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父亲今年70岁,有近20年的高血压、冠心病史,前段时间由于胸闷、难受,我们送他去医院,但是做了冠脉造影后,医生觉得他还不需要做支架手术,给他开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是我在网上搜索到这两种都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请问这两种药物可以一起空腹服用吗?如果一起用就可以预防心梗再次发生吗?服用这两个药物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这又是一个关于联合用药的问题,看到评论里也有人问这个问题,那么老罗就选这个内容作为今天的主题,会对这位网友私信的问题一一作简单的回复。 关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是环氧酶抑制剂,它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血栓素来产生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主要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会引起消化道出血。 氯吡格雷虽然也是抗血小板药物,但它的作用与阿司匹林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氯吡格雷主要是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这种成分来发挥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它的常见反应也是会有各种出血的风险。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两种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主要是用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抗血小板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可以让血液不要那么粘稠,血小板不要聚在一起,聚一起就容易形成血栓,所以这两个药都是用的比较多的临床抗血小板药。 一般情况下,也就是病人的危险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其实并不需要“双抗”治疗,可以单药维持治疗。首选以阿司匹林为主,只有遇到患者可能对阿司匹林过敏,有相关禁忌症的或者是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患者,可以选用氯吡格雷代替。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一起空腹服用吗? 前面我们说了一般的危险程度不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般不需要同时服用,那么对于那些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极高危的患者,以及支架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处于高凝状态,就需要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双抗”方式来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像提问的这位网友的父亲就属于高危的心血管疾病病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虽然这两种药的作用机制不一样,但是从两种不同途径发挥出抗血小板的作用,在联合应用时可以产生作用相加的协同效应。因此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可以一起服用的。 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因剂型还是有区别的,像普通剂型应该餐后服用,如果空腹服用可能对胃部造成比较强烈的刺激引发胃粘膜损伤,甚至诱发胃出血。 肠溶剂型的阿司匹林空腹服用效果最好,因为其外层包了一层抗酸包衣,可以防止其在胃里面释放,基本上可以使其在胃酸性环境里基本不溶解,在餐前空腹服用的话,那时胃排空的速度也快,使其在胃里面的停留时间比较短,可以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现在临床上也是肠溶片用的比较普遍了,也不会有太大这方面的担忧,因此,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可以一起空腹服用的。但是具体服用剂量要谨遵医嘱。 这两种药物一起服用可以预防心梗再次发生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预防性用药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的效果都是有限的,两种药物的一起服用的话,由于其对应不同的作用机制,双管齐下,联合用药不仅可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加重,可以预防心梗脑梗的发生,当然还是会有一定的出血风险的,但是比起发生潜在的高危心血管不良事件,很明显是利大于弊的。 服用这两个药物需要注意些什么? 除了平时在服药时注意自我监测,降低这个服药的出血风险以外,在用药期间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在用药前需与主治医生详细沟通,明确自己的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尤其是是否有消化道溃疡,肝、肾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处于妊娠或者哺乳期,本身是否存在有凝血障碍或者出血倾向、近期有没有感染或者做手术等等; 其次,要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用药,切记不可随意增减或停药,如有出血问题应咨询主治医生酌情进行药物的调整或增减。还需注意避免同时服用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 另外,如果要拔牙或者组织活检这种有创检查或治疗前,一定要告诉医生你正在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 同时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指标,因为可能有部分降糖药物与阿司匹林会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效的发挥,从而引发血糖的波动。 最后服用药物尽量温开水送服,戒烟戒酒,避免一些容易让自己受伤的运动。
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快,压力大导致各种情绪波动大,另外还有运动量少,应酬多,饮食不节制等等,使得这个心血管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它开始慢慢的步入年轻化,40岁左右的中青年患者发病率也是不断的呈现上升的趋势。 现代人适应了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但是,很明显身体并不适应,虽然你可能觉得自己身体还好,殊不知可能就在你感叹自己年轻,身体还行的时候,你的血管壁上已经开始慢慢形成斑块,再慢慢的沉积,直到某一天你发现心脏突然不好了,等到那时就为时已晚。 毕竟水管用久了你不维护,用多几年就会生锈慢慢坏掉,你的心血管也是一样的。拥有健康的心血管,就拥有了健康的心脏,有了健康的心脏才能有健康的人生,所以,除了要改变以往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以外,预防心血管疾病,定期做一下心血管体检还是很有必要的。心血管体检可以帮你提前发现一些心血管的异常,让你能够尽早预防,尽早治疗干预。今天老罗要讲的主题就是“心血管体检报告单该如何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体检报告单,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 心血管体检报告单如何解读? 一、血糖 血液中的糖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一般检测指标就是两个,其一为空腹血糖,另外一个是餐后2小时血糖。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一般都相对稳定,饭后血糖可能会暂时升高,但应该不超过10mmol/L(180mg/dl); 正常的空腹血糖范围在3.9~6.1mmoL(70~ 110mg/dl)这个区域,如果空腹血糖范围在5.6~7.0mmol/L即为空腹血糖受损; 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为7.8mmol/L以下(小于140mg/dl),如果在7.8~11.1mmol/L的范围内则表示糖耐量减低。 所以,看血糖指标糖调节是否异常主要就是三个状态,即单纯性的空腹血糖受损、单纯的糖耐量低减(IGT)以及既有空腹血糖受损又有糖耐量低减的情况。 空腹血糖如果大于7.0mmol/L或者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即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如果只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可以发现9.9%的糖代谢异常患者;而如果通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的话,则可以发现64.2%的糖代谢异常患者。也就是说,即使你的空腹血糖不高,如果你只检测空腹血糖的话,将可能导致84.5%的糖代谢异常患者被漏诊。 可能的疾病提示 血糖升高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可能,具体见下面图示: 二、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其实就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己糖结合的产物,而其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部分约占60~80%,我们就称其为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的数值为4~6%。 糖化血红蛋白因为不受血糖暂时性升高的影响,而且它的生成与血糖的浓度呈正比,所以在血糖波动较大时检测就更有意义。另外,糖化血红蛋白的代谢周期与红细胞的寿命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非常真实的反映最近2~3个月内你的平均血糖水平。 可能的疾病提示 糖化血红蛋白是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因其与氧的亲和力强,可引发组织细胞缺氧,检测出来它的值如果越高,患者的预后就越差。 三、血脂 血脂检查的话有四项,以前老罗的科普文其实有做过很详细的介绍,主要就是看四项指标的数值: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具体的正常值如下图所示: 可能的疾病提示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常见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类的疾病,另外长期吸烟、饮酒或者服用某些药物;总胆固醇减低常见于甲亢、严重的肝脏疾病、营养不良或者服用雌激素药物等等情况。 一般甘油三酯升高常见于肥胖、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痛风等等去疾病。如果降低的话,常见于甲亢、严重肝脏类疾病或者营养不良的情况。 HDL减低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感染、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或者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的情况。 LDL-C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的最首要危险因素,因此,降低LDL-C是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所以如果这个高的话,一定要积极治疗。 四、心肌酶(血心肌坏死标记物) 心肌组织如果发生缺血损伤时,心肌酶就会释放血,而不同种类的酶,它们的释放时间曲线以及峰值都是不同的,可以通过动态监测它们的变化规律来判断心肌损伤的时间及程度。心肌酶主要会检测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生肌酸激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氧酶这几项。具体的正常值如下图所示: 可能的疾病提示 AST、CK、CK-MB 是临床上传统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清标志物,但是有一些疾病也有可能导致假阳性的情况发生,例如肝脏;类疾病、心肌类疾病、心肌炎、骨骼肌创伤、肺动脉栓塞、休克以及糖尿病等等疾病都有可能影响其特异性。 五、血尿酸 我们知道,尿酸是人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血液中的尿酸除了小部分被肝脏破坏以外,其余大部分都被肾小球过滤。其正常值范围在178~416μmol/L。 高尿酸血症可以引发痛风性的关节炎、关节畸形、痛风石沉积,它还可以影响肾脏功能,引发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的形成。 可能的疾病提示 血液中尿酸增高一般常见于痛风、急、慢性的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摄入过多含核蛋白食物、尿毒症、肝脏类疾病、中毒、甲减、白血病、妊娠反应红细胞增多症等等情况;血尿酸的减低则常见于恶性的贫血,服用了阿司匹林、噻嗪类利尿剂等等。 六、血清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检测是检查凝血功能的重要的指标,主要事观察血液凝血的状况,大多时候是在服用抗凝药物后作为监测的手段,以便观察抗凝药物的效果。 像如果是服用了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 他的INR在2~3这个范围,高了就容易引发出血,低了就没有效果,这是凝血状况的重要指标。 华法林受饮食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影响特别大,所以在用药时,更需要监测这个INR,而其中最要引起重视的就是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止痛抗炎药时,这两类药物都能增加华法林出血的危险。 特别提醒 1. 空腹采血时间最好在7点半到8点半这个时间点,最迟不能超过10点钟,因为太晚的话,很容易受到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血糖监测的数值失真。 2. 体检前3天内尽量保持正常饮食,不要吃太过油腻或者高蛋白的食物,不要喝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体检前应禁食至少8~12小时,以免影响血糖、血脂、肝功能及B超的检查结果。 3. 在体检前禁止突然停药,尤其是高血压患者,突然停药或者推迟服药都有可能会引起血压的突然升高,容易发生危险。服用少量的降压药对化验的结果影响是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高血压患者建议应在服用降压药之后再来体检。糖尿病患者或者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该在采血之后及时的服药。一般来说,体检当天饮微少量的清水送服平时服用的药物不会影响检查结果。 本文来源:方心建言
陈鲁原 心血管权威发布 2018-09-21 一天要吃几顿饭好?有必要少食多餐吗? 国人的饮食习惯一般是一日三餐,和工作休息时间尽量吻合。这当然是针对一般人来说的。一天三顿饭,两餐间隔 4~5 小时,正好是胃排空需要的时间,这时觉得饿了,就该吃下一顿了,肠胃没负担;既不增加肠胃负担,也和作息保持一致,这种吃法最推荐;符合作息规律:三餐更容易做到食物多样、全面和均衡,能满足营养需求。另一方面,这样也和多数人的工作生活作息完美契合;每顿都注意吃七八分饱最好。 有些人群比如孕妇,消化不良的病人,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医生往往建议少吃多餐,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壹 糖尿病 对糖友来说,“少吃多餐”不仅能控制全天摄入食物的总量,还能平稳血糖。但想要真正做好这一点,建议一天的食物可分成6顿吃。 糖友体内胰岛素功能受损,造成血糖波动过大。药物治疗可以帮助胰岛素功能,而饮食治疗更是从源头控制了血糖波动。吃的食物量少,引起的血糖波动当然也随之变小。因此少量多餐既有利于血糖平稳,又能够控制食欲。高血糖、糖尿病等慢病患者:把一顿午饭拆成两次来吃,午饭只吃五分饱,下午再吃半顿加餐,在控制好总量时,就不容易飙高血糖。 糖友一天进食6次,包括早、中、晚三顿正餐,以及上午9点半左右、下午3点左右、晚上9点左右进食的3次加餐。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潘慧指出:千万不要因为正餐时只吃了八分饱,就在加餐时大吃一通。这样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在刚开始按照一天6顿进餐的时候,最好在每次加餐前后监测血糖。这样,有助于糖友找到合适的加餐量。 不过《糖尿病》(Diabetologia)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天只吃早餐和午餐两顿大餐,比所谓"少吃多餐"的一天吃六次小餐,更有利于减肥、稳定血糖。 该研究评估了54例患者,年龄30至70岁,要求他们遵循上述两种热量限制饮食方案中的一种。结果发现,两餐方案的体重下降更明显(分别下降3.7kg和2.3kg),肝脂肪含量也下降较多(分别下降0.04%和0.03%)。此外,两餐方案组的空腹血糖和C肽水平下降也更多。两餐方案组的空腹胰高血糖素水平有所下降,而六餐方案组则有所增加。两组的口服葡萄糖胰岛素敏感性都有所增加,但两餐组增加更多。两组都没有出现不良事件。 贰 孕妇 大多数准妈妈在确认自己怀孕后,便开始操心起自己的营养来。担心营养不够,怕宝宝发育不良。孕妇的营养问题成为了家人及朋友"万众瞩目"的焦点。 怀孕初期,一般孕妇多多少少会有怀孕反应,最常见的就是呕吐,一顿吃太多,胃肠接受不了,吃多少吐多少,反而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医生建议少食多餐,这样食物分量少,既不会引起孕吐,又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进入孕中期,准妈妈的食欲逐渐好转,妈妈体重迅速增加。这时,准妈妈要补充足够的热能和营养素,才能满足自身和胎儿迅速生长的需要。当然,孕妇也不能不加限制地过多进食,不仅会造成准妈妈身体负担过重,还可能导致妊娠糖尿病的产生。孕晚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虽可以少食多餐,注意控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量,以免发生浮肿。 孕妇的少食多餐,可以在一日三餐之外,每天在上午10点、下午3点、晚上睡前加些食物,如坚果类、牛奶、鸡蛋、豆制品、酸奶等,这样不过量又不饥饿,食物的精华用于长孩子,就不会有过多的糖分转化为脂肪囤积在母体里了。 叁 运动减肥 相信很多人一定都听过,減肥時少量多餐这个说法! 但这里延伸出了一个问题,一定要少量多餐嗎? 如果一天三餐,热量控制的一样,吃的餐点內容也差不多,是不是也可以減肥的效果要好,一定要吃到六餐好还是正常三餐就可以? 支持一天三餐的观点和理由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若想控制胃口,还是保持“一日三餐”的习惯为好。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肥胖》杂志。 为进一步确定进食频率与胃口两者的关系,珀杜大学研究人员展开实验。他们随机找来27名男子,均是超重或肥胖人士。研究人员让这些人分别吃高蛋白质减肥餐和普通减肥餐,为期12周。 到第七周时,研究人员让他们改变进食频率。 受试者先是每日进食三次,每次进食间隔5小时。持续3天后,改成每日进食6次,中间间隔2小时。再持续3天后,重新恢复前一种进食频率。如此循环,直到实验结束。 研究人员介绍,高蛋白质减肥餐和普通减肥餐所含热量相同,比正常男性日常维持体重所需热量少750卡路里。不同的是,吃高蛋白质减肥餐者,每日摄取热量的25%来自蛋白质;吃普通减肥餐的人士,每日摄取的热量只有14%由蛋白质提供。 研究结果显示,吃高蛋白质减肥餐的男士白天饱腹感更强,晚上进食欲望更低。实验表明,吃高蛋白质低热量减肥餐的人感觉“一日三餐”比“少吃多餐”能带来更大满足感,让他们更不容易饿。 研究人员希瑟·莱迪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先前研究已经证明,高蛋白质低热量减肥餐对控制胃口更有效。不过,这种高蛋白质饮食并不意味着大量吃肉。你需要每日摄取足够纤维素,多吃蔬菜和水果。 支持一天六餐的观点和理由 有些人开始进行減重后,因为以前吃的份量非常多,有些人可能2~3个小時就饿了,所以这时就建议可以稍微攝取一点食物补充热量。少量多餐通常会建议三个正餐,2~3个小餐,小餐的部份就是早餐跟午餐之前,午餐跟晚餐之間,晚餐跟睡觉之間,如果这时候肚子饿,通常建议补充2~3百卡以內的热量即可,而不是說我一天吃六餐。 食物的攝取还是主要以三个正餐为主,而肚子饿時补充的食物可以选择例如水果、全蛋、全麦吐司、糙米饭团、无味坚果、无糖豆漿、全脂牛奶、或含蛋白质的生菜沙拉等等。高強度的无氧运动后,可以立即补充蛋白质跟碳水化合物,通常是全蛋、无糖或微糖豆漿、全蛋加香蕉或地瓜、苹果加蛋。 但一天六餐也是有几个缺点。一个是对于一个在減重中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胰島素过度分泌,但如果你一整天都在进食,胰島素沒得休息,肠胃也沒得休息,反而会让身体一直呈現一个血糖比較高的狀況,如果你又是一個不什么在运动的人,有可能会不小心攝取更多热量,对于減脂是比較不利。第二个是对于忙碌的人來說,一天三餐要吃好食物就不容易,更何況一天六餐。 如果你是大量运动的朋友,就是每個礼拜运动5天以上,每天运动一至兩个小時,每天一至兩次高強度运动,一天六餐是个不錯的方式。如果你是一个礼拜运动3~4天,每次运动強度较低,時間也在一个小時以內,工作较忙碌的人,其实一天三餐,但运动后那餐記得补充也是个不錯的方式。 因此,一天六七八顿,有人能这么吃,比如专业健美运动员,为了配合训练而进行营养补充,但一般人真的不建议这么做。 餐间的点心 可以选择一些水果,如香蕉、苹果、奇异果、小蕃茄,或任何你喜欢的水果(約一巴掌大小)。 蛋白质:可以选择一些全蛋、无調味坚果、全麦面包配无糖花生醬、香蕉沾无糖花生醬、泡菜鸡肉、滷鸡腿、牛腱等。 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一些麥片、糙米鸡肉炒饭、意大利面、地瓜、全麦面包或全麦馒头。 喝的:可以选择无糖豆漿、全脂牛奶、巧克力牛奶、100%的果汁、水。 总之,不管一天吃几顿,都有共同的原则:总量适宜,搭配上运动活动量要符合需求;每顿的量不会有肠胃负担,争取多样营养均衡,间隔时间合理。 本文参考了: leeyihugh on: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 健康报:还是一日三餐为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Bb3vzW-6RWyxUKXQverhQ
吴亚男/策划谭虹 心血管权威发布 2018-09-15 你有房吗? 我有两居室,藏留在心间 可以加名吗? 加名?不存在,全部都给你 心率 撩妹,我们也是这么有深度 你get到了吗? 泌尿科医生调侃自己是修下水道的 神经科医生调侃自己是机房管理员 ....... 心血管科医生就是妥妥的房屋维修员 心血管医生讲的最多的就是 “心脏它就像一个房子” 为什么要把“心脏”比喻成“房子”呢? 心脏有厅、有室、有水、有电 就问你,厉不厉害? 想要搞清楚“房子”正不正常 没有那么简单 GIF旋转太阳分割线 量尺寸、查门窗、辩瓣膜 心脏彩超来帮忙 适应症 冠心病、高血压 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 检查小贴士 检查需露胸 避免连体裙 衣着要宽松 GIF旋转太阳分割线 查电路、测心跳、找不齐 心电图 最是行 适应症 早搏、房颤等各种心律失常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检查小贴士 心跳每秒都有变 异常信号可即消 如有不适就近查 发病资料很重要 妥善保管好参考 GIF旋转太阳分割线 评质量、看心肌、观活力 磁共振 不可替 适应症 心肌病、冠心病、心脏肿瘤 检查小贴士 穿戴避免金属品 金属假牙也不行 磁共振它无辐射 幽闭恐惧要当心 GIF旋转太阳分割线 测管道、找狭窄、评血管 CT、造影说了算 适应症 冠心病、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 检查小贴士 检查需用造影剂 检后喝水助排泄 GIF旋转太阳分割线 看纯度、辩成分、明病情 抽血检验说我行 适应症 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 高脂血症、各种随访复查 检查小贴士 有些指标变化快 重复检查很必要 有些指标需空腹 禁食禁饮要记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PACBH5L88n1pCSdJixc9w
原创: 吴亚男 心血管权威发布 9月14日 “服药期间不要喝酒”的意识基本上很多人都已经养成了。但是,服药期间不能吃西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西柚果肉靓丽、味美多汁,富含维生素,而且糖分少,不仅可美容养颜,还有利于减肥。当下时,西柚汁受到广大人群的青睐,但是,正在服用降压降脂药的人群最好远离西柚,避免服用西柚汁。 1为什么有些药不能同西柚一起服用 西柚又称葡萄柚,其含有的化学成分包括柚苷、呋喃香豆素类和类黄酮化合物柑桔素,这些成分会抑制人体内的药物代谢酶CYP3A4。 CYP3A4是身体中的一种重要的酶,临床50%以上的药物代谢都需要CYP3A4的参与。CYP3A4受到抑制会导致吃下去的药品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升高,药效翻倍增长,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严重者会出现猝死。 2西柚是如何影响药物代谢的? 西柚对于药物代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导致药物蓄积。临床观察发现,高脂血症病人用一杯西柚汁送服一片洛伐他汀,相当于服用了12-15片洛伐他汀,在降脂作用增加的同时,会大大增加横纹肌溶解、肌肉疼痛的副作用,严重者可能还会出现急性肾肾衰竭。 另一方面减少药物吸收。例如治疗过敏的抗组胺药物的吸收和清除高度依赖转运蛋白,才能进入人体细胞产生药效。因为西柚汁会抑制转运蛋白的功能,导致药物吸收减少,药效降低。 3哪些药物不能与西柚一起服用? FDA规定的不可与西柚汁同时服用的药物有: 部分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部分降血压类药物,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维拉帕米等; 部分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如胺碘酮; 部分抗焦虑类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 部分抗组胺类药物,如非索非那丁; 部分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 西柚汁中的有效成分代谢半衰期约为12小时,也就是说,过了12个小时,西柚汁对人体的作用才减少一半。喝下一杯西柚汁,完全代谢需要3天时间。如果你有饮用西柚汁的习惯,又恰巧正在服用上诉药物,请在服药期间尽量避免饮用西柚汁。如果你不能确定现在服用的药物是否会受到西柚的影响,请门诊主动咨询医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_pXCACqkQ-X4HnA1IurqQ
有小姐姐在后台留言“女,34岁,33岁时做了心脏瓣膜手术,请问我还可以怀孕生小孩吗?” 心脏瓣膜置换术俗称“换瓣”,是心血管专科常见的手术之一,主要应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严重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换瓣手术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换瓣术后能否正常怀孕生孩子?本期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谭虹主任为您解答。 瓣膜置换手术后,可以正常怀孕吗? 用于换瓣手术的心脏瓣膜分两类: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瓣膜属于异物,植入人体内后都需要规律的抗凝治疗,以免出现血栓导致瓣膜功能异常,甚至打不开而有生命危险。生物瓣可以保证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血栓发生率低,不必终身服用抗凝剂,但寿命短,只能维持10-15年,有再次手术的问题;机械瓣使用年限较长,可维持40年左右,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因此,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女性,妊娠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1、妊娠前要全面评估 妊娠之前一定要经过心血管和妇产科医生共同评估,了解目前全身情况和心脏功能。有妊娠禁忌的患者切不可盲目妊娠,例如明显的瓣膜异常、重度肺动脉高压、存在血栓、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等情况。 2、何时可考虑妊娠 一般来说,换瓣的女性术后心功能恢复需要1-2年,因此术后1-2年才能考虑妊娠,选择机械瓣的患者妊娠时间需延长至2-3年。 3、不当妊娠风险高 接受生物瓣置换的大部分患者,若瓣膜功能良好,且不合并其他心脏病,可以较好耐受妊娠。接受机械瓣置换的妇女妊娠风险较生物瓣的高。不当妊娠的换瓣妇女潜在的风险包括:妊娠期间母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原有心脏疾病加重、瓣膜功能降低、血栓形成;抗凝药物对胎儿也有影响,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畸形、胎儿颅内出血和胎儿生长受限等。 4、抗凝药物的管理 对于心功能良好,可以正常备孕的换瓣妇女,要尤其注意抗凝药物的选择。目前,华法林是临床预防血栓的一线抗凝药物,很多换瓣术后患者都需要常规服用。但是华法林分子质量较低,可轻易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影响大,有自然流产、胚胎停育、早产和致畸形的风险。 但是《2018年欧洲妊娠心血管病指南》认为,华法林服用剂量低于每天5mg,出现上述风险并不高。如果不能使用华法林,亦有其他抗凝治疗方案可以选择。怀孕期间,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及治疗方案很重要,切莫因为想怀孕,就盲目停止抗凝治疗,如果因此而瓣膜上形成血栓,会危及母体的生命。 因此,一定要去医院咨询心血管和妇产科医生,认真评估,才能保证安全妊娠。
201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目前主要心血管病患病人数高达2.9亿,其中冠心病患者1100万。心血管病治疗技术的进步对大幅度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起了重要的作用。 血管狭窄≥70%就要放支架或者搭桥? 简单病变选择支架,复杂病变选择搭桥? 放完支架或者搭完桥,冠心病就解决了? 本期特邀谭宁主任为大家分析冠脉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1、冠心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谭宁主任: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血管狭窄或堵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类心脏病。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外科搭桥术(CABG)是目前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方式的基础,血管重建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通俗说来,血管重建就是通过介入治疗或者外科手术的方式将狭窄、阻塞的血管开通,恢复心肌供血,这对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症状、挽救心梗患者存活心肌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2、择期PCI和CABG 两种血管重建方式该如何选择? 谭宁主任:对于需不需要血管重建,及选择何种血管重建方式,是一个很复杂的临床问题,不仅困扰着广大老百姓,有时候连心血管临床大夫都要认真斟酌。 做好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评估是选择最佳治疗方式的前提。不仅要考虑患者的基础身体状况、有无合并其他疾病、各种临床症状、检查检验结果,还要重点了解冠脉血管的狭窄、阻塞程度。 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果强化药物治疗下仍有缺血症状及存在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且预判选择PCI或者CABG治疗能够获益的患者,医生将根据血管病变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 关于择期PCI和CABG的区别,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 支架和搭桥这两种治疗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综合建议来定。对于复杂的冠心病患者来说,选择合作良好的“心脏团队”和诊疗医院是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 全国患病人数高达2.7亿 患者多、挂号难、人均接诊时间有限 动态血压监测一戴就是24小时 拆机、等结果 三天两夜就没了 然而,这还没有完 拿报告,再挂号、找医生 评估、诊断、开药 没完没了 是不是听着很抓狂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小编有高招,学会这个 高血压患者就诊没烦恼 高血压并发症很多,控制不佳容易引起心、脑、肾等损伤。但是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高血压患者是不听话。 国际最新公布的高血压管理诊疗指南对如何更好的管理高血压做了详细的指导,更新部分强调了家庭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随访、改善患者药物依从性的重要性。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好好学习一下经济实用、操作简单的“家庭血压监测”到底该怎样掌握呢? 血压计 家中要备一台经过验证的半自动血压计,建议选择上臂式的医用电子血压计。 (至于为什么推荐电子血压计及如何验证血压计的准确性,且听下回分解) 监测时间 一般监测要至少连续测3天 就诊前最好要坚持连续测量6-7天 测量方式 首次测量双手都要测,选择血压高的一侧 测量频率 每2次测量间隔1~2分钟 若差别≤5 mmHg,则取2次测量的平均值 若差别>5 mmHg,应测三次,取平均值 血压早晚各一次 如在调整药量期间,可4-6小时监测一次 记录血压 把监测的日期、时间、平均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拿着小本本记录好,等下一次就诊时给医生参考,血压波动一目了然。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家庭自测血压数值一般略低,因此高血压的诊断阈值不是140/90mmHg,而是135/85mmHg。 ◆◆◆◆◆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做起来也不难呢! 关键省钱、省时又省事 家人再也不担心我去看门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