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以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一种身体、情绪和行为变化的综合表现,在产后1一2周最易发生。近年来国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产后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有(1)情绪低落。妈妈们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绪淡漠,行为表现为孤独、害羞、不愿见人或伤心、流泪,甚至焦虑、恐惧、易怒。(2)兴趣减退和乐趣丧失。她们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整天感觉沮丧、伤心,或“空荡荡的”,而且每天如此。(3)疲乏和自责。感觉到难以集中精力,会感觉到过度或从不间断的疲劳,极端易怒或烦躁,或一直会哭泣。感觉内疚、无价值或无助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没有用,什么都不会干了,什么都干不了了,对未来失去信心,感到没有希望。严重的,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4)晚上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而白天却昏昏欲睡。有的人会食欲大增或大减,总是想要吃东西或根本不想吃东西,体重增减变化较大。本文系张富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https://v.qq.com/x/page/x0381jzr18o.html?__t=1&ptag=1.qq&_out=9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刺激控制治疗 张 富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精神心理疾病,有的人一到晚上就犯愁,平时在沙发上迷迷糊糊,一到床上就清醒,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同时又恐惧安眠药的副作用,不想吃药治疗,不知如何应对。其实失眠治疗方法有多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刺激控制治疗属于心理治疗中行为疗法中的一种。刺激控制疗法具体的实施步骤是:1.出现睡意以后再上床;2.除了在床上睡眠和性生活外,一般情况下,不在床上做其他事情,比如读书、看电视、看电子产品、吃东西或想烦心的事等;3.如果15~20分钟还没有人睡,立即离开卧室到别的房间去,直到出现睡意再回卧室。如果一时还不能人睡,应再一次离开卧室。这样做的目的是中止“卧室→失眠”联想的恶性循环,建立“卧室→快速人睡”的良性循环;4.如果睡不着,一夜中可如“3”所示反复进出卧室;5.即使夜间没有睡好,也要在每天早上相同的时间起床。固定起床时间可以帮助身体适应规律的睡眠觉醒节律;6.不管前一晚睡眠如何,争取白天不补觉。 刺激控制疗法,可以有效建立床(卧室)与患者睡眠之间的联系(条件反射),也可以增加睡意,加强夜间的睡眠压力,有效的改善睡眠。
引自 ?原创 廖金敏 精神卫生686 “当刀片划向我胳膊的那一刻,心里的痛苦才能得到一些释放,我才能坚持活下去”。16岁的小涵低着头跟我说到,声音很小,但每一字一语都敲打着我的心,她心里得有多痛苦,才会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 她的父母听到后,诧异于原来孩子这么做不是想“自杀”,反而是为了“求生”,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转念又十分不解,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她母亲边说边抹泪,从小她就是我们的心肝宝贝,怕她磕着碰着,可她怎么能这样去残害自己的身体?她的父亲更加想不通,我们家的教育从来都是以理服人,是不是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太幼稚了?是不是只有我们家的孩子这样? 青少年自伤行为并不少见 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诊室里,跟小涵类似的情景很常见。这种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反复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称之为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简称自伤行为。 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在青春期达到顶峰。中国初、高中生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27%,成年后发生率逐渐下降。自伤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切割、烧灼、撞头、掐或抓自己、吞咽危险物品、用尖锐的东西戳身体等。 虽然自伤行为不是以结束生命为目的,但频繁、极端的自伤行为会导致身体残障、甚至死亡,极大地增加了自杀风险。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它,足够重视它,正确面对它,避免悲剧的发生。? 青少年为什么会发生自伤行为? 正如小涵父母所困惑的,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自伤行为,到底是什么驱使他们这么做呢? 首先,青少年自伤行为最常见的动机是调节痛苦情绪,为了缓解和摆脱不良的情绪,比如抑郁、焦虑、愤怒、内疚、自卑、无助、绝望等。 小涵依旧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出现自伤行为是在初二的一次期末考试后,全校排名与她期待的名次相差一百多名。这种落差让她感觉非常失落、自卑,在同学中抬不起头。班主任找她谈了话;回到家后,父亲跟她说,“不要让我失望,也不要让你自己失望”;母亲跟她说,“是不是最近不够努力?以后周末不要玩手机了”。 她感到自己和考卷上的错题一样,根本就不应该存在。认为所有的错都是自己一个人导致的,这种无法诉说、难以承受的痛苦让她彻底崩溃,有了伤害自己的冲动。仿佛自伤是一个桥梁,能将困在心里的痛苦通过身体传递并释放出来。那一刻,划自己的手臂是她唯一想到的快速缓解痛苦的办法,只有这样,获得平静之后她才能继续学习。 其次,青少年也会通过自伤行为去影响人际关系,试图让自己被看到,引起关注和重视。青少年比较弱小,有时说什么或者做什么容易被忽略、被批评。比如,孩子心情不好,想休息或者去看心理医生,父母常常会觉得孩子是“小题大做”、“青春期叛逆”、“逃避学习”。只有孩子把问题严重程度升级到伤害自己身体,父母才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足够的重视,他们才有可能不去上学、并得到想要的帮助。 此外,自伤行为也能使部分青少年获得一些相对好的感受,比如获得控制感。在他们对一切都感到不如意的时候,发现身体还是他们自己的,是唯一可以自由地、完全地由自己把控的。有些青少年常常会感到麻木、空虚,无法体会到自己的感受,自伤行为给他们带来疼痛感,这种疼痛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己还活着。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自伤? 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高,主要是由生物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有些青少年存在生物学的易感性,这些孩子先天对情绪有高度敏感性。看似平常的生活琐事,就容易引发情绪波动,情绪反应剧烈,并且持久,有时无法在下一个情绪反应之前恢复,好比烧伤的患者稍有风吹即感到切肤之痛一般。 情绪高敏感性,如同青少年的肤色、身高、容貌一样,是由身体决定的,他们自己无法选择,也不是他们的错,并不是大家口中的 “心眼小”、 “矫情”、“玻璃心”。小涵曾跟我说过,“我宁愿没心没肺,也不想这么脆弱”。不过,虽然是个体特征,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降低情绪敏感性。 环境的易感性主要指不被认可的环境,包括青少年生活的家庭、学校、同辈、网络等。比如,青少年正常的情绪表达,长期被忽视、否定或者惩罚。比如,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而哭泣,家长可能会说,“你反应过度了,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家长这样的反馈会让他们陷入自我否定中,逐渐不会准确的表达情绪,促使他们情绪表达方式不断强化升级,最终以极端方式来获得父母的重视。 不被认可的环境还包括过度简单化解决问题和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去了解青少年实际遇到的困难。比如,青少年考试考砸了而心烦意乱,老师有时会说,“下次多学习就好了,你会做得很好的”;家长会说,“少看点手机,成绩就上来了”。这样过度简单化的指导,并没有教会青少年学习忍受痛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有效地调节目标和行为。 当具有情绪高敏感性的孩子生活在不被认可的环境中时,他们会出现情绪失调,情绪失调后又会遭受环境的不认可,加剧情绪失调。如此相互作用,最终出现广泛、持久的情绪失调,导致自伤行为的发生。 我们该如何应对青少年自伤行为? 青少年自伤,是成长过程中被忽视、孤独、无助、失落、失控、绝望等各种负面感受和“要活下去”的念头的无声对抗,这是一种说不出的痛,这种痛不被看到、不被接纳、不被认可,是最痛的。我们如何应对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呢? 首先,要充分的认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要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接纳包容、积极关注的环境。停下来、慢下来、放下评价,试着去看到发生自伤行为时,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的想法是什么、情绪如何、身体是怎样难受;看到他们在自伤行为之前已经做出的努力,看到自伤行为在那一刻对他们的意义;试着去理解他们,并把这种理解传递给他们。 青少年缓解痛苦的心理需求没有错,只是通过自伤行为的方式需要调整,需要改变。所以,记住,认可自伤行为发生时他们的感受和自伤行为的功能,而不认可自伤行为本身。这种认可要充分、有耐心、坚持下去,青少年才有改变的机会。 当发现青少年自伤时: 家长不要说教、批判、训斥,这只会把他们推向更痛苦的漩涡。试着陪伴他们,给他们安慰和拥抱,帮他们处理伤口,给他们找创口贴、碘伏消毒液。这并不是鼓励他们这么做,而是表达你的关心。 老师们不要惊慌,可以试着去理解他们,告诉他们,“你这么做的时候,心里肯定非常难受,你愿意跟我说一说吗?”学校也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同学们不要害怕,也不要嘲笑和疏远他们,他们也是你们中的一员,他们也一直在竭尽全力的生活。只是他们目前遇到了困难,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试着去保持同伴间一如既往的关心、问候、陪伴。 青少年发生自伤行为后,不要过度责备自己,试着停止自伤行为,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试着对此保持开放态度。看到自己一直承受的痛苦,试着问问自己,此时此刻,我能做些什么?如果我继续选择自伤,将给我带来什么?这是否与我想过的生活是一致的。如果不自伤,我还能做些什么让自己挺过去? 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青少年自伤行为可以单独存在,也有40-60%与青少年精神障碍伴发,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分离转换障碍、进食障碍、强迫症等。无论哪种情况,均需要专业人员的系统干预。在改善青少年自伤行为方面,优先推荐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是在传统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综合性心理治疗方法,以辩证法、正念和行为科学为基础,注重认可和改变之间、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平衡,可以减少情绪失调和行为异常的发生。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一种说不出的痛。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先理解自伤行为为何发生,看到自伤行为背后的情绪、冲突与动机,家长、老师、同学、青少年自己一起努力,给予接纳、包容、理解与认可,才能促使改变的发生。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睡眠限制疗法 ?????????张富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精神心理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睡眠限制疗法属于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一种。 ?????有的患者常常有这种现象,为了夜间能睡着,每天晚上早早上床躺下,等待睡眠,唯恐上床晚了睡不着,然而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入眠,还有的患者半夜醒来后迟迟不能不睡,其结果就是患者在床时间(就是躺在床上的时间)与睡眠时间(实际睡着的时间)相差太大。 睡眠限制的方法就是通过压缩在床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尽可能让在床时间与睡眠时间吻合,以提升睡眠的效率。限制患者的在床时间将使得患者睡眠的需求(压力)增加,患者在床上就更容易入睡,睡得更好。 ????睡眠限制疗法操作步骤如下: ????1、睡眠监测,了解患者在床时间(从上床入睡到早上起床之间的时间)和睡眠时间(在床时间减去床上清醒的时间)。统计一周的睡眠情况。睡眠监测完成后,就可以开始睡眠限制。 2、确定起床时间和入睡时间。为了养成定时起床的习惯,睡眠限制一般采取固定起床时间,调整入睡时间的方式来实现。睡眠限制的起始时间为患者通过一周的睡眠监测得到的平均睡眠时间。一般而言,起步的睡眠限制时间不应少于4.5小时。如果确定早上7:00起床,就可以根据睡眠时间推算出入睡时间。如患者平均睡眠时间为5小时,如果早上7:00起床的话,则患者需要在凌晨2:00入睡。 3、开始睡眠限制。患者需要按照计划的时间入睡,即只有等到凌晨2:00才能入睡,不论这之前有多疲倦和困顿都不能入睡,到了早上7:00,患者必须起床,无论这时候自己睡得多香,多么希望多睡一会儿。 ?????4、根据每周执行效果,调整下周是否延长睡眠时间。一般的,每次睡眠时间变更以15分钟为间距进行调整。如果前一周内患者的睡眠时间/在床时间在90%以上,则下一周可以提前15分钟上床睡觉(即增加15分钟睡眠时间)。如果在85%到90%时,不能增加时间;在85%以下时,需要减少15分钟时间。 之后不断重复第4步,逐渐调整增加患者睡眠时间,直到患者的睡眠时间无法继续增加为止,即患者的有效睡眠稳定在85-90%之间。 ????注意:本疗法贵在坚持。同时,有双相障碍、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史,及癫痫、异态睡眠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和有跌倒风险、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禁用。
转自李凌江教授~~ 新华网沈阳10月10日电(王坤朔)有人将抑郁症形容为“心灵的感冒”,然而抑郁症却不像普通感冒那样可以依靠自身免疫力痊愈。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抑郁症这一心理精神疾病,但却普遍缺乏正确、科学的认识。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近日,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凌江教授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严重损害身心健康,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凌江教授在接受新华网采访 抑郁症≠心情不好三点初筛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据世卫组织估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遍布各年龄段。李凌江表示,抑郁症是100多种精神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单病种精神疾病,最严重时可导致自杀。然而我国大众对于抑郁症的认识严重不足,很多人只知其名,对抑郁症存在很多误解。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将抑郁症与抑郁情绪、抑郁心情相混淆。 “抑郁情绪往往是一过性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因不顺心而心情不好,一般很快会缓解。而抑郁症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心情低落,并伴有其他症状。”李凌江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自我初步判断是否患抑郁症: 第一,抑郁症患者除了心情不好外,还伴有其他消极情绪,比如出现兴趣丧失、意志消沉、睡眠不好、反应迟钝、自责、疲惫等状态,甚至有生活毫无意义、想自杀等平时不会出现的情绪,这些是抑郁症的症状群。 第二,几乎每天都出现以上症状群,并且持续较长时间,至少两周的时间里每天都会感受到这些症状群。 第三,出现了社会功能的损伤,如无法工作、学习,不能与家人正常相处,生活不能自理,不愿跟人来往,甚至害怕出门。 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同时出现,就要及时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李凌江提醒,并不是出现了上述三种情况就一定是抑郁症,这只是一个自我初步识别的方法,是需要去求医的信号,是否为抑郁症还要经过专业医生的复杂诊断。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抑郁症呢?目前还未找到十分明确的病因,但一般认为,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与个人机体的素质有关系,素质包括个人的基因、蛋白、神经递质、神经细胞、大脑神经网络、精神活动等,一些人在某些素质方面有所缺陷;第二,在机体素质存在缺陷的前提下,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就容易患抑郁症。 抑郁症可治愈用药依从性很重要 李凌江表示,一旦确诊为抑郁症,要及时接受治疗。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治疗抑郁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具体采用哪种方式,或多种方式配合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制定。整体来看,药物治疗最为普遍。 李凌江指出,抗抑郁症药物通常在开始服用后2至4周起作用,需要耐心等待药物起效。同时,医生针对患者病情变化要边治疗边调整用药,很多患者都面临多次调整用药方案的情况。 患者依从程度对治疗效果影响非常大。李凌江提示,患者要给予医生充分信任,严格遵循医生给出的用药方案,按时足量服用,不要擅自停药或者换药。 “抗抑郁药物以调节失衡的神经递质为主,而让神经递质恢复正常水平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需要连续用药巩固,因此服药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有决定性作用。”李凌江说。 有些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愿服药。李凌江表示,事实上,任何药物都会有一定副作用,要平衡副作用与获益之间的关系,不要因噎废食。 此外,李凌江表示,患者的病耻感是耽误抑郁症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错误的观念,很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有抑郁症,也不敢让别人知道,从而错失宝贵的治疗时机。” 精神科医生队伍亟待扩充 抑郁症困扰着全世界,全球有超过3亿人陷入到抑郁症的阴霾之中。李凌江表示,中国的抑郁症发病率估算约为4%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不相上下。但由于我国整体对于抑郁症认知不足,导致就诊率不高。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促进心理健康”,要求“到2030年,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为了实现这一要求,李凌江认为,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但当前最为紧迫的有两点:首先,要加大精神学科方面人才培养,我国现有精神医学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很多专业工作无法展开;第二,要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大众了解什么是抑郁症,该如何寻求帮助。 “从我个人的感受来看,最近20年来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已经提高了很多,歧视、病耻感也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患者会主动寻求治疗。全社会的观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李凌江说。
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主持,并邀请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业专项"儿童孤独症诊断与防治技术和标准研究"项目专家组以及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讨论,并参考美国、英国等有关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管理指南,同时结合国内外ASD研究进展,形成《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并发表于《中华儿科杂志》 第一部分 ASD的早期筛查与早期识别 一、应掌握ASD交流缺陷的早期行为标志,对父母做好科普宣 (一)ASD早期行为标志 ASD社交不足行为和部分刻板行为在早期即可出现,早期筛查可以发现这些异常,2岁或2岁前早期诊断可靠。具有强有力的证据可作为ASD早期识别的5种行为标记,简称"五不"行为。 1. 不(少)看 指目光接触异常,ASD患儿早期即开始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有研究表明最终诊断为ASD的患儿在24月龄时对于人眼部的注视时间仅为正常儿童的1/2。有些ASD患儿即使可以对话,但是面对面注视仍然不正常。 2. 不(少)应: 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JA)。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通常是家长较早发现的ASD表现之一,也有证据表明叫名反应不敏感不仅可以从正常儿童中识别出ASD,也可较好地分辨ASD与其他发育问题的儿童;JA是幼儿早期社会认知发展中的一种协调性注意能力,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在对ASD患儿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在14~15月龄即表现出较低与JA相关的沟通水平下降,因此JA缺陷也是"不应"的表现, 3. 不(少)指: 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ASD患儿可能早在12月龄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4. 不(少)语: 多数ASD患儿存在语言出现延迟,家长最多关注的也往往是儿童语言问题,尽管语言发育延迟并非ASD诊断的必要条件,其他发育行为障碍也多表现有语言发育延迟,但对于语言发育延迟儿童务必考虑ASD可能。 5. 不当: 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ASD患儿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等。言语的不当也应该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二)ASD患儿社交和沟通行为发育轨迹的异常 行为发育轨迹是指儿童行为发育的水平、速度以及方向。除了关注儿童早期某单一时点的发育情况外,还应关注其整个发育过程的轨迹。早期发育轨迹的异常可能是ASD的危险指标。有研究表明,部分ASD患儿在12月龄前语言及非语言发育技能正常,但此后发育轨迹出现异常,学习新技能能力下降。也有报道在6月龄前,ASD儿童与正常儿童发育轨迹基本一致,但此后发现其社交技能发育的轨迹出现下降趋势,包括目光注视、社交反应性微笑、发声频率等。此外,发育倒退的现象也需引起重视。部分ASD患儿在生后1~2年发育轨迹正常,但随后出现已获得技能的丧失,可涉及语言、社交手势、运动等多个领域,发育倒退可能是忽然出现的,也可能是逐渐发生的。在ASD患儿中发育倒退整体的发生率约为30%,发生的平均年龄为19~21月龄。 (三)ASD发生的高危因素 ASD病因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是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被纳入研究的环境因素众多,但多数没有定论,但有2条是已被明确的ASD高危因素:(1)有患ASD的兄弟姐妹;(2)有精神分裂、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及行为问题家族史者。儿科医师应对有这2条高危因素的儿童给予特别重视,建立档案,追踪随访。 上述明确的ASD早期行为识别标志尚不能构成ASD诊断,无论家长还是儿科医师根据以上所列早期标志疑诊ASD,务必在给予初步干预指导的同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评估或转诊有条件医院进行进一步的ASD诊断、评估。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表明, 2015年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2亿人。中国抑郁症时点发病率为3.02%,目前已经有超过4000万抑郁患者[1] 。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2]明确指出,抑郁症的治疗目标如下: ▲ 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减少复发风险。 ▲ 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稳定和真正意义的痊愈,而不仅是症状的消失。 ▲ 预防复发。 2010年发布的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抑郁症指南第三版[3]中,抑郁症的治疗目标如下:“获得临床治愈,改善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理想总是丰满的,而现实多少还是有些骨感的。目前,抑郁症发病的主要人群为20-60岁左右的中青年(俗称职业人群)[4],这类人是社会的主力军,往往肩负工作、生活、家庭等多方面责任,社会功能未能彻底恢复对个人和家庭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更为沉重。 抑郁症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主要源于职业功能的损害。瑞典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分析了抑郁症患者的年均疾病成本:在抑郁症导致的经济负担中,疾病治疗成本仅占一小部分,而因工作能力丧失等因素产生的间接成本,占抑郁症全部经济负担的80%以上[5] 。一项针对抑郁症患者12个月的流行病学调研显示:抑郁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工作能力损害,使患者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此外,与健康者相比,抑郁症患者的缺勤时间增加了3倍,无效工作时间增加了约7倍[6] 。 对比抑郁症现状与治疗目标,不难发现目前抗抑郁治疗的需求仍未得到解决——患者功能无法达到全面恢复: ▲ 一项为期6个月的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7]显示:23%完全治愈的抑郁症患者功能仍受损。 ▲ 另一项针对514例抑郁症患者的问卷调查[8]显示:患者希望在症状、功能和生活质量上有所改善。 ▲ 此外,有患者调查[9]显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达到治愈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中有近一半认为自己并未完全缓解,这些患者的注意力下降、犹豫不决和精神运动迟缓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仍很高。 …… 可见,这些也是抗抑郁治疗中未被满足的需求。因此促进患者功能全面恢复是抗抑郁治疗的长期奋斗目标,而症状的全面缓解是功能恢复的前提和基础。 抑郁症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情感症状、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抑郁症的每个症状群都可能对功能造成影响。 1. 情感症状 情感症状包括自我感受到或他人可观察到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甚至丧失,无法体会到幸福感,甚至会莫名其妙出现悲伤[10]。情感症状未得到缓解,可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导致患者悲观厌世、自卑自弃等消极心理。此外,该症状群还可使患者无法控制自身情绪,导致工作、生活和人际等社会功能方面都受到影响[11]。 2. 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通常表现为体重、食欲、睡眠和行为活动等方面的异常,部分病人还可出现疼痛、胸闷气短、胃肠道不适等症状[2,10]。如若该症状群无法有效改善,则患者无法恢复到自己以前的状态,从而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总体生活满意度降低[11]。 3. 认知症状 认知症状大多表现为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分心、信息加工能力减退[10]。该症状群不仅是抑郁症急性期常见的症状表现,也是影响功能的重要残留症状[12],若未得到全面缓解,则患者的工作、家务和学业能力就无法恢复到既往水平,从而降低了生活质量[11]。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功能全面恢复是抗抑郁治疗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未来的努力方向。如何达到全面功能恢复这一目标,还需从缓解三大症状群着手,且临床上不能忽略任何一组症状,包括尤其容易被忽视的认知症状群。 参考文献 1. Ferrari et al., Burden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by country, sex, age, and year: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PLoS Med.2013;10:e1001547 2. 李凌江, 马辛.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2015 3. APA.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3rd Edition. 2010. http://www.psychiatryonline.com/pracGuide/pracGuideTopic_7.aspx. 4. Patten SB, et al., Simulation studies of age-specific lifetime major depression prevalence. BMC Psychiatry 2010, 10:85 5. Ekman M et al., The societal cost ofdepression: evidence from 10,000 Swedish patients in psychiatric care. J AffectDisord. 2013 Sep 25;150(3):790-7. 6. Stewart WF. et al., Cost of lostproductive work time among US workers with depression. JAMA. 2003 Jun18;289(23):3135-44. 7. Romera I et al., Social and occupational functioning impairment in patients in partial versus complete remission of a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episode. A six-month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 Eur Psychiatry. 2010 Jan;25(1):58-65. 8. Zimmerman M, et al. Remission indepressed outpatients: more than just symptom resolution? J Psychiatr Res. 2008Aug;42(10):797-801. 9. Zimmerman M, Martinez JA, Attiullah , Friedman M, Toba C, Boerescu DA, ahgeb M. Why do some depressed utpatients who are in remission according to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not consider themselves to be in remission? J Clin Psychiatry 2012; 3: 790–795. 10.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Health Disorders.5th ed.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11. Zimmerman et al. How should remission from depression be defined? The depressed patient's perspective. Am J Psychiatry 2006;163:148–150 12. 肖乐. 等. 中国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现况调查.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7,50(03): 175-181 本文选自医脉通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以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一种身体、情绪和行为变化的综合表现,在产后1一2周最易发生。近年来国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为5.3%~20%。产后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有(1)情绪低落。妈妈们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绪淡漠,行为表现为孤独、害羞、不愿见人或伤心、流泪,甚至焦虑、恐惧、易怒。(2)兴趣减退和乐趣丧失。她们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整天感觉沮丧、伤心,或“空荡荡的”,而且每天如此。(3)疲乏和自责。感觉到难以集中精力,会感觉到过度或从不间断的疲劳,极端易怒或烦躁,或一直会哭泣。感觉内疚、无价值或无助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没有用,什么都不会干了,什么都干不了了,对未来失去信心,感到没有希望。严重的,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4)晚上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而白天却昏昏欲睡。有的人会食欲大增或大减,总是想要吃东西或根本不想吃东西,体重增减变化较大。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创造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家人的陪伴。采用适当的方式安慰、鼓励病人,使其感到温暖,对母亲的角色予以肯定、支持、表扬、提高患者的自信心。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沟通,如实表达内心需求,建议丈夫陪伴妻子照顾婴儿,减少负性刺激;因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可提高产妇自尊, 对产褥期的紧张和压力起到很好的缓冲。 药物治疗:症状严重的病人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因有些药物可经母亲的乳汁排泄,所以进行药物治疗时,要停止哺乳,以免对小宝贝儿造成伤害。产后抑郁症的预防(1)、产前心理生理卫生宣教工作非常重要。让准妈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成为新妈妈。由丈夫陪同去产前门诊咨询,看录像,充分理解孕期围产期知识。向有经验的妈妈学习也很有帮助。良好安宁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妈妈们的心理健康。 (2)、在生产前后保证良好的睡眠、营养和运动,可以提高大脑处理应激刺激的能力。 产后创造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家人的陪伴。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3)、一旦患有产后抑郁症,也不要害怕。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这时,妈妈们常常需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尤其是丈夫的体贴、关心、理解十分重要,要及时开导并排解产妇的忧虑问题,经常有户外活动,多与亲人、朋友交谈,能很快从抑郁情况解脱出来。(4)、如经心理治疗无效和症状日趋加重则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作者:张富,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以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一种身体、情绪和行为变化的综合表现,在产后1一2周最易发生。近年来国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为5.3%~20%。产后抑郁症危害较重,不但影响患病的母亲,而且还会影响婴儿的认知和语言以及行为的发展,同时对于家庭、婚姻、社会也有重要的影响,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对产妇而言,在身体上,使产妇虚弱,恢复慢,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易患病;在精神上,产妇会感到非常的痛苦并出现自责,病情严重时出现极度的悲观厌世情绪,产生自杀倾向。自杀死亡率可达15%到25%。在自杀之前又恐孩子将来无人照顾,便会出现杀婴念头和行为。另外,也有部分抑郁产妇受病情影响脾气暴躁易怒,半夜孩子哭闹时,心情更加烦躁,有时嫌孩子半夜哭闹会用枕头捂孩子。对孩子而言,可造成母婴连接障碍。母婴连接不良时母亲可能拒绝照管婴儿,使婴儿发生损伤,并妨碍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孩子多动症即与婴儿时期的母婴连接不良有关。产后抑郁症还会影响到夫妻关系,家庭和谐等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产后抑郁症呢?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主要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三个方面。生物学因素主要是体内激素在短时间内的急剧变化,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分娩后的3~5天内其水平逐渐降至基础水平。当然,所有的产妇都会经历这一过程,有些人就不会患产后抑郁症,所以还有其它因素参与,特别是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人格特征或者说是心理素质,人格特征是产后抑郁症的基础,产后抑郁症患者多有情绪不稳定、对外界反应敏感和性格内向,感受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差,自我为中心或成熟度不够、好强、固执、认真、社交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等个性特点。社会因素主要是社会支持包括情感、物质、评价和信息支持四方面。情感、物质支持主要指丈夫、父母的积极参与,如照顾产妇、婴儿及提供物质帮助。信息支持包括教育产妇学会照顾自己和婴儿,进行角色转换,改善母婴关系等。评价支持包括对产妇的表现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其它诱发因素: 如剖宫产的产妇较自然产的易患;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也是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