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类风湿关节炎?请看王大夫的视频讲解......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侵蚀性、对称性四肢的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RA的患病率0.32%—0.36%左右。RA的确切发病机制不明。基本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炎,可逐渐引起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不少患者还可出现肺间质病变、血管炎、神经病变等多个系统受累表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预防残疾、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引言严冬过去,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但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春天可能并不好受。春天的各种因素影响下,风湿病发作的频率可能会增加,春风起,风湿病患者要如何保养呢?进入春季以来,前去医院就诊的风湿病患者逐渐增多,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天气变化无常,时暖时冷,不少风湿病患者病情复发。春天风湿容易复发,一方面因为春天万物复苏,有些风湿病的病原体如链球菌正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另一方面,春天还是有点寒冷的,人的身体不太适应,也容易诱发风湿病或使风湿病加重。风湿病人的关节及其周围血管神经功能不健全,潮湿时,湿度增高的刺激会使关节神经的敏感性增强;而寒冷会使肌肉僵硬,血流缓慢,血和关节滑液中一些蛋白质类物质增加,致使滑液黏度增高,从而使关节活动受阻,产生疼痛感或痛感加重。经过早期规范化治疗,大多数风湿病可以得到控制。防潮防寒 预防风湿病复发注意四点1、防潮湿潮湿是风湿病的发病诱因之一。风湿病患者要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冷空气来临时要注意保暖,阴雨天气下要注意除湿,可在室内通过增温或利用空调抽湿,达到降低室内湿度的目的,并尽可能地减少外出。居住处应经常开门开窗通风,增长日晒时间。潮湿环境作业、坐卧应注意身体防护,穿戴、铺垫塑料等防潮材料制作的衣服、垫布。2、忌受寒寒冷也是风湿病的诱发因素,它常常与潮湿相结合发生作用,因而加强防寒,注意保暖也可以大大降低风湿病的发病率。3、饮食调理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如黄豆、绿豆、赤豆、蚕豆等豆类制品,瘦肉、动物肝脏、鱼类、虾类、蛋类、芝麻酱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如蔬菜、水果、动物肝脏和蛋类等。不宜吃高脂肪食物,奶油、油条之类也在禁忌之列,炒菜做汤宜少放油,保持低脂肪饮食。4、坚持体育锻炼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并能减少传染性疾病,也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的关节,增强关节的功能及周围组织活动和拉伸和肌肉力量。锻炼方式因人而异,但应当优先关节活动,活动程度以不增加疲劳和痛苦为准。转载自“风湿康复”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东单九号院”本人原创】【对门儿张婶前几年总是病怏怏的,不是嚷关节疼,就是说全身没劲儿。去年提前办了病退手续在家养病,可张叔总觉得是闹“风湿”,没什么大事儿。不知他从哪儿找的偏方,又是泡药酒、又是贴膏药,钱花了不少,病却反而越来越重。到年关了,张婶儿却发起烧来,手脚的骨节儿都肿起来了,疼得睡不好觉,早上关节发僵,躺在床上连家务也做不了。】长期以来,“风湿病”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表现为周身关节肌肉疼痛、活动不利。老百姓大多认为是关节“受风”、“受湿”,“寒气入体”造成的病症。实际上现代风湿性疾病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展,它包括侵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肌肉、骨骼和其它结缔组织的所有疾病。炎症和疼痛是这类疾病的常见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将会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甚至引起内脏损害危及生命。疼痛是风湿病的一大特点,常常是导致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疼痛的发生机制极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风湿性疾病可累及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骨骼、关节软骨、肌腱、肌肉、筋膜或皮肤粘膜等软组织,严重者还可累及脑、心、肺、肝、脾、肾等内脏。因此几乎所有的风湿性疾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部位、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疼痛。对患者而言,疼痛既是身体患病的信号,又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医生而言,疼痛既是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机制,也是疾病的症状,可为诊治提供重要线索,需要密切关注。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James Campbell提出:“疼痛与血压、体温、呼吸和脉搏一样是人体的第五项基本生命体征”。临床上最常引起疼痛导致患者就诊的风湿病有以下几大类:1.骨关节与软骨疾病:最常见为退行性骨关节炎,常常伴有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多表现为负重的关节(如髋、膝)或骨骼(如腰椎、足跟)活动时疼痛,影响运动。2.软组织风湿症:表现为颈肩部、腰背部局部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疼痛疼痛,常被诊断为“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等。还有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患者表现为周身广泛的游走性疼痛,伴肢体畏寒,情绪焦虑、抑郁。患者往往反复就诊,查不出病因。3.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都可有多个手关节的肿痛、僵硬、变形;血管炎引起血管阻塞可引起多个部位的缺血,导致功能障碍和疼痛。4.其他疾病的风湿病表现:例如感染后的化脓性关节,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引起骨关节病变(如骨质疏松、痛风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隐匿的肿瘤也可以有风湿病表现。临床可见到反复手关节肿胀疼痛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在半年后发现了肺癌,还有腰背痛的患者以为是椎间盘突出,后来发现是肿瘤的腰椎转移。这些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疼痛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也就是俗话说的“治标”和 “治本”。疼痛的控制必需以明确诊断为基础。不明所以,胡乱买止痛药物吃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有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诊治。疼痛往往是身体出现问题的信号,往往促使患者就医。疼痛的出现、部位、性质、变化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常常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十分有用的诊断信息。只有明了产生疼痛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疼痛才有可能在根本上被消除。【张叔慌了神,带着张婶到大医院的风湿科瞧病,一化验才知道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医生说炎症已经开始破坏关节了,再发展下去手脚关节就会畸形僵硬,还可能伤到内脏。这下把张叔懊悔得肠子都青了,直怨自己把病给耽误了,他就闹不明白:“平时自己也有点儿‘风湿’关节痛,可为啥女人一得了“类风湿”就这么凶呢?】风湿病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风湿病患者的人数却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估计我国至少有5000万以上的风湿性疾病患者,平均每1万人就有34人患类风湿关节炎、26人患强直性脊柱炎、7人患系统性红斑狼疮、33人患干燥综合征和77人患骨关节炎,60岁以上老年人90%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由于风湿病高发、难治,容易致残,所以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的健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不幸的是,一部分风湿病更喜欢侵犯女性(表1),尤其多在育龄妇女(15岁~40岁),如果把女性的一生比作花季,那么风湿病的厄运往往就在花朵绽放得最娇艳的时刻降临。它不仅摧残女性的身体,也严重地影响到她们的学习、就业、工作、择偶、成家和生育,造成很大的社会心理问题。半个世纪前医学家们就注意到这个现象,但只是到最近随着免疫和内分泌学的进步,才逐渐揭示了风湿病好发于女性的原因。目前认为风湿病性别上的差异与性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有一定关系,育龄妇女的雌激素水平最高因此风湿病的发病率也最高。研究发现,雌激素的变化(如月经、服用避孕药、妊娠、绝经等)可影响体内各种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功能,可能都与风湿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有关。疾病女:男疾病女:男桥本甲状腺炎25~50:1系统性红斑狼疮9:1类风湿关节炎2-4: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9:1硬皮病3-4: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4:1【医生给张婶开了强的松和甲氨蝶呤,可张婶被甲氨蝶呤说明书上罗列的一大堆副作用吓坏了,例如抑制骨髓造血、伤肝等等,就一直放着没敢吃。好在吃了泼尼松后张婶的关节肿痛、发热乏力的症状很快消失了。问题是一段时间以后,一旦减少强的松的剂量那些症状就又会再犯。于是张婶自作主张地又把强的松加回原剂量。时间一长,张婶时常觉得胯骨和后背酸痛,而且越来越疼,最后连路也走不了了。后来到医院拍了X片,医生说是长期服用大剂量强的松引起了股骨头坏死,需要花一大笔钱作髋关节置换手术。】糖皮质激素(常常简称为“激素”,但和甲状腺素、雌激素等等是两回事,注意不要混淆)和甲氨蝶呤虽然有许多副作用,但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患者常常被药品说明书上长串的不良反应吓得不知所措,或是道听途说一些不全面的媒体报道,犹豫不定,迟迟不肯用药或擅自减量停药,去尝试一些偏方,结果痛失治疗时机或导致病情复发,给身体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这样的例子在各大医院的风湿科比比皆是,令人十分痛心。还有一些患者觉得激素疗效好,就觉得不吃甲氨蝶呤也行,殊不知激素只能迅速缓解症状,长期大剂量使用会有不小的副作用,必须加用甲氨蝶呤才能真正防止关节变形和致残,并把激素替换下来。实际上,甲氨蝶呤已经在临床应用了数十年,它们给患者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了副作用的风险,大夫对它们的应用经验非常丰富,对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十分熟悉,因此完全不必过于担心。相反,一些患者盲目相信某位神医或某个偏方,花了很多钱,其实那些成份不明的药物中很多也是偷偷掺入了激素,虽然症状一吃就好,然而一旦停药往往引起病情反跳,此时再来就医,由于医生不知道药物的成份和剂量,处理起来就非常棘手。对于医生来说,最危险的不是已知的毒副作用,而是用药方案不能明确。药物对症止痛治疗需要根据疼痛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案。口服药物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芬必得、扶他林等。这类药物的疗效个体之间差别很大,在这个人身上效果很好的药物用在另一个人身上就不一定好,需要根据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每一个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虽然这类药物比较安全,大多是非处方药物,但长期大剂量服用仍需要警惕胃肠道和肾脏副作用。此外不主张同时服用两种以上同一类药物,因为并不增加疗效,但大大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当疼痛缓解以后,根据评估的情况要及时地调整药物剂量。在治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反复地对疼痛进行评估。如果疼痛缓解不理想,或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发生变化,应该及时地评估和分析疼痛不缓解的原因。要注意,有的时候某些治疗药物应用不当也会导致疼痛,就像张婶擅自长期大剂量服用强的松不减量引起股骨头坏死。因此服药必须遵医嘱,如有异常情况随时和医生联系。【手术以后虽然张婶的胯骨疼痛有所好转,可是仍然周身酸痛、情绪低落,吃了大堆的止痛药也不见好。医生給她做了心理学问卷测评和查体,发现她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伴有纤维肌痛综合征。服用了抗抑郁药物后,张婶的疼痛才算是告一段落。】研究显示风湿病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中心理性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如抑郁症、焦虑症甚至癔症等,往往会以躯体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全身无力、胸痛、憋气、腹痛、腹泻等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医生进行甄别,给予针对性治疗。祝各位病友能够战胜风湿病魔,远离疼痛,生命之花绽放得愈加灿烂!
站主大力推荐:转载自Medsci,来源:果壳网生病该不该看 人的身体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而且这种能力很强,显然比电脑和汽车厉害。有些疾病并不需要治疗,有些疾病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时间到了自己就好了。不过,能够发生在人身上的疾病,也是伴随人类进化了同样长的时间,也不是等闲之辈。如果自己身体不适,是扛着,还是去医院就诊。这是个问题。1. 如果器官的功能受损,需要立即就诊。 眼睛的功能是用来看东西的,突然看不见了,应该马上看医生。同理,突然听不见了,四肢运动突然出现障碍……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有许多器官是双份的,比如眼睛、耳朵。有些人一只眼睛的视力突然下降,另一只却完好,有可能忽略了坏眼的问题。2. 不能忍受的疼痛。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火警,不要去挑战疼痛。如果遇到不能忍受的疼痛,应该尽快就诊。比如腹痛、胸痛、眼痛。需要提示的是,即使你到了医院,通常医生也不会立即给你止痛。疼痛是火警,是了解身体状况的重要信号,没有人会在消灭火灾之前,先把附近的电话线都砍了。3. 反复发作的不适。 老毛病了,忍忍就过去了——大部分的癌症就是这样度过了无人骚扰的童年期。对于反复出现的不适,应该认真注意诱发的原因、缓解的方式。对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年龄,>50岁的,最好去看看,免除后患。4. 已经处于某个疾病进程中,但是感觉突然发生了变化。 大夫可能已经告诉你这个病没什么,过几天自己就能好,开始的时候,感觉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可是今天突然恶化了,那么最好再去复查一下。5. 别人看出来的疾病。 通常不用着急,人类的身体有发达的自我检测系统,如果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多半没有太大的问题。(注意:医生经过身体检查发现的除外,比如身体上的包块之类的)典型的是结膜下出血:一般是“白眼珠”上有鲜红的血迹,自己毫无感觉,不疼不痒视力不降,通常是照镜子或者是被其他人发现,这种不是“眼底出血”,这种是“白眼珠”上的细小血管破了,跟磕青了没什么区别。咳嗽、便秘、揉眼睛……都可能引起。定期体检是必要的。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保护,兄弟靠不住、组织靠不住。看门诊的时间 我国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很小的可能性,乘以13亿,都是无比巨大的数字。任何你觉得合适的时间,一定是门诊人多的时间。1. 一定要避开三个的时间:星期一上午,星期一上午,星期一上午只能用人海茫茫来形容。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在星期一上午看病请转告您周围的人,“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在星期一上午看病”,并请他们也转告周围的人。2. 通常来说上午看病的人多,下午少,周一多,周五少。到了周五的下午,基本看病的人就很少了。看来辛勤的工作有益于身体健康。3. 季节性放假了去配个眼镜吧——老老实实排队吧等天凉快了再做这个手术吧——老老实实排队吧等放假休息有时间了再去看这个病吧——老老实实排队吧4. 恶劣的天气刮风下雨是看病的最佳时机,雨越大,人越少。其实,天气对许多人的出行,并没有太大影响,如果工作很忙,需要在短时间内看个病,然后赶紧回去上班,最好是在下雨的天气去看病。看急诊还是看门诊?一般医院都有急诊和门诊。急诊是给紧急需要救治的病人准备的。门诊则是给不那么紧急的病人准备的。急诊的设置是为了使病人在短时间内脱离危险,因此配备的药品都是应急的、速效的,配备的检查手段也是基本的,能够快速做出判断的。所以,如果你得的是不那么紧急的病,甚至是慢性病,其实在急诊,并没有针对你的病的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品,而且化验检查并不是很全,辅助检查的设备也不是都能做的。不要仅仅因为白天上班,不好请假,而在晚上去看急诊。你得不到最好的药物,不能完成最好的化验检查和辅助检查。身体是自己的,工作是国家或者资本家的。仅仅为了不请假而在晚上看急诊,你为了节省一天的工资而放弃给自己最佳的诊断和治疗,又侵占了分配给急症患者的医疗资源,是损人不利己。需要去急诊看的病:1. 刚刚发生的疾病。一个病已经得了三天了,就不应该跑到急诊去看,很可能解决不了问题,急诊大夫会让你去看专科门诊。2. 这个疾病可能在8小时内使器官的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严格一点,需要急诊处理的眼病只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需要在10分钟内救治)、眼球破裂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补充下,还有化学伤、烧伤等等。)3.突然发作的腹痛、胸痛、眼痛、头痛,还是应该到急诊看看先。看病前的准备相信您已经选择好了看病的日期,下面介绍一下看病前的准备。1. 回顾历史:* 请在看病之前,回顾一下您的病史,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病?发病的时候自己有什么感觉?如果有时间,请用本子和笔写下来。* 回想一下是否对药物过敏。药物过敏史对于医生非常重要。如果您在以前用某种药物出现过严重的不良反应,请记录下来,在看病的时候向您的医生咨询是否属于药物过敏,如果是的,请医生在您最常用的病历封面上写下过敏的药物名称。* 回忆一下曾经接受过的治疗,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和它们的商品名称。如果您还能找到药物的说明书或者空的药瓶或者剩余的药物,请带上它们。* 带齐以前的病历记录,曾经做过的检查结果。每次看过病后,也请收好所有的检查结果和病历,有些检查结果是由热敏打印,时间久了容易褪色,请复印一份保存。2. 准备行政用品:* 带上信用卡和足够的现金,有些医院不支持刷卡,而取款机前面排队的人可能很多。注意看管好自己的随身财物。如果您是小偷,盗亦有道,请勿在医院行窃。* 带好身份证、社保卡、医疗蓝本、退休证、离休证、医院的就诊卡等等一切跟医保可能有关系的东西。平时除了身份证,这些东西最好专门使用一个透明塑料文件袋放在一起。3. 安排好病假当天的事务:* 请好病假,安排好当日的工作。工作是国家的或者资本家的,身体是自己的,只要不给同事添麻烦,离开工作岗位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是去看急诊或者自觉比较严重的器官功能问题,比如严重的心前区疼痛、视力突然丧失等,带上手机和充电器,您有可能会需要住院或者留院观察。* 最好能够找个比您更健康的伙伴陪同您去看病。* 预计前往的时间,不要在上午11点以后,或者下午4点以后才去医院挂号。因为,恐怕没有号了,或者虽然看了医生,但是到需要做检查的时候,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其他的科室已经没人了。* 估计一下交通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最好不要自己开车或者骑车,请打车前往医院。一是医院附近很难停车,停车费高昂,二是您接受的某些治疗可能再不适合开车或者骑车。* 查询一下当日的天气。天气越恶劣,看病的人越少。4. 选择合适的医院:* 如果您已经具有相当的医学知识,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来选择医院。* 一般社区医院和二级医院都非常的清净,去看病取药会很舒适。建议您首先去社区医院或者临近的二级医院就诊,至少可以获得相应的医学建议和转诊建议。如果您对这些医院的医疗质量不放心,也可以事先咨询一下有医学背景的朋友,去哪里看比较好。* 当您选择了三级甲等医院看病,也就意味着选择挂号难、看病难。5. 挂号* 没什么好说的,太难了,甚至对于医生自己看病也很困难。如果是外地病人到另一个城市看病,而且要看某个特定的专家,试试提前在网上预约之类的方法,免得到了以后挂不上号,要等几天甚至一周,在北京最低的生活费也是100元/天,一旦等起来消费惊人。6. 调整心情* 得病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是人总是会生病的,迟早也是要病死的。所以疾病降临到自己身上,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去医院看病,并不能一定能够治好。实际上,给您看病的医生,最后一定看不好他自己的病,100%是病死的。* 与您的医生合作,共同对抗您的疾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是狂妄、骄横、不讲道理的人;二是只重视钱财而不重视养生的人;三是对服饰、饮食、药物等过于挑剔、不能适应的人;四是体内气血错乱、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人;五是身体极度羸弱、不能服药或不能承受药力的人;六是只相信鬼神、不信任医学的人。对于属于上述六种情况之一的人,他们的疾病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很难治好。7. 穿着打扮* 不要化妆。也许您会有面色苍白、黑眼圈。这些都没关系,这些恰恰是医生需要看到的。即便是去看那个很帅或者很漂亮的医生。* 尽量穿容易穿脱的衣物,比如上衣建议是开襟的衣服,而不是套头的衣服。* 袖子要比较容易的挽起来或者脱下。比如冬天,最好穿厚实的大衣,而里面穿相对薄一些的衣服。* 口罩。如果有的话戴上,医院是疾病最集中的地方。本来您就处于比较虚弱的疾病状态,不要再感染了其他的疾病。口罩从医院回来以后要清洗,手也要好好洗。8. 检查确认上面的各种准备事项,带齐所有的东西,出发。如果能战胜疾病,就借助医生的力量一起战胜它,如果不能战胜疾病,那么从医生那里学会如何与自己的疾病共存。怎样与医生交流1. 您与门诊医生接触的时间如前所述,当您选择了就诊于三级甲等医院的时候,您也就选择了挂号难和看病难。同时也意味着其他的病人也同样面临挂号难和看病难的问题。为了尽可能的缓解这些问题,一位医生会在出诊时间内看尽可能多的病人,特别是专家,有可能今天额定的挂号量是看20位病人,但是通常会因为外地病人、可怜的病人、重症的病人、有权有势惹不起的病人而加号到30甚至40个。如果上午的门诊是30人,从早上8点看到12点,共4小时,中间没有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那么平均接待每位病人的时间是4*60/30=8分钟。不错,这就是您凌晨爬起来,裹着军大衣在医院挂号室门外在寒风中等了三个小时以后挂上号,又从上班起等了3小时以后换来的就诊时间,8分钟,平均值。还不够准确,这8分钟并不是您坐在诊室内和医生交流的时间,在形成初步诊断以后,医生会给您安排一些检查,大多数是当天就能够完成的,所以您拿着化验单检查单做完检查以后回到医生那里,还要再给他看结果。想必您已经注意到了,在您等候过程中,总有些人没拿着挂号条就冲进了医生的诊室,其实那些很可能是做完检查给医生看结果的病人。也许您会非常好心地帮助医生维持就诊的秩序,坚决制止那些加塞儿的人。我建议尽可能在诊室外进行,也许您一把拽出来的是那个刚刚跑了几层楼憋了半天尿才做完B超想拿给医生看结果的病人,他也只有平均8分钟的时间与医生交流。此外,也请在医生给另一位患者诊病时不要轻易去敲诊室门,这样一位患者的8分钟往往会被多次打断,医生看病的速度实际上是下降的,也延误了整体看病的速度。2. 与医生说话1)重视客观描述症状:很多患者就诊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大夫,我是***病,我化验单的***指标不正常,吃了***药也不管用!”。其实大夫看病的思路首先是:“患者主要哪里不舒服?有多久时间了?”,然后才是“可能是什么病?诊断这个病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不是别的病?”,最后是“该怎么治?这样治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副作用?”不论您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讲究问病史和查体。医生都需要和您交谈才能够知道您的疾病是怎样的。我们的身体里布满了各种自检的信号线,它们会将身体的损伤通过它们自己的语言向您的大脑做汇报,比如疼痛、酸胀、无力、烧灼感、异物感。请向医生报告这些感觉,他才能帮助您。中医不是仅仅切脉就可以摸出您是什么病,西医也不是仅仅靠CT、B超、化验单就可以知道您是什么病。诊断疾病就像是侦探做调查,全面的证据才能指认真凶。虽然很少,但是确实有一些病人到医生面前一句话不说,手一伸或者脸一挺,医生要先猜出他的主要症状和不舒服,说对了以后,他才继续看病。另一种人很多,他们会不断的陈述。比如,"我从20年前就开始胸闷了,那正是小平同志南巡的那一年啊,改革开放以来……"有时候这种倾诉是不自觉的,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必须依靠事件来回忆时间顺序,所以我在《看病前的准备》里写需要事先回忆一下病史,并且记录下来。当倾诉与疾病无关的时候,医生会打断您,或者是您的长辈,这不是不尊重或者态度不好,而是您只有8分钟。2)区分事实和判断请尽可能学会区分陈述事实和判断,区分这两点是需要极高的知识和智力的,而且稍微不小心即使具有极高知识和智力的人也可能混淆。如下是事实的客观陈述:“我眼睛红”,“我发烧最高到39度”,“我嗓子疼”如下是判断陈述:“我眼睛发炎了”,“我发烧很高”,“我上火了”除非是在精神科或者心理门诊,否则请您尽可能客观的陈述事实,而不要主观臆测可能是什么诊断。因为,后者是您希望医生替你解决的问题。对于您的感受,请按照不舒服发生的感觉或者表现,以及它们发生的时间来描述,比如“尿尿尿不出来3天”是非常好的描述,而“尿不出来很久了”则仍然没有给医生提供足够的信息。我的建议是:* 慢性病请精确到年或者月,比如“运动后胸闷5年”,* 近1-2年发病的,请精确到月,比如“双眼视力下降6个月”* 近1个月内发病的,请精确到日,比如 “尿尿尿不出来3天”* 急性病请精确到小时,比如“左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1小时”。如果您有数字能够描述您的病情,请尽可能告诉医生数字。比如,“这个星期我的血糖最高到过13”,但如果您仅仅说“这个星期我的血糖很高”,那得看您跟谁比了。对于医生的提问,特别是有“多少”这样的关键词的提问,请尽量以数字回答。不过很遗憾,通常当我问起“您关节疼痛有多少年了?” 80%以上的回答是“很久了”。3. 疼痛与痛苦看病,哪怕是急诊,医生不会马上给您解除痛苦。疼痛,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虽然那是无人想要的礼物。疼痛是身体发出的火警,是诊断疾病和判断疾病进展的重要信号,是您生病的身体部分直接向医生的报告。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医生是不能够帮病人止痛的,就好像没有查明报告火警的位置,我们不可能把火警的电话轻易挂掉。也许您或者您的家人在检查床上疼得死去活来,医生还是会冷漠的用手摸这摸那,甚至使劲压一下问您是否更疼,此时也请告诉医生您的感受。另外,值得说明的一点,也需要向低年医生强调的一点是,那种显示出痛苦,大声叫嚷的病人,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另一类苍白的悄无声息的病人,却更有可能有生命危险。所以当您在急诊看到医生不顾您大声叫嚷的同伴,而去看另一个悄无声息的病人时,不要去阻挡医生。4. 态度 如果您收入不高,生活不充裕,请直接跟医生说,相信很多医生会和我一样给您选择相对便宜的药品和治疗。不过同时相对便宜的药物也意味着疗效,特别是副作用的不同。如果您在路上堵车,找不到停车位,在挂号室门前受冻,坐在门诊等候一上午无所事事,请尽量不要将怨气宣泄在那个为您看病的医生身上,他在上班路上一样堵车,一样找不到停车位,您在挂号室门前受冻的时候,他在病房检查住院的病人,您在门诊等候的时候,他在诊室里奋力看病。很多时候医生的态度是由科室决定的,越是紧急和危急生命的科室,医生的态度越冷漠甚至恶劣,在急诊室不可能有医生和颜悦色地跟家属说话,有且只有厉声命令家属去做什么。医生不会也不应该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事实上很多医生不敢给自己的亲人做手术,因为感情因素可能会影响判断。希望您能明白,医生的态度与医学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5. 期望相当多的疾病是不能够消除病因的,比如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类风湿……现在的医学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医生能够提供的是尽可能控制疾病进展的方法,使疾病无害化,血压降低到正常值,意味着您几十年以后死于脑出血的可能性要减小;眼压降低到目标眼压,意味着您丢失视野的速度能够减慢,甚至停止。您能够在医生这里找到的不一定是战胜疾病的方法,而往往是学会如何与疾病共存,共同生活。新闻或者报纸上出现的某个疾病的治疗“希望”,并不等于真正在医院就可以给您用上。医学是非常保守的学科,一种治疗方法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才能确定下来,一种新药上市至少要经过十年的实验和审批才能够进入医院的药房。即使是经过那么多年的研究确定下来的治疗方案,仍然不可能100%的保证治好您的疾病,绝对不可能。治病和修车不一样,不是您交了钱,就一定可以拿到一辆修好的车。请您一定记住:花了钱,绝对不可能得到保证治愈,绝对不可能保证没有风险。万一你得到了医生这样的保证,说明:a)医生在安慰你;b)跟你说话的压根就不是个医生。6. 知情同意如前所述,您绝对不可能得到保证治愈,绝对不可能保证没有风险。在侵入性的操作治疗或者手术之前,医生会给您看一个知情同意书。这个知情同意书就像是您在购买股票、基金时听到的“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一样,是要告诉您可能发生的危险的。1. 知情同意书上写的每一种风险,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至少有一个真实的病人,真真切切地经受过这样的痛苦。2. 知情同意书上写的出现的风险,一旦发生,医生也会继续全力地帮助您。3. 医生拿出知情同意书,对于做不做这项操作,其实很多时候内心是有倾向性的,你只要问一下“如果不做会怎么样?”就会知道答案了。只不过时代背景不同了,医患信任度下降了,医生变得更加谨慎了。4. 医患信任度和治病的效率成正比。医生行内有句话:“VIP、高干永远得不到最好的治疗......”不证自明的公理1. 人都是要生病的。2. 人都是要病死的。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常人和病人,甚至癌症病人之间的区别,只是5年生存率有所不同而已,而且都小于100%。医生只是生老病死路上愿意帮助你的人。
2020新春伊始,我还没来得及写完给各位病友的春节贺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突然降临,让大家措手不及,也给我们这些本来就有免疫系统疾病并且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病友带来了很大焦虑和恐慌。 医务工作者这几天紧急动员,调配物资,安排岗位,严阵以待。回想17年前,我刚刚参加工作半年,就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批医生进入SARS病房。这几天回顾总结当年的经验,也结合这几天查阅文献资料的所得,下面以问答的形式给我们风湿免疫病患者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各位病友能有帮助。 问题1: 我的风湿病病情一直很稳定,按计划应该近期去医院复诊,目前新冠肺炎肆虐,我到底应不应该按时复诊?王迁大夫回答:鉴于以下现有知识:1)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已经出现第二、三代感染(即病毒可以人传人);2)在北京已经发现没有明确武汉旅居接触史的患者(即没去过武汉的人也会得);3)潜伏期感染患者可以不发热,但具有传染性(即目前可能有远超目前报道数量的感染者散步全国);4)前期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患者大多是高龄、合并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病(即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是重症肺炎的高危人群),所以我认为目前所有医院的内科门诊(不仅仅是发热门诊)均是传染新冠肺炎的高危场所,尤其对于我们风湿免疫病患者。 因此,我个人的建议是:1)如果您的病情近半年都稳定,口服激素剂量在3片/天以下,没有明显药物副作用,建议推迟复诊时间至清明节后;2)一定要维持目前治疗方案,不可擅自停药;3)需要开药、简单复查血常规、肝肾功的患者尽可能选择社区医院,少去病人量大的地区中心级医院,去的时候一定带好口罩(最好也带副眼镜),回家后立即洗手、洗脸,更换外衣;4)如果出现病情复发迹象,可以先通过好大夫在线网站咨询,我近期会尽可能缩短回复时间(24-48小时内回复) 问题2: 我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要不要马上去医院就诊?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模式特点,WHO建议对所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有条件时,都在医疗机构进行观察,以保证患者安全和公共安全。但是由于目前大量患者/疑似患者/焦虑恐慌的普通感冒患者海量涌入各大医院,导致一段时期内医疗资源迅速消耗,医疗机构没有足够空间和医护人员接诊,导致真正重症患者无法及时救治,其他患者在高危的拥挤的门诊被传染,此时需要考虑其他替代的办法。 由于新冠肺炎重症比例并不很高(2-5%,但免疫病患者可能会高于正常人),死亡率也低于SARS,且没有确定有效的药物。在医疗资源紧张的当下,特别是武汉地区,症状轻微的疑诊者或是无症状的接触者,无需都到医院就诊,建议自我隔离和观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问题3: 去医院太可怕了,我能不能在家自我隔离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建议:对于普通群众,若平时身体健康,没有心肺基础疾病,肾功能不全,免疫抑制或者肿瘤的基础病,出现发热不必过于恐慌,可以在家中观察。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不再需要留院观察的患者。 我个人认为,即使是风湿免疫病患者,如果您1)病情近半年都稳定,口服激素剂量在3片/天以下,没有用强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他克莫司或生物制剂);2)年龄不超过超过65岁;3)没有心肺并发症(如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那么即使新出现发热和轻度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以暂在家中观察,密切监测体温、血氧饱和度(建议网上买一个脉搏指氧仪,不用特别贵的,100多元的即可),同时暂停免疫抑制剂1-2周,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非处方药,各药店都有,商品名叫泰诺林、百服宁)对症处理。 问题4: 自我隔离有什么需要的条件?可以借鉴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对于疑似新冠肺炎的建议: 1. 最好能有一个医务人员能全程提供居家观察的咨询和监控,直到患者康复。每天进行患者的电话访视,确保患者症状没有恶化。 2. 在家自行隔离时,家属需要进行个人的无菌培训,控制感染播散到其他家庭成员,并让患者得到尽可能安全的照顾。 无菌培训的具体方法如下 1)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单独的房间;2)拒绝探视;3)最好由一位固定的家属照顾,这位家属需要身体健康;4)家属需要生活在不同房间,如果实在没有条件,相距最少1米。分床睡;5)患者减少活动,限制居住空间,确保需要共用的空间(比如厨房和卫生间)通风良好(保持窗户持续开放);6)家属与患者在同一房间时,都应该佩戴与面部严密贴合的口罩。如果口罩变湿或是变脏,应该立即更换。口罩使用后立即丢弃,随后进行手消毒。 7)手消毒什么时候做?(重要!) 只要与患者接触,或是进入患者房间,在备餐前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任何上看起来手脏的时候。 如果双手看起来干净,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液体消毒剂来消毒。 如果手看起来不干净,则需要使用肥皂和流水清洁。 注意:在室内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一定要远离火源;使用肥皂和水清洁后,最好使用一次性的纸巾擦干双手。 8)对所有成员进行呼吸道隔离。在咳嗽或是喷嚏时,使用医用口罩,面罩或是纸巾来覆盖,随后洗手。 9)及时丢弃遮盖了口鼻的一次性物品,或是及时清洁(使用肥皂清洗手帕) 10)作为家属,我能和患者分享哪些物品? 不要共用任何可能导致您感染的物品,包括公用牙刷,吸烟,餐具,饮料,毛巾,衣物以及床上用品。餐具经过肥皂和消毒后才可以再次使用。 11)房间怎么消毒呢?房间内的餐桌、床头桌、卧室家具、卫生间盥洗室台面等:每天用稀释后的漂白消毒剂(1份漂白剂+99份水)清洁。每天至少一次。 问题5: 什么时候必须马上去医院?我个人认为,重点关注几个症状,一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立即停止在家自我隔离,及时到医院就诊: 1. 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并且进行性加重(包括活动后加重的胸闷,憋气,气短),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93%(注意:有雷诺现象的病友脉搏指氧仪可能测不准,还要结合症状) 2. 出现意识问题(包括嗜睡,说胡话,分不清昼夜等) 3. 腹泻 4. 高烧超过39度。 如果需要前往医院就医,何种交通工具合适呢? 应尽量避免采用公共交通,可以叫120或开车前往,注意打开车窗保持通风。 病人本人和陪同家属都应该佩戴口罩,并与其他人保持距离1米以上(交通工具或医疗机构都应如此)。 交通工具的任何部位被呼吸道分泌物或是体液污染,都应该进行及时消毒(1份漂白剂+99份水)。 欢迎各位病友互相转发。最后,祝各位病友平稳渡过难关,平安快乐,诸事顺意!王迁医生 2020年1月28日 修改于2019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