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家宝宝在接种疫苗后的几天内,尤其是24小时内出现局部的红肿、发烧、出疹等异常情况,多半是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和疫苗“亲密接触”了。1岁以内的小宝宝,几乎每个月都要接种疫苗。预防接种可以使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使宝宝免受疾病的侵袭或大大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但是,预防接种毕竟是通过人工的方法使人体接触某种病原体,像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等常用的减毒活疫苗,实际上是人为地形成一次轻度感染。而灭活的疫苗或菌苗、类毒素、生物合成疫苗,如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异物刺激,所以接种后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反应。反应一:局部红、肿、热、痛宝宝接种疫苗后,注射部位处出现短暂的红、肿、热、痛的局部炎性反应是很常见的,几乎每种经注射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反应。这些局部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大多在两三天后消退,属于接种疫苗的正常反应。其中比较明显的如破伤风疫苗等,还可能同时伴有局部的淋巴结肿大、注射部位有瘙痒感等反应处理方法:用清洁毛巾热敷注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果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持续性加剧,局部淋巴结明显肿胀、疼痛,说明有可能出现继发感染,要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处理。反应二:发热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全身反应是发热。比较容易引起发热的疫苗有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发热一般在接种疫苗24小时内出现,发热的同时还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烦躁和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少数宝宝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宝宝的体温都在38.5℃以下,持续时间1~2天,很少超过3天。其中宝宝3个月时首次接种的百白破三联疫苗所引起的发热较为明显,由于这通常是宝宝出生后经历的第一次发热,所以令很多新妈妈不知所措。处理方法:如果体温在38.5℃以下,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可以让宝宝多喝水、好好休息,一般1~2天内体温就能恢复正常。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先服用退热药,并加强观察,注意宝宝体温变化以及精神状况。如果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8.5℃,同时伴有较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或体温在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要考虑是不是在此期间宝宝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这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此外,在下一次接种时要告知医生,上次宝宝接种后出现发热的时间和体温,以供医生判断是继续接种还是暂缓。宝宝接种疫苗后,让宝宝多喝些水,可以相应减少和减轻发热的程度。反应三:皮疹皮疹也是常见的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之一。如接种麻疹活疫苗一周后会出现类似麻疹样的皮疹;接种水痘疫苗后也可能在接种1个月内出现类似水痘的皮疹。这是因为这些疫苗本身是减毒的活疫苗,接种以后可以引起类似相应疾病的轻度感染。脑膜炎疫苗、甲肝疫苗等也有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皮疹,常常是一过性的。处理方法:这些皮疹相比真正感染疾病而引发的皮疹要轻微得多,而且大多可以在数天内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治疗处理
不少家长总是嫌弃小孩子太调皮,整天动个不停,担心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其实,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正是因为孩子好动才能在活动过程中学会自己爬、自己走、自己跳。如果让孩子长期沉迷于电子屏幕,习惯于坐着,孩子就会逐渐放弃好动的天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岁以下婴儿每天就应多次以多种方式进行身体活动,如与父母互动的地板游戏,多多益善;每天至少有30分钟俯卧(也称为肚皮时间);活动受限的时间,也就是坐在手推车或婴儿车中,或被背着的时间,每次不超过1小时。1岁以上的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每天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时间至少3小时,多多益善;活动受限的时间每次不超过1小时;2岁以下婴幼儿不接触屏幕,2岁及以上儿童久坐不动的屏幕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越少越好。2岁及以上儿童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中等到剧烈程度的活动时间。而对于5岁以上的学龄期儿童和青春期少年,更是强调每天必须有1小时以上的中等到剧烈程度的活动时间,并且以户外活动为佳。让孩子动起来,父母是重要的一环。父母参与运动,带领孩子运动,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需要说明的是,强调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是因为户外活动更多样、更有趣,活动强度也更大;户外活动还能让孩子呼吸到新鲜空气,让孩子经受寒冷等气候变化的考验;户外活动也能让孩子结交到更多的朋友。户外活动可不是单纯为了能晒到太阳。考虑到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在长时间户外活动时,需要抹防晒霜等,对紫外线照射作一定的防护。
孩子早发育是让父母很紧张的问题,因为一再被洗脑,孩子早发育会影响长个。因此在门诊经常会遭遇到8、9岁开始有乳房发育的女孩被家长带来就诊。果真是性早熟吗?真的会影响长个吗?首先早发育,也就是性早熟的定义需要再澄清一下。根据美国对其17,000名女孩的横断面调查数据,黑人女孩在5岁前,2.4%有乳房发育,3.4%有阴毛;在7岁时,15.4%有乳房发育,17.7%有阴毛;而白人女孩在5岁前,1.5%有乳房发育,0.4%有阴毛;在7岁时,5%有乳房发育,2.8%有阴毛。所以,美国人的结论是,白人女孩在7岁,黑人女孩在6岁进入性发育并非异常。当然,目前美国也仍然把8岁作为性发育提前的时间点,但这并不是说8岁开始性发育都是异常的,更多是为了减少漏诊少数性发育异常的孩子。如果性发育较早的孩子经过适当的检查和观察,生长没有异常的话,从7岁开始有乳房发育并非异常,也不会影响长个。当然,这是美国的数据,而且没有黄种人的数据。而我们国家虽然人口众多,但很遗憾的是并没有相关的女孩乳房发育时间等的可靠数据。反而是更多的孩子和家长被忽悠着看生长门诊,无端地对孩子的生长产生各种焦虑,给予各种不必要,甚至有害的检查和干预。
有关宝宝吃不吃盐的问题,每次门诊都要和家长重复强调:宝宝应该少接触盐,可以不加盐就没必要加,但不是说宝宝需要禁盐,宝宝可以尝试加盐的成人食物。天然食物中就含有钠(盐),妈妈的母乳、配方奶、鸡蛋、瘦肉等都含有钠。宝宝的磨牙棒、饼干等零食中的含钠量更高。正是由于很多食物都含钠,所以宝宝不必再额外吃盐。但随着宝宝长大,自然对成人食物发生兴趣,而加辅食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宝宝吃成人食物的能力,因此宝宝接触加盐的成人食物那是必然的事,没必要禁止。与其禁止宝宝吃成人食物,更好的选择是全家人都吃得淡一点。成人吃盐不超标,宝宝吃盐也不会超标。
除了在宝宝刚出生的2~3周内,在母乳喂养还没有完全建立前,需要每3小时就给宝宝喂一次,不分白天还是夜晚。当宝宝体重增长稳定,妈妈感觉下奶通畅时,就可以减少夜间喂奶了,大约就是在宝宝满月时。满月以后的宝宝,白天继续1~3小时就喂一次,而到夜间,如果宝宝没有醒就没有必要叫醒宝宝喝奶。宝宝2~3月龄时夜间大约可以连续睡4~5小时,而4~5月龄时可以睡5~6小时,以后还会再延长。不过,每个宝宝睡眠时间的长短和宝宝的胃口一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宝宝能睡,而有些宝宝就是不爱睡。一般来说,随着宝宝长大,脑发育逐渐成熟,夜间睡眠的持续时间就逐渐延长。但由于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出牙、生病、换地方等等,宝宝可能本来夜里睡得不错了,不需要喂奶了,突然又开始出现夜间哭闹,需要喂奶等情况,因此在减少宝宝夜间喝奶的过程中,可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妈妈的耐心。
对于新生宝宝来说,夜间喂奶是必须的。一方面是因为新生宝宝的胃容量有限,为了满足生长发育必须至少每3小时喝一次奶;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母乳的分泌也需要宝宝有力、频繁的吸吮。因此,新妈妈不得不至少每3小时就喂哺一次宝宝。所以对新妈妈来说,母乳喂养确实非常辛苦。夜间喂养时,可以采用通常的母乳喂养姿势,但为了方便起见,也为了少惊动宝宝,让宝宝逐渐学会分辨白天和黑夜的不同,可以采用侧卧抱法喂奶。也就是,让宝宝躺在妈妈的身边,妈妈侧身喂养。不过,为了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妈妈不要与宝宝同睡在一起,最好让宝宝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小床可以紧挨着妈妈的大床以方便喂奶。夜间喂奶时,妈妈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头睡觉,以免发生意外。喂养配方奶的宝宝,夜间喂养时也尽量少抱宝宝。日间喂养时,常鼓励妈妈与宝宝有深情的对视,以培养母子亲情,并鼓励宝宝多喝奶,但在夜间喂养时,妈妈切记尽量不要与宝宝有眼神接触,以免宝宝过于兴奋。
不少宝宝在月子里能喝下一大瓶配方奶,但到2-3个月时奶量不增反减,更有不少混合喂养的宝宝忽然对配方奶毫无兴趣。宝宝到底怎么了?宝宝“厌奶”吗?“厌奶”,在医学和营养学上没有这样一个名称和定义,不过上述现象也确实客观存在。妈妈不妨仔细想想,“厌奶”的宝宝是否只是不愿意喝配方奶,但仍然愿意喝母乳?宝宝在前1~2个月的生长速度是否特别快?也就是体重长得很快?也有宝宝是否在喝奶时很容易分心?稍有动静就会停止吸奶而要去探个究竟?其实,妈妈在月子里时哺乳还不熟练,宝宝吸吮力也不足,因而母乳可能暂时不够,宝宝还需要喝一些配方奶,而到2~3月龄时,妈妈哺乳更熟练,宝宝吸奶也更有力,母乳也就够宝宝喝了,自然也就不需要再额外添加配方奶。正常情况下,满月时宝宝的体重比出生体重大约增加800克,第2个月大约长1000克。但这些所谓“厌奶”的宝宝,体重增长往往超过以上的水平,每个月都超过1000克,甚至在1500克以上的也大有人在。因此,这种“厌奶”现象部分可以归咎为宝宝的“自我调整”,前一阶段的迅速生长需要暂时调整步伐;同时随着宝宝成长,自控能力也略有增加,对过量喂养也开始不买账了。而随着宝宝长大,耳聪目明,对外界环境的兴趣越来越大,而对喝奶就显得心不在焉,稍有干扰就不喝了。所以,在宝宝出现“厌奶”现象时,妈妈不要一味地按原来的奶量硬塞给宝宝,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宝宝更抗拒,甚至看到奶瓶就想哭。此时,妈妈应该冷静分析情况,按宝宝的需要哺乳。哺乳时妈妈应保持平静,鼓励宝宝,但不能强迫。在安静的地方,一对一耐心喂养,但每次喂奶时间不必超过20分钟。大多数1~4个月宝宝的奶量在每天600~800毫升之间。同时,妈妈需要定期带宝宝上儿保门诊,确定宝宝的体重增长良好,并排除其他的健康问题。
有些妈妈特别在意宝宝喝了多少奶,为了知道宝宝喝了多少奶,即使是母乳喂养,也会把母乳挤出来用奶瓶喂,因为这样才能知道宝宝究竟喝了多少。这些妈妈会对比其他宝宝的喝奶量,还会参照配方奶粉罐上的喂奶量。比来比去,越来越觉得自家宝宝的奶量太少了。然而,事实上每个宝宝的奶量有多有少。宝宝的奶量是否足够不完全看喝了多少,宝宝体重等生长指标的变化才是奶量是否足够的重要依据,宝宝喝够奶了,体重就自然正常增长,而宝宝体重增长不良,那很大可能是奶没喝够,或者是生病了等等。从理论上计算,满月以后的宝宝,奶量大约是每千克体重100~120毫升。宝宝每天的奶量会有一定的波动,而每一次奶量的波动会更大。还有,如果喂养次数多,当然宝宝每次的奶量就少;而喂养次数少,宝宝每次的奶量就会多一些。由于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因此对于满月后宝宝的喂养仍然是按需,宝宝有需求就应该喂。实际上随着宝宝的生长,喂奶间隔会自然延长。一般1~4个月的宝宝大约每2~3小时喂一次,通常母乳喂养宝宝的间隔时间较短,而配方奶喂养宝宝稍长,混合喂养者则介于两者之间。妈妈应该有意识地将宝宝喂奶的时间与家人吃饭的时间靠近,这样以后宝宝添加辅食时就可以与家人同步吃了。需要强调的是,宝宝每一次的喂奶时间必须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特别对于配方奶或混合喂养的宝宝,不必一定让宝宝喝完奶瓶里的奶。
经常碰到父母担心宝宝长牙晚,宝宝9个月了没长牙,满1岁了还没长牙,15个月了还是没长牙。不过,近期碰到妈妈带着8岁半的女儿来,则是担心孩子换牙太早了,是不是性早熟。仔细询问了孩子的生长情况,检查了乳房、胸部外观,没有任何加速生长的迹象,也没有乳房胀痛、乳晕变深、乳房肿块等性发育的迹象。担心性早熟实在是没有任何理由。确实,宝宝长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早长,有些晚长。而且,一般早出牙的孩子也早换牙,而晚出牙的孩子就晚换牙。出牙与缺钙无关,与性发育早晚也无关。由于经济发展,孩子营养状况改善,相应的孩子的发育确实有提前的趋势,但真正性早熟的孩子毕竟是少数。父母需要关心孩子的生长发育,但也不必过分担忧。目前媒体等对儿童性早熟的过分渲染,可能是造成父母焦虑的推手。
今天门诊中有一个10岁的男孩是亲戚陪着奶奶带来的,还好亲戚热心而且理解力不错。男孩身材矮小,一年多前曾在我的门诊看过,今天又来了,但奶奶只记得一年多前来看过的。问当时的病史记录,回答是找不到了。反复询问,奶奶记不清当时孩子的身高,做过什么检查。幸亏陪同的亲戚突然想起来,奶奶带着一大包病史记录呢。原来今年8月份,应该是暑假期间,孩子已经在杭州检查过,被判定为生长激素缺乏症,要求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然而,不知为何原因,没有开始治疗。看着奶奶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表述,显然我的建议是不太可能通过奶奶转达给孩子父母的,只能尽可能交代陪同来的亲戚,但仍然无法确认这些信息是否能准确传递。问题是,是否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需要结合孩子长期的生长情况,而开始治疗以后更需要定期复诊以确定治疗的有效性。这些都需要爸爸妈妈的参与和长期的配合。还有一个妈妈带着8岁的男孩来就诊,孩子多动,学习成绩差。还好是有上海医保的孩子,医保就诊卡上记载着一年以前因为同样的情况而就诊,并已经被判定为“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但没有治疗。询问妈妈,才知道前一次是爷爷奶奶带来看的。看来爷爷奶奶并不认可孙儿有多动症,因此就诊结果也就不了了之了。但即便今天说服了妈妈接受孩子有多动的行为问题,治疗也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还涉及到学校的教育。没有爸爸妈妈的长期配合也不行啊。理解爸爸妈妈工作忙,上医院不方便,但孩子的这些生长问题、行为问题不是一次就诊就能搞定的,需要爸爸妈妈配合医生,甚至还有老师等,通过长期的观察、引导,必要时采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才能获得良好效果。这些交给爷爷奶奶辈真是搞不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