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 ?原创 廖金敏 精神卫生686 “当刀片划向我胳膊的那一刻,心里的痛苦才能得到一些释放,我才能坚持活下去”。16岁的小涵低着头跟我说到,声音很小,但每一字一语都敲打着我的心,她心里得有多痛苦,才会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 她的父母听到后,诧异于原来孩子这么做不是想“自杀”,反而是为了“求生”,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转念又十分不解,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她母亲边说边抹泪,从小她就是我们的心肝宝贝,怕她磕着碰着,可她怎么能这样去残害自己的身体?她的父亲更加想不通,我们家的教育从来都是以理服人,是不是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太幼稚了?是不是只有我们家的孩子这样? 青少年自伤行为并不少见 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诊室里,跟小涵类似的情景很常见。这种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反复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称之为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简称自伤行为。 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在青春期达到顶峰。中国初、高中生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27%,成年后发生率逐渐下降。自伤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切割、烧灼、撞头、掐或抓自己、吞咽危险物品、用尖锐的东西戳身体等。 虽然自伤行为不是以结束生命为目的,但频繁、极端的自伤行为会导致身体残障、甚至死亡,极大地增加了自杀风险。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它,足够重视它,正确面对它,避免悲剧的发生。? 青少年为什么会发生自伤行为? 正如小涵父母所困惑的,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自伤行为,到底是什么驱使他们这么做呢? 首先,青少年自伤行为最常见的动机是调节痛苦情绪,为了缓解和摆脱不良的情绪,比如抑郁、焦虑、愤怒、内疚、自卑、无助、绝望等。 小涵依旧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出现自伤行为是在初二的一次期末考试后,全校排名与她期待的名次相差一百多名。这种落差让她感觉非常失落、自卑,在同学中抬不起头。班主任找她谈了话;回到家后,父亲跟她说,“不要让我失望,也不要让你自己失望”;母亲跟她说,“是不是最近不够努力?以后周末不要玩手机了”。 她感到自己和考卷上的错题一样,根本就不应该存在。认为所有的错都是自己一个人导致的,这种无法诉说、难以承受的痛苦让她彻底崩溃,有了伤害自己的冲动。仿佛自伤是一个桥梁,能将困在心里的痛苦通过身体传递并释放出来。那一刻,划自己的手臂是她唯一想到的快速缓解痛苦的办法,只有这样,获得平静之后她才能继续学习。 其次,青少年也会通过自伤行为去影响人际关系,试图让自己被看到,引起关注和重视。青少年比较弱小,有时说什么或者做什么容易被忽略、被批评。比如,孩子心情不好,想休息或者去看心理医生,父母常常会觉得孩子是“小题大做”、“青春期叛逆”、“逃避学习”。只有孩子把问题严重程度升级到伤害自己身体,父母才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足够的重视,他们才有可能不去上学、并得到想要的帮助。 此外,自伤行为也能使部分青少年获得一些相对好的感受,比如获得控制感。在他们对一切都感到不如意的时候,发现身体还是他们自己的,是唯一可以自由地、完全地由自己把控的。有些青少年常常会感到麻木、空虚,无法体会到自己的感受,自伤行为给他们带来疼痛感,这种疼痛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己还活着。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自伤? 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高,主要是由生物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有些青少年存在生物学的易感性,这些孩子先天对情绪有高度敏感性。看似平常的生活琐事,就容易引发情绪波动,情绪反应剧烈,并且持久,有时无法在下一个情绪反应之前恢复,好比烧伤的患者稍有风吹即感到切肤之痛一般。 情绪高敏感性,如同青少年的肤色、身高、容貌一样,是由身体决定的,他们自己无法选择,也不是他们的错,并不是大家口中的 “心眼小”、 “矫情”、“玻璃心”。小涵曾跟我说过,“我宁愿没心没肺,也不想这么脆弱”。不过,虽然是个体特征,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降低情绪敏感性。 环境的易感性主要指不被认可的环境,包括青少年生活的家庭、学校、同辈、网络等。比如,青少年正常的情绪表达,长期被忽视、否定或者惩罚。比如,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而哭泣,家长可能会说,“你反应过度了,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家长这样的反馈会让他们陷入自我否定中,逐渐不会准确的表达情绪,促使他们情绪表达方式不断强化升级,最终以极端方式来获得父母的重视。 不被认可的环境还包括过度简单化解决问题和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去了解青少年实际遇到的困难。比如,青少年考试考砸了而心烦意乱,老师有时会说,“下次多学习就好了,你会做得很好的”;家长会说,“少看点手机,成绩就上来了”。这样过度简单化的指导,并没有教会青少年学习忍受痛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有效地调节目标和行为。 当具有情绪高敏感性的孩子生活在不被认可的环境中时,他们会出现情绪失调,情绪失调后又会遭受环境的不认可,加剧情绪失调。如此相互作用,最终出现广泛、持久的情绪失调,导致自伤行为的发生。 我们该如何应对青少年自伤行为? 青少年自伤,是成长过程中被忽视、孤独、无助、失落、失控、绝望等各种负面感受和“要活下去”的念头的无声对抗,这是一种说不出的痛,这种痛不被看到、不被接纳、不被认可,是最痛的。我们如何应对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呢? 首先,要充分的认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要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接纳包容、积极关注的环境。停下来、慢下来、放下评价,试着去看到发生自伤行为时,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的想法是什么、情绪如何、身体是怎样难受;看到他们在自伤行为之前已经做出的努力,看到自伤行为在那一刻对他们的意义;试着去理解他们,并把这种理解传递给他们。 青少年缓解痛苦的心理需求没有错,只是通过自伤行为的方式需要调整,需要改变。所以,记住,认可自伤行为发生时他们的感受和自伤行为的功能,而不认可自伤行为本身。这种认可要充分、有耐心、坚持下去,青少年才有改变的机会。 当发现青少年自伤时: 家长不要说教、批判、训斥,这只会把他们推向更痛苦的漩涡。试着陪伴他们,给他们安慰和拥抱,帮他们处理伤口,给他们找创口贴、碘伏消毒液。这并不是鼓励他们这么做,而是表达你的关心。 老师们不要惊慌,可以试着去理解他们,告诉他们,“你这么做的时候,心里肯定非常难受,你愿意跟我说一说吗?”学校也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同学们不要害怕,也不要嘲笑和疏远他们,他们也是你们中的一员,他们也一直在竭尽全力的生活。只是他们目前遇到了困难,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试着去保持同伴间一如既往的关心、问候、陪伴。 青少年发生自伤行为后,不要过度责备自己,试着停止自伤行为,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试着对此保持开放态度。看到自己一直承受的痛苦,试着问问自己,此时此刻,我能做些什么?如果我继续选择自伤,将给我带来什么?这是否与我想过的生活是一致的。如果不自伤,我还能做些什么让自己挺过去? 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青少年自伤行为可以单独存在,也有40-60%与青少年精神障碍伴发,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分离转换障碍、进食障碍、强迫症等。无论哪种情况,均需要专业人员的系统干预。在改善青少年自伤行为方面,优先推荐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是在传统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综合性心理治疗方法,以辩证法、正念和行为科学为基础,注重认可和改变之间、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平衡,可以减少情绪失调和行为异常的发生。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一种说不出的痛。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先理解自伤行为为何发生,看到自伤行为背后的情绪、冲突与动机,家长、老师、同学、青少年自己一起努力,给予接纳、包容、理解与认可,才能促使改变的发生。
现代青少年,不仅要应付身体和第二性发育所带来的各种变化,还要负担现代社会的高强度学习和考试压力,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去建立一套更成熟、更符合社会规范的 思想和行为模式。他们需要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实现跨越式的成长,因为他们和父辈 及祖辈经历的不是真正时间意义上的 20 年或 40 年差异,而是成倍于此的变革,这意 味着他们要不断去处理各种各样的内心冲突…… 抑郁情绪 VS 抑郁障碍 作为基础概念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抑郁作为情绪问题的连续体,涵盖轻度的抑郁情 绪(Depression Mood)到严重的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MDD) 我们在这里强调的青少年情绪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症”或者“障碍”,更早期的“倾 向”更是整个抑郁情绪连续体上的重要观察点。 一、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率 在 2015 年一份国外的文献研究中提示,全球范围内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 2.6%,更有 30%的青少年正在经历一些早期的、抑郁情绪的亚临床困扰。国内学者 也有曾做过不同地区的调查研究,有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病率约为 4.8%~ 22.8%,如此就不难推测在扩大化抑郁定义下,可能有更多的青少年呈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 二、青少年人群抑郁的表现特征 青少年的抑郁的表现方式往往不同于成年人,容易被低估、忽视,因此更具有隐蔽性。而且即使有了相应的诊断,受限于父母的认知及选择,科学化的治疗率也相对 较低。我们通常把抑郁表现从情绪、思维、生理、行为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情绪: 可以说这个部分是青少年抑郁与成人最大的不同。成人往往是表现出明显的忧虑忧 愁,兴趣低落等,而青少年则多表现为烦躁、易怒,甚至逃学、离家出走,我们在专业上 把这样的情况叫做 acting out;他们的情绪低落更像是不明所以的内向,自卑,敏感、 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思维: 感觉自己思考变慢,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会主诉上课和做作业效 率降低,“想学好但学不动”; 生理 : 常常抱怨头痛、头晕、恶心、胃痛、胸闷等,但医学检验又查不出器质性问题,专业上考虑这种情况叫“躯体化反应”,是借由躯体疼痛来表达心理上的痛苦,说“借由”这并不是说他们在“故意假装”,没有病灶,但疼痛不适感都可能是真的,他们会抱怨身体没劲、疲乏,睡眠节律也因此紊乱;还会因此出现进食方面的问题,或者是食欲不佳或暴饮暴食而导致体重的上下变化。 行为:对多数活动失去兴趣,回避见朋友、亲戚等正常的社交活动及娱乐活动,容易感到焦虑,易怒,严重时还会有关于自杀、自残的想法或言行。 三、青少年抑郁的成因 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涉及诸多变量,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神经生物学和心理社 会因素两方面,总体而言影响因素有: 1、基因层面与成长环境的交互影响,催生抑郁; 2、遗传方面,母亲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也是抑郁高危人群; 3、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影响,使得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和自杀行为; 4、养育方式上“专制型”与“忽视型”父母的子女常表现学业和社交困难,容易 抑郁; 5、过往的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对抑郁的影响显著; 6、缺乏家庭的支持,成长中父母的参与度低而批评、拒绝水平偏高的孩子易抑郁; 7、父母敌意和苛刻的纪律以及冲突性家庭行为(包括婚姻冲突、离异)容易导致 孩子出现抑郁; 8、受到同辈间的欺凌霸凌也是青少年抑郁的风险因素之一; 9、学习压力、人际压力、重大丧失、恋爱不顺或失恋、高频的受到父母责骂等, 问题越多,频率越高,青少年抑郁程度越重。 注:以上所提示的均为影响因素,并不能一一对应的说某个因素一定导致青少年抑郁。 四、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和应对 1.青少年个人方面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合理作息,这是预防抑郁的重要因素。动力学对抑郁症的一个理解是“如果攻击向外表达,就会变成怨恨、愤怒、讽刺 等;如果不向外表达,就会转而向内攻击自己,如羞耻、内疚、自嘲等。如果总是向 内攻击自己,就容易发展成抑郁症”。因此,青少年也应该主动学着去识别和表达自 己的情绪,学习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和积极的归因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 培养自信,树立高自尊,建立和维持友谊。 2.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养育者,可以在婴儿早期学习如何与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在儿童早期开始注重对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父母也是孩子非常好的榜样。父母自身能够觉察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 一种健康的态度去应对婚姻冲突,对婚姻有较高的满意度,以权威和民主的教养方式 进行养育,允许孩子表达失败和负面情绪,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等都是青少年抑郁的 保护因素。 3.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 假如经医生确诊为抑郁症,那么就要提起更加的重视,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尽早开始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目前已有众多实证研究表明,抑郁症在临床上有很多有效的治疗办法。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明确指出: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坚持药物和心理治疗并重的原则。对于轻度和中度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首选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治疗、家庭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等)。对于重度抑郁症,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或 者心理治疗。 4.关于抑郁的几点误解 误解一:抑郁症是精神病,会疯掉? 答:抑郁症在非常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精神性病症状,而不是变成精神病,但情绪是主症。 误解二:抑郁症就是在于自己看不开,想不开,能想开点了就好了! 答:抑郁症是种病,患者在大脑上是有器质性病变的,并不是“看得开看不开” 的问题,该服药时得服药,心灵鸡汤式的安慰或训诫,不但无效还可能有害。 误解三:这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挺开心,什么抑郁!都是装的? 答:还能有开心的表现,说明抑郁症还没那么严重,本来是好事,要请家长把“他 的抑郁症是装的”这句话缓一缓,很多青少年因此会有二次伤害。 误解四:抑郁的人一定会自杀? 答:不一定会。我们经常看到媒体上有很多关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让我们觉得抑郁症患者会动不动就自杀,虽然说特别严重的抑郁障碍患者确实存在着自杀风险,但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一定程度的抑郁状态,及早干预及早调整,恢复状态还是较为可能的。当然,不能因此忽略掉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性。一些青少年甚至可能会在与成年人发生冲撞时高喊,“你要是不让我玩手机/打游戏/出去见朋友,我就自杀!”, 这时候的家长尽可能的不要去刺激他,说负气话比如“别来吓我,有本事你去死啊” 等等,青少年的基底神经节发育尚未完善,冲动控制功能并不好,近来也不时有因一气之下做出极端行为的事例发生。因此这样的时候最好还是冷处理、或者换个人来和孩子谈谈。 5、在抑郁症的家庭护理上,家长需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家长要注意识别抑郁发作。通常,哪怕抑郁症恢复了,仍然有可能复发, 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是否情绪低落、发脾气、整天睡觉、胃口变差、扬言自杀等(不能做绝对判断,可作为参考) 其次,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通常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反感家长絮絮叨叨,这个时候你可以清晰地告诉孩子“我一直在你身边”,这样一直都在而不打扰孩子的陪伴和温暖是孩子需要的。当然,不能极端,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过度提要求,家长还是得注意原则,特别是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上,还是得控制的,基本是控制在 1-2 小时为宜。 最后,关于药物的问题,对症抑郁的药物不一定在首次配药时候都能精准,一般要过 2 周(14 天)的时间,才慢慢起效,或者可能存在需要换药的可能。用药时别 因为担心药物有副作用而随意弃选或放弃服药。副作用根据药物不同肯定是有些的, 但专业医生会“两害相权取其轻”。具体如何使用药物,还是谨遵医嘱。特别重要!别自作主张换药物或者改变剂量! 同时,也要认识到药物作用的局限性,药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情绪很低落 的糟糕状态,但通常抑郁症发作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问题,会有生活事件作为诱因, 也有人格因素的基础。这个时候,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6、关于休学。 临床上这是个让家长很困扰的问题,求学时期得了抑郁症是不是一定得休学?从 结论来说,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大多数情况下,有规律的群体生活作息对孩子的 恢复是有帮助作用的,但重要的是要评估孩子所在的校园环境,避免让孩子暴露在比 较应激的环境下,比如住校、课业及考试压力大等状态就不太适宜抑郁问题的康复。反之,假如青少年的压力本身多来自于家庭,那么休学回家,增加了与父母发生摩擦 的几率,某种意义上可能更是病情加重的开始。因此休学与否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 家长需要充分与老师及校方、治疗群体(包括医生及咨询师)沟通后再来决定。
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很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便是,服用精神科药物患者的生育问题,其中主要涉及药物的致畸作用。 一篇文章分析了服用精神科药物对男性生育无致畸作用的机理,本文则侧重探讨服用精神科药物对女性生育可能存在致畸风险以及相应对策。 与男性生殖细胞相比,女性生殖细胞——卵子的生长、增殖完全不同。卵细胞的整个生长和成熟周期很长,而且能成为成熟的生殖细胞——卵子的数量极为有限:在女性的胚胎期,双侧卵巢内有原始卵细胞700万,此后胎儿期的卵细胞多以始基卵泡形式存在且数量锐减。至出生时,就已经减至大约200万个始基卵泡。而到青春期,女性双侧卵巢里只有约30万个始基卵泡。此时,才开始有始基卵泡向成熟卵泡分化、成熟,而其中最多仅有400多个始基卵泡分化、发育成为成熟卵泡,在排卵期被卵巢释放(排卵)。 从胎儿期到始于青春期、终于绝经期的整个生育年龄段,女性以月经周期计算的每个卵巢周期中,两个卵巢交替有(也可能由一个卵巢连续进行)十几个卵泡一起发育,但最后只有一个卵泡(优势卵泡)成熟排出,能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胚胎、胎儿(少数有2个或者2个以上形成双胞胎或者多胞胎)。 在转化为初级卵泡之前,始基卵泡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即从胚胎期到开始受促性腺激素刺激而转化为初级卵泡的这段历时长者五十年、短者十几年的始基卵泡休眠时间,是足够漫长的。而从始基卵泡转化为初级卵泡,再经过窦前卵泡、窦状卵泡发育最终到成熟卵泡,也需要大约12个月的时间。而且,从始基卵泡到窦前卵泡这九个月的时间里,卵泡的生长速度较缓慢,直径由0.03mm只增加4倍,到0.12mm,构成卵泡体积增加的主要成分——卵细胞周围支持性颗粒细胞由单层增加到多层(3000-5000个)。从窦前卵泡到成熟卵泡的这个快速发育阶段大约85天,相当于三个月经周期,在此期内卵泡体积迅速增加,成熟卵泡直径18-23mm,突出于卵巢表面。 在处于休眠状态的始基卵泡阶段,卵细胞的代谢活动水平极低,而在向初级卵泡转化过程启动之后,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和代谢活动开始活跃起来,并随着卵泡先慢后快的生长速度而愈加活跃,直到排卵。在这个过程中,卵泡内的卵细胞、颗粒细胞与细胞外部环境的物质交换速度也与其生长速度一致,呈加速趋势。 如果细胞外液中存在可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药物,显然可能以符合浓度梯度的规律分布于细胞内液的。如果该药物本身具有细胞毒性,就可能造成卵泡内增生活跃的颗粒细胞损害,进而造成卵泡的发育异常,甚至造成卵泡死亡。 由此可见,有细胞毒性的药物可以造成女性的不孕。除此之外,某些影响细胞质、细胞内液乃至影响细胞核的药物也可能造成卵泡的发育过程异常,不能以成熟卵泡形式排卵,也会导致女性不孕。最后,某些进入卵细胞的药物虽然不能直接影响卵细胞的成熟和排卵,但却可能因为存在于卵细胞及其支持细胞内,而造成受精卵的增殖和发育异常,既可能导致胚胎发育不良而发生自然流产,也可能导致胚胎不能正常发育为正常胎儿的畸形改变。 由于妊娠前是一个漫长的时期,每个女性都不可能完全规避影响卵泡、卵细胞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刻意去规避可能的风险因素不仅代价高昂,如时刻防范各种辐射、有害化学物质等,而且也不可能。因此,较为理性且较为可行的做法是在妊娠期尽可能规避对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有明确危害的因素,如避免使用有细胞毒性的药物、避免过度暴露于持续的强放射线环境、避免感染可能危及胚胎发育的病毒等。 当然,按照绝对理想化的做法,妊娠期女性应该避免使用任何有进入活体细胞内可能的药物。但实际上很难做到这样的理想化的程度,而且有些血液浓度不高的药物即使有少量药物分子进入细胞内也未必能够影响到细胞的正常代谢、增殖,对这些因素的“严防死守”可能没有实际意义。况且,人们也很难规避未知的可能危害孕妇健康和影响胚胎或胎儿发育的不利因素如从自然环境中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所以,如果希望在妊娠期规避所有风险,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根据我个人对药物、卵巢功能与妊娠的认识,我认为考虑服药与妊娠的关系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区分妊娠期服药与非妊娠期服药对妊娠的影响。对于妊娠期女性而言,美国FDA所宣示的妊娠期用药风险分类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原则上不用X和D类的药物,也尽可能避免用C类药物。至于非妊娠期服药而又准备怀孕生育的女性,应在病情足够稳定,争取达到痊愈标准半年以上逐渐减药、停药,理论上在完全停药后怀孕是不必考虑药物因素的影响。因为停药后末次服药的五个半衰期之后,体液内药物浓度已降低至极低值,对生殖细胞几无影响(假设药物的峰浓度是100ng/ml,理论上五个半衰期后该药的血液浓度已降为3.125ng/ml,这样微量的药物对构成卵泡的所有细胞的影响就是微乎其微了)。当然,女性患者也可以通过停药后血药浓度检测作为排除药物因素对妊娠的不利影响,即当血药浓度为零或极微量时,药物对卵泡细胞的直接影响就消失了。有很多患者误认为所有药物都会在体内有长期蓄积,并存在于细胞内,这是不符合药理学原理的。 当然,若病情不允许停药,且疾病属于物理治疗的适应症,可考虑选择物理治疗作为妊娠期的替代治疗。目前在妊娠早期(怀孕前三个月)采用无抽搐电惊厥治疗(MECT)作为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手段有效且安全,在整个妊娠期,合理频度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于妊娠期女性是安全有效的。四川大学化西医院医生和我们自己的治疗经验表明,rTMS治疗不仅能使患者保持在停药情况下整个妊娠期的良好状态,在产后继续维持治疗还显著减少了产后抑郁发生的风险。 第二,要区分妊娠期服药致畸作用的现实危险与理论风险。在妊娠期服药的女性,有确切致畸作用的药物与胎儿畸形是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的。例如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欧洲由孕妇服用治疗孕早期妊娠呕吐的药物“反应停”导致大量“海豹儿”(这些畸形新生儿没有臂和腿,手和脚直接连接在躯干上,很像海豹的肢体,故名)出生。对于这些有致畸作用的药物,严禁用于妊娠期女性。就目前的观察结果而言,所有精神科药物并没有这样确切的致畸性因果关系,只是大数据调查显示,妊娠期服用某些药物,例如D类、X类的药物,导致产妇生出有畸形的新生儿比例略高而已,所以人们推断这些药物可能有致畸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药物的致畸风险都属于理论风险,并非现实危险。若在孕早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了这些药物,也并非一定导致胎儿畸形,也并非终止妊娠的绝对指征。 第三,要区分妊娠期服药的风险与获益,不能将妊娠期服药看作是绝对禁忌。对于某些服药剂量不大且停药后病情就可能复发或复燃的患者,停药后的复发和复燃对孕妇和胎儿造成的危害可能更大,例如因严重抑郁的孕妇自杀风险、拒食造成因营养不良而危害胎儿发育等。特别是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好的证据表明,妊娠期服用某些精神科药物对妊娠是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的:例如抗抑郁药物舍曲林极少透过胎盘,孕妇服药对胎儿无直接影响;小样本动物实验表明,怀孕母鼠服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并未对胎鼠产生不利影响,且其新生幼鼠比未服药母鼠的后代更不易出现焦虑反应;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无明确的致畸作用。 第四,要区分服药致畸风险与其他生物、物理致畸风险,综合评估后,权衡何时、何种状态下怀孕。以目前的数据为依据,绝大多数精神科药物的致畸风险极为有限。对于需要较长时期服药治疗的育龄女性而言,需要考虑影响怀孕的因素就不能仅限于药物这一个因素。例如,年龄因素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由于女性的卵细胞是在胚胎期就已形成,在此后的生命过程中次第减少,直至绝经期。以始基卵泡形式休眠的卵细胞及其支持细胞——颗粒细胞在卵巢内静静地度过历时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的休眠期,在卵泡所处的这个漫长的休眠期,女性会经历或暴露于越来越多的危害正常生育的因素,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生育问题也越来越多,如生育唐氏综合征的概率就与生育年龄有正相关关系、妊高症在30岁以上的初产妇相对多见。如果可能,无论服药与否,应争取在年龄较小时怀孕生育更有利于孕妇和胎儿健康。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女性患者在服药期间意外怀孕的选择与应对问题。作为常识,我们都知道,只要是未采取严格避孕措施的育龄期女性,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怀孕。对于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女性同样如此。若在服药期间发生意外怀孕,不外乎两种选择:终止妊娠、继续怀孕至生产。 对于想终止妊娠的女性而言,首先要确定终止妊娠的原因或理由,如果此次怀孕确实与自己的生育计划有不可调和的冲突,或者是病情严重难以合理处理整个孕期的治疗问题,是可以考虑终止妊娠的。但若纯粹是顾忌所服药物对胚胎的不利影响,则未必一定终止妊娠。因为服药情况下的意外怀孕并不意味着不能孕育出一个正常的胎儿,甚至也不意味着服药会对孕育胎儿有不利影响。 此时最合理的做法便是评估孕妇继续妊娠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和弊,若孕妇所服药物无明显致畸风险,且药物剂量较小,即可在和医生进行讨论和沟通后继续妊娠,并慎重地选择孕期检查尤其是对胎儿发育情况的合理监测,同时制订包括换用作为替代治疗的物理治疗在内的后续治疗方案,保证安全怀孕、顺利生产,并争取为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值得强调的是,孕期对胎儿发育监测的影像学检查重要时点有两个,一是孕期12-14周以超声检查,了解胎儿神经管发育情况;二是孕期18-20周以超声检查,了解胎儿心脏发育情况,同时也可以了解是否有唇腭裂畸形。 女性患者妊娠期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和考虑,本文只能挂一漏万,择要介绍女性妊娠与精神科药物治疗之间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个具体患者的妊娠和药物治疗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个体化、差异化对待和处理。
在这个压力大,人人都情绪化爆棚的时代,人们常常会忽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就医治疗方面,人们也通常只重视躯体疾病,至于那些不痛不痒的精神疾病很容易被大众所忽略。 其实,心理健康是人类生存的灵魂,它承载着人类所有的思想和欲望。有的人虽然身陷残疾,但是依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这就是所谓的“身残志不残”。而有的人虽然头脑聪慧,躯体健康,却最终跳不出内心的囹圄,最后人为的伤害自己,所有的优越条件都因此毁于一旦。 被抑郁症刷屏的朋友圈 张国荣 人尽皆知的娱乐圈经典实力偶像,除了他的影视、音乐作品之外,他的艺术成就,才华,一级善良、敬业、认真、热心肠、提携后背、尊重前辈等优秀品质让他被更多人欣赏。但疑似外界对他的性取向有着激烈议论,顶受不住这么大的舆论压力,选择了跳楼自杀,终年46岁。 乔任梁 2016年9月16日晚,年仅28岁的演员乔任梁突然离世,引发外界一片惋惜和悼念。乔任梁之前就患有严重抑郁症,长期的失眠一直困扰着他。患上严重抑郁症是因为他一直想用最完美的状态出现在公众面前,对自己苛刻,所以会有很大的压力。 林嘉文 一名高三的学生,他一边复习,一边出了两本史学著作——《当道家统治中国: 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仅看书名,就令人称叹。而他的学习成绩,也依然一如既往地名列前茅。按照正常的人生路向,即将高中毕业的他,会很快迈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就读本科。然而这段在外界看来璀璨的年少人生,却在前些日子自我终结了。他在遗书中写到:“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 崔永元 因为他所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收视率的下降,导致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增大,严重超过了他的负荷,从睡眠障碍发展到严重的精神抑郁症。最后在父母的陪伴下他主动寻求精神科医生进行系统化治疗,最终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也让他的人生重现光明。 迈克尔?菲尔普斯 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曾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退役后,第二次因为酒驾被判处一年的监禁,之后他陷入失望的恶性循环,甚至患上了抑郁症,他想过自杀。他说:“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的人生结束了。我甚至不再期待第二天太阳的升起,心里甚至觉得一切都该结束。”之后他在母亲和未婚妻的帮助下接受治疗,戒掉了酒精,并重新在泳池里找到了自我。这才有了前不久里约奥运会上“菲鱼”23枚奥运金牌的奇迹。 抑郁症频发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1%,每年因为抑郁症自杀身亡人数高达100万人。 当今的社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人都会有心灵上的困扰,但是人们却很少重视它,认为这只是一时的情绪化。或者只是草率的找心理咨询来缓解自己的心理问题,从未到精神科请专业的医生诊断。往往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渐渐引到了精神疾病的“境界”。 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和监护人,应该学会保持一颗健康的心灵,并学会洞察周围亲人的心理动态。在自己或是别人情绪不佳的时候,应该加以重视,适当的科学引导,及时到精神科咨询资深的精神科医生,必要时住院治疗。千万不可以当做无所谓,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如何发现抑郁症 1. 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时间往往很长,一般超过两周,有的超过一个月,甚至数月或半年以上,且不能自行缓解。 2. 抑郁症患者主观常会感到自责、无希望感。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社会功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3. 抑郁症患者常会伴有持续性失眠、体重、食欲下降。 4. 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常常为晨重夜轻,反复发作。 抑郁症患者的护理 1. 如果发现自己身边有抑郁症患者,应该劝说他们及时就诊治疗,而不是选择逃避,否则会使疾病加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 督促患者及时服药。药物治疗是目前控制抑郁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3. 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尤其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要保证其周围环境的安全。收集危险物品,严密监护,及时送入医院治疗。 4.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多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并帮助他们提升自信,重新认识自我。 如果说身体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那么心理健康就是人类生存的养料。一棵树仅仅埋下一颗种子,没有雨水的灌溉尚不能成长。人也是这样,仅有一身的空壳躯体,没有内心的丰富情感,也只能自行衰竭。所以,一颗健康的心灵是指引我们走向美好生活的孔明灯,只有永不熄灭,才能让我们走的更高、更远。
随着冬季的过去,春季的到来,人的生物钟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人的躯体和精神心理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睡眠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说起睡眠问题,大家关心更多的是失眠。失眠可以是躯体或者精神心理疾病的一个症状,我们称之为继发性失眠。比如,抑郁症患者,出现的失眠;又比如,哮喘的病人因为憋气而睡不着觉等等。还有一些人的失眠并非是这些躯体或者精神心理疾病的影响所致,我们称之为非器质性失眠,或者叫失眠症。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失眠都属于这一种。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在诊断失眠症时,我们不能单纯的以平时所说的“正常的睡眠时间”作为标准来判断是否有失眠。睡眠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只需要很短时间的睡眠,却并不认为自己是失眠者。相反,有些人,每天睡10多个小时,仍认为自己睡眠不好,有失眠,并因之而痛苦不堪。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失眠症呢?如果你有下面几项临床特征,就有可能是失眠症患者:1 感觉入睡困难,或者是难以维持睡眠(如一会儿一会儿的醒,睡眠浅,睡不实),或者是睡眠质量差(如多梦)。2 这种睡眠的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3 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4 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等。在失眠症患者中,入睡困难是最常见的,其次是维持睡眠困难和早醒。大多数的人以上几种情况并存。失眠通常发生于生活应激增加的时候,如受刺激,心情差,生病了,等等,并多见于妇女,老年人及心理功能紊乱的人。如果一个人反复的失眠,他就会对失眠越来越害怕,并过分关注其后果。越是害怕失眠,越是睡不着;越是睡不好,就越是紧张,形成恶性循环。睡觉的时候,感到紧张、担心、心烦或情绪低,脑子里象过电影一样,胡思乱想。次日他们常常会感到心身交瘁,脑子昏昏沉沉,心情不好、易激惹、爱生气等情绪问题。失眠者常常会过多地考虑怎么样得到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有些失眠者经常试图通过服药或者饮酒来对付自己的紧张情绪,常常是不但没有治好失眠,反而导致了药物或者酒精依赖。季节变化,应注意睡眠的保健。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患了失眠也不可怕。在此提醒大家,睡眠不好时应该前往正规医院诊治,查明失眠的原因和症状特点,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科学的治疗,切忌自行、长期、大量的服用安眠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患者所承受最大的恶意和误解,竟然来自于身边本该最亲近的人。 1 “小孩抑郁症就是空调吹多了!” “确定自己抑郁之后,晚上在屋门外偷偷听到爸妈说话,爸爸说,‘让你少吹空调还不听,小孩抑郁症就是空调吹多了;” 把检查报告递给我爸看的时候,他很轻蔑地切了一声,说,‘你这种就是手机玩太多了吧,别整天盯着你那个手机屏幕看就好了;” 表姐抑郁症,二十三岁跳楼自杀。我妈说,‘你可别像她一样,一天吃八根冷饮谁能不抑郁呢?身子都吃虚了”。 像这样的伪科学理论在病友社群里经常被传播,空调和“情绪闭阻”被强行连接了起来,空调吹的多=体质阴寒=易患抑郁症。再配合一幅此流派热衷的山水画,好像疗效能实现瞬间翻倍。 知乎的抑郁话题下,也有两个热度很高的问题,“爸妈不相信自己抑郁了怎么办?”“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后,身边的亲戚朋友会怎么想?”,回答中这些不被家人理解的经历,每条都像一道伤疤,触目惊心。 患者所承受最大的恶意和误解,竟然来自于身边本该最亲近的人。父母的不理解、不在意甚至羞辱,无异于在他们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堵住了他们求救的渴望。 而当生命陨落的时候,没有人记得自己最开始说过什么,也没人意识到曾忽略了什么,只是疑惑,“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脆弱?” 2 个人情绪,“被”让位于集体意识 豆瓣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大部分父母,都不能理解抑郁症患者“? 这句话,问出了绝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心声。面对孩子的“颓废”和自杀念头,许多父母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 1.“小孩子懂什么,我都是为了Ta好”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小欢喜》里,女儿乔英子被母亲强行篡改了高考志愿,绝望之下想要跳河。看着崩溃的女儿,母亲哭着问,“你为什么非要上那个南大?”在她的认知里,给女儿设计“最合适”的志愿和人生,就是最好的爱。她不明白,为什么女儿不但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还偏执地“闹情绪”。 在这个意义上,她正是现实中无数父母的缩影:我已经给了你最好的,你为什么不开心?你凭什么不开心? 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爱是包容、理解和接纳,而在父母看来,爱是不断付出,即便那不是孩子想要的。 在他们童年所经历的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吃饱穿暖就是好的,富足就是最好的爱。两代人对爱的不同理解,造成了深深的鸿沟。 2.“我吃粗粮长大都没抑郁,你凭什么抑郁?” 不仅如此,在父辈的脑海里,压根也没有“孩子需要被理解”的概念。在他们成长的那个集体意识为上的年代,整个社会的注意力更多放在如何提高生产力、家庭成员如何分工这类问题上,个人的情绪则被视为无关紧要,甚至是多余的。 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生活的意义,而是如何才能生活下去。那个时候的孩子们,比较的是谁家吃的是细粮、谁家吃的是粗粮。 这种对精神健康习惯性的忽略,使父辈们在潜意识里认为,年轻人“就是抗压能力太差,想开就没事了”。 3.“年纪轻轻的,凭什么不开心?” 抑郁症的概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至今,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在此之前,精神压抑被诊断为“神经衰弱”,不需要太当回事,而精神类疾病则等同于“疯子”,是个耻辱的标记。 几年前,当我鼓起勇气向父母承认我有抑郁症,请求Ta们不要再指责我生活的时候,父亲的评论彻底浇灭了我所有的希望,他当着亲戚们的面指着我骂:“丧着这张脸死给谁看?有你这样的女儿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耻辱”。 在父母看来,子女患了抑郁症,就和这条新闻里的患儿一样,是患了“精神病”,是丢人并且棘手、可以被抛弃的。 而听闻谁家孩子因为抑郁症自杀,他们便会下意识把自己代入进去,从而感受到恐慌和丢脸,对当事人进行指责。 但他们不知道,也许坐在他们面前的子女,就正经受着抑郁症的煎熬,光是活着就拼尽了全力。至亲毫不掩饰的鄙夷和冷漠,几乎压断了他们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3 81.41%的孩子不会和父母倾诉 我们在抑郁研究所的社群里征集了318份病友反馈,有超过八成的病友都不愿意和父母倾诉。大家都觉得即便和父母说出实情,也得不到理解,父母们多是“不知道”、“不理解”、“觉得我精神不好”。 为什么不愿告诉父母你有抑郁症? 父母难以理解抑郁症,其实是代际冲突的一种体现。 代际冲突,指的就是两代人因社会变革和发展所引起的矛盾对立。在对待抑郁症的问题上,父辈仍固守着过去的思维,以自己为模板套进下一代;而子女早已接受了新的思维和文化,有了不同于上一辈的情绪体验。 这不是单凭某一方就可以彻底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互相理解、彼此尊重,才能达成和解。 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的康复与亲人、学校、社会支持都有很大关系。而积极地寻求这些力量,会让我们在获得父母理解的路上走得稍微容易一些。 因此,如果现在的你正遭受抑郁症的折磨却不被理解,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你的诊断书上,也写了父母的“症状” 当父母无法理解你的感受,反复的解释或许是无力的,但医生的专业性、一张白纸黑字的诊断书却有助于他们实打实地看见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你的家人对此事重视起来,但又缺乏更深的理解,可以借此提出共同参加亲子心理咨询,借助专业的力量,帮助父母从根本上了解你的感受,并用更合适的方法帮助你。 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也会打开有关关系的心结,和父母共同迈向新的台阶,祝福你。 2.寻求外援:可靠的师长或学生心理健康中心 虽然现在仍有部分学校在心理健康方面发展的不够完善,但还是存在具备基本专业度和同理心的师长,可以帮助父母理解你的现状。 对父母来说,学校的重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如果你有可以信得过的师长,不妨和他们好好谈谈。 3.患病不是一个人的原因,治疗需要一个集体的努力 除了太过固执的父母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对抑郁症缺乏基本的了解。或许他们想要理解你,也希望能做点什么,但是他们真的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你到底怎么了。 对于这一部分父母,向他们科普抑郁症的基本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获得理解的关键。虽然这并不那么容易,但只要多一份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 4 “妈,你的一个拥抱,胜过我吃的所有氟西汀” 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领域,家庭治疗有着独到的优势。“家庭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康复具有诸多良性推动作用,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其家庭支持动力水平,促进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 父母缺乏情感温暖、惩罚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会增加青少年心理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危险性。青少年如果长期处于低自我水平状态,则会产生自卑、焦虑、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不良情绪 。反之,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减少抑郁发生几率。如果青少年抑症患者的父母能够意识到家庭社会支持对患者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能够给予足够的情感关怀,尽量避免拒绝否认的产生,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恢复及预后改善,都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一位病友分享说,确诊抑郁之后,一直担心亲人会不理解,默默扛了下来。直到有一天,母亲翻出了他的确诊单,抱着他哭了好久。 那一瞬间,他突然感觉如释重负,常年紧绷着的肩背也松弛了下来。那次之后,母亲还是像平常一样,只不过会主动帮他关上房门,接送他看医生。 “虽然也经常会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但现在的我已经意识到,还是有人在陪我一起努力的。” 就像翻出诊断书的那个晚上,他和母亲坐在卧室,他问母亲说,“如果我就是这样的,你会不会觉得很麻烦?会不会恨不得没有我?” 母亲回答他说,“你是我的孩子,不管你什么样子,我都一样爱你。”
原创 阳光心田民心工程 一亩欣田 昨天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人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于是在临床工作中,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或家属向我们咨询:有精神疾病能不能接种?对病情有没有什么影响?” 这是一个精神疾病患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很多患者已经病情稳定,参加工作,所以不仅要应对社区,还需要面对工作单位/公司方面的询问。 疫苗接种的必要性 根据当前新冠肺炎防控需要,为适龄人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接种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阻挡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目前,疫苗说明书所适用的人群,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应该接种疫苗。 疫苗种类 灭活疫苗 1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 2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 3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 腺病毒载体疫苗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生产 重组亚单位疫苗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生产 哪些人不适合接种疫苗? 国家卫健委3月29日发布的《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最新明确,5类人群不宜接种疫苗: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 (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精神疾病患者该不该接种疫苗? 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提到,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其中“患有精神疾病”并不是接种新冠疫苗的禁忌症,由此可见,有精神疾病病史但现在已经痊愈的人,有精神疾病家族史但自己没有精神疾病的人,正在服药并且病情稳定的精神病人,按照《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规定,都是可以接种的!同时对于那些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变得极度紧张焦虑、强迫行为加重的病人,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对死亡、感染新冠肺炎的焦虑情绪。 但接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精神疾病患者接种前首先要无躯体方面的接种禁忌,需要参考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 (第一版)》认真核对。第二点: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要等到病情稳定再接种。尤其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出现行为紊乱、具有冲动暴力和自伤自杀行为的精神病人,--这一类的需要紧急治疗和干预的病人,最迫切地是及时入住医院、接受治疗。第三点:精神疾病患者接种疫苗时要如实向医生告知自身实际情况,由专业的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第四点:接种疫苗后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跟踪观察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绝大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而且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行为。但同时也要注意,如果患者处于病情不稳的状态中,就尽量等到病情稳定再接种。只要是精神疾病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接种前精神科医生与防疫专家要进行恰当的评估;接种后均应当跟踪观察病情变化和疫苗的不良反应,如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就诊。
孩子是最佳的学习者,他们时刻以敏感于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 当一个家庭生了病,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员,把家庭的病症表现出来。 而这个人往往会是家庭中能量较弱的,敏感度较高的,年龄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我们的孩子。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 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文化背景及个人成熟度。 家庭和各种社会系统一样,有自己存在、运行的规则和需求。 家庭需要一对关系良好的父母。 只有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运作正常,他们才能安心抚养孩子,孩子才有机会健康成长。 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佳,家庭中的成员就会被迫做出不良的适应,利用自我防卫来保护自己。这些即时、自动的防卫方式,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许多父母因为孩子的行为偏差而求助。在接受一系列的辅导之后,往往发现是他们的婚姻先有问题。她们进一步成长之后,了解到孩子的偏差行为,是为了化解父母婚姻关系中的冲突和压力。也就是说,孩子借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来维系整个家庭的平和,他们宁可成为“问题儿童”,也要为家庭带来一些帮助。而且,他们往往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心理疾病(长期积累导致生理疾病)、行为偏差(多动、暴躁、饮食失调、网恋、早恋、辍学、逆反、自卑、自大、忧郁、精神分裂等),永远不是单独的、个人的现象。是因为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为问题的某一成员,只是病态家庭的“发言人”、“代理人”而已。 个人的问题意味着家庭的病态。家庭系统的病态,则反映出整个社会体系的病态。 当孩子出生,进入原生家庭系统,成为家庭系统三角关系中的一角后,孩子也会成为父母关系的焦点。 家庭系统中缺席的角色,会有人自动补缺,这个人往往是孩子或孩子中的一个。 如果母亲忙于事业,整天在外奔波,没有在妻子和母亲的位置上;或者母亲停留在少女时代,不从父母处独立,而是带着孩子寄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么由于母亲没有扮演她的角色,家庭在亲密关系上就会出现空缺(真空)状态。 然而,家庭需要完整的婚姻,必须有人扮演跟父亲平等的角色,来维持婚姻关系。于是,女儿可能会成为妈妈的“代理人”。 当爸爸忙于工作时,也许孩子会担负起照顾家庭、妈妈及更幼小孩子的责任。 这样的孩子会变成“超级负责人”或“代理父亲”。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会扮演可爱滑稽的角色取悦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这样的孩子是减少父母摩擦的“开心果”。还有一个孩子会在家中扮演“超人”、“圣人”或者叫“英雄”的角色。在班里永远是第一名、赢得荣誉、当选班长,这个孩子荣耀父母,为家庭提供面子。也许会有一个孩子产生反社会行为,借着这些行为,来表达父亲(母亲)隐藏在内心的对母亲(父亲)的愤怒。这个孩子也许是不学习、惹麻烦、多动、忧郁、自卑,他(她)的问题可能会转移父母之间的冲突,甚至会使父母因为担心他(她)而彼此亲密起来。 独生子女家庭,往往由一个孩子,反串所有的这些角色,由唯一的孩子承担家庭的一切问题和需求。 因父亲家外有家,在父母濒临离婚的几个月间,上中学的安静、文雅、优秀的女儿,突然成绩下滑、忧郁、辍学、自闭,最后离家出走并试图自杀。 当母亲因为女儿的状况向父亲示弱,父母二人协力来关怀女儿,并因为血缘关系难以割舍,父亲最终回归家庭之后,女儿豁然痊愈。父亲因此感慨万端,演绎一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 家庭中的儿子,上中学时极其优秀,功课均优,几乎每个学年都以全票当选班长。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几个月,却出现腹痛、腹泻症状,持续多月,无法正常上学。父母带着他去上海、北京各大医院检查,均无法查出病因。无奈休学,重读初三。 此时的家庭状况是:父亲有关系亲密的女友,常常在外留宿,母亲极为苦恼。 当儿子因莫名其妙的病症,影响中考和身体的成长时,父亲开始回归家庭并全力治疗儿子,夫妻关系因齐心协力关照儿子而缓和。暑假过后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儿子复原了。 这样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 “替罪羊”通常是家庭问题的承担者、“代理人”,而家庭也往往因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寻求治疗,使家庭有机会面对真正的问题。可以说,孩子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牺牲、贡献和服务。孩子这么做是出于家庭动力,而非个人选择。 家庭系统中的个人,有填满处于“真空”状态关系的倾向,孩子,往往是自动满足系统需求及隐含空缺的人选。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当家庭关系面临危机时,个人会扮演多种角色以适应压力,而失去真正的自我。 而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来帮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状况越会持久不变。 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则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文化背景及个人成熟度。 如果父母的婚姻关系良好,则对独生孩子是好的;倘若家庭处在不良婚姻中,独生子会承担所有潜藏的问题。 在健康的家庭中,每个人扮演健康的角色。 父母的角色主要是提供示范: 如何扮演男人或女人的角色; 如何扮演丈夫或太太的角色; 如何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 如何培养亲密关系;如何做个正常、健康、有价值的人; 如何与他人保持适当界线而不做逾越角色的事情 …… 孩子是最佳的学习者,他们时刻以敏感于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 孩子是最糟糕的诠释者和表达者,他(她)没有建构起完整的、逻辑的、合理的意义的能力,也没有对应的丰富词汇来表达出他(她)思考、怀疑和好奇的一切。 作为学习者,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指引。 找出自己家中特有的问题,是每个人的重要功课。 一旦我们根据因果律,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能做出些补救措施。 家中的焦虑便不会由一个人吸收和承担,造成“问题儿童”、“精疲力竭的妻子(丈夫)”或身心病症。
在临床上,孩子被诊断抑郁了,父母的反应不尽相同。有的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专业医生咨询,焦急地到处询问“我该怎么做?孩子该怎么办?”;有的把药物作为唯一的救命稻草,觉得按期替孩子配个药,让他吃就好了;有的不认同医生的诊断,“他就是拒学,不谈学习啥都好说,一谈学习咋就抑郁了呢?我看就是懒”;有的则更关心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认为带他去做让他开心的事就好了,不需要药物治疗。 青少年抑郁的病因、表现和疗效不尽相同,而父母对抑郁症的认知和对孩子抑郁的反应,会影响孩子的康复。作为父母,该怎样帮助孩子一起赶走心中的那条“黑狗”呢? 认识、接受“疾病” 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1.8-7.8%,典型症状表现在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为改变等,但每个孩子的表达方式会略有不同。 如果专科医生已经确诊为“抑郁症”,家长应该要理性地接受:“孩子是真的病了!”它像躯体疾病一样,需要积极治疗。 主动学习 家长可以关注与精神(心理)相关官网,获得关于青少年抑郁症防治相关知识;主动和医生建立良好关系,全面了解孩子的症状、病情、治疗方案、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建立联盟 家长之间或者与长辈之间对疾病的治疗要达成共识,配合医生的治疗并给予心理支持。要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关系、学业情况等,便于更全面掌握孩子患病的原因、诱发因素、情绪行为表现等基本信息。 获得支持 可以与同样患病的孩子家长建立联系,交流对疾病的认识、积极有利的康复措施、自己的感受、体验等,相互帮助提升认知、获得心理支持。 及时陪同就诊 对未成年或者需要家长陪同就诊的孩子,父母最好一起去见医生,这样在孩子与医生的沟通中,可以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进展,了解药物、心理治疗的效果,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然,父母所担心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轻或者避免。建议同时接受心理治疗,帮助更好更快地认识疾病、改变错误认知,改善情绪和行为。 掌握照料要点 1.积极关注 多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情绪,耐心听他们的陈述,感受他们的痛苦;照顾好他们的饮食、起居,可以制定一些家庭契约,尽量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做好安全防范,特别是有过自杀、自伤行为的,要把家里的危险物品,刀、剪、绳子等统一保管,避免孩子获取;如果是住高楼的,注意门窗设施安全,特别是单独出门要掌握行踪,必要时让他做出承诺:不做危险的事,感觉难以承受的时候及时联系父母。 2.尝试改变 父母自身能够觉察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形成民主、互助、和谐的家庭氛围。允许每个人表达自己的困惑、失败和负面情绪,并给予积极反馈,有能力的可以给予一些积极的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避免相互嘲讽、冷落。摒弃对孩子不利的、无效的方式,如反复唠叨、指责;多使用对孩子有帮助的沟通方式,如鼓励、肯定等。 3.心理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也有利于抑郁症康复。父母可以根据心理治疗师的意见和指导,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喜好在家庭中延续开展。常用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式包括: 运动治疗。建议频率和强度为每周3次,每次45-60分钟,持续至少10-14周。 正念冥想。帮助孩子学会关注此时此刻,觉察和接纳自己。根据心理治疗师的指导,陪伴孩子练习正念,每天10-30分钟。 认知治疗。在生活中帮助孩子认识疾病、识别自动负性思维,学会用多元的角度看问题,避免负性思维给孩子的不良影响。 行为治疗。通过鼓励、带领孩子与朋辈等建立关系,学会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和积极的归因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
严格意义上讲,只要是吃了药,就不再适宜饮酒了。不管是红酒啤酒还是白酒,只要吃了药,在停药的一到两天内也是不适宜喝酒的。 其中有几大类药物对酒精的反应特别致命的,服用了这几类药物再饮酒的话,就会引发一系列医学上称为双硫仑反应的极度不适,进而危及生命。 什么是双硫仑反应 吃药后喝酒引起的反应称之为双硫仑反应。双硫仑本身是一种戒酒药物,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 许多药物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 第一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五号)、头孢拉啶(先锋六号)、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四号)、头孢克洛等]、呋喃唑酮片、氯霉素、呋喃妥因、甲硝唑等 头孢类+酒=毒药 在吃过头孢类的药物,或是打了头孢类的消炎针之后,再喝酒,就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它又称为戒酒硫样反应,主要是因为口服头孢类药物后食用酒精,导致体内乙醛积蓄产生的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本身就有心血管基础病的人,有可能严重到造成呼吸抑制、心力衰竭乃至死亡。 那么,饮酒和吃药,到底间隔多久才是安全的呢? 一项调查分析显示:饮酒后5天之内的人,吃头孢类抗生素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喝酒6天以后,再服药,是安全的。 第二类:镇静催眠类药物 安眠药+酒=一条人命 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片、氯氮卓片这些大脑抑制剂,在乙醇的作用下,会被人体加速吸收,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使药物成分在血液中的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高。 饮酒后,酒精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加上这些大脑抑制剂,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受到严重抑制,可使患者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 据说,喜剧大师卓别林就死于酒后服用安眠药。 安眠药(艾司唑仑或唑吡坦)如果与酒精合用会造成危险后果,因为酒精会加重安眠药的镇静效果,对大脑活动有抑制作用,会引起严重的困倦和眩晕。如果服用者在活动状态下,还会增加跌倒、受伤和出车祸的风险。 服用安眠药的同时大量饮酒会让血压降低到极低的水平,并导致呼吸困难。 第三类:解热镇痛剂类 止痛药+酒=消化道出血 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这类药本身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作用,而酒精也伤胃,两者双管齐下,可导致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等。 第四类:利血平、抗癌剂、“异烟肼”(抗结核药)等药物 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 酒有很多种,如果服此类药后喝的是葡萄酒,则容易出事。 服用降压药的朋友,包括利血平、卡托普利、硝苯地平这些降压药,如果饮酒,可能引起血管舒张,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皆因葡萄酒含有的酪胺,若大量积蓄,会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导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脑溢血。 正常饮用时,其中的酪胺可被人体自然破坏,但若服下此类药后,人体却无法成功破坏酪胺,难免就容易出事了,后果还相当严重。 第五类:降糖药 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糖尿病人也要格外注意了,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期间,空腹饮酒的话,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如果患者刚服完降糖药,血糖已降到标准值,这时酒精使胰岛素增加分泌,势必会引起低血糖。尤其在服用格列苯脲或注射胰岛素后饮酒,出现低血糖的几率更高。 另外,像二甲双胍这类降糖药,如果与酒精混用可能会出现一种罕见但非常严重的副作用——它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即乳酸在血液中堆积起来,导致恶心、无力等症状。 再者,长期喝酒在引起肝损害的同时,还会增加酮症发生的概率。因为酒精会对抗身体的胰岛素,抑制肝脏的糖代谢。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大量饮酒,有可能会诱发酮症。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低血糖症状表现为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甚至烦躁、意识混乱、多语。这些症状常常被醉酒反应掩盖,不易与醉酒区别。这导致了即使出现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患者往往浑然不觉,最终发生低血糖性休克。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第六类: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酒=加重病情、血压上升 抗抑郁药和饮酒都会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节奏,影响到大脑的功能和思维能力,削弱警觉性。两者结合在一起会让人感到困倦,降低人们的判断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时间,甚至还会导致抑郁症的症状恶化。 对于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抑郁症患者来说,酒精还会与这类药物发生交互作用,使得血压上升,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医生会建议这类患者完全避免饮酒。 而对于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如舍曲林、盐酸氟西汀和帕罗西汀)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虽然还没有充足证据证明药品会与酒精发生不利反应,但由于酒精会使患者头晕、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还是建议最好不要饮酒。 第七类:治疗关节炎类药物 治疗关节炎类药物+酒=胃溃疡、肝损伤 如塞来昔布、萘普生、双氯芬酸钠等。上述药物与酒精混合服用时会引起溃疡、胃出血、肝损伤等副作用。服用塞来昔布,就不能喝酒,特别是药物已经引起更高的心血管副作用的风险,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而酒精会增加这种风险。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开玩笑,不要和自己下这样的生命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