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adenoidalhypertrophy)系咽扁桃体增生。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称腺样体肥大。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简介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腺样体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4-6岁时为增殖最旺盛的时期,青春期以后逐渐萎缩。 在正常生理生长期,大多数孩子不会出现呼吸道梗阻的症状,但是当腺样体组织异常增生肥大时,堵塞了上呼吸道,就会出现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即小儿有短时间的呼吸停顿,甚至惊醒,变换睡姿后再入睡,使睡眠质量下降,同时因气道狭窄,使血液中氧饱和度不足,大脑处于慢性持续缺氧状态,孩子白天昏昏沉沉,精神欠佳,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 长期鼻堵、呼吸不畅,还能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可引起肺心病、心肌受损,甚至右室心力衰竭。由于鼻堵呼吸不畅,长期的张口呼吸还可影响颌面骨的发育,形成特殊面容,即所谓“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上翘,上齿外呲,上腭较高,表情呆滞。 有的患儿因鼻堵塞还可使发音受到影响,形成闭塞性鼻音,俗语称“囔囔”声。个别患儿还可因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鼻咽部开口,导致中耳炎、听力下降,因此对腺样体肥大这种病不可轻视。如果不及时治疗而形成上述疾病,如颌面畸形、肺心病等,即使切除了腺样体,呼吸通畅了,仍需继续长期治疗其他的病症。局部症状 儿童鼻咽腔狭小,如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导致腺样体肥大,引起耳、鼻、咽、喉等处症状。 (1)耳部症状:咽鼓管咽口受阻,将并发非化脓化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2)鼻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 (3)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4)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全身症状 全身发育和营养状况较差,并有夜惊、磨牙、遗尿、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射性症状。此外,长期呼吸道阻塞、肺换气不足,将引导起肺动脉压升高,重者可导致右心衰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症状腺样体肥大是儿童OSAHS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鼾声过大和睡眠时憋气为两大主要症状,睡眠时张口呼吸、汗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困难等也是常见的症状。诊断检查 1、患儿张口呼吸,有时可见“腺样体面容” 2、口咽检查硬腭高而窄,常伴有腭扁桃体肥大。3、前鼻镜检查充分收缩鼻腔粘膜后进行检查,可能在鼻咽见到红色块状隆起。4、纤维鼻咽镜检查在鼻咽顶部和后壁可见表面有纵行裂隙的分叶关状淋巴组织,象半个剥了皮的小桔子。 5、鼻咽侧位片测量:可测量鼻咽气道的阻塞程度。 6、触诊用手指作鼻咽触诊,在鼻咽顶及后壁可扪及柔软块状物。 7、X线鼻咽侧位拍片,有助于诊断。 8、CT:CT轴位像可见鼻咽气腔变形变窄,后壁软组织增厚,密度均匀,与头长肌相近,左右侧对称,前缘光滑或呈波浪状,向气腔突入,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隐约可见或显示不清,不同程度的阻塞后鼻孔,咽旁间隙清晰,邻近骨质无破坏。CT轴位像测量,腺样体指数≥0.70。鉴别诊断 (1)鼻咽癌:发病年龄较大,多有涕带血丝史,CT检查见咽后壁增厚的软组织影,左右两侧多不对称,咽隐窝不对称性消失,咽旁间隙模糊、变窄甚至闭塞,可有颅底骨质破坏。 (2)咽后壁脓肿:多有咽部异物刺伤史,局部增厚的软组织影较广泛,可见于鼻咽、口咽、喉咽部椎前方,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的脓腔影,脓腔内可见气影,增强检查可见脓肿壁较均匀的明显强化。 (3)咽囊囊肿:位于左右两侧头长肌间,圆形气样或液性低密度灶,边缘清楚。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腺样体,可在扁桃体手术时同时切除,或单独进行。术后护理 1、及时吐出口腔内的分泌物。若吐出物仅含少量血丝,属于正常情况。 2、手术后回到病房即可含服冰砖或雪糕等冷食,这样能直接起到止血效果。手术后1至2天可进食半流质饮食,一星期左右可吃软食。 3、手术后6小时可用灭菌生理盐水、复方硼砂溶液或0.02%呋喃西林液漱口。 4、手术后伤口疼痛明显者,可适当应用止痛药物。 5、如果手术后情况良好,应多讲话,多做伸舌及张口动作。 6、应及时向医生反映手术后的情况,以便得到妥善处理 引起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原因很多,包括以下几种: 一、急性炎症使腺体组织充血、肿胀、或因化脓而增大,这时患儿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鼻子堵、张口呼吸、出气困难,而且鼻腔内常有大量的分泌物,夜间鼾声如雷,甚至有短暂的呼吸停顿,而后深吸一口气的现象。此外,还常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烧、咽痛。一般经过消炎后,上述的症状大多都能消失。 二、慢性鼻炎、睡觉打鼾往往是逐渐发展,由轻变重或时好时坏。 三、因过敏反应导致局部水肿而使腺样体肥大,这类患儿多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尘螨、冷空气)过敏等多见。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打鼾的重要手段,根据一项最新的meta分析结论,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并不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这一结论有助于打消很多患儿家长心中的疑虑。手术后应注意以下事项:1、术后出血风险: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常发生于术后24小时以内或术后5-7天。术后唾液中有少量血丝是正常现象,但吐血量多应立即就诊。儿童患者有频繁的吞咽动作,应怀疑出血可能,立即报告医生。如今很多手段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如低温等离子刀手术,但术后出血的概率并不能明显降低,因此,术后出血仍是腺样体、扁桃体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耳鼻喉科苗相波2、手术后禁食4小时,4小时后可以吃一些冷流质食物,如冰激凌、牛奶等,忌热饮和较硬的食物。手术后2周内吃半流质食物。术后鼓励进食有利于加快创面愈合。4、手术后24小时左右扁桃体窝会长出一层白膜,属正常现象,而非有些家长或非专业医生所认为的化脓。这时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淡盐水轻轻漱口。若粘膜污秽,则提示有伤口感染可能。5、由于手术对患儿作息、进食等的影响,术后一周以内患儿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增加。所以当术后出现发热,家长不必慌张,可到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认伤口无感染后,内科就诊按照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常规处理即可。本文系王生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日常生活中,孩子打鼾(俗称打呼噜)的很多,一些家长觉得是宝贝睡得好睡得香,也就不在意;随着我们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大多数家长意识到宝贝可能是生病了。打鼾是因为上气道部分堵塞引起咽部组织震动发出的声音,可导致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医学上称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年龄多在2~7岁。短期表现为①睡觉时打鼾、张口呼吸、口鼻喷气、憋气甚至惊醒;②反复患鼻窦炎、鼻后滴漏(咳嗽、清嗓子)、中耳炎等疾病。远期表现为①“腺样体面容”:嘴唇肥厚上翘,牙齿不齐,甚至出现颜面发育畸形;②睡眠时大脑缺氧,记忆力下降,影响智力发育。③生长发育落后,性格易怒或多动。OSAHS是因为上气道堵塞引起,包括鼻腔疾病、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另外还与肥胖、小下颌(即下巴短小)有关。孩子患感冒发烧、鼻炎鼻窦炎时会堵塞上气道,同时可以影响到腺样体和扁桃体,因此我们诊断OSAHS时应排除以上干扰因素,最常用有效的检查是电子鼻咽喉镜,通过显示器能直接判断有无腺样体肥大、同时了解鼻腔有无炎症、肿物等情况。此外,睡眠呼吸监测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OSAHS和判断其严重程度。确定孩子存在OSAHS,怎样治疗呢?对于打鼾或者张口呼吸时间不长的,可以保守治疗1~3个月,如果无好转,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导致儿童OSAHS的主要原因,故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也是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手术。如果孩子打鼾合并有严重肥胖或小下颌,那么手术效果会受到影响,而且手术风险和难度也会相应增大。下面谈谈在诊治该病中家长的一些疑惑和我个人的一些体会:1、做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怕孩子受罪或者不配合,有没有其他检查方法代替?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腺样体肥大最好的方法。我们科镜子的镜体是目前全球最细的、头端圆顿、检查时不易损伤鼻腔粘膜,新生儿都能够顺利通过鼻腔,检查时间大概30~60秒钟,费用也不高。所以家长不用担心,顺便说一下,检查前要求空腹3小时。睡眠呼吸监测检查,作为诊断OSAHS的金指标,还不能完全代替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孩子需要在病房睡一个晚上,白天尽量少睡、 检查前数小时少喝水、避免剧烈运动,便于夜间入睡。如果患有感冒或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则需改期。十年前我们科,包括现在还有很多医院做鼻咽侧位片或者CT检查,据我观察,与电子鼻咽喉镜比较,以上检查的误差率较大。2、保守治疗可以治愈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吗?腺样体扁桃体手术是择期手术,不是特别严重的患儿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对于轻症患儿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要注意尽量避免感冒,否则容易反复。3、为什么仰着睡会打鼾,侧着睡或者趴着睡就好一些呢?因为仰着睡时扁桃体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加重口咽部气道的堵塞,侧着或趴着睡时扁桃体会偏向一侧从而减轻该处气道的堵塞。4、切除腺样体扁桃体会影响孩子的免疫功能吗?腺样体的免疫功能微乎其微,可以不用考虑。扁桃体具有一定免疫功能。据报道,扁桃体切除术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关的抗体会有所下降,但仍在正常值范围内,一般经过半年后会恢复。作为口咽部抵挡病菌入侵的第一道屏障,扁桃体被切除后,当病菌来临,咽后壁的淋巴组织作为第二道屏障,负担起更多责任,导致少数患儿的咽炎症状会明显些,例如咽痛、咽干、清嗓子等。当然,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仅仅因为切除扁桃体导致了免疫失调等全身症状的病例。5、孩子现在还小,怕耐受不了手术和麻醉。只要有必要手术,不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我们科做过腺样体手术的患儿最小不到1岁。绝大多数小孩都能耐受手术,麻醉意外的发生率也是非常低的。对于严重的OSAHS患儿,可以说是早做早好,做了后好吃好睡,呵呵。6、孩子只是感冒流鼻涕时打鼾,平常没有,需要手术吗?因为感冒或者鼻炎鼻窦炎时,上气道同样会堵塞导致打鼾。平常如果睡觉时能够闭着嘴巴,呼吸平稳顺畅,没有打鼾,即使腺样体扁桃体一定程度肥大,可以不做手术,暂时观察。7、孩子没有打鼾,只是有张口呼吸,需要手术吗?由于睡觉时张口,呼吸的气流基本经过口腔进出,不需要经过鼻腔,可以不产生鼾声。如果经过检查发现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经过保守治疗1~3个月无好转,建议手术治疗。8、孩子没有打鼾,但反复鼻窦炎或中耳炎发作,可以手术吗?有一些孩子,虽然没有打鼾和张口呼吸,但反复出现鼻窦炎或中耳炎,且保守治疗不易治愈,如果腺样体肥大,建议行腺样体切除术。因为腺样体肥大会阻碍鼻腔的引流,导致鼻窦炎不易治愈,反过来,炎症反复刺激腺样体,会使腺样体更加肥大,出现恶性循环。我们大家都有一条耳咽管,连通中耳和鼻咽部,当腺样体肥大,会影响到其旁边的耳咽管开口,导致中耳炎不易痊愈。9、腺样体扁桃体手术有哪些方法呢?哪些方法最好?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目前我们科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切除腺样体,与以往的腺样体吸切术比较,优点是术中出血很少或无出血、术后出血机会明显降低、术中时间明显缩短,缺点是费用高、术后会产生一些异味。两种方法对于腺样体术后复发机会差不多。简要的手术过程是:用直径非常细的鼻内镜从鼻腔进入,可以在显示器上很好地暴露腺样体,用等离子刀从口腔进入切除腺样体。对于扁桃体,我们科自8年前开始采用电刀切除,这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与以往的传统剥离术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0、手术后的效果如何?复发的比例是多少?OSAHS手术后的效果总的来说都不错,复发的机会也比较少。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家长对于切不切除扁桃体很犹豫,对于一些扁桃体不是特别大,切的话怕影响免疫功能,不切的话怕影响效果。我的看法是,如果家长不考虑住院费用和时间,建议暂时不切,如果以后效果不好,再住院切除。
以下内容主要参考国内最权威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最新修订的2015年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为了便于家长理解,我将部分内容浓缩并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如有偏差,以2016年1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公布的指南为准。(“变应性鼻炎”我们习惯称之为“过敏性鼻炎”,“变应原”就是指“过敏原”)请家长耐心读懂本科普文章,权威指南加上我个人经验总结,相信一定会让您受益匪浅。儿童过敏性鼻炎(AR)是耳鼻喉科的一个常见病,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即“花粉症”),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变应原的暴露有关,两者在治疗上无太大的区别。2008-2009年在北京、重庆和广州市以0-14岁儿童为对象的问卷调查中,过敏性鼻炎自报患病率分别为14.5%、20.4%和7.8%。病 因1、 遗传因素:部分患儿为家族遗传基因造成过敏体质。2、 环境因素:过敏原分为吸入性和食入性两种。①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尘螨、霉菌、动物皮屑、昆虫和花粉,另外大气污染的颗粒、汽车的尾气,装修材料散发的甲醛虽不是过敏原,但可加重症状。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尘螨,毛绒绒玩具、被子、床单、枕头、布沙发、地毯、衣物和空调过滤网都是螨虫藏匿的地方。②食入性过敏原包括牛奶、鱼虾、海鲜、鸡蛋、花生、大豆、面粉、药物。一般以吸入性过敏原居多,患儿具体对哪种过敏,需要家长平常注意,观察患儿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症状,就知道对什么过敏了。临 床 表 现四个典型症状:阵发性喷嚏、流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另外可伴有眼部症状: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喷嚏往往以晨起最严重,清水样涕倒流可引发咳嗽、清嗓子,鼻塞可随体位变动而改变,向左侧卧左侧塞,右侧卧右侧塞。前鼻镜检查见双侧鼻粘膜苍白、肿胀,下鼻甲水肿,鼻腔有多量水样分泌物。如合并感染,则粘膜充血,双侧下鼻甲暗红分泌物呈粘脓性或脓性。病史长症状反复发作又控制不良患儿,可见鼻甲息肉样变和粘膜肥厚。此外,可以做以下检查确定诊断:①皮肤点刺试验(就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儿前臂、再用无痛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此法具有高敏感性和较高特异性,一般均在80%以上,临床常用,要求检查前1周停服抗组胺药(例如氯雷他定等)。②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抽血检查,不需停药),③鼻粘膜激发试验(现在临床上一般很少做)。有些患儿主要症状是发作性喷嚏、大量清涕,但过敏原检测阴性,血常规检查嗜酸粒细胞数正常,则为血管运动性鼻炎,病因主要包括冷空气、强烈气味、体育运动等,对症治疗上与过敏性鼻炎差不多。儿童过敏性鼻炎可导致以下并发症:①过敏性鼻窦炎或鼻息肉,②上气道咳嗽综合征,③过敏性结膜炎,④分泌性中耳炎,⑤支气管哮喘。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 疗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本病虽然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化的综合防治,患儿的各种症状可得到良好控制,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一、药物治疗(考虑家长接受程度,以下只列出最常用的药物)一线用药(推荐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或口服抗组胺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二线用药(酌情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等。此外还有中药、鼻腔冲洗。鼻用糖皮质激素包括: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一般每天喷鼻1-2次,疗程不少于2周;最好早晨使用,早晨喷激素类药物与体内激素分泌时间相对一致,可以大大减少副作用。对于中-重度持续性AR是首选药物,疗程4周以上。其对AR患儿所有鼻部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作用,是目前治疗AR最有效的药物。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有研究报道,疗程一年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总体上无显著影响。鼻用抗组胺药包括: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一般每天用药2次,疗程不少于2周。其疗效相当于或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特别是对鼻塞的缓解。有研究显示,在中-重度AR的治疗中,鼻用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起效快、疗效好。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左西替利嗪、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一般每天服用1次,疗程不少于2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起效快速,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能明显缓解鼻部症状,对合并眼部症状也有效,但对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口服抗白三烯药包括:孟鲁司特。每天用药一次,晚上睡前口服,疗程4周以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能有效缓解鼻部和眼部症状,对鼻塞的改善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与后者联合使用,疗效更佳。鼻用减充血剂包括:赛洛唑啉、羟甲唑啉、麻黄素(儿童不用)。酌情使用!严格控制使用次数及疗程,一般每天喷鼻2-3次,连续用药不超过7天,如确需继续使用应停3天后再用,仍不超过一周。仅适应于过敏性或急性鼻炎发作,鼻甲高度水肿导致鼻腔完全堵塞或鼻窦炎患儿,目的是收缩鼻腔粘膜血管,利于鼻腔或鼻窦内鼻涕排出,可快速缓解鼻塞,但对AR的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善作用。疗程过长或用药过频可导致反跳性鼻塞,易发生药物性鼻炎。2岁以内患儿禁用。中药:研究显示,中草药对改善常年性、持续性AR的鼻部症状有效,且安全性良好。鼻腔冲洗: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可清除鼻内刺激物、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减轻鼻粘膜水肿,改善粘液纤毛清除功能。二、手术治疗手术的疗效一直不理想,而且18岁以下的儿童为禁忌证。三、免疫治疗(俗称脱敏治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为AR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该疗法给予患儿变应原提取物(例如粉尘螨滴剂,属于一种治疗性疫苗),以诱导机体实现免疫耐受。临床常用的方法:舌下含服法(舌下免疫治疗)和皮下注射法(皮下免疫治疗),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者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疗效据统计与后者相差无几,目前多采用舌下含服法。临床诊断明确的AR患者即可以采用免疫治疗,而不需要以药物治疗无效为前提条件。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意见书认为,舌下免疫治疗对患者年龄没有具体限定,但国内建议适用于3岁以上人群。舌下免疫治疗经口腔粘膜给予药物,其治疗操作相对简便,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可以通过医生的指导在家中自行用药。舌下免疫治疗的局部反应主要为舌下瘙痒、红肿等,另外可因吞咽药物后发生腹痛、腹泻等,一般24小时内自行消退,不影响治疗。如果局部反应连续发生,提示治疗剂量过大,需考虑减量并予以局部对症处理。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严重程度轻,分为四级,其中轻度为局部荨麻疹、鼻炎或轻度哮喘,最严重后果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据报道,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万分之5.6的患者出现全身反应,每10万次舌下给药仅出现1.4次严重不良反应。舌下免疫治疗临床应用至今,国内外尚无导致死亡的病例报告。国内皮下免疫治疗的全身反应发生率为万分之47。不良反应的处理:轻度局部反应一般无需处理,也可酌情使用口服抗组胺药。如果出现的全身反应属于轻-中度,经对症处理后,可继续进行免疫治疗,但需调整剂量。健 康 教 育AR目前尚无法根治,其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监护人应正确理解AR的发作因素和临床特点、对学习能力、生活质量及下呼吸道的影响(尤其是可诱发哮喘),从而增强治疗依从性。对于尘螨过敏的患儿,应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勤晒被褥,空调过滤网定期清洗,远离毛绒玩具和宠物,不用地毯,不穿带毛的衣服,季节交替时橱柜内的衣物应晾晒后再穿。对于花粉过敏呈季节性发病的患儿,在花粉播散前2周左右,可采用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预防性治疗。附件一:脱敏治疗相关问题国内目前免疫治疗(以下称为脱敏治疗)可供临床使用的舌下含服标准化变应原疫苗仅有粉尘螨滴剂一种(从尘螨提炼的活性蛋白,味道微甜),依剂量由小到大分为1,2,3,4,5号;1-3号为递增量,4和5号为维持量,儿童一般4岁以上开始脱敏治疗,不使用5号。以下谈谈儿童使用粉尘螨滴剂的一些具体问题。1、怎样进行舌下脱敏治疗?一般建议在过敏症状最轻微时开始治疗,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滴于舌下,含1分钟后吞服。每日一次,建议晚上的同一时间用药,服药十分钟后可以正常饮水或进食。如先服用其他药物,应漱口后服用。脱敏治疗起效较慢(一般为3个月以上),前期一般使用3-6月,如果有效,则可以继续使用4号,疗程为2-3年,疗程越长脱敏效果越巩固。一般前期建议患儿同时使用药物治疗,后续逐步递减,直至单纯的脱敏治疗,在这期间,如果AR症状再发作,则需再使用药物治疗。2、脱敏治疗期间能接种疫苗吗?据报道,国内外临床大量用药实践验证,脱敏治疗不影响儿童接种疫苗的效果。但是有些疫苗接种后会让少数患儿出现体温变化或精神萎靡,可让患儿在接种前一天停药,接种当天观察一天,如果没有出现异常,次日可以继续用药。如果出现体温不正常,建议体温正常后再继续治疗。3、什么情况下需要暂时停药?患儿发热或者哮喘发作时应停药,待上述症状消失后才能重新用药。如果只是感冒或腹泻,则无需停药,同时可以治疗感冒。4、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处理?少数患儿会出现皮疹、荨麻疹,个别患儿可能诱发轻度哮喘,建议加用对症药物,或者改变用药进程。在递增期出现,则1号2号3号各用二周,增加一倍的递增期。在维持期出现,则4号1滴1周,然后4号2滴1周,最后4号3滴维持治疗。(注意:前期治疗越是出现不耐受(即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的,越是敏感的患儿,愈后效果往往越好。)5、如何区分药物不耐受还是效果不佳?不耐受(即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用药到某一个阶段,出现过敏症状加重(未改变生活环境或未发生呼吸道炎症),一般都是出现在递增期,建议减量,延长递增期或加用对症药物。如在维持剂量出现,可减至4号2滴或1滴。效果不佳:用药超过3个月,改善不明显。建议增加剂量,可尝试用4号4滴维持。6、因故停药后怎样继续疗程?停药超过2周,不论是在递增期还是维持期停药的,均重新开始脱敏(即再用一次1-3号)。在维持期,停药在3天以内,无需改变剂量;在1周以内,先用4号1滴3天,再2滴3天,之后恢复3滴维持;停药在2周以内,先用4号1滴1周,再用2滴1周,之后恢复3滴维持。在递增期,停药在1周以内,递减3级,比如2号4滴后停药4天,递减到2号1滴开始递增;停药在1周以上,重新开始。7、怎样结束脱敏治疗?方法一:到2-3年后,直接结束。方法二:到2-3年后,逐步拉长用药间隔,2-3天用一次维持剂量至一周用一次,最后坚持2周用一次。(国外建议终身脱敏)8、如何判断脱敏治疗有无效果?如果使用后过敏症状发作程度较以前减轻,或者发作间隔延长、次数减少,则为有效。最终疗效评价,应在使用脱敏治疗且连续治疗2年后进行。9、费用:目前我院4号102元一瓶,大概可以用2周,患儿一年大概需要2500元左右。附件二:如何使用鼻喷雾剂?喷鼻具体方法:①患儿取直立位(坐或站),头稍向后仰,将喷头放入鼻腔深约1厘米(以超过鼻翼为准),然后喷头向外斜约15-30度(方向约对着同侧眼睛的内侧眼角)。②喷药前将瓶子摇晃几下,按压喷剂时听到“嗤”的声音,才能确定有药水喷出。③使用生理性海水,是为了清洗鼻涕,喷后部分生理性海水会连同鼻涕一起流出来,随后用手反复捏鼻翼十多次,然后按压住一侧鼻腔,教患儿轻轻擤出另一侧鼻腔内鼻涕,如果还有鼻涕,可反复如此进行多次。④使用鼻用激素或抗组胺药,喷鼻后应轻轻往后吸鼻,可使药物均匀分布于鼻腔。⑤使用鼻用减充血剂(赛洛唑啉或羟甲唑啉),喷后可轻轻擤出鼻涕,但不宜反复多次喷药。各类鼻喷雾剂使用次数及时间激素类:①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最好早晨使用,如鼻塞比较重,晚上可加1次。②布地奈德:每天2次,晨起1次,睡前1次。抗组胺类:①氮卓斯汀:每天2次,晨起1次,睡前1次。②左卡巴斯汀:每天3次,晨起1次,下午1次,睡前1次。减充血剂(羟甲唑啉或赛洛唑啉):每天2-3次,必要时使用。生理性海水:一般每天3次,如鼻塞流涕严重,可不限次数和时间。联合用药:激素类与抗组胺类联合使用。如果症状比较严重,两者可早晚一起使用,间隔15-30分钟。如果症状改善,可早晨喷激素类,抗组胺类可以在中午及晚上用或仅晚上使用。 激素类与减充血剂或生理性海水等一起用时,先用赛洛唑啉,等5分钟后再用生理性海水,再等1分钟后用激素类。本文系冼志雄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很多来门诊就诊打鼾或口呼吸的孩子,我可能会建议孩子做个睡眠监测。家长会有些疑问,睡眠监测到底监测哪些内容,睡眠监测有啥作用呢?今天陈医生就这些内容做个解答。目前我们医院常用的有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和便携式的睡眠监测(睡眠初筛)两种。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简称PSG,是一项客观的检查。一般是在睡眠中心内进行检查的,一个晚上。是诊断儿童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的标准诊断方法。对孩子没有损伤。下图是我们即将准备进行监测的孩子,对孩子来说还是能够接受的。观察的指标有:清醒和睡眠的时间,睡眠周期,微觉醒的次数,AHI和OAHI,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指数等。通过以上的数值的读取,我们可以判断睡眠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有无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是哪种原因引起的,程度,从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案,以及手术后或是治疗后的长期的随访。但是缺点是如果小朋友比较认床,换一个地方不容易睡着,或是对身上这些线线圈圈比较方案就不容易做成功。便携式睡眠监测,又称睡眠初筛。它是一个可穿戴式的医疗设备,方便在家里进行睡眠时的监测。它主要监测的指数是血氧饱和度,心率,然后通过计算器的云处理和数据的学习,来模拟计算出AHI的指数,从而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并可以通过手机的蓝牙进行传输,方便在孩子在家进行监测。也是被2020年新版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专家共识所推荐使用的一种监测方法。在基层没有儿童PSG的情况下,或是儿童不能配合进行PSG监测时,可以进行睡眠初筛。但是它的缺点是因为家长自行佩戴,不同的家长操作会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它没有脑电和胸带,腹带,所以对数据的读取和采集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作为一个初筛的工具,我们一般会要求孩子连续使用7-10天,这样方便去除极度偏倚的数据,取相对集中的70-80%的数据用作辅助诊断。
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无意间发现小朋友耳前张长了一个小洞,有时还会排出些白色的分泌物,非常好奇,不知是否正常结构。 其实,小朋友耳前的这个小洞在医学上讲叫先天性耳前瘘管。耳前瘘管是由于妈妈怀孕期间第一和第二鰓弓未能完全融化而遗留下的一种管道。它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大家常常可看到父母亲患有耳前瘘管的小朋友也同样患有该病。 既然这么多人都患有该病,那他它对人体有何影响呢。其实,绝大部分人只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瘘口堵塞,均不会感染。但是,一旦瘘管合并感染,就有可能反复感染,给患儿带来许多痛苦。最终需手术切除。如果能完整切除,就可避免以后反复发作了。 那么,何时手术比较合适呢?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此处次感染控制后2个星期再手术,这样可减少术中出血,也相对容易切除干净。当然,如果反复感染,难以完全控制,也需感染期手术,只是风险有所增大。 本文系李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清除或稀释鼻腔内灰尘 、细菌过敏原等外来刺激和分泌物 2、减少局部炎症因子含量,促进鼻腔粘膜表面形成保护的液膜,减少病原体与鼻腔粘膜直接接触,促进鼻腔内纤毛正常摆动加速粘液和炎症物质的清除,减轻鼻黏膜水肿 3、改善鼻腔通气和鼻纤毛功能 4、增强鼻腔清除和保护功能 5、不含激素、抗生素 、血管收缩剂 临床上孕妇也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