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手术后常有排尿困难? 主要原因: 1.麻醉: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 2.腹部切口疼痛:创口疼痛会引起膀胱肌肉痉挛。 3.病人不习惯在床上排尿。 处理方法: 1.处理时,应先安定情绪,焦急、紧张均可加重括肌肉痉挛,使排尿困难; 2.增强自行排尿信心,如无禁忌,可在他人协助下坐于床沿或立起排尿;另外,可热敷下腹部、听流水声、按摩膀胱区或行针灸来刺激排尿。 3.如果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后无效,则应配合护士/医生进行插尿管了。 二、手术后腹胀是怎么回事? 手术后腹胀多因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受抑制,存留或咽下的空气滞留在胃肠道内,术后肛门局部敷料填塞导致肛门排气不畅引起。一般手术后24-48小时,肠蠕动逐渐恢复排便、排气及换药,腹胀即可减轻。 三、手术后恶心、呕吐是怎么回事? 术后恶心、呕吐常见原因是麻醉反应。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恶心、呕吐可停止,不必过分紧张。出现恶心时可做深吸,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呛咳和窒息。 四、半卧位有何优点? 有利于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可使腹部渗血渗液流入盆腔以避免形成脓肿;可减轻腹部张力。但此种体位易滑,应随时调整正确体位。长期处于半卧位的病人,应加强骶尾部等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并经常活动下肢,以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方法:床头要高30~40度,使膝关节屈曲成半斜坡位。 五、术后早期活动有何好处? 1.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2.促进呼吸加深,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排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防止血栓形成; 4.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腹胀、便秘;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防止尿潴留。 六、如何进行术后早期活动? 早期活动可分为早期卧床活动和早期起床活动。 清醒后,可以做深呼吸、咳嗽、翻身、活动肢体。 病情平稳后取半卧位,逐步扶坐床沿。情况良好时,可进一步做起床活动。先在室内缓步走动,再酌情外出散步。病重体弱、有并发症及限制活动的病人,不能早期下床,但仍应坚持卧床活动。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2021年7月
痔疮手术必然会引起肛门疼痛,疼痛主要发生在排便时疼痛,绝大部分便后10余分钟可自行缓解,如果不缓解只能借助止痛药。 为什么每个人痛的不一样? 痔疮术后的疼痛与外痔严重程度,年龄,肛门括约肌的发达与否有关,疼痛主要发生于排便时,撕裂感,伴少量出血,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持续两周。 患者术后如何自己减轻疼痛? 1、消除紧张情绪,放松肛门 2、若术后疼痛剧烈,或对疼痛敏感,可排便前15-30分钟吃一颗止痛药,或者早晚各一颗 3、排便后,用清水清洗干净肛门口 4、中药熏蒸或者坐浴,一天两次;没有条件的可以温水坐浴,一天两次,每次10-15分钟 5、出院后每周都要来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和清洁程度。 6、对于术前就有便秘的患者,术后要加用肠道益生菌和开塞露辅助通便,必要时予乳果糖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便秘不解决,手术效果减半。
肛瘘为什么需要手术?目前肛瘘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拖延只会让疾病加重,手术是目前唯一办法。肛瘘是什么?肛瘘又称肛门瘘管,是一根一端通向肛门内,一端通向肛门外的空心管道,管道里面填充的是不断流进去的粪水、炎症渗出。主要表现为反复流脓、疼痛,若外口堵塞,容易反复形成脓肿。为什么确诊就需要尽早手术?肛瘘早期症状表现轻微,不影响生活,未见危及生命病例。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的低位肛瘘,手术简单,除术后少量出血外,不会损伤肛门括约肌,复发率低,手术效果好。而如果未及时手术形成复杂肛瘘或者早期即是高危肛瘘则相对于单纯的低位肛瘘损伤肛门括约肌风险大,会有复发风险。肛瘘可以形象的比喻为老鼠打洞,早期老鼠打了一个洞,把洞挖了就好了,如果时间久了,老鼠洞就会四通八达,想要根治,手术创面就会很大,而且复发概率高,甚至终身带瘘生存。简单理解:拖延会让一个简单问题复杂化,甚至无解为什么会形成肛瘘?最常见因素:肛周脓肿,肛周脓肿自行破裂或者术后均易形成肛瘘其次,炎症性肠病,如克隆恩病、溃疡型结肠炎其他因素,如直肠肛门损伤、肛裂反复感染、会阴部手术、肠结核、直肠肛管癌、血行感染、淋巴肉芽肿,放射菌病,尾骶骨髓炎,直肠、乙状结肠憩室炎等也可引起肛门直肠脓肿及瘘。肛瘘如何诊断?肛瘘只能靠肛肠外科医生查体发现,B超可以进一步帮助医生判断,而肛瘘的类型则需要借助于磁共振。
患者一,“痔疮手术完一点都不痛”患者二,“大便时候有点痛”患者三,“拉大便像拉玻璃渣一样”总结,每个患者对痔疮术后疼痛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外痔严重程度痔疮术后疼痛主要表现为便时撕裂样疼痛,持续约10-15分钟左右。主要是肛周皮肤缺失,神经末端产生的隐痛和肛门口伤口在排便过程中撕裂所产生的。外痔切的越多,术后越痛。大便约硬,排便越痛。术前有便秘者,术后疼痛感觉明显。2、年龄痔疮越来越年轻化,年纪轻者对疼痛敏感,术后较年长者痛。3、手术方式 最经典的手术方式外剥内扎术,术后产生的疼痛最重 单纯行PPH术和痔注射术所产生的疼痛主要为肛门口持续性坠胀,产生原因:术后创面水肿,术后短期内加重排便困难,水肿消退后坠胀消退。4、肛门括约肌发达程度 此类病人主要涉及健身爱好者,健身教练等,喜欢深蹲,负重以达到锻炼腿部和臀部肌肉。此类患者易发痔疮,痔疮术后疼痛多表现为持续性疼痛,较剧,一般止痛药效果差。因此,术后避免剧烈活动,骑车,反复起立蹲下,服用止痛药和通便药物,必要时辅助以开塞露1-2周。一般2周后疼痛明显缓解。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会形成痔疮? 这是人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四肢爬行动物不存在痔疮,当人开始两个腿走路(婴儿蹒跚学步开始),我们人类就开始不可避免的要出现痔疮,最开始这是一个重力因素,导致盆腔压力增大,而最为盆腔最低点,肛门承受的压力最大。 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开始久坐,长胖,高脂、高热量饮食,部分人出现排便费力、便秘,女性开始怀孕(一个、两个、三个。。。)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便利,大家开始长时间坐马桶上玩手机,这一系列加重肛门压力的行为,使得肛门部位的静脉压力增大,静脉血回流减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肛门就跟不断吹大和放气的气球一样,开始形成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最开始表现为肛门不适,坠胀,便血,当来医院看时,一般都很重了,当医生告知你要手术时,你开始不当一回事,想着痔疮每个人都有,医生骗我割痔疮。 直到有一点,痔疮掉出来回不去,或者大出血,扶着或者躺着来看医生,这时候手术创面往往很大,恢复更加漫长。 这时候就要问了,手术完以后,这些加重痔疮的因素,你们会改掉么? 你需要工作,养家,特别是司机,码农,改不掉,除非换工作。 有便秘的同志,拒绝吃药,担心药物依赖,结果排便困难依旧没有改善。 随着年龄增大,人越来越懒,偶尔和小伙伴出去吃火锅、烧烤,又喜欢辣的,第二天,屁股说不出的难受。 我们身边的医生也长痔疮,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上述因素,健康生活,勇敢面对痔疮,该割就割,通过以后,又是一条好汉。
自18世纪以来,学术界对痔一直缺乏比较完善的共识,直到1975年伦敦大学的Thomson提出了痔的近代概念 “痔是直肠下端的肛垫出现了病理性肥大”,即肛垫下移学说。随着Thomson的观点被广泛接受,专科医生对于痔的治疗理念从“逢痔必治”到无症状的痔疮无须治疗或仅需药物保守治疗,有症状的痔疮以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症状为目的,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转变。 痔疮最显著症状是大便带鲜血,若产生皮下血肿或血栓,可能引发剧烈的疼痛。随着对痔疮的认知程度增加和新药的加速研发,目前90%以上的痔疮患者可以通过专科医生规范化的保守治疗而得到缓解,少数病情通过手术治疗。痔疮的手术方法也呈多样化趋势,除了经典的Milligall-Morgan术式,还衍生出对内痔治疗的微创术式,主要包括内痔注射术、自动痔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RPH)、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oppler-guided hemorrhoid artery ligation,DG-HAL)。1998年Longo首次将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ing hemorrhoids,PPH)应用于重度痔疮的治疗。2014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率先将内痔注射术和消化内镜结合利用透明帽辅助内镜治疗内痔,称为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p-assisted endoscopic sclerotherapy, CAES),此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的样本量小,远期效果尚有待观察。 (以上语言描述对非医学专业比较难以理解,较多专业词汇,可以简单理解为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痔疮手术方式越来越多) 以下为个人观点。 以往,我们肛肠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痔疮严重程度做出针对的手术方案,而近几年今年青少年痔疮逐渐增多,近期我科连续收治了2名15岁患者,达到了四度痔疮(最重)。若不考虑年龄因素,我们将毫不犹豫选择PPH手术方式,这种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痔疮比较彻底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手术方式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在痔区永久性的植入了钛钉(不可降解,部分会脱落),部分病人手术会形成一个疤痕环。而青少年痔疮形成,肯定跟生活习惯有关:长期蹲马桶玩手机是最常见的原因,使得前面所说的缸垫下移(不可逆)。由于这种不良习惯,即使通过PPH方式治疗后,过不了几年,又会复发,而那个时候可能只能做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目前,针对青少年的痔疮,指南上并没有共识,临床上,我只能跟患者或其监护人交代利弊,让患者进行选择。 对于青少年痔疮,个人还是不建议行PPH手术方式,因为他们有极大的概率复查,必须让他们有二次或者三次手术的机会。个人还是倾向于痔注射术或者痔套扎术。 必须承认,对于重度痔疮,痔套扎术和痔注射术的手术效果大多数时候没有PPH手术方式来的立竿见影,复发率比PPH高,但是好在这两种方式可以反复做,等到患儿长大以后,还可以做PPH方式。 痔注射术,最早是用50%葡萄糖、95%酒精、苯酚、消痔灵,此类为化学注射药物,但存在诸多问题,逐渐被淘汰。目前国内使用的痔注射液多为中成药物注射剂如芍倍、矾藤等。根据国内不少文献描述,疗效确切。注射剂费用相比较而言会比较高,但是由于住院时间短,轻症患者可以住一天,或者门诊手术间即可完整,总体费用较PPH方式低。 总结,目前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方式解决青少年痔疮的问题,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只能告知其利弊,由患者自行选择。 (PPH手术模拟视频,在网上可以找到) 以上为个人观点,有感而发,需要广大患者理解。
“医生,我老婆大便有血”,肛肠科门诊外一位男子拉着他老婆走进诊室。 “医生,就是痔疮出血,我知道的,好多年了”。 当班的黄医生,常规为刘女士做了专科查体,不幸的是,这不是刘女士所谓的痔疮作怪。在距肛门约3cm触及一不规则肿物,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判断,这很可能就是人们谈虎色变的直肠癌。 在CT、磁共振、胃肠镜等先进检查设备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一项非常容易被忽视但却简单有效的检查手段依然大显神通——这就是肛门指检。 何为肛门指检?肛门指检是医生用自己的食指探入受检者的肛门,是检查肛周疾病非常有效的一种临床检查方法。不需要任何辅助仪器,肛门指检能够探查出90%的低位直肠癌和直肠息肉。此外,像痔疮、肛瘘、直肠肛门周围脓肿等常见肛周疾病,也能通过这一“摸”的动作检查出来。 肛门指检痛吗?每年体检,总有一部分人拒绝行肛门指检,有人是因为暴露隐私部位而感觉羞耻,难以接受;更多人是因为怕痛,其实专科医生在检查前会细心地在指套外涂抹充足的润滑剂,确保探查的指套不会因摩擦产生疼痛感。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说检查完会产生疼痛呢?因为某些人天生肛门比别人小,或伴有肛裂等疾病,而那些喊“痛”的患者往往更需要进一步进行专科诊治。无论是健康体检还是疾病筛查,面子问题都是其次,健康才最重要。 哪些人是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像刘女士这样,把便血归因于痔疮的并不在少数,而当他们最后来医院就诊时,往往肿瘤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最后甚至于肛门都无法保住。那哪些人是结直肠癌好发的高危人群呢?推荐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情况,符合第1条和2~3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50~75岁,男女不限; (2)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3)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UC、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其中,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的个体还应更积极地进行筛查,筛查方法除了上述的“举手之劳”外还包括大便潜血检查,乙状结肠镜,结肠镜检查等,其中肠镜检查是目前的诊断金标准。但是,目前各个医院预约肠镜往往需要等待一个月以上,因此简单有效的肛门指检在肠癌的初期筛查过程中往往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大便带血怎么办?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是地区肛肠疾病诊疗、教学、科研中心。科室现有专科医师9名,正高职称1名,副高职称4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8名。有专科病床36张,年门诊量超3万人次,住院病人2000 余人次。李国锋主任医师主导的结直肠肿瘤MDT团队,联合多学科资深专家团队每年为数百例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诊治。每年5-10月份是肠癌筛查的高峰期,为更好的让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我科每周一至周日均安排专科医生门诊坐诊,大便带血莫大意,莫把肠癌当痔疮。
1、出院后门诊每2天换药一次,坚持1-2周。 2、高锰酸钾坐浴,1:10000,每天2次,每次15分钟。 3、在身体允许情况下,适当活动,通过局部肌肉软组织挤压,排除脓液。 4、肛周脓肿患者若血糖偏高,或者既往有糖尿病史,出院后尽快到内分泌科门诊调控血糖,若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反复。 5、部分病人术后会形成肛瘘,术后2-3个月,一定要来肛肠科门诊复查。
门诊常见很多肛门瘙痒的患者,很多查看后肛门皮肤发红,主要是和大便次数太多,大便太稀有关,早期排便后清洁肛门,保持干燥会有效,如果时间久了形成肛门湿疹就比较折磨人,易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