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痛风病,是目前中老年朋友的多发疾病,且长期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控制血尿酸水平是痛风治疗的关键。在老百姓的心中,一旦得了痛风,基本上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了。然而,纯吃素是否就可以降尿酸?谈到的这个问题,要从血尿酸的来源和去路说起。血中尿酸的来源,有20%来自食物,80%来自身体内代谢产生。血尿酸的去路,主要是经过肾脏排泄。首先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然后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再分泌、再分泌后重吸收。研究表明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型中其中生成增加仅占10%,而排泄障碍占90%。因此降尿酸不仅要控制减少血中尿酸的来源还要注意增加尿酸的排出。即便是纯吃素,也仅仅只是控制了其中20%的来源,其降低血尿酸的效果有限。在90%的肾脏排泄障碍类型中,加强排泄应该是治疗的关键。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习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纯吃素的策略在执行方面存在困难。纯吃素,在尿酸治疗中仅能解决部分问题。“纯吃素可以降尿酸”,是目前痛风降尿酸治疗的误区。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因为二甲双胍有很多种剂型,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讲究,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剂型用法: 原研产品二甲双胍(格华止),疗效最佳,但是胃肠道副作用相对也较大,建议在进食时或餐后服用从而减少胃肠道反应,并从小剂量开始。如果没有明显的胃肠不适,建议使用这种剂型,质量最可靠,疗效最佳。 二甲双胍肠溶片,建议餐前半小时服用吸收更佳,这种剂型胃肠道副作用相对较少。 二甲双胍缓释片(有多个品种,质量参差不齐),这种剂型禁止嚼碎口服,应整片吞服,并在进食时或餐后服用。
导语1型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在日常饮食上,1型糖尿病要怎么安排最能控制血糖呢?1型糖尿病的病因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1型糖尿病。这是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1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1型糖尿病的饮食建议①1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可太咸,并应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蟹黄、虾卵、鱼卵等。患者若胆固醇过高则蛋黄每周以不超过3~4个为原则。②当血糖尚未控制好时暂时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后再试着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于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2小时监测血糖,吃什么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③平衡膳食。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吃什么,吃多少量。单一食品不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素的需要,所以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饮食,达到饮食平衡。平衡膳食遵循的原则:粗粮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④多选用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如全谷类的主食,未加工的豆类、蔬菜及水果,可改善血糖的升高,是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如甘薯、马铃薯、芋头、玉米、菱角、栗米、毛豆、干豆类(黄豆、红豆、蚕豆等),及咸的中西式点心(如蟹壳黄、烧卖、寿司、萝卜糕、咖喱饺、鸡卷等),1型糖尿病患者不可任意食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急慢性并发症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胰岛素上的区别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并最终破坏它们制造胰岛素的能力。没有胰岛素,身体就不能将葡萄糖转化成能量,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才能存活。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因此最初可用药物促进人体胰岛素的产生和作用,如效果不理想,再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胰岛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 0℃保存,冻过的胰岛素不能再使用。 按照说明书要求,未开封的胰岛素一般都是要求 2℃~8℃ 冰箱保持,直到有效期前,且放置的位置不要靠近冷冻室,胰岛素都会保持其有效的生物效应。 在注射前,建议先从冰箱中取出放置 2 个小时左右,等胰岛素接近常温以后再注射,可避免注射时的不适感和对皮下组织的刺激。 已开启的胰岛素,可以放在室温(25℃左右)下避光保存,储存时间不可超过 4 周。胰岛素注射液反复置于冷热环境中,更易造成胰岛素失效,因此不必再放入冰箱冷藏。 注意,装有胰岛素笔芯的胰岛素笔在使用后不要放回冰箱冷藏室,因为针头未取下的情况下注射笔反复从冰箱中放入、取出,胰岛素笔芯中的药液因热胀冷缩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导致注射剂量的不准确。每次使用胰岛素注射完成后,只需将针头取下,室温保存即可。
糖尿病病友都需要监测血糖,但在临床上还是有很多患者,由于对一些细节问题认识不够或陷入监测误区,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不可靠,有时甚至出现意外。以下糖尿病病友监测误区,不要再被误导了。误区一:抽血化验前停用降糖药很多糖友误认为停用药物后进行血糖检查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实际上,无论是化验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不宜停药。化验空腹血糖时,头天晚上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应当照常应用;化验餐后2小时血糖时,餐前的药物(包括胰岛素)也应当照常应用。因为,化验的目的是了解病人在药物治疗情况下血糖的控制情况。正确做法:患者千万不要因为抽血化验血糖而擅自停药,这样得出的化验结果非但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反而会造成血糖波动而导致病情加重。误区二:检查前一天故意少吃有些患者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检查结果,有意识地在检查前节食,这样测得的空腹血糖结果可能比较“理想”,但却不能代表日常状态下的真实血糖水平。正确做法:检查的头一天晚上应像平常一样进餐,并保持良好的睡眠。此外还要注意,次晨抽血化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等)。误区三:只要没吃早餐,血糖就是空腹血糖严格地讲,只有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后并于次日8:00点之前采血所测得的血糖才算是“空腹血糖”。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以及午餐前、晚餐前的血糖都不能称之为“空腹血糖”,其结果可能因空腹时间太久而偏低,当然也可能偏高(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空腹血糖可以反映患者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以及头天晚上的进食及用药量是否合适。正确做法:测空腹血糖,空腹时间尽量不超过12小时,不能以是否吃早餐来界定。误区四:“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吃完饭以后2小时的血糖这里所说的“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病人吃第一口饭算起,到2小时采血所测的血糖值,而不是从进餐结束后才开始计时。为什么是从吃第一口饭算起而不是吃完饭开始计算2小时?只是因为现在规定的这个参考值是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正常情况下,餐后0.5~1小时血糖升至最高,餐后2小时血糖应基本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反映患者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增加糖负荷后机体追加胰岛素分泌的能力),以及当餐进食及用药量是否合适。正确做法: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病人吃第一口饭算起,到2小时采血所测的血糖值。误区五:只测空腹血糖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只重视空腹血糖而忽视餐后血糖的问题。事实上,一天当中的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部分,由于人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餐后的状态(指进餐4~6小时以内),故餐后血糖对全天总体血糖的贡献更大。研究证实,糖尿病发病时往往是餐后血糖首先升高,而后才出现空腹血糖升高。与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尤其是心血管并发症)关系更为密切,危害更加严重。正确做法:仅仅检测空腹血糖是远远不够的,血糖监测一定要求全天候。误区六:空腹血糖高,不加测夜间血糖空腹高血糖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头天晚上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所致,也可能是由于药物过量,夜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所致。虽然都是空腹血糖高,但两者的临床处理却截然不同,前一种情况需要增加降糖药用量,而后一种情况则需要减少降糖药用量。正确做法:对于空腹血糖高的患者,一定要加测夜间(凌晨)血糖,以明确究竟是何种原因引起的高血糖。如果贸然增加药量的话,很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加重,甚至会出现意外。误区七:监测跟着感觉走由于糖友个体情况不同,自我感觉上也有差异。所以,很多时候,血糖高低与自我感觉并不完全一致,自觉感觉的症状轻重不能够完全代表患者疾病的真实情况。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尽管血糖很高,但症状却不明显,如果仅凭感觉而不去进行有规律的监测的话,这种高血糖状态就很可能被忽略并失去有效控制,从而使得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正确做法:血糖监测不能凭感觉,要根据血糖监测规律来定。误区八:只监测不记录及可以一劳永逸血糖监测记录的内容除了每次监测结果外,还应该包括对应的饮食、运动及用药情况等,这些翔实的资料不仅对患者自我总结控糖规律大有裨益,还可以为医生诊治提供参考依据。血糖监测应当经常化,具体频次要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病情较重、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为了全面掌握病情,往往需要一周选择两天,测全天的“血糖谱”,包括空腹(或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及凌晨3:00的血糖。另外,如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如出差、参加宴会等)或者身体出现状况时(失眠、感冒、心绞痛、怀孕等),也要增加自测频率。但若患者病情稳定,一周选择一天,监测一下空腹及餐后血糖就可以了。正确做法:血糖监测结果一定要记录,并分析血糖高低的原因,及时改进治疗策略。误区九:不注意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反映的是采血当时的即刻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可反映最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两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受某些偶然因素(如饮食、睡眠、感冒发烧等)的影响较大,而后者不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最近3个月患者血糖控制的总体水平。正确做法: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糖的全面监测,才能全面反映血糖控制情况。误区十:进行空腹抽血化验时,在家打完胰岛素后去医院有些需要餐前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去医院进行某些项目的空腹抽血化验前,还和平常一样,提前注射了胰岛素,但由于要进行空腹检查,所以暂不进食。其实患者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去医院途中以及在医院排队等候抽血的时间自己很难控制,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抽血,势必要推迟进餐时间,这样患者很容易发生低血糖。正确做法:建议这类患者最好将胰岛素笔带到医院,抽完血之后,立即注射胰岛素,然后吃饭。这样既不延误治疗,又可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导读: 中老年人发生糖尿病足,不仅容易局部感染,增加败血症的发生几率,还可能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的发生。因此,预防糖尿病足是所有糖尿病患者必须重视的工作。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预防糖尿病足的策略 1长期控制好血糖是基础 糖尿病足患者,应该稳定长期地、稳妥地、尽早地、全面地控制血糖,要时刻掌握自己的血糖状况,并且依据病情增减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注意饮食习惯及饮食标准,每天要按时进食,针对自身的年龄、体重以及日常的活动量来测算饮食量,在保证自身热量需求的同时,科学控制饮食,避免饱食,切忌食用甜食,尽量使让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2戒烟 烟叶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烟草中还有一种天然成分——去甲烟碱,会使血管收缩、痉挛,减少血供,组织缺血、缺氧。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需要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烟草中的这些成分会影响血液循环,而使有病变的足“雪上加霜”,同时还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故一定要戒烟。 3每天检查足部 每天必须仔细检查脚上是否有细微的损伤,如擦伤、裂伤、水泡等,要特别注意检查脚趾缝及脚底。 小小的裂伤都会引起感染,经久不愈,轻微的损伤也可能是严重坏疽的开端。糖尿病病人由于脚部感觉迟钝或丧失,故有时受损伤了可能还不知道、故应每天检查一遍。 4每天用不刺激的肥皂及温水洗脚 洗脚前请家人代为测试水温,或者买一个水温计,准确测量水温,温度最好低于37℃;尽量避免泡脚;洗完后擦干,特别是足趾之间;擦干后可在足底抹上适于自己的护肤软膏(如羊脂油、凡士林等),避免在脚趾间使用。 汗脚的病人可以在洗脚时用医用酒精擦拭脚趾缝,还可以在洗脚水中加少量醋,减少真菌感染的可能。 严重的足跟皲裂,可以使用含尿素的特殊皲裂霜;糖友不要用刀修除胼胝或过度角化的组织,而应该由专业人员来处理。 5每周检查一下自己的脚趾甲 看是否有反甲的可能。在修剪趾甲时,要确保在良好的光线、视力清晰的情况下进行修剪,趾甲要平着修剪,避免趾甲边缘剪得过深,剪去磨平尖锐的部分,不可让趾甲长得过长,尽量不要到公共浴室修脚,避免感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就医。 自理能力稍差的老人,最好请家人或专业人士帮忙。爱美的女士,请别在脚趾上涂指甲油!要记得健康、生命比外在美更重要。 6挑选合适你脚的鞋子 要选择穿松、宽、软的布鞋,松紧适宜的鞋子,鞋跟控制在2厘米以内,鞋顶端离最长的脚趾要留出1厘米的距离,鞋子的弯曲处要与脚跖趾关节的弯曲处相匹配,保持鞋的干燥,可同时几双鞋轮换着穿;穿新鞋时,开始应短时间试穿,使脚慢慢适应。 应随时检查足部皮肤有无红、肿、擦伤,即使轻微损伤,也要立即更换鞋子,同时对伤口作相应处理。任何时候都应避免赤脚行走或赤脚穿鞋。穿鞋前要先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如铁钉、图钉等,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7穿着合适的袜子 选择柔软舒适的鞋袜,最好为白色,便于发现足部损伤,每天都应更换袜子,要选择合脚的棉线袜或毛袜,要勤换洗袜子,不穿有松紧口的袜子,以免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 。 8不宜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物品直接保暖足部 因为糖尿病足高危人群下肢血管神经病变,感觉迟钝或消失,容易发生烫伤。 9增加足部血液循环 适度的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如散步、爬楼梯、游泳以及骑车等运动都可以改善您的健康,并能缓解双脚的压力。 注意足部保暖,保证下肢血液供应充足。 10有异常及时就医 一旦足部出现颜色改变、知觉减退、肿胀、足部感染、疼痛、水泡、鸡眼等不寻常改变就应及时就诊。 即使没有足部问题,也最好每2-3个月到糖尿病专科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神经病变、循环障碍的筛查。
患者看病时经常会说:医生,请您给我开点“好药”。有些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张口就是,大夫,药贵点不要紧,钱不是问题,最好是进口的。在这些患者看来,价格贵的肯定比价格便宜的药好,进口药比国产药好;但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就恰恰相反,希望医生开最便宜的药。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药物才算是“好药”呢? 一开“好药”必备的4大要素 以口服降糖药为例,一种“好药”必须具备四个要素: 1,疗效确切:一种好的降糖药物应该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包括空腹及餐后)及糖化血红蛋白; 2,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特别是低血糖风险小、安全性高; 3,价格合理:价格便宜,需要长期服用时经济上才能够承受。 4,服用方便:如一天一次或餐前即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才比较高; 另外,目前评价一个降糖药物,除了看降糖效果之外,能否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体重、血压、血脂等)并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如双胍类、DPP-IV抑制剂、阿卡波糖等药物,均有除降糖以外的心血管获益。 二每种药物都有“长短”,“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临床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药物。就拿降糖药来说,凡是降糖作用强的药物,引起低血糖的风险必然高;而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降糖作用则往往偏弱。 因为药物最终都要通过其作用对象——患者来发挥作用,所以,评价一个药物好不好,除了药物本身以外,关键还要看药物是否适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抛开患者病情来评价药物好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1、副作用是相对的 副作用有时也是相对的,我们知道:双胍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适、影响食欲,个别患者甚至会出现呕吐、腹泻以至于无法耐受;但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食欲下降、饭量减少、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原本的“副作用”在这里又变成了“正作用”,因此,所谓的“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选择药物关键是要“对症”。 2、每种降糖药各有千秋 口服降糖药分六大类,每一类药物又有若干种,其特点及适应证均不相同。而且每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也各不相同,因此,患者在选用降糖药物时,除了要对药物本身有一定的了解以外,还要结合患者年龄、病程、胰岛功能状况、血糖谱特点、身体胖瘦、有无并发症以及其他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考虑。 例如,老年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对老年患者的危害较大。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宜选用强力降糖药物,如格列本脲,而应选用降糖作用缓和、对肾脏影响小的降糖药,如格列喹酮、瑞格列奈等。 三“好药”并非“终身制” 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病情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再好的药也不能保证终生有效。例如胰岛素促泌剂普遍存在药物继发性失效的问题,开始阶段可能降糖效果很好,过几年以后,疗效逐渐减退甚至完全失效,原来的“好药” 对当前该患者“名不副实”,如不及时调整,就会耽误病情。 因此,患者要经常监测血糖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以作为医生评价疗效、调整用药的依据。此外,在用药期间,除了看降糖效果以外,还要留心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如肝肾损害等),以确保安全有效。 四选择药物,不要光凭“说明书” 患者在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留意说明书中提到的副作用以及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是,患者不要根据自己对药品说明书的理解自行选择或停用药物。 一方面,由于专业知识有限,一般病人很难真正理解药物说明书的全部内涵;另一方面,有些药品说明书(尤其是某些中成药)在谈到药物疗效以及适应证时常常夸大其辞,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却很少提及。 进口药物往往在不良反应的描述上非常详尽,但这并不代表其安全性方面存在多大问题,实际上,说明书上描述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都很低,只要按照规定的剂量、用法服用安全一般是有保障的(个别情况除外)。 临床上,经常有些糖尿病患者在看了说明书上列举的种种药物副作用之后,擅自把药物减量甚至停掉,转而服用没有多少实际疗效的“保健品”,导致血糖升高、病情反复。糖尿病人要想做到合理用药,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对自己病情比较熟悉的专科医生来做指导。 总而言之,评价一个药物好不好,关键是看它是否具备前面提到的“四个要素”,再就是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看它是否适合?合适的就是最好的。绝不能轻率地认为只有“贵的”、“洋的(进口的)”才是好的。
老年糖友更容易低血糖?很多人要问低血糖和糖尿病明明是两个对立的怎么会一起发生呢? 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有一对矛盾,即一方面强调要严格控制血糖,另一方面又需经常提醒患者注意防范低血糖。因为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糖尿病并发症增多,而低血糖可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意识丧失和其他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症状。这些表现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对健康的维护也十分不利。 老年糖尿病需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并且低血糖的危险性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呈递增之势。也就是说,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程度多较为严重,易导致误诊或引起生命危险。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除与药物因素有关外,还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退有关。老年人胰升血糖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素释放减少,这几种激素均为升血糖激素,其分泌量减少意味着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减退。一旦因药物及其他因素引起低血糖反应,则很难及时产生应激反应,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多较为严重而且持久。 再有,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1%,使得肾脏滤过功能逐渐下降,对药物和胰岛素的清除减慢。这样,一旦选药或用药剂量欠合理时,就容易引起药物和胰岛素的蓄积,使得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延长,引起低血糖的风险相应增加。同时,老年人肝脏糖异生功能减退,肝糖原生成及储存量少,一旦发生低血糖则难以代偿,使低血糖程度加重。 如何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低血糖的早期表现多为意识混乱、行为异常、视力障碍及体温下降等,而后可转为木僵,昏睡或昏迷状态,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一般来说,低血糖昏迷初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可逆的,治愈后无后遗症。但若拖延下去则会发展成为不可逆损害,引起残疾甚至危及生命。有关资料表明,如果低血糖反应持续时间超过6~12个小时,或昏迷时间超过3~6个小时,就有可能引起脑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由此可见,老年糖尿病患者务必警惕低血糖昏迷,积极防治低血糖反应,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一般每日测血糖1~2次,但当血糖不稳定时,最好于清晨起床后、三餐之前和睡前各测1次血糖。 2.适当放宽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如糖化血红蛋白可由6.5%放宽至7.0%以内,空腹血糖在7mmol/L以内,餐后1小时血糖在9mmol/L以内。 3.避免使用作用过强、过快的格列齐特,慎用长效的格列美脲及格列吡嗪,尽量使用作用温和、中效的格列喹酮等。最好是与二甲双胍合用,以发挥协同作用,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几率。如果用胰岛素注射,最好选用长效制剂。 4.做到生活规律,按时进餐,服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及时进餐。 5.运动量应比较恒定,切莫随意增大运动量,并在外出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以作备用。 6.严格遵医嘱用药,切莫自行增加用药剂量。每次用药前要核对剂量,以防用药量过大。 7.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饮用果汁、含糖饮料,再吃上1~2片面包或饼干。如果症状仍不缓解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不可延搁,以防发生严重低血糖昏迷。 来源:99健康网
我们从小就经历了很多体检,可是,长大了之后,体检的次数却减少了。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了解适合自己年两的重点体检项目更重要。20-70岁,不同年龄段的重点体检项目一样的吗?什么年龄段该注重什么?最全的分年龄段体检建议,希望能对你有用!来 源/ 人民日报
众所周知,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饮食是糖尿病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餐一饭的食物量都将影响血糖的变化。糖尿病患者常常被告诫要少吃,到底少吃多少呢?糖尿病患者少吃的底线是什么? 主食篇 三餐主食摄入量不少于3两,即全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30克。 糖尿病患者要进行饮食控制,主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生成的主要物质,建议少吃的原因是有助于减低血糖。但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做为主要能源物质缺乏是体内需动员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供能,易引起酮血症。碳水化合物也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另外中枢神经系统几乎只能依靠碳水化合物供能。所以主食的摄入量不应低于3两,即全天食物中的的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30克。 建议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摄入量占全天总能量的50%-60%为宜,全天主食为200-300g,应注意患者年龄、运动量、体重等因素权衡考虑。 副食篇 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底线为120克,即全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30克。 蛋白质摄入不足时,患者易消瘦、抵抗力减弱、易感染、伤口愈合不良,严重者血中含氮代谢废物增多、尿中尿素氮和有机酸浓度增高,干扰水和酸碱平衡,加重脱水和酸中毒。 食用油、脂肪篇 总脂肪应不低于13克,占总能量的15%。动物性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可以不吃,多不饱和脂肪酸应至少3克。占总能量的3%。 脂肪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提供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其消化吸收等,摄入不可过于低下。一般膳食脂肪占总能量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应低于10%。应避免进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的脑、肝、肾、肠等内脏,鱼籽、虾籽、蛋黄等食物。在食用油的选择上宜选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橄榄油、山茶油、紫苏油、亚麻籽油等。 蔬菜篇 最低500克(一斤)! 糖尿病患者因主食和水果摄入量受到限制,且体内代谢相对旺盛,较容易发生维生素的缺乏。蔬菜是维生素C、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等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同时又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及植物化学物。因蔬菜提供少量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所以不必限制蔬菜的摄入量, 每日蔬菜的摄入量最好500克左右,但进食根茎类的如土豆、薯类、山药等时,应相应的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非特殊情况,长期低能量饮食对病情恢复不利,可参考以下食谱 一个鸡蛋 一袋奶 二两瘦肉 鱼肉更好 三两豆腐 营养丰富 四两水果 控制少吃 五两主食 粗细搭配 六两蔬菜 适当多吃 七八分饱 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