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痛风病,是目前中老年朋友的多发疾病,且长期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控制血尿酸水平是痛风治疗的关键。在老百姓的心中,一旦得了痛风,基本上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了。然而,纯吃素是否就可以降尿酸?谈到的这个问题,要从血尿酸的来源和去路说起。血中尿酸的来源,有20%来自食物,80%来自身体内代谢产生。血尿酸的去路,主要是经过肾脏排泄。首先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然后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再分泌、再分泌后重吸收。研究表明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型中其中生成增加仅占10%,而排泄障碍占90%。因此降尿酸不仅要控制减少血中尿酸的来源还要注意增加尿酸的排出。即便是纯吃素,也仅仅只是控制了其中20%的来源,其降低血尿酸的效果有限。在90%的肾脏排泄障碍类型中,加强排泄应该是治疗的关键。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习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纯吃素的策略在执行方面存在困难。纯吃素,在尿酸治疗中仅能解决部分问题。“纯吃素可以降尿酸”,是目前痛风降尿酸治疗的误区。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因为二甲双胍有很多种剂型,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讲究,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剂型用法: 原研产品二甲双胍(格华止),疗效最佳,但是胃肠道副作用相对也较大,建议在进食时或餐后服用从而减少胃肠道反应,并从小剂量开始。如果没有明显的胃肠不适,建议使用这种剂型,质量最可靠,疗效最佳。 二甲双胍肠溶片,建议餐前半小时服用吸收更佳,这种剂型胃肠道副作用相对较少。 二甲双胍缓释片(有多个品种,质量参差不齐),这种剂型禁止嚼碎口服,应整片吞服,并在进食时或餐后服用。
导语1型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在日常饮食上,1型糖尿病要怎么安排最能控制血糖呢?1型糖尿病的病因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1型糖尿病。这是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1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1型糖尿病的饮食建议①1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可太咸,并应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蟹黄、虾卵、鱼卵等。患者若胆固醇过高则蛋黄每周以不超过3~4个为原则。②当血糖尚未控制好时暂时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后再试着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于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2小时监测血糖,吃什么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③平衡膳食。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吃什么,吃多少量。单一食品不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素的需要,所以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饮食,达到饮食平衡。平衡膳食遵循的原则:粗粮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④多选用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如全谷类的主食,未加工的豆类、蔬菜及水果,可改善血糖的升高,是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如甘薯、马铃薯、芋头、玉米、菱角、栗米、毛豆、干豆类(黄豆、红豆、蚕豆等),及咸的中西式点心(如蟹壳黄、烧卖、寿司、萝卜糕、咖喱饺、鸡卷等),1型糖尿病患者不可任意食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急慢性并发症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胰岛素上的区别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并最终破坏它们制造胰岛素的能力。没有胰岛素,身体就不能将葡萄糖转化成能量,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才能存活。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因此最初可用药物促进人体胰岛素的产生和作用,如效果不理想,再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胰岛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 0℃保存,冻过的胰岛素不能再使用。 按照说明书要求,未开封的胰岛素一般都是要求 2℃~8℃ 冰箱保持,直到有效期前,且放置的位置不要靠近冷冻室,胰岛素都会保持其有效的生物效应。 在注射前,建议先从冰箱中取出放置 2 个小时左右,等胰岛素接近常温以后再注射,可避免注射时的不适感和对皮下组织的刺激。 已开启的胰岛素,可以放在室温(25℃左右)下避光保存,储存时间不可超过 4 周。胰岛素注射液反复置于冷热环境中,更易造成胰岛素失效,因此不必再放入冰箱冷藏。 注意,装有胰岛素笔芯的胰岛素笔在使用后不要放回冰箱冷藏室,因为针头未取下的情况下注射笔反复从冰箱中放入、取出,胰岛素笔芯中的药液因热胀冷缩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导致注射剂量的不准确。每次使用胰岛素注射完成后,只需将针头取下,室温保存即可。
糖尿病病友都需要监测血糖,但在临床上还是有很多患者,由于对一些细节问题认识不够或陷入监测误区,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不可靠,有时甚至出现意外。以下糖尿病病友监测误区,不要再被误导了。误区一:抽血化验前停用降糖药很多糖友误认为停用药物后进行血糖检查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实际上,无论是化验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不宜停药。化验空腹血糖时,头天晚上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应当照常应用;化验餐后2小时血糖时,餐前的药物(包括胰岛素)也应当照常应用。因为,化验的目的是了解病人在药物治疗情况下血糖的控制情况。正确做法:患者千万不要因为抽血化验血糖而擅自停药,这样得出的化验结果非但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反而会造成血糖波动而导致病情加重。误区二:检查前一天故意少吃有些患者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检查结果,有意识地在检查前节食,这样测得的空腹血糖结果可能比较“理想”,但却不能代表日常状态下的真实血糖水平。正确做法:检查的头一天晚上应像平常一样进餐,并保持良好的睡眠。此外还要注意,次晨抽血化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等)。误区三:只要没吃早餐,血糖就是空腹血糖严格地讲,只有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后并于次日8:00点之前采血所测得的血糖才算是“空腹血糖”。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以及午餐前、晚餐前的血糖都不能称之为“空腹血糖”,其结果可能因空腹时间太久而偏低,当然也可能偏高(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空腹血糖可以反映患者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以及头天晚上的进食及用药量是否合适。正确做法:测空腹血糖,空腹时间尽量不超过12小时,不能以是否吃早餐来界定。误区四:“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吃完饭以后2小时的血糖这里所说的“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病人吃第一口饭算起,到2小时采血所测的血糖值,而不是从进餐结束后才开始计时。为什么是从吃第一口饭算起而不是吃完饭开始计算2小时?只是因为现在规定的这个参考值是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正常情况下,餐后0.5~1小时血糖升至最高,餐后2小时血糖应基本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反映患者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增加糖负荷后机体追加胰岛素分泌的能力),以及当餐进食及用药量是否合适。正确做法: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病人吃第一口饭算起,到2小时采血所测的血糖值。误区五:只测空腹血糖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只重视空腹血糖而忽视餐后血糖的问题。事实上,一天当中的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部分,由于人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餐后的状态(指进餐4~6小时以内),故餐后血糖对全天总体血糖的贡献更大。研究证实,糖尿病发病时往往是餐后血糖首先升高,而后才出现空腹血糖升高。与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尤其是心血管并发症)关系更为密切,危害更加严重。正确做法:仅仅检测空腹血糖是远远不够的,血糖监测一定要求全天候。误区六:空腹血糖高,不加测夜间血糖空腹高血糖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头天晚上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所致,也可能是由于药物过量,夜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所致。虽然都是空腹血糖高,但两者的临床处理却截然不同,前一种情况需要增加降糖药用量,而后一种情况则需要减少降糖药用量。正确做法:对于空腹血糖高的患者,一定要加测夜间(凌晨)血糖,以明确究竟是何种原因引起的高血糖。如果贸然增加药量的话,很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加重,甚至会出现意外。误区七:监测跟着感觉走由于糖友个体情况不同,自我感觉上也有差异。所以,很多时候,血糖高低与自我感觉并不完全一致,自觉感觉的症状轻重不能够完全代表患者疾病的真实情况。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尽管血糖很高,但症状却不明显,如果仅凭感觉而不去进行有规律的监测的话,这种高血糖状态就很可能被忽略并失去有效控制,从而使得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正确做法:血糖监测不能凭感觉,要根据血糖监测规律来定。误区八:只监测不记录及可以一劳永逸血糖监测记录的内容除了每次监测结果外,还应该包括对应的饮食、运动及用药情况等,这些翔实的资料不仅对患者自我总结控糖规律大有裨益,还可以为医生诊治提供参考依据。血糖监测应当经常化,具体频次要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病情较重、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为了全面掌握病情,往往需要一周选择两天,测全天的“血糖谱”,包括空腹(或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及凌晨3:00的血糖。另外,如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如出差、参加宴会等)或者身体出现状况时(失眠、感冒、心绞痛、怀孕等),也要增加自测频率。但若患者病情稳定,一周选择一天,监测一下空腹及餐后血糖就可以了。正确做法:血糖监测结果一定要记录,并分析血糖高低的原因,及时改进治疗策略。误区九:不注意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反映的是采血当时的即刻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可反映最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两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受某些偶然因素(如饮食、睡眠、感冒发烧等)的影响较大,而后者不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最近3个月患者血糖控制的总体水平。正确做法: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糖的全面监测,才能全面反映血糖控制情况。误区十:进行空腹抽血化验时,在家打完胰岛素后去医院有些需要餐前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去医院进行某些项目的空腹抽血化验前,还和平常一样,提前注射了胰岛素,但由于要进行空腹检查,所以暂不进食。其实患者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去医院途中以及在医院排队等候抽血的时间自己很难控制,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抽血,势必要推迟进餐时间,这样患者很容易发生低血糖。正确做法:建议这类患者最好将胰岛素笔带到医院,抽完血之后,立即注射胰岛素,然后吃饭。这样既不延误治疗,又可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