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是指从口腔中发出让人感觉不愉快或讨厌的气体,又称口腔异味。 宝宝出现口臭主要是 7 个原因: 1. 口腔卫生差 这些臭味大部分都是?牙齿间的食物残渣,和舌头后半部的舌苔引起的。 ………R:想要消除这些臭味,家长要帮助宝宝:好好刷牙,清理舌苔。 第一颗乳牙后,就要刷牙了,每天早晚各刷一次。? ● 长牙前用纱布或指套牙刷(硅胶质地,比较软)。家长可以把它包在或套在手指上,给宝宝按摩牙龈、刷刷舌苔。在刚长出 1-2 颗牙齿的时候,也可以用来清洁牙齿。 ● 长出多颗小牙后,选择小圆头的软毛牙刷。 ● 没长牙的小宝宝,妈妈把纱布裹住自己的手指头,以打圈的方式擦拭宝宝的舌头,这样以去除喝奶引起的白色的舌苔。 2. 口干 唾液能帮助清洁口腔。 宝宝精力旺盛,玩闹,很容易出汗,嘴巴干。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唾液分泌不足,引起口干,食物残留物清理不及时,口腔内的微生物会发酵食物中的糖,产生难闻的气味。 ………R:带宝宝外出活动的时候,多喝水,如果不喜欢喝水,就选择一些富含水分的水果。 3. 饮食问题:刺激性食物 吃了大蒜和洋葱之类食物,刺激性食物,口气也会比较臭。 ……R:吃完这些食物后,家长帮助宝宝漱口,甚至刷牙。 4. 蛀牙等口腔问题 宝宝有蛀牙、牙龈炎等口腔问题,跟成人一样,也会引起口臭。 因为蛀牙后,残留的食物在蛀牙里久了,就会产生的腐败的臭味,甚至还会牙疼。 ……R:发现蛀牙及时找牙医检查。 5. 鼻子里面有异物 总有宝宝把一些玩具(小圆珠)、食物(米粒、小豆子)等塞进鼻子里。食物在鼻腔内待久了,会引起鼻腔感染而出现异味,会被认为是口臭。 ……R:口臭时间长,排除其他情况后,就需要考虑这种情况,家长要带宝宝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 6.口鼻腔炎症,消化功能异常 ● 鼻窦炎:鼻窦脓液引起异味 ● 扁桃体炎:扁桃体发炎引起异味 ● 胃食管反流:食物在胃肠消化后产生的异味 7.呼吸方式不正确,用嘴呼吸 用嘴呼吸,会让宝宝口腔唾液变干,前面也提到了,唾液减少,也会引起口臭。 ……R:宝宝张口呼吸原因,可能是鼻腔方面的问题(比如鼻塞),也有可能是一种习惯性动作(比如睡眠时张口呼吸),需要去医院找五官科医生检查。
蚕豆是风靡全国的美食小吃,其衍生出的兰花豆,甜面酱,豆瓣酱,都大受欢迎。 不过有些孩子,吃蚕豆就会引发生病,表现为急性溶血,重者甚至会出现溶血危象、急性肾功能衰竭,累及生命。 一.什么是蚕豆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缺陷性疾病。该类患者常因食用干鲜蚕豆及其制品 24 小时后出现急性溶血,故俗称「蚕豆病」。 在孩子出生时,浙江一带地区,常规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谱里有G6PD 缺乏症的筛查项目,所以很多时候有G6PD 缺乏症的宝宝,妈妈在平时喂养时已经很注意避开蚕豆及蚕豆制品了,就诊时也会提醒我们医师,说宝宝有G6PD缺乏史。但总是有“漏网之鱼”,不小心吃了蚕豆制品或者某些药物,出现溶血。 1. 蚕豆病的病因 G6PD 缺乏症患者由于红细胞膜的 G6PD 缺陷,导致红细胞破坏并溶血。 这种病常常「重男轻女」, G6PD 基因由 X 染色体携带,该病系 X-连锁遗传疾病,因此通常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临床症状 急性发作性溶血,临床表现为全身不适、乏力、发热、寒战、血红蛋白尿(呈浓茶色或甚至酱油色)、腹痛、腰痛、黄疸、贫血等,重者可在短期内出现溶血危象、急性肾功能衰竭,累及生命。溶血多为自限性,时间一般持续 1~2 天,长者可达 10 天。 G6PD 缺乏症发溶血时,尿液颜色改变 3、治疗 当患儿无溶血发作时,无需特殊治疗; 当出现急性溶血时,需立即阻断诱因,并对症治疗; 当合并慢性溶血性贫血时,根据贫血程度选择相应治疗,严重贫血可输入 G6PD 活性正常的红细胞或全血。 4、预防 蚕豆病重在预防!!!! a、处理衣物及厕所时,避免放樟脑丸(主要成分萘酚)或臭丸; b、不随意服药,特别是退烧药、镇痛药或消炎药,如患儿发热超过 38.5℃ 需用退烧药,应尽量选布洛芬,而不是对乙酰氨基酚; c、避免进食干鲜蚕豆及其制品。 d、尤其避免使用禁用、慎用氧化类药物。 重点!!!:减少 G6PD 缺乏症患者溶血的主要干预措施是避免暴露于已知会引起溶血的蚕豆(制品)及药物。 但如必须使用这些药物,应要求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使用药品期间是否出现任何提示溶血增加的现象,如尿色加深(浓红茶或甚至酱油色),巩膜黄染,体力变化等。当出现急性溶血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
直播时间:2021年03月13日19:58主讲人:吕晓娟主任医师杭州市儿童医院儿内科
一、怎样算发烧? 大多数医学研究把肛温≥38℃定义为发热(俗称“发烧”)。跟医生说孩子体温多少时要说明是什么部位的体温。 二、什么时候要去看医生或联系医生(比如网上咨询医生)? 1. <3月龄(90天):这么小的婴儿肛温≥38℃都应该看医生面诊(晚上没门诊或白天有门诊但孩子状态很差的话就看急诊)。 2. 3~6月龄:肛温≥39℃。 3. 7~24月龄:肛温≥39℃且持续超过1天。 4. 任何年龄的孩子: 1) 腋温≥39.4℃。 2) 任何部位体温≥40℃。 3) 出现令你很担忧的症状(比如喉咙很痛、耳朵痛、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不明皮疹、非常易激惹或嗜睡、精神状态非常差、行为反常)。 4) 持续发热超过3天。 三、孩子发烧怎么办? 急性发热儿童中,绝大多数病因是良性、自限性的病毒感染,不用太担心。 如果孩子在1岁以上、体温不是太高、精神状态不是很差、没有其他特别令人担忧的症状、发热天数没到3天的话,可以考虑先不去医院。 如果精神状态好,吃、玩、睡正常的话,可以先观察。 如果发热导致精神状态不好,就可以给孩子吃退热药。≥6月龄儿童最常用的退热药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3~5月龄孩子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不确定用多少剂量的话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 退热药一般在30~60分钟内起效,但不一定能使体温降到“正常”体温值, 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变好就行。吃退热药的目的是使孩子舒服些,而不是为了使体温降到“正常”体温值。 四、反复发烧怎么办? 绝大多数疾病的反复发热时间是3~5天,所以反复发热是很常见的。 发热,39℃左右时伴精神软,头痛头晕等发热伴随症状,可以吃退热药。 如果持续反复发热超过3天的话,就去看医生。 注: 1. 需要使用退热药才能把体温降下来的反复发热也叫“持续发热”,比如,孩子发热3天,每天吃退热药后肛温能降到38℃以下,精神状态也变好,但药效过后肛温又≥38℃,这也是持续发热3天。 2. 特殊情况(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需遵从相关的规定和指引。
人体正常骨髓中的成熟粒细胞,70%释放到血循环中,30%储存在骨髓(储存池)中,根据需要释放到血中。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的寿命约9天。中性粒细胞进入血后,一半在血循环(循环池)中,一半附着在血管壁(边缘池)上。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度:轻度1.0~1.5*10 9/L 中度:0.5~1.0*10 9/L重度:小于0.5*10 9/L 这里分析的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不包括因为肿瘤或者化疗(免疫抑制剂)引起的粒细胞减少。 非肿瘤或者非化疗因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的病因: 1.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常染色体遗传,表现为持续性粒细胞缺乏伴早幼粒/粒细胞成熟停滞。需完善基因检测明确。 2.循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良性疾病,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正常到减少呈周期性波动,平均周期21天左右。 3.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病程大于3个月,血检查具有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4. 新生儿同族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因为母亲与胎儿粒细胞型不符,母亲产生抗胎儿粒细胞的IgG抗体,抗体进入胎儿血循环,使胎儿中性粒细胞破坏。此病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可持续2-17周。5.感染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多种病毒、细菌感染后可发生粒细胞减少,一般发病10-14天可恢复正常。 6.药物相关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有些药物抑制骨髓造血,一般用药后10-14天出现粒细胞减少。 7.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家族中其他人同样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现象。 8.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超过3个月,但找不到粒细胞减少的病因。 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需要找出病因才能对因治疗,包括去除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防止继发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式的选择。 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孩子,明确病因至关重要!!
小孩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问题,正常淋巴结直径小于1厘米,但往往小孩颈部淋巴结回超过1厘米,淋巴结肿大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异常的。下面我就通俗易懂介绍一下: 病因: 1.感染 由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慢性炎症,最多见的有:头面部、口腔的感染,牙龈炎,EB病毒感染等。 2.肿瘤 家长摸到肿大淋巴结,就害怕会不会恶性肿瘤,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不高,但发现自己孩子颈部淋巴结确实肿大,带儿童专科医院就诊,让医师进一步排除肿瘤性疾病很有必要!!需要排除肿瘤性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组织细胞增生症X等; 3.反应性增生 免疫异常、紊乱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当然同时合并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儿童常见的类似疾病有:坏死性淋巴结炎、川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等。 孩子颈部淋巴结肿大,还需要检查有无肝脾肿大,有无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无发热,皮疹,关节痛,消瘦等等。每个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同时伴还有其他症状,这需要儿科医师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来进一步明确引起劲部淋巴结肿大病因。 发现孩子颈部淋巴结肿大,作为爸妈,你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带孩子去医院,让专业的儿科医师进一步明确病因。 完善常规检查包括: 1.血象 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 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者常考虑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发现异型淋巴细胞(10%~20%或更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感染或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淋巴结肿大伴有外周血幼稚细胞者多为白血病。 2、颈部淋巴结B超 通过颈部淋巴结B超,可以明确颈部淋巴结大小,质地,数量等。 3.骨髓检查 儿科医师会根据孩子病情常规检查,判断可能原因,骨穿检查不会作为常规检查,除非需要排除肿瘤性疾病。 4.血清学检查 各种病毒感染会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儿童常见的病因,所以根据病情,需做EBV、CMV、风疹病毒等。 4、淋巴结病理学检查 在排除良性的引起淋巴结肿大病因,进一步考虑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瘤等疾病时, 必须做淋巴结活检或穿刺。 诊断 (1)淋巴结肿大伴有相应引流区域感染灶者: 如颌下颏下淋巴结肿大伴扁桃体炎、牙龈炎;耳后淋巴结肿大伴头皮感染者; (2)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多为急性炎症引起,常有局部红、肿、热等炎症表现;而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瘤等。局部淋巴结肿大伴低热、盗汗、消瘦者,提示为淋巴结结核、恶性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等。 (3)淋巴结肿大伴周期性发热者,多见于恶性淋巴瘤;全身淋巴结肿大伴发热者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等,偶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4)淋巴结肿大伴皮疹者多见于某些传染病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每个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好好的,小孩颈部淋巴结肿大问题,许多小孩小时候都遇到过。爸妈们都不要惊慌,大部分都是良性的疾病引起淋巴结肿大。 但一旦发现孩子颈部淋巴结肿大,切记:去儿童专科医院,找专业的的儿科医师就诊!!!!
平时工作中总会碰6个月内的小婴儿。大便带出血点或者血丝,时多时少,散落在大便中,经常还能发现黏液。去医院检查大便,提示有白细胞、红细胞,潜血实验阳性。 孩子到底怎么了呢?该怎么办呢? 现在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越来越多,家有宝宝如果出现些情况,可能就是食物蛋白诱导的过敏性直肠结肠炎。 人工喂养和纯母乳喂养的小宝宝都可能出现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大便?带血,带粘液。 牛奶蛋白过敏最常见的是牛奶,占大约70%-80%左右,之后是鸡蛋,5%-16%左右,再之后是大豆、小麦、鸡肉、鱼类、谷物,还有些孩子对胡萝卜、苹果有过敏表现。 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孩子也会有过敏呢?因为母亲进食这些食物后,蛋白小分子进入乳汁,再被孩子摄入导致,引起宝宝过敏。 当你家宝宝出现这情况,宝妈要做的第一件事:先专科儿童医院就诊或者咨询儿科医师,因为还要排除肠道感染,肠梗阻等原因引起血便、粘液便。 如果确诊考虑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儿科医师会推荐特医奶粉给宝宝吃。母乳喂养的,妈妈先忌口,如果宝宝大便性状不能缓解,那也暂时得改特医奶粉,肠道功能恢复后再慢慢改回母乳喂养。 如有咨询,可以扫码
有些孩子总是一感冒就挂鼻涕,而且是黄绿色的鼻涕,爸宝妈总是问:孩子这鼻涕到底是怎么回事? 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免疫系统打响反击战,大量白细胞涌向感染部位追杀病原体。 一番大战过后,病原体残骸和白细胞被排出到鼻涕中,呈现出黄色或者绿色鼻涕。 一般持续3天左右,黄鼻涕会自然消失。这个时候尽量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 持续长时间的黄绿鼻涕,同时可能有鼻不通气,晨起咳出浓痰:如果有黄绿色鼻涕伴有发热不退、恶心、头痛,很有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了鼻窦炎,这就要去医院检查了。 1、宝宝流鼻涕的应对原则: 很多妈妈一看宝宝流鼻涕就慌了神,恨不得马上用点什么药立马镇压下去,一般清水鼻涕,鼻塞,无发热,孩子新鲜,这时候不需要用抗生素及感冒药,观察3-5天。如果鼻涕鼻塞等卡他症状明显,可以适当用点感冒药。 当清鼻涕转为黄鼻涕或者绿鼻涕时,如果宝宝不发热了或者发热好转,可以在家观察3天左右;如果持续的黄绿鼻涕,伴鼻通气不畅,鼻音很重,或者晨起咳出黄绿粘稠痰,那可能是犯鼻窦炎,这需要医院进一步检查,医院里进行生理盐水的鼻腔清洗,效果是很好!! 2、家庭护理方法: ①轻柔擦拭。家长用柔软的手绢将鼻涕轻轻擦干净,不要过于用力。大点的宝宝,家长要教会宝宝擤鼻涕。 ②热敷。感冒早期,可用湿热的毛巾给宝宝热敷鼻子,可以减少鼻涕量,同时可使鼻腔通畅。 ③加湿。通过加湿器让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增加,可以稀释鼻腔分泌物,促进感冒恢复。 ④垫高。流鼻涕会导致呼吸不畅,宝宝的睡眠质量自然也会下降。因此宝宝睡觉时,可以在脑袋下垫高枕头,帮助宝宝呼吸畅通。
食物过敏的本质是机体对某些蛋白质成分导致过敏。 不同食物中过敏组分有差异。 牛奶蛋白过敏,6个月小婴儿更多表现为湿疹,过敏性胃肠炎(腹部绞痛引起频道哭闹,粘液血便,呕吐腹胀,体重增长不好,便秘等可能出现其中1-2种表现)。6个月以上宝宝更多湿疹,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也有过敏性胃肠炎表现。 比如: 牛奶中主要过敏原是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鸡蛋中主要是卵清蛋白;而花生主要是Arah 1、Arah 2等。 研究发现,母亲摄入食物蛋白后可在脐血和母乳中能检测出抗原物质,当母亲一次摄入240ml牛奶后,7天之后仍能从乳汁中检测出来自牛奶的β乳球蛋白, 婴儿则可以通过母乳接触到来自牛奶的过敏原。 “为了给宝宝更好的营养,妈妈每天都要摄入很多食物,包括牛奶、鸡蛋、鱼虾等。 这些从食物摄入的大分子蛋白进入母乳,就容易透过肠道屏障带给孩子,宝宝如果对某物质过敏,就容易引发湿疹。” 远离过敏的对策: 妈妈暂时不要吃鸡蛋、牛奶等相关饮食。容易引起宝宝过敏90%的食物主要有8种: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小麦、鱼和虾、坚果类。 一般2-4周左右,随着过敏表现好转,妈妈可尝试每周添回一种食物。如果皮疹没有变化,即可继续吃;如果在添回食物的过程中,皮疹突然增多,可以判断这种食物可能是“过敏原”。 但是,妈妈忌口只是宝宝回避过敏原的最简单做法。还有很多宝宝,妈妈忌口后过敏表现仍不能改善,必须找专科儿童医院进一步诊治。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看到宝妈会给宝宝选择羊奶粉喂养,问宝妈为啥选择羊奶粉,总会回答以下几点理由:羊奶粉营养好,因为宝宝牛奶粉过敏。 这理由正确吗?? 我先羊奶粉和牛奶粉的区别大概罗列下: 蛋白质组成: 羊奶蛋白质中酪蛋白占75%,α-S1酪蛋白占总蛋白的1-3%,β-乳球蛋白的含量比牛奶低。 牛奶蛋白质中酪蛋白含量占85%,α-S1酪蛋白的含量占总蛋白的43%,β-乳球蛋白的含量是羊奶的2倍多。 乳糖:牛奶和羊奶都有,含量差异不大。 维生素:羊奶缺乏叶酸,含量为牛奶的1/5;牛奶叶酸较羊奶高4倍 矿物质:牛奶钙磷比例与羊奶相似,含铁量与羊奶相仿。 宝妈对羊奶粉的几个误区,做解释: 1、市面上的牛奶粉和羊奶粉与牛奶和羊奶是有差别的,因为纯天然的牛奶和羊奶不适合小宝宝吃,都需要经过现代工艺,加入多种营养元素,才适合宝宝吃。所以羊奶粉比牛奶粉更有营养、更容易消化吸收的观点站不住脚。 2、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其实对羊奶粉也是过敏的,因为羊奶蛋白和牛奶蛋白结构相似,互相都有交叉过敏原存在,都可以导致宝宝过敏反应。所以牛奶过敏的宝宝不适合选择羊奶粉。 3、在母婴店,销售人员热衷推销羊奶粉给宝妈,但不知道宝妈关注了没有:大的奶粉公司如雀巢,雅培,惠氏,美赞成,纽迪希亚等公司,基本不生产羊奶粉的。所以平时宝妈拿出来的羊奶粉,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厂家的。 4、儿童营养科专家、消化科专家,新生儿专家,一般不会推荐羊奶粉作为人工喂养宝宝的选择。 好了,说了这些,宝妈们,关于宝宝奶粉的正确选择,自己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