隐静脉的小腿穿通支静脉,将返流的血液重新引流进入深静脉系统,所以重新建立排空从最表浅至深静脉的部分生理的等级秩序,所以构成分流的RP点(图1)。图1。闭式分流:这是一个异常的循环回流方式构成。在这个例子中,一个功能不全的隐股点代表EP、病理分流的血液从深静脉系统(N1)流至大隐静脉系统(N2)。腿部穿通静脉构成RP,将返流的静脉血回流到深静脉系统。描述了三种主要的分流网络:闭合分流(CS)、开放旁路分离(OBS)(也称为开放式替代分流器)、开放偏离(ODS)分流。在CS(图1),EP和RP之间产生了恶性循环。偏离的血流在每个能量梯度反转处再循环,就像处在一个闭合通路之间。每次小腿肌肉收缩后伴随着肌肉放松(舒张),从而产生能量梯度的反转,也就是产生于每一步。一个经典的例子是一个功能不全的隐股点(EP)将深静脉系统血液(所谓的N1室)分流至大隐静脉主干系统(N2室)。与大隐静脉主干直接相通的穿通支静脉可以代表分流的RP,将返流的血液回流到深静脉系统。在舒张期阶段,同样的恶性循环将再次开始,从而逐渐超载并扩张受累的大隐静脉主干。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一个封闭的分流系统,一定数量的血液被排除在全身静脉网之外,因为陷入了上述“专用循环”。很明显,一个简单的EP结扎会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使大隐静脉血流入RP,而不再被舒张性股静脉返流所负担。一个开放的旁路(OBS)(图2)是一个自然的旁路,静脉网络系统用来越过障碍。图2。开放旁路分流:在回流障碍的情况下,如静脉血栓形成,如图所示,静脉血分流为“类似生理”模式,目的在于保持相似的肢体回流。在这个例子中,穿通支的静脉允许倒流(从最深静脉到浅静脉系统,从N1到N2),所以通过跨越障碍物时使大隐静脉系统超载。异常血液回流于隐股点再次回到N1系统,这意味着,在这个例子中,隐股点成为RP。在这种类型的分流,没有再循环,它可以是顺行或逆行。使用侧支循环作为旁路通常在血栓闭塞的情况下是可取的,因为它减轻了回流阻力。因此,CHIVA策略不手术治疗这种类型的分流,这只是一个短期的超声监测随访,以检测在回流模式最终的改变。一种典型的OBS的例子可以看作是的“自发的Palma手术,“在腹股沟区的深静脉系统阻塞打开下腹部的侧枝循环,目的是绕过闭塞段引流至对侧肢体。一个开放的偏离分流(ODS)(图3)是反向能量梯度导致的分流到功能不全静脉,这通常是在肌肉泵舒张期产生。 图3。开放偏离分流(ODS):此分流类型时产生于返流的血液分流到更表浅的静脉系统(从N2至N3系统,大隐静脉属支系统)。同一个大隐静脉属支代表自己的RP,通过穿静脉N3直接连接于N1的形式。这种情况不发生再循环。超载的血液是直接进入一个重返点穿通支,它直接进入一个不与返流点相连的网络:这种情况不发生再循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属支的穿通支直接流入深静脉系统。超载的血液会“跳过”N2直接进入大隐静脉属支(N3室),并直接流入N1系统。最后,同时出现CS和OBS的情况定义为“混合分流”。在这个模式中,两种分流类型共享相同的EP点,和部分返流方式,通过各自不同的RP点。分流分类在CS、ODS、OBS中,CHIVA策略根据N系统的转流和RP的位置确认不同的分流类型。据我们所知,在不同分流类型的流行病学方面缺乏文献。只有Franceschi的CHIVA教材据报道有超过90%的浅静脉系统回流属于所谓的1型或3型。1型分流(图4a),EP允许血液从N1返流至N2系统,甚至有意思的是也可以返流至N3系统。这一型的主要特点是RP点存在于大隐静脉主干(N2),所以会将分流血液重新回流至深静脉系统。图4。(一)1型+N3分流(主要RP集中于大隐静脉)。不同于1型分流一个无功能的N3支流并存,通过自己的RP直接将N3连接于N1。(b)3型并联(RP集中在无功能的N3属支)。作为一个闭合的分流,在小腿肌肉收缩期挤压后,1型分流中的血液在舒张期时会通过EP再次返流。在同时存在N3属支返流的情况,分流模式被命名为1型+N3分流。3型分流(图4B)的主要特点是在N2系统有RP。病理性分流是从N1到N2再到N3。与1型的区别(或与1型+N3分流)是沿大隐静脉系统缺乏有效的RP点。血液通过N3上RP的重新进入N1系统,通过N1-N2返流点重新建立CS分流。像下面所报道的,是否有与大隐静脉主干相连的有效RP点是CHIVA策略要考虑的关键点。如果大隐静脉主干RP点缺乏,打破N1和N2之间的返流点将导致一个不完整的回流静脉系统,因为在能量梯度受到抑制。在2型分流(图5A),返流点只是从N2和N3,以重新返回点位于穿支位于同一支的功能不全的属支,直接回流至 N1系统。在这个模式中,没有再循环发生,即建立了ODS。不过,一个更罕见的2型分流变异方式是通过解剖变异病理N2直接至对侧的N1系统,即建立CS, 从N3直接进入N2,然后重新进入N2(图5b)。图5。(a)2型分流:特点是用N2 N3的病理性的系统跳跃,RP点位于同一个功能不全的静脉属支,回流至N1网。没有再循环发生,形成ODS。(B)2型分流也可以形成CS,当表现出N2-N3的跳跃,重新回流至同样的大隐静脉主干。在这个情况下发生再循环。在2型分流,一个简单的破坏返流点就能够移除超载的ODS,避免CS的循环。对分流型分类,也包括其他三种系统的跳跃,但他们更为罕见,他们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手术矫正策略留在更专门教科书中描述。然而,必须要记住的是,在CS中最常见的是隐-股和隐-腘点作为最主要的逃逸EP点,但也存在着盆腔和/或大腿和/或小腿逃逸点,能代表该系统的跳跃(N1,N2和/或N2 N3)点。治疗策略Chiva手术的策略是通过微创结扎和高位结扎的手段,恢复浅静脉到深静脉回流排空、重构生理结构的静脉网络。该类型的程序严格依赖于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评估(ECD)先前评估的分流类型,因此根据特定病人的回流模式而制定。出于这个原因,作者建议在治疗当天再次执行ECD,需要有手术医生进行评估。二是主要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所谓CHIVA1或CHIVA2程序。Chiva 1手术是对1型或1+N3分流的情况下进行的。利用大隐静脉主干上的RP,打破N1-N2系统的跳跃。最终出现的功能不全的属支(1型 +N3分流)可以flush结扎,通过自己的RP回流。CHIVA1指的是在一个单一的切口,同时有高位结扎术和最终无功能静脉属支断开是(图6)。图6。1型+N3分流,血流动力学修正策略(CHIVA1):在局部麻醉下高位结扎以治疗N1-N2分流点。治疗后,先前返流的大隐静脉主干在术后仍在逆行方向引流,但在位于大隐静脉主干上的RP点进入深静脉。在随后的肌肉舒张期,由于EP点中断,不会发生再循环。如果一个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属支,这将是在同一过程中结扎属支,其流动将被吸入相同的属支RP点直接进入N1系统。与此相反,在3型分流中,大隐静脉主干缺乏有效的RP点,第一步的处理禁止高位结扎。事实上,在3型分流执行CHIVA1手术恢导致静脉瘀血,因为没有能量梯度吸收大隐静脉内的血流量。根据伯努利定理,大隐主干隐干内的静水压力和侧向压力会增加,膨胀会增加而不是减小。大隐静脉内形成血栓的风险显著增加(图7)。图7。在3型分流实施了错误的CHIVA1手术。大隐静脉主干上低效的再返流穿通支(IRP)阻碍了正确的回流,所以导致血液瘀滞,从而增高血栓风险。相反,从 N2系统的断开后,功能不全的N3属支可以有效地流入自己的RP。对于这种血流动力学模式正确的策略是CHIVA2程序,如此称呼是因为它是有两个手术步骤。在CHIVA2的第一步,是对功能不全的侧枝进行一个简单的高位结扎(图8)。图8。3型分流的CHIVA2手术的第一个步骤。是对功能不全的N3属支进行简单的高位结扎。IRP:低效的再进入穿通支。在已有的CHIVA手术经验,在特定的情况下, 3型分流可以通过单一切口治疗(高位结扎、血流中断无功能的N3支流,破坏有功能的隐静脉瓣膜,从而分离出一个有效的大隐系统,从而破坏位于N3系统上的无效RP)。考虑到2型分流系统间的跳跃(从N2 N3),很明显的CHIVA2第一步是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回流。在2型分流中没有进一步的治疗程序(图9和图10)。图9。2型分流CHIVA2程序第一步开放偏离分流。图10。2型分流进行CHIVA2手术第一步关闭分流。相反,在3型分流进行了的第一步后,大隐静脉主干病理性隐返流可以继续进入血流动力学项目,直到它将以前功能不全的穿通支扩大为N2。当上述穿通支扩张到一个适当的直径和具备虹吸性能,将N1和N2之间的网络进行封闭式分流,将3型分流转换为1型分流,从而进行CHIVA2手术的第二个步骤,它只是与CHIVA1程序相同(高位结扎术)(图11)。图11。3型分流进行CHIVA2程序的第一步转化为1型分流,然后再进行CHIVA2第二步干预治疗(等于CHIVA1)。如果大隐静脉返流是因为N3系统虹吸作用导致的血管扩张,N2瓣膜功能将恢复其功能,由于大隐静脉直径减少,从而避免了第二步的必要性(图12)。图12。CHIVA2的第一步之后大隐静脉直径缩小,随之而来的瓣膜恢复功能和静脉回流恢复正常。一个简单但真正有效的超声检查能够识别大隐静脉主干上是否存在有效的RP:返流消除试验。2。功能不全的静脉属支通过手指按压可以消除N3系统穿通支RP点引起虹吸效应图13)。图13。返流消除试验。一个简单的无功能的属支血流,是赋予自己的RP数字压缩允许区分1型+N3和3型分流。在大隐静脉返流持续在手指压迫,RP必须保持能量梯度,从而表明穿静脉沿不压缩隐静脉主干(1型+N3分流)。在手指压迫后返流消失,RP必须将沿着相同的N3支流(为3型分流),用手指压排除在外,所以暂时消除能量梯度。多普勒超声必须冠状面放置于受检查的大隐静脉RP。如果诱发大隐静脉返流将由N3逃生点受到压缩而消失,能量梯度通过RP向血柱吸入必须考虑无效。因此,处理3型分流,务必避免进行单步骤的高位结扎术(CHIVA1)。正确的处理是进行CHIVA2的第一步骤。混合动力技术在特定返流模式的病例,CHIVA策略可以通过混合技术手段进行。这是为N1-N2室案例跳跃产生的并非是由于功能不全的隐股点而是一个无能的亨特穿通支静脉,喂养1型+N3并联(图14)。图14。1型+N3分流,EP点来自一个功能不全的亨特穿静脉。为了减少切口长度、是在亨特穿静脉与大隐静脉主干汇合位置切口。在结扎血流后,术中腔内泡沫硬化剂直接注入穿通支静脉管腔。这样,所有残留的静脉都得到了治疗,避免了更大、更深的在股静脉上的切口。这是一个传统的CHIVA策略应用治疗并存的功能不全能的N3属支。高位结扎功能不全的Hunterian穿静脉需要太大的切口,现在。本文提出了一种微创途径,用于大隐静脉主干在静脉曲张汇合处的隔离。一旦后者冲洗不开,剩余的穿通静脉管很容易通过腔内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同时扭转血管。在相同的过程中,一个高位结扎对无功能的N3属支可根据传统CHIVA策略执行。CHIVA在复发的策略CHIVA策略一个非常有趣的特征是可以通过同样的策略治疗复发性静脉曲张。复发可能来自先前的两个分离的残端联接在一起(隐干在一个高位结扎或一个隐动脉结扎股/腘静脉大隐主干和一个无能的N3分案的支流)。回流重新出现可以出来,也从一个新的N1-N2或N2-N3返流点(图15)。图15。复发的N2-N3返流点:(一)N2-N3返流点既往曾高位结扎但复发。以前的结扎的线结(K)可以通过超声彩色多普勒清晰的检测到,结合隐静脉主干(GSV)和复发的功能不全的属支(T)。(b)出现返流点的彩色多普勒证据,以及不能正常引流穿通支静脉(PV)的情况。在以上所有这些情况下,根据上述报道的指征实施CHIVA治疗策略。治疗复发性隐-股返流手术唯一一个技术上的细节的不同是沿着股静脉向下分离确认和分离隐股交界处,而不是从大隐静脉主干向上寻找。这样,就可以避免术后再次高位结扎后产生的所有疤痕,这是根据李氏手术的步骤(图16)。图16。李的程序:(一)在复发的隐股交界处上方通过动脉搏动触摸确认股动脉引导寻找和确认和分离股静脉。(b)在上次隐股交界处高位结扎疤痕下方游离复发的隐股交界处。(c)在股静脉高位结扎隐股交界处。FV:股静脉;FA:股动脉; GSV大隐静脉。CHIVA战略诊断技术说明和治疗深静脉系统评估以下诊断ECD协议,第一步是要确认深静脉系统无梗阻或返流。随后,务必要测试髂静脉瓣膜功能的完整性。这样做,一个简单的valsava动作当扫描隐股交界处(SFJ)上方的股静脉将指示的静水柱超载的交界处(图17)。很明显有髂静脉瓣膜缺失/功能不全将增加SFJ返流的风险。图17。髂静脉瓣膜功能扫描:(一)在SFJ上方的髂静脉纵断面。(b)valsava动作释放在髂静脉功能完整的病例中:颜色(血流)的出现是在释放阶段,而不是在收缩挤压时期。这是瓣膜功能完整的间接征象。如果功能不全,颜色会出现收缩期期间,也就提示髂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育不全。隐-股和隐腘瓣膜功能评估在CHIVA1和CHIVA2的第二步,交界处结扎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诊断评估不足可能会毁掉整个血流动力学修正。必须对SFJ进行评估,通过将超声探头放置于SFJ终端瓣膜股静脉端,执行Valsalva(Val)动作和探头压缩/松弛(CR)动作。只有在Valsalva(Val)动作和探头压缩/松弛(CR)动作都是阳性情况下,才可以认为是功能不全(图18)。图18。SFJ隐股交界处功能不全。(一)隐股交界处在舒张期返流的彩色模式证据。(b)检测到PW返流。根据文献报道,超声探头务必要放在SFJ瓣膜的静脉端。FA,FV和GSV横截面形状形成所谓的米老鼠特征,是正确评价SFJ瓣膜完整性的位置。FA:股动脉;FV股静脉;GSV大隐静脉(大系统:sys:肌肉收缩;DIA:肌肉舒张。在同样的方式,隐-腘连接处瓣膜功能检查可以通过主动(paranà)和被动(CR)动作,阳性的结果必须同时出现才可以诊断交界处无功能(图18)。为了将静脉血流瘀滞的风险降到最低,隐股交界处的属支(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旋髂浅静脉))和Giacomini’s静脉应保留.在隐股交界处和隐腘交界处结扎离断时应予以保留。另外,隐股和隐腘端治疗应该尽量高的位置结扎避免留过多的残端,以减少再通和复发的风险。鉴定大隐静脉功能不全的属支ECD评估应联合采用B型、彩色和PW模式识别的大隐静脉功能不全的属支。一个负载平衡有时是很容易通过B型模式识别,因为其粗大的直径与大隐静脉主干及其下面的起源相似(图19)现象。有一个现象就是,关于属支本身因为分流效应,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效的RP点。图19。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属支扫描。彩色模式检测到大隐静脉属支血流紊乱的表现(韩国国旗征)。功能不全的属支位于筋膜之上(属于N3系统(室)提示明显比大隐静脉直径要粗(GSV)(N2系统),位于同一个属支出口下方。一个彩色标志点提示存在(RP)点穿通支。彩色和PW模式能确定最终进入属支的真正返流。在发生盆腔静脉返流的方向,一个回流流通的通过拱形静脉回流的跟生理方向没有不同。因此,它只有在与生理过程相反的时候才能准确评估,是通过valsava动作触发。对于N1向N2系统跳跃,也在大隐静脉属支结扎(N2向N3系统跳跃),应十分注意在属支结扎离断时必须避免残端留置过长,以降低再通风险。再入点识别穿通支在CVD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当然,他们能构成返流的来源(病理性穿通支静脉)(图20)或相反,是返流本身再入点(生理功能)(图21)。图20。返流的穿通支静脉:一个hunterian穿通支静脉(PV)功能不全,产生了深静脉系统向大隐静脉(GSV)的返流,既往通过结扎治疗。随之而来的能量梯度导致了复发,这一点通过PW和彩色多普勒分析得到了清晰的识别。图21。生理性的穿通支静脉:是位于大隐静脉(GSV)主干上的穿通支静脉(PV)。务必要考虑网状血流的方向,而不只是流动时间。在此处报告的病例中,病房的舒张期血流明显很普遍,因此,单从流动时间看,它可以被认为是生理的,因为从更浅的静脉系统流动到深静脉系统。一旦返流点已经确定(N1-N2和/或N2-N3连接处),RP点必须找到。无论何时有返流,一个RP总是可以期待找到的:这是物理学原理的结果,只有能量梯度存在时,才会出现流动或反流。这个诊断步骤是至关重要的:RP选择的错误常常会导致治疗大隐静脉主干的并非充分引流血管,从而导致治疗失败。RP可以位于大隐静脉主干和/或功能不全的属支上。如上述报道,一个简单的返流消除试验能鉴别1型之间(1+ N3)和3型分流(图13和图22)。图22。返流消除试验:功能不全GSV属支出口上方通过PW模式评价大隐静脉(GSV)。由于返流消除试验一个简单手指压迫功能不全的属支,可以有效定位大隐静脉主干上的RP点穿通支,或只是功能不全的属支本身。在本文报道特殊案例,对功能不全的属支进行手指压迫时,一定要小心避免压缩在大隐静脉主干上,在压迫/松开操作时可以检测到血流信号。这一发现证实再入穿通支的存在也沿大隐静脉分布。事实上,再入穿通支的存在是能量梯度维护的原由,允许检测到血流。在大隐静脉主干上没有返回血液的穿通支存在的情况下,不存在能量梯度,也就检测不到血流。当手指松开,位于功能不全属支上的返流RP点,允许出现较大差别的能量梯度,这表现为血流增加。根据返流消除试验,如果在功能不全的穿通支手指压迫的压缩/松弛过程中检测到血流,一个有效的再入穿通支RP点主要位于GSV,可以进行高位结扎(CHIVA1程序)。如果没有检测到血流,正确的做法是对功能不全的属支血流结扎(CHIVA2第一步),因为形成没有引流静脉系统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风险,并不遵循CHIVA手术原则。对B型超声模式发现的穿通支静脉进行彩色模式分析,小腿肌肉舒张期会出现一个普遍的向内血流,所以表明是有效的RP(图21)。总而言之,关于深静脉系统、髂静脉瓣膜功能、N1-N2连接处功能完整性、最终出现功能不全的属支和RP的定位的ECD信息,将很容易提示分流类型,因此随之而来的治疗策略(图23)。图23。分流类型识别流程图,与相应的手术指征。结论Chiva是通过选择性返流点离断方式、抑制返流点,恢复静脉正常回流的外科手术策略,这种保留大隐静脉手术是微创的,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在办公室环境下进行。它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所以代表也是一个极具成本效益的选择。没有手术经验的内科医生也可以完成CHIVA,表明这项技术所需的手术技能是最小的。与此相反,在超声评估中学习曲线是比较长的,对其进行充分精准、足够的训练是必须的。血流动力学修正而非切除策略带来的静脉曲张复发率显著降低,这完全值得上诊断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