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共同就餐,不会、不会、不会传染乙肝。都已经2019年了,还是有人认为一起吃饭会传染乙肝。 不过如果你们除了经常一起吃饭,还经常一起做其他亲密行为,那你可还真要来仔细来学一学乙肝的传播方式了~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 引起的肝脏疾病,我国目前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约1.3亿,其中约3000万是慢性乙肝患者。 传播方式1:血液传播 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可感染乙肝。目前,由于规范的医疗操作,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极低了。 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行为会导致乙肝的血液传播。 譬如:情侣、家人、朋友之间共用牙刷、剃刀是存在乙肝传播的风险的。 再譬如:现在女孩子间最流行的半永久纹眉、纹眼线、纹唇等医美项目,一旦消毒不严格,没做到一人一器械,也很有可能感染到乙肝哦。 传播方式2:性接触传播 很多小情侣会有这样的疑惑,自己亲爱的TA感染了乙肝,是不是一起做了羞羞的事以后自己就会被感染到? 这么说吧,只要没被感染的一方接种了乙肝疫苗并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小情侣之间还是可以继续亲密地玩耍的。这种情况下,没感染的一方一般不会因为啪啪啪而感染上乙肝的哟~ 可但是,但可是...... 你知道的吧!目前新发乙肝最主要的感染方式就是——性接触传播~ 出去浪,始终要还的...... 有些博爱而又精力旺盛的小伙伴!天天泡吧搭讪!完了还耍个一夜情,还有多个性伴侣,那么接触乙肝病毒的机会就比一般人大很多咯~~~如果还没有乙肝抗体,感染上乙肝的几率就很大了哟~~~ 不仅如此,无保护地啪啪啪,还可能会招惹上大boss艾滋病、小喽啰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等性传播疾病呢。我问你怕不怕! 传播方式3:母婴传播 亲密的爱人们,到了一定程度可能会发生。 过去,母婴传播是我国最主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妈妈患有乙肝,50%以上的宝宝都会被感染。 但是随着母婴阻断措施的全面实施,通过对母亲进行乙肝干预,宝宝出生后即接种乙肝疫苗,大大阻断了乙肝的母婴传播。乙肝妈妈也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哟~另外,在部分情况下对接受了阻断措施的宝宝还可以母乳喂养,不用担心妈妈和宝宝被乙肝病毒阻隔呐。 如何预防乙肝? 那当然就是接种乙肝疫苗啦!这是目前预防乙肝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在我国,14岁以下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想要接种乙肝疫苗,都可以享有1次免费全程接种服务。 另外,医务人员、乙肝病人的家属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属于高危人群,都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是乙肝大国,全国有1.2亿人携带有乙肝病毒。从感染乙肝病毒开始,一般只需大约25年的时间,就可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而肝硬化和肝癌是导致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乙肝病毒是怎样传播的? 通常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 (1)母婴传播:患有乙肝的母亲,可以传给腹中的孩子; (2)血液传播: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与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 (3)性传播:没有保护的性行为。 但是,以下行为,包括握手、拥抱、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被褥、咳嗽、打喷嚏等,是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既然乙肝病毒没有那么容易传播,那就没有必要接种了吧? 二、什么人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目前,乙肝病毒感染不能根治!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手段!而且,年龄越小,接种乙肝疫苗的收益越大。国家卫健委早已将接种乙肝疫苗作为基础免疫,即必须在出生时,出生后1个月,出生后6个月完成乙肝疫苗接种。 如果没有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符合以下情况的还是有必要接种: (1)15岁以下未免疫者; (2)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患者的人群; (3)免疫功能低下者; (4)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5)有多个性伴侣者; (6)医务工作者、接受血液或血制品者、器官移植接受者,托幼机构工作人员。 三、如何确定乙肝疫苗接种成功了? 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三针,即在接种第一针后,间隔1个月和6个月接种第二和第三针(0-1-6程序)。在第三针接种完成后的1个月后,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如果抗体滴度大于等于10 mIU/mL,则表示接种成功,否则即为接种失败。 按照0-1-6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是不是以后都不用再接种乙肝疫苗了? 乙肝疫苗接种成功后,一般有好几年的免疫保护时间,最长的保护时间可达22年。但是,抗体浓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下降。对于高危人群,建议2-3年复查一次HBsAb滴度。当体内的抗体滴度不足以保护机体免遭乙肝病毒感染时(一般是指HBsAb滴度小于10 mIU/mL),则要打乙肝疫苗加强针。
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第二大肿瘤致死原因,中国为肝癌发病大国,约55%的肝癌新发病例发生在中国。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肝癌的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但进展迅速,因而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晚期肝癌患者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时间少于12个月。因此,肝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肝癌的发展真的没有预兆吗?真的一经发现就是晚期吗?是你忽视了早期肝癌的5大警报! ①右上腹疼痛:肿瘤生长使肝包膜紧绷导致的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重要症状,常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胀痛、钝痛,而且疼痛的部位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疼痛程度随病情发展逐渐加剧。 ②消化不良:饭后上腹饱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是肝癌早期患者的消化道表现,但由于上述表现多无特异性,因而易被患者忽视,误认为是胃部出现问题。 ③发热:肝癌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易感染引起发热,而且肿瘤坏死物的吸收也可引发发热。部分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低热,或不规则、间歇性、持续性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 ④出现蜘蛛痣:蜘蛛痣又称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可发生在面部、颈部及上肢等部位。通常蜘蛛痣与肝功能减退密切相关,当皮肤出现大量蜘蛛痣,且长时间都不消退时,或皮肤上原有的蜘蛛痣明显增大时则应警惕肝癌的可能性。 ⑤消瘦、乏力:肝癌细胞增殖、扩散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因而导致人体消瘦,营养不良;另外,肝功能受损时也可导致患者消化功能明显下降,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疲倦不振。但该症状常被人们误认为是由于工作压力大或休息不足。 肝癌的致病因素较多,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肝癌呢?我们需要谨记“两防三不”,让肝癌远离自己。 ①防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而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因素。目前,乙型病毒性肝炎尚不能通过药物根治,但可以有效预防,因此,我们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切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 ②防脂肪肝:随着肥胖人数增多,脂肪肝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由于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易被患者忽视,从而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通常来说,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日常加强锻炼身体,合理控制饮食,尽量减少摄入油炸和高脂肪类食物等均可有效预防脂肪肝。 ③不酗酒:肝脏是分解和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可以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和乙酸,但乙醛对肝脏的损害较大,长期酗酒极易导致肝损伤,引发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导致肝癌发生。因此,严格控制酒精摄入量对保护肝脏十分重要。 ④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食物保存不当时易滋生霉菌,而黄曲霉毒素是霉菌的有毒代谢产物,也是一种强致癌物,长期摄入易导致肝癌发生。除了霉变食物,厨房也是霉菌滋生的重要场所,厨房用品使用时间过长,清洁不彻底等均易滋生霉菌,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也可经饭菜进入人体,对肝脏造成损害。因此,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因浪费食物而进食过期、腐坏的食物,且应及时更换并彻底清理厨房用品。 ⑤不熬夜:熬夜已成为现代人习以为常的一项活动,长期熬夜会导致生物钟紊乱,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增加;而且,熬夜还可导致肝脏血流量减少,阻碍肝病患者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增加肝癌发生风险。
肝脏是我们人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药物可以导致我们的肝脏损伤呢?现在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因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一、有哪些药物可以引起肝功能损伤? 目前已经明确的有近1100多种上市药物存在引起肝损伤的风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在发达国家,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感染药物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在我国有报道相关药物涉及传统中药、抗感染药、抗肿瘤药等。国内报道较多的与肝损伤相关的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有何首乌、土三七等。但由于组分复杂,很难确定是哪些成分引起肝损伤。 第二、药物性肝损伤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表现不特异或较隐匿,常常不能被发现或不能被确诊。部分患者可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而慢性药物性肝损伤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等。 三、药物性肝损伤怎样治疗,预后怎样? 药物性肝损伤的基本治疗原则: (1)立即停药:停用一切可疑肝损伤药物; (2)支持治疗:注意休息,营养支持; (3)解毒治疗:去除残留药物,应用解毒剂; (4)抗炎保肝:原则上精简用药 (5)肝衰竭的治疗:内科支持,人工肝及肝移植治疗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大多预后良好。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预后总体上好于组织学类型相似的非药物性慢性肝损伤。药物性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病死率高。
小王今年32岁了,结婚已经五年,房子车子都有了,事业也发展得很好,但他迟迟不要孩子。亲友们催促时,他总以忙事业、忙充电深造来搪塞。一次,他到医院复查,终于向医生吐露了他的苦恼。原来,小王和他父亲是都是乙肝患者,他父亲在40多岁就患肝癌去世了,他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患上乙肝,他目前正在服用恩替卡韦,担心服药会导致胎儿畸形。 作为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母婴传播一向受到较多关注。通过健康宣教、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必要时孕期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已大大降低。但“父婴传播”的问题同样不该被忽视。 乙肝爸爸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宝宝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将患男性乙肝患者分为正在抗病毒和未抗病毒两类。正在抗病毒的患者最关注的是乙肝抗病毒药物会不会使宝宝发生先天缺陷,未抗病毒的男性最担心的是孩子会不会和自己一样患上乙肝。 乙肝抗病毒药物分为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一般地说,正在应用干扰素的男性患者是需要避孕的,在治疗结束6个月后才可考虑生育;服用核苷(酸)类药物的男性患者可以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目前尚无证据显示男性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会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如果担心药物会有影响,也可将正在服用的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换为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 乙肝病毒DNA为阳性但肝功能正常且无肝纤维化进展,暂时没有抗病毒治疗指征者,或者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失败、乙肝病毒DNA阳性又暂时未用核苷(酸)类药物者,病毒会不会经由精子发生所谓的“父婴垂直传播”呢?回答是否定的。乙肝病毒是嗜肝病毒,在成熟精子中并不存在有感染性的完整的乙肝病毒,故精子造成所谓“父婴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但值得注意的是,精液属于体液,有可能像血液那样携带乙肝病毒,精液携带病毒可能引起乙肝的水平传播,导致母体感染乙肝,随后通过母体垂直传播给胎儿,这是一种间接传染方式。因此,如果丈夫乙肝病毒DNA阳性,妻子应当接种乙肝疫苗,待产生抗体后再生育,以阻断父-母-婴的间接传播。 尽管有父亲乙肝病毒DNA含量很高,母亲乙肝表面抗体即使阳性还是生出了乙肝宝宝的报道,但因概率极低,考虑到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及经济效益比,国内外的乙肝防治指南并未将乙肝爸爸列为抗病毒药物阻断的对象,也未将乙肝爸爸的新生儿列为乙肝被动免疫的对象。但亦有学者建议,如果男方乙肝病毒DNA滴度高,女方在怀孕20周后至孩子出生,可以每四周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00国际单位,以更好地防止孕妇感染乙肝,从而更加稳妥地保护胎儿免受间接感染。 健康小宝宝出生以后,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乙肝爸爸若病毒DNA为阴性或接受抗病毒治疗后乙肝病毒DNA持续为阴性,接触婴儿是安全的,不会传染;但如果爸爸乙肝病毒DNA阳性,就要稍微注意一下。我在门诊遇到父亲和孩子均有乙肝时,一般会问几个问题:孩子出生时有没有打乙肝疫苗?父亲在母亲月子里是否参与照顾新生儿?奶奶是否也有乙肝,也参与照顾新生儿?结果发现,出生不久的婴儿如果与乙肝病毒DNA阳性的父亲或其他亲属密切接触,还是有可能被传染的。因为乙肝疫苗的注射时间是出生时、1个月和6个月分别注射一针.由于新生儿还未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爸爸在接触孩子时应避免口对口喂水、喂食,避免直接用手或自己用过的毛巾等个人物品接触婴儿创口,如未愈合的脐部等。如果注意这些,宝宝出生后的乙肝病毒感染是可以避免的。 通过细致的讲解,小王基本打消了顾虑,准备把生育宝宝作为家庭计划。我们也衷心希望千千万万个像小王一样的育龄男性都能拥有健康的孩子。
对于每个可爱的姐姐来说,当得知自己要成为母亲的那一刻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欣喜,幸福,激动还是不知所措? 但是对于乙肝妈妈来说,怀孕的喜悦夹杂了乙肝病毒的裹挟,总会有一丝丝忧虑,这种忧虑随着孕期的进展可能变成不安和担忧,甚至持续到孩子出生以后。因为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梦魇阻碍了许多乙肝母亲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期许。 母婴传播是HBV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若未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40%左右的婴儿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并且其中绝大部分会发展为慢性感染,相伴终身。 母婴传播的风险在整个孕期一直存在,一般分为三种模式:即宫内传播,产时传播,产后传播,可谓一波三折。 关口一:宫内传播 从孕期开始到产前,乙肝妈妈要面对的第一道波折。 虽然理论上孕早期HBV都可通过感染胎盘细胞或者胎盘收缩渗漏等方式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但以上推论暂时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而一项针对乙肝母亲孕中期流产的研究发现胎儿的外周循环及血细胞中均检测出HBVDNA,证明宫内感染在孕中期即可发生,并且孕晚期这种概率显著增加。 而孕妇HBVDNA水平是影响母婴传播的最主要的因素,病毒载量与母婴传播风险呈正相关,国内外指南均以HBVDNA≥2×10?IU/mL为推荐的干预阈值。 因此阻断宫内传播,我们需要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 一方面,需要考虑孕期的药物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需要尽早尽快降低孕妇体内HBVDNA载量。 建议HBVDNA≥2×10?IU/mL的孕妇,在妊娠24-28周期间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以阻断母婴传播。推荐使用的抗病毒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或替比夫定阻断母婴传播。 至此,通过中晚期的抗乙肝病毒治疗,降低病毒负荷,使宫内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 关口二:产时传播 分娩之时,不仅要经历巨大的痛楚,同时仍需面对母婴传播的第二道波折。 子宫收缩时,母体血液可进入胎儿血液,以及羊膜破裂后胎儿黏膜直接接触阴道分泌物及血液,均造成了胎儿的乙肝病毒暴露,生产方式并不能影响这种风险。 虽然,对孕期高危患者的抗病毒阻断,产时暴露的乙肝病毒载量较低,感染风险下降,但仍需进行暴露后预防。 因此,在这个时期联合免疫是阻断产时传播的重要措施,没有必要主动改变生产方式来达到降低产时传播的风险。 具体建议:在婴儿出生 12 h 内尽早完成乙型肝炎疫苗和 100 IU HBIG 的联合免疫,并在1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疫苗。 经过联合免疫的阻断方案,一方面是被动免疫提高暴露后预防的直接作用,另一方面,积极的主动免疫让婴儿逐步获得保护性抗体,最终达到阻断目的。 关口三:产后传播 产后,母亲与孩子终于可以亲密接触了,但仍不可放松这最后一道波折。 产后传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母乳喂养,乳汁中的HBV病毒载量与母亲血液中呈正相关,但是接受联合免疫的新生儿可以接受乙肝母亲的母乳喂养,并未增加感染风险。 值得注意是,新生儿几乎无法从肠道吸收乳汁中微量的替诺福韦成分,因此接受TDF治疗的乙肝母亲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经过抗病毒阻断和联合免疫,产后传播的风险极低,科学用药,放心喂养,乙肝母亲与宝贝亲密无间。 回首这段乘风破浪的旅程,在感染科乙肝孕期全病程管理中,孕早期随访,有利于筛查发现高病毒载量(HBVDNA≥2×10? IU/mL)的高危母亲;中晚期干预(妊娠24-28周期间):安全有效的抗病毒阻断,降低宫内感染的风险,为进一步阻断建立基础;妊娠至产后过程:联合免疫的暴露后预防,一方面除恶务尽,将感染风险进一步降低,不仅使孩子获得持久免疫,母乳喂养也不再成为禁忌。母婴传播的孕期风浪在感染科全病程管理下再也起不了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