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筋膜的慢性损伤引起的腰痛,与久坐、过度劳累等有关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医骨科陈世寅主要表现为慢性腰部酸胀痛,休息后缓解但卧床过久后再次疼痛(后半夜腰痛)起床活动后疼痛缓解,活动过久又再次疼痛。2、腰肌劳损的主要病因腰部的慢性损伤是腰肌劳损的主要病因。久站久坐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弯腰,这样会加重腰部肌肉的紧张度。3、腰肌劳损的主要表现腰肌劳损除了腰部疼痛外,部分病人还会出现臀部外上侧、大腿后外侧疼痛,因此腰肌劳损不只是腰痛。4、有哪些症状时需要考虑有腰肌劳损了?保持同一姿势一会儿腰就酸胀不适;下半夜或天快亮时腰痛,起床活动后疼痛缓解,活动过久又再次疼痛。5、得了腰肌劳损怎么办?1.生活习惯:(1):保持同一姿势不超过半个小时;(2):避免向前弯腰的动作;(3):坐直,腰部可以垫一个腰垫,少做矮凳子,坐车尽量避免颠簸路;(4):床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以平躺时一手能稍稍用力伸进腰部和床中间为宜;(5):注意保暖,避免受凉。2.日常的正确姿势:3.电脑前的姿势:4.床的软硬:5.可以服用消炎止痛药物、活血化瘀药物;6.进行中医、物理治疗;6、怎么锻炼?锻炼视频在最下方··(锻炼之前最好问医生您适合哪个动作!)不同姿势的腰椎受力图:找到陈世寅医生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四川省人民医院·中西医骨伤门诊锻炼视频:
踝关节术后必须尽早加强主动锻炼,具体讲就是两点:一是踝关节本身功能,以便逐渐恢复。二是下肢肌力训练,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是同健侧对比渐进性练功能,抗阻力性练伸屈肌肉。在门诊或病房有专门器材,在家靠自己坚持!
问:是不是所有的膝骨性关节炎都要需要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答:答案是否定的!膝骨性关节炎只有恶化到软骨严重破坏,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严重畸形,疼痛明显而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上述的几个所谓“严重”具体到什么程度,就要有专业的关节科医生进行把握了。问: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有哪些保守治疗措施?早期积极的保守治疗是不是可以避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措施有很多,比如服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臭氧治疗,适当控制体重,避免不适当的运动等等,具体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指南》。早期适当的治疗的确可以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延缓关节进一步退变从而推迟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时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膝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身体老化以及一定的基因遗传机制所致,保守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但是却不能完全阻止疾病进展。当膝关节退变到上述所说的软骨严重破坏,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严重畸形,疼痛明显而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时,膝关节置换仍然是最佳的治疗方案。问:膝骨性关节炎就是关节疼痛而已,对整个身体是否还有其它影响?答:首先,长期的慢性疼痛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出现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降低幸福感及生活质量。国外大样本的长期随访发现,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平均寿命要比没有膝骨性关节炎人群的平均寿命短许多,主要原因是长期的关节疼痛降低了患者的日常活动量,活动量减低进一步削弱患者的心肺功能,而心肺功能下降又反过来进一步降低患者活动量,这种恶性循环将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另外,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会对患者的胃肠道系统,肾脏及心脏都带来毒副作用,影响患者整体健康情况及平均寿命。人工膝关节置换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终末期骨性关节炎的最佳方案,因此当膝骨性关节炎已进展到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标准的时候,建议还是早日接受手术治疗,缓解关节疼痛,改善整体健康情况进而提高生活质量。问:拍片提示膝关节有骨刺增生,有没有哪种药物可以将骨刺融化?电视,报纸上的药物广告是否可靠?答:明确强调: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药物可以融化骨刺!具体建议阅读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警惕:药物去骨刺(骨质增生)纯属欺骗行为!》。问:现在人工膝关节可以使用多少年?答:目前统计的数据显示膝关节置换20年以上使用率大于90%,30年以上使用率大于80%,平时注意避免跑跳及过度负重,可以适当延长假体寿命。实际上,临床上很少遇到因为人工膝关节磨损松动而需要进行翻修手术的患者。问: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日常活动有限制么?需要长期使用拐杖吗?答:多数患者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做家务,逛街或外出旅游没问题。术后早期需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多数患者术后1个月就可以丢掉拐杖,具体使用时长由患者自己感觉决定,只要感觉放弃拐杖也不会跌倒,就可以尝试逐步弃拐。问: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以后会不会很痛?答:人工膝关节置换的确要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明显。不过现在无痛病房和快速康复人工关节外科学理念已经非常成熟,围手术期的多模式镇痛方式已可以避免患者遭受剧烈疼痛的折磨,并且在短时间内回复关节功能。问: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会不会出很多血?需要输血吗?答: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会使用止血带所以术中出血极少,另外笔者所在单位采用的术前静滴氨甲环酸策略也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渗血,极少有患者术后需要输血治疗。问:两边膝关节病情都很严重,可以两边一起进行膝关节置换吗?两边一起手术风险会不会更大?答:我院早已开展双膝关节同时置换,2016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最新指南也认为双膝关节同时置换并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双膝同时置换提高了治疗的效率也可以降低治疗费用。当然患者能否进行双膝同时置换,术前还要进行全面评估。问:做人工膝关节置换要住院多长时间?多久可以下地行走?需要进行哪些术后康复锻炼?答:从入院到出院多数患者的住院时间在7—10天左右,多数患者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行走,会有康复师指导进行患肢肌力,活动范围及步态训练。具体康复锻炼技巧及注意事项请阅读我的另外一篇文章《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问: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需要多少费用?医保可以报销多少?答:目前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的全部都是进口人工关节,一套膝关节假体的费用一般在4.5万元左右。至于医保报销的比例问题很难回答,主要原因是国内各省,各地区级城市的医保政策都不统一,报销比例千差万别,外省患者来我院手术的报销比例建议咨询当地医保管理部门。问: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有风险吗?如果有风险,那么风险有多大?答:请阅读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股骨头坏死应该怎么治疗:股骨头坏死与人工髋关节置换》。
华州薛杲骨伤工作室 2020-02-03 ECMO是什么?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也被称为膜肺、人工心肺,又称作“移动心肺仪”。ECMO是体外生命支持(ECLS)的一种方式,通过将体内血液引出经过体外的膜肺和血泵再输回体内,对急性呼吸或循环衰竭的患者进行全部或部分的有效支持。ECMO可以体现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 原理:ECMO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ECMO的基本结构: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临床上常将可抛弃部分组成套包,不可抛弃部分绑定存放,并设计为可移动,提高应急能力。 氧合器(人工肺)其功能是将非氧合血氧合成氧合血,又叫人工肺。ECMO氧合器有硅胶膜型与中空纤维型两种。硅胶膜型膜肺相容性好,少有血浆渗漏,血液成分破坏小,适合长时间辅助。例如支持心肺功能等待移植、感染所致呼吸功能衰竭。其缺点是排气困难,价格昂贵。中空纤维型膜肺易排气,2-3日可见血浆渗漏,血液成分破坏相对大,但由于安装简便仍首选为急救套包。如需要,稳定病情后可于一至两日内更换合适的氧合器。 动力泵(人工心脏)作用是形成动力驱使血液向管道的一方流动,类似心脏的功能。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动力泵:滚轴泵、离心泵。由于滚轴泵不易移动,管理困难。在急救专业首选离心泵作为动力泵。其优势是安装移动方便,管理方便,血液破坏小;在合理的负压范围内有抽吸作用,可解决某些原因造成的低流量问题;新一代的离心泵对小儿低流量也易操控。 肝素涂抹表面(HCS)技术 在管路内壁结合肝素,肝素保留抗凝活性,这就是肝素涂抹表面(HCS)技术。目前常用的有Carmeda涂抹。HCS技术的成功对ECMO技术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使用HCS技术可以使血液在低ACT水平不在管路产生血栓;HCS技术可减少肝素用量、减少炎症反应、保护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因此HCS可减少ECMO并发症延长支持时间。 区别:ECMO区别于传统的体外循环有以下几点:ECMO是密闭性管路无体外循环过程中的储血瓶装置,体外循环则有储血瓶作为排气装置,是开放式管路;ECMO由于是由肝素涂层材质,并且是密闭系统管路无相对静止的血液。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120—180s,体外循环则要求ACT》480s,ECMO维持时间1-2周,有超过100天的报导,体外循环一般不超过8小时;体外循环需要开胸手术,需要时间长,要求条件高,很难实施。ECMO多数无需开胸手术,相对操作简便快速。 以上特点使ECMO可以走出心脏手术室成为生命支持技术。低的ACT水平(120—180s)大大地减少了出血的并发症,尤其对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有重要意义。例如肺挫伤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高的ACT水平可加重原发症甚至导致严重的肺出血。较低的ACT水平可在不加重原发病的基础上支持肺功能,等待肺功能恢复的时机。长时间的生命支持向受损器官提供了足够的恢复时间,提高治愈率。简便快速的操作方法可在简陋的条件下以极快的速度建立循环,熟练的团队可将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这使ECMO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救。 主要方式 V-V转流 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另一静脉。通常选择股静脉引出,颈内静脉泵入,也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双侧股静脉。原理是将静脉血在流经肺之前已部分气体交换,弥补肺功能的不足。V-V转流适合单纯肺功能受损,无心脏停跳危险 的病例。可在支持下降低呼吸机参数至氧浓度《60%、气道压《40cmH2O,从而阻断为维持氧合而进行的伤害性治疗。需要强调V-V转流是只可部分代替肺功能,因为只有一部分血液被提前氧合,并且管道存在重复循环现象。重复循环现象是指部分血液经过ECMO管路泵入静脉后又被吸入ECMO管路,重复氧合。 V-A转流 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成人通常选择股动静脉;新生儿及幼儿由于股动静脉偏细选择颈动静脉;也可开胸手术动静脉置管。V-A转流是可同时支持心肺功能的连接方式。V-A转流适合心功能衰竭、肺功能严重衰竭并有心脏停跳可能的病例。由于V-A转流ECMO管路是与心肺并联的管路,运转过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同时流经肺的血量减少。长时间运行可出现肺水肿甚至粉红泡沫痰。这也许就是ECMO技术早期对心脏支持效果不如肺支持效果的原因。当心脏完全停止跳动,V-A模式下心肺血液滞留,容易产生血栓而导致不可逆损害。如果超声诊断下心脏完全停止跳动>3小时则应立即开胸手术置管转换成A-A-A模式。两条插管分别从左、右心房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这样可防止心肺内血栓形成并防止肺水肿发生。 ECMO方式的选择是要参照病因、病情,灵活选择。总体来说V-V转流方法为肺替代的方式,V-A转流方法为心肺联合替代的方式。心脏功能衰竭及心肺衰竭病例选V-A;肺功能衰竭选用V-V转流方法;长时间心跳停止选A-A-A模式。而在病情的变化过程中还可能不断更改转流方式。例如在心肺功能衰竭急救过程中选择了V-A转流方法,经过治疗心功能恢复而肺还需要时间恢复。为了肺功能的快速恢复,转为V-V模式。不合理的模式选择则可能促进原发症的进展,降低成功率;正确的模式选择可对原发症起积极作用,提高成功率。 适应症:ECMO适应症因其强大的心肺替代功能并且操作简单而非常广泛。由于ECMO的出现使许多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如ARDS。更令人振奋的是使许多令医生束手无策的难题有了新的有效解决方法,如心跳呼吸骤停。 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 在有ECMO条件的医院,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首选传统急救同时实施V-AECMO。此方案的优点:①最短的时间支持呼吸循环,保护重要脏器;②防止反复出现心跳呼吸骤停;③在安全的状态下寻找并治疗原发病。经过训练的团队可以将ECMO的启动时间控制在8-15分钟。在有效的心肺复苏支持下,团队密切合作尽快启动循环,是可以保护重要脏器不发生不可逆损害。在实施ECMO后一般心跳会很快恢复,若长时间未恢复则可转A-A-A模式。实施ECMO支持下寻找原发症并积极治疗。无原发症的患者可在去处刺激因素后迅速脱离ECMO系统,如电击、高血钾等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某些原发症经过支持可以逐渐恢复,待恢复后可脱离ECMO系统例如重症爆发性心肌炎。若有严重的原发症且非自限性,如不治疗心功能难以恢复,应迅速进一步治疗如急性心肌梗塞。在ECMO支持下多科协作治疗,尽快实施冠状动脉脉搭桥手术或冠状动脉脉支架植入术是可迅速恢复心功能的。此治疗路径的关键是:①确认排除脑损伤引起的心跳骤停;②迅速有效的心肺复苏,迅速的ECMO启动,保护重要脏器功能;③及时的后续治疗。由于脑功能的丧失使一切治疗失去意义,在这一临床路径中脑功能的确定丧失,是终止ECMO的重要指征之一。 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 严重的心功能衰竭不但会减少组织器官血供,更严重的是随时会有心跳骤停的可能。ECMO可改善其他器官及心脏本身的氧合血供,控制了心跳骤停的风险。常见于重症爆发性心肌炎、心脏外科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需要进一步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在ECMO实施同时可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冠脉循环,改善微循环,减轻肺水肿,促进心功能恢复。同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作为脱离ECMO系统的过渡措施。在支持期间要密切关注心脏活动情况,超声诊断下心脏完全停止跳动>3小时则应立即开胸手术置管转换成A-A-A模式。如若治疗无效果可考虑心脏移植。这类病例多数无其他脏器损害,器官移植的效果也很好。 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 呼吸功能衰竭是ECMO支持实施最早成功率很高的病种。常见有感染、火灾气体吸入、刺激性气体吸入、肺挫伤。大多数不用类似于抢救呼吸骤停那样十万火急,但仍要争分夺秒。因为大多数严重呼吸功能衰竭病例随时有心跳骤停的可能。一旦出现心跳骤停或其他器官损害则势必影响愈后。治疗原则还是尽快建立稳定的生命支持,缩短器官缺氧时间。呼吸功能衰竭需要支持时间长,一般选择V-V转流,氧合器首选硅胶膜式氧合器。对于肺挫伤首选V-A转流方法,可减少肺血流,同时可应对可能发生的肺出血。呼吸机治疗的参数可在ECMO支持下,调至氧浓度《60%、气道压《40cmH2O的安全范围内。有学者提出用低气道压将肺膨胀供氧,排除二氧化碳由人工膜肺完成。 各种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患 酸碱电解质重度失衡、重症哮喘、溺水、冻伤、外伤、感染。这些是常见的ECMO治疗适应症。有的虽然心肺功能尚好,但心肺功能随时可受原发病影响。可导致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出于保障可预见性地实施ECMO支持,或准备随时实施。 ECMO 对于一些心肺功能没有恢复可能的病例,仍能通过日益强大的移植技术来脱离ECMO达到康复。这就使一些被认为是禁忌症的疾患仍可延伸使用ECMO技术,并与移植技术结合形成一个理想的救治过程,甚至促进了移植技术的发展。这也很容易理解并形成了一个趋势——人工脏器在移植技术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已有一些医疗中心在作这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而这一切工作的基础就是其他器官的保护,避免多个器官损害是成功的关键。 近期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重患者的救治也在应用此项技术,所以希望大家了解一下。
耻骨联合骨软骨炎并非罕见,临床易于忽视。该病多见于围产期青年 ,还可见于男性泌尿外科手术者及部分运动员。表现为耻骨联合处疼痛,有瘾痛、钝痛或刺痛,以翻身、行走及运动时为甚,部分人局部轻轻触摸或按压就会加重疼痛,可向两侧腹股沟放射痛,影响睡眠工作及日常生活,严重者影响夫妻生活,病人常苦不堪言,导致精神不堪重负。局部检查可见稍隆起,无发红及发热,耻骨联合处有裂隙征,严重者可有活动感,压痛明显,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 该病又称非化脓性耻骨炎、耻骨联合关节炎。病程有自限性趋势,且能自愈。影像资料显示与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耻骨联合间隙有不同程度增宽,一侧或两侧耻骨呈鼠齿状骨质破坏、多边形切迹、边缘锐利、移位骨碎裂片,周围骨质密度增高,骨小梁不清。彩超可见软组织水肿、耻骨联合错位、间隙增宽。核磁共振提示骨质无明显异常,仅有软组织信号不均。 该病主要与髂骨致密性骨炎鉴别,同骨髓炎及结核相鉴别较容易。 治疗以保守为主,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灯照射。外用或口服非甾体类药物,重症患者可予以封闭针治疗。另外需要加强心因调理与疏导,数个月或数年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