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之一,好发于儿童,成年人也可发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有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视力及视野障碍,尿崩症以及神经和精神症状等。 发病机制1.先天性剩余学说 这是被人们比较广泛接受的组织发生学说。在正常情况下,胚胎7~8周颅咽管即逐渐消失,在发育过程中常有上皮细胞小巢遗留,即成为颅咽管瘤的组织来源。因此颅咽管瘤可发生于咽部、蝶窦、鞍内、鞍上及第三脑室,有的可侵入颅后窝。 2.鳞状上皮化生学说 有研究认为鳞状上皮细胞巢是垂体细胞化生的产物,而不是胚胎残留。另外,还有人观察到垂体腺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的混合,并且见到二者之间有过度,这一发现也支持化生学说。 临床表现大多数颅咽管瘤呈间歇性生长,故总体上肿瘤生长较慢,其症状发展也慢;少数颅咽管瘤生长快速,其病情进展亦较快。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肿瘤占位效应及阻塞室间孔引起的高颅压表现;肿瘤压迫视交叉、视神经引起的视力障碍;肿瘤压迫下丘脑、垂体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肿瘤侵及其他脑组织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 辅助检查1.头部MRI(磁共振成像)检查——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2.头部CT检查: CT扫描显示为鞍区肿瘤改变。常有钙化等表现。 3.内分泌激素检查:血清泌乳素常因垂体柄的阻断而升高,而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往往下降。同时往往伴有皮质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 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 体积较小者可行内镜经鼻蝶肿瘤切除术(伤口位于鼻腔内)或经眶锁孔肿瘤切除术(伤口位于眉弓)。体积较大者可行经翼点、冠状等开颅肿瘤切除术。 2.放射治疗 术后残留或复发者可行放射治疗,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为宜。 3.其他治疗 术后出现视功能未能恢复者,可行高压氧治疗等辅助治疗。 术后出现垂体功能下降者,需适当补充激素。 术后出现尿崩者,可酌情使用去氨加压素等,不排除终身服药。
垂体瘤治疗目前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经鼻手术两大类。其中,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是最常规的垂体瘤显微手术。95%以上的垂体瘤可以经蝶手术,约97%的垂体微腺瘤可以经蝶全切除,约92%的非侵袭大腺瘤可以经蝶全切除。 经鼻手术又可分为显微镜和内镜手术两种。相比使用显微镜而言,内镜垂体瘤手术具有视野广、操作空间小,对鼻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势。华山·金垂体团队目前已使用内镜开展了各类高难度手术,获得很好的手术疗效。 案例1 内镜经鼻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患者为53岁女性,因“视力下降6月”,检查发现巨大垂体瘤,肿瘤完全侵犯右侧海绵窦,向上压迫视交叉。华山·金垂体团队使用内镜经鼻进行手术,在多普勒超声等设备辅助下,打开右侧海绵窦,最终全切肿瘤。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改善,无眼球及眼睑运动障碍。 术前MRI 术后MRI 案例2 内镜经鼻切除鞍上颅咽管瘤患者为48岁男性,因“多饮多尿3月余”,检查发现鞍上颅咽管瘤。华山·金垂体团队使用内镜经鼻进行手术,最终全切肿瘤。 术前MRI 术后MRI 案例3 内镜经鼻切除斜坡脊索瘤患者为23岁女性,因“复视半年余”,检查发现斜坡脊索瘤。华山·金垂体团队使用内镜经鼻进行手术,最终全切肿瘤。术后患者复视情况有所改善。 术前MRI 术后MRI 案例4 内镜经鼻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为40岁女性,因“左眼视力下降1月”,检查发现鞍结节脑膜瘤,肿瘤长至左侧视神经管。华山·金垂体团队使用内镜经鼻进行手术,最终全切肿瘤。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改善。 术前MRI 术后MRI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神经外科之一,目前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同时也是全球临床规模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垂体瘤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的单位之一,宗师杨德泰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艰苦,率先开展了垂体瘤微创手术的临床实践。 此后,在历届院领导和科室主任的支持下,垂体瘤手术治疗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科室主任周良辅院士高瞻远瞩,首次提出“垂体瘤亚专科”的建设规划,学科带头人李士其教授等积极响应,并率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研究团队,利用得天独厚丰富的垂体瘤病例资源,积极进行临床技术革新和制定诊疗规范。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放射科、神经放射、神经病理等均为国家级强势学科,神经外科垂体瘤亚专科现每年垂体瘤手术量超1500例,为全球最大的垂体瘤诊疗中心之一。 垂体疾病对身体各系统及脏器的损伤极为多样,这决定了该疾病临床表型及定性诊断的复杂性,所以必须由专业内分泌科医师进行规范的评估。此外,在术前诊断上依赖放射科医生的读片和经验,手术治疗过程中则需要依靠神经外科医生和神经病理科医生的协同参与,部分病人术后还需有相关临床经验丰富的放疗科专家给予放射治疗方案。由此可见,垂体疾病的诊疗是一项跨学科合作的团队工作,且对各相关专科的诊疗技术均有相当的要求。 传统的专科诊疗模式需要患者在多个专科反复就诊,不但耗费大量医患双方的精力,增加了就诊难度及费用,且患者常常无法获得全面最佳诊疗,对一些疑难患者来说当然就更加困难。 针对诸如库欣病等垂体疾病的诊疗复杂性,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作为全球临床规模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华山医院各学科所长,自2014年起开展了垂体多学科诊疗项目。项目成员精选各学科垂体相关亚专业高级职称专家,根据各自的特长,各司其职,并紧密合作与交流。患者就诊当天由各亚专业组医生共同接诊患者,针对病情相互讨论,给予患者综合性建议,对于需要进一步诊疗的患者,根据主要问题联系其他相关科室进一步诊治,从而合力解决患者难题。
必不可少的垂体和多出来的垂体腺瘤垂体: 垂体位置深在,位于大脑底部,丘脑下部腹侧。成人垂体大小约为1×1.5×0.5厘米,重约0.5~0.6克,为一卵圆形小体。 别看垂体很小,却负责掌管神经-内分泌调节两大中枢,也是人体内最为复杂的内分泌腺。垂体负责分泌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黄体生成激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等人体日常必须的各类激素,还能够贮藏并释放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这些激素通过血液系统对下游靶器官进行调节,从而对人体的日常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垂体腺瘤: 垂体虽小,发生的疾病却不少,最多见的是垂体腺瘤。垂体瘤患病率约为20%,即每100个人中有20个人可能患有垂体瘤。不过,大部分垂体瘤都是体积微小的无功能性垂体瘤,不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所以很多人可能终身都不会发现自己有垂体瘤。需要治疗的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根据肿瘤细胞能否产生激素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两大类。功能性垂体瘤又以肿瘤细胞生产的激素种类不同分为生长激素瘤(表现为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泌乳素瘤(女性患者表现为月经不调、溢乳、不孕,男性患者表现为阳痿、不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的库欣综合征)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泌乳素瘤(PRL瘤)最为常见,约占50-55%,其次为无功能性垂体瘤,占20-25%,生长激素瘤(GH瘤)占20-2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ACTH瘤)约5-8%,其他亚型垂体瘤则较为少见。垂体瘤大部分为良性腺瘤,极少数为癌。 作为最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垂体腺瘤具有很多特殊性: 1.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垂体腺瘤患者既可以有垂体内分泌功能方面的改变,又可以有肿瘤压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垂体内分泌激素种类繁多,激素分泌过多或不足,不同激素表现不一。 2.临床诊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垂体占位伴泌乳素升高可能是泌乳素瘤,但也可能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垂体瘤样增生或无功能瘤伴垂体病阻断效应致泌乳素升高;临床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MRI未提示垂体瘤但病灶可能就在垂体,而MRI见垂体瘤但可能病因在肾上腺或其他部位;而垂体占位可能并非垂体瘤而是垂体炎、淋巴瘤或是脑膜瘤等其他病变。垂体瘤的功能诊断依赖内分泌检测及功能试验,而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疑难病例诊治需要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影像医学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参与。 3.临床治疗的多样性及难治性:不同功能垂体腺瘤其治疗不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在不同功能的垂体瘤、不同患者其地位不同。疑难病例需要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神经放射、影像医学科等多学科的讨论制定最佳方案。 4.临床患者随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垂体瘤的治疗目的在于解除肿瘤的占位效应并恢复垂体功能正常。手术、放射和药物治疗后均需要神经外科、神经放射外科和内分泌科进行影像学和内分泌的随访评估,以达治疗目的。因此,多学科合作可以大大促进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及随访,从而真正提高诊断准确性,治疗合理有效性和长期随访。
垂体腺瘤发病率在颅内肿瘤中排第2位,约占颅内肿瘤的15%,人口发病率为8.2%~14.7%,尸体解剖的发现率为20%~30%。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垂体腺瘤的发现率逐年增高。然而偶然发现得了垂体瘤也不要着急,因为并非所有的垂体腺瘤都需要治疗。正确的流程应是先经神经外科、内分泌科专家的联合诊断,明确肿瘤类型,然后再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 垂体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肿瘤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的相应症状以及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相应体征。而诊断则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内分泌学检查、鞍区增强磁共振扫描进行综合评判。垂体腺瘤是良性肿瘤,外科手术治疗是多种类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二线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如果治疗得当,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一线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目的包括:切除肿瘤,缓解视力下降等周围结构长期受压产生的临床症状;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保留正常垂体功能;明确肿瘤病理类型等。手术方式目前主要包括:(1)经鼻蝶手术;(2)开颅手术;(3)经蝶-开颅联合手术。具体选用何种入路需根据肿瘤的大小、形态、质地、血供、颅内及海绵窦侵袭的范围大小等综合评估决定。 二线治疗方案: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垂体腺瘤的辅助治疗手段,通常包括:常规放疗(Radiotherapy,RT)和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放射治疗作为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补充,适应症如下:(1)手术后残留或复发者;(2)侵袭性生长或垂体恶性肿瘤;(3)催乳素腺瘤药物无效、或患者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者,同时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4)有生长趋势、或累及海绵窦的小型无功能腺瘤可首选放射治疗;(5)因其他疾患不适宜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者。体积巨大、侵袭性生长、手术后反复复发、或垂体恶性肿瘤适合选择常规放疗。如果患者需要尽快解除肿瘤压迫、恢复异常激素水平引发的严重临床症状,不适宜首选任何形式的放射治疗。 2:药物治疗:病理学证实为催乳素腺瘤或催乳素为主的混合性腺瘤,术前应根据综合情况判断优先药物治疗或行手术。如术后PRL水平仍高于正常值,且伴有相应症状者,需要接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2)生长激素腺瘤通常仍建议首选手术治疗,术后生长激素水平或IGF—1水平仍未缓解者,且MRI提示肿瘤残留(尤其是残留肿瘤位于海绵窦者),可以接受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索马杜林/善龙);对伴有PRL阳性的混合腺瘤,也可以尝试接受多巴胺激动剂治疗;(3)ACTH腺瘤如术后未缓解者,可选用派瑞泰或针对高皮质醇血症的药物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各项内分泌指标。
自从Harvey Cushing于1932年首次报道库欣病(ACTH型垂体瘤)以来,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便成为困扰神经外科和内分泌科医师的一个世纪难题。库欣病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称的垂体ACTH腺瘤,它属于垂体瘤7种亚型之一,肿瘤可致患者血皮质醇激素水平显著增加,引起电解质紊乱,糖、脂肪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及病理变化,引发严重临床症候群:向心性肥胖,紫纹、满月脸、水牛背,月经紊乱,痤疮以及经久不愈的感染等。除外这些典型的表面症状之外,病人还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结石,骨质疏松,严重的低钾血症等。由于库欣病是一种慢性耗竭性疾病,无法自行缓解,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机能紊乱,最终导致其死于严重的心肺及其它重要脏器并发症,若不及时诊治,病死率极高。该病自发现命名近百年来,仍面临诊断异常困难,手术难度大,术后复发率高等困境,被称之为:神秘的致死性疾病(The lancet 1982)。 由于库欣病对身体各系统及脏器的损伤非常广泛,故决定了该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复杂性。库欣病的诊疗是一项跨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影像科及放疗等多学科合作的团队工作。库欣病的诊断主要由临床症状、垂体MRI检查及内分泌检查结果三部分组成。其中内分泌学检查对库欣综合征及其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尤为重要。库欣病内分泌检查应包括: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正常或轻度升高、24h尿游离皮质醇(UFC)升高。库欣病患者经典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LDDST)不能被抑制,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HDDST)能被抑制。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岩下窦静脉取血测定ACTH水平有助于提高库欣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至今为止,全球的库欣病诊疗指南中仍然将手术作为库欣病治疗的首选,现在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内镜经鼻的垂体瘤手术(近年来得益于内镜和术中导航技术的革新,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垂体瘤团队作为国际性卓越垂体中心,库欣病缓解率稳定于95%)。在手术不适宜的情况下,推荐的二线治疗方法有:1针对于垂体,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和药物抑制垂体分泌ACTH;2针对靶器官肾上腺,可以采用肾上腺切除,以及针对皮质醇合成的抑制剂——酮康唑。另外如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等,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的效果。 尽管完成了积极治疗与评估,但随访研究发现,该病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在5年随访中复发率达到了10-20%。这一棘手的临床问题促使垂体瘤团队人员毅然开展基础研究,探明其发病机制,力图根治库欣病。 自2014年起,赵曜、王镛斐、李士其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库欣病发病机制开始进行探索。并于2015年在国际首次发现ACTH型垂体瘤中存在特有的高频USP8基因突变(约66%)。该与肿瘤发生(通过激活EGFR-MAPK通路)和临床表型(肿瘤大小侵袭性、激素分泌量等)密切相关,抑制该基因突变可使原代培养的肿瘤细胞分泌ACTH显著减少(Cell Research,2015,杂志封面介绍)。该新基因突变的发现,被美国内分泌协会副主席Kaiser称之为“对库欣病认识历程中的巨大跨越,推动该病的治疗跨入精准医学时代”(Cell Research,2015,Highlight)。 鉴于库欣病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赵曜教授表示:“即便肿瘤中主效突变基因已被挖掘殆尽,但是离靶向药物应用到临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仍需要更多的了解突变基因相关的信号通路,探寻抑制肿瘤生长侵袭的办法。”
生长激素(GH)型垂体瘤是垂体瘤常见的亚型之一,约占垂体瘤的20~30%。肿瘤可分泌过量的生长激素,引起肝脏合成和分泌过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青春期骨骺闭合前可导致“巨人症”,在成年后可导致“肢端肥大症”。该病起病隐匿,从发病至临床诊断往往需5-10年的时间。该病临床症状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该病危害严重,患者的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减少10年,死亡率较普通人群升高32%。因此,该病需引起高度重视。 1. 生长激素瘤的临床表现: ①. 特征性肢端肥大外貌:可表现为鼻大、唇厚、手足增大、皮肤增厚、多汗,随着病程延长更有头形变长、眉弓突出、前额斜长、下颚前突、牙齿稀疏等; ②. 肿瘤压迫症状:可引起头痛、视力下降、垂体功能减退等; ③.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可引起高血压、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等; ④. 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舌肥大、通气障碍、打鼾、喘鸣、睡眠呼吸暂停等; ⑤. 内分泌系统并发症: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 ⑥. 生殖系统并发症:可表现为女性闭经、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等; ⑦. 运动系统并发症:骨质疏松,骨关节增生、功能受损等; ⑧. 其他:如结肠息肉、结肠癌、甲状腺癌等发生率增加。 2. 生长激素瘤的血清学检查: ①. 血清GH水平测定: 生长激素瘤患者口服75克葡萄糖(OGTT)后GH水平不能被抑制到1ng/ml以下。 ②. 血清IGF-1水平测定: 生长激素瘤患者血清IGF-1水平高于与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值范围。 3. 生长激素瘤的影像学检查:垂体MRI平扫+增强扫描可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侵袭性等特征。鞍区冠状位薄层CT可显示患者副鼻窦解剖结构、气化程度、骨性标记及其与肿瘤及瘤周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 4. 生长激素瘤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目标:目前,手术是生长激素瘤的一线疗法。药物和放疗多用于术后未缓解患者的辅助治疗,部分情况下也可作为某些患者(如身体条件差、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等)的首选治疗。治疗目标主要是:最大程度控制GH和IGF-1水平、降低系统并发症和死亡率、控制肿瘤生长、保护垂体功能、延长预期寿命。 5. 生长激素瘤的随访:生长激素瘤患者应坚持定期随访和终生随访。常规的复查时间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于疾病控制良好的患者,此后每年复查一次;对于疾病尚未完全控制的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复查项目主要包括GH、IGF-1和垂体增强MRI。
垂体泌乳素瘤是垂体腺瘤中的常见亚型,据统计可占到功能性垂体瘤的50%,多见于育龄期女性。该肿瘤虽属良性,却能分泌过量泌乳素引起高泌乳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可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正常功能,造成体内促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女性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泌乳、不孕,男性患者则出现性欲减低、阳痿、男性乳房发育、胡须稀少、精子减少、活力低下、不育。 垂体泌乳素瘤的诊断并不难,当患者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后可就诊于内分泌科或神经外科检查血泌乳素。血泌乳素在20ng/ml以下,可基本排除高泌乳素血症;20-200ng/ml,可见于泌乳素瘤,但亦可见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泌乳素升高(如服用胃复安和精神类药品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当泌乳素大于200ng/ml时应高度怀疑泌乳素瘤。此时,行垂体磁共振检查不仅可发现垂体瘤,同时还能明确肿瘤大小、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以及海绵窦受累的情况。 谈到脑肿瘤的治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手术切除,其实不然。治疗垂体泌乳素瘤有三大“法宝”: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放射外科治疗(如伽玛刀)。目前首选药物治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和卡麦角林)可有效降低血清泌乳素水平,缩小肿瘤体积,改善月经紊乱、泌乳等临床症状。应注意,药物治疗期间需每月复查血清泌乳素、雌二醇、促卵泡雌激素、黄体生长素、睾酮水平以调整溴隐亭剂量,同时每年复查垂体增强磁共振监测肿瘤大小变化。 采用溴隐亭治疗的患者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1、垂体微腺瘤经药物治疗3-6个月无效或效果欠佳;2、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不能耐受;3、巨大垂体瘤伴明显视神经压迫,药物无法控制血清泌乳素和缩小肿瘤体积;4、侵袭性垂体瘤伴有脑脊液鼻漏或药物治疗后出现脑脊液鼻漏;5、药物治疗或其他原因导致垂体瘤卒中,表现剧烈头痛和急剧视力减退;6、经验丰富的术者认为有较高手术全切除概率,且充分考虑患者手术意愿。 目前,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微创手术是切除垂体瘤的主流术式,绝大多数垂体瘤可通过此入路进行切除。内镜手术完全在直视下操作,不仅能将肿瘤“斩草除根”,更能最大程度保护鼻腔正常结构,加快术后康复时间。相比传统显微镜拥有更近的景深、更宽广的视角,即使对一些偏远、折角的位置,也能够清晰显示。 放射外科治疗(如伽马刀)并不是泌乳素瘤的首选治疗手段,目前仅作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补充。由于放疗后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出现垂体功能减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因此,目前放射外科治疗主要适用于手术后肿瘤残留、不能耐受手术或对药物治疗不敏感者,对于育龄期患者选择放疗需更加谨慎。
有些患者初诊症状心悸、消瘦、突眼、甲状腺肿大等,常规辅检也表现出“甲亢”的表象。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确诊后患者用药治疗甲亢并定期复查。但随着用药的进行,患者的症状并没有减轻多少,指标也一直上上下下。 原来引起这些病人甲亢的原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垂体肿瘤:促甲状腺激素型垂体瘤(TSH型垂体瘤)。 什么是促甲状腺激素 (TSH)?促甲状腺激素 (TSH) 是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调节甲状腺的活动。肿瘤分泌过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肿大结节,导致血中T3,T4水平增高,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无法区分,容易误诊。如何诊断促甲状腺激素 (TSH)垂体腺瘤? 如何诊断促甲状腺激素 (TSH)垂体腺瘤?临床甲亢症状,血液循环中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而血TSH 水平稍高或正常是诊断依据。 核磁共振显示垂体腺瘤。 如何治疗促甲状腺激素 (TSH)垂体腺瘤?促甲状腺激素垂体腺瘤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肿瘤。围手术期如何控制甲亢症状,避免术后甲亢危象的发生至关重要。围手术期甲亢的控制可以采用抗甲状腺治疗。
垂体瘤切除后有一些病理报告会出现“垂体腺瘤:LH/FSH型”。那么什么是LH,什么是FSH,和其他类型有什么关系呢? 什么是LH,FSH? 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是垂体分泌的两种激素。上述病理报告中的“垂体腺瘤:LH/FSH型”分泌低水平的B亚单位,但性腺却不受其兴奋,临床表现为“无功能垂体瘤”。 如何诊断“垂体腺瘤:LH/FSH型”? 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无功能垂体瘤是临床诊断,而这种临床诊断中包含了两种病理诊断,其一是“垂体无激素腺瘤”,另外一种是“垂体腺瘤:LH/FSH型”。后者临床表现为“无功能垂体瘤”,诊断主要通过检测血浆FSH和LH水平。但此两种激素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诊断最终还是要依据病理组织。 如何治疗“垂体腺瘤:LH/FSH型”? 因为此类肿瘤是无功能腺瘤的一类,因此治疗方法同无功能垂体腺瘤。