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发病的因素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主要为性传播,传统中医认为,主要和不洁的性生活导致淫火湿热之毒侵袭下焦外阴等性接触部位。 本病主要治疗的难点在于如何控制复发,而复发也是当今全世界所有皮肤科医生遇到的治疗难题,现代医学暂时没有非常好的控制尖锐湿疣复发的明确的治疗方案。 如何控制尖锐湿疣的复发呢?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尖锐湿疣必须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治疗并序贯治疗的方法能够较好的控制尖锐湿疣复发,以期彻底治愈该病。 包含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现代物理的方法,电灼激光或冷冻去除可见的疣体,同时在局部注射干扰素等抗病毒的药物,同时口服中药汤剂(以扶正驱邪,清利下焦湿热之毒为主)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7-20天。第二阶段,在去除原有疣体的部位,给予光动力治疗,连续三次,每次间隔时间大约7到10天左右,同时口服中药汤剂(以扶正驱邪,清利下焦湿热之毒为主)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约21-28天。第三阶段,局部预防性给予抗病毒外用药物并且配合中药溶液外洗,同时口服中药汤剂(以扶正驱邪,清利下焦湿热之毒为主)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约2-3个月。第四阶段巩固阶段,坚持口服中药汤剂(以扶正驱邪,清利下焦湿热之毒为主)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约2-3个月。经过大约半年时间的治疗,尖锐湿疣得以基本控制。 最后关注疾病的常见诱发因素,防止复发。常见的诱发因素,有熬夜(晚上11点以后睡觉或睡眠颠倒昼夜),情绪不良(生气,烦躁,生气,悲伤,难过,精神紧张,焦虑),食用辛辣(尤其是辣椒,酒,调料,佐料),油炸,甜食,受凉(天气变化或增添衣物不及时),劳累(劳力,劳神,房事过度(房劳))或缺乏锻炼,以上因素应当避免。
尊敬的各位朋友,6月26日是全国特应性皮炎关爱日,本周三晚上19:00-19:30在线上赵巍博士开展的特应性皮炎科普讲座(免费),希望大家有时间在线观看。具体二维码见下图
特应性皮炎,也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我国调查研究发现,1岁以内的患病率约30%,1-7岁儿童患病率约12.94%,成人患病率在1-3%左右,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疾患,经典型的特点包括两岁之前发病(早年发病),屈侧湿疹样改变(常被诊断为湿疹),全身皮肤干燥,皮疹好发的部位主要在身体的屈侧,多数患者具有家族遗传过敏性疾病病史;非经典型,如老年期特应性皮炎在伸侧更为常见、苔藓样改变、痒疹样、瘙痒,该病情反复发作,不易根治。2020年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中指出,老年期特应性皮炎指的是60岁以上的特应性皮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的苔藓样湿疹样皮炎、面颈部湿疹样皮炎、躯干部苔藓样湿疹;个人和/或家族特应性病史;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升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等特点。这与过去我们诊断为老年湿疹非常相似,可以推测,我们过去诊断为老年湿疹的患者超过50%实际上就是老年期特应性皮炎。老年期特应性皮炎诊断可以参考特应性皮炎诊断的张氏标准:①病程超过6个月的对称性湿疹患者;个人和/或家族特异性疾病史(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血清总IgE(免疫球蛋白G)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或过敏原阳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2级或2级以上阳性);符合第1条,另外加第2条或第3条中的任何一条,即可诊断。老年期特应性皮炎根据起病时期分类,可以包括婴幼儿起病并迁延至老年的亚型,成人起病发展至老年的亚型,老年起病亚型。老年期特应性皮炎发病的现代医学的研究机制,和特应性皮炎总的机制相似,主要是2型炎症,涉及主要核心炎症因子,IL-4、IL-13,此外,还包括IL-22、IL-17等的参与。老年期特应性皮炎发病的中医观点:禀质特异,先天禀赋薄弱,多见于婴幼儿起病迁延至老年;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失于表散;吸入风媒花粉、烟尘、异味气体、不洁之气等异气,影响肺(合皮毛)气宣发肃降,郁、恼怒气逆,积累邪气日久,五脏失调,阴阳失衡,阴虚阳亢,此情况多见于成人起病发展至老年的亚型;劳力、劳神、房劳等,年老体弱、久病劳损,戕伐元气,致元气不足,多见于老年起病亚型。现代医学治疗:局部治疗包含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0.1%他克莫司软膏,PDE4抑制剂,如2%克立硼罗软膏,止痒剂:如5%多塞平乳膏。系统用药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环孢素、甲氨蝶呤、雷公藤等。此外,紫外线光疗也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近年来,新型的生物制剂靶向药物也逐渐进入患者的视野中,代表药物为度普利尤单抗,无明显不良反应,风险较小,适合老年湿疹/特应性皮炎患者使用,尤其是老年患者本身合并多种基础病如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肾病、肝病等情况,治疗前基本无特殊检查,无肿瘤、感染、内科疾病等的加重风险,瘙痒改善多在2-5天内,效果较佳。对于顽固性湿疹,此药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此外,新型小分子药物,如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也发现能够快速起效,治疗需检测感染、肝功、肾功等指标,老年患者合并较多基础病者有一定限制。中医药治疗老年特应性皮炎/湿疹具有几千年历史,最具特色的中医治疗即为中药汤剂内服调理,《外科理例》:“外科必本于内”,《疡科心得集》:“外疡实从内出”。方药则多有不同,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考虑患者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之属,细心斟酌开出处方,本人的体会,对禀质特异,先天禀赋薄弱,婴幼儿起病迁延至老年期患者,以及劳力、劳神、房劳等,年老体弱、久病劳损,戕伐元气,致元气不足,老年起病亚型的患者,可以采用扶正,佐以祛邪的方药,如大补元煎合消风散加减。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失于表散;吸入风媒花粉、烟尘、异味气体、不洁之气等异气,影响肺(合皮毛)气宣发肃降,郁、恼怒气逆,积累邪气日久,五脏失调,阴阳失衡,阴虚阳亢,成人起病发展至老年的患者,可采用祛邪,佐以扶正的方法,消风散、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等,均可以根据情况使用并及时调整中药处方。此外,中医外治,也颇具联系,中药熏洗药浴、针刺穴位、放血、拔罐、火针也能直达病所,快速发挥疗效,例如火针对于结节性皮疹效果则颇佳,一般1次治疗即可看到疗效。全身泛发、瘙痒的患者中药药浴也能迅速起效。综上,老年湿疹,许多可能就是老年期特应性皮炎,因为过去我们对老年期特应性皮炎认识不足,可能诊断率较低;在治疗方面,中西医均有各自优势和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或对老年特应性皮炎这一特殊群体来说,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儿童皮肤病/特应性皮炎门诊 赵巍
赵 巍湿疹是皮肤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以皮疹多形性,对称分布、渗出倾向,剧烈瘙痒,反复发作,容易成慢性为特点。特应性皮炎,也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我国调查研究发现,1岁以内的患病率约30%,1-7岁儿童患病率约12.94%,成人患病率在1-3%左右,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疾患,经典型的特点包括两岁之前发病(早年发病),屈侧湿疹样改变(常被诊断为湿疹),全身皮肤干燥,皮疹好发的部位主要在身体的屈侧,多数患者具有家族遗传过敏性疾病病史;非经典型,如老年期特应性皮炎在伸侧更为常见、苔藓样改变、痒疹样、瘙痒,该病情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尤其是成人、老年湿疹/特应性皮炎反复发作,皮肤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许多患者在使用传统中西医治疗过程中,仍有反复,因此苦恼万分。目前,顽固性湿疹/特应性皮炎进入到小分子药物时代,代表药物为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已经上市,主要涉及JAK1信号抑制,相比第一代JAK抑制剂相比,第二代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副作用进一步降低,效果提升明显。其基本原理为JAK1抑制剂可以阻断多种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因子信号传递,从而改善病情。1.小分子药物治疗顽固性湿疹/特应性皮炎效果及优势怎么样呢?答:1)起效时间较快,多数患者服药24小时内瘙痒即可得到改善,皮疹1-5天内得到改善,2周内可达到明显效果,连续服用效果可逐渐增加至大部分皮损消退。2)服用方便,剂型为片剂,每天口服1片即可。3)没有既往口服、肌注、静滴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较为明显的副作用。2.小分子药物治疗顽固性湿疹/特应性皮炎适应症有哪些?答:目前适用于中重度湿疹/特应性皮炎,乌帕替尼适用于12岁以上的青少年及成人、老年中重度湿疹/特应性皮炎,阿布昔替尼适用于18岁以上成人、老年中重度湿疹/特应性皮炎。3.小分子药物治疗顽固性湿疹/特应性皮炎需要哪些检查?答:一般来说,服药前应当检测血常规、肝功、肾功、传染病筛查、结核相关检测,在服用3-4月后应当复查检测。总之,小分子药物的上市,对于顽固性湿疹/特应性皮炎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如果您或身边患有顽固性湿疹/特应性皮炎可以到专科门诊进行咨询,尝试治疗。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儿童皮肤病/特应性皮炎门诊 赵巍
赵 巍特应性皮炎,也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我国调查研究发现,1岁以内的患病率约30%,1-7岁儿童患病率约12.94%,成人患病率在1-3%左右,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疾患,经典型的特点包括两岁之前发病(早年发病),屈侧湿疹样改变(常被诊断为湿疹),全身皮肤干燥,皮疹好发的部位主要在身体的屈侧,多数患者具有家族遗传过敏性疾病病史;非经典型,如老年期特应性皮炎在伸侧更为常见、苔藓样改变、痒疹样、瘙痒,该病情反复发作,不易根治。而在特应性皮炎的管理中,基础护理尤为重要。衣:穿衣服尽量以棉质、宽松、柔软、颜色尽量越单一越好。避免硬质衣服摩擦刺激皮肤而增加瘙痒。食:可采用食物激发试验来进行验证,单一某一类食物去观察,是否因食物诱发的过敏反应,如存在皮损、瘙痒加重,2次即可基本确定,今后应当避免某类食物而诱发疾病加重;如无反应,则可逐渐扩大食物的范围。既往研究发现,儿童对于牛奶、鸡蛋、花生、豆类、小麦类致敏较多,成人对于海鲜、坚果类致敏较多,应格外注意。住:家庭居住环境,尽量避免养动物、带花的植物以及毛绒玩具、地毯等,因为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对动物皮毛、花粉、尘螨等吸入致敏,可采用假花等代替。家庭、生活、学习环境避免扬起灰尘,容易引起尘螨吸入致敏,应采用湿拖布进行擦拭,久不使用的衣物、被单因重新洗、晒后再使用,避免螨虫残留。免家庭环境过热或过于干燥。行:外出尽量减少花草树木多的地方。洗:洗浴避免用偏碱性的沐浴露,肥皂,香皂等制剂或过热的水刺激皮肤,避免洗浴时间过程,可采用偏酸性的沐浴油进行洗浴,每次洗浴时间不要过长。润:长期定时给全身润肤,选择不含酒精、香精等可疑致敏成分的润肤剂(但应该含有保湿因子成分神经酰胺),每天坚持润肤,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减少病情复发。此外,部分成人可能与工作性质接触性致敏有关,如理发师接触染发剂,糕点师接触奶油等,也应注意排查相关加重因素。总之,特应性皮炎患者需要认真调整生活作息习惯,以减少特应性皮炎的复发。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儿童皮肤病/特应性皮炎门诊 赵巍
特应性皮炎,也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我国调查研究发现,1岁以内的患病率约30%,1-7岁儿童患病率约12.94%,成人患病率在1-3%左右,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疾患,经典型的特点包括两岁之前发病(早年发病),屈侧湿疹样改变(常被诊断为湿疹),全身皮肤干燥,皮疹好发的部位主要在身体的屈侧,多数患者具有家族遗传过敏性疾病病史;非经典型,如老年期特应性皮炎在伸侧更为常见、苔藓样改变、痒疹样、瘙痒,该病情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现代医学研究发现,Th2细胞为主的2型炎症反应在特应性皮炎中占据主要地位,主要分泌以IL-4、IL-5、IL-13为主的炎症因子,生物制剂的研发对于改善此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生物制剂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很多领域如强制性脊柱炎、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等已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被称为“生物导弹”,因其靶向拮抗靶蛋白而发挥作用。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生物制剂,当前主要为度普利尤单抗,主要靶蛋白为IL-4/IL-13,现在已经在国内上市2年余,并进入医保、门慢药物,给特应性皮炎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福音。但是,我们的患者真的了解该生物制剂的使用吗?我想并不是这样,以下总结了常见问题,和患者朋友分享。1.认为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能够彻底治愈该病?答:错误,药物为控制疾病,而不是治愈疾病,参考今年来的特应性皮炎指南,都提出该病为控制,而不是治愈,减少复发,而不是绝对不发。2.认为度普利尤单抗价格贵,就应该迅速控制病情,比其他传统药物都好,“物有所值”?答:错误,价格是成本决定的,而非一定和结果相一致。3.认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好转后,就能停药,而停药后永不复发?答:错误,度普利尤单抗旨在拮抗靶蛋白为IL-4/IL-13的炎症因子,减少下游炎症的发生,特应性皮炎是多方面因素疾病,遗传、环境、致敏物、刺激物、精神心理因素、感染等等,而在生物制剂治疗好转后停药,如果有原发性诱因再次激发,则病情有可能再次发作,当然这本身和使用生物制剂无关,是本身病情所致。4.度普利尤单抗要打多少次?答:根据既往研究,在诱导期积极控制病情后,一般需要每2周一次维持治疗,控制病情,因为本身在于控制病情,而非治愈该病,因此,打针次数结合病情的发作或缓解来控制打针次数和时长。5.度普利尤单抗有啥副作用没?答:目前主要发现的副作用为结膜炎,经过治疗多数可缓解。最后总结一下度普利尤单抗使用时候的要点:1.度普利尤单抗属于生物制剂,但较其他疾病的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等相对安全,无明显加重感染的风险,安全指数高,一般无需特殊感染相关检查,省去较多检查费。2.起效时间问题,根据相关指南和研究,对于特应性皮炎瘙痒,度普利尤单抗多使用后2-5天内得到改善,皮损改善较慢,多数患者需要在16周后皮损得到较好的改善,建议患者朋友在使用前,不要期待值太高,16周仍无效,可改为其他方式进行治疗。3.使用方法:成人及体重≥60kg的儿童/青少年首次600mg,此后每2周300mg,皮下注射;6~17岁儿童/青少年:体重30~60kg者,首次400mg,此后每2周200mg;体重15~<30kg者,首次600mg,此后每4周300mg;6岁以下儿童:体重15~30kg者,每4周300mg,体重5~<15kg者,每4周200mg(参考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专家共识2022版)。随着生物制剂时代的到来,我们相信更多、更好的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药物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儿童皮肤病/特应性皮炎门诊赵巍
近期很多患者在门诊上特应性皮炎经过治疗已经好啦,现在是否可以停药了?或者已经自行停药了。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许多患者,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心里总想着皮肤已经好了,那么我就停药吧。原因:第一可能是懒得再涂药、吃药、用药,嫌麻烦,第二,担心外用药、内服药等的副作用,好了就想自行停药,而不和医师沟通。例如,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比较常见,在2022版《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合理应用及患者指导专家共识》就指出:我国25%的特应性皮炎,患儿父母担心激素不良反应而拒绝外用;皮损改善后,79.4%的AD患儿父母停止外用激素;皮损复发后,42%的AD患儿父母拒绝继续外用激素。患者父母的做法有错吗?激素难道真的是“恶魔”?在我看来,糖皮质激素是人体肾上腺分泌出来的,来自于人体,用于人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关键在于使用的人;就像功夫,可以救人,可以伤人,功夫本身没有对错,关键在于使用功夫的人手里。同理,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外用药的时候,并不是一味的自己琢磨着外涂或停药,而是需要和医生紧密联系,根据医生的建议停药或者继续维持。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特应性皮炎治疗是否可以“见好就收”,答案是当然不能,我们知道,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中复发性、慢性就指出了该病的容易反复发作,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在诱导期外用激素或非激素外用药物控制病情后,让患者每周1-2次仍外用药物主动维持4-6个月,可以降低复发风险,其中主要的原理在于我们肉眼看到的皮炎消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痊愈,而从微观的角度看,皮肤内让有大量炎症细胞包裹在皮肤周围,实际上炎症并未消退,称之为亚临床炎症期。此时,如见好就收,疾病则很快反弹。因此,不能“见好就收”。第二,中医中药是否也是如此?前面我们讲过中医药对特应性皮炎的优势在于调理体内阴阳失衡,相当于改善了炎症内环境,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但中医内部调理也并非一朝一夕,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疗疾病也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见好就收”。因此,特应性皮炎的治疗,需要患者和特应性皮炎的专科医师紧密沟通、联系,不要“自以为是”,或“偏听偏信”,良好的沟通和坚持治疗是减少病情复发,控制病情的好方法。 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儿童皮肤病/特应性皮炎门诊 赵巍
特应性皮炎,也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中医称为四弯风、奶癣、胎敛疮等,我国调查研究发现,1岁以内的患病率约30%,1-7岁儿童患病率约12.94%,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童皮肤疾患,主要的临床特点包括两岁之前发病(早年发病),屈侧湿疹样改变(常被诊断为湿疹),全身皮肤干燥,皮疹好发的部位主要在身体的屈侧,多数患者具有家族遗传过敏性疾病病史(如过敏性(变应性)鼻炎、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等),该病病情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外用药治疗是婴儿/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的常用手段,外用药物具有使用方便,避免内服药物副作用的恐惧心理等优势,故成为患者家属较为能够接受的治疗方式。在外用药物的治疗中,一线治疗常为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等,而较多患者在看到医生开出激素外用后,产生激素恐惧,或不给患者用药,或自行减量,或轻微好转后立即停药,而后造成病情反复,后指责激素造成病情反复,激素局部治疗失败(激素表示很冤枉)。在外用药物中,非激素外用药或能部分改善这一情况,如婴儿/儿童特应皮炎非激素药物,0.03%他克莫司软膏(2岁及以上婴儿/儿童特应皮炎)、2%克立硼罗软膏(美国FDA认证可用于3个月及以上婴儿/儿童特应皮炎)等,多数情况下和患者沟通后,愿意使用非激素药物,通过诱导控制用药和主动维持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坚持,在非激素外用药物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再给患儿初次使用外用非激素药物后,可感到局部刺痛、烧灼等刺激反应,造成患者恐慌,从而放弃治疗。针对这类情况,建议1.提前和患者沟通,告知局部刺激反应,避免造成不必要恐慌。2.刺激反应,多数可经过多次外涂后,多数在1周后,局部皮肤逐渐耐受。3.建议非激素药物,0.03%他克莫司软膏、2%克立硼罗软膏取到药物后放置于自家冰箱冷藏隔间(保鲜隔间)进行放置,待药膏完全温度降至4℃左右,再进行外涂,可减少刺激反应。4.在外涂非激素药物前,可在患处外涂一层保湿霜打底,再行外涂非激素药膏。5.非激素药膏,多为软膏剂型(凡士林为主要基质),油腻感明显,在急性渗出性皮损,如渗液、糜烂处则不适合改急性,软膏剂型最佳适宜皮损为慢性皮损,如潮红、脱屑、干燥、肥厚等表现。
许多患者家长带着孩子,来特应性皮炎门诊就诊的时候,我家孩子去了很多医院,都说过特应性皮炎,请问特应性皮炎需不需要做哪些检查呢?根据传统的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两岁之前发病,早年发病史,全身皮肤干燥,过敏性家族史,屈侧湿疹受累,瘙痒等特点,符合这些临床表现的可以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基本上在诊断过程中不需要做特殊检查。而结合特应性皮炎本身的特点,发病过程中以判断病情作为目的的基本检查,可能还是必要的,以下和患者推荐,几种常见的基本检查。我主要推荐以下三个基本检查:血常规、总IgE、血清维生素D,总费用一般不超过200元。第一,血常规中我们主要看的指标是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多数伴有明显的瘙痒,而且有很多是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比如类天疱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等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剧烈的瘙痒。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嗜酸性粒细胞的降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瘙痒程度。第二,总IgE,当人体处于致敏状态的时候,就会产生特异性IgE,部分IgE循环在血液中,部分结合在肥大细胞膜上,因此,总IgE可以看做是外源性过敏状态的表现。第三,维生素D,现代研究发现,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和维生素D缺乏存在一定关系,通过补充维生素D后症状能够得到一定改善。如果家中有特应性皮炎的患儿,如需要检查,可以先从以上3项基本检查开始。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儿童皮肤病/特应性皮炎门诊赵巍
特应性皮炎,也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我国调查研究发现,1岁以内的患病率约30%,1-7岁儿童患病率约12.94%,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童皮肤疾患,主要的临床特点包括两岁之前发病(早年发病),屈侧湿疹样改变,故常被诊断为湿疹,全身皮肤干燥,皮疹好发的部位主要在身体的屈侧,多数患者具有家族遗传过敏性疾病病史,该病病情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外用药治疗是特应性皮炎治疗的常用手段,但很多患者家属会说到,为什么我涂了药膏会好转,甚至会皮疹消退,但是我停药不久,甚至停药1-2天,就会很快反复?该病涉及的因素非常多,除了本身疾病发作的原因或诱发的原因持续存在以外,停药过快或没有维持治疗也是病情反复的重要因素,那么,主动维持疗法就应运而生了。外用药物诸如激素类,经调查发现,较多患者拒绝接受激素,“激素恐惧”,因此,使用新型非激素外用药物,能够得到较大患者的接受。新型非激素药物,包括PDE-4(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如2%克立硼罗软膏,JAK抑制剂等。什么是主动维持疗法呢?在现代医学的治疗当中,为了控制患者病情的反复发作,科研人员,采取了如下外治方法,以2%克立硼罗软膏为例,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常用外用药,第一阶段,连续用药阶段:急性非渗出性皮损或亚急性皮损,2%克立硼罗软膏,每日两次,在1-2周的时间,连续用药,多数患者此时皮疹大部分或基本消退;第二阶段,主动维持阶段:在改善后,继续给予2%克立硼罗软膏,每周维持两次(即3天外涂一次原有皮损处),连续至少8-16周。研究表明,此种方法可以减少患者的发作次数,而使用药膏的总体量并不增加,并没有为此付出更多的医疗费用,经济成本低,患者发病的次数明显得到减轻,那么,患者获益则更多。还不了解的患者,赶快试试吧,祝您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