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结直肠癌高发,医生建议:40岁以上和高危人群,应该定期做个肠镜检查
原刊于汕头日报2022年5月18日5月15日是第八个全国“无幽日”。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63.4%的胃癌与它相关。而据媒体近日报道,南京一24岁女孩胃部不适一年后才到医院检查,确诊胃癌晚期,医生称女孩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家族史,平时饮食作息不规律,综合因素导致胃癌。这一消息引发人们的关注。如何发现胃出问题了?日常中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胃呢?记者就此采访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广灿博士。 胃癌新发病例呈年轻化趋势 陈广灿告诉记者,在门诊中就曾碰上这样的例子——前往就诊的小庄(化名)从3个月前就老觉得上腹部隐痛,感觉疲乏且体重下降,他认为可能是由于工作比较劳累,也没有规则的饮食习惯。也曾有过到医院检查规范治疗的想法,但听周围的朋友说胃镜检查很难受,又怕耽误工作,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小庄觉得自己和慢性胃炎的症状很接近,便在药店自行购买两盒胃药服用。起初服用药物后疼痛有缓解,小庄也就没在意,渐渐停止了服药。两个月后,小庄又觉得上腹隐隐作痛,频率越来越高。于是到附一院胃肠外科门诊就诊,在医生建议下做了无痛胃镜检查。结果发现胃部有一病灶,活检结果为胃癌。所幸发现较早,肿瘤范围局限,手术切除病灶后病理提示是早期胃癌,无需行辅助化疗。陈广灿表示,上腹痛是胃病的常见症状,可能是慢性胃炎、胃溃疡或者是胃肿瘤。像慢性胃炎,可以口服护胃药物,定期复查;如果是胃溃疡,则要进一步查幽门螺杆菌,规则服药治疗;如果是胃肿瘤,则要进一步评估是否行手术治疗。他指出,胃癌新发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50岁以下胃癌患者所占比例大于40%,并出现低龄胃癌患者,这与当前环境和饮食因素相关。现在汕大一附院开展了无痛内镜检查,胃病应早诊早查早治,千万别大意。 五个症状是胃发出“求救信号”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我们的胃是否出现毛病了?“胃病的发生会导致胃功能的紊乱,进而出现临床症状;反之,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说明你的胃可能出现了问题。”陈广灿列举了四个需要引起注意的症状:嗳气、早饱、胃胀 是胃动力不足的表现。胃肠动力不足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可能提示溃疡、胃炎的存在,如症状存在半年以上或者伴有反酸、烧心,建议到医院就诊。恶心与呕吐这可以是胃炎或梗阻的表现,反复呕吐可能导致人体脱水,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反酸与烧心两者均为胃酸返流的表现,可见于胃溃疡、慢性胃炎等。反复的胃酸返流最终可能出现食管狭窄,甚至食管癌的形成,应及时就诊,加以控制。呕血与黑便 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其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道溃疡。呕血与黑便可能提示胃内基础病变恶化,若伴有消瘦、乏力,则高度怀疑胃癌的可能。如出现呕血或黑便应禁食,并及时到医院就诊。上腹部疼痛 慢性胃炎、胃溃疡常有反复上腹隐痛,胃溃疡腹痛常与进食相关,为进食后痛,若为突发上腹部剧烈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常为溃疡穿孔,必须紧急送往医院治疗。陈广灿提醒,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或其他不适,建议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0岁以上高危人群尽早作胃镜检查对于患者自行上网查询并据此诊断用药,陈广灿表示,胃肠道疾病十分复杂,同一个症状可以指向不同的疾病。如果没做任何检查而仅靠症状和体征,要获得正确的诊断并加以治疗则概率很低,用药可能会掩盖甚至加重病情。早期胃癌症状常被患者忽视,当成单纯的胃炎治疗,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在治疗上,用药的周期、方案的选择也有很大不同,胃镜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他建议年龄40岁以上,且伴高危因素的人群(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等),建议尽早完善胃镜检查。胃病大多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有时基于病情需要停药或换药,相关专业知识较弱的患者难以进行判断,可能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或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温馨提醒: 这些妙招帮你护胃日常生活中如何护胃?陈广灿表示,针对胃病中重要的发病机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护胃方法:应注意饮食规律,按时用餐,饮食应适量,7-8成饱为宜,患有消化不良、餐后饱胀的人可采用少量多餐;饮食温度应适中,不宜过冷或过热,少吃冷饮,多喝热水;进食时细嚼慢咽,不宜狼吞虎咽,避免吃完就躺下,建议饭后适当低强度运动如步行。应食用干净卫生的食物,餐前洗手。建议多食用软、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绿色蔬菜等,合理搭配肉、蔬菜、主食比例;少食用过多坚硬、油炸、咖啡、浓茶、辛辣、腌制食品以及易产气(如可乐)等刺激性食物,患有消化道溃疡、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严格控制该类食物的摄入,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应戒烟、控制饮酒。因其他慢性疾病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的患者,应严格按照剂量服用药物,密切观察有无黑便、呕血的发生,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停用药物,及时就诊。根除幽门螺杆菌。中国目前有40%-60%人群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的发生息息相关,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因此,及早做幽门螺杆菌筛查有助胃癌的防控。本报记者魏朝霞
目录1 胃癌与拿破仑之死1.1 胃癌1.2 拿破仑之死2 胃癌的症状3 胃癌高危因素与筛查3.1 胃癌高危因素3.2 保护因素(水果和蔬菜)3.3 胃癌的筛查4 日常生活中如何护胃?参考文献 1 胃癌与拿破仑之死1.1 胃癌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根据其部位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贲门癌和非贲门胃癌,在全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中处于第五位。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了中国2015年癌症统计结果[1]显示,我国胃癌发病例数约为67.9万,其中男性发病人数约为女性的2倍;因胃癌而死亡的总例数约为49.8万,全球70%以上的胃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约一半发生在中国[2]。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稳步下降的趋势,但基于我国人口数目,胃癌的预防、治疗仍然严峻,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镜筛查是降低胃癌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有效措施[3]。为更好的认识胃癌,我们先来了解一位传奇人物的故事。1.2 拿破仑之死拿破仑的死因至今是一个谜团,1835年克鲁维尔·希尔第一次描述了胃癌的解剖学病变和自然史,并指出世界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拿破仑的死可能与胃癌相关[4],为什么这位科学家会有这个猜想呢?让我们来了解在拿破仑死前,他的身体情况的改变。在滑铁卢战败后,拿破仑被流放至大西洋的小岛,圣赫勒拿岛。据其私人医生所说,在流放前拿破仑的身体状况相当不错,但偶尔会诉说自己上腹部有点不适,直到去世前2年他的身体情况开始急剧恶化。1819年,拿破仑开始出现反复的发热、腹痛、呕吐和频繁打嗝,他的医生给了他基于当时医疗水平的治疗,包括放血,但拿破仑的病情并没有好转。1820年,拿破仑的身体情况恶化,他几乎每天都会呕吐、发热,便秘腹泻交替,身体一天天消瘦。1821年4月27日,他呕出了咖啡渣样物体,并伴有持续的打嗝以及心动过速;第二天,他开始出现神志不清,在为数不多的清醒时间内,他向他的私人医生提出了一个要求:“我希望你打开我的身体,检查我的胃,并做一份详细的报告,然后交给我的儿子”,因为拿破仑的父亲以及许多亲属都是由于一种严重的胃病去世,他对此感到十分恐惧,希望能找出原因。1821年5月2日,拿破仑出现严重的呕吐,并出现柏油样颜色的大便,随后出现循环衰竭;1821年5月5日早晨,这位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拿破仑死后,8位医生参与了他的尸体解剖,10多年后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存留下来的解剖记录,发现拿破仑患有广泛的胃内病变并发部分胃梗阻,加上拿破仑具有长年军旅生活摄入高盐食物、疑似胃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和死亡前胃癌典型症状,最终认为拿破仑死于胃癌。看完对拿破仑死因的猜想后,我们对胃癌的临床症状和高危因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将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2 胃癌的症状早期的胃癌大多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等到出现临床症状就诊时,疾病往往难以控制,预后不佳。多数胃癌由其他胃部病变恶化形成,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而这些病变一开始的症状可能非常轻微,当我们出现以下胃部不适的时候,要加以重视,若症状持久存在,建议到医院检查:1.吃一点点的食物便感觉腹胀或饱腹感2.上腹部灼烧样的疼痛、烧心感3.反复恶心和呕吐4.长时间的腹泻、便秘或者两者交替5.长时间反复的胃痛或胃部不适感上述拿破仑的症状可以说是典型的晚期胃癌典型症状;若不幸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说明身体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病变,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1.出现咖啡渣样呕吐物,或是柏油样颜色的大便2.上腹部肿块,按压有痛感3.右上腹痛,皮肤、眼睛和尿液发黄4.腹水5.无原因的体重下降长期胃部不适者,建议到医院检查;有肿块、黄疸、腹水、不明原因消瘦、呕血黑便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3 胃癌高危因素与筛查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家认识到胃癌的发生受到多方面、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5],其中感染、生活方式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方式改变干预的因素,进而减低胃癌的发生风险。3.1 胃癌高危因素1.高钠饮食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日常生活中除了用于食物的调味外,还用于食物的保存,延缓食物变质。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科学家认为高盐饮食是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并在之后的研究中证实了过多地食用含盐量高的食物(如腌制蔬菜、咸鱼)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在2018年更新的胃癌报告[6]中指出,若一个成年人每天都多吃20g腌制蔬菜,他患胃癌的风险将增加9%,建议一个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小于5g。经常性食用高盐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导致慢性炎症和腺体萎缩,从而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随着冰箱、其他保存技术的出现、交通运输便捷化,腌制已不再充当一种保存食物的方法,更多作为制作传统美食的步骤,应注意管理好这类美食的摄入量。2.酒精研究表明饮酒量超过42g/天会使得胃癌的风险升高42%[6]。每当忧愁时,一杯苦酒入肚,酒精充当了胃内容物的溶剂,使一些致癌物质更加容易穿过胃黏膜屏障,进入到胃细胞中,对其造成损害;除此以外,酒精被人体吸收后会代谢成乙醛,这种物质被列为1类人类致癌物。3.烟草提起吸烟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会是与肺癌相关,其实不止肺癌,吸烟与人体内包括肺癌、胃癌在内多种癌症的发生都有关系,且患胃癌的风险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剂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上升。吸烟不仅升高了自身患疾病的风险,伴随而来的二手烟也影响着周围人的身体健康。4.肥胖研究发现,肥胖会导致人体内代谢紊乱,使得人体更加容易收到外界物质的刺激,发生慢性的炎症,从而增加多种肿瘤发生的风险。5.其他致癌因素亚硝酸盐在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A类致癌物,是促进胃癌发生危险因素,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常出现在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中,应减少甚至避免食用以上食物;黄曲霉素是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剧毒物质,保持厨房用具的干燥、保证食物新鲜、使用前充分加热以及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能很好地减少黄曲霉素的产生。6.遗传风险胃癌具有家族聚集性,如研究显示具有E-钙粘蛋白基因突变的人群,男性患胃癌的风险为67%,女性患胃癌的风险为83%[7]。 因此家族有胃癌相关病史的人应定期做胃镜筛查,在出现腹部症状时及时就诊。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国外一项研究中,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有胃病的患者中,有2.9%的人发展成为胃癌,而同一研究的未感染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没有一人发展为胃癌[8]。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力因子参与了胃癌的发生过程,且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扩大上述高危因素的致癌效果,如高盐饮食会导致胃黏膜更加容易受到毒力因子的损害,从而增加癌变的几率。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3.2 保护因素(水果和蔬菜)食用水果、蔬菜有助于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国外研究发现[6],一个人每天每食用100g水果(特别是柑橘类),能降低5%得胃癌的风险和24%得贲门癌的风险。水果中含有高浓度多种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这些抗氧化剂可防止各种刺激物引发的氧化损伤以及抑制胃内亚硝胺的形成,保护胃黏膜。但并不是蔬菜水果吃越多越好,要适量。 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不吃发霉食物,少喝酒,戒烟,减肥,多运动,有胃癌家族史者定期胃镜筛查,有以上高危因素或胃病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要求可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3.3 胃癌的筛查胃癌的发生发展隐匿,有针对性地对人群进行筛查是早期发现胃癌或其癌前病变并进行根治的最好方法。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3]推荐40岁以上并伴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到医院行胃癌筛查,高危因素为:(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3)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病变;(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筛查过后医生再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进行治疗,并决定下一次筛查的时间。4 日常生活中如何护胃?长期不节的饮食生活方式会加重胃的负担,导致胃病的发生,而长时间的胃病状态会增加得胃癌的风险,下面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几点护胃小技巧[9],供大家参考:注意饮食规律,按时用餐,饮食应适量,7-8成饱为宜,患有消化不良、餐后饱胀的人可采用少量多餐;饮食温度应适中,不宜过冷或过热,少吃冷饮,多喝热水;进食时细嚼慢咽,不宜狼吞虎咽,避免吃完就躺下,建议饭后适当低强度运动如步行。食用干净卫生的食物,餐前洗手。建议多食用软、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绿色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肉、蔬菜、主食比例;少食用过多坚硬、油炸、咖啡、浓茶、辛辣、腌制食品以及易产气食物(如可乐)等刺激性食物,患有消化道溃疡、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严格控制该类食物的摄入,以免刺激胃酸分泌。戒烟、控制饮酒,WHO建议成年人每天保持适当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走、慢速骑行、家务、游泳、瑜伽)或至少进行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如跑步、快速游泳、快速骑行、健身操以及足球、篮球等团队运动)[6]。保持每天好心情。因其他慢性疾病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的患者,因严格按照剂量服用药物,密切观察有无黑便、呕血的发生,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停用药物,及时就诊。根除幽门螺杆菌,中国目前有40%-60%人群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的发生息息相关,相关研究证实一旦感染,不经治疗难以自愈[10]。有胃癌相关高危因素患者定期到医院行胃癌筛查。除非经医生诊断发现某种营养物质缺乏,需要药物或营养品补充,否则不建议以预防癌症为目的过量服用营养品(如膳食补充剂,维生素C)。以适当进食含量高的食物,满足自身营养所需为宜。参考文献1.ChenW,ZhengR,BaadePD,ZhangS,ZengH,BrayF,JemalA,YuXQ,HeJ.CancerstatisticsinChina,2015.CACancerJClin.2016Mar-Apr;66(2):115-32.doi:10.3322/caac.21338.Epub2016Jan25.PMID:26808342.2.常敏,张久聪,周琴,孙东辉,汪泳.胃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26(09):966-969.3.廖专等,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07): 第361-377页.4.SantoroE.Thehistoryofgastriccancer:legendsandchronicles.GastricCancer.2005;8(2):71-4.doi:10.1007/s10120-005-0325-8.PMID:15864712.5.Guggenheim,D.E.andM.A.Shah,Gastriccancerepidemiologyandriskfactors.JournalofSurgicalOncology,2012.doi:10.1002/jso.23262.6.WorldCancerResearchFund/AmericanInstituteforCancerResearch.ContinuousUpdateProjectExpertReportDiet,Nutrition,PhysicalActivityandStomachCancer.Availableonline:https://www.wcrf.org/dietandcancer/stomach-cancer/(accessedon15December2021).7.PharoahPD,GuilfordP,CaldasC;InternationalGastricCancerLinkageConsortium.IncidenceofgastriccancerandbreastcancerinCDH1(E-cadherin)mutationcarriersfromhereditarydiffusegastriccancerfamilies.Gastroenterology.2001Dec;121(6):1348-53.doi:10.1053/gast.2001.29611.PMID:11729114.8.BourasE,TsilidisKK,TriggiM,SiargkasA,ChourdakisM,HaidichAB.DietandRiskofGastricCancer:AnUmbrellaReview.Nutrients.2022Apr23;14(9):1764.doi:10.3390/nu14091764.PMID:35565732;PMCID:PMC9105055.9.陈惠中主编.陆健敏 沈梅芳副主编.胃病的饮食调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ISBN7-80157-497-4.10.叶剑芳,洪军波,胡奕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复发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3):223-225.
“没有进行放、化疗,无需手术、12名直肠癌患者在免疫治疗后肿瘤消失,实现了临床完全缓解(CCR),并在最长2年内未报告癌症进展或复发”,近日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杂志发表的一项2期药物临床试验,公布了PD-1抑制剂多塔利单抗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重磅进展震惊肿瘤界。 而在我们身边,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团队亦在早前开展胃肠道肿瘤的免疫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例1:(胃肠外科一区陈广灿主任团队,张金海医师提供):74岁女性患者,2022.4在我院首诊为低位直肠癌(cT4N1M1,pMMR,NRAS突变型),肝多发转移瘤,双肺多发转移瘤,经首诊MDT考虑无法达到NED,建议姑息治疗,经4疗程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复查提示SD,目前无梗阻及出血表现,拟讨论下一步治疗方案。例2:(胃肠外科二区曾永明主任团队,王怀明博士提供):24岁女性患者,2021.10在外院首诊为低位直肠癌(cT4N2M0,中分化腺癌),经外院首诊MDT考虑后建议新辅助化疗,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4疗程治疗后复查提示癌肿组织未见明显缩小,于2022年1月19转诊至我院。入院后给予复查,肛门指检可扪及肿物,最低缘距齿状线上1.5-2cm,肿瘤上缘距肛门约6cm,肠镜取检病理提示腺癌,免疫组化检测提示pMMR。患者有强烈的保肛意愿,遂再进一步行PCR检测,明确MSH6(-),遂启用PD-1+贝伐珠单抗治疗8个疗程,复查肠镜直肠距肛门约4cm见周围皱襞集中,伴少许息肉样隆起,取检病理未见癌。复查磁共振提示:中位直肠癌(ypT3bN2,MRF-,可疑EMVI+)。患者目前无梗阻及出血表现,就患者是否达到CR,是否达到waitandwatch非手术随诊方案,拟讨论下一步治疗方案。 两例直肠癌患者经免疫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或有退缩,当前指南又未明确界定是否观察还是进行药物调整治疗,遂申请专家团队MDT。 时隔半年,在广东省在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委员会)的支持下,汕大附一胃肠外科团队再次与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开展疑难病例多学科远程会诊(MDT)。多学科专家远程线上会诊,助力汕大附一解决疑难病例诊治——第一期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健康委员会疑难病例多学科远程会诊正式开展(附申请流程表) 本次由汕大附一胃肠外科团队向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提出,申请两例“直肠癌并有基因突变目前正在进行免疫治疗”的患者MDT,广东省潮联健康委胃肠专家组,组织多学科专家如期进行线上远程会诊。“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胃肠肿瘤专家组”于2022年6月25日在广东汕头成立,并举办胃肠肿瘤专家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丁培荣教授、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郑宗珩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马东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蔡培强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孙健聪教授、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的邹一丰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陈广灿教授等专家进行了多学科远程会诊(MDT)并对两例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观察)提供指导。 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执行主任丁培荣教授主持MDT会议。丁教授结合两例患者当前存在的诊疗难点,组织蔡培强教授解读影像学资料,分析患者的直肠癌治疗后影像学的变化;郑宗珩教授及邹一峰教授分别从普外科及肛肠科的角度分析肿瘤治疗的变化及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马冬教授评估肿瘤全身治疗的策略、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放射科孙建聪教授从放疗科角度针对患者目前情况提出了当前的观点及措施;专家们围绕两例患者的病情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拟定了进一步诊疗的措施。 特别是第二例患者,年轻女性,病理诊断为低位直肠癌Ⅲb期,暂不适合手术治疗,且该患者若贸然进行手术治疗,须连同肛门一并切除,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不适。患者在外院先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肿瘤未见明显消退,后转来我院就诊。经仔细分析影像学表现及与患者协商后,再次行PCR基因检测,患者为MSI-H(dMMR)直肠癌患者,可先进行术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经过足疗程的免疫治疗,患者在肠镜检查下提示肿瘤消失,而影像学检查结果也较之前显著退缩。多位专家一致认为患者目前的状态为cCR(临床完全缓解)的结论。专家也一致肯定了汕大附一胃肠外科团队紧跟当前进展,应用免疫治疗等前沿治疗措施,使临床病人获益。 像这样运用免疫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的患者在汕大附一院的患者不在少数,汕大附一胃肠外科团队运用了免疫治疗并取得肿瘤临床完全缓解的真实病例,一致得到参会MDT专家的肯定及赞赏。 最后,会议主持丁培荣教授也分享了自己在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学习及自己在结直肠肿瘤领域免疫治疗的经验,并整合多学科专家的意见,提出现阶段对患者针对性的诊疗目标及详细的诊治方案。汕大附一院胃肠外科医师团队表示会汇集多学科专家的讨论意见,及时反馈给患者及家属,并沟通争取遵照MDT讨论意见,指导实施进一步临床方案;会后也将随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及诊疗进展,商讨下一步诊疗措施,切实解决当前疑难患者诊疗问题。 近年来,汕大附一胃肠外科团队,致力于加强学术交流、开拓临床视野,积极与国内甚至国际专家保持紧密联系,提示临床视野,始终保持先进、前沿的治疗理念,为所服务的患者谋福利。在广东省潮联会的支持下,多次与“广东省潮联健康委胃肠专家组”联合举行远程线上MDT讨论,切实解决潮汕地区患者疑难病诊疗,让患者“足不出汕”,就能享受省级医疗服务,获得一致好评。致谢:谢谢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对此次会议提供的帮助支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第一批 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单位。2021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入选 第三届“广东医院最强科室推荐·2021”“博学专研更精更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是省级的重点专科,是“普通外科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肠癌早期筛查基地”;“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单位;“粤港澳数字智能化诊疗联盟”单位;“粤港澳大湾区与华南减重联盟”单位。延伸阅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PD-1单抗药物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II期临床试验点击最下方原文链接:【史无前例!#14名实验性癌症治疗患者100%康复#】#直肠癌患者迎来重磅新疗法#
在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委员会)的支持下,2022年3月27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与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开展疑难病例多学科远程会诊(MDT)并取得圆满成功。什么是MDT?MDT(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的全称是多学科联合诊疗 。MDT有3个关键词: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规范化诊疗。 MDT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完全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来选择专家构成,坚持“定时间、定地点、定专家”的原则,专家团队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由相关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从而保证规范化的诊治,避免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保障医疗安全,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第一期 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疑难病例多学科远程会诊,由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陈广灿医师团队向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提出,申请两例临床疑难患者诊疗会诊。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召集多学科专家如期进行线上远程会诊。丁培荣教授主持MDT会诊 会议由陈广灿医师团队向专家组汇报了两例疑难病例的情况开始:升结肠癌并肺多发转移瘤(cT4N1M1pMMRK-ras基因 G12V 突变型)和横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22年)大量腹水查因的患者。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影像中心许乙凯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马冬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肿瘤科陈勍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丁培荣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周海榆教授、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胃肠外科郑宗珩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张水深教授等多名专家参与讨论。专家讨论郑宗珩教授 张水深教授 许乙凯 教授 马 冬 教授 陈 勍教授 陈广灿 教授 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执行主任丁培荣教授主持MDT会议。丁教授结合两例患者当前存在的诊疗难点,组织许乙凯教授解读影像学资料,分析肺部结节在治疗前后的演变;郑宗珩教授从普外科的角度分析肿瘤治疗的变化及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马冬教授评估肿瘤全身治疗的策略、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外科手术干预的时机;胸外科周海榆、张水深教授判断转移灶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具体实施方案;陈勍教授对腹水病人可能与妇科肿瘤的相关性及临床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观点和依据、以及进一步诊治的措施。专家们围绕两例患者的病情及特点,结合自己专业领域的疑难病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会议主持丁培荣教授整合多学科专家的意见,提出现阶段对患者针对性的诊疗目标及详细的诊治方案。陈广灿医师团队表示会汇集多学科专家的讨论意见,及时反馈给患者及家属,并沟通争取遵照MDT讨论意见,指导实施进一步临床方案;会后也将随时向多学科团队反馈患者的进展,商讨下一步诊疗措施,切实解决当前疑难患者诊疗问题。MDT讨论现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了解到今天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有专家团队会为其住院家人举行远程MDT会诊,患者家属陈伯和小希(化名)从上午就一直很期待,下午会议刚结束就迫不及待找主管医生,询问了解专家团队MDT讨论的结果及下一步诊疗的措施。点赞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应用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平台,申请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举行远程线上MDT会诊;在疫情期间,疑难病例也无需到省级医院就诊,在当地医院住院就能享受“省级服务”,切实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诊疗行为。并为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提供公益惠民的平台服务大为赞赏。 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第一期疑难病例多学科远程会诊取得圆满成功这次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开展的第一期疑难病例多学科远程会诊,陈广灿医师团队收获了许多宝贵指导意见,为患者带来切实可行的诊疗帮助,也提高了团队的临床诊疗水平。近年来,在省专家及多学科专业团队的协助下,陈广灿医师团队已多次与省级专家开展类似的远程线上医疗活动,用先进的设备,让优质的医疗资源线上“触屏可及”,更好的服务患者,切实解决临床诊疗难题。 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在省潮联会郑木明会长的支持、副会长兼健康委主任林加兴的带领下,在周海榆、丁培荣执行主任和健康委骨干团队的积极推动下,在全体专家委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探索搭建疑难病例多学科远程会诊平台,旨在借此切实提高潮汕地区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造福家乡百姓。 周海榆教授 丁培荣教授附: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疑难病例多学科远程会诊流程致谢:谢谢广东省潮联会健康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对此次会议提供的帮助支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第一批 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单位。2021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入选 第三届“广东医院最强科室推荐·2021”“博学专研更精更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是省级的重点专科,是“普通外科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肠癌早期筛查基地”;“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单位;“粤港澳数字智能化诊疗联盟”单位;“粤港澳大湾区与华南减重联盟”单位。
您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医生,我最近总是拉肚子,吃了好多药也不见好…”“你这个老毛病了呀,要不做个胃肠镜看一下肠子里有什么问题”…“胃肠镜?”1 胃肠镜检查介绍什么是胃肠镜检查?胃肠镜,顾名思义,就是由医务人员往胃肠道里送入一条长长的“镜子”,胃镜从口腔进入,而结肠镜由肛门进入,这个“镜子”充当着医务人员的“眼睛”,可以对胃肠道的粘膜表面进行一个充分全面的观察,从而发现其他临床检查难以发现的病灶,如息肉、弥漫性黏膜改变、腔内梗阻等,是临床许多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胃肠镜除了作为医务人员的“眼睛”外,还是一双灵巧的“手”,医生在镜下发现息肉后可以通过辅助器械如用丝圈将息肉套扎或用钳子将其钳除;不断创新的医疗器械使得医生可以在内镜下完成难度更大的手术,如针对直径较大息肉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胃食管返流的内镜下胃底折叠术等。与外科手术相比,胃肠内镜下治疗性手术具有操作相对简便、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花费小等优点。 2 胃肠镜检查的时机那为什么需要做胃肠镜呢?当你出现临床症状,医生建议你进行胃肠镜检查时,多半是以下原因[1]:(1)根据临床经验医生考虑为良性疾病,但经验性治疗无效;(2)胃肠镜的结果会影响目前治疗方案;(3)对于目前的疾病,患者需要胃肠镜下的治疗。那我没有临床症状,我就不需要做胃肠镜了吗?当然不是。以胃癌、结直肠癌为例,约半数患者可无消化道出血、呕吐、消瘦、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报警症状,早期癌症一般无特异性症状,等到出现症状时就诊,疾病往往已到中晚期,预后不佳。正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上医治未病”,对于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胃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胃肠道肿瘤或其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胃癌和结直肠癌是我国的肿瘤高发病,据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报道,2020年我国胃癌、结肠癌发病率分别位于恶性肿瘤中的第三位和第二位,死亡率分别列恶性肿瘤中的第三位和第五位。 我国胃癌患者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后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指出:建议以下类别的人应该定期做胃镜检查:年龄40岁以上,且伴有以下一点:(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3)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病变;(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既往专家根据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检测是否阳性将人群分为四级,用于评估胃癌发生风险,筛查出胃癌高危人群并指导内镜诊治。 资料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的年龄别发病率在35岁以后快速增长,死亡率在40岁后快速增长[3]。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4]推荐以下类别的人群应该定期行结肠镜检查:年龄50~75岁,且伴有以下一点:(1)粪便潜血试验阳性;(2)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结肠腺瘤是几乎所有结直肠癌的前体病变,研究发现腺瘤发展为癌需5至15年[5]。结直肠镜是早期发现并处理腺瘤的重要手段,建议40岁以上的正常人完善肠镜检查,有便血、粘液便、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的患者需尽快做肠镜检查。若检查结果无异常或单纯增生性息肉,可5年后再行第二次检查;若检查结果提示腺瘤样息肉,则需2-3年后复查,有条件者可行镜下息肉切除术。较大较复杂的息肉需要行常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切除,且复发、癌变风险较高,术后建议患者第6和12个月各复查1次结肠镜,此后每年复查1次胃肠镜,并行肿瘤标志物和相关影像学检查[4]。但是,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做胃肠镜检查,以下情况属于检查禁忌[1]:(1)当医生判断检查对患者健康或生命的风险超过检查能带来的好处(2)当无法获得患者充分的合作或同意时;(3)当已知或怀疑消化道穿孔时。总结:胃肠镜用于辅助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评估预后,也用于肿瘤高危病人的早期筛查,但在患者不耐受或怀疑穿孔时禁用。40岁以上人群建议行胃肠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定期复查。3 其他消化内镜检查介绍好吧好吧,我确实是上述提到的人员之一,但要将管子从口插到胃或者从肛门插到肠子,想想就害怕,听说还有一种技术叫胶囊内镜只需要口服胶囊样的仪器就可以,我能不能用那种方法呢?我们上述说的胃肠镜检查是消化内镜检查的一部分。消化内镜检查除了胃肠镜检查,还有超声内镜检查、小肠镜检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以及胶囊内镜检查。胶囊内镜又称“无绳内镜”,指将胶囊样大小的影像学装置由口送入人体消化道,借助肠道蠕动通过并且获得整个消化道影像的技术。检查过程中痛苦少、无须镇静剂,患者更容易接受,是一项非侵入性的检查。随着胶囊内镜的发展,专用于检查食管、结肠等专用胶囊内镜接连问世,为临床消化道检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然而,对于胃肠道梗阻、狭窄的患者,胶囊内镜可能滞留于人体消化道,需要借助手术或小肠镜取出。且大多数胶囊内镜非360°角度视野,其拍摄效果受肠道运动、黏液影响,易出现拍摄盲区而出现假阴性结果。目前胶囊内镜能开展的镜下操作项目很少,在发现病变后,需要加做胃肠镜明确病变性质及治疗。在费用上,胶囊内镜检查费用比普通胶囊内镜高出许多,在很多地方没有纳入医保,且只有部分医院能开展。综上所述,胶囊内镜作为一项便利、无感觉、检查范围广、非侵入性的技术,其诞生无疑适应医学的发展,大为患者青睐,但目前其局限性仍无法很好解决,目前临床上并不推荐作为胃肠道内镜检查或肿瘤筛查的首选[6],只在患者因故无法接受其他相关检查时考虑。总结:胶囊内镜痛苦少、易接受,但其花费高、开展医院少、可操控性较低等,目前仍无法完全代替胃肠镜。4 无痛胃肠镜看来胶囊内镜并不适合我现在的情况,那无痛胃肠镜呢?无痛胃肠镜指通过镇静及麻醉药物等技术手段,使患者在无痛觉或无知觉的状态下完成内镜操作。无痛胃肠镜减低了患者在内镜操作中的焦虑和不适,提高患者对胃肠镜检查的接受度,延长实际操作的时间,使内镜医生能更顺利、更仔细地完成胃肠镜检查,降低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因不配合操作发生损伤的风险。但与此同时,患者需要承担麻醉的风险如误吸、麻醉药物过敏、心律失常、低氧血症、血压下降等;因此无痛胃肠镜的选择需要消化科、麻醉科甚至其他学科医生的参与,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这也意味着无痛胃肠镜比普通胃肠镜有着更长的预约时间和更高的花费。哪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无痛内镜检查呢?2013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7]给出了其适应症:(1)所有因诊疗需要、并愿意接受无痛苦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2)对消化内镜检查有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3)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4)一般情况稳定,经评估可以耐受无痛胃肠镜;(5)婴幼儿及不能配合操作的儿童。以下情况为无痛胃肠镜禁忌:(1)有常规内镜操作的禁忌者;(2)病情危重,经评估无法耐受无痛胃肠镜;(3)无监护人陪同者;(4)有药物滥用、镇静药物过敏史及其他麻醉风险者;部分高龄患者,(>70岁以上)心肺功能不全,也不推荐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总结:无痛胃肠镜需要患者承担更高的费用、更长的预约时间以及麻醉风险,若患者愿意并经医生评估无禁忌,可行无痛胃肠镜检查。5 检查前与检查后注意事项5.1检查前看了看,我好像没有无痛胃肠镜的禁忌症,也不嫌花费多和预约时间长,我现在决定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检查前我需要注意点什么?为避免进食食物影响检查者手术视野和降低术中呕吐误吸的风险,胃肠镜检查前需要被患者检查前禁食禁水。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前准备有所不同。胃镜检查前患者应禁食大于6小时,禁水大于2小时,有梗阻或胃排空障碍的患者还需延长禁食水时间。检查前5分钟医生会让患者口服麻醉胶浆,减轻胃镜入口时引起的呕吐反射。为清除胃内黏液和气泡,改善检查视野,一般还会在检查前10分钟给患者黏液祛除剂和祛泡剂(柏西)口服[2]。结直肠镜检查由肛门进入,而结直肠是存储粪便的场所,如不加以干预,结直肠中的排泄物经过人体正常排便无法彻底清除,残留的粪便会大大影响结肠镜检查的进行,故除了禁食4~8小时,禁水大于2小时外,还需要被检查者术前行肠道准备。肠道准备指通过调整饮食及术前服用肠道清洁剂,即泻药,使肠道内粪便充分排空。相关研究发现[8],肠道准备不足会降低结肠镜检查中腺瘤的检出率,还会明显延长手术操作时间、加重病人痛苦。临床上饮食调整多采用术前24小时少渣饮食(低纤维饮食)。研究显示,与流质饮食相比,低渣/低纤维饮食患者依从性更好,且肠道准备质量和不良反应率与前者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目前成为结肠镜检查前推荐饮食方案。常用肠道清洁剂有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镁盐、磷酸钠、匹可硫酸钠、甘露醇、中草药(包括番泻叶原叶、蓖麻油)等。目前临床上首选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使用前用清水冲泡,检查前4~6小时服用2升,每10~15分钟服用 250ml,直至排出清水样便。除了粪便,消化道黏膜附着的泡沫也会影响术者对消化道黏膜及病灶的观察,据相关研究报道,32%~57%的结肠镜检查中会遇到泡沫,影响手术医生的观察,临床上医生用祛泡剂来祛除黏膜泡沫获得更好视野。目前常用于肠道准备的祛泡剂主要为西甲硅油,西甲硅油可与最后一份泻药同时服用,也可于泻药服用完成后30~60分钟内服用[8]。无痛苦消化内镜术前准备与普通消化内镜术前准备基本相同[7]。 总结:胃肠镜检查前需禁食禁水,结肠镜检查还需低纤维饮食和喝泻药排空肠道。5.2检查后这个检查有什么风险吗?当我做完检查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胃肠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的操作,其实施会对被检查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胃肠镜检查最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穿孔,据一项研究报道,2012我国共发生胃肠镜手术出血4359例,占全部胃肠镜手术的155/万;手术穿孔914例,占全部胃肠镜手术33/万[9]。与单纯诊断性胃肠镜检查相比,治疗性结肠镜检查的结肠穿孔风险高出13.8倍[10]。以治疗性内镜手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为例,大多数术后出血是自限性的,无需内镜下止血,若予支持治疗后患者循环情况不稳,则需急诊结肠镜下确切止血。早期术后穿孔不伴胃内容物漏入腹腔可行内镜金属夹夹闭,穿孔超过4小时未行内镜下夹闭的患者建议外科手术治疗[4]。未行治疗性操作的胃镜检查术后禁食2小时,结肠镜检查后可恢复饮水;行治疗性操作如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为减少手术创口二次创伤,术后应绝对卧床、可少量饮水,24小时后可进流食,逐渐过渡到软食,一周后方可正常饮食[11]。References:[1].Early,D.S.M.,etal.,AppropriateuseofGIendoscopy.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2012.75(6):p.1127-1131.[2].廖专等,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07): 第361-377页.[3].杜灵彬等,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中华肿瘤杂志,2017.39(09): 第701-706页.[4].柏愚等,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北京). 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8): 第2235-2252页.[5].Joel,S.L.andJ.A.Dennis,Clinicalpractice.Adenomatouspolypsofthecol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06.[6].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10): 第549-558页.[7]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无痛苦消化内镜应用指南(2013).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01):第32-36页.[8].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2019,上海).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36(7):第457-469页.[9]王洛伟等,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发展现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32(08):第501-515页.[10].JENTSCHURA,D.,etal.,Complicationsinendoscopyofthelowergastrointestinaltract:therapyandprognosis.Surgicalendoscopy,1994.8(6):p.672-676.[11].万姝, 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4): 第401页.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谢谢关注支持。
幽门螺杆菌与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分布在人的胃粘膜组织中。它主要能引起我们常见的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资料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50%-90%,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50%-70%),各年龄段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中41~60岁年龄段为感染高峰段,61岁以后则逐渐降低,各年龄段人群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而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样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民族风俗、生活习惯、道德标准以及易感人群等原因有关[1]。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很普遍,不必过分担心,但也得重视。 幽门螺杆菌与多种疾病相关幽门螺杆菌 (H.pylori) 感染与许多上消化道疾病有关,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 淋巴瘤[2]。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指出: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25%~3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等。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3-5]。 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可预防胃癌的发生幽门螺杆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的导致癌症发生发展机制可以简单描述为:由慢性胃炎依次发展为胃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最后发展为侵袭性癌[6-7]。一项14.7年随访的 3365 例随机分配受试者,研究胃癌发生率和特定原因病死率的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在接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受试者中,胃癌的诊断率为 3.0% ;在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受试者中,胃癌的诊断率为 4.6%。[优势比(OR)0.61,95%CI0.38~0.96,P=0.032]。接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受试者中有1.5% 的人死于胃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受试者中有2.1% 的人死于胃癌 [死亡危险比 (HR)0.67,95%CI0.36~1.28][8]。一项研究纳入 1630 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健康人群,其中 817 例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813例接受安慰剂治疗。治疗前不存在癌前病变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组在 7.5 年的随访后没有胃癌发生,而安慰剂组发生了6例胃癌,试验组根除幽门螺杆菌前,无萎缩或肠化者可降低胃癌发生率[9]。一项研究共纳入1807 例患者,1519 例根除幽门螺杆菌患者中有 6 例患上了胃癌,288例持续感染者中有5例患上了胃癌,幽门螺杆菌根除患者的胃癌发病率明显低于持续性感染患者[10]。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减少胃癌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式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经口途径传播,家庭内传播是其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提到了家庭感染的重要性,父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其子女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升高;配偶之间和同胞之间也存在传播现象。因此,为了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我们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假如家里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保持餐具的消毒以及适当的分餐可以降低感染其他人的概率。下图展示幽门螺杆菌基本的感染途径: 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大多数患者一开始大多都没有症状,如果病情进展下去的话可能会有以下症状:1.口臭: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当口腔内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2.胃肠疾病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但是这些均为非典型症状,与普通的胃炎症状极其相似,所以要想完全确诊,还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治疗?《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给出的建议是:对家庭中所有的成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应考虑给予根除治疗。“以家庭为单位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 是阻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传播的重要策略。如果日常与之共餐的人员(家里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推荐一起检查,必要时一起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根据《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中的陈述中提到: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和粪便抗原检测适用于家庭成员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尿素呼气试验(UreaBreathTest,UBT)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最重要的非侵入性方法之一,包括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碳14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尿素呼气试验简单点说就是接受检测时提前口服一种特殊的尿素,然后将自己呼出的气体进行检测,最后将检测结果与正常结果相对比,得出自己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13C是碳的非放射性同位素,非常稳定,对人体无害,是当前最佳的非侵入性评估方法之一。(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常规开展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方便快捷,需预约空腹检测)血清抗体检测与粪便抗原检测则更为简便,只需抽血或将自己的粪便送往检验,等待检验结果即可得出自己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我国第五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推荐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为铋剂四联方案:即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 铋剂 + 两种抗菌药物,疗程为10天或14天。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如无药物(西林)过敏,可考虑以下方案治疗:推荐方案1所有患者在完成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均应常规行幽门螺杆菌复查(患者应在治疗完成4周后进行复查,评估治疗的效果)。备注:1、方案疗程一般为14天;2、根除治疗前停用抗生素至少4周以上,其他胃药2周以上;3、治疗期间忌酒,清淡饮食;4、埃索美拉唑可以用雷贝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奥美拉唑20mg、泮托拉唑40mg代替。治疗中需要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酒;2、根除治疗前2周内停用所有胃药;3、根除治疗前4周内停用所有抗生素;4、复查时间:根除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至少4周后复查。治疗与复发我国一项研究表明,成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根除治疗后1年和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 1.75%和 4.61%,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后复发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但该文献也提到了收入低、卫生条件差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2]。因此,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我们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才能降低再次感染的概率。最后,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病从口入,其次,要做到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尽早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利于减少罹患胃癌的概率。 参考文献:[1]HuY,ZhuY,LuNH.NovelandEffectiveTherapeuticRegimensfor Helicobacterpylori inanEraofIncreasingAntibioticResistance.FrontCellInfectMicrobiol.2017May5;7:168.[2]XueY,ZhouLY,Lu,LiuJZ.Recurrence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incidenceandinfluentialfactors.ChinMedJ(Engl).2019Apr5;132(7):765-771[3] 刘文忠,谢勇,陆红,成虹,曾志荣,周丽雅,陈烨,王江滨,杜奕奇,吕农华.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2017,22(06):346-360.[4] 刘文忠,吕农华,谢勇,谢川.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研讨会纪要[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01):53-57.[5]SuganoK,TackJ,KuipersEJ,GrahamDY,El-OmarEM,MiuraS,HarumaK,AsakaM,UemuraN,MalfertheinerP;facultymembersofKyotoGlobalConsensusConference.KyotoglobalconsensusreportonHelicobacterpylorigastritis.Gut.2015Sep;64(9):1353-67.[6]CorreaP.Humangastriccarcinogenesis:amultistepandmultifactorialprocess--FirstAmericanCancerSocietyAwardLectureonCancerEpidemiologyandPrevention.CancerRes.1992Dec15;52(24):6735-40.PMID:1458460.[7]CorreaP,HaenszelW,CuelloC,TannenbaumS,ArcherM.Amodelforgastriccancerepidemiology.Lancet.1975Jul12;2(7924):58-60.[8]MaJL,ZhangL,BrownLM,etal.Fifteen-yeareffectsofHelicobacterpylori,garlic,andvitamintreatmentsongastriccancerincidenceandmortality[J].JNationalCancerInstitute,2012,104(6):488-492.[9]WongBC,LamSK,WongWM,etal.Helicobacterpylorieradicationtopreventgastriccancerinahigh-riskregionofChina: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JAMA,2004,291(2):187-194.[10]TakenakaR,OkadaH,KatoJ,MakidonoC,HoriS,KawaharaY,MiyoshiM,YumotoE,ImagawaA,ToyokawaT,SakaguchiK,ShiratoriY.Helicobacterpylorieradicationreducedtheincidenceofgastriccancer,especiallyoftheintestinaltype.AlimentPharmacolTher.2007Apr1;25(7):805-12.
“寻间隙,清淋巴,断血管,切肠管,保功能”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切除(低位保肛)对于局部进展期案例是好的选择,今天术后近三年,按嘱来复诊@胃肠工夫陈广灿 #胃肠工夫#陈广灿#汕大附一#结直肠癌#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